寫景作文大全范文
時間:2023-03-26 12:52: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景作文大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開始月亮還是圓圓的,像一面鏡子似的掛在天空,閃閃發光。慢慢地,月亮缺了一小塊,好像我剛剛吃了一口的月餅:這時爺爺說:“我們從前把這種現象叫‘天狗吃月亮’。當時人們不懂科學,怕天狗把月亮吃了,就敲著鑼呀臉盆呀想趕走天狗?,F在,科學發達了,人們知道這是因為地球擋住了太陽光?!?/p>
爺爺說話的功夫,我發現月亮又少了一塊,好像變成了小船。小船越來越窄,又成了鐮刀,眉毛,細鉤。天色也越來越暗,最后,細鉤也沒有了,只剩下一個紅銅色的圓影子,像一面鑼,鑼的周圍套著一個亮亮的光圈,像鑲了一條金邊。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顯得更亮了,好像在高興地說:“月亮沒了,我們是天上的主人啦!”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月亮又變成了細鉤,眉毛,鐮刀,小船。慢慢地,月亮又圓圓的了,像面鏡子似的,掛在天空中。
這次看月食,我大開眼界。我很高興自己能看到本世紀的最后一次月全食。
為了看落日時的景象,我爬上了石峰山,登上株州市最高的云峰閣頂層,觀賞起落日來。
這時,太陽已西斜了,它收斂起刺眼的光芒,只在它的周圍留下了一圈柔和的光暈,像個害羞的姑娘露著紅紅的臉蛋:那萬里無云的晴空本來是淡藍色的,像明凈的湖水,現在也慢慢加重了顏色。越來越濃,越來越藍,簡直像畫家在用藍色的畫筆層層加深。它身邊的天空卻呈現出黃里透紫的悅目色彩。這時,鑲嵌在天邊連綿起伏的山戀,在夕陽的照耀下反射出閃閃的金光,顯得分外壯麗,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我情不自禁地贊嘆道:“落日前的景象太美了,太美了!”
過了一會兒,突然太陽漲紅了圓溜溜的臉頰,像個大紅球。向天空、向峰巒、向大地噴出了紅艷艷的光芒。它身邊的晚霞不斷地擴大著范圍,不斷更換錦衣,紅的、粉紅的、紫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剎那間,彌漫了大半個天,像鋪展開了一幅瑰麗的錦緞。
這時,太陽的臉變得更紅了,顯露出了自己美麗的容貌,帶著滿腔的喜悅輕輕地走向西山背后,只把那紅光留在遙遠的峰頂和天際。最后,它愉快地一跳,消失在山后了。隨著暮色漸漸地降臨,山巒的樣子模糊了。我仍舊凝視著天際,我的心久久地陶醉在這落日的奇觀之中…
水平如鏡的西湖,紅葉似火的香山,峰巒雄偉的泰山我都一一游覽過。但我卻忽略了最美的地方——家鄉。
我的家鄉有美麗安靜的小樹林,有有時恬靜有時調皮的小溪流,還有那陪伴了我十年的桂花樹。
“嘰嘰嘰”是什么吵醒了我的美夢,原來是樹林里的小鳥開始了它們交響曲。我也邁著輕盈的步伐踏上了去樹林的小路。早上,已經起霧了,那白茫茫的晨霧猶如仙女掉下的紗巾布滿了整條小路,也像一條白色絲帶在緩緩移動。走進樹林,第一眼就看見了那一排排像哨兵一樣的松樹,它們挺立著,不管嚴寒和酷暑,都像士兵守著這片樹林。樹上的小鳥唱得更歡了,婉轉動聽的歌曲在我耳邊縈繞,使我不得不放慢了腳步。“叮咚叮咚”這又是什么聲音?我加快了腳步向前奔去。
原來是一條小溪流啊。它看上去是多么得安靜啊!它平靜地流著,并不發出聲響,從山頭到山腳,遠遠地看去,它就像是一條柔柔的絲綢,輕輕地晃動。再加上邊上鮮花的鑲嵌,小溪就變得更美了,更柔了。小溪也時常會調皮,它有時會撞在石頭上,濺起一朵朵小水花,打得邊上的鮮花“啪啪”作響。溪中的小魚也會跟著“起哄”使得小溪看起來更加“調皮”。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老桂花樹。一到春天,桂花樹就長出了新芽,那一個個芽胞如同害羞的小孩不敢露臉。夏天不知不覺地來到時,桂花樹就長滿了“綠頭發”,又如一把巨傘撐在院子里。秋姑娘邁著優美的舞步走來時,桂花樹就開滿了桂花。它們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優雅而純潔。桂花們有的三五朵一群,有的聚在一起,還有的只是個花骨朵兒,即將要含苞欲放。冬天帶著寒風匆匆地趕來,桂花樹轉眼就變成了一位光禿禿的老頭,孤零零的,看上去可憐極了。
我的家鄉不但景美,人情也很美。這里的人們互相幫助,熱情待客,如果遇上了熟人,無論多么趕時間都得談上兩句。只要鄰居家有困難,自己無論如何都要伸出援手。有外客來訪,雞鴨肉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暖暖的人情味,常受到別人的稱贊。
我的家鄉“美”景,是不是很美?
我的故鄉河北,有天下名景野三坡,而野三坡中的“第二坡”百里峽,號稱“天下第一峽”。它有山有峰,有河有瀑,奇石嶙峋,幽洞詭異,一游之后,終生難忘。你不信?請隨我來……
一進百里峽大門,你就會覺得它與眾不同。它沒有內蒙草原的一望無際,也不像大興安嶺森林一碧千里,而是充滿神秘、詭異,使人情不自禁地想立即進去一探究竟。
步人峽口,首先映人眼簾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山上怪石嶙峋,錯落聳起,而最具特色的是一塊形狀酷似老人的巨石。據說古代有位老人曾攀上此處高峰,眺望群山,美不勝收,便感慨地說道:“奇山秀水,有此一游,不走也罷?!倍@巨石就是流連此處美景的老人所化。
再往深處走,在眾多石頭中,竟有上刻“華容道”三個大字的一塊奇石。據說,因兵敗“火燒連環船”而亡命逃竄的曹操大軍,就是從這里被關羽放走的。這里的山山石石,幾乎都有故事與傳說。
同時,百里峽中有小河盤旋、瀑布飛掛。一路上,你還可以穿一座水簾洞,在黑森森的清冷中聽嘩嘩流水聲,別有一番情趣。其中有一瀑布,流水口如老虎嘴,而天使卻在虎口以身相擋。這又有了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天,一位天使與父親上山打獵,碰到一只老虎。老虎張開大嘴,像要吃了父親,為了保證父親的安全,天使以身相擋,犧牲于此。人們為了紀念天使,在瀑布前造了一座天使的塑像……
這奇山秀水的百里峽中,最多的還是文人的墨跡?!疤煜碌谝粛{”、“一線天”等朱紅大字,處處可見,更為這奇山秀水錦上添花!
朋友們,如果你們有時間,一定不要忘了來百里峽游覽一番!今日我帶你紙上“游”,那是重點介紹,百聞不如一見,來吧!
夏天走了,秋天來了,秋雨也悄悄的來了,那么的美麗,那么的清新。
那個潑辣的夏姑娘走了,轉眼,這個調皮的秋弟弟又邁著有力的步子蹦蹦跳跳地地來了。他跑向樹木,樹木的葉子變成了黃色;他跑向小草,小草枯萎了;他跑向人們,人們穿上了秋衣。也許是他的調皮惹惱了天公,大概是他的淘氣激怒了上帝,這不,天氣已變了。
整個天空布滿了烏云,天氣悶熱得很,使人覺得很難受,動物們也和我有同感:魚兒們把頭露出水面,或許是天氣太悶了,魚兒們一下子又把頭埋進了水中;螞蟻們黑壓壓地一片,爬出洞來找食物;偶爾看見馬路上怕動著一條蛇。雨啊,你下吧,你下吧,動物們也在盼望著一場大雨呢!
過了不多一會兒,雷公、電母帶著他們成千上萬的兒女——小雨點來了,一聲雷響打破了寂靜,緊接著,細細的雨點落了下來,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最后,宛然千萬顆“大黃豆”從天空中滴落下來。莊稼們張開了小嘴,使勁地吮吸著那甘甜的雨水;動物們發出叫聲,好像在洗著一個涼快的錛偫淥?欒紓;周圍的小朋友和我跑到雨地中,讓雨點打濕自己的衣服和頭發,盡情的玩耍。雨打在房頂上,發出“咚咚”的聲音;雨打在人們撐著的動物傘上,發出“嘣嘣”的聲音,仿佛一首“雨的奏鳴曲”。
雨下了好長時間,到了最后終于停了,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空氣好像被濾過似的,非常清新,人們又開始了正常的工作。
我撫摸過春天的翠綠,觀賞過夏天的火紅,玩賞過冬天的潔白,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秋天的色彩。
秋天是紅色的,你看,一顆顆高梁又紅又壯像一束束火把。熟透的草莓更是讓人喜愛,從遠處眺望那一片片高粱地,好似一片片火海,給大地點綴了色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秋天是金色的。你看,一片片麥穗長得又高又壯,像一只只美麗的金蝴蝶。一陣秋風吹過,稻谷翻起金色的“浪花”給土地公公披上了帥氣的“西裝”,孩子們在金色的海洋里盡情的玩耍,為秋天加上了一筆歡笑。
秋天是綠色的。你看,那松樹挺起身上綠色的“鎧甲”保護著森林里的動植物。別的樹木都變黃了,唯獨松樹仍然堅守在“崗位”上。仔細看,還可以看到小松鼠在樹木之間跳來跳去,有的還在
樹上吃松果呢!孩子們,在那里捉迷藏,玩的可高興了。秋天是白色的,你看,那潔白的棉花上寫滿了農民的汗水,那大地上的白色寫滿了農民的辛勞。潔白的棉花像雪一樣白,像云一樣輕,像霧一樣柔,再加上綠色的枝葉,更襯托出農民的心血。
秋天是紫色的,你看,那葡萄架上掛滿了晶瑩透明的紫寶石,像瑪瑙,像珍珠,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一個個葡萄寶寶躺在綠色的“搖籃”里享受著陽光的沐浴,享受著秋風的涼爽,再加上農民的“特殊照顧”,咬一口酸甜可口,好吃極了。
篇2
很多學生在作文指導書的引導下,作文選材緊盯古人、古文、古事,造成選材的古代化。如關于“意氣”,有學生寫道: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粗讀乍看,恐怕大家都會驚嘆小作者的豐富積累,斐然文采,磅礴氣勢。但留心細讀則不難發現,在華麗的背后盡是套話。
很多學生在作文指導書的引導下,把作文立意也模式化處理,結果造成作文表意的虛泛化。如關于“等待”,有學生寫道:
在漫長的生活路途中,我們只有明白等待花開的道理,才能在時間的長河的邊上發現一棵‘四葉草’。在每一片葉子的脈絡上都鐫刻著等待的印記,褪去浮華,驀然回首,才發現因為有了這樣的等待,生命之花才分外地美麗。
這段文字很有特色,小作者深諳作文之道,他把話題“等待”硬生生地鑲嵌在浮華空泛的文字里,看似才氣十足,實則鬼氣有余。
齊宏偉在《當今文化的七宗罪》一文中寫道:“在中國,人整個兒就靜不下來,普希金謂:急匆匆生活,來不及思想,當今文壇是急匆匆制造,來不及感動,甚至來不及感受?!币徽Z中的,大人們的文壇焦躁不安,小孩子的文苑豈能純潔。功利化、公式化的作文教學讓學生幼小的心靈失去了個性化的生活感受,作文變成批量生產的文字產品,絲毫也不奇怪。
要想改變考場作文的“新八股”之風,寫作的時候必須感情真摯。感情是文章的靈魂和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真摯的文章,往往能獲得閱卷老師的好評。在寫作過程中,怎樣才能做到“感情真摯”呢?
一、敘事傳情
作文敘寫的事件必須以生活體驗為依托,其中的情感才能打動讀者。
《父愛晝無眠》通過敘事傳達父子深情:一位下崗的父親為了湊足兒子的學費,夜間到浴池替人擦背;為了讓兒子靜心學習,白天在浴池的客座上躺睡。父子在浴池相見時,父親反而覺得自己給兒子丟了面子,“父親的臉被熱氣蒸得浮腫而失真,他紅著臉囁嚅道:‘原想跑遠點兒,不會讓你和你的同學看見,叫你沒面子,哪料到這么巧……’”這些不加雕飾的敘寫,展示了父親的純樸和對兒子的摯愛。文章結尾,作者再次敘寫了替父親擦背的感人一幕,“我淚眼汪汪地望著父親,認真地說:‘爸爸,我想為您擦一次背……’‘好吧,你小時候經常幫我擦背呢。’父親以享受的表情躺下來,我雙手朝圣般拂過父親條條隆起的胸骨,猶如走過一道道愛的山崗。” 敘事傳情的結尾,將父子之情推向了極致,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二、寫景寓情
將感情寄寓于物象中,會收到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在借助物象時,一定要注意所借物象在本質上與寄寓的感情相似、相通,不能牽強附會。
一考生在描寫爺爺的去世給自己帶來的巨大悲痛時,運用了寫景寓情的方法。文章寫道:“這是一塊向陽的山地,陽光從蒼松翠柏間隙中闖入,在枯黃的草地上落下斑駁的影。深秋的陽光蒼白無力,在晨風的搖曳下甚至有些陰冷。我看著它——那個承載著生命的小盒——一點點的被黃土掩埋,我的眼淚很快的流下來了,我知道,我永遠的失去你了,我的爺爺?!?通過“蒼白無力的陽光”、“枯黃的草地”這些景物,渲染了凄涼的氣氛,烘托了“我”悲痛欲絕的感情,達到了“以情動人”的效果。
可借鑒的如《項脊軒志》“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是典型的寫景寓情之作,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
三、細節襯情
優秀的記敘文,能通過細膩真切的描寫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把內心的感情準確、細致、充分、生動地抒發出來。成功的細節描寫往往能夠達到“一瞬傳情,一目傳神”的藝術境界。描寫細節一定要逼真,這樣,人物形象才能描畫得栩栩如生,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比如,《戰勝脆弱》中描寫了這樣一個場面:“清晨的風吹著,倒也不怎么熱,其實并沒有我什么活干,只是把整堆的土糞撒開就行了。我坐在地頭看爹犁地,因為爹沒有我叫我走。隨著牛鈴聲一次次由近到遠,又一次次由遠到近,天氣也越來越熱。把一塊地犁光是不可能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火熱的太陽下,那頭老牛的汗開始順著布滿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氣越來越重,走得越來越慢。我抬眼望父親,他也一臉的汗水,眼望著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關愛和感激,這頭牛為我們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親并沒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地揚著,不肯放下?!蔽闹械摹芭b徛暋薄ⅰ安紳M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手中的鞭高高地揚著”都是細節描寫,生動細膩地傳達了父親對老牛的深厚感情。一個成功的細節,頂得上千言萬語。作者筆下的父親形象飽滿、真實、可信,極富時代特色。初中生寫記敘文,一定要在細節描寫上下功夫。
四、修辭顯情
恰當運用修辭手法能彰顯情感,比如,對比手法就能鮮明地突出事物的性質、狀態、特征,突出作者愛憎分明的情感。《故都的秋》一文,作者拿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作對比,突出北國之秋“特別得來的清,來的靜,來的悲涼”的特點,抒發自己對故都之秋的鐘愛之情。排比手法能將情感行云流水般地抒寫出來。比如,“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盡情抒發了作者對居里夫人的無限敬佩之情。
比喻手法能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凸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它是大地的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淺。湖所產生的湖邊的樹木是睫毛一樣的鑲邊,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濃密突出的眉毛?!边@里以臉作比,通過設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湖的表情,從而抒發了作者對瓦爾登湖的喜悅之情。除此之外,襯托、反復、擬人等修辭手法都能彰顯作者的思想感情。
篇3
關鍵詞:找準;生活;讀寫;圖片;切入點;習作飛揚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6-0082-01在小學教學中,一提到要寫習作,一些學生茫然無措,總會問老師寫什么,怎么寫,一部分學生覺得無內容可寫,一部分天馬行空、閉門造車。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習作現象,使學生知道寫什么,怎樣寫,這就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不斷地總結,不斷學習和積累成功的教學經驗,去滿足日常的習作教學。筆者認為,幫學生找準習作的切入點,能突破習作瓶頸,讓學生習作飛揚起來。
1.找準生活切入點,習作有生活的韻味
只要是學生觀察的真正生活,哪怕它是學生一個很不起眼的生活片斷,盡管沒有什么深刻含義,盡管不輻射出什么哲理,它同樣是有意義的。不過要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語言把事情寫具體,有個主題,能表述自己的意思。然而,我們的學生,課余呆在在家里,課內坐在教室,哪里都去不了,他們的生活體會會多么?
有時候,從批改學生的習作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內容完全脫離生活實際的習作,假大空,高大全。例如,平時多要求學生觀察家庭中的每一個人,親戚、朋友之間發生的每一件事,讓他們用日記寫下來,就是習作的素材了。有了這些生活基墊,那么學生寫出來的人和事,就是真實而有意義,才反應了生活的本真。所以,我們引導學生寫作,就要找準學生生活的切入點,學生的作文就會出現以下精彩的畫面:一棵草芽被石頭壓在下面、鳥兒在樹上歡蹦亂跳、小溪里的魚兒自由徜徉、小花是那么的鮮艷、佩服老師的行為、羨慕同學的某樣長處,喜歡和鄰里小朋友玩耍。
另外多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如班級校內比賽活動,校外活動,開展社會調查等,都能為學生習作提供豐富的素材,習作就能富有生活的韻味。
2.找準讀寫切入點,習作有出色的文采
充分利用課本范文這個資源,找準讀寫切入點,讓學生學習并用于習作中,習作也能精彩起來,學生習作就會有出色的文采,語文教學才真正達到它最終的目的。
2.1找準范文結構切入點,讓學生習作結構完整,渾然一體,呈現結構美。如《桂林山水》一文:開頭,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結尾:"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結尾與開頭的引用詩句相呼應。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到寫人、寫景作文中,學生習作就能出現以下讓老師眼動心動的好結構。如:"我的老師是個嚴謹而又'小氣'的人,有時候讓我們全班都受不了。";結尾"你看,我的老師就是這么'小氣',一點兒錯誤都不能在他的眼皮下忽悠,我們都不敢再犯類似的錯誤了。"這篇寫人的習作,結構上不僅完整,前呼后應,突出主題,人物形象也躍然紙上。
2.2找準范文寫作特點切入點,讓學生習作語言不再枯燥,文采飛揚。每篇課文都有它獨特的寫作特點,有的運用鋪排的方式來呈現內容,如《匆匆》第一段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三組反義詞的排比,讓人感覺時光易逝,歲月如梭,點名主旨,讀起來朗朗上口,文采濃郁;《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第二段、第三段,也是運用鋪排的方式,將奇特的桂林山水特點惟妙惟肖寫了出來,語言優美,朗讀韻味十足;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有的運用對比法,如《掌聲》通過英子在掌聲前后的不同人生態度觀,揭示人的鼓勵、掌聲給予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對比的寫法,也使文章結構井然,突出主題。這些課文,為學生學習寫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在習作教學中,教師以這些范文指導學生仿寫,學生興趣盎然,效果也會很好。
2.3找準范文寫作順序切入點,習作有清楚的條理。習作先寫什么,然后寫什么,再寫什么,只有安排得恰當,才能敘述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更清楚地表達中心主題,這就是習作順序。小學語文課文中,就涉及了時間順序(如《灰雀》)、空間順序(如《頤和園》)、邏輯順序(如《花鐘》),每篇文章寫作順序各有特色,都是學生寫作順序的范本。小學生接觸習作時間不長,對于寫人、敘事、說明文等,有素材,素材也能扣住主題,但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怎樣有條理地寫出內容、表達主題,讓人讀的清楚明白,卻是學生頭疼的事情。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范文的寫作順序,引導學生在習作中大膽運用,學生習作也會條理清楚,脈絡分明。
3.找準圖片切入點,習作蘊含豐富的想象
在多年的習作教學中,我認為只要找準了圖片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那么,習作就會蘊含豐富的想象。例如三年級下冊《瑤族奶奶和漢族小姑娘》的習作教學,由于這幅圖與學生年代久遠,圖片中的人物穿著打扮、背景與學生實際生活差距較大,所以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找準切入點,學生很難寫出來,寫出來的習作也是與圖片相左。如何讓學生把握圖片,進行認識呢?
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把握畫面內容:這是發生在什么地方的事?從人物衣著看,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天氣怎樣?圖畫上有哪些人?他們之間有關系嗎?在觀察的基礎上,可用幾句話概括一下圖畫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豐富畫面內容: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會想些什么呢?由此,你想到什么呢?通過以上引導,一步一步指導學生解讀畫面,欣賞畫面,描寫人物外貌和衣著打扮,想象圖片中發生的故事,設計人物語言,并且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學生習作內容與畫面相符,人物性格凸現出來,中心主題也非常貼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