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當做執政的第一信號。”
時間:2022-10-17 04:00:00
導語:“把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當做執政的第一信號?!币晃膩碓从诰W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天(16日)下午,十七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一次記者招待會,邀請教育部部長周濟和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介紹中國科技教育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抓緊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周濟說,在十七大報告中,同志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對教育系統來說,這既是極大的鼓舞,又是進軍的嘹亮號角。
五年來,我國教育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入學率進一步提高,國民受教育機會擴大,受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教育為現代化建設各行各業輸送了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大批專門人才,進一步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目前,我國國民人均受教育年限8.5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國總人口中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已達7000多萬人,從業人員中有高等教育學歷的人數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國正在加速完成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
十七大報告對我們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我們要著重從三個方面抓緊工作: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為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科技發展進入重要的躍升期
李學勇說,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了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國家制定了《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對到2020年我國科技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五年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我國的科技實力大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國科技發展進入到一個重要的躍升期。
五年來,我國取得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稻、高性能計算機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取得眾多突破,原始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國國際總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前列,重大技術裝備自主研發能力明顯提高,高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科技在調整經濟結構、解決“三農”問題、促進社會發展、改善民生方面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目前,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到3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隊伍??萍纪度氲囊幠2粩嗵岣撸?006年,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支出總額達到3003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萍俭w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順利推進,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增強,大學、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骨干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區域創新空前活躍,有效地支撐和帶動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國際科技合作邁出新步伐,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自主創新不排斥技術引進和國際合作
李學勇說,自主創新不是自我創新,也不是封閉創新。在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的今天,強調自主創新,是強調在開放的條件下提高獲取關鍵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能力,這對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調整我國的經濟結構,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已經與眾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奉行的原則是互利互惠的,是平等的,是尊重國際規則的,是保護知識產權的。我們希望國際合作的成果能夠共享,既主張和發達國家開展國際合作,也主張和發展中國家開展國際合作;既主張通過政府渠道開展國際合作,也主張通過民間開展國際合作。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參加了350個國際科技組織。(記者王淑軍、孫小靜)(人民日報)
十七大首場記者招待會于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15:00舉行,教育部部長周濟和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介紹中國科技教育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網全程直播。圖為會主席臺。(新華網榮忠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