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重點企業動員會發言

時間:2022-06-29 10:57:57

導語:市長在重點企業動員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重點企業動員會發言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這個座談會,主要目的是想聽聽各位企業家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大家的想法,有哪些問題需要政府幫助協調解決,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還存有哪些問題等。剛才,政府辦公室李國偉副主任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情況向大家作了說明。大家都暢所欲言,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許多很好的建議,對我觸動很深,這些有益的建議辦公室要整理并充實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去。借此機會,我想與大家聊一聊關于明年發展的問題,也算是一種相互交流。

一、關于明年國家宏觀政策問題

年末歲尾了,可能在座企業家們考慮更多的是明年企業怎么發展的問題,這應該是一個戰略性思考。我認為,我們的企業要正確安排好明年的發展,首先要掌握國家的宏觀政策。如果我們掌握不了國家的宏觀形勢和政策,就很可能在發展指導上出現一些偏差和盲目性。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只有國家才有制定出臺宏觀調控政策的責任和權力,其他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只能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而國家的宏觀政策和手段,直接針對市場和企業,所以,我們企業要正確發展必須要掌握和了解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又好又快、協調發展。最近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明年的經濟工作做了專題研究。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明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是“兩個防止”,一方面,防止經濟發展從偏熱到過熱,另一方面,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到明顯的通貨膨脹。為什么中央將兩個“防止”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呢?主要是我國目前經濟面臨著三個突出問題:一是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過快。1-10月份,我國GDP平均增長11.5%,比中央的預期多了1.5個百分點。我們知道投資、消費和外貿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而三者中投資增長占了40%多,國內消費增長只占不到四分之一比重,這種主要靠投資增長的發展,帶來了結構上的矛盾,并且越來越突出。比如,煤、電、油的供應與需求的矛盾,近期國際油價將近100美元一桶,國內甚至出現汽車加不上油的油荒現象。如果能源和資源的供應滿足不了國內經濟增長的需求,很容易出現經濟發展的突然“梗塞”。另外,一味的靠投資拉動增長,導致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換來的GDP,是不長遠和不可取的。二是CPI(城鄉居民消費指數)增長過快。今年1月份,CPI同比增長了1.9個百分點,十月份增長了6.5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平均可能要突破4.5個百分點,這是關系到人民群眾生活生存的大事。如果宏觀調控不力,很容易出現通貨膨脹,事實上目前已經是通貨膨脹,只不過是中度的通貨膨脹。三是流動性過剩問題。流動性過剩從經濟學上講是指“體外循環”的資金太多,說到家就是央行發行的票子過多。造成流動性過剩的主要原因是進出口貿易順差和投資順差。今年1-10月份,貿易順差2123.6億美元,同比增長59%;上半年,投資順差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30%。因為國際交易用的是外匯結算而國內流通的是人民幣,就要增發相應的人民幣。流動性過剩給國家帶來一些突出問題,比如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資本市場形成泡沫、物價漲幅過快等。以上幾方面問題國家是非常關心的,因此,國家必將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加以解決。

那么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和政策主要是什么呢?三個方面:一是利用行政措施調控。中央會通過改變對各級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評價方法,要求各級地方政府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大對節能降耗、治污減排責任制指標的考核;控制新建項目的開工和監管;更加嚴格土地審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成本。二是利用金融杠桿調控。一方面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進一步壓縮信貸規模。今年以來已經9次提高準備金,達到13.5%;另一方面提高存貸利率,提高企業信貸財務成本;再一方面國家通過匯率政策調整。三是利用財稅政策調控。通過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總體上逐步減少出口退稅,縮小貿易順差。對資源消耗型產品和環境污染型產品逐步取消出口產品退稅,對勞動密集型產品和帶有傾銷的低價產品,也將會減少或消除退稅政策。通過調整稅費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型企業,比如增加資源稅、增收排污費等。但是國家宏觀調控既是考驗又有機遇,與此同時國家將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和支持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企業,支持高新技術產業,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

二、關于加快企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是企業擴改與挖潛開發新產品一定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一定要量力而行。在座老總都是搞戰略的,要拿出專門人員研究國家宏觀政策,投資方面一定要量力而行,資產負債率不能超過80%的警戒線。二是及時調整企業營銷戰略,要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一塊做。要逐步從偏重于國外市場調整到國內市場,由偏重出口調整到進出口一塊做,平衡匯率風險;貿易要重視歐元市場。關注歐元區市場的開發。三是借助于資本市場發展企業。為什么呢?第一,資本市場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國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15年了,培育和建立了股票市場這個新型的資本市場,為企業融資創造了平臺,這個平臺是共享的,誰用都可以?,F在有這個平臺我們為什么不用?第二,一個企業不上市,這個企業就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地位的企業。只有企業上市,才能反映出企業的價值,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第三,完全依靠銀行貸款不是上策。因為銀行融資財務成本高。而上市后在資本市場融資成本很低,上市前的費用將轉化成企業成本消化,并且之后增發股票成本很低。第四,上市對我們企業家有特殊意義。我們這第一代企業家歲數都不小了,都希望下一代能夠干好,能把愿望變成現實。上市后,有了股權,即使不當董事長和總經理也有言語權,因為你是重要的股東。另外,當前企業上市的門檻較低,國家根據市場的需要,希望有更多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這個機遇是非常難得的。當然,資本市場風險也很大,如企業透明度較高,監管力度較大,必須按照規則做事等。四是要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國家將會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創新。企業要建立完善研發平臺和研發隊伍,加強品牌建設,要同科研院所或機構進行技術、人才、資金、項目多層次合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專利和技術標準。這一點我們要向海爾集團學習,海爾平均每天能研發出幾十種新產品和專利。五是關于節能減排問題。今年以來,我市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很艱巨。近期,國家正在加緊制定相關法律和政策。我們每個企業都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的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要對社會和我們子孫后代負責任。

總之,以上建議不一定完全準確,只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希望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開拓創新、奮力拼搏,為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