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勞動局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07 07:57:00

導語:市勞動局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來,我市勞動爭議仲裁、勞動信訪、合同鑒證工作在省廳的指導和局黨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勞動保障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的中心任務,進一步加強仲裁隊伍建設。以鞏固“三優”文明窗口活動為動力,堅持“預防為主、調解為主、基層為主”的原則,加大勞動爭議處理工作力度,進一步規范企業用工,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發展,為全市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較好地完成了全年我市勞動爭議、勞動信訪和合同鑒證工作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勞動爭議案件處理工作

2005年,我們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加強勞動仲裁隊伍自身建設,完善辦案機制,全面提高辦案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

1、進一步加大勞動爭議受案力度,提高辦案質量。2005年,全市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79起,其中市直受理96起,用人單位申訴的案件7起,共結案180起,審結上年結轉案件12起,法定時效內結案率100%,涉案資金834萬元,為當事人挽回損失401.5萬元。涉及職工677人,其中10人以上7起。進一步推動了全市勞動仲裁工作的健康發展。

2、確保仲裁隊伍穩定,加強仲裁隊伍建設,努力提高仲裁員的素質。一是勞動仲裁組織機構和人員隊伍在2005年得到了加強。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建勞動仲裁機構8個,專兼職工作人員62人,其中專職工作人員30人。二是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勞動爭議仲裁人員的業務水平。由于仲裁人員變動較大,新手多,針對這種情況市局仲裁辦一方面建立了仲裁例會制度,堅持每周一上午集中起來學習有關勞動法規,一同討論、分析案件,大家各抒己見,共同交流、探討辦案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做到每案必議,通過對案件的分析、探討、交換意見,迅速提高了仲裁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既提高了辦案質量,也提高了辦案效率。同時抓住機會把人員送出去培訓,學習辦案經驗,提高業務素質。今年三月初,安排1名同志參加國家勞動部在昆明舉辦的全國勞動爭議預防與處理培訓班,六月初,安排市直及縣區共13名仲裁人員參加了省廳在開封舉辦的仲裁員培訓班,九月份,安排1名同志參加國家勞動部在廬山舉辦的仲裁員培訓班,10月份,安排3名同志參加省廳在鄭州舉辦的仲裁員培訓班。

3、進一步完善內部制度建設,加大政務公開力度,真正樹立為企業服務,為職工服務的思想。因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為具有“準司法”性質的執法機構,必須要以嚴謹、規范、完善的制度作為基礎,貫穿勞動爭議仲裁的始終,才能保證執法行為的合法、公正。我們首先完善各項內部工作制度,并落實到人,規范辦案程序,統一告知用語,強化證據質證程序,嚴格依法辦案。其次,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在仲裁活動中實行“陽光工程”,制作了政務公開欄掛上墻,將各項辦案程序、收費標準、辦案紀律、開庭時間、開庭場所、仲裁庭組成人員、全市各律師事務所聯系電話公開,既方便群眾,又接受監督,進一步提高了工作透明度。這一做法在今年3月5日召開的全省勞動仲裁工作會議上受到廳領導的肯定,并準備在全省推廣。第三,實行一站式、窗口式服務,為方便職工,仲裁科2005年5月全部搬遷至濮陽市行政服務中心勞動和保障局分中心辦公。各縣區普遍建立了仲裁例會制度、重大疑難案件會審制度、案件報告制度、結案報告制度等。

4、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化服務意識,樹立良好工作作風。在仲裁和接待群眾咨詢過程中始終貫穿服務這個宗旨,使用文明用語,堅持熱情接待,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對屬于我們受理范圍的案件,我們給他講解申訴書的書寫格式,并迅速立案;對不屬于受理范圍的案件,我們耐心地給他做解釋工作,并建議他去有關部門反映。為方便群眾辦事,提高辦事透明度,我們還采取了一系列便民措施,編印了《勞動爭議仲裁、合同鑒證、信訪工作服務指南》,使來訪者對我們的工作程序一目了然。

5、配合市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做好創建“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示范崗”工作,成立創建“維權示范崗”領導小組,制定爭創方案,落實有關制度。在辦案中切實保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如:某制衣廠一名女工為工資和加班工資來申訴,申訴人由于工資被拖欠交不起仲裁費,我們采取緩繳方式及時辦理立案,并迅速開庭、裁決,為申訴人討回工資、加班工資和經濟補償金800多元。2005年3月,市局仲裁科被市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維權示范崗”,同時市局被省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維權示范崗”。

在辦案過程中我們以維護勞動雙方當事人權益為出發點,同情弱者,對交納仲裁預付費有困難的,我們實行先立案,后收費或減收、免收仲裁費用的做法,決不使一個受害者因為拿不起錢得不到仲裁,從而,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樹立了良好的勞動仲裁形象,受到社會、用人單位和職工的好評。

二、勞動信訪工作

今年以來,我市兩級勞動保障部門高度重視信訪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中央、省委領導同志批示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勞動保障部、省廳會議精神,按照工作部署和安排,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及時有效地處理了集體上訪和突發事件。據統計,我市2005年,兩級勞動保障部門共接待群眾來訪3172人,其中,市直群眾來訪1512人。共受理群眾來信53件,其中市局受理群眾來信32件,約占全部來信的60%,信訪立案4件,結案4件,信訪結案率100%,做到來訪有答復,來信有著落。

以預防為主,健全組織,加強領導。為加強對信訪工作特別是對群體重復集體上訪工作的領導,減少和防止進京、進省重復集體上訪,根據省廳統一部署,及時下發文件,自2005年9月至11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工作,并成立了以局長張明洲同志為組長的“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工作領導小組”。經過近四個月的排查處理,排除了不安定隱患,從而將問題解決在了萌芽狀態,

進一步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入手,落實工作責任制,切實解決群眾來市、赴省、進京上訪問題。提高對勞動信訪工作認識,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信訪工作無小事觀念,建立和推行了六項制度:一是實行“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負責”制度。明確任務,責任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對群眾重復上訪發生一件,處理一件,件件落實到人,使問題就地解決。二是領導包案制度。市、縣(區)勞動保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過問、部署信訪案件,對群眾重復上訪和上訪老戶進行排查摸底,分類統計,登記造冊,逐個立案處理,對上級部門交辦的信訪案件,實行領導包案,從案件的受理到處理結案,領導一包到底。三是責任追究制度。根據省委信訪工作會議精神,對在貫徹中央精神中行動遲緩、措施不力的,對漠視群眾疾苦、工作敷衍塞責,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發生大規模群眾集體上訪事件后,貽誤時機或處置失當造成事態擴大的,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四是對重大信訪案件實行下訪,每月局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對信訪案件進行分析排查,認為重要的指定給有關科室或單位主動下訪,了解情況研究解決。五是領導值班制度。每周指定一名局領導負責在行政服務勞動保障分中心信訪值班,并配備專職信訪接待人員明確值班和接待人員的工作任務和責任,按照處理預案及時處理。六是信息報告制度。普通信訪案件每月按時報送,對30人以上的群眾集體性事件和影響重大的突發事件在2小時內報告市政府,8小時以內報告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對突發性事件實行零報告制度。七是信訪預警制度。通過這些制度的實施,使我們及時掌握信息動態,對群體性事件做到早發現、快處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時期。我市全年沒有發生一起集體進京的上訪。

在處理勞動信訪工作時,我們堅持服務意識,并將搞好勞動信訪工作同創建“三優”文明窗口活動、“維權示范崗”活動結合起來,嚴格遵循“屬地管理”,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規范信訪工作程序,及時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實行預防群防事件預報制度,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要求科室同志在工作中徹底清除重仲裁,輕信訪的觀念,自覺作到上為政府排憂,下為職工解難,不怕受委屈、遭誤解,擺正個人與群眾的關系,堅持為人民服務的觀念不動搖。2005年,我們成功使市建行、市金地商廈、市豫劇團等50人以上的集體上訪案件轉化成集體勞動爭議案件,并已妥善理,從而避免了圍堵府和進京、赴省集體上訪事件的發生。

三、勞動合同鑒證工作

1、抓住勞動合同這一產生勞動爭議的源頭,認真排查勞動爭議隱患。我們將不規范勞動合同作為產生勞動爭議的主要癥結進行了專項檢查。根據省廳開展勞動合同制度執行情況專項調查的要求,我們科室參與了調查,通過此次活動,我們重點了解了勞動合同的簽訂情況并征求了他們在勞動合同制度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搞好合同鑒證儲備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2、作好勞動合同鑒證的服務工作。市、縣兩級勞動仲裁機構遵循“依法鑒證、保證質量、體現服務”的原則,認真審查合同內容,對虛假合同、人情合同及不完備合同及時糾正。2005年,全市共鑒證勞動合同35820人,新簽合同14430人,續簽21390人,其中:市直共鑒證24300人,新簽合同10630人,續簽13670人。糾正無效、不規范合同2570人,國有企業新招職工勞動合同鑒證率達到100%,有效的預防和減少了勞動爭議的發生。

四、存在問題

1、仲裁員隊伍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2、群體性突發事件的信息傳遞不夠及時,集體上訪、越級上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