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機關作風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08 11:12:00
導語:農業局機關作風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主管部門的直接指導下,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全市上下齊抓共管,依靠廣大農民群眾和產業化經營組織主體作用的發揮,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預計全市全年農業總產值達38.69億元,比上年增長5%,海洋產業總產值247.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漁民人均收入有望達7500元,比上年增長7%。概況來講,主要措施和成效集中表現為“一個提升、兩個確保、三個加大、四個突破、五個推進”:
一、積極保護生態環境,有力的提升了全市生態水平
積極推進能源沼氣建設工作,建設大型沼氣池6座,中型沼氣池5座,小型沼氣池9座,容積2000多立方米。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在全市設立控釋肥一次性施肥技術示范點8個,平均每畝增收節支約70元。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和林分林相改造,“義務植樹月”期間共種植各類鄉土樹種近5萬棵,完成我市第一個林分林相改造示范項目——金灣區連灣山一千畝林分改造工程以及白沙嶺500畝林分改造項目。擴建紅樹林466畝,其中光灘種植386畝,結構優化面積80畝。積極開展增殖放流和人工魚礁建設,全年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活動3次,增殖放流167.77萬尾戀礁魚苗。珠海外伶仃人工魚礁第一期工程完工并通過驗收,共投放礁體948件。投入使用2套實時在線赤潮搖控系統,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赤潮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損害。
二、積極應對突發事件和市場波動,確保了全市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牧產品市場穩定
一是強化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和森林防火工作,確保了農業生產安全。各級農牧部門和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重點加強對農村散養戶和小型專業戶的畜禽免疫,確保我市沒有發生各種重大動物疫病。加強對紅火蟻、香蕉黃葉病、蛀果蟲等植物病蟲和有害生物的監測防治。以全國開展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為契機,深入開展農產品專項整治,全面完成12個100%目標任務。在國內率先實行禽類動物及其產品檢疫標志制度,上市光禽檢疫標志佩戴率達100%、活禽檢疫標志佩戴率達90%以上。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扎實推進,斗門區、金灣區和高欄港經濟區已全面開展拖拉機年檢和駕駛員發證工作。狠抓漁業安全生產監管,全市應配備集體救生設備的208艘漁船已經全部配備了救生設備,配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森林防火工作不斷得到加強,全市沒有發生一宗一般以上森林火災。
二是大力扶持生豬發展,確保了市場穩定供應。建立了母豬保險和補貼相結合的制度,增強飼養者抵御重大病害,災害等風險能力。對能繁母豬的飼養者給子直接補貼,補貼標準原則按每頭每年50元核定,市、區兩級財政共補貼180萬元,同時由商業保險公司對能繁母豬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保險制度,保費由財政和飼養戶分別負擔80%和20%。
三、不斷加大各方面的工作力度,有力推動了農業部門政風行風建設
一是黨風廉政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積極開展“三服務一促進”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加大服務力度。我局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順利通過了省市的檢查,行風評議“回頭查”工作在年終總評中獲得滿意等次。
二是調研和指導力度進一步加大。重點圍繞低產魚塘整治、測土配方施肥、農業機械化、名牌產品培育、科技下鄉培訓、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合作社等方面,啟動六項農漁業專題調研,并如期完成了省的八項調研任務。
三是依法行政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年組織了全市放心農資下鄉活動2次,農資打假5次,共出動農資打假執法人員381人次,檢查企業280間,依法查處企業27家。積極組織開展全市海洋監察和執法工作,查處了近40宗違法用海案件。加大野生動物執法檢查力度,檢查養殖場所、酒樓食肆300家,接收救護放生野生動物130條(只)。
四、圍繞農業產業化和各種制約因素,在四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一是我市農業園區建設實現新突破。鶴洲農業生態園正式揭幕,金灣農業科技示范園輻射帶動周邊3000戶農戶增產增收。市農科中心從國外引進的自動化育苗生產線和恒溫育苗溫室建成投產,已向我市西部農村提供大量的標準化種苗。六鄉畜牧養殖生態園大中小型沼氣池建設也逐步鋪開。湛江國聯水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廣東省陳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兩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現正與園區商討落戶事宜。
二是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實現新突破。2007年新評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8家,使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總數達到32家,3家企業被評為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結束了我市沒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的歷史。最近,省農業廳又推薦珠海銘海投資有限公司申報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大型水產加工流通企業國洋食品有限公司即將建成投產,將有力的提高我市水產品加工水平。
三是農業品牌帶動戰略實現了新的突破。世海飼料有限公司的世海牌南美白對蝦配合飼料和金錢(珠海)有限公司的金錢牌豬飼料2個產品獲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我市省級農業類名牌產品總數達到7個。組織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個、無公害農產品10個,斗門區聯豐農業開發公司的逸豐牌小木瓜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
四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實現新突破。積極開展農民合作社試點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294多戶,帶動農戶2210多戶。
五、重點推進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不斷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后勁
一是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議案的實施工作,千方百計確保完成1萬畝整治任務。啟動低產魚塘整治工程,爭取市財政安排400萬元整治低產魚塘1萬畝。積極扶持斗門區添源果牧有限公司良種場申報省級尖塘鱧良種繁育場,扶持金灣龍勝良種魚苗培育基地申報省級水產良種場。
二是大力推進農業科技推廣和培訓。全年組織送科技下鄉活動5次,培訓農民102場,培訓5232人次,引進示范動植物新品種25個、引進新技術46個,推廣示范新技術24項,發放各種資料約5萬份。
三是以重大用海項目報批為契機,大力推進海洋產業發展。積極配合用海單位,做好重大項目的用海報批工作。全年共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權證》7本。香洲漁港疏浚、清淤整治工程完工,疏浚港池水域面積約40萬平方米,疏浚后港內漁船不必再候潮進出港。開展全市養殖用海普查登記工作,推進養殖用海管理。組織我市海洋功能區劃修編和《高欄港經濟區建設用??傮w規劃》評審及報批工作,為我市港區用海項目今后的報批奠定了基礎。
四是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和對內幫扶。扎實推進對口扶貧資金支援項目的建設。全年共安排項目扶貧資金1850萬元,幫助援建項目21個。轉變扶貧工作重點,做好市內幫扶工作。發動珠海博康藥業有限公司捐款25萬元建設廣豐村老年人(婦女兒童、黨員)活動中心,改善和豐富群眾業余文化活動。市扶貧辦投入6萬元為村民活動中心植樹造林,美化村容村貌;幫助引進2個魚苗新品種試驗養殖,多方面提高農民的收入。
五是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改革。積極推進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完善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為七個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解決了困擾多年的職稱評聘問題,穩定了農業技術推廣隊伍。通過設置集體股、人頭股和農齡股的方式,創新農村資產運營、管理和分配機制,來解決因土地統征、代耕農較多等復雜性歷史遺留問題。農村土地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得到省督導組肯定。
此外,我局還認真做好市人大建議政協提案的辦理,比上年提前半年完成答復工作,答復滿意率達到100%。全面完成年初承諾的為群眾辦好十二件實事。積極做好淘汰漁船、轉產漁民培訓等各項工作,全年拆解漁船58艘,舉辦轉產漁民培訓班2期。發放漁用柴油補貼資金2045萬元,發放林業石油價格補貼31.6萬元。3個農村信息化試點項目獲得了省立項,8位農業專家被批準為省農村信息化農業科技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