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貿易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思路

時間:2022-08-09 09:11:00

導語:經濟貿易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07年我市工業經濟情況的回顧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重投入、破難題、優服務、整秩序、沖千億”的工業發展十五字方針,深化作風建設年活動,努力破解制約工業經濟發展難題,促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全年實現工業產值1008.65億元,成為溫州市首個工業產值超千億元縣(市)。

(一)2007年我市工業目標任務完成良好

1、工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至12月份,全市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008.65億元,同比增長24.4%。實現工業利潤總額38.25億元,同比增長25.8%,增幅提升了13.4個百分點。利稅總額61.27億元,同比增長17.1%。全年實現財政收入46.17億元,同比增長22.7%。各項指標顯示樂清市工業經濟總體上保持較快發展勢頭。

2、工業性投資總量增長較快。至12月底,工業性投資完成55.6億元,其中限額以上工業性投資完成50.02億元,同比增長42.2%,超額完成年度工業固定資產任務數52億元。

3、節能降耗初見成效。工業用電達21.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2%,增幅降低了1.1個百分點。至10月份我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9.8%,預計2007年我市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4、標準廠房建設有所突破。2007年我市標準廠房建設:開工建設了16.8萬平方米,已完成了目標任務,但完工只達6.448萬平方米,未能完成任務指標。

(二)“為工業企業服務周活動”成效明顯

抓好工業項目推進工作和著力解決生產要素制約問題是該項活動的重點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推進三大產業功能區(產業化項目)建設。象陽鎮產業功能區平穩進場施工。產業功能區在湯岙余村率先實現進場,工地的管理房已完成了一半工程,填方作業正有序推進。慎海頭盔產業化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順利進場填土。牛鼻洞和新塘兩村完成286畝填方,其中有86畝還進行了地質勘探。經濟開發區二期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涉及的部分村已完成場地和道路填土施工,有的村正在填土施工,打破了6年之久的沉寂,另外兩個村的干部群眾思想也比較統一,前期工作基本準備就緒,即將開始進場施工。另外,天成、磐石等產業功能區的企業全部進場開工,15家企業完成竣工驗收。二是工業項目推進有所進展。2006年前已供地尚未開工建設的232個項目,目前已開工建設65個,開工建設率為28%;97個2007年續建項目中計劃2007年竣工66個,目前已竣工項目80個,竣工投產率為133.4%。全市新供地項目33個,供地面積2255.73畝,開工建設2個項目。13個省重點工業項目,有11個項目完成供地,供地面積963.2畝。其他2個項目要實行土地“招拍掛”。三是標準廠房建設工作起步良好。我市在2007年度有限的工業用地指標計劃安排中,已按照“適當向標準廠房建設傾斜”的原則,安排120畝工業用地指標用于標準廠房建設。我市在建標準廠房共6處總用地206.61畝,總建筑面積19.2842萬m2,其中6.448萬m2已完工,部分已進入工程驗收階段。開工建設了樂清經濟開發區二期示范標準廠房12萬m2和天成鄉巉頭村村委安置留用地標準廠房等項目4.8萬m2,超額完成了溫州市下達的開工建設標準廠房目標任務。四是電網建設攻堅克難迎頭趕上。500KV樂清輸變電工程已完成62處現場勘探布點工作,已明確現場勘探所涉土地的具體農戶,500KV溫東線總塔基數為103基(因改線增加1基),目前65基都已完成,正在施工增加8基,110KV蒲岐線、110KV蒲岐變、110KV象柳線、220KV樂成變和220KV茗山變、35kV七洞線等工作進展較好。

(三)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2007年,正泰集團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為溫州市唯一的2家);有2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有3家企業被認定為溫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10家溫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市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級15家,溫州市級7家,發明創造專利1494件。

(四)品牌建設不斷深入

隨著“品牌樂清”建設的推進,我市企業對企業品牌意識不斷提高,對申報或通過其他途徑獲得品牌榮譽工作熱情遞增。2007年我市企業對通過司法途徑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尤其熱衷,共有16家企業的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其中,工商認定1個(華儀集團),司法認定15個。目前樂清市累計獲得中國名牌產品12個,國家免檢產品32個,浙江省名牌產品33個,品牌擁有數量居全國縣級市前列。

品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一年來,樂清市產品質量有較明顯提高。其中防爆電氣產品合格率提高18.4個百分點,摩托車頭盔產品合格率提高了12.5個百分點,插頭插座產品合格率提高了16.7個百分點,電線電纜產品合格率提高了3.8個百分點,漏電斷路器產品合格率提高了31.2個百分點。

(五)船舶制造業得到快速發展

完善了船舶行業的發展規劃。編制了《樂清市船舶配套與船舶商品市場總體規劃》,溫州市政府批準了黃華歧頭片區和南塘山馬做為船舶配套業與船舶商品市場基地,初步構建了“四區”聯動開發局面。

嚴把船舶造、檢、航全過程安全管理關,重點就是堵住低質量船舶生產的源頭。2007年我們采取“優服務、嚴監管、早預案”的辦法,將工作重心前移,嚴格把好質量關,使船舶修造業再上新臺階。全市25家船舶企業基礎設施投入2.8億元,帆順、中歐等5家企業得到省、溫州市技術改造與創新專項扶持資金100萬元,東方船業集團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至10月份,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產值為35.49億元,同比增長76.7%(其中:船舶制造業產值達21.1億元,比上年同期翻一番)。由于我市船舶制造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的提升,首次超過電子行業,成為我市第二大支柱行業。(注:10月底,電子行業產值為34.24億元)。

(六)扶工政策進一步完善

年初開始,啟動了工業經濟扶持政策的調整,我們在原有“工業五十條”的基礎上,歷時半年多的討論和研究,反復修改了十六次,重新修訂并出臺了《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樂委發[2007]122號)。主要突出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二是突出節能減排工作,加大鼓勵扶持工業循環經濟力度。三是規避WTO規則。取消招商引資,促進外貿出口發展內容,通過提高外貿水平和選商引資,對接世界知名企業,支持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四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大上市步伐。五是設立品牌建設專項資金500萬元,對區域品牌在國內主流媒體予以宣傳,提高樂清制造業品牌的美譽度。對首次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由市委、市政府專門予以表彰。六是優化工業發展環境政策。出臺了鼓勵標準廠房建設的優惠政策《關于加快推進標準廠房建設的若干意見》(樂政發[2007]77號)。引導各類開發企業、社會資金投資建設標準廠房,支持村級集體投資工業標準廠房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生存空間。

(七)節能降耗工作扎實有效

2007年我市單位GDP能耗預計可下降約4.6%,超過年均下降4.4%的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了市節能降耗組織機構,加強對全市節能工作的指導和監督。二是加大監管力度。年初,與全市9家年能耗在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簽訂了責任書,明確了至2010年能耗下降的目標要求達20%。7月份開始,對年能耗1000噸標煤以上企業進行監管,實行“月報制”。三是加大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的力度。2007年完成審核了7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工作,同時已有11家企業審報了清潔生產試點。四是加大對節能項目財政專項資金的扶持力度。新“五十條”增加了“加快工業循環經濟發展”內容,明確了節能、節水等項目的獎勵辦法。五是積極開展節能宣傳。采取多種形式、手段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以“節能減排,科學發展”為主題的節能宣傳周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六是組織企業能管員培訓。由統計局牽頭,先后兩次組織了全市年能耗500噸標煤以上企業能管員培訓。七是是組織關停了12個企業的小發電機組。

(八)商貿流通業穩步發展

2007年1-11月,實現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96.38億元,同比增長17.2%。新增連鎖超市(便利店)50個(累計65個),覆蓋全市31個鄉鎮,提前一年完成省里下達的目標任務。聯華超市有限公司被列入商務部“萬村千鄉試點工程”承辦企業,浙江省“千鎮連鎖超市工程”龍頭企業。著手制訂全市商貿流通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委托杭州通創智業咨詢有限公司編制規劃,12月進行了全面調研和收集相關材料,預計08年2月可以拿出文本初稿。依法監管肉品市場,嚴厲打擊私屠爛宰行為,取締無證無照經營。結合產品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全年共出動執法檢查1035人次,查扣違法違規屠宰的豬肉1024公斤,立案13起,取締私屠爛宰點9個。12月順利通過了省檢查組的檢查驗收。

二、當前我市工業經濟發展需高度關注的問題

(一)工業經濟發展面臨新挑戰。從全國總的情況看,經濟仍處在一個穩定上升的長周期中,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導致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各項基本因素依然存在,并且還將產生新的、有利于經濟增長的促進因素。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必將在更高起點和更有力地引導科學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但受國家宏觀調控、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企業面臨新的挑戰,工業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

1、銀行貸款難,部分企業已出現經營危機。由于2007年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頻頻出臺,特別是國家6次上調基準利率、11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使金融機構貸款趨緊,企業還貸后,不能及時得到銀行貸款,企業生產資金緊張,民間借貸利率攀升至歷史高位,導致部分企業出現經營危機。2007年11月份,磐石鎮的“寧奴服飾有限公司”,由于企業經營出現危機,企業主棄廠出逃,造成社會問題。

2、工業企業成本上升。由于國內宏觀政策調整,加大了企業的壓力。一是原材不斷上漲,導致成本提高。二是勞務價格工資上漲,也增加企業成本。三是政策性的成本也在不斷提升,如土地價格上漲,資金利率上漲。另外工傷、養老保險等新出臺的五費合征政策,都將提高企業成本。四是財務成本上升。

3、企業招工難的問題。今年將繼續存在,直接影響我市工業企業的發展。

4、企業風險增大。我市突出的是低壓電器行業,由于多年處于低價競爭,隨著企業成本不斷提升,企業壓力越來越大,從目前了解情況看我市已有部分低壓電器企業出現了虧損。

(二)節能降耗面臨新壓力。隨著各級不斷重視,措施不斷出臺,抓節能降耗的力度在不斷加大,我市雖然2007年預計單位GDP能耗下降可達4.6%左右,但是今后幾年單位GDP能耗下降達4.4%以上,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一是我們樂清市的產業結構基本上,還是比較合理的,高能耗企業較少,節能降耗的空間本來就不大。二是技術設備節能,需要資金投入和設備更換,也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主要靠企業自覺進行。三是隨著人們生產質量不斷提高,居民用電不斷增大。四是樂清市私家車輛增速比較快,也是在增大能耗量。五是新增2家電廠(即溫州二期電廠特如萊和南岳浙能電廠),如果都投產后將對樂清節能降耗工作加大了壓力。六是各行業節能標準還未出臺,節能工作無據可依。七是部分領域節能降耗,政府部門難以管理和控制。如居民用電節能、車輛節能,只能靠宣傳教育。

三、2008年工業工作重點

2008年工業經濟發展和建設主要預期目標:

-----全社會工業增加值增長14%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9%

-----限額以上工業性投資增長10%

-----萬元GDP綜合能耗同比下降4.4%以上

2008年要著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在傳統產業方面,重點推進低壓電器向中、高壓電器的轉變,傳統電器向智能化電器的轉變,提升建工鉆頭、休閑服裝、圣誕禮品等特色行業。在新興產業方面,重點扶持汽摩配、船舶制造等行業,打造一批能帶動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產業帶。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重點發展光電機一體化、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行業,努力培育產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企業。以政策為導向,嚴把標準廠房、工業園區的準入關和工業用地“招拍掛”企業資格審核關,全力遏制“三高一低”企業入園區。支持企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引導企業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集約型轉變,促進我市工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二)以“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為抓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在我市已有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基礎上,繼續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重點抓好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與培育,力爭1-3年內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每年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以上,每年新增溫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5家。建立健全一批行業公共創新服務平臺,依托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實體運作方式,制訂專門攻關計劃,力爭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

(三)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目前我市只有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今年要做好正泰、德力西、人民、天正等等企業上市的培育工作,爭取今年部分企業上市準備工作有新的進展。抓好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示范建設,在各行業中確定1-2家企業,做為試點企業,并逐步加以推廣。開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示范試點工作。推動企業文化創新,深入開展學習型企業的創建活動。

(四)深化“為工業企業服務周”活動成果,加大對企業服務力度。

一是繼續抓好工業項目推進工作,確保工業項目早日進場。全市2007年前已供地未開工建設的項目共249個(其中2006年前已供地未開工167個,2007年已供地未開工82個),所以2008年還要繼續抓好工業項目推進。二是做好工業用地“招拍掛”工作,確保“招拍掛”新政策順利啟動。三是繼續做好標準廠房建設工作,這是今后我市工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和發展希望,要把這個文章做好做大。四是合理挖掘空間,提高容積率,緩解工業用地難的“瓶頸”制約。五是要繼續抓好電網攻堅,著力解決我市電網性缺電問題。

(五)科學規劃,加快發展臨港工業。全面加快樂清灣港區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以港品為核心的臨港經濟,拓展發展空間,優化產業結構,嚴格入區條件,積極引進和培育能源、石化、建材、船舶修造等臨港工業和加工裝配業。

(六)抓好節能降耗工作,努力完成節能降耗硬任務。

以淘汰落后生產力促節能降耗。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加快發展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對產能落后的生產企業,通過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決予以淘汰。

以節能技術應用促節能降耗。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大對高耗能設備、工藝的更新改造力度,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以加強企業管理促節能降耗。市級重點抓好39家年消耗1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的管理,各鄉鎮要抓好年消耗500噸至1000噸企業的監管。建立工業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制度,嚴格行業準入標準,控制高耗能企業發展。實行階梯水價、差別電價、垃圾收費等措施,建立有利于節能降耗的價格機制。

以加大節能宣傳力度促節能降耗。要加大居民節約用電的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視、墻報等載體,宣傳節約用電的基本常識、方法和措施,通報節能家電產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