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工作要點
時間:2022-02-08 03:20:00
導語:文化局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是深入貫徹黨的***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落實“***”規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是我市繼續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又好又快推進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喜迎黨的***勝利召開的關鍵一年。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總體部署,根據文化部、省文化廳以及市委宣傳部的具體要求,20*年我市文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按照***六中全會、省第八次黨代會、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和“***”文化規劃的要求,緊密圍繞迎接黨的***和學習貫徹黨的***精神的需要,更加自覺地把文化工作放在構建和諧廈門、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和廈門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大局中謀劃與推動,圍繞藝術創作與精品生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外對臺文化交流、文化體制改革、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系統自身建設等重點工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運作、重在實效,努力為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開創我市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努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能力與水平
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我們必須與時俱進,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工作,敏銳把握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以及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增強做好文化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要深入學習,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六中全會、黨的***、省第八次黨代會、市第十次黨代會的有關精神,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廈門、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和“藝術之城”等戰略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重在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發揚已有的成績,全面推進戰略機遇期的文化建設。要不斷加強對文化工作和文化隊伍的思想政治引導,為文化更好地服務于我市新一輪跨越式發展找準定位,為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理論基礎,努力把我市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要力求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努力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和“藝術之城”建設提供強大的文化保障。
二、狠抓藝術精品創作與生產,努力推進文藝全面繁榮
繼續以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為龍頭,促進文藝創作,組織藝術家深入生活,努力創作一批主題突出,反映實際、反映火熱生活的文藝作品。推動文藝創新,打造特色品牌,重點扶持代表廈門高水準和具有鮮明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的創作,致力推出為廣大群眾喜愛的舞臺精品劇目,全力以赴籌備參加新一輪精品工程評選。
要加緊對《邵江?!返募庸?、修改、復排,積極參加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沖刺國家“文華大獎”。竭盡全力爭取進入20*年至20*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的前10名。對重點劇目《雁叫長空》進行加工復排,并爭取參加中國戲劇節。精心組織參加第七屆全國舞蹈比賽,完成大型音樂史詩《海峽》的創排,籌備參加中秋“海峽兩岸民間民俗藝術節”的演出。在全省23屆戲劇會演基礎上,進行總結、提升,繼續精品創作,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培養藝術人才,促進文藝隊伍建設。
要認真籌辦各項重大節慶活動。辦好新年音樂會、春節團拜會,做好20*年中國國際鋼琴(廈門)比賽、首屆“海峽兩岸民間民俗藝術節”、20*年中國(廈門)漆畫展、20*臺中美術展等的相關籌備工作,積極配合黨的***、建軍80周年、香港回歸10周年、第***“投洽會”、第***“臺交會”、第六屆園博會開園活動、第二屆“海峽月·中華情”中秋電視雙語晚會等重大活動組織開展配套文化活動與演出。
三、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
以廣大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以政府提供服務為主導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服務設施、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為核心,努力構建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要繁榮發展群眾文化,加強組織,精心策劃,大力推動先進文化進社區、進農村。抓好新農村文化建設,著力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發展完善區、鎮、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發展農村文化產業,培育和管理好農村文化市場。繼續組織文化大篷車、專業劇團下鄉、下社區、下重點工程演出,不斷豐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培養提高村民、居民的文化文明素質。20*年,主要組織做好臺中市在廈舉辦的美展、與中國美協聯合舉辦的20*中國(廈門)漆畫展等。組織推薦參加第14屆“群星獎”的評獎項目,繼續辦好廈門市第***南音唱腔比賽,做好第二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第三批省級文化先進區考評驗收工作和全市文化協管員培訓等工作。
要繼續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廈門市文化基礎設施布局規劃》的落實。繼續完善文化藝術中心建設,推進四館全面對外開放。完善中山南音宮的建設,爭取早日投入運營。抓緊完成小白鷺藝術中心建設,爭取盡早投入使用。積極推動閩南戲曲藝術劇院項目早日動工興建。指導海滄、集美、同安文化中心建設。努力推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電影“2131”和數字化工程的建設。
四、大力推進對外、對臺文化交流,努力擴大廈門文化的影響力
要認真貫徹文化部提出的“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努力開拓對外文化交流新局面,逐步建立政府與民間相結合、文化部門與企業相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全方位的對外文化交流體系。
要繼續打好“春節品牌”和中華民俗傳統節日品牌,推進友城文化交流,組織精干文藝隊伍赴境外演出,發揮地方戲曲和民俗文化的優勢,擴大對外交流。
要充分發揮廈門對臺文化交流基地的作用,不斷拓寬對臺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領域和渠道,按照“以小型為主,以民間為主,以小三通為主,以營造聲勢為主,重在特色,重在成效,重在影響”的要求,全力支持各專業及民間藝術團體赴金門、臺灣演出交流。20*年,將組織廈門市金蓮升高甲劇團赴金門交流演出,組織鄭成功文物展赴臺展覽,積極推進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和保護基地的建設。
五、管理規范文化市場,發展壯大文化產業
繼續堅持文化市場繁榮與管理并重的原則。認真研究落實文化經濟政策,適度放開經營性文化領域,鼓勵社會非公資金投資文化產業,促進文化市場的繁榮發展;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監管力度,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秩序,積極探索建立文化市場管理的長效機制,為文化經營者和消費者營造一個健康、有序、和諧、繁榮的文化市場環境。
要認真貫徹落實文化部《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管理辦法》,規范文化市場執法行為,提高文化市場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秩序,抓好網吧市場、娛樂市場和音像市場的整頓工作。進一步鞏固網吧專項整治取得的成果,制定網吧發展規劃,把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網吧作為管理的重點。同時,協助工商等部門加大對黑網吧的整治力度,嚴厲打擊網吧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促進網吧市場的健康發展。要深入開展音像市場專項治理行動,積極配合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音像制品,做好音像市場法制宣傳活動,提高市民反盜版音像制品的意識,依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加強文化市場行業管理,成立廈門市網吧協會,通過行業自律,規范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同時為經營者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形成行業自律的管理格局。
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為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繼續開展文化產業發展課題調研工作,加強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指導。建樹文化品牌,著力打造一批龍頭產業,抓好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并予以授牌。著重發展網絡文化業、商品油畫業、文物監管品市場及藝術品拍賣、鋼琴制造培訓業、電影放映業。積極培植中介機構,推進規范化、網絡化、連鎖化、專業化的文化經營服務,激活文化產業發展活力。組織參加第三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六、建立和完善文物保護機制,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認真貫徹中央、省、市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精神,大力發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一要加強地方文物保護工作的立法,積極推動《廈門市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和《廈門市民間博物館管理暫行辦法》的制定;同時,啟動《閩南紅磚厝保護條例》的前期調研起草工作。二要加強文物保護社會網絡建設,加大“文化遺產日”宣傳力度,形成合力。三要完善機制建設,配合基本建設開展搶救性考古挖掘,加強文物調查,逐步完善大型基本建設項目開工前的考古調查和勘探機制。四要加大文物保護經費投入,完成妙法林征地拆遷、八·二三炮戰紀念址產權置換等工作;啟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江夏堂維修工程。五要按國家文物局要求,認真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完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檔工作,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樹立保護、標志碑。六要加強文博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完善廈門博物館新館建設并推動閩臺、廈門史等先期展廳固定陳列對外開放。七要加強涉臺文物保護,舉辦“海峽兩岸閩南建筑遺產保護論壇”,組織推動鄭成功紀念館赴臺展覽。八要繼續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推動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積極申報第二批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建設并予以授牌。制定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積極創造條件,申報“中國南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認真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扎實穩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繼續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實施”的原則和要求,從我市文化工作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改革。
要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有關文化體制改革的部署,努力推進我市文化體制改革;認真總結文化體制改革經驗,及時研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人員安置、社會保障、資產處置等問題,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要加強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和檢查督促,促進藝術表演團體進一步健全藝術生產營銷、融資和分配激勵機制,面向市場。著力加強政府部門政策研究、文化科研、文化宣傳、信息引導、對外文化交流、產業指導等方面職能作用。今年,重點要抓緊完成市美術館交接及文化館、博物館升格后的班子配備工作;繼續做好湖濱影劇院和新華影劇院撤編的有關工作;進一步調研和完善地方戲曲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改革方案;逐步落實局屬事業單位設崗及全員聘任制工作。
八、健全完善文化系統各項建設,努力提高文化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與能力
文化系統的自身建設是搞好文化工作的基礎與保障。一要切實加強黨的組織建設。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建立和落實“黨員長期受教育、永保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黨的基層組織,發展壯大黨員隊伍,全面提升黨的基層組織的建設水平。舉辦直屬黨組織負責人培訓班,做好黨員發展和預備黨員轉正工作。繼續推動“學習‘八榮八恥’,落實‘四比’,當好‘三個表率’,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發展”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二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以對黨、對人民、對事業負責的精神,奮發有為,求真務實,鍥而不舍,孜孜以求。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機關自身建設,推進管理創新。三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做到預防為先,教育為本,抓好制度建設,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重點工程項目、重大文化活動、行政執法等方面的監督。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考核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好抓實。四要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特別要把培養、選拔、使用德才兼備年輕干部的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改善領導班子的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大力實施人才興文戰略,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大力培養黨政人才、管理人才、專業人才,在文化系統形成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和充滿活力的興旺景象。五要繼續做好工、青、婦和老干部等工作,進一步密切與市民盟、民進等派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