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主要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20 04:31:43
導語:城管局主要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繼續抓好隊伍建設
嚴格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六條禁令”及省、市、區廉政方面的規章制度,杜絕吃、拿、卡、要以權謀私違紀違法行為;毫不松懈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和諧的城市管理環境
圍繞城市管理這個中心,通過報紙、新聞媒體、加強城管網站建設及開設“曝光臺”欄目等各種行之有效的宣傳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以不斷強化廣大市民的文明、衛生意識,傳遞城市管理正能量,通過“曝光臺”曝光不文明、不守法的行為,加強自我約束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目的。
三、落實長效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強化目標管理,完善目標考核體系。二是堅持日常管理監督檢查通報制度,對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日常情況,逐月進行檢查評比,并對突出的問題進行通報。
四、全力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工作
為扎實推進重點工程順利開展,繼續抓好我局七項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做到每個工程有具體負責人,每項工作環節服務到位,跟蹤到位,按照重點工程工期時間節點確保按時完成目標任務。
五、加大市政設施建設維護力度
1.加強城區道路巡查工作,確保城區內無建筑垃圾亂堆亂放。
2.做好全區路面清查工作,確保臨街人行道無積水坑洼、無破損缺失。有計劃的對破損路面凡雨天不能采用混凝土修補的一律使用瀝青修補,確保路面平整暢通。為確保市民進出通行安全,同時做好臨街巷口與路口對接工作。
3.根據市城市管理工作目標,做好施工場地和臨時開挖應設置圍擋(不得低于1.8米)建筑物周圍保持整潔,無亂堆亂放、無建筑垃圾,出口處設置防止泥水外流標識監管工作。
4.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道路施工必須設置安全警示牌,針對三座危橋及美食城擋土墻加強密集巡查,力求政府資金,對存在問題及時處理,消除安全隱患。
六、增加環衛硬件設施,繼續將清掃保潔實行市場化管理
1.清掃保潔市場化。加強以東清掃保潔權市場化管理工作,山路以西清掃保潔權已推向市場化。
2.根據?城鎮環境衛生設施設置?的要求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標準,繼續完善城區環衛基礎設施。2018年在區城區增加公廁12座。建設及改建垃圾中轉站三座,計劃建設地點:城東大道口農博城及物流大道各一座,將孝崗鎮政府旁簡易垃圾中轉站改建成壓縮式垃圾中轉站。
3.購置清掃車一輛。為進一步提升區城環境衛生,提高機械化清掃率,2018年計劃增添購置清掃吸塵車一輛。
4.積極配合各鄉鎮場做好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工作。
七、加強排水設施排查,實行管網建養并舉
1.切實落實“河長制”工作職責,推助汝河水質改善。一是加快工業污水處理廠建設及生活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建設進度,爭取提前運營,提前收集工業及生活污水;二是加快北港污水管網對接工程建設進度,2018年3月初全面開工,奮戰180天,完成4689米生活污水管理鋪設,力爭提高污水收集1.2萬噸/天;三是繼續加強一號污水管的維護,切實做到“河長治”。
2.完善城區排水設施,提升城市品位。一是繼續加大城市排水設施的巡查,維護力度,不斷完善城市排水功能,做到雨時不堵水、雨后不積水;二是對新區建設、道路改造工程提前介入。對工程建設做到事前參與評審、事中參與監督、事后參與驗收,力求各項有關排水設施工程100%為雨污分流,對接合理,排水順暢。
3.積極協助有關部門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以創建文明、安全城市為抓手,認真開展調查、認證、研究工作,集思廣益,積極協助有關部門推進地下綜合管廊的規劃建設,打造精品市政設施城市。
八、規范市場管理,確保經營秩序
1.完善制度建設,強化內部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管理規章制度,保障市場中心高效有序運轉。做到制度健全,措施到位,使各項工作和每個崗位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從根本上建立起科學的管理機制,規范職工的職業行為,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形成人人奮勇爭先的良好局面,形成“風正、氣順、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工作氛圍。
2.規范市場管理。市場中心將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管理好所轄贛東農貿市場、宏鑫商貿城、建材市場和幸福農貿市場的日常經營秩序管理工作,提高市場的利用率,做到所有市場衛生干凈整潔,交易秩序井然,鞏固文明城市成果。
3.在6月份爭取政府專項資金,推動贛東市場交易大廳地面進行改造,以解決安全隱患。
4.扎實推進城區新區集貿市場建設。通過到外地考察借鑒其他地方市場建設先進經驗,高標準規劃、設計,力爭在2018年8開工建設。
九、加強對垃圾填埋場設備的管理、維護
1.隨著全區(城區、鄉鎮場)垃圾的收集量的急劇上漲,使得垃圾滲濾液增大,原設施建設的滲濾液處理量有限,無法滿足于現有的滲濾液的處理,為了更好的凈化污水,提升人居環境,需加裝一套污水處理設備?,F設備已經運送至垃圾處理場,現如今已經在安裝,預計2018年初這套設備可以投入使用。
2.為了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方案,按環評審批要求建設事故應急池,確保滲濾液不發生滲漏、溢流直接外排污染環境的風險。中標公司已經把三個滲濾液大罐安裝完畢,還有一些連接設備沒有安裝,需要等待中標公司安裝,預計201年初將會完工。
3.由于垃圾運輸道路破損嚴重,為了垃圾運輸車輛安全通過,防止交通意外,2017年初將對此道路進行維修,確保垃圾運輸能夠及時入庫處理。
十、疏堵結合,依法嚴管
1.疏堵結合,根治城市頑疾。一是宣傳告知,濃厚治理氛圍。在區電視臺開辟焦點欄目,及時通報城區頑疾根治情況,播出廣告治理的宣傳專題;在電子顯示屏滾動《關于禁止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三亂”行為的通告》,向城區各廣告制作單位、門店商戶發放《小廣告的危害與治理》、《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宣傳資料。通過“三位一體”的宣傳告知機制,營造城市頑疾治理的濃厚氛圍。二是設立廣告張貼欄,塑造人文新環境。在城區人口密集的地段增設便民公共廣告張貼欄,引導居民定點張貼便民服務小廣告,變無序張貼為規范便民。同時,利用網絡媒體積極搭建廣告信息平臺,方便群眾各類廣告信息。三是“一日處治”,根治痼疾。堅持晝夜巡查,將沿街單位、門店等按段劃片分包到人,即查即清,一旦發現違規亂貼亂畫者,責令其立即清除,并予以適當處罰;對屢禁不止、影響范圍較廣的小廣告深挖源頭,“揪出”行為人面對面說服教育,并予以嚴懲。同時,電信、移動部門對廣告上的聯系方式進行屏蔽。
2.因地制宜,規范占道經營。根據城區各經營攤點以本地農民為主、城區部分居民為輔,熟人多、說情多的特點,結合攤點季節性特征,一是實施“一線工作法”: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開展“柔性執法”、文明執法、和諧執法,以實實在在的便民服務和陽光管理,架起城管與民眾之間的連心橋。二是開辟綠色通道。規范流動攤販,著手打造“主干道嚴禁、支次道嚴控、背街里巷規范”的攤位管理格局。三是強化監管力度。根據流動商販的活動規律,提前介入,強化監管力度,如在春節、清明等節日前加大對賣燒紙流動商販的監管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實施錯時、延時管理手段,以動態執法方式重點解決突發案件,并會同市場監督、交通、公安、交警、社區等部門聯合處置各類問題,“聯動”一體管理,以城管執法的“全民化”,構建起“大城管”格局,讓愛城市愛本職成為每一位城管人乃至每一位居民的“習慣”和堅持。三是規范亂停亂放。聯合交警共同治理,將亂停放在人行道上機動車輛由城管部門進行貼罰單,交警部門進行處罰。四是強化管理,聯合執法。組建一只由城管、公安、交警、環保、衛計委、市場監督等部門人員組成的執法隊伍,對城區內的噪音、污染、無證攤點、亂貼亂畫等進行集中整治,時間一星期整治1-2次。
3.加強建筑垃圾管理,爭取政府支持,設立建筑垃圾吸納場,凈化城區周邊環境。
十一、突出主次,抓好城市亮化
1.繼續做好路燈晚巡查工作,責任到人,認真執行24小時開通熱線服務。
2.認真配合全區重點工作建設,當好區委、政府決策參謀,在燈型和控制數量上認真提供切實可行的數據和預算。
3.針對子山西路74組LED路燈難以抗拒惡劣天氣的危險性(2016年已向縣政府報告說明危險程度),要求在5月份之前改造完成。
4.完成恒安路、鈉燈的改造升級。
5.延伸段景觀燈大部分損壞維修難度大,且成本高,要求一次性予以拆除,小型中華燈以更換燈頭的方式予以改造。
- 上一篇:體育局隱患排查治理方案
- 下一篇:工信委意識形態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