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街道工委全年工作要點
時間:2022-06-02 05:16:00
導語:區街道工委全年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一年。按照市委整體工作部署,結合隱珠實際,確定年全處工作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轉型跨越”主基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搶抓西海岸經濟新區建設重大機遇,著力在城市建設、結構調整、改善民生、黨的建設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加快宜居宜業、和美幸福新隱珠建設步伐。主要發展預期目標是:地方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地方工商稅收收入增長3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增長18%以上,外貿進出口增長15%以上。
一、抓精品,提檔次,建設高品質現代城區
(一)堅持高起點規劃。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對接城市總體規劃和西海岸經濟新區規劃,謀劃好隱珠片區的產業定位及規劃,分片分區改造,形成與水城遙相呼應、錯位發展的態勢,打造商貿繁榮、環境優美、獨具特色的大商業圈。以市東部新區控規為依據,整合小珠山旅游規劃、片區改造規劃以及北高家莊周邊村莊搬遷改造規劃等規劃資源,對北高家莊生態小鎮的發展理念、建設規模、功能布局等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定位。
(二)推進高水平建設。以村莊改造為契機,以養老、旅游、科技創意為產業支撐,加快推進北高家莊生態小鎮建設,力爭將北高家莊區域打造成具有典型帶動作用的新型農村社區,實現發展、和諧、共融的社會轉型;在全面完成村村居改造工作的基礎上,圍繞北高家莊生態小鎮建設,加快推進等村莊拆遷改造工作。積極穩妥推進村居改造工程,實施北京路、人民路兩側城中村的村居改造工作,并根據工作進展適時啟動河等其他村的改造,力爭能多改就多改。加快推進安置區建設,確保村年底前回遷;西盧家灘村、村安置樓年底前主體竣工。結合村居改造,全面啟動圈子片區、路口西南片區、路農貿市片區企業的拆遷工作,確保莊集貿市場1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建設“靚麗北京路,優美大盧河”為主線,加快推進路東側片區商業長廊及泰發檳城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建成并投入運營,確保隱珠公園二期工程4月份開工建設、年底前全面竣工。
(三)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城市執法與綜合管理,對市容環境秩序、占路經營、違法建筑等城市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堅持屬地管理的原則,結合北京路片區改造,繼續實施對北京路兩側門頭牌匾、戶外廣告的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營造精致有序的城市環境。持續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抓好主要街區、重點地段的環境整治、綠化提升和景觀亮化,營造精致有序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結合片區改造,加大對片區等重點區域污染治理力度,營造優美、整潔、有序的城區環境。健全違法建設查處工作機制,實行嚴格的考核責任制,加大違法建設查處力度,保障城市建設有序推進。
二、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全力突破項目建設。把項目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世界眼光選育項目、以國際標準營造項目發展環境、以本土優勢促項目推進,著力建設一批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確保實現實際利用內資5億元,到賬外資1500萬美元以上。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確保瑞馨德龍生物科技、諾凱光電玻璃等大項目建成投產,推動物流等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力促A級防護新材、LED節能燈等項目簽約開工。
(二)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繼續抓好手推車和橡膠輪胎產業提升園建設,完成泰發集團等骨干企業的退城進園、改造升級,實現優勢傳統產業集群優化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手推車、橡膠輪胎產業基地,確保產業提升園12月底前建成投產。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植壯大,依托現有中能通用機械等一批投資大、后勁強的項目,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壯大,加速形成具有較強帶動力、輻射力和影響力的特色經濟板塊,形成集群發展態勢,搭建隱珠大工業框架。堅持招大引強和擇優扶強并重,加大對車輛等企業的扶持力度,力爭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2家。加快集團上市步伐,力爭年內進入上市輔導期。突出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扶持企業加強研發中心建設,新建一批國家級、省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突出抓好橡膠輪胎、熱電、電鍍等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管理,推進節能技術改造更新,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
(三)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放大隧橋通車、同城發展優勢,推動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充分發揮北部山、水、林等資源優勢,突出抓好度假村、生態植物園、生態小鎮的開發建設,建設集養老、旅游、科研創意等功能于一體的旅游經濟區和生態植物園,提升旅游業整體發展水平,開創隱珠大旅游發展格局。圍繞橡膠輪胎、手推車等主導產業的集群優勢,定向引進現代物流、研發中心、金融保險、服務外包等關聯度高、集聚性強的服務業項目,確保潤澤物流等項目開工建設。
三、惠民生,保穩定,開創和諧社會新局面
(一)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始終堅持富民為先的工作導向,完善城鄉居民創業扶持政策,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營造全民創業的氛圍,讓更多群眾在創業中致富。貫徹落實好關于發展現代農業、農民創業貼息貸款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引導扶持更多農民自主創業。繼續做好等“一村一品”專業村的培植工作,扶持有條件的村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推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規劃建設及部分村莊自來水工程修復工作,解決部分村莊吃水難的問題。健全完善新農村“五化”工程維護管理常態機制,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二)推進社會事業均衡發展。落實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合作醫療、低保救助、農村五保供養等社會救助制度,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加強農民創業技能培訓和勞動力就業轉移,突出做好拆遷村居民、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年內舉辦培訓班3期,轉移勞動力1200人。繼續抓好優撫安置工作,完善困難戶家庭救助、慈善救助等社會救助體系。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改善群眾居住條件。高度重視村居改造搬遷群眾生活保障,妥善安排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實施好“學校安全保障工程”,確保校車運營安全。落實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政策,統籌解決人口問題。
(三)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完善村莊、管區、信訪職能部門三級信訪防控體系,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制度,著力構建和諧融洽的黨群干群關系,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治安“打防控”機制,打造“三無城市”,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增強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領導班子“一崗雙責”制,深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突出抓好打非治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全員教育培訓、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等重點工作,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嚴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保持全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深化食品、藥品安全治理行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四)推進文化繁榮發展。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實開展送電影、送戲曲、送科技下鄉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加大文化產業招商力度,把文化產業打造成全處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將帥書畫院建設為契機,積極打造書畫、雕刻、家具、玉石等中國文化元素集聚中心、軍旅書畫家風格的創作中心,提供我市與著名藝術家交流的平臺。積極推進度假村等旅游業大項目與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的融合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的發展能級。
四、抓基層,強基礎,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一)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把“書記抓,抓書記”作為提升班子凝聚力的核心來抓,加強村干部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教育培訓和能力提升,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深化干部ABC角工作機制,嚴格工作問責制,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努力提升工作效能;堅持在重點工作中鍛煉干部,圍繞服務保障村居改造、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引領黨員干部爭當先鋒,干事創業。嚴格落實發展黨員“兩推、兩評、三公示、兩票決”模式,嚴把黨員“入口關”,規范發展黨員工作,提高新發展黨員質量;注重在致富能手中發展黨員,重點在生產、工作一線和“雙帶”能力強的青年、婦女中發展黨員,不斷完善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
(二)嚴格村級民主管理機制。提高農村干部社會管理水平,進一步規范村級管理,嚴格按照村級事務“四審四議兩公開”工作機制和“五議三公開”工作法,對農村重要或重大事務、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民主決策,調動黨員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保障群眾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促進村級事務決策制度化、規范化和村務運轉透明化。
(三)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圍繞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立足實際,重點完善社區建設規劃、產業布局,除城區村外,將其它21個村莊規劃建設為三個農村社區,努力打造生態文明、環境優美、和諧發展的農村新型社區。按照試點先行的原則,先期啟動北高家莊社區建設,力爭建成社區安置點一處。整合管理和服務資源,積極推行干部下沉服務,促使干部真正沉入基層、服務群眾,推動社區建設取得實效。
(四)深化干部進基層活動。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以“群眾工作日”活動為載體,深化干部“雙聯”走訪內涵,深入開展“走基層、轉方式、改作風、提效能”活動,建立健全干部下基層常態化工作機制,引導干部進村入戶到企,實現信息在一線了解、問題在一線解決、感情在一線溝通、能力在一線培養、作風在一線轉變的目標。
(五)加強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設。加強干部法律教育,強化干部依法行政意識,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準則,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依托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積極開展法制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動,提高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拒腐防變能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嚴肅查處違反廉潔自律規定和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加大查辦案件力度,保持廉潔勤政的良好形象。
- 上一篇:市教體局干部教師教育工作計劃
- 下一篇:全區年度林業生產計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