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局上年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27 10:36:30
導語:農糧局上年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各項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糧食生產情況:今年的春耕生產由于計劃早指導、工作早部署,春季農業生產呈現進度快、質量高的特點。完成春播作物面積20846畝,其中早稻2079畝、豆類1429畝、早花生6985畝、春播蔬菜7786畝、瓜類1525畝。各項指標除早稻同比下降629畝,下降23.2%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增長,特別是早花生增長10.5%、春播蔬菜增長5.3%;春收作物由于狠抓了田間管理,農民增產增收。春收油菜1535畝、總產量201噸,同比增長3.4倍。完成一季稻中稻播種面積10.7萬畝,同比持平略增,目前秧苗基本移栽完畢,進入大田管理時期。
2、畜牧業生產情況:上半年生豬出欄42261頭、存欄56139頭,同比增長3.9%、0.4%;牛出欄3121頭、存欄29564頭,同比增長0.5%、0.8%;肉兔出欄5628只、存欄12322只,同比增長1.6%、4.6%;受H7N9禽流感影響,禽出欄5913只、存欄7668只,同比下降1.2%、0.3%;肉類總產量4913噸,同比增長3.8%。
3、漁業生產情況:上半年水產養殖面積36950畝,水產品總產量6039噸,同比增加16噸增長0.3%,其中特種水產960噸,同比增加30噸增長3.2%。魚種投放量1296萬尾,同比增長9%。
(二)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5月7日,縣委、縣政府制定并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商品蔬菜、刺葡萄等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進行大力扶持。這對我縣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加快推進全縣現代農業建設,提高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稅增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1、蔬菜產業:上半年新增規模蔬菜基地4個,其中3個百畝以上商品蔬菜產業基地,過埠果木“崇綠果蔬合作社”120畝、“過埠四季春蔬菜場”110畝,過埠長慶蔬菜基地110畝,樂洞魔芋基地26畝;建設2個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豬肚子10畝、果木20畝)。
2、刺葡萄產業:君子谷新增面積250畝,建設了刺葡萄育苗基地5畝,并流轉了六塊山地,準備擴大刺葡萄基地種植。
3、富硒產業:6月8日,由副局長帶隊,、一行到豐城開展富硒產業考察學習,學習借鑒其先進經驗和做法;并且我局緊抓蘇區振興機遇,結合我縣農業產業特色,編制了“縣高山梯田有機富硒大米(蔬菜)開發項目簡介”,該項目已列入市項目庫。
(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1、糧食高產創建項目:我縣今年繼續承擔省廳下達的“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項目的實施,需完成2個萬畝示范片建設工作。已完成長龍示范片、示范片2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的項目建設工作,完成、2個百為核心示范區的設點,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和補助政策,并完成核心區項目階段性落實。以高產創建項目為平臺,積極開展相關試驗工作。開展了“中稻超級稻新品種對比試驗”、“超級稻栽培不同施肥水平簡比試驗”、“超級稻品種不同密度對比試驗”等3個點6個試驗的布置工作,現完成了試驗秧田移栽工作。
2、現代農業新品種展示項目:今年我縣在長龍鎮南田村塘灣組安排水稻新品種20個(省提供7個,市局提供7個,縣級安排6個)進行展示,按照省市局現代農業新品種展示要求,正在做好各項工作。目前秧苗長勢良好,已移栽到大田,并進行了小區對比試驗。
3、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一是制訂了實施方案。年初認真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聯合縣財政局制訂“2013年度縣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細化工作目標。二是成立了由土肥站、農技站、種子站、植保站和農業執法隊等站室技術骨干為項目技術指導小組。三是舉辦培訓班3期,以長龍鎮南田村高產創建示范區為主,培訓示范戶25人。深入全縣16個鄉鎮,宣傳測土配方施肥的作用與意義,以水稻、臍橙、蔬菜、花生等主要農作物的需肥規律、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真假化肥識別、綠肥田間管理和肥料合理搭配等為授課內容,培訓農民1380人次,發放培訓資料3550份。
4、沼氣國債項目:2008年省共向我縣下達農村能源國債沼氣建設投資計劃128萬元,項目建設任務為1600戶。材料已全部發放完畢,截止6月15日,已經完成1517戶,其余正進入驗收階段,力爭年底完成項目任務,申報省廳驗收;2009年省共向我縣下達農村能源國債沼氣建設投資計劃84萬元,項目建設任務為700戶。項目于2010年8月啟動實施,共計發放材料700套,竣工驗收564戶,其余正進入緊張施工中;上半年完成2處小型聯戶沼氣工程,總容積150多立方米,惠及農戶28多戶,有力的減輕了生豬養殖對環境的污染;戶用沼氣28戶,全面控制了農業面源污染。
5、水生動物防疫站續建項目:項目資金已到位,儀器設備正在招標采購。
6、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建立健全了縣、鄉、農戶三方考核機制;建設了農業科技示范戶994戶;豐州鄉農業綜合站按省建設規范建成辦公。
(四)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扎實推進
1、加強農民合作社指導。開展“專家入社,輔導員聯社”活動,建立農民合作社聯系制度,對合作社特別是被列為部、省、市、縣四級示范點的合作社指定專人,進行一對一指導服務,幫助合作社理清思路,制定規劃,完善機制,提高管理和經營水平。
2、對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進行了摸底調查。4月9日,我局召開了關于開展全縣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調查摸底工作布置會。據調查,全縣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203個;新增農民合作社9家,全縣達到146家。調查摸底工作將為上級部門決策提供有效依據。
3、全面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政策,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進一步穩定。上半年著重依法規范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截至目前,我縣已流轉耕地面積20190畝(其中:轉包3960畝,轉讓745畝,互換1038和出租10941畝,其他3506面),占承包面積的20%左右。
(五)農業行政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
結合春耕備耕用肥用藥高峰時節,圍繞“放心農資下鄉,服務農業生產”主題,開展了大規模的“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并對16個鄉鎮農資市場的種子、肥料、農藥、飼料、獸藥等農業投入品進行了打假執法工作。
(六)動植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大
在植物疫病防控方面,一是加強了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工作,通過燈測和田查,了解各種病蟲發生動態,對病蟲發生趨勢進行準確研判。二是根據燈測和田查掌握的第一手資料,上半年共編制病蟲情報五期。并通過短信、下發文件等形式送到廣大鄉村干部和農戶手中,從早抓好預防工作,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強植物“產地、市場、調運”三大檢疫工作,重點對我縣(水稻)種子批發經銷商進行了全面的執法大檢查。共檢查種子131480公斤,保障了我縣春耕生產用種安全。通過檢查,不斷提高種子經銷商的檢疫意識,進一步規范種子檢疫手續。
在動物疫病防控方面,一是組織開展全縣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召開了全縣重大動物春季防疫工作會議,認真部署了春防工作。為確保春防工作按時保質完成,縣防重辦進行了一次全縣春防工作督查。二是對全縣124個行政村的所有畜禽實行強制免疫,共免疫生豬5.64萬頭,牛2.96萬頭,羊0.60萬頭,家禽77.31萬羽;三是切實做好了亞型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
(七)技術培訓與示范推廣范圍擴大
一是積極開展春季農業送科技下鄉活動,此次活動開展農民培訓和舉辦講座52期,培訓農民3000人,接受咨詢服務的農民達2000余人。發放技術資料、光盤等15000份,贈送種子(苗)2.6萬元、肥料等農資16.5萬元,展示新型農機54臺。通過科技培訓,在全縣范圍內掀起了“學科技、用科技,促雙增”的熱潮。二是在3月份會同林業局、果茶局、科技局、文廣局,圍繞刺葡萄等三大農業主導產業,臍橙、高山茶葉等四大農業優勢產業,在全縣聯合開展了“服務農村科技·文化下基層”活動,廣大農民對今年農業重點增產技術基本了解,心中有數。三是抓好農業技術示范推廣,開展了糧食高產集成技術的示范推廣,如高產創建、測土配方施肥、現代種業新品種推介、病蟲鼠草綜合防治;開展了水產新品種和健康養殖技術推廣、增殖放流;開展了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如有機水稻生產技術、有機蔬菜生產技術、商品蔬菜“五個一”生產技術的推廣等,各項促增產技術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八)農產品質量監管保安全
1.強化監測。指派了2名官方獸醫專職負責縣生豬定點屠宰場檢疫,按日屠宰量的10%進行“瘦肉精”抽檢,同時還對全縣43家規模養殖場進行了“瘦肉精”抽檢,共檢測尿樣850頭份,沒有發現使用“瘦肉精”的現象;蔬菜每周定期抽檢蔬菜樣品6-8個,重大接待、重要會議期間每天抽檢一次,共抽檢蔬菜19批次126個蔬菜樣品、合格率為92.1%,水果9批次、每次抽檢1-6種樣品、共計23個水果樣品、合格率為100%,并對不合格菜品進行了跟蹤處理。
2、配合縣人大做好贛鄱農產品質量萬里行活動。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
3、動員做好企業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和農業商標注冊工作。1月24日,由縣高山茶協會申報的“高山茶”正式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受理,這標志著地理標志申報工作有了新突破,同時也為我縣打造高山茶葉公共品牌、實現“一村一品”向“一縣一業”的跨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5月27日泰升碳業“泰昇”、君子谷公司“君子谷”、龍歸茶場“龍歸”三個企業申請注冊省著名商標。截至目前,我縣已擁有農業方面的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7件、市知名商標10件,商標注冊總數達到了156件,其中涉農行業注冊商標占六成以上。有六個農業龍頭企業開展了農產品質量認證,認證產品涉及茶葉、臍橙、大米等21個產品,認證面積達到83591畝,其中無公害認證3萬畝、綠色認證5萬畝、有機認證3591畝。農業注冊商標和“三品一標”認證的產品產值達到4.33億元,占農業商品產值的57%以上。
4、對規模商品蔬菜生產基地,規范建立了臺賬,實行產地跟蹤管理。蔬菜、生豬和養魚大戶全部發放了生產手冊,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農藥、肥料、飼料等實行登記,實行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切實保障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讓人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九)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措施到位
我縣上半年遭遇1月上旬的低溫凍害、3月下旬的冰雹和5月上、中旬的暴雨洪澇災害等災情,我局都及時派出人員調查核實上報災情,指導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十)爭資爭項工作成效顯著
爭取了糧食高產創建、現代農業新品種展示、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農業有害生物區域站建設、農產品質量檢測站、測土配方施肥等6個項目落地,資金達600多萬元;正在爭取漁政碼頭建設(300萬元)、土地流轉仲裁庭(60萬元)、章江源草場保護與開發利用(3600萬元)等項目;利用“若干意見”契機,編制了6個重點項目列入了市蘇區振興重點項目庫、19個項目爭取列入市重點項目庫,并編制了君子谷刺葡萄產業加工基地項目和新世野有機大米加工項目與央企對接;爭取了國際農發基金項目,項目總投資5518.8萬元人民幣,其中申請國際農發基金扶貧貸款438萬美元,國內配套及企業自籌資金2760萬元(1美元=6.3元人民幣計算,外資與國內配套比例為1:1計算),目前項目正準備啟動實施。
(十一)招商引資工作平穩有序
爭取了新世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機大米生產與加工續建項目,今年項目已列入縣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2500萬元,已完成投資1521.6萬元。公司已在上堡、金坑落實有機稻種植基地800多畝;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在上堡、金坑、聶都、橫水等9個鄉鎮發展訂單農業4000多畝。廠房、倉庫、辦公設施建設用地落實在橫水鎮魚梁村,計劃建設5000噸原料倉儲及100噸全自動大米加工設備,將有力推動我縣有機大米生產與開發。
(十二)積極做好縣中心工作
1、信訪維穩工作:一是我局扎實做好節假日期間的信訪綜治維穩共組,搞好矛盾糾紛排查,確保社會穩定。二是基層畜牧大集體養老保險、農業場所退休職工生活補貼問題等歷史遺留問題已得到妥善解決。三是針對云天花苑住戶安置的信訪維穩的重點難點,我局指定專人負責,加強與拆遷安置戶的溝通,力求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2、“三送”及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工作:一是根據市、縣“三送”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雙向全覆蓋、工作常態化”的總體要求,我局成立了局“三送”工作對隊,工作隊員及時進村入戶,亮明身份,摸清村情、戶情,做到“三送”工作全覆蓋、常態化。二是協助做好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工作。二是3月6-8日,結合“三送”組織20名技術人員在掛點村六個培訓點開展了2013年國家強農惠農政策、主導品種推介等農業政策和今年10項主推技術宣傳培訓,深受農民歡迎。三是結合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及和諧秀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良好基礎,我局“三送”干部與鄉、村兩級干部密切聯系合作,上半年在古亭村完成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23戶。
3、征地拆遷工作:縣城(工業園段)防洪工程位于縣縣城塔下河段。該工程防洪標準采用20年一遇洪水進行設計,工程由河道整治、堤防建設和護岸組成,項目總投資2702.03萬元,其中省級以上補助資金到位1500萬元,自籌資金到位80.00萬元。河道整治總長6.5km;建設防洪堤和護岸總長5.78km,工期12個月。目前完成征地14.44畝,拆除主體房2棟、附屬房15棟,已完成清表90%。工程自開工以來,由于建設各方的密切配合,工程進展順利,工程建設符合有關建設程序要求,工程質量、進度、投資均在受控之內,合同管理、信息管理規范,組織協調基本到位。
4、機關效能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為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業務水平,組織了縣、鄉105名農技人員到省、市學習培訓,同時加強機關作風制度建設;認真落實省市縣民生資金督查工作,開展了陽光工程、糧食生產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能繁母豬保險、水稻保險等民生資金自查自糾工作,各項涉農資金使用規范。
二、存在的問題
上半年,我縣農業發展保持住了穩定發展態勢,但農業發展中的問題依然存在。從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來看,農業投入水平有限,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農業發展后勁不足;從農民持續增收的要求來看,農業科技突破困難,農業科技含量不高,農產品競爭力較低,進而影響整個農業發展。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將對照全年目標任務,及時調整思路,加大生產發展力度,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堅持統籌兼顧、注重成效,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刺葡萄、商品蔬菜、中稻為重點的農作物田間管理服務,如商品蔬菜的“五個一”技術、中稻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肥施及后期的防災減災等工作,力爭全年農業生產保豐收、保增長。
二是進一步完善和加強農技服務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實施好基層農技體系建設項目,加強鄉鎮農業綜合站硬件建設;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設,做到有人管、有經費、有簡易設備,并對規模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縣、鄉市場檢測常態化、全覆蓋。
三是實施好農業在建項目,在農業方面爭取到更多的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四是進一步加大農業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是繼續抓好農民技能培訓工作,利用好秋冬農閑季節,做好種植業大戶、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的技能型勞動力培訓及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農技服務整體水平。
六是繼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機關效能建設和信訪綜治維穩、計劃生育、“三送”、征地拆遷等縣中心工作,為促進我縣進位趕超、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 上一篇:上半年種子執法情況匯報
- 下一篇:種子站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