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工作意見
時間:2022-08-19 09:56:19
導語:林業局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思路
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按照“125”林業工作思路,即圍繞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這一目標,高舉“建設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兩面旗幟,突出抓好“抓綠化改善環境、抓改革激發活力、抓管理保護生態、抓產業促進增收、抓隊伍提供保障”五項重點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興林富民,大力提升群眾“綠色福利”,為建設“美麗瓷都”作出新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全年計劃完成造林綠化1.8萬畝,其中山上造林面積1萬畝,“四綠”工程造林8000畝;開展油茶林撫育1萬畝,森林撫育15萬畝,竹林撫育7.9萬畝,新建和撫育生物防火林帶300公里,建設竹林道路100公里;建設綠化苗木基地2500畝,培育綠化苗木100萬株,完成大田育苗50畝,容器育苗200萬袋;發展林下種養4000畝,流轉森林資源5萬畝,開展集約化森林經營面積3萬畝,管護生態公益林106萬畝,年度森林火災發生率和受害率控制在省定“雙控”指標以內,森林病蟲害防治目標管理“四率”達標。
三、主要工作
(一)加快造林綠化美化,改善森林生態環境
抓好造林綠化美化。深入開展“全縣動員、全民參與、綠滿、香遍瓷都”公益行動,推進“四綠”工程建設,重點以省級森林縣城驗收專家組提出的“七足七弱”意見,抓好“短板”綠化,鞏固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成果。
提升森林經營水平。積極對接國家、省、市森林撫育項目,加強新造林、未成林造林地的后期撫育管護和中幼林撫育工作。依托國家木材戰略儲備項目,組織開展森林撫育2.5萬畝,改造低產低效林分0.5萬畝,培育大徑材、速生豐產用材林、珍貴樹種基地0.5萬畝。按照“樹種多樣化、品種珍貴化、色彩季相化”的要求,開展森林景觀改造0.3萬畝。加強“三沿一環”等重點生態區位林分修復,深入實施浐溪清水工程,開展浐溪上游宜林地、疏林地造林綠化1150畝,實施封山育林4.5萬畝。
(二)深化林權制度改革,激發林業發展活力
加快轉變林業經營模式。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轉變林業經營模式,做大做強林業產業,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縣辦公司林場跨地域、跨鄉鎮,大力推廣林地林木合作經營、林地林木委托經營、林地租賃經營和林地林木有償轉讓等森林資源流轉模式,加快推進林權“兩換”改革試點工作。
做大做強國有林場經濟。優化整合縣辦、鄉辦公司林場,組建縣林業經營服務總公司,實施規?;?、多元化、品牌化經營,著力將其培育成為協調一致、高效運作、具有較強實力的國有林業龍頭企業。大力培育珍貴樹種、大徑材等特色基地,重點發展綠化苗木、設施花卉、林下經濟等非木質利用產業,持續擴大公司經營規模,拓展經營及技術服務領域,提升資源集約化經營水平。
推進森林分類經營改革。一是管嚴生態林。扎實推進全省森林分類經營試點工作,積極爭取上級的政策、資金、項目扶持。嚴格執行占用征收重點生態林地“占一補一”制度,按照“區位調重、樹種調優、蓄積調高”的原則,采用等面積置換的方法,將重點區位外的零星分散的公益林與重點區位內的商品林進行置換,調整優化公益林布局。探索建立以鄉鎮為基本單位相對獨立區域的森林資源專業化管護新機制,按照“鎮(鄉鎮政府)聘、站(林業站)管、村(村委會)監督”的辦法,堅持“精干、高效、專業”的原則,整合現有生態公益林護林員隊伍,實行資源專業化管護,護林員網格化管理,并選擇若干個鄉鎮作為試點,在全縣范圍內逐步推開。二是放活商品林。按照放活、增收、增效的原則,放活商品林經營,賦予林農更多自主經營權、處置權。積極改革調整采伐管理政策,爭取省林業廳政策支持,開展小塊狀皆伐或帶狀擇伐,提升改造天然針葉商品林,努力緩解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的矛盾。
建立健全林權管理制度。在全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中建立集林權流轉、資源評估、采伐設計、信息、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全縣林權交易綜合服務平臺。利用縣農業生產貸款風險基金平臺,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開展林業中小額貸款。探索完善森林保險體制和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擴大森林保險品種和范圍,引導林農積極參與商品林森林保險,有效化解森林經營與林權抵押風險。
(三)加快林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發展林下經濟。發展壯大以金線蓮、鐵皮石斛、黃花遠志等“新三寶”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培育林下種植專業村、林下種植產業帶,力爭全縣培育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面積達4000畝以上;積極推行“公司+基地”模式,推廣林下棘胸蛙養殖,全縣養殖棘胸蛙25萬只;積極發展林下食用菌等森林食品采集加工、松脂采集,培育星級森林人家,不斷豐富林下經濟發展方式。
發展特色林業。實施全省現代農業(竹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全面推廣低產竹林改造和竹林施肥,建立豐產竹林基地1.3萬畝,提升竹林地生產力。加強低產油茶林改造,開展油茶林撫育1萬畝。引導種苗花卉企業在省道203線和206線兩側培育特色鄉土和珍貴花卉基地2500畝。加強林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林業生產組織化水平,力爭全縣創建省、市級規范化建設和示范社8家。
優化產業結構。按照“抓龍頭、興產業”的要求,扶持一批林業龍頭骨干企業。引導林產品加工企業加強質量、市場營銷管理,發展各類茶盤、托盤和日用陶瓷配套產品,開展“三品一標”、QS認證等,培育打造品牌。加大項目儲備,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和招商工作,充分利用“6.18”、“9.18”、林博會、花博會等平臺,加強技術項目對接,提高林業企業知名度。
(四)強化資源保護管理,構建生態安全屏障
加強林地管理。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強“兩區兩園”、唐寨山省級森林公園和106萬畝生態公益林管理;加大林地監管力度,不定期組織開展林地專項檢查,加大非法占用林地的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林地保護管理長效機制;加強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成果利用,依法科學管理林地,積極爭取林地定額指標,確?!拔宕髴鹨邸敝攸c項目和民生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強化森林防火。貫徹落實《省森林防火條例》,嚴格執行森林火災重點整治鄉鎮管理意見,組織清理林下可燃物,新建和撫育生物防火林帶300公里,開設森林防火應急通道20公里。加強森林消防撲火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年度森林火災發生率和受害率控制在省定“雙控”指標內。
加強林業執法。全面落實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責任,健全林業有害生物監測網絡,嚴格執行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三查三報”制度,防治林業有害生物5000畝,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目標管理“四率”達標。堅持“打防并舉”,繼續保持高壓態勢,適時開展林業專項整治和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保持林區治安秩序穩定。
(五)加強林業隊伍建設,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爭當行業先鋒。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首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繼續深入開展“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持續開展以治庸、懶、散為主要內容的作風建設,落實“馬上就辦”,狠抓效能提速增效,進一步規范林業執法和行政審批,扎實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強化機關黨建工作,全面推進“1263”黨建機制建設,增強創先爭優成效。
弘揚廉潔清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廉政教育和監督檢查,啟動新一輪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開展林業資金使用管理專項檢查,加大林業行政許可審批、林業行政執法、造林綠化和林業資金管理等廉政風險崗位的監督力度,完善內部管理,嚴格辦事程序,嚴控廉政風險,提升隊伍戰斗力。
- 上一篇:全區普法依法治林工作意見
- 下一篇:流通產業低碳經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