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方案

時間:2022-12-28 10:46:39

導語:執法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執法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方案

一、培訓目的

通過集中訓練,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能力,使基層所隊領導干部加深對當前公安機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的認識和對加強公安信息化建設、執法規范化建設、和諧警民關系建設重要性的理解,切實提高其維護國家安全、駕馭社會治安、處置突發事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將“三項建設”落到實處,不斷推進基層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新發展。

二、訓練對象、時間及地點

(一)訓練對象:全市公安機關派出所、看守所、拘留所、強戒所、國保大隊、刑警大隊、交警大隊、巡警大隊、治安大隊領導班子成員(已參加省廳專題訓練的縣級公安機關基層所隊長除外)。

(二)訓練時間:每期10天,共計80課時。

(三)訓練地點:訓練處(市局民警訓練基地)

三、訓練形式

(一)由市局統一組織,按刑偵、治安、維穩和防范、交巡警、監管、政工六類分警種調訓,采取封閉式、軍事化管理。

(二)教學包括“理論講解”、“現場教學”、“上機操作”、“專題討論”等形式?!袄碚撝v解”采取集中授課與分警種授課相結合,實行互動式教學;“現場教學”指組織學員到優秀基層所隊進行實地參觀學習,通過現場親身感受明確努力方向;“上機操作”主要是圍繞市局“警綜平臺”建設和計算機操作技能“四會”標準進行上機操作,確?;鶎铀狀I導信息化應用能力合格率達到100%;“專題討論”由相關處隊牽頭,圍繞本警種“三項建設”要求和開展情況組織討論交流,進行現場答疑,匯總學員意見、建議報政治部。

四、訓練安排

(一)第一階段:完成對派出所刑偵副所長、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的刑偵類訓練,分3期調訓,每期約115人。

(二)第二階段:完成對派出所治安副所長、治安大隊副大隊長的治安類訓練、交巡警大隊領導班子的交巡警類訓練,兩類同時調訓,每類分3期,每期共調訓約145人。

(三)第三階段:完成對派出所基礎副所長、國保大隊領導班子的維穩和防范類訓練,看守所、拘留所領導班子的監管類訓練,兩類同時調訓,每類分3期,每期共調訓約95人。

(四)第四階段:完成對刑警大隊、治安大隊、派出所教導員的政工類訓練,分3期調訓,每期約125人。

五、課程設置和師資保障

(一)課程設置

按照公安部、省廳相關要求,結合市局實際,在廣泛征求各警種及基層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經研究確定,設置10門公共課程和5門專業課程,其中專業科目課程由責任單位根據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需求,自行確定授課和討論內容,課程學習安排原則上以上午上學習文化知識課,下午進行體能與戰術方面訓練為宜,周末放假。具體訓練內容如下:

訓練科目訓練內容責任單位課時

開訓報到注冊、開訓典禮訓練處4

公共科目開展三項建設的背景、現實意義和工作要求三項辦4

市局信息化建設現狀和工作要求信通處2

“大情報”工作簡述及要求指揮中心2

《公安機關執法細則》詳解法制處8

構建和諧警民關系訓練處4

如何杜絕涉案羈押人員的非正常傷亡監管處4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詳解紀委4

群體性事件處置訓練處4

基層領導如何與下屬進行有效溝通訓練處4

情緒自控與壓力緩解訓練處4

到優秀基層所隊觀摩學習訓練處8

專業科目基層領導信息化應用技能訓練根據調訓對象不同,分別由政治部、國保支隊和九處、交警支隊和巡警支隊、四處、刑警支隊、三處等警種負責4

信息化應用存在的薄弱環節及工作要求(專題討論)4

執法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及工作要求(專題討論)4

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基本要求及方法(專題討論)4

業務訓練課程8

結業考試考核、結業典禮訓練處4

(二)師資保障

1、公共課程教學由各責任單位負責。

2、專業課程教學按照政工、維穩和防范、交巡警、監管、刑偵、治安六類,分別由政治部、國保支隊和九處、交警支隊和巡警支隊、四處、刑警支隊、三處負責。

3、市局各相關處、隊要根據責任分工,認真研究確定授課內容,精心制作教案和課件,選拔各級領導干部和業務骨干承擔教學任務,確保教學質量。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局成立由任組長,由副組長的基層所隊班子成員專題訓練領導小組,市局研究室(指揮中心)、政治部、紀委、國保支隊、三處、四處、九處、特(巡)警支隊、刑警支隊、交警支隊、信通處、法制處、裝財處、訓練處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政治部教育處。每期訓練班的開訓典禮由市局分管局領導作動員講話,相關處隊領導參加。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統籌安排訓練和業務工作,將此次專題培訓工作作為當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及時、高效、高質量完成。

(二)嚴格訓練管理。訓練處要按照警務化管理要求,制定嚴格的管理和考核辦法,切實加強對訓練學員的管理。紀檢督察部門要派專人對訓練班實行全程跟蹤督察,及時通報學員遵守紀律情況。每期訓練班結束后,訓練處要根據學員參訓情況評選出10%的優秀學員予以表彰,對違反培訓規定、考核不合格的學員進行全局通報,并納入本單位年度目標考核。

(三)嚴格考試考核。訓練期間,參訓學員要結合討論專題,圍繞本單位“三項建設”開展情況撰寫一篇1000-1500字的調研文章,訓練處要組織專人審閱并按“優秀”、“及格”、“不及格”評定成績,與信息化應用基本技能(“四會”)、日常操行一起納入考核范圍。以上三項任何一項不合格,綜合考評成績為不合格??荚嚳己顺煽兒细竦念C發合格證書,在兩年內可替代銜級內警銜晉升訓練;考試考核成績不合格者,由個人承擔訓練費用,參加下一期或類似訓練的復訓。

(四)擴大宣傳效果。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加強對專題訓練的宣傳報道,擴大社會影響,增強宣傳效果。市局將在政治部網頁增加“基層所隊專題訓練”專欄并登載每期訓練動態。

(五)、靈活訓練機制。由于參訓人員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訓練學習過程中,要注意訓練機制的靈活把握;一方面,要注重學員的學習效果,切實保障參訓對象的學習時間,另一方面,要合理妥善解決參訓對象實際工作和參訓時間的矛盾,當參訓對象面對實際工作中緊急或突發勤務時,各單位可緊急召回跟班學習的學員,待任務完成后,繼續跟班學習,訓練處安排專人對其進行補習幫助,力爭工作、學習兩不誤。

(六)、學以致用、保障和諧。訓練培訓的目的是使我們警務力量能夠更好更快的適應社會的變化,能夠不斷增強我們自身的修養和專業技能,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維護社會治安,服務經濟發展,因此,在參訓學習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文化考核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實戰考核力度,積極探索實戰戰術訓練,利用隨機抽查模式,要求學員完成指定的任務,進一步提升學員的實戰戰術經驗,使得學員能夠將學習的專業知識和實踐工作有效的結合,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