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新組織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12 03:02:00
導語:兩新組織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去年以來,市結合開展"建組織、擴覆蓋”活動,積極創新方法,健全機制,發展壯大"兩新”組織黨員隊伍,為開展"建組織、擴覆蓋”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市共新建"兩新”組織黨組織157個。
一是創造條件"找”。市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印制《致"兩新”組織員工的一封信》,發給全市每名"兩新”組織員工,強調黨員權利義務,說明如何登記黨員身份、如何參加組織生活,廣泛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采取電視臺、廣播電臺、《大眾報》公告,"兩新”組織張貼宣傳材料、向員工發送手機短信提醒等方式,加大對黨員服務管理的宣傳力度,鼓勵"隱形”黨員主動亮明黨員身份,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市、鎮和部門黨內信息管理系統的查詢功能,對"兩新”組織在職員工進行全員檢索,對新錄用員工進行即時檢索,最大限度地摸清員工政治面貌。去年以來,全市通過各種途徑共排查出"隱形”黨員470名,全部落實了相應黨支部,納入日常教育管理。
二是全程跟蹤"培”。市委結合"兩新”組織發展實際,專門制定了"兩新”組織黨員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對"兩新”組織發展黨員實行計劃單列,不受指標限制。凡是達到推薦標準和培養時間的發展對象,可隨時申請市委組織部安排組織員進行談話,由黨組織及時召開會議討論接收預備黨員,確保成熟一個,發展一個。針對"兩新”組織員工流動性強、發展黨員程序銜接不暢、黨組織培養考察經常中斷的問題,市委推行"兩新”組織發展黨員全程跟蹤制度,市委組織部和各基層黨委分別建立申請入黨人員信息庫和入黨申請人基礎檔案,對入黨申請人實行不間斷接續培養。入黨申請人在本市范圍內變動工作單位,只要向原"兩新”組織所屬黨委提出申請,即可將個人入黨基礎檔案轉入現工作單位所屬黨委,并納入現所屬黨委信息庫管理,保證培養考察的連續性。去年以來,全市"兩新”組織有270余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工作單位發生變化,均未發生培養管理脫節現象,實現了"入黨申請人流動到哪里、黨組織培養考察就跟蹤到哪里”的目標。
三是雙向選擇"輸”。市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依托勞動力市場、人才交流會、用工信息會、專場招聘會,專門設置黨員員工招聘窗口和招聘職位,建立黨員就業便捷通道。采取減免中介費、免收報名費等措施,動員用人單位優先招收錄用黨員,鼓勵黨員就業人員到"兩新”組織務工。對吸納黨員就業的"兩新”組織,協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和改革、金融等部門單位優先給予創業崗位補貼或培訓補貼扶持,優先安排小額貸款、技改資金支持,激勵"兩新”組織積極吸納黨員就業。同時,引導"兩新”組織將新錄用的黨員優先安排到關鍵崗位,對家庭困難黨員優先給予生活救助,增強"兩新”組織對黨員的吸引力。去年以來,市先后舉辦藍色經濟人才、家紡產業技術人才、民辦教育機構、餐飲旅游行業專場招聘會19次,通過雙向選擇和有組織地輸送,全市"兩新”組織新增黨員320名,有力推動了"建組織、擴覆蓋”活動開展。
- 上一篇:新聞節目娛樂化消極影響
- 下一篇:鎮政辦全年林業生產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