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報告發言(3)
時間:2022-08-22 10:47:00
導語:師德報告發言(3)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自zz的一所小學校,那里地廣人稀,森林茂密,山高溝深。直到2002年還不通電、不通電話、不通公路?,F在也只有一條簡易公路與山外相連。
1982年,在大瑤山孩子們期盼的目光中,我走上了講臺,一干就是22年。我教的是復式班,瑤語漢語雙語教學?,F在的學生分別屬于兩個年級和一個學前班。最小的5歲,最大的10歲。22年的從教生涯中,我和千千萬萬山村小學教師一樣,在學校是校長、是老師、是保育員、是工友,甚至還要承擔起媽媽的角色。鄉村教師,要有大山一樣的情懷。
瑤山人居住分散,有的學生上學要走十多公里。山路崎嶇,風霜雨雪,毒蛇猛獸,常常嚇得學生不敢上學。我就把路遠的學生安排到學校住宿,最多的時候有十多個,最少也有四、五個。除了上課、備課、輔導學生,我還要給學生做飯、燒水、洗衣服。有一天,5歲的黃義松深夜拉肚子,把被子衣褲全弄臟了,我趕緊爬起來燒水給他洗澡、給他喂藥。山里孩子窮,只有一套冬裝。我把義松的衣被洗干凈、在火塘邊烘烤。等衣被烤干,天都快亮了。我給孩子換上洗得干干凈凈的衣服時,他仰起小臉,眼里含著淚花說:“老師,你比我媽媽還好?!?/p>
為了學生的健康,我學了些常用的醫療知識,自己采制中草藥,為學生和村民治療常見病。2001年下學期,6歲的黃志剛胳膊扭傷了。他父母把他背到學校讓我醫治。見到我,孩子立即停止了哭聲,伸出小手讓我脫衣服。見到孩子胳膊腫得好大,我的心都痛了。孩子很勇敢,在我的治療過程中竟沒掉一滴眼淚。他父親感動地說:“盤老師,你真有辦法,在家摸都不讓我們摸一下,在你面前這么聽話,你說話比我們當爸媽的還管用!”。傳染病流行季節,我每天熬草藥水給學生喝。20多年來,學生在校從未生過大病。前不久,醫院給學生體檢,每個學生都很健康。多年以來學校沒有發生過安全事故。學生家長說:“只要有盤老師在,我們當爸媽的就放心了”。
2002年前,每次開學到學區開會,我都是天不亮就打著手電筒動身,走六七個小時下山。當天開完會后,還得背上教材、教具往回趕,回到學校往往已是深夜了。記得有一回,我身背三十多斤的教材和教具,在野獸吼叫、毒蛇出沒的山路上摸黑行走。到家時,渾身都濕透了。父親看到我這副模樣,心疼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一下撲到父親懷里,對父親說:“孩子們明天就要開學了,他們不能沒有老師上課啊!”
多年來,我們的學校一直是干打壘作墻,杉樹皮蓋頂。山里的暴風雨,經常把屋頂掀開。每遇狂風暴雨之夜,我經常懷里摟著幾個膽小的學生,坐在床上守護著他們入睡,有時要坐個通宵。2001年6月的一天深夜,狂風暴雨席卷瑤山,整個大山都在吼叫。我趕緊把6名寄宿生轉移到住房較好的群眾家里,冒雨趕回學校守護。風雨無情,把教室屋頂掀掉一大片,一面墻壁也被山洪沖塌了。天剛蒙蒙亮,我愛人冒雨趕到學校,看到學校的情形,看到我渾身泥水的模樣,難過得哭了。
學校如果不迅速修好,孩子們要到30多公里外去上學,我千方百計借了幾千元錢購買建筑材料,又和愛人一起從30多公里外的山下一擔擔往山上挑。鄉親們很受感動,自發地為學校出工、出力、出材料,很快把教室修復起來。
學校沒有室外活動場地,我就利用課余和假日帶領學生、動員學生家長把教室旁邊的沙土、亂石搬走,開辟出一塊60多平方米的操場。2004年,市、區教育局撥款叁萬元,其他單位捐款伍千多元,把教室換成了水泥地板白粉墻、油漆大門玻璃窗,還修建了廁所、水池,鋪通了兩百多米的水泥道??吹竭@么好的學校,孩子們高興得圍著我又唱又跳。
校舍改變了,我又多方奔走,爭取支持。如今,學校有了電腦、彩電、衛星接收器、影碟機、教學實驗儀器。這樣的學校,在山外,在城里算不得什么,但在閉塞落后的大瑤山,卻是最漂亮的房子,最吸引人的地方。
大瑤山的孩子,在長期封閉貧困的環境中生活,往往會產生自卑感。很多孩子剛入學時,不敢正眼看老師,不敢唱歌跳舞,不敢大聲講話,更不敢舉手提問。面對這些孩子,我始終堅持這樣的信念:“我要用我的努力,讓山里孩子和山外孩子一樣受到好的教育”。學校雖然只有我一個老師,但我仍然嚴格按照教學常規去做。復式班課太多,但我堅持每個年級都寫教案,寫教學計劃。一年級即使只有兩三個學生,我也堅持用“雙語”備課、上課。每句話都設想好瑤語怎么說,普通話怎樣表達,讓學生在學好課文中掌握普通話,從來沒有半點馬虎。
為了按教學計劃開齊所有課程。我自制了幾十件音樂、美術、體育教具。針對山里孩子的特點,我把和孩子們一起聊天、看電視都當作教學內容對待。每天放學后加一節聊天課,讓學生們和我隨意地溝通,交流,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解答他們在上課時沒弄懂的問題。
每天晚飯后,我都要和寄宿生一起看電視??磩赢嬈?,看新聞,看文藝節目,我都把我的講解、我的點評穿插其中。讓孩子們在“玩”、在“看”的過程中開闊眼界,學到更豐富的知識。
今天,我們學校的學生,不管是面對外來的領導、老師、記者,還是接受專家的考察詢問,個個都落落大方。不管叫到誰,讓唱歌就唱歌,讓跳舞就跳舞。背詩,畫畫,回答問題,毫不畏懼,和城里孩子沒有兩樣。22年來,五馬垅小學在全鄉一直名列前茅,學生合格率都在100%,。
大瑤山風光秀麗,動植物和礦物品類繁多,是學生學習自然科學,培養思想品德的天然基地。我結合課程內容,把學生帶進山野,采集標本,搞“小秋收”,看著瑤山的美麗風光寫作文。我要讓孩子們在認識瑤山中學習知識,了解家鄉的美麗富饒,提高他們的審美眼光,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
作為瑤山人,我深感知識對瑤家人的重要?,幧揭鎰e貧困,必須提高人的素質。為了不讓山里孩子輟學,多年來,勸學是我的一項重要任務。全村分布在20多條溝溝垅垅里的64戶人家,每家的門檻我都踏過幾十次。22年來,從我們學校送走的160多名瑤山娃,都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還有十多人上了大中專學校。全村每戶人家至少有一名初中畢業生,不少人走出了大山?,幧饺擞弥R改變著家鄉和自己家庭貧困落后的面貌。
我做的事雖然平凡但都是老百姓需要的事,是關系到山里孩子成長和農村發展的大事。實踐也證明我當年的選擇是值得的。記得那是1987年,我愛人在山下工作,組織上為了解決我們的兩地分居,安排我到山下的小學任教。拿到調令的時候,我非常高興。對下山團聚后的未來作出了許多美好的設想。在辦調動手續的時候,我問鄉領導,我走后接替我的老師怎么安排,鄉里同志說:大瑤山條件差,又沒有懂瑤語的老師,只能一年一輪換。他們的話深深地震動了我。我想,教師這樣一年一輪,很難教好瑤山的孩子。孩子們聽說我要調走時那無奈而又期盼的目光,使我放棄了下山的念頭。為了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愛人也從鄉里回到村里。從那以后,有多次下山的機會我都放棄了。有好幾次,鄉領導和中心小學校長都對我說:“你在山上教了那么多年,再不讓你下山,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蔽覍λ麄冋f:“你們別想這么多。人各有志。扎根瑤山當老師是我自己的選擇。雖然經歷了那么多艱難困苦,但看到一批批山里孩子走出大山,我不但感到幸福和快樂,更體會到了山村教師在建設新農村中的責任?!?/p>
這些年,我常常在想,作為山村教師,除了教好學生,我們還應該通過自身的知識和努力,通過學校的教育促進農民的觀念轉變,加速瑤山的進步。教師應當成為傳播現代文明的使者。
1986年冬,有人來村里推廣微型水力發電機。山區農民憑直覺不相信它的能量,我就買來一臺作試驗,發現效果很好。雖然發電機功率小,只能亮幾個燈泡,但它給瑤山帶來了科技進步的曙光。我讓學生到我家參觀,向學生講解水能如何變成電能,電能如何帶動各種電器的常識,發動學生向家長推介。如今,家家用上了電燈。家家都有彩色電視機,學生多了條學習渠道?,幇嗔艘蛔鶞贤ㄍ獠烤适澜绲臉蛄?。
今天,許多地方的發展都證明,農民要致富,一靠教育,二靠公路。1999年,我提出的為瑤山修公路的建議作為人大提案反映到區里,區里很重視,但要求村里先修出毛坯路基。村民開始想不通,大部分路段不能如期完工。我就在課堂上跟學生講修通公路對瑤山的重要作用,要學生們回去跟父母做工作。后來,只要有孩子在校讀書的,所分任務都很快完成了。公路的開通豐富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很多山貨變成了值錢的商品,他們熱心教育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了。
我不僅在學校向學生講科學知識,還經常同愛人一起試驗和推廣種植、養殖需要的新品種、新技術。村里的群眾形成了一個習慣,看到我家里干的事,大家都學著干;遇到難題,都要找我商量。短短幾年,我們村的糧食畝產由過去的200公斤增加到了400公斤。鄉里調整學校布局,梨樹坪兩個村民小組的意見就一條:“學校怎么調整都行,但盤老師不能走”。鄉親們的信任是對我最高的獎賞。
瑤山是偏僻的,但有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我的心不孤獨;學校是簡陋的,但這是我發揮作用的天地,我的精神很富有。當我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學生通過教育、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看到全村農民運用文化科技知識提高生活水平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教育給我以生命歷程中不息的激情,我將一如既往地在大山中當老師,用師愛培育人才,融化貧窮,改變大山,收獲幸福。讓愛在大瑤山中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