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者建國60華誕優秀征文

時間:2022-09-29 08:47:00

導語:文學者建國60華誕優秀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學者建國60華誕優秀征文

艾青在他的大堰河邊反復吟唱:為什么我的兩眼滿含熱淚?/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端木蕻良也在他的一篇有關土地的文章中寫道:我是希望有這么一個美麗的地方,/出現在我的故鄉/或是我的墳前。

故鄉,向來在我國古代或是現代文人詩人的筆下,都是一個屢屢出現的美麗字眼,其實,她是活在他們心中的一個靈動的圖騰!發跡了要榮歸故里,落魄了要思鄉求安慰,葉落了更要歸根進祖墳以求安息!故鄉,她更是身在他鄉之人的一種情感寄托,有時甚至超出了父母姊妹,所以,才有了“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我不是文人,也不是詩人,頂多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性情中人,也許這樣的年紀還說自己多愁善感顯得有些矯情,可我也找不到合適的字眼,姑且用之吧。故鄉就像一副經久不衰的畫卷總是不斷地反復地在我的腦海中過電影,我為她的那條不說先人沒想過就連我自己都沒想過的鄉村水泥路面而欣喜,每次回去坐車到家門口,感覺都和第一次一樣恍如夢中!我更為她的水源的貧乏而焦慮,好長時間不下雨,我就憂心忡忡,擔心山坡上田干旱顆粒無收,焦心父老鄉親沒有水喝,兒時熱天在水井邊守水一瓢一瓢舀水的情形太深刻了!所以在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出臺之后,在了解到國家為農村“通水、通電、通路”的政策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要是我們村能通上自來水,加上現在平坦寬闊的水泥路面,還有已經改造好的農村電網,那我們村的日子真的就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了!

真是機緣巧合,在我去年任科干班班主任時,有一位學員來自水利局,恰恰是分管農村水利設施的副局長,農村通水工程也歸他管,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把村里的飲水情況給他講了,他爽快地答應立項??稍谡宜吹年P鍵環節上頗費周折,水源地最終定在離村子10幾里外的地方,偏偏又是農村居住分散,測繪時又掉了一個小組十幾戶人,由于水源地太遠早就超預算了。村主任又急得打電話找我,怎么辦?我可從來沒求人辦過事啊,而且是要錢,現在單位都進會計核算管理中心了,要錢太難了。找了兩個學員,都答應想想辦法,但一餐飯后也沒有了回音。而且我從來沒有辦過此類事情,連套路都不懂。

怎么辦?

看著白發母親提著一桶衣服在溶里田水溝里一丘田一丘田地找尋看是否還有沒干的水溝;看著黃牛在污水溝邊使勁地聞猶豫再三還是一口一口地將污水混合著污泥吸了進去;還有那些笨重的水牛拼命地想把整個身軀都浸沒在泥水中但怎樣努力也無濟于事,只得喘著粗氣任憑剛打濕的背上的泥水在烈日的照射下迅速干結;聞著好不容易從水井里挑來的水(舀一擔水要一個多小時)卻散發著刺鼻的牛屎牛尿味......我難過地閉上了眼睛:我的父老鄉親啊,你們這是過得什么日子???!驀地,一個念頭在我的腦海中閃現:一定要讓飲水項目完工!一定要讓父老鄉親盡早喝上干凈水!記得曾經有位領導說過:為老百姓辦實事,犯點錯誤也值得!與鄉親們的飲水困難相比,我的面子又值幾何呢?這樣一想,我的思想重負一下卸去了。對,回去后,我就和他們聯系,懇求他們幫忙,一定解決資金問題,早日解決飲水問題,做好事不能做個半拉子事!

想著這些,加上連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我沉沉地進入了夢鄉,夢里,村里的自來水通了,那清涼清亮的水嘩嘩地流著,孩子們在那嘩嘩的流水中潑水打水仗,父老鄉親的爽朗的笑聲一浪高過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