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辦主任獻禮國慶征文

時間:2022-08-27 11:13:00

導語:人大辦主任獻禮國慶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大辦主任獻禮國慶征文

鄉情其實是由許許多多的實體性物事構成。那山,那水,那人,還有那曲曲彎彎、綿綿長長的村路,全是鄉情里的最不能忘記、最不能缺少的部分?,F在,我還記得那巴掌寬的田間小路和坎坷不平的十里村道。

我所在的村離小學校大約四里路。每天上學,既不要過山,也不要過橋,只要穿過雜亂無章的塊塊禾田,就可以到達。晴天赤腳踩在兩邊長草的田埂路上,倒還愜意。左拐右彎,穿過這塊又接上那塊,再看看前面還有很多塊稻田,六年的小學就不知不覺地“踩”了過去。可是,要是下雨天,特別是嚴寒的冬天,那田埂小路,絕不是“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牛羊是我的同伴”那樣詩情畫意。因為,我不得不面對那爛泥塘似的小路,腳踩下去鞋子就被粘在路上拔不出來的窘境;不得不面對一不小心腳踩西瓜皮,滑入冬田之中,一身泥水,只得打道回府,另換衣服再往學校趕的尷尬。冬天,路上結了冰,泥巴變得硬扎起來,鞋踩在上面發出“咔咔咔”的響聲,雖然悅耳,心里有一種快感,但是刺骨的寒風從田壟里襲來,無遮無攔,刮得臉生疼,呼嘯之聲不絕于耳。接近學校,那泥巴路已被踩成了漿。泥水滲進鞋里,雙腳便在鞋里踩泥漿。我的同桌是一位嬌小玲瓏的小女孩。雖然她家比我近一個自然村,但總是比我后到大約十分鐘,而且鞋子干干凈凈。她在桌子和凳子上都畫著“三八”線,不愿與我同“桌”合“污”。有一次我遲到了,才發現原來她雨雪天都是兄長背著她上學校的。因為兄長們認為路太滑,跌入冬田,替她洗泥衣泥褲更難,冷壞了小妹“罪莫大焉”。有一年漲大水,水漫田園,一片,田埂路沒入水中,無路可走。有些膽大的一手提鞋一手拿包企鵝似的搖擺著趟過田園。膽小的只得繞道,沿通向老縣城北關路——一條業已廢棄的小砌卵石路上學。公務員之家:

后來我告別了那條巴掌寬的田間小路,考入中學走進另一條通向鎮里的坎坷村路。這路剛好十里長?!笆镩L街送總理”,我沒有那福分到十里長街去,只得在十里村路上送那似水流年。中學六年我有2800個小時走在這條路上,走了1400個來回,加上暑期每天兩擔公糧,六年下來走了約4萬里路,相當于參加了一次半“長征”,都是靠自己的一雙腳一步一步量出來的。雖然沒有爬雪山、過草地、啃樹皮,但上嶺下坡、走泥水路、負重前行,還是經過不少。學校勤工儉學,辦了農場,要積農家肥去營養那貧瘠的新開墾的農場。于是,我不得不從家中挑著農家肥,十里“長征”去學校完成自己的積肥任務。走平路倒還吃得消,但上嶺下坡那段路差不多要了我年輕的小命,每次上那個坡,都要歇兩三肩。坡上有個雞爪亭。亭子用八根石柱支撐,兩頭青磚上面黑瓦,立在路邊,專供行人歇肩乘涼,息辛解渴,躲風避雨。每到亭子里便心生對古人的無限感激。感謝古人體恤行人,為過往者建造如此美妙恰到好處的涼亭。晴天,大多數路段還比較好走,腳踩在大地上有一種涼絲絲的很踏實的感覺,但是經過太陽暴曬的石子路時,雙腳就有一些受不了了。讓人想起壯族小伙“上刀山、過火?!蹦欠N令人敬畏的儀式。陰雨天,也有一段白夾泥和黃泥路讓人難以渡過。走路還得用十個腳趾抓住泥漿,緩步前行。通過走這條路,我認識了鄉道、省道、國道,也看到了鐵路和高速公路。所以有時候不由自主地想,要是公路修到我家門前該多好??!

參加工作后,我始終沒有忘記家鄉那條村路。我寫了一篇稿子叫《在曲曲彎彎的山路上》,把自己對路的尋找揉在一個凄美的故事里,當時的《青年》全文予以刊載。妻每每走在那條路上,總是怨言為鳥不生蛋的地方,戲虐本人為山野之民,難以與時俱進。隨著“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村干部來找我說,縣里決定要修村道了,所有在外工作人員都要助一臂之力,于是我找學兄要了一點小錢給村里。那年過年我回家,一條四米五寬的水泥路,灰白色帶子似的甩在了我家的門前,不少車輛爬蟲似的在灰白色帶子里爬行,鄉野一改往日的幽靜,正在熱鬧地醞釀著“年”的到來。我對妻說,現在不僅鳥來了,連“蟲子”都來了。

其實,村道不只是在我的家鄉發生了變化,很多地方都發生了變化。去年一個同事的父親病故,我們去作吊,水泥村道在山里迷宮似的延伸,好容易才進了村,但是出來時卻迷了路。山里岔道叢生,司機轉了好幾圈,竟然找不到來時的路。同事們揶揄他說:鬼子進了村,有進無出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輩鄉情里的村路是那樣曲曲彎彎、狹窄坎坷,子輩孫輩鄉情里的村路,肯定會是另一番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