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技術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08:55: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傳動技術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外永磁傳動技術分析論文
摘要:綜述了國外永磁傳動技術的最新發展。應用領域拓寬、技術性能提高;出現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應用先進制造技術與管理,使磁力泵更加高效、可靠與耐用。
關鍵詞:永磁傳動技術材料結構應用
Abstract:Newdevelopmentonmagneticdrivinginforeigncountryissyntheticallyreviewed.
Applicationsfieldisbecomewideandtechnicalpropertyisimproved;Newtechnique,
technologyandconstructionappear;Magneticdrivepumpsbecomehighefficiency,
rliabilityandlonglifebyusingadvancedmanufacturetechniqueandmanagement.
永磁傳動技術發展論文
1應用領域拓寬、技術性能提高
1.1磁力傳動是密封領域最有效最安全的解
永磁傳動即永磁聯軸器對于需要密封的機械,對有害、有毒、污染、危險、純凈、貴重的產品和生產過程是一最安全解,它的應用范圍很寬。石油化工、醫藥、電影、電鍍、核動力等行業中的液體大都具有腐蝕性、易燃、易爆、有毒、貴重,泄漏會帶來工作液體的浪費與環境污染;真空、半導體工業要防止外界氣體的侵入:飲食、醫藥要保證介質的純凈衛生。永磁傳動技術在這些領域找到了用武之地。英國Howard機械發展有限公司(HMD)從1946年就致力于無密封泵的制造,至今在全世界37個國家已銷售近7萬臺,每年銷售額達28百萬英鎊[1]。美國一家制藥廠有上百個裝有機械密封的離心泵,處理各種酸類,這些泵由于設計問題常常干運轉,僅能使用2~3個月就自行破壞,換用了Ansimag公司生產的K1516系列磁傳動泵,自1993年投入運行(每天操作4.8小時每年365天)至1998年還在運行[2]。美國中西部的容器板廠,合成苛性納是回轉葉片泵密封的極大問題,這里的工程師稱這些泵是“維護黑夜里的天”安裝了Ansimag公司的ETFE襯里無密封磁力泵,運行11個月沒有停機[3]。美國一大型化工廠面臨著輸送甲醇的嚴重困難。因甲醇易燃,60℃接近沸騰,流量僅7m3/h,壓差高達250m。問題的解決靠的是Dickow磁傳動多級端吸泵,它的流量是15m3/h,壓差400m,確保了甲醇的零泄漏,保證操作人員與工廠的安全,并解決了甲醇中含有氣泡輸送問題[4]。
1.2磁力泵在技術性能上向微型,大型化發展
為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石油化工公司成套設備向大型化發展,我國必須有一批年產千萬噸級的煉油廠、百萬噸級的乙烯裝置。機械裝備要滿足重負荷、長周期、低能耗,并符合環保要求。我國在仿制國外產品中發現,制造磁力泵的材質和工藝要求是很高的。即使11~13kW的中小功率泵,其可靠性制造成本也無法讓用戶接受。對于耐強腐蝕、高壓、高溫的大功率泵尚屬空白。目前磁力泵的發展極限應由HMD公司的產品來描述:流量由1m3/h到681m3/h,壓差由10m到500m,溫度范圍由-100℃到450℃,系統壓力從真空到400bar,原動機功率達350kW。微型泵是專門為某些部門研究開發出來的,例如激光器的冷卻、分析儀器的供料、化學劑的補充、生物工程、冷卻循環,以至于打印機的噴嘴等。齒輪泵與電機一體化封閉聯接,適用24V、36V直流電源,速度人工自動控制。最低流量為10ml/min,壓差7bar。日本Iwaki公司為電鍍、冷卻循環用的MD系列微型磁力傳動齒輪泵的流量范圍是7.5~288L/min,傳動功率1/25~1/3馬力。
1.3各種類型的泵均可改造為磁力傳動泵
國外永磁傳動技術發展分析論文
摘要:綜述了國外永磁傳動技術的最新發展。應用領域拓寬、技術性能提高;出現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應用先進制造技術與管理,使磁力泵更加高效、可靠與耐用。
關鍵詞:永磁傳動技術材料結構應用
Abstract:Newdevelopmentonmagneticdrivinginforeigncountryissyntheticallyreviewed.
Applicationsfieldisbecomewideandtechnicalpropertyisimproved;Newtechnique,
technologyandconstructionappear;Magneticdrivepumpsbecomehighefficiency,
rliabilityandlonglifebyusingadvancedmanufacturetechniqueandmanagement.
永磁傳動技術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綜述了國外永磁傳動技術的最新發展。應用領域拓寬、技術性能提高;出現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應用先進制造技術與管理,使磁力泵更加高效、可靠與耐用。
關鍵詞:永磁傳動技術材料結構應用
Abstract:Newdevelopmentonmagneticdrivinginforeigncountryissyntheticallyreviewed.
Applicationsfieldisbecomewideandtechnicalpropertyisimproved;Newtechnique,
technologyandconstructionappear;Magneticdrivepumpsbecomehighefficiency,
rliabilityandlonglifebyusingadvancedmanufacturetechniqueandmanagement.
永磁傳動技術發展探究論文
1應用領域拓寬、技術性能提高
1.1磁力傳動是密封領域最有效最安全的解
永磁傳動即永磁聯軸器對于需要密封的機械,對有害、有毒、污染、危險、純凈、貴重的產品和生產過程是一最安全解,它的應用范圍很寬。石油化工、醫藥、電影、電鍍、核動力等行業中的液體大都具有腐蝕性、易燃、易爆、有毒、貴重,泄漏會帶來工作液體的浪費與環境污染;真空、半導體工業要防止外界氣體的侵入:飲食、醫藥要保證介質的純凈衛生。永磁傳動技術在這些領域找到了用武之地。英國Howard機械發展有限公司(HMD)從1946年就致力于無密封泵的制造,至今在全世界37個國家已銷售近7萬臺,每年銷售額達28百萬英鎊[1]。美國一家制藥廠有上百個裝有機械密封的離心泵,處理各種酸類,這些泵由于設計問題常常干運轉,僅能使用2~3個月就自行破壞,換用了Ansimag公司生產的K1516系列磁傳動泵,自1993年投入運行(每天操作4.8小時每年365天)至1998年還在運行[2]。美國中西部的容器板廠,合成苛性納是回轉葉片泵密封的極大問題,這里的工程師稱這些泵是“維護黑夜里的天”安裝了Ansimag公司的ETFE襯里無密封磁力泵,運行11個月沒有停機[3]。美國一大型化工廠面臨著輸送甲醇的嚴重困難。因甲醇易燃,60℃接近沸騰,流量僅7m3/h,壓差高達250m。問題的解決靠的是Dickow磁傳動多級端吸泵,它的流量是15m3/h,壓差400m,確保了甲醇的零泄漏,保證操作人員與工廠的安全,并解決了甲醇中含有氣泡輸送問題[4]。
1.2磁力泵在技術性能上向微型,大型化發展
為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石油化工公司成套設備向大型化發展,我國必須有一批年產千萬噸級的煉油廠、百萬噸級的乙烯裝置。機械裝備要滿足重負荷、長周期、低能耗,并符合環保要求。我國在仿制國外產品中發現,制造磁力泵的材質和工藝要求是很高的。即使11~13kW的中小功率泵,其可靠性制造成本也無法讓用戶接受。對于耐強腐蝕、高壓、高溫的大功率泵尚屬空白。目前磁力泵的發展極限應由HMD公司的產品來描述:流量由1m3/h到681m3/h,壓差由10m到500m,溫度范圍由-100℃到450℃,系統壓力從真空到400bar,原動機功率達350kW。微型泵是專門為某些部門研究開發出來的,例如激光器的冷卻、分析儀器的供料、化學劑的補充、生物工程、冷卻循環,以至于打印機的噴嘴等。齒輪泵與電機一體化封閉聯接,適用24V、36V直流電源,速度人工自動控制。最低流量為10ml/min,壓差7bar。日本Iwaki公司為電鍍、冷卻循環用的MD系列微型磁力傳動齒輪泵的流量范圍是7.5~288L/min,傳動功率1/25~1/3馬力。
1.3各種類型的泵均可改造為磁力傳動泵
工科畢業設計團隊模式探討
一、概述
對于大多數工科專業的本科學生來說,畢業設計實質是用來模擬現實工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1,2]。然而,設計選題欠缺合理、學生應付僥幸心態等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指導教師和學生參與畢業設計的熱情,出現了畢業設計套路化,甚至抄襲或剽竊現象,致使畢業設計質量和整體水平呈下滑趨勢[3]。為發揮畢業設計環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眾多高校對其改革和實踐給予了極大關注[4],其中,以強調成員之間協作達到團隊最大工作效率的團隊協作畢業設計模式得到廣泛重視和推行[5]。另外,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科研課題,協助解決一些具體問題,使學生具有明確的工作任務和研究對象,可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6]。為此,文章結合作者所在學院近幾年的探索效果,探討支撐課題驅動的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團隊模式。該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具有明確對象的科研課題,并按照課題研究歷程,將畢業設計進程恰當融入支撐課題的研究進程。搭建由教師指導團隊和學生協作團隊構建的畢業設計團隊模式,并分析教師指導團隊應具備的職稱、年齡、知識等結構水平,說明學生在協作過程中應明確的團隊目標、團隊精神與獨立意識。最后結合具體實例,從團隊組建、課題分解、設計效果以及發展規劃等方面對工科畢業設計團隊模式進行驗證和分析。
二、畢業設計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影響因素分析
從畢業設計的具體表現來看,其現狀并不令人感到樂觀,整體質量讓人擔憂。導致該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離不開指導教師和學生本身參與的積極性。
(一)教學、科研壓力以及自身水平等因素限制了教師指導積極性擁有一支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隊伍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6]。然而,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使得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環節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其次,有些青年教師本身就缺乏廣博的知識結構和工程實踐經驗,對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規程了解欠深,以致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很難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訓練和熏陶,顯得力不從心。這些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指導教師參與畢業設計工作的積極性。
(二)就業、個人認知以及設計場所等因素阻礙了學生參與積極性畢業設計期間正是企事業單位招聘的高峰期,大多數學生忙于求職擇業,難以全身心的投入畢業設計;其次,部分學生認為以后的工作內容或研究方向與所設計內容不一致,忽視了畢業設計的作用,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出現應付心態與僥幸心理,更有甚則寧愿選擇去公司實習,而不愿花費時間在畢業設計上,只是將設計環節看作畢業的手段[4]。另外,由于設計場地的限制,學生很難在設計場所完成整個畢業設計的框架構思、理論推導、數據分析以及論文撰寫等工作,致使部分學生難以得到指導老師有效的指導和督促,從而使學生缺乏實際工程實際的臨場感,很多問題只能紙上談兵、照搬公式,得不到充分訓練。
滾動軸承游隙調整分析論文
一、裝配技術要求是選擇裝配工藝方法的根本依據
對滾動軸承游隙的調整可以有效地提高軸承的旋轉精度,提高軸承的承載能力,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振動和噪聲,但并非所有的滾動軸承在裝配時都需要進行游隙的調整。而預緊固然可以提高軸承剛性和旋狀精度,但是同時會使摩擦加劇,潤滑油膜被破壞并產生大量的熱,因此,被預緊的軸承必須進行強制潤滑和冷卻,這種工藝方法僅限于對軸承剛性和旋轉精度要求極高的情況下采用,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工藝方法,生產實際中也只是在機床主軸裝配中用到,其它傳動機構的軸承裝配幾乎見不到。
在滾動軸承裝配中是否進行游隙的調整和預緊,要根據技術文件提出的裝配技術要求決定。具體地說,在裝配技術要求中,一般對于高速、重載或旋轉精度要求較高的軸承會有調整軸承游隙或預緊的要求,反之,則會保持軸承游隙,裝配時僅作軸向固定即可。從軸承的種類上看,對于圓錐滾子軸承、角接觸軸承、推力軸承均需要對其游隙進行調整;對于一般低速、輕載的向心球軸承,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對其游隙進行調整,而只作軸向固定。
二、要在熱平衡條件下達到游隙調整和預緊的要求
滾動軸承實際的理想工作間隙,是在軸承溫升穩定后所調整的間隙。因此,軸承游隙的調整應分兩個階段進行:首先在常溫下按照有關的操作規范和技術要求對軸承游隙進行調整,至間隙合適并用手轉動應感到旋轉靈活;然后,將調整機構適當回松(防止試車時由于溫度升高而使軸承突然抱死),進行空運轉試驗,從低速到高速空運轉時間不超過2小時,在最高速的空運轉時間不少于30分鐘,軸承應運轉靈活、噪聲小、工作溫度不超過50℃,最后將調整機構復位并鎖緊即可。
三、保持良好的潤滑
數控機床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數控機床;爬行與振動;診斷排故
論文摘要:文章對數控機床的爬行與振動故障原因作了簡單分析,指出一些診斷排故的方法和策略
數控機床是集機、電、液、氣、光等為一體的自動化機床,經各部分的執行功能,最后共同完成機械執行機構的移動、轉動、夾緊、松開、變速和換刀等各種動作,實現切削加工任務。工作時,各項功能相互結合,發生故障時也混在一起,故障現象和原因并非簡單一一對應。一種故障現象可能有幾種不同的原因,大部分故障以綜合形式出現,數控機床的爬行與振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數控機床進給伺服系統所驅動的移動部件在低速運行時,出現移動部件開始不能啟動,啟動后又突然作加速運動,而后又停頓,繼而又作加速運動,如此周而復始,這種移動部件忽停忽跳,忽快忽慢的運動現象,稱為爬行;而當其高速運行時,移動部件又出現明顯的振動。這一故障現象就是典型的進給系統的爬行與振動故障。
造成這類故障的原因有多種可能,可能是因為機械部分出現了故障所導致,也可能是進給系統電氣部分出現了問題,還可能是機械部分與電氣部分的綜合故障所造成,甚至可能因編程有誤也會產生爬行故障。
一、分析機械部分原因與對策
數控機床爬行與振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數控機床;爬行與振動;診斷排故
論文摘要:文章對數控機床的爬行與振動故障原因作了簡單分析,指出一些診斷排故的方法和策略
數控機床是集機、電、液、氣、光等為一體的自動化機床,經各部分的執行功能,最后共同完成機械執行機構的移動、轉動、夾緊、松開、變速和換刀等各種動作,實現切削加工任務。工作時,各項功能相互結合,發生故障時也混在一起,故障現象和原因并非簡單一一對應。一種故障現象可能有幾種不同的原因,大部分故障以綜合形式出現,數控機床的爬行與振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數控機床進給伺服系統所驅動的移動部件在低速運行時,出現移動部件開始不能啟動,啟動后又突然作加速運動,而后又停頓,繼而又作加速運動,如此周而復始,這種移動部件忽停忽跳,忽快忽慢的運動現象,稱為爬行;而當其高速運行時,移動部件又出現明顯的振動。這一故障現象就是典型的進給系統的爬行與振動故障。
造成這類故障的原因有多種可能,可能是因為機械部分出現了故障所導致,也可能是進給系統電氣部分出現了問題,還可能是機械部分與電氣部分的綜合故障所造成,甚至可能因編程有誤也會產生爬行故障。
一、分析機械部分原因與對策
數控機床爬行與振動研究論文
一、分析機械部分原因與對策
因為數控機床低速運行時的爬行現象往往取決于機械傳動部分的特性,高速時的振動又通常與進給傳動鏈中運動副的預緊力有關,由此數控機床的爬行與振動故障可能會在機械部分。
如果在機械部分,首先應該檢查導軌副。因為移動部件所受的摩擦阻力主要是來自導軌副,如果導軌副的動、靜摩擦系數大,且其差值也大,將容易造成爬行。盡管數控機床的導軌副廣泛采用了滾動導軌、靜壓導軌或塑料導軌,如果導軌間隙調整不好,仍會造成爬行或振動。對于靜壓導軌副應著重檢查靜壓是否到位,對于塑料導軌可檢查有否雜質或異物阻礙導軌副運動,對于滾動導軌則應檢查預緊措施是否良好。關注導軌副的潤滑也有助于分析爬行問題,導軌副潤滑狀態不好,導軌的潤滑油不足夠,致使溜板爬行。這時,添加潤滑油,且采用具有防爬作用的導軌潤滑油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措施。這種導軌潤滑油中有極性添加劑,能在導軌表面形成一層不易破裂的油膜,從而改善導軌的摩擦特性防止爬行。
其次,要檢查進給傳動鏈。因為在進給系統中,伺服驅動裝置到移動部件之間必定要經過由齒輪、絲杠螺母副或其他傳動副所組成的傳動鏈。定位精度下降、反向間隙增大也會使工作臺在進給運動中出現爬行。通過調整軸承、絲杠螺母副和絲杠本身的預緊力,調整松動環節,調整補償環節,都可有效地提高這一傳動鏈的扭轉和拉壓剛度(即提高其傳動剛度),對于提高運動精度,消除爬行非常有益;另外傳動鏈太長,傳動軸直徑偏小,支承座的剛度不夠也是引起爬行的因素。因此,在檢查時也要考慮這些方面是否有缺陷,逐個排查。
二、分析進給伺服系統原因與對策
如果故障原因在進給伺服系統,則需分別檢查伺服系統中各有關環節。數控機床的爬行與振動問題屬于速度問題,與進給速度密切相關,所以也就離不開分析進給伺服系統的速度環,檢查速度調節器故障一是給定信號,二是反饋信號,三是速度調節器自身故障。根據故障特點(如振動周期與進給速度是否成比例變化)檢查電動機或測速發電機表面是否光整;還可檢查系統插補精度是否太差,檢查速度環增益是否太高;與位置控制有關的系統參數設定有無錯誤;伺服單元的短路棒或電位器設定是否正確;增益電位器調整有無偏差以及速度控制單元的線路是否良好,應對這些環節逐項檢查、分類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