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類專業科目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時間:2022-11-27 01:36:00
導語:經濟類專業科目模擬試卷參考答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單項選擇題
1.D2,D3.D4.A5.B6.B7.C8.A
9.A10.C11.A12.D13.A14.C15.C16.D
17.D18.A19.D20.B
二、多項選擇題
1.BCD2.BD3.ABD4.ABCD5.ACD6.ABD
7.ACD8.AB9.ABC10.BC
三、辨析題
1.錯誤。由于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生產者如果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充足的資本金和有利的銷售條件,他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會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獲得較多,發展較快;相反,商品生產者如果生產技術落后,資本金單薄和銷售條件不利,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會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以至虧損和破產,從而喪失獨立生產者的資格。商品生產者的這種兩極分化,在資本主義的歷史條件下,會促進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矛盾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下,雖不會導致資本主義那種矛盾的發展,但會造成富裕程度的差別。為此,必須堅持既要允許善于經營的企業和誠實勞動的個人先富起來,又要防止貧富懸殊的分配政策,在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體現社會公平,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貧富懸殊。
2.錯誤。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決定金融,經齊的發展水平決定金融的發展水平。但是,金融在服務于經濟的過程中,又反作用于經濟,金融的發展和信貸結構影響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結構。
3.正確。我國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時代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可以說經濟計劃目標就是貨幣政策目標。自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獨立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之后,才有了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概念和選擇。
4.正確。宏觀經濟調控所要研究的是國民經濟總量是否平衡,總體經濟結構是否合理、優化,從而涉及到整個社會再生產是否正常進行,人、財、物等社會資源是否合理配置,社會各種經濟利益關系是否協調等內容。宏觀經濟調控所要解決的是上述各個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概括地說,就是要解決影響社會經濟正常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由此,宏觀經濟調控就是以國家為主體,以國家法律為依據,從社會經濟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運用以經濟手段為主的各種調控手段和措施,對市場經濟的運行所進行的引導、管理、調節和控制,使社會經濟發展符合政府預定的目標。
5.錯誤。宏觀經濟調控是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活動。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社會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國家的宏觀經濟調節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一國國民經濟的有序運行。因此,建立和健全宏觀調控體系,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現代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當今世界上,任何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都離不開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我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歷史不長,但仍然是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發展的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同樣是十分必要的
四、簡答題
1.(1)民主集中制原則,這是宏觀經濟管理組織機構建立健全的基本原則。
(2)政企職責分開的原則。
(3)精簡的原則。
(4)統一的原則。
(5)效能的原則。
2.(1)資源配置作用。這是市場機制通過價格的波動引導生產要素的流動,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市場機制的這種調節作用是通過市場上商品和要素的供給和需求變化,決定它們價格的變動,價格的變動引起利益關系的變動,利益的變動進而引導生產要素在各個產業部門之間的流動,從而達到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合理配置。這是市場經濟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的最主要最基本的作用。
(2)利益刺激作用。這是市場主體利益導向規律、價值規律等通過利益機制刺激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積極性。
(3)信息傳遞作用。這是市場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自動匯集到市場上來,進入市場的市場主體及時獲得各種信息,并作出決策,使其生產經營活動符合社會需要。這是市場經濟總體作用。
(4)市場導向作用。這是市場機制通過價格變動反映市場供求狀況,為企業指明它們的利益所在,從而引導企業在趨利避害的選擇中,使其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市場需要。
(5)獎優罰劣作用。這是市場機制通過市場競爭對企業及企業行為進行篩選,篩選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最終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機制對資源的配置和再配置是通過市場價格信號的變動實現的。
(1)價格信號反映了供求關系,是供求機制作用的結果,它通過價格機制的運動而啟動了競爭機制,競爭關系的展開就形成了資源再配置的過程,井反過來調節供求關系。
(2)產出品和投入品價格的變動引起同類企業的競爭,導致了企業間的資源再配置;不同產業價格水平的變動引起不同類型企業的競爭,導致了產業間的資源再配置。
4.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為:(1)產權清晰,是要依法明確企業的出資者與企業的基本財產關系。建立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有限責任制度和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運行體系是產權清晰的基本內容。
(2)權責明確。這里包括兩個層次上明確權利和責任。一是明確國有資產投資主體與企業法人的權責;二是明確企業內部各管理層的權責及關系。
(3)政企分開,就是實行政府與企業的職能分離,一是政府作為宏觀經濟管理者,不再直接干預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二是政府作為所有者,必須通過一套制度安排使所有者代表進入企業,而且權能到位;三是政府承擔著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必須創造條件為企業擺脫“辦社會”之苦。
(4)管理科學,是指要把改革與加強企業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企業內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制度,尤其要形成企業內部涉及生產關系屬性的科學的管理制度。
五、論述題
I.(1)改善和加強宏觀經濟調控,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增強經濟實力,為參與金融全球化奠定基礎。
①改善和加強宏觀經濟調控,建立經濟和金融風險預警指標。
②我國在中長期要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1993年下半年,我國對宏觀經濟調控已執行適度從緊貨幣政策。適度從緊貨幣政策包括貨幣政策目標適當、貨幣增長適度、貨幣政策工具不斷改革。
③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促進經濟增長。全國金融行業要更好地運用貨幣信貸杠桿,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2)積極推進全融體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逐步增加我國金融業透明度和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①增強金融企業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能力,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關鍵。要通過注費和重組,增加國有企業資本金,使其成為能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實體;要進一步改革和整頓金融業。
②完善對銀行、證券、保險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監管體制,提高我國金融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3)維護國際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逐步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為逐步使人民可兌換,我國已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實行人民幣牌價匯率和市場匯率的并軌,初步形成由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二是于1996年12月提前實現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三是國際收支平衡能力逆步加強,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四是面對亞洲金融危機,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提高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4)積極穩妥地推進金融業的對外開放,提高金融業開放水平。中國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步驟走積極的、慎重的,中國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速度取決于諸多因素,包括中國經濟的發展、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國內金融機構的競爭力、金融法規的完善、中央銀行的監管水平以及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有:社會經濟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管理職能。
(1)社會經濟管理職能。社會經濟管理職能可以歸納為:統籌規劃、制定政策信息引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檢查監督。
①調控國民經濟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大體平衡和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幣值穩定,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優化,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到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②制定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區域政策。引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生產力的合理布局,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提高。
③提供公共服務。組織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保障社會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從事外交活動,維持一個有利于國內經濟建設的社會環境。
④培育市場體系,維持市場秩序。改善和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和監督,建立正常的市場進入、市場競爭和市場交易秩序,保證公平交易和平等競爭,保護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⑤調節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通過收入分配政策和稅收調節,避免社會收入的兩極分化;通過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增加貧困階層的收入。
⑥控制人,增長,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必須把控制人口增長作為基本國策。同時必須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證生存條件,提高生活質量的必要措施。
(2)國有資產管理職能。政府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代表,擁有國有資產的終級所有權,履行所有者職能,主要是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 上一篇:新任公務員年度個人總結
- 下一篇:經濟類專業科目模擬試卷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