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5 00:11: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1、學會3個聲母z c s,整體認讀音節zi ci si 及他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行,正確書寫。

2、能夠讀準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具準備及輔助活動: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檢查

1 聽音拿卡片。

把j q x 三張卡片發給學生,老師讀,拿卡片的同學上講臺領讀。

2 j q x與u相拼時要注意什么?

二.看情境圖,聽語境歌,揭示新課內容

1 看情境圖。

圖上畫了什么?他們正在干什么?

學生回答問題時相機出示zi ci si。

2 聽語境歌。

學生聽錄音:四只小刺猬,一起學字母,老師領著念,學生跟著讀。

3 告訴學生:黑板上的三個字母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內容。

三.教學聲母z c s 及整體認讀音節zi ci si。

1教學聲母z,音節zi。

(1)教學z的讀音

出示表音表行圖一。

圖上畫的是誰?她拿了個什么?

出示聲母z。告訴學生:z的讀音和寫字的“字”讀音差不多。

教師范讀三遍。

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教學z的字形及書寫。

指名說說z的樣子,引導自編順口溜。

像個“2”在z z z。

教師范寫z。

學生書空描紅。

(3)教學音節zi及其四聲。

Z有個特好的朋友叫i ,出示音節zi。

告訴學生:在zi中不講話,是啞巴,它和z組成的音節zi,是整體認讀音節,不要拼讀,只要將z讀得長些響些就行了。

教師范讀音節zi。

領讀,齊讀,指名讀。

比較z和zi發音方法的異同。

指讀z和zi卡片。

教師發音,學生判別,拿卡片領讀。

學生自由練讀zi的四聲,引導用zi的四聲練習組詞。

2教學聲母c,音節ci。

(1)教學c的讀音。

出示表音表形圖二。

圖上畫的是什么?

出示聲母c,告訴學生c的讀音像帶刺的“刺”。

教師范讀c。

告訴學生:c的發音方法與z差不多,但送出的氣流要強些。

學生試著發音,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幫助發音有困難的學生。

檢查發音情況。

指名試讀,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音。

齊讀,“開火車”讀。

(2)教學c的字形及發音方法。

誰來說說c像什么?引導自編順口溜:像個半圓c c c 。

教師邊寫邊說:c一筆寫成,寫在中格些時注意把半圓寫得飽滿些。

學生書空描紅。

(3)教學整體認讀音節ci及其四聲。

C也和i是好朋友,他們倆組成的音節,也是整體認讀音節。

出示:ci

學生試讀,教師糾正。

指名讀,齊讀。

引導用ci的四聲組詞。

教學聲母s及整體認讀音節si。

(1)教學s的讀音。

出示表音表行圖三。

指名說說圖意。

出示聲母s,告訴學生s的讀音和絲瓜的“絲”有點像。

教師范讀s三遍。

學生自由練讀,教師行間巡視,重點輔導發音困難的學生。

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2)教學s的字形及書寫方法。

引導看圖,再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記憶s的方法。

順口溜:半個8字s s s,絲瓜絲兒s s s。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

(3)教學整體認讀音節si及其四聲。

教學方法同前。

練習用si的四聲組詞。

四.鞏固練習

1 抽讀字母卡片z c s 。告訴學生z c s 是平舌音。

2 抽讀整體認讀音節卡片zi ci si。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 出示小黑板:z c s zi ci si a u

2 指名說說小黑板上哪些是聲母,哪些是音節。

3 指名說說音節的拼讀方法。

二.新授課

1 教學z c s與a的拼音。

(1)幻燈出示;z a za

c a ca

s a sa

(2)練習自由拼讀。

(3)指名拼讀音節。

(4)齊拼音節。

2 帶調拼讀單音節詞。

出示擦窗,扎辮子,灑水的一幅圖。

指名說說圖上的意思。

將音節za ca sa分別發給三個同學,請拿到音節的同學將音節貼到相應的圖上方,貼對了,學生練習拼讀。

3 帶調拼讀雙音節詞。

(1)教學cu xi

出示拼音詞:cu xi

指名分析每個音并拼讀。

Cu:聲母是c,韻母是u,第一聲,讀cu。

Xi:聲母是x,韻母是i,第四聲,讀xi。

兩個音節連起來是什么詞?

引導看圖指名說出圖意。

教學zu fu 同上。

篇2

——《語文園地二》+圖書篇目《剪窗花》

教學目標

1.借助課程表認識“文、數、學、音、樂”,學會按照課程表準備學習用品。

2.借助插圖讀詞,初步學習量詞的使用。

3.讀音節詞,學習認識事物并歸類,鞏固拼讀方法。

4.朗讀《剪窗花》,圈出會拼讀的音節和認識的字,繼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文、數、學、音、樂。

2.初步學習量詞的使用。

教學難點

1.學會按照課程表準備學習用品。

2.學習認識事物并歸類,鞏固拼讀方法。

3.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課程表圖片引入,學習“識字加油站”

1.出示“識字加油站”中的課程表圖片。把其中一天的課程標紅,認讀生字,不認識的可以向同桌請教。

2.齊讀今天的課程表。說說都有幾節語文課?幾節數學課?除了語文和數學以外,還有什么課?

3.詞語卡片出示“語文”“數學”“音樂”,學生認讀;生字卡片出示“文、數、學、音、樂”學生認讀,開小火車讀。

4.學習課本36頁課程表:在課程表中分別用不同的顏色把語文、數學、音樂標出來,語文用紅色筆,數學用綠色筆,音樂用黃色筆,一邊標記一邊讀。

(二)“我擺你猜”游戲激趣

游戲規則:老師用雙手擺出字母的造型,學生猜,猜對一個得一分。最終得分最多的小組,每人獲得一枚小印章。

(三)用拼音

1.讀一讀,做動作

出示6個音節詞組

(1)自由讀。

(2)齊讀。

(3)男女生比賽讀。

(4)做動作讀。

2.把同類事物涂上相同的顏色

(1)同桌合作自由朗讀8個音節詞組。

(2)相同記號標記同類事物:水果用橫線,動物用圓圈。

(3)同桌互相檢查。

(4)展臺展示答案。

(四)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連一連

(1)自由認讀12個生字。

(2)指名讀:讀對了齊聲跟讀,讀錯了大家一起幫幫他。

(3)師生合作解讀:為什么要把生字“他、打、馬、畫”和單韻母ɑ連在一起——這四個字的韻母都是ɑ。

(4)學生把剩余的8個生字的音節也寫在每個字的上面,并且把這兩組生字和它對應的韻母連起來。

(5)展臺展示答案。

(6)拓展韻母是ɑ、u和i的生字。

2.讀一讀,找一找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說說在圖畫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學生回答后,相機把生字卡片“小魚、小鳥、山、云、花、鳥”拿出來讓學生認讀,并貼在黑板上。

(2)我們在第一單元中已經學過的表示數字的字有哪些?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把數字“一、四、七、九”寫到黑板上。

(3)數一數,圖中事物的數量,相機板書,并且用紅色筆寫量詞。

(4)觀察教室里的事物,并嘗試著用“四朵云”這樣的形式說一說。

(五)和大人一起讀

1.學生按指讀姿勢聽教師朗讀課本39頁上“和大人一起讀”。

2.學生跟讀《剪窗花》:老師讀一句,同學們跟讀一句,讀到哪里小手指到哪里。

3.學生自由朗讀兒歌《剪窗花》,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讀一下,連拼音也沒學過的可以問老師或者同學。

4.拍手合上節拍,齊讀兒歌。

5.整合閱讀拓展文章《剪窗花》。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

(2)同桌互相合作朗讀兒歌。

(3)齊讀兒歌。

(4)指名單獨挑戰讀兒歌。

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拼音,學會了兒歌。大家越來越喜歡學習,學得也越來越快?;丶野选都舸盎ā繁辰o家人聽聽吧,也可以把圖書中的《剪窗花》錄成視頻分享到班級微信群里!

板書設計

語文

數學

音樂

小魚

小雞

蟲子

一座山

四朵云

篇3

1.鞏固聲母j、q、x,并能較熟練的書寫。

2.準確拼讀j、q、x與韻母組成的音節。進一步學習帶有介母的音節。

3.掌握j、q、x和ü相拼時要去掉ü上兩點的規則。

4.感受拼讀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讀準j、q、x與它們相拼的音節。

難點:記住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兩點的規則。

教學準備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7)

1.抽讀已學過的聲母和韻母卡片。

2.指名讀上節課的兒歌。

二、學習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兩點的規則(10)

1.出示課文中的拼讀練習。

jjünnü

qüqüü

xxüllü

2.讓學生、自由拼讀。

3.引導質疑,學習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兩點的規則。

4.多種形式練習拼讀。

三、練習三拼音節(10)

1.出示音節。

jjiɑ

qi-ɑqiɑ

xxiɑ

2.學生自由拼讀。

3.多種形式練習拼讀。

4.完成課后練習拼拼讀讀。

四、學習讀讀連連(8)

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五、布置作業(5)

在作業本上抄寫音節。

板書設計

jjünnü

qüqüü

xxüllü

jjiɑ

qi-ɑqiɑ

篇4

一、給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云(yún

yùn)

足(zú

zhú

鳥(niǎo

nǎo

)

站(zhàn

zàn)

(zǐ

zhǐ)

四(sì

shì)

桌(zhuō

zhōu)

(huà

hu?。?/p>

(cí

chí)

(

yǚ)

(zǐ

zhǐ)

(jī

(mǎ

m?。?/p>

(

lī)

(dēnɡdōnɡ)

(shì

sì)

皮(pí

雪(xuě

xüě)

車(chē

cē)

走(zǒu

zuǒ)

也(yě

yiě)

妹(mèi

miè)

草(

cǎo

cǎi)

(nǎi

)

秋(qiū

quī)

船(chán

chuan)

蓮(lián

lán)

江(jiān

jiānɡ)

多(duō

dōu)

(huánɡ

huán)

(yā

)

聲(shēn

shēnɡ

)

蘋(pínɡ

pín)

(xīng

xìnɡ

)

校(xào

xiào

)

森(sēng

sēn)

(cónɡchónɡ)

(chén

chéng)

(qí

)

起(qí

qǐ)

影(yǐnɡ

yǐn)

黑(hēi

hiē

短(duǎn

dǎn)

傘(sǎn

sǎi)

(tù

miǎn

)

(nà

nǎ)

過(ɡuò

ɡuō)

(lǜ

lù)

(shuì

chuí)

(jīn

quán)

(kuài

kuàn

)

穿(chuāng

chuān)

(fú

)

(xiào

xào)

(

lán

lánɡ

)

(

xiànɡ

xànɡ

)

(wá

wā)

掛(ɡuà

ɡà)

(huó

hó)

叔(

shū

)

二、拼音和字連線。

tiān

rén

duì

jiǔ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三、給句子中的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

zhī

zhǐ

1.我只(?????)看見閃閃的星星。

2.三只(?????)小羊找媽媽。

shǔ??????shù

3.我喜歡數(?????)字游戲。

4.天上的星星數(?????)不清。

四、選字填空(填序號)

(1)它????(2)她???(3)他

1.(???)是我的哥哥。

2.(???)是一只可愛的小烏鴉。

3.我們班有許多小姑娘,(???)們會唱歌和跳舞。

(1)忘????(2)望

4.我(????)見了遠方的大山。

5.小烏鴉不(???)記媽媽把它養育大。

五、漢字巧變幻

1.動動腦,加一筆或兩筆都可以,變新成字

例:木——(

)(

)三——(

)(

)

口——(

)(

)

云——(

)(

)

日——(

)(

)

二——(

)(

)

一——(

)(

)

十——(

)(

)

人——(

)(

)

大——(

)(

)

木——(

)(

)

土——(

)(

)

2.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1)土

提土旁(

(2)扌

提手旁(

(3)鳥

鳥字旁(

)

(4)讠

言字旁(

(5)雨

雨字頭(

(6)亻

單人旁(

(7)門

門字框(

(8)女

女字旁(

(9)犭

反犬旁(

)????(10)辶

走之底(

(11)

竹字頭(

)

(12)宀

寶蓋頭(

(13)禾

禾字旁(

(14)日

日字旁(

(15)忄

豎心旁(

(16)目

目字旁(

(17)氵

三點水(

(18)口

口字旁(

(19)口??方框(

(20)人

人字頭(

六、讀拼音,寫含有生字的詞語。

chónɡ

zi

shǒu

huǒ

shān

shuǐ

tián

miáo

ěr

yuè

shànɡ

fāng

rén

é

r

zi

tóu

fa

shuǐ

lǎo

niú

ɡuǒ

shù

zǎo

shànɡ

zhōnɡ

xīn

zhèng

chǐ

zi

shū

běn

wěi

ba

b

ǐ

b

ǐ

hǎo

rén

bàn

wèn

shuǐ

tónɡ

xué

fu

mínɡ

bái

zhú

zi

chǐ

huí

jiā

chū

duì

le

shí

tou

七、我會給生字組詞。

1.比一比,組詞語。

一(

木(

大(

上(

日(

八(

二(

禾(

火(

下(

目(

六(

子(

月(

兒(

天(

西(

人(

了(

目(

幾(

大(

四(

入(

水(

?。?/p>

牛(

鳥(

早(

本(

木(

少(

午(

烏(

果(

木(

正(

力(

森(

門(

好(

下(

五(

刀(

林(

們(

媽(

上(

雨(

把(

問(

半(

巴(

學(

西(

打(

閃(

牛(

吧(

字(

自(

已(

白(

和(

用(

石(

目(

己(

的(

禾(

同(

右(

只(

牙(

出(

回(

貝(

芽(

山(

問(

2.多音字組詞。

樂?yuè(

)????只??zhī(

shǎo(

)

lè(

zhǐ(

shào(

)

長??zhǎnɡ(

著?zhe?(

xínɡ(

chánɡ(

zháo(

hánɡ(

八、我會選形近字填空

東?????可?????西?????葉

1.早晨,太陽從(?????)邊升起。

2.傍晚,太陽從(?????)邊落下。

3.秋天到了,一片片(?????)子從樹上落下來。

4.(?????)瓜真好吃。

5.時間到了,我們(?????)以出發了。

參考答案:

一、yún

niǎo

zhàn

zhuō

huà

zhǐ

dōnɡ

shì

xuě

chē

zǒu

mèi

cǎo

nǎi

qiū

chuán

lián

jiānɡ

duō

huánɡ

shēnɡ

pínɡ

xìnɡ

xiào

sēn

cónɡ

chén

yǐnɡ

hēi

duǎn

sǎn

ɡuò

shuì

jīn

kuài

chuān

xiào

lán

xiànɡ

ɡuà

huó

shū

二、tiān

rén

duì

jiǔ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三、1.

zhǐ?2.

zhī?3.

shù

4.

shǔ

四、1(3).2.(1)3.(2)4.(2)5.(1)

五、1.日

田,

,白

,土

,二

,木

牛,大

個,木

天,術

本,王

2.(1)地?場?城

(2)打?把?拉

,(3)鴨?雞?鵝,(4)語?認?識

(5)?雪

(6)什?住

他,(7)閃?問,(8)好?媽?奶

娃,(9)狗?貓

(10)過?遠?近,(11)笑筆,(12)字

家(13)秋?秒,(14)明?晚,(15)快?慢,(16)睡

睛,(17)江?河?法

洞?(18)唱?聽?葉,(19)國?園?圓,(20)會?合?全

六、蟲

火山

耳目

大人

兒子

水里

早上

中心

立正

尺子

書本

比一比

好人

半個

問你

雨水

自己

同學

衣服

明白

幾個

大馬

竹子

日出

對了

石頭

七、1.一(一次)

木(木馬)

大(大家)

上(上面)

日(日光)

八(八月)

二(二月)

禾(禾苗)

火(火苗)

下(下雨)

目(目光)

六(六只)

子(子女)

月(月亮)

兒(兒子)

天(天空)

西(西邊)

人(工人)

了(用了)

目(目光)

幾(幾個)

大(大事)

四(四千)

入(出入)

水(水田)

?。ㄐ∶祝?/p>

牛(水牛)

鳥(小鳥)

早(早上)本(作業本)

木(木頭)

少(少年)

午(上午)

烏(烏鴉)

果(水果)木(木頭)

正(立正)

力(力量)

森(森林)門(出門)

好(好人)

下(下班)

五(五十)

刀(大刀)

林(樹林)們(人們)

媽(媽媽)

上(上學)

雨(雨水)

把(把住)

問(問題)半(半數)

巴(尾巴)

西(西方)

打(打開)

閃(閃光)牛(牛車)

吧(看吧)

學(同學)

自(自己)

已(已經)

白(白雪)

和(和平)

字(寫字)

目(目光)

己(自己)

的(好的)

禾(禾苗)

用(用力)

石(石頭)

只(幾只)

牙(牙齒)

出(出去)

回(回家)

同(同學)

右(右邊)

貝(寶貝)

芽(發芽)

山(山門)

問(問題)

2.音樂

快樂

一只

只要

多少

少年

長大

長江

看著

著急

飛行

行業

八、1.東?2.西

篇5

教材分析:

部編語文二年級上冊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編寫依據,吸納語文課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繼承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一年級做好幼小銜接、平穩過渡的基礎上,二年級上冊穩步推進,有層次、有梯度地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整體概況和主要特點:教材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全冊由24篇課文組成7個閱讀單元,由4篇識字課組成1個識字單元。每個單元由3-4篇課文(包括課后思考練習題)和1個語文園地組成。語文園地編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書寫提示”“我的發現”“展示臺”“日積月累”“我愛閱讀”等欄目,其中“寫話”“書寫提示”“我的發現”“展示臺”在各單元語文園地中穿插安排。

“口語交際”穿插編排在語文園地之前,共編排4次。從本冊開始編排“寫話”欄目,穿插安排在語文園地中,共編排3次。

口語交際的編排,話題的選擇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強調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且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學到的原則和方法,還可以直接運用到直接的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學有所用。

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自覺地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比如,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自覺的閱讀習慣、一定的積累習慣、大聲的朗讀習慣等。學生在說話、寫話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數學生都能按要求說一段較通順,內容完整的話,并能把自己學過的詞語運用到自己的口語交際中。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數同學都能讀懂短文,并能根據短文內容回答簡單的問題。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作為學習課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朗讀的基礎上去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動,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還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多識字,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積累習慣。為了讓學生養成一定的積累習慣,我要求學生把自己讀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并利用早讀時間互相交流、反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們盡力為學生創設交際的情境,情境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觸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體驗,展開想象,自由表達。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明白生活中遇到的當自己拿不定主意、與人意見不一致、借東西、需要幫助時,都可以找人商量,學會商量是一種交際的技巧。

2、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領,做到商量時要用商量的語氣,能把商量的事情原由表達清楚。

3、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交際實踐,培養他們表達的自信心,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領,做到找人商量態度真誠以理服人,共同耐心商量耐心傾聽,設身處地,積極策劃。

教法:引導法、練習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

課型:說話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下節課是我的數學課,我有點急事要請假一節課,誰來給你們上下節課呢?

2、你這主意好,幫我想想我怎么和她商量?我覺得你這個辦法可行,凡事好商量,商量商量事情就解決了.不過商量的學問可大了,這節課我們就來上一堂口語交際課_----商量.(板書課題)

二、理解課題,討論課題。

1、孩子們口語交際課都要干什么?

口語交際課不但要積極發言,還要認真傾聽其他人發言

2、我們今天的口語交際課的內容是什么?(生齊說)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商量?

意見不一致(zhì)、拿不定主意、需要幫忙或借東西。

2、有位小朋友就遇到困難了,我們一起看看他是怎么和別人商量的:(出示視頻

)和同桌商量借鉛筆

4、同學們,這位小朋友和同桌商量的事,他的同桌能同意嗎?為什么?

5、同學們想一想:與別人商量時要注意什么?(要用商量的語氣、把要商量的事情原由說清楚)商量的語氣有哪些呢?(行嗎?可不可以?好不好?能不能?......)

6、聽了你們的建議,他覺得有道理,他又和同桌商量借筆去了。我們看看他這次能成功嗎?用你們說的方法他還和老師商量調換座位去了,你們看(播放視頻)這次,你覺得他能成功嗎?為什么呀?(他用到了商量的語氣,比如說行嗎?可以嗎?他很有禮貌,他說清楚了事情的原由)

篇6

一、利用電子白板的“屏幕遮蔽”功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室講臺前充分利用交互式白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只需輕觸屏幕,就可以帶領學生進入課文學習互動之旅,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屏幕遮蔽功能,使選擇的信息更加突出,以此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我們春游去》一課時,一開始,教師可以創設在野外野炊的情境,讓學生從野外野炊情景中根據自己實際選擇感觸點進行口語交際。這時,教師可以利用白板操作工具中獨有的屏幕遮蔽功能,先聚焦野炊,把野炊的情景再現出來,然后用“聚光燈”把學生找石頭砌灶、生火、盛水煮飯、炒菜等幾個重點環節一一展現出來。這就猶如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生活畫,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趣味盎然。這種方式的展現,教師可以進行調控,也符合學生興趣點。每副畫面的展現,配以生動的文字特效、立體配音以及適合的背景音樂,讓整個課堂就像一部3D電影。同時,利用屏幕遮蔽功能,讓學生進行回憶,進行想象。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口語交際環境,學生的興趣被完全調動起來了。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生就能集中精力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又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日月明》中,在教學生字“森”時,用拉幕遮蔽功能遮擋“森林”的圖片,然后請學生猜一猜,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他們急切想知道謎底是什么。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二木林,三木……”進行猜測。最后請學生利用白板筆把準備好的教學圖片一點點往下拉,當“森林”的圖片一點點呈現在大家眼前時,學生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哇”的叫聲,至此,學生心中的疑團豁然開朗。

二、利用電子白板的快照功能,突破教學重難點

電子白板的快照功能是關于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煺湛梢允瞧渌硎镜臄祿囊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制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重點字的書寫一直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獨有的拍照功能,對屏幕上的某一部分或是全部進行拍攝,有意識地對某個物體進行放大、突出強調,讓學生加深印象,有利于學生掌握。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操場上》時,課文中有一個生字“真”,筆者利用電子白板的快照功能進行生字教學:筆者首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字,大部分學生會發現這個字里面有三橫,但也有部分孩子比較粗心,只看到兩橫。這時筆者采用了電子白板的快照和放大鏡功能,將“真”字里面的三橫快照并放大,再請學生仔細觀察,隨著字體放大,學生的眼睛也睜大了,看得更仔細,記得更清楚。而這面“放大鏡”也是可以移動的,如果一個生字中有兩個部分都需要引起重視,還可以移動“放大鏡”進行觀察。

三、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室使用白板和水筆,告別了“冷冰冰”的黑板,師生不再深受粉塵的困擾,很快就有教師發現多媒體投影可以直接投在白板上,并配合水筆的書寫,相當于教師在PPT背景上直接演示或演算,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交互式白板成為課堂教學新的交互平臺,其最大亮點是交互的對象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而非教師與白板之間。電子白板靈活的交互性和豐富強大的功能成了師生之間的一道橋梁,這使學生感覺親切自然,而不是冰冷生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友好界面和資源庫功能,鼓勵學生協助教師搜集和設計教學資源,建立班級教學資源庫。這些資源可以是交互白板活動掛圖中的背景、頁面或圖像,也可以是Flas,還可以是課文中的情景等。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詹天佑》的第四自然段時,教學的重點是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詹天佑在修筑鐵路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諸多優秀品質。在堂課上,筆者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及時書寫功能,先將文本內容在白板上顯示出來,而后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交流過程中,利用白板的勾畫和批注功能,請學生走上講臺,拿起電子筆,在白板上直接勾畫、批注,談自己的感悟,把自己的感悟帶進閱讀。這使得白板不僅僅屬于教師,也屬于學生。這種閱讀教學的方式,使師生、生生真正地互動起來,交互式白板的交互式功能在課堂上第一時間得到了體現。

四、利用電子白板的“資源庫”功能,實現預設與生成的結合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核心在于交互與生成,能夠讓課堂實現預設與生成的結合。資源庫內容可以是預設好的,課堂實時批注、拖動、書寫為生成。如教學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時,剛一上課,便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質疑:“詩中寫的花是什么花?”其余的學生也在下面議論紛紛,這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于是拋開預設的教案,讓學生自由討論這個問題。再結合電子白板課件附帶一個資源包,教師把可能用到的教學資源放在里面,需要時直接拖動到課件的界面上,利用感應筆在白板上進行即時標注,將資源包和感應筆的配合使用。這時,師生的批注、圈點、增刪、即時插入、板書要點、學生演練……凡教學過程中臨時生成的東西,均可以在電子白板上生成,讓知識和知識形成的過程動態地展示出來,而不是生硬出示,將教師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將預設的結論直接拿來。這樣,學生和教師的即興發揮也可以呈現在課件上,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結晶會由隱形過渡到顯性,課堂內容也會得到極大地豐富。

篇7

關鍵詞:《蒹葭》 備課 思考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教師都受益匪淺。例如,我在講授《蒹葭》的時候,這首詩選自《國風》中的《秦風》,是一首典型的愛情詩,塑造了一個不懈的追求心上人的執著形象,現代中學生對此比較難理解。而且詩中采用的起興手法,重疊反復,教學難度比較大。

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我就想了好幾個方案,參考了書上和網上的各個教案,一個是“朗讀――注音――譯詩――分析”,一個是“預習――提問――范讀――跟讀――自讀――反復誦讀――背誦”,還有一個是觀看《蒹葭》動畫――作品簡介――現場演繹――歸納主題――談感受。最終我確定使用最后一個。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準備了大量的幻燈片,課件制作的動畫也相當用心,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學生提前預習了,在課堂學習中通過同桌互相提問,能體會到是在一個深秋的早晨,蘆葦上的露水還不曾干,詩人來尋找所謂的“伊人”。接著通過小組合作分析“伊人”為何人,學生能很快通過起興的手法,理解“所謂伊人”是在詩人用茂盛的蘆葦和結霜的露水引出的對象,可惜的是詩人喜愛的人卻“在水一方”,那種焦急、心緒不寧、如醉如癡的形象便躍然紙上。然后再對名句進行深入賞析,學生理解起來就很輕松,也都特別用功?,F場演繹也是課堂的小,學生印象深刻,對主題把握也很到位,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所以,我們面對這首詩絕對不能“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有一個同事有這樣的教學經歷:教初一年級的生物課,里面有的教學內容是關于人體的生殖器的,她猶豫不決,講得太籠統,擔心學生不能形象理解,講得太詳細,又擔心學生會害羞,不愿意配合。于是,她用課間操的時間走進教室,想了解學生的想法,不小心看到了學生的生理衛生書本里這一章節的內容已經被學生翻得發黃了,她所有的擔心都是大可不必的。上課時,她說:“生殖器這一節上不上???”大部分學生都害羞地低下了頭。她笑笑說:“我發現每位同學都翻黃了這一節課的內容,你們說我能不上嗎?”班里的學生都笑了起來,這節課效果很好,很受學生歡迎。

我不禁在思考,愛情這一古老而神圣的話題,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探討,特別是通過這樣的細致描寫,將男子對淑女思念得輾轉反側,進而以琴瑟和鐘鼓追求的愛情詩賦予畫面般的美感。但是在探討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注意,文章不能理解得膚淺了,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否則就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這堂課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形成正確的愛情觀,這也是我反復考慮使用哪個教案的顧慮所在。同時,我也在反思,上個學期,九年級上冊《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的授課過程中,我已經引導學生,對鄧穎超和總理的愛情之路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思考,知道他們是基于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忠貞不渝地在一起,已經樹立了比較正確的愛情觀。這樣,講起《蒹葭》來,應該還是可以順水推舟,從而水到渠成的。

對此,我感觸頗深,教師的備課和心態相當重要。相反,如果我沒有認真備課,匆忙上陣,課堂氣氛就十分沉悶,教學效果也不好。可見,認真備課,多比較幾個不同的方案,收獲就不一樣。這決定著這節課的效果好壞,這對教學是十分重要的,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課堂有更精彩的呈現。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教師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教師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師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乜醋约旱氖谡n,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沖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后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問題。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學,對教學的成功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和語文教參,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流于形式,學生盲目接受。我忽略了實際問題:一方面,我班學生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普通話教學語速過快,學生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我班的男同學比較活躍,上課積極,但中等生、后進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發言。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些特殊情況,因此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備課是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如果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將會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明白了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真鉆研教材和教法,做到讓自己滿意為止。雖然很辛苦,但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是我們最值得欣慰、也最愿意看見的。

篇8

【關鍵詞】小學語文 積極的 課堂氣氛 營造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100-02

小學生,特別是1~3年級的兒童,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性較差等特點,所以,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注意采取直觀、形象的游戲或活動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夠積極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一 課堂氣氛的概念及其作用

1.課堂氣氛的概念

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的課堂氣氛是指在課堂中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而形成的某種占優勢的綜合的心理狀態。

課堂氣氛主要有三種類型:積極的課堂氣氛、消極的課堂氣氛、對抗的課堂氣氛。

積極的課堂氣氛是一種理想狀態的課堂氣氛,它主要表現出以下特征:師生雙方有飽滿的熱情,教與學態度端正、目標明確;課堂活動井然有序;學生求知欲強烈、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師生間情感交流充分,學生參與面廣,雙方處于互動積極的狀態;師生共同獲得實現教學目標的喜悅與滿足感。

2.積極課堂氣氛的作用

積極的課堂氣氛,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優化教學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積極的課堂氣氛,能夠給老師和學生愉悅的氛圍,使師生雙方精神煥發、思維活躍、靈感迸發;雙方在教學過程中情感交融、配合默契;使老師和學生處于積極的最佳心理狀態,激發了師生潛能,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作為一個教師要十分重視課堂氣氛的作用,去創造良好積極的課堂氣氛,使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情趣、啟迪智慧、提高覺悟的催化劑。

二 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

1.重視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首先重視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把營造課堂氣氛作為上好一堂語文課的首要條件。老師在設計語文教案時,要以小學生活動為主線,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2.搞好每節語文課的“開幕式”

針對周而復始的課堂學習,在每節語文課教學開始前,老師一定要策劃好能引起學生們學習興趣的“開幕式”,比如上課開始之前,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唱唱最新的兒童歌曲,背背激情盎然的詩歌,或者為學生講講昨天發生的國內外大事。這樣,不僅讓學生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集中學生注意力,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3.營造平等、尊重的課堂氣氛

老師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往往是至高無上的,如果老師在語文教學中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就有可能給小學生們形成心理壓力,影響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所以,語文課堂要營造出寬松、平等的氣氛,師生要彼此尊重、相互信賴,相互合作,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進入語文學習,煥發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

4.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边@句話說明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其智力的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要倡導讓孩子們根據所講課文內容積極動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比如,在講一年級語文上冊《蟬》一課時,我們可以事先讓孩子們去室外捕捉一些蟬或撿一些蟬蛻帶到課堂,配合課文學習,之后還可以讓孩子們根據課文內容和自身對蟬的觀察,將課文改寫成小詩,將學習變成一種充滿情趣的活動課。

5.多組織學生開展課題討論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根據本節課所講內容,老師可以預先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問題,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問題的解決,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使學生進入探究性的語文學習。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學會自覺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老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6.用多媒體設備輔助語文教學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改變了過去單調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二年級語文《北京》一課時,老師可以尋找一些北京的圖片,配上背影音樂,制作成PPT課件,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并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北京的美。

三 結束語

營造良好積極的語文教學課堂氣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小學語文的特點、小學生、教學環境等因素,積極從多層面加以考慮,想方設法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營造出不斷激起孩子們學習興趣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篇9

摘 要: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到十分鐘左右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教育教學中,微課內容呈“點”狀、碎片化,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它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優勢。

關鍵詞: 語文微課程 語文教學 教學優勢

語文微課程的雛形可追溯至美國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教授LeRoy A. McGrew 于1993 年提出的“60 秒有機化學課程”及1995 年英國Napier University的T.P.Kee教授提議的“One Minute Lecture”。2008年,美國San Juan College 的高級語文教學設計師DavidPenrose正式提出“Micro-lecture”。在國內,率先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研究員胡鐵生。他提出:“微課又名微型課程,是基于學科知識點而構建、生成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蔽⒄n以“微視頻”為核心,包含與語文教學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練習”、“微課件”、“微反思”及“微點評”等支持性和擴展性資源,形成半結構化、網頁化、開放性、情景化的資源動態生成與交互語文教學應用環境。筆者比較認同這一概念。

2010年,佛山市教育局率先在國內組織開展了全市中小學教師優秀“微課”資源征集與評審活動,并開展了一系列“微課”建設實踐與應用研究,引起了國內教育學界的普遍關注,此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及相關網站等分別e辦了微課大賽,征集了大量微課作品,甘肅省2016年“國培計劃”――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更是將微課作為一個培訓主題??梢哉f,這些宣傳及實踐活動,使得微課這一語文教學形式為更多教師所熟知并受到大家的歡迎,這與語文微課程的特點或優勢是密不可分的。學者胡鐵生對此進行了分析,基本得到了大多數相關研究者的認同,下面將結合其觀點就語文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中的優勢進行闡釋。

一、“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的特點

“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的特點有助于集中解決問題,迅速突破知識點、重難點和疑點。語文微課程是“基于學科知識點”而構建的,其關注點雖“微”但不“小”。微課有別于傳統課,其語文教學內容主題化,語文教學目標更明確,更符合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需要,學生可以方便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適時適地進行學習,迅速突破相關知識難點。

二、“資源多樣,情境真實”的特點

“資源多樣,情境真實”的特點有助于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內化知識。一項對中學生認知心理學的調查統計研究表明,人的觀念的建立40%來自于視覺經驗,25%來自于聽覺經驗,視聽結合起來獲得知識的比例可達65%。語文微課程的核心資源是“微視頻”,通過系列軟件加工處理后的微視頻將與主題相關的文本、圖形、圖片、動畫、錄像、錄屏、字幕、聲音(包括講解、音樂、音效)等多種信息方式高度集成,信息豐富而有效,形象且有感染力。這是因為“視覺媒體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比單通道媒體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感知與思維意識,表現更大的信息量”。當然一個完整的語文微課程,除了最核心的微視頻外,還包括其他微語文教學資源,如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思、微點評、微反饋等,讓學生可以在這樣真實愉悅的情境中,輕松地內化知識。比如在教授四年級上冊《九寨溝》一課時,可在學生通過課文了解九寨溝的山、水及珍稀動物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播放九寨溝簡介微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一面欣賞九寨溝著名的景點,一面聆聽講解員的解說,在潛移默化中增長課外知識。在教授成語的過程中,利用微課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學習成語“精衛填?!薄ⅰ坝薰粕健睍r,一年級小學生對古老的神話故事所知甚少,教師播放這兩個神話故事由來及寓意的微視頻,讓學生沉浸在歡樂的神話故事中,自覺地體會到精衛和愚公身上的那種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品質,讓他們在掌握本課知識點的同時,獲取豐富的課外知識,拓寬知識面,讓課堂不再枯燥乏味。

三、“短小精悍,應用面廣”的特點

“短小精悍,應用面廣”的特點既符合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特點,又有助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多途徑地學習。語文微課程的這種“小”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微視頻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不宜超過10分鐘。一是因為這符合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特點,即利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重要的內容,因為時間過長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勞和注意力分散,效果不好;二就義務教育階段學科的大多數內容看,10分鐘以內足夠教師把一個知識點講清講透。二是微視頻的資源容量小,一般采用流媒體格式,如flv、asf、rm、swf、mov、wmv等格式,這種格式支持網絡的在線播放,可以邊下載邊播放,加之配套的其他資源如微教案、微反思等總計幾十兆,在各種多媒體數碼終端(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和無線網絡日益普及校園的今天,語文微課程的“微”使學生既能輕易下載保存又能隨時在線播放,非常適合隨時隨地的有選擇性的個性化學習。

四、“半結構化,易于擴充”的特點

“半結構化,易于擴充”的特點使得語文微課程保持鮮活的生命力,符合義務教育階段教材活動化和實踐性的需要,有助于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語文微課程是以微視頻為中心的一個多要素結構體,并不是簡單的資料或信息堆砌,而尤為重要的是,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語文教學需求和資源應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其組合要素可以適時地進行修改、擴展和生成,從而促使語文微課程不斷更新、生長和動態化。

五、“交互性強,使用便捷”的特點

“交互性強,使用便捷”的特點使得學生自我選擇性更強,有利于循序漸進和個別化教育。傳統課堂由于受限于時空,教師很難真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只能根據多數學生的課堂反應和接受情況進行語文教學安排,這必然會影響部分學生的學習。語文微課程可以擺脫這種時空的限制,其在線功能可以給學生更多的自我選擇性,使學生在課堂之外有選擇性地學習,課內教師亦可以根據平臺上學生的反饋情況有選擇性地授疑解惑,極大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根據斯金納程序語文教學法的原則,尤其是其中的小步子原則和自定步調原則等,可以看到“語文微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架,每個學生都可以自主構建自己的學習系統,形成自主學習的資源庫”,從而逐步實現個別化的教育。

胡德海先生曾說:“目前,一場以多媒體信息技術為主的教育革命和學習革命,正席卷全球?!薄懊魈斓慕逃龑⑹嵌喾N教育媒體相互并存,相互作用,共同擔負教育信息傳遞和促使教育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局面?!苯處煈摲e極地投入這場教育和學習的革命中,面對“互聯網+”的挑戰,應從教育變革的真正需求出發,抓住機遇,包括掌握這一擁有巨大使用價值的語文微課程的制作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維.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15(34).

[2]肖金武.微課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措施研究[J].中國培訓,2016(06).

[3]錢麗華.中職語文微課教學實踐探討[J].職教通訊,2016(21).

篇10

1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現狀

1.1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不夠重視

學生選擇中職學校就讀,大部分原因是他們初中階段成績不好,就讀中職學校的目的是要掌握一門可以謀生的技術。因此,學生對文化課學習不重視,認為文化課學習對就業和薪酬沒有太大的影響,只要學好專業技術,畢業后可以找到一份職業就好,所以他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并不重視。

1.2語文課程和學生專業學習需求不夠緊密

中職《語文》教材由基礎模塊、職業模塊、拓展模塊組成,目前筆者所在的學校開設三個學期《語文》課程。所用教材是2019年5月進行第四次改版的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改版后的教材對培養學生閱讀欣賞、口語表達、寫作、誦讀、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間。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寫作模塊,教材安排的應用文寫作有“留言條”、“托人辦事條”等,這些單據在現代社會中應用并不是很廣泛。以護理專業學生為例,他們更需要的是類似“護理案例”的與專業相關的寫作指導。

1.3教師的教學觀念、方法和技能有待提高

中職學校以向社會培養、輸送技術型人才為主,中職語文教師必須從這個角度出發,緊密結合學校辦學特色、授課專業、中職語文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在教學過程中體現語文學科為專業服務的教學觀念,但目前很多中職語文教師還不能做到這一點。教材方面,教師也看到某些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學生的專業課程內容之間聯系不大,但是單靠自己的能力或教研組的能力也沒有辦法把課程內容構建、重組、拓展到理想的效果。在信息化教學技能方面,雖然大部分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但也僅停留在PPT、音頻、視頻等比較簡單的運用,不能達到好的課堂效果。

1.4評價方式單一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對學生的《語文》學科成績考核方式仍停留在期中、期末考試卷面分為主,有些參考平時成績也是以平時提交作業的次數、背誦的課文、默寫的能力來統計,這種考核方式比較單一,無法對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運用語文的能力進行科學評價,不合符職業教育的特點。

2超星學習通和學習通平臺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學

目前,許多信息技術教學平臺順應需求而生,筆者所在的學校近幾年以來以超星學習通平臺為主開展教學。這是一款在互聯網學習時代背景下,由超星公司根據教學者和學習者的需求,推出的移動終端在線教學平臺,集教學資源庫、課程建設、課堂互動、學習預警、學習評價等功能。課堂互動功能豐富,如:簽到、選人、搶答、投票、測驗、主題討論、多屏互動、隨堂練習。除此之外還能實現手機投屏、課堂同步等遠程教學功能。三端(手機端、電腦端、白板端)一平臺融通,數據統計和反饋快速,應用方便快捷,極大地拓展了教與學的時間和空間,非常符合將線上信息化教學和線下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需求。

3超星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下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3.1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中,主要的教學資源有教材、教學參考書及教材助教光盤的教案和課件,教學資源有限,無法滿足學生線上課前預習、課堂互動和課后拓展的需求。超星學習通為中職《語文》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資源建設提供了平臺,筆者所在的學校,以全體語文教師為一個教師團隊,建設中職《語文》校本教學資源庫,主要內容包括學習清單、課文原文、知識鏈接、教案課件、課前檢測、課后練習等教學資源,滿足師生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需要。

3.2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設計

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采取“課前預習、課中探究、課后鞏固提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職《語文》的混合式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學情分析、課前線上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活動及管理、課后鞏固及評價等環節,現以中職《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人性美主題單元)為例,具體闡述該單元的混合式教學設計。3.2.1基于學習通平臺的學情分析該課程內容面向一年級學生,他們已有中職《語文》上冊的學習基礎。為了明確學情,教師針對學生上學期的學習特點、考試成績、學習通平臺評價數據等內容綜合分析,設計問卷,并通過問卷對學生進行單元學前調查,掌握具體學情如下: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欣賞能力;口語表達、寫作、歸納能力較弱;個性活潑開朗,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學習自主能力較差。就單元學習學情來說,學生對人性的話題比較感興趣;對善惡美丑的分辨不是很準確;閱讀時不能找出關鍵句,不能歸納文章主旨;課前檢測品均分合格。3.2.2基于學習通平臺的課前自主學習以第一單元第一課《合歡樹》為例,學生按照教師在學習通上的《學習清單》開展課前自主學習。學生看完“學習清單”,明確了本課學習目標,隨后以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課前線上學習,在學習通課程資源的“知識鏈接”中,認真預習課文相關知識,根據學習清單內容查閱資料。學生在學習通“課前檢測”模塊中自主完成作業,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答題情況,發現和總結學生線上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以便調整課堂教學需要重點解決的內容。3.2.3基于學習通平臺的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習通的優勢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在課堂管理方面,用學習通“簽到”功能,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考勤工作,而且保存有詳細的記錄,可以統計學生出勤率,為學生平時成績提供參照的依據。用“搶答”功能讓學生回答問題,如在講授《合歡樹》提問“我和合歡樹有什么共同之處?”時啟用“搶答”功能,搶答到的同學回答正確可以得到5分課堂積分。在積分的驅動下,學生積極主動回答問題,提高了參與課堂的興趣。在課堂展示方面,可以用“投票”、“問卷”、“主題討論”等功能來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如在《善良》授課中,可以發起“你認為金錢、健康、善良、親情哪個最重要”的問卷調查,教師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知道同學對“善良”的態度。或者將以上問題通過“主題討論”,在學生提交答案中,可以通過“詞云”顯示的字體大小來判斷大部分同學對金錢、健康、善良、親情重要性的排序。在課堂學習檢驗方面,教師在學習完一個知識點后,想知道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可以通過學習通“隨堂練習”發起檢測。如在《善良》授課中,當老師講完對比論證的知識點,可以“以下選項中哪一個不屬于對比論證”的隨堂練習。學生提交作業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習通“統計”功能,來了解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在合作探究方面,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任務,結合不同的學生特點,在學習通“分組任務”中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固定分組、組長建組、學生自選分組或者隨機分組。如在小組誦讀《桃夭》的課堂活動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誦讀能力來進行組合,每一組都安排一個誦讀能力比較強的,帶動能力比較弱的同學共同進步,避免了隨意組合導致的強強組合、弱弱組合。不同的分組方式,可以提高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新鮮度。3.2.4基于學習通平臺的課后拓展和知識鞏固課后拓展的目的在于鞏固課堂知識,培養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如在《善良》第一課時結束時,布置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真善美”主題的手抄報,通過學習通上交作業,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并開展小組互評,即達到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又鍛煉了運用語文的能力。3.2.5基于學習通平臺的評價在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中,筆者所在的教學團隊采用多維度的評價模式。一是學習通的“課堂報告”,包括學生簽到情況和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積分。二是學習通的“學情統計”,包括學生對學習通《語文》課程教學資源庫任務點的學習積分和學生章節測驗成績。三是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細化具體的評價標準,利用學習通平臺,進行線上線下實時評價、多元評價。如評價《桃夭》小組誦讀展示時,從課前準備、分工協作、課堂展示幾個要素去評價,每個要素有具體評分標準,如課堂展示中,未能按要求完成展示打0-17分;按要求完成展示打18-20分,按要求完成并體現創新精神打21-25分。評價主體由自評、組長評價、教師評價、小組互評構成。

4超星學習通平臺下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