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標語范文

時間:2023-03-29 05:45: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圖書館標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圖書館標語

篇1

1.意氣風發求真知  縱橫天下繪宏圖!

2.知識無涯,生命有限   不畏艱險,勇攀高峰

3.夢想已久的象牙塔 ——已成現實!

4.享受學習,體驗成功

篇2

關鍵詞 館藏質量;評估;指標

館藏是圖書館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圖書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圖書館開展讀者服務工作的物質基礎,館藏質量將直接影響讀者服務工作的效果。離開了高質量的館藏,管理水平再高,服務手段再先進,都無法提供好的服務。有了高質量的館藏,才會有高質量服務的可能,況且,館藏質量控制也是圖書館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圖書館賴以完成各項任務、發揮各種職能的前提。所以,高質量的圖書館必須首先擁有高質量的館藏。那么,怎樣去衡量館藏質量?在《省圖書館評估標準細則》(廣東省)中列出了有關館藏質量的具體標準,其中包括了文獻采選方針與執行情況;呈繳制度與執行情況;地方出版物入藏種數占地方出版物種數的百分比;建有地方文獻專藏體系;多卷書、連續出版物入藏完整率。但是這些標準僅僅能從量上來衡量館藏的質量,作為一個完整的評估指標,館藏質量的評估應該是質與量的統一。本文擬就圖書館館藏質量評估指標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期對圖書館完善館藏資源建設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質量,一般指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那么館藏質量,自然也就是指館藏的優劣程度。

評估是指對事情或事物的評議估計、評價,而對館藏質量的評估,除了要從量上進行評價之外,還應該從質上進行。館藏的質量構成是多方面的,現代圖書館館藏構成實現了由單純印刷品資源向印刷型資源與電子資源、網絡資源并存的轉變,急需推出一整套集成統一的館藏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所以對其評估的指標也應該綜合地包括各方面的內容。館藏質量評估指標可以放在一個四維的空間,即從館藏的建藏質量、組成質量、使用質量和時間四個方面分別和整體來評估。

1 四維空間的構建

衡量一個現代圖書館是否名副其實,不能單純看它實際擁有的館藏量,只有量與質的統一才是評價館藏的準確標準。而對圖書館館藏質量的評估,我們也不能單單從量或質的某一方面去單維度、孤立地評估,而應該是從多方面、多維度綜合的來進行評估。

館藏的質量無論從量上或質上來說,都與館藏的建、構、用這三方面密切相關的。建,即館藏的建藏;構,指館藏的構成;用,就是館藏的使用。于是,對館藏質量的評估,便可以分為建藏質量評估、組成質量評估以及使用質量評估這三方面。如圖1所示,這三方面的評估便構成了一個館藏質量評估的三維空間。但是僅僅從這三方面孤立去衡量圖書館的館藏質量,仍不足以完全考核圖書館館藏建設的質量,而還應該將這三個方面的評估放在一個線性的時間維度當中,發展地去看待和評估圖書館館藏的質量。

而圖書館的館藏質量的建、構、用以及時間除了在空間上呈現出多維的結構外,在時間的維度上,館藏的建、構、用還呈現出一定的先后繼發聯系性。館藏的建藏是基本也是前提工作,它是決定館藏的組成質量以及使用質量好壞的前提條件,只要把建藏質量搞好了,館藏的組成質量以及使用質量也會相應的得到提高。館藏的建藏、組成、使用,是控制圖書館館藏質量的必經的過程,圖書館的館藏質量控制經過每一輪的建、構、用的環節,不斷地提高圖書館的館藏質量水平。在每一個環節當中,我們應該設立相應的評估質量指標,因勢利導,使圖書館的館藏質量建設向著預期的方向健康發展。

2 建藏質量指標

建藏質量指標是指在建立規劃圖書館藏書時整體的質量指標,這些指標應該從圖書館購書經費的使用、藏書量的多少、采選圖書的質量、館藏建設是否具有特色新穎性等方面去衡量。

2.1 經費使用

圖書館的文獻采訪人員應從實際的情況出發,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合理使用有限的購書經費,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

2.2 館藏量

館藏量是評價一個圖書館規模和服務能力的基本標志之一,對館藏量的評估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藏書數量。藏書數量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圖書館規模的標志。圖書館歷年所藏書的總量必須與其規模相吻合,比如省級館、地級館、縣級館以及高校圖書館都必須藏有與其規模相符的藏書總量。藏書總量的統計既包括入藏的紙本資源還涉及購買的電子文獻。

(2)館藏文獻覆蓋率。這是指文獻占各學科領域文獻的比例,它是衡量圖書館收藏文獻完備程度的重要標志。從文獻資源整體建設來看。這種覆蓋率越高越好,但就一個具體圖書館而言,也應根據需要和條件,使主要服務對象方面的文獻收藏達到較高的完備程度,否則,就難以形成館藏文獻特色,讀者的滿足率也將降低。

(3)新書增長率。體現館藏的時效性。文獻的時間結構不僅反映了知識記錄源遠流長和推陳出新的縱向關系,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文獻的質量。國內學者研究發現,讀者借閱近十年出版的中文科技圖書占歷年出版科技圖書流通總量的80%,而文獻的半衰期也揭示了這一變化規律。國外學者研究表明,含有新信息的文獻約占現有文獻總量的25%。這就是說,只要購入這25%,就能保證近乎100%的信息完備性。所以,把新書增長率作為圖書館文獻質量評價內容是很有意義的,它可以鼓勵圖書館加快文獻的更新。

2.3 采選圖書質量

(1)明確的采選方針。圖書館必須有明確的采選方針,制定完善的采訪計劃,在采購中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合理分配經費比例。其主要內容是圖書經費的分配,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即中外文圖書經費、期刊圖書經費和其他經費。中外文圖書經費的使用必須具體,如每月預計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圖書經費的多少。預定外文圖書經費的多少,以及直接現場選購圖書多少等都要明確,以便控制。

(2)保證購置書的質量,不買盜版書,不能有害讀者身心健康。

(3)提高采訪人員的素質。圖書館職能的發揮離不開采訪工作,而采訪工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采訪人員的素質。所以圖書館要著重加強圖書采訪的團隊建設,提高采訪人員的素質,提高其業務水平,讓他們能善于從“書?!敝邪牙诟纳起^藏質量的各類圖書優選出來。

2.4 館藏建設特色

館藏建設應該具有特色新穎性,比如有些省級圖書館系統會收藏本省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獻(如本省年報等);還有些地級圖書館建有地方文獻專藏體系以及設有地方文獻閱覽室或在開架閱覽室設置地方文獻專區,或設有地方文獻目錄;高校圖書館的某些符合本校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需要并有長期積累、獨具特色的文獻資源等。我們應該鼓勵圖書館因地制宜,建設并發展自己有特色的館藏。

3 組成質量指標

所謂“館藏的組成質量”是指館藏體系的整體質量,它應該從館藏組成的內容質量以及結構質量上去考慮。

3.1 內容質量

館藏的內容質量,主要通過館藏的學科門類、各種類型圖書文獻本身的知識情報價值來體現,館藏的內容質量是科學價值、現實價值與參考價值三者的統一。

對館藏內容質量的評估,可以從館藏的深度以及新度上來進行評價。館藏的深度主要指的是保證一館重點藏書收藏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重點藏書是根據圖書館的主要任務和主要讀者對象的需要進行選配的某些學科、專業或專題范圍內系統完整的書刊資料,是館藏范圍中核心部分和主體部分。各類圖書館都要針對紙本文獻和電子資源建立特色的重點藏書。而所謂“藏書的新度”是指各學科領域里最新書刊在館藏總數中所占的比重,即藏書的新穎程度,它是藏書質量的宏觀指標。藏書的新度通常從兩個方面來體現:

(1)新書率。即新書數與藏書總數的比,寫成公式,則是:

新書率=新書(紙本和電子)的種數(或冊數)/藏書的種數(或冊數)×100%或新書率=半衰期內文獻量(紙本和電子的種數或冊數)/館藏文獻總量×100%

這實際上也規定了什么是“新書”,我國通常指出版時間在5年以內的書為新書。

(2)藏書的新度表現為書刊中包含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工藝的多寡。很顯然,所含上述“五新”越多的書就越是新書,包含新書的數量越多的藏書,其新度就越高。而新度越高的藏書,它的質量就越高。

3.2 結構質量

館藏體系的結構質量,即館藏體系結構的科學合理程度。藏書結構狀況是館藏評價的重要內容,合理的藏書結構必須能反映圖書館所在地區或所在單位的特點,對館藏結構的評價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學科門類結構。即各學科門類的藏書比例,這些比例要和本館讀者需求相適應或基本適應。

(2)文獻類型結構。主要考察不同類型、不同出版形式的文獻比例以及與讀者需求相適應的狀況。

(3)等級結構。美國的“五級藏書制”提出了藏書結構框架模式,這個模式是按照讀者需求種類和保存任務,結合原有藏書密度和現在搜求深度來表示五級藏書的不同標準要求,即完整級、研究級、學習級、基礎級、最低級。要考察本館收藏的各學科各類型文獻是否體現了一定的層次級別,這種層次級別與讀者的需求類型,需求層次是否相適應。

(4)時間類型結構。按出版物的產生時間,可將他們劃分為屬于不同時期的館藏資源。有些學科的藏書,具有從古至今的歷史發展的系統性;有些期刊和連續出版物累積幾十年以來的完整收藏,成為史料和珍藏。

(5)文種結構??疾祓^藏資源的文種比例,分析這些比例是否與本館讀者掌握的語種狀況相適應。是否和各語種文獻的出版量大體相適應。

(6)館藏組織結構。指是否采用了科學、標準的分類法,例如國家標準分類法——《中圖分類法》,是否歸類正確,反映充分,排架準確無誤,館藏是否較好地反映各學科之間的隸屬、并列、交叉、相關等關系,館藏的劃分和布局是否充分考慮館藏的特點和藏閱合一的需要,形成嚴密的體系,使之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整體效能的發揮。

4 使用質量指標

藏是為了用,館藏建設的目的就是充分發揮館藏的使用效果。館藏建設的成效如何,館藏質量的高低,最終要通過館藏的使用質量反映出來。館藏的使用質量,受著圖書館藏書對知識信息的提供和讀者對知識信息的需求活動中多種因素的制約。就藏書的質量而言,館藏使用質量,包括滿足讀者需要的程度,藏書被利用的程度和讀者使用后所產生的閱讀效果。

4.1 藏書滿足讀者需要的程度

藏書滿足讀者需要的程度,可以通過藏書保障率、藏書拒借率和藏書適用率來體現。

4.1.1 藏書保障率。藏書保障率即是圖書館每個讀者平均占有的藏書量,或每個讀者到館一次可以獲得的藏書的平均數量(不計借閱規則的限制)。其計算公式如下:

藏書保障率=館藏(紙本和電子館藏)總數(種數或冊數)/讀者總數(人數)×100%

它既是從數量角度來評價館藏文獻的指標,又是館藏文獻質量評價的基點。必須先有一定數量方可有質量,數量是質量的基本保證。因此,館藏文獻保障率是評價館藏文獻數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衡量一個圖書館的發展狀況或滿足讀者需求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4.1.2 藏書拒借率。藏書拒借率指一定時間內,在讀者提出的合理借閱要求中,未借到書刊的數量占讀者所要借閱的書刊總數的百分比。其計算方法如下:

藏書拒借率=沒有借閱到書刊的數量/要求借閱的書刊的總數量×100%

藏書拒借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就藏書來說拒借率的高低標志著藏書質量的好壞。根據藏書穩定狀態理論,質量高的藏書,其拒借率不應高于20%。

4.1.3 藏書適用率。根據文獻的老化規律,其“半衰期”(現時正在使用的文獻中的較新的一半的出版時間)平均約為5年。圖書的最大借閱年限與期刊引文的最大年限有著相似之處,也是在2到4年后。以當年讀者利用圖書種數與前五年入藏圖書種數的比率來計算適用率,比較合理。因此,藏書適用率的公式可以這樣表示:

藏書適用率=當年讀者利用圖書(紙本或電子)冊數/前五年(含當年)入藏圖書種數×100%

至于期刊,由于每個館每年訂購的種數(以1種1份為標準)基本是穩定的,除了??蛞蛐枰鲇喰驴?,都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的特點。這樣,以“種”為單位計算期刊的適用率,就更為準確。期刊適用率=當年讀者利用期刊種數/館藏期刊種數。

4.2 藏書被利用的程度

藏書被利用的程度,可以用藏書利用率(也稱周轉率)來量化表示。藏書利用率指一定時間內,讀者借閱書刊的總冊數占館藏書刊總數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藏書利用率=藏書(紙本或電子)借閱冊次數/館藏文獻總數×100%

利用率高低是對館藏質量、館藏結構等方面的綜合反映。一般來說,藏書利用率越高,說明藏書越符合讀者的閱讀需要,說明藏書的知識信息被開發、利用得越充分,其質量也就越高(版本圖書館除外)。反之,藏書利用率低,說明質量差。前蘇聯規定一般圖書館的藏書利用率要達到140%-300%;日本市民圖書館希望達到400%,而我國大多數高校圖書館和省級公共圖書館僅達到30%-35%。顯然。我國圖書館的藏書利用率是很低的,雖然影響藏書利用率的因素很多,但藏書質量不高,不符合讀者的閱讀需要仍是一個重要因素。有關專家指出,除負有長期保存任務的圖書館外,應爭取藏書的利用率達到75%左右。

4.3 讀者使用后產生的社會效果讀者使用藏書后產生的社會效果,不同國家的圖書館對此有不同要求,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凡是能使讀者熱愛祖國,啟迪人生,積極向上,勤奮進取,堅韌不拔,樂于奉獻,立志為民族的大業而奮斗,能夠推動技術進步、科學研究的開展和生產力的提高,能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人類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的,都可以視為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果,館藏的質量就算高。

5 時間指標

隨著時間的推移,圖書館的藏書質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在時間的維度上,我們可以通過圖書館的藏書剔舊以及藏書補充這兩個指標來評估圖書館的藏書質量。 藏書是一個動態體系,也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它不但包括新書的補充,還包含舊書的剔除。在藏書建設中,一般圖書館往往只重視藏書補充,而忽略藏書剔除。實際上,圖書補充和剔除都是圖書館藏書建設中的兩個重要環節,它們是藏書發展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

5.1 藏書剔舊

圖書館要做好藏書剔除工作,需積極、慎重、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除了要確立明確的剔舊方針以及范圍、步驟,還要保證一定的剔舊率。做好藏書剔除工作,不但可以提高藏書質量,而且可緩和書庫的飽和狀態,為新購書刊騰出空位,對于緩建或不建新庫,節約購書經費都有極大好處,同時還使藏書達到最佳效果,發揮最大效用。

5.2 藏書補充

對圖書館藏書補充的評估,是可以通過圖書館的藏書年增長率來量化考核。

館藏質量與數量之間,不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又是相互對立的。片面地追求藏書數量就會降低藏書的質量甚至最后成為一堆廢紙;但不適當地強調質量,也必將導致藏書數量上的匱乏,拒借率的增高。要正確處理好藏書數量與質量二者間的關系,就要設計出最佳的藏書保障率,計算出最佳的藏書量,通常把藏書年增長率控制在5%左右。

篇3

地域性的構成

地域性是一個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每個城市都有其自然環境、民俗文化和歷史文化的特征。圖書館是一個城市最具有代表性且最能突出其文化內涵的公共文化設施,所以只有把圖書館放入一個城市特定的自然環境、民俗文化或歷史文化背景中,其表達出的地域性才是有意義的。例如成都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古老城市,且擁有令人神往的自然風光,所以要想體現出成都市圖書館的地域特點,可從多方面挖掘其特點。

1.自然環境

一個城市或地區的自然環境會與普遍地區具有不相同的特點和地位。自然特點具有多元化的表達形式,例如從形式感方面可以挖掘出其中的外形和色彩。在圖書館視覺方面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用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或動物為元素,例如成都圖書館我們可以用市樹銀杏和市花芙蓉的形象顏色進行設計。

2.民俗文化

城市的最大組成部分就是人,當地人的生活習性、民族傳統、相處模式等形成了這個地區人類文明的文化特點。當地民俗文化一般具有的社會性、民族性、區域性、傳承性、變革性等,往往能夠成為圖書館視覺形象設計的一個主要精氣神進行挖掘、提取和歸納。例如成都是一個慢節奏的休閑之都,打麻將、喝蓋碗茶和遛鳥是成都人的傳統生活方式,所以在進行成都圖書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融入蓋碗茶和鳥籠的元素,并且將整體視覺系統定位為休閑、舒適等風格。

3.歷史文化

在城市的歷史長河中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發展。歷史是人類活動中的產物,是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它體現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通常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都屬于歷史文化范疇。歷史文化具有時代性、穩定性、實際理論性等,所以在挖掘設計特點時應該注重其真實性和象征性意義。例如成都平原是個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古老地區,其中有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等古蜀文化,所以在進行成都圖書館設計時我們可以從金沙出土的器具和古蜀文化入手進行視覺系統的設計。

圖書館地域特點的選擇與創新應用

人類獲得的外部信息中有83%是通過視覺感知到的,視覺形象是大眾可以感知到的最直觀的信息。大眾通過用視覺來感受地域性來感知其他地區與本地圖書館的差異性,從而達到宣傳本地文化的作用,故地域性是視覺系統設計表現的重點。

1.地域特點的選擇

在進行圖書館視覺系統設計的符號選擇時,我們應該在遵循設計原則和審美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地域特點進行選擇,使得形式美、文化精神與實用性進行統一。

當確定結合自然環境、民俗文化和歷史文化中的一種或幾種類別的地域特征后,設計師應該對選擇的元素符號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例如背景、來源等。通過扎實的調研分析,設計師才能準確的表達出地域特點。除此之外,選擇的元素符號還應該符合圖書館本身的實際情況,例如周邊環境、建筑體積、樓層分布等。

2.地域特點的創新應用

在確定所選用的元素符號之后,設計師要做的就應該是對其的運用和創新。最直接的應用是把具有地域特點的符號獨立且完整的提取出來,直接將其應用于設計的色彩或圖形來表現其文化意義。而創新是最重要也是最難達到要求的一項工作,不僅考驗設計師的設計水平,還考驗設計師對所選地域特點的理解程度,這直接關系到其能否設計出符合地域特點的圖書館視覺系統。創新的設計是要將地域文化的特點作為基礎元素,憑借創造力進行抽象化提取或排列組合,這樣才能使大眾在視覺感官下產生對地域文化的聯想,喚起其情愫或精神追求。

創新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對成都圖書館的設計,可以選定銀杏葉和芙蓉花的外形進行輔助圖形或logo的設計,運用打散重構、平移、旋轉、抽象等方式進行創新,色彩方面可以選擇銀杏的顏色和相近色等進行整體視覺色彩的確定。但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創新時不能違背元素原有的意義,并且要考慮識別性和受眾的認可度,還要注意不能違背圖書館的定義和形象。

結論

篇4

>> 閱讀方式的改變與圖書館建設 可持續發展觀下的高校圖書館紙質資源建設與利用的思考 高校圖書館讀者活動引入項目招標管理制的創新性研究 高校圖書館紙質資源建設實證分析 淺談圖書館紙質圖書的保護管理 圖書館引入義工服務的實踐與探索 基于高校圖書館紙質文獻的利用分析與研究 高校圖書館紙質期刊閱讀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 高校圖書館紙質過刊的科學管理與有效利用 圖書館要正確處理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的辯證關系 圖書館圖書采選的方式與方法 圖書館紙質文獻采訪工作的思考 淺析高校圖書館紙質資源的保護 對基于圖書館讀者需求的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互補利用的探討 淺析紙質圖書館和電子圖書館的長期并存 RSS技術在移動圖書館新書推薦系統中的應用與實現 高校圖書館新書推薦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淺談高校圖書館新書庫的管理與服務 圖書館圖書招標采購弊端的解析 從紙質民族文字報刊利用談圖書館資源建設對教學的支持服務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朱少平,楊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與企業投標競價實務全書[M]. 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3] 徐 瑾.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采購招標工作探討——以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中文圖書招標為例[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6):45—48.

[4] 項目管理[EB/OL].[2013-06-23].http:///view/65955.htm.

[5] 唐 虹.圖書資料招標采購中存在的現實問題[J].情報資料工作,2006(4):88—91.

[6] 姜寶良.山東省高校圖書館招標采購圖書問題分析——以山東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6):30—32.

篇5

【關鍵詞】建筑設計;標準性;多樣性;建筑空間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ndard and diversity of the city library building design; put forward their proposal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modern city library.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s; diversity; building space

中圖分類號:G258.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

現代圖書館的功能不再只是單一的文獻信息存儲、傳遞與檢索,現代圖書館呈現出文獻資源多樣化、共享化,技術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多元化、個性化,管理科學化等特點。由此,圖書館建筑設計要求也由傳統向現代轉變。

建筑設計的標準性與多樣性內涵

建筑設計一般具有標準性與多樣性的特征。建筑設計的標準性是指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根據國家規定的建筑標準,結合各地區的技術條件,按建筑類型及工程項目的具體條件來選擇設計。而城市圖書館建筑設計的標準性主要體現在功能、結構二個方面。

建筑設計所具有的多樣性,一般表現在建筑空間、造型和風格設計的多樣化,主要內容包括平面、立面、細部處理和空間環境的多樣化設計。城市圖書館建筑設計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空間、造型、風格三個方面。

圖書館功能和結構的標準性

城市圖書館是公共建筑的一部分,它設計要遵循的適用性、經濟性和安全性設計原則要求圖書館建筑設計在功能和結構上具有一定的標準。

2.1 功能

城市圖書館是一個城市的文獻信息中心,藏、借、閱是傳統圖書館的基本功能,但現代圖書館功能在新的信息環境下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的城市圖書館除了藏書、借閱等基本信息服務功能外,還承擔了學術交流、社會教育、情報研究、科技咨詢等功能。

此外,現代城市圖書館開展了文獻復印、書刊供應、聲像影視、技術交流、信息、餐點飲料等多種多樣的讀者服務項目。圖書館建筑功能的多樣化,使城市圖書館建筑發展成為多功能的綜合性的建筑。

2.2結構

圖書館的建筑結構形式多采用框架結構。城市圖書館隨著管理和服務模式的改變,對圖書館的建筑空間要求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以滿足功能調整變化的需要。模數式圖書館和模塊式圖書館的出現,使圖書館建筑的結構邁向標準化。

模數式圖書館的設計提倡統一柱網、統一層高、統一荷載的“三統一” 。這種模數式圖書館的結構,使圖書館建筑空間更具靈活性。由表1可以發現,由于開間大,圖書館室內空間的適應性強,反之則小。例如,圖書館書庫的柱網尺寸按1.20m或1.25m的倍數,多為7.50m ×7.50m或7.20m×7.20m,或者因地制宜的選用6.00m×6.00m或 6.60m×6.60m等柱網。這對結構體系而言是經濟合理的,對圖書館功能而言,無論開架或閉架管理均能較好的滿足使用要求。模數式圖書館的建筑設計中,柱網的設計一般需根據書架、閱覽桌椅和其他辦公設備的間距與排列方式,此外還需綜合考慮開架與閉架、開架藏書量的大小、使用人數多少等因素。

表1 柱網與適應性關系比數

資料來源:鮑家聲.現代圖書館建筑設計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84

但是,強調“三統一”并非涉及所有的空間,對于藏、閱合一的空間,功能經常發生調整變化空間,宜采用“三統一”的做法。這種在傳統圖書館和模數式圖書館的基礎上結合國情提出來的被稱為“模塊式”圖書館。這種結構“既保證圖書館空間的靈活性,也保證各使用空間的自主性和經濟性,并為圖書館走向綜合性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

圖書館建筑空間、造型及風格的多樣性

同樣地,圖書館建筑設計的靈活性、高效性和美觀性原則要求圖書館建筑空間要靈活多變,造型和風格協調多樣。

3.1 空間

對圖書館進行空間組織的目的是使建筑合理布局、使用方便,達到最大的使用效率。圖書館建筑的空間分為外部空間和內部空間。城市圖書館的外部空間包括圖書館在整個城市空間中所處位置和圖書館單體之間或圖書館與其它建筑所營造出來的空間。內部空間主要是指建筑內部的各個功能區的布局關系。(圖1)下面主要就圖書館的內部空間組織的多樣性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

圖1 城市圖書館內部空間及功能關系

參考資料:鮑家聲.現代圖書館建筑設計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55

首先要做到功能分區合理?,F代圖書館的空間組織從以“書”到以“人”為中心的轉變體現了圖書館設計理念的轉變。圖書館建筑內部空間按功能一般劃分為公共使用區、書庫區和辦公區,其空間組織要做到簡單方便、方向明確、安靜舒適。在設計過程中應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并使這些區域形成一個有序的空間環境。這就要求將不同使用對象、不同功能的空間組成一個相互聯系而又相互區別的有機整體。

其次要做到開放靈活。圖書館的空間形態由封閉固定轉變為開放靈活是圖書館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一個重要體現。圖書館的空間由傳統的分散、進深小的長條狀變為進深較大、空間相對集中塊狀,改變了傳統圖書館藏----借----閱封閉固定方式,變為藏----借----閱----管空間四位一體化開敞靈活方式?,F代城市圖書館的技術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對空間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的適用性和未來時期的可擴容、可變換性是城市圖書館空間組織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此外,圖書館建筑實行統一柱網、統一層高、統一荷載的設計方式,增加柱網的尺度,獲得了開敞連貫的大空間,提高了圖書館空間使用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一個開放靈活的空間,使城市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而空間的開放靈活程度,是檢驗城市圖書館建筑設計成敗的一個重要標準。

3.2造型及風格

人們對一個建筑的第一印象直接來源于建筑物的造型和風格,因而城市圖書館建筑的性格特征也直接反映在建筑造型和風格上。城市圖書館建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的象征,其建筑造型和風格應在遵守共性的同時,又要尊重個性,追求靈活多變而又體現城市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

傳統圖書館建筑平面一般呈“工”、“山”、“出”、“回”等字形,造型比較單調古板?,F代圖書館建筑設計出現了同層高、同柱網、同荷載的模數式設計后,建筑師在造型上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如坐落在深圳中央商務區的深圳圖書館,它造型獨特,構思精巧,極富現代感。圖書館建筑以四部翻開的巨型書籍作為建筑后部的襯托,新館外觀主體色調為黑色,莊重而又厚實。在新館入口處設計了一棵金色智慧樹,集中反映了深圳圖書館以開放、智慧、網絡為導向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理念,同時,也體現了深圳年輕、開放、現代、動感的城市性格特征。它的設計充分與深圳這個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現代城市的文化融合,成為深圳一道別具特色的文化景觀。

我國城市的新圖書館建筑,普遍吸收了西方圖書館建筑設計的形式、風格、樣式和工程技術,也吸收了新的設計理念。但是任何一個城市的建筑文化都有自己發生和存在的歷史時間和社會空間,這種建筑文化的存在決定了這個城市建筑的時代性與民族性,并構成一個城市建筑文化的本質屬性。正是這種傳統建筑文化和現代建筑設計理念之間的差異,造就了城市圖書館建筑造型和風格的多樣性。如何將城市傳統建筑文化同現代建筑文化結合起來成為圖書館建筑設計過程中必須解決的課題。

結語

城市圖書館建筑是城市中一個長久的文化設施,同時也是一個城市的標志性文化建筑。城市圖書館建筑設計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固守傳統模式,設計必須有新思維、新理念和新創造,要從規劃選址、功能結構、空間組織、建筑造型及風格等方面作全方位的考慮,進行獨具匠心的設計。

參考文獻:

[1]李明華.圖書館建筑規劃設計的新理念新模式,南方建筑,2002(4).

[2] 鮑家聲.現代圖書館建筑設計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 羅鳳莉.論現代圖書館建筑設計.建筑技術開發,2003.9

[4]趙維平.圖書館建筑內部空間的布局.科技情報與開發,2005年第15卷第16期

[5]竇英杰.論圖書館建筑的人文內涵.圖書館建設,2004(2)

[6]王昕.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建筑的新理念.圖書館建設,2001(1)

[7]張儉.現代圖書館――建筑美與環境美的和諧統一.中國環境管理,2002(5)

篇6

【關鍵詞】 腦缺血

【Abstract】 AIM: To observe synaptophysin(Syp)expression in hippocampal CA1 region of 7dayold Wistar rat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Syp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after reperfusion.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yp in hippocampal CA1 region i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 increased at 3 d after reperfusion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at 7 d. The corrected optical density(COD)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hamoperation group (P

【Keywords】 cerebral ischemia; synaptophysin; hippocampal CA1 region; rats, Wistar, animals, newborn

【摘要】 目的: 觀察新生Wistar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海馬CA1區突觸素的表達. 探討中樞神經系統的可塑性. 方法: 應用免疫組化方法觀察新生鼠腦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時點腦組織突觸素的表達. 結果: 缺血再灌注3 d突觸素表達開始增高,7 d達高峰,14 d時免疫活性仍高,其矯正吸光度值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關鍵詞】 腦缺血;突觸膜糖蛋白;海馬CA1區;大鼠,Wistar;動物,新生

0引言

突觸素(synaptophysin, Syp)是一種與突觸結構和功能密切相關的膜蛋白,Syp作為突觸囊泡的一種特異標志性蛋白,其數量和分布密度可間接反映突觸的密度[1],突觸重建時其表達明顯增多,與神經可塑性密切相關.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2]發現機體在缺血缺氧時,能反映神經細胞代償及重塑的Syp的表達和生成增加. 我們旨在研究新生鼠腦缺血再灌注后突觸素的變化規律,探討中樞神經系統的可塑性.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出生后7 d Wistar大鼠70只(遵義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體質量18~22 g,雌雄不拘,隨機分為假手術組和缺血再灌注組,每組35只. 1000 u青霉素ip預防感染, 30 g/L戊巴比妥鈉(40 mg/kg) ip麻醉. 抗Syp抗體(即用型):鼠抗人mAb(DAKO公司). Mias99B圖像分析系統(四川大學圖像圖形研究所).

1.2方法

1.2.1腦缺血模型的制作① 假手術組: 分離動物右側頸總動脈,不阻斷血流;② 缺血再灌注組: 阻斷右側頸總動脈45 min再灌注. 兩組均于術后7個時間點即2, 6, 12, 24 h和3, 7, 14 d斷頭處死動物,每時間點5只,取右側大腦半球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待測. 制模成功標準為結扎右側頸總動脈后2 h對側(左側)肢體活動障礙.

1.2.2標本制備及Syp檢測采用免疫組織化學Envision二步法. 取標本固定24 h,石蠟包埋,進行海馬CA1區、皮層連續冠狀切片,片厚4 μm. 切片常規脫蠟和水化,微波抗原修復10 min,室溫下自然冷卻20 min,蒸餾水漂洗后置于PBS (pH=7.4)中,用30 g/L過氧化氫避光孵育20 min以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PBS漂洗5 min×3,加20 μL一抗,4℃冰箱孵育過夜,PBS漂洗5 min×3,加20 μL相應的EnvisionTM復合物,37℃孵育30 min,PBS漂洗5 min×3,DAB顯色,蒸餾水漂洗、復染及封片. 以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

1.2.3圖像分析用圖像分析系統測量切片海馬CA1區Syp吸光度值(A值),每只鼠5張切片,每張切片測2次,每次所測面積大于海馬CA1區的50%,取其平均值作為Syp的A值;同時測定同一張切片上胼胝體的A值以作為Syp的背景值,用CA(矯正吸光度)值進行比較和分析,CA=實測值-背景值,以避免染色過程中非特異性染色所造成的誤差.

1.2.4病理學檢查取相應部位切片行HE染色,觀察其病理學改變.

統計學處理: 各組CA值以x±s表示. 用完全隨機設計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分析. P

2結果

2.1Syp的表達Syp陽性染色呈棕黃色點狀或顆粒狀沉積,位于胞質內,胼胝體、血管和膠質細胞不著色,陰性對照切片未見Syp免疫產物. 假手術組海馬CA1區可見Syp表達,免疫反應物顆粒很小,分布彌散(Fig 1),隨日齡增加免疫反應產物CA值逐漸增高;缺血再灌注組海馬CA1區Syp在腦缺血再灌注3 d免疫活性增高,7 d達高峰,14 d免疫活性仍高,免疫產物的顆粒較大、密集、染色深(Fig 2); CA值高于假手術組,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

2.2病理學改變假手術組未見神經元損傷,缺血灌注組大鼠海馬CA1區神經細胞自缺血12 h開始水腫、壞死,錐體細胞大部分受損,第3 日最重,第7日逐漸好轉(Fig 3).

3討論

Syp是一種Mr 38 000的酸性鈣結合糖蛋白,在神經元胞體合成后主要轉運至軸突終末,特異性地分布于突觸前囊泡膜上. Syp分布非常廣泛,在神經組織如腦、脊髓、視網膜和神經肌接頭的突觸前成分、腎上腺髓質,以及各類內分泌細胞等都有分布[3]. 免疫電鏡研究證實,Syp位于小圓形或扁形突觸囊泡質膜面,光鏡下標記的Syp顆粒樣物實際上是成簇的囊泡,而95%以上的新皮質突觸前終末均含有這種小突觸囊泡[4]. Syp作為突觸前終末標記物,使用免疫組化方法及圖像分析技術檢測其免疫陽性物質在給定區域的吸光度值,可以間接評定突觸的密度及分布. 免疫組化研究證實, Syp的免疫活性在成熟腦組織中高度集中在突觸前軸突末梢內,圍繞著神經元和其樹突. 因此該蛋白被廣泛用于標記軸突終末,是突觸重建的重要標志. 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 腦缺血再灌注組與假手術組相比,于再灌注2, 6, 24 h Syp的免疫活性未見明顯變化(P>0.01),第3, 7, 14日與假手術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參考文獻

[1] Saito S, Kobayashi S, Ohashi Y, et al. Decreased synaptic density in aged brains and its prevention by rearing under enriched environment as revealed by synaptophysin contents [J]. Neuroscience Res, 1994;39(1):57-62.

[2] Martinez G, Di Giacomo C, Carnazza ML, et al. MAP2, synaptophysin immunostaining in rat brain and behavioral modifications after cerebral postischemic reperfusion [J]. Dev Neurosci, 1997;19(6): 457-464.

[3] Wiedenmann B, Franke WW. Identif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synaptophysin, an integral membrane glycoprotein of Mr 38,000 characteristic of presynaptic vesicles [J]. Cell, 1985;41(3):1017-1028.

[4] Walaas SI, Jahn R, Greengard P. Quantitation of nerve terminal population: Synaptic vesicleassociated proteins as markers for synaptic density in the rat neostriatum [J]. Synapse, 1988;2:516-520.

[5] Kojiro K, Statoshi G, Shinji N, et al. Changes of immunoreactivity for synaptophysin following a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rat striatum [J]. Brain Research, 1993;616:320-324.

[6] Ishimaru H, Casamenti F, Ueda K, et al. Changes in presynaptic proteins, SNAP25 and synaptophysin, in the hippocampal CA1 area in ischemic gerbils [J]. Brain Res, 2001; 903(12):94-101.

篇7

關鍵詞:圖書館;流通工作;服務質量

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國人對于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圖書館當中,其流通服務圖書館工作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并且圖書館對于讀者所提供的服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讀者對圖書館的評價。因此,怎樣提升圖書館的細節服務質量,是每一個圖書館工作人員所必須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圖書館當中細節服務的重大意義

(一)我國圖書館流通工作現狀

在我國,圖書館流通服務收到了多重因素的制約,主要表現在:全國范圍內,許多圖書館存在有文獻不足的情況。并且在圖書館當中,讀者閱讀環境也存在有較大的差異、圖書館管理制度較為落后、電腦檢索系統錯誤頻出、圖書館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等。經過對圖書館調查研究發現,在以上矛盾類型當中,圖書館工作人員服務質量差是引起讀者不滿最為常見的原因。

(二)圖書館當中細節服務的重大意義

在現代管理學理論當中,“細節”與“服務”是人們最常提到的詞語,所以細節管理與服務意識成為了目前我國企業管理當中的一個重要詞語。而細化到圖書館的當中,其流通服務是圖書館和讀者之間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讀者憑借這一窗口當中所得到服務的感受便會對讀者對該圖書館做出最為直接的評價。所以在圖書館日常運營過程當中,應對于“細節服務”進行高度的重視,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進每一名員工的心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圖書館在今后能夠得到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并由此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圖書館細節服務開展策略

如果說在圖書館日常運營過程之中,服務為一種意識,那么細節服務便是一門藝術,圖書館為了能夠得到長期持續的發展,必須要就自身的流通服務質量進行提升。而在目前的大環境當中,并沒有一種相對比較統一的辦法,本人憑借自身多年來在圖書館當中進行流通工作的經驗,建設性地提出了增強細節服務的相關措施。

(一)著重環境細節

絕大多數讀者認為,優秀的環境是他們在進行書籍閱讀過程中輕松愉快的前提,因此工程師在針對圖書館進行環境設計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針對基礎設施的構建進行高度的關注,保障讀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環境可以稱得上是舒適,這樣才可以讓圖書館在運營的過程當中,吸引大量的讀者到來。

例如在圖書館當中,人們對于圖書館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在聲音方面,噪聲越小的圖書館往往讓人最快產生好感。所以在圖書館當中的工作人員,其言行舉止一定要盡可能的降低聲音。只有圖書館當中的工作人員以身作則,才能讓讀者在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感受到圖書館的細節服務質量,并在潛移默化當中,為讀者營造出一個理想的閱讀環境。

(二)著重溝通細節

盡管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普及,在全國范圍內的圖書館當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實現了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計算機管理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管理,這使得圖書館在進行日常運營的過程當中,其流通效率得到了明顯的增強,但是也從另一個層面上降低了讀者和圖書館之間的交流。但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圖書館當中的工作人員對于讀者的服務態度依然需要進行增強,這在某些層面上,彰顯除了圖書館的人文性。

例如,圖書館工作人員在與讀者進行日常交流的過程當中,其職業用語的使用和溝通時所用的技巧一定要進行注意,在與讀者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盡可能多的使用“您好”“沒關系”“謝謝“不客氣”“歡迎下次光臨”等文明用語。讓讀者在進行館內閱讀的過程當中,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并且由此降低了矛盾產生的可能性。另外,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進行溝通的過程當中,還需要盡可能多的使用眼神來進行交流,因為真誠的眼神往往會讓讀者感受到圖書館所特有的人文性。

(三)著重操作細節

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流通服務工作當中還需要針對操作細節進行關注,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運作效率,并為讀者帶來更加良好周到的服務。

例如,圖書館當中所懸掛的標語橫幅,應盡量避免呆板枯燥,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這些標語橫幅的人文性或趣味性。這樣做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還可以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放松。另外,在圖書館當中,應每間隔一定距離設立一個意見簿。讓圖書館了解到自己在日常工作過程當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時給予更正,并不斷總結工作當中的經驗,為讀者帶來更加愉悅的閱讀體驗。

三、結束語

在圖書館的流通工作當中,其服務細節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讀者對于圖書館的印象,因此圖書館在日常運營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針對細節服務進行重視,使讀者在圖書館閱讀的過程當中感到輕松愉悅,這樣才能讓圖書館做到長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流通部;工作;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2月9日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圖書館作為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文獻中心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各高校圖書館的辦館條件、服務質量和數字化程度都得到了顯著數提升,實現了館藏借閱一體化的開架閱覽,為讀者獲取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文獻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圖書館館藏借閱一體化開架閱覽服務模式下,普遍面臨圖書錯架、亂架,圖書破損、丟失,館藏數據信息不準確等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滿足讀者的需求,成為圖書館流通部工作探討重要問題。

一、圖書錯架、亂架

(一)圖書錯架、亂架現象基本情況。高校圖書館采用藏借閱一體化的開架閱覽服務模式,改變了傳統圖書館的外借服務和閱覽服務模式,是圖書館管理方式上的改革和發展。由于藏借閱一體化管理實行全開架服務,讀者可隨意查詢、借閱,這種服務模式使文獻破損、丟失、亂架現象尤為突出。圖書的錯架主要是指讀者和圖書管理員在挑選圖書及上架的過程中沒有按照正確的圖書館分類法將圖書放錯位置。圖書亂架是指讀者在挑選圖書時,隨意查閱圖書信息,挑選后不知道圖書原來的位置,隨意放置圖書,造成圖書在書架上排列無序,凌亂。圖書錯架、亂架具體表現形式為:讀者借閱圖書時,不了解圖書館的分類及排列順序,不遵守圖書館規章制度,挑選圖書沒有目的,一次挑選多本,歸還圖書時不能準確找到圖書正確位置,隨意亂放;圖書管理員在排架時,圖書排的太滿或者放的太高,讀者挑書容易,放書難,直接導致圖書隨意亂放。

(二)降低圖書錯架、亂架的措施。針對流通工作存在的錯架、亂架現象,圖書館要加強圖書導讀宣傳工作,采取多項舉措,培養讀者良好的借閱習慣,同時圖書館也要加強館員的管理工作,提高館員的工作熱情。具體工作思路:(1)優化圖書館藏結構,合理劃分書庫,一切以方便讀者獲取信息為宗旨;(2)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成立相應的監督部門,實行承包責任制,每個管理員承包一個書庫,監督部門經常進行督促檢查,這樣做既能提高圖書管理員的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降低圖書的錯架、亂架率;(3)圖書管理員要經常巡視書庫架位上的圖書,做好圖書排架、整理的工作,發現圖書錯架、亂架要及時進行調整,確保每本圖書都能及時歸到正確的架位上,以利于讀者查找,提高圖書的流通率;(4)圖書館應和各院系協調,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入館教育,提高讀者利用圖書館的能力,讓讀者了解《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掌握圖書排架規則,這樣可以有效地遏制圖書的錯架、亂架現象發生。

二、圖書破損、丟失

(一)圖書破損、丟失主要形式。圖書的破損、丟失是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問題,這種現象在目前館藏借閱一體化的開架閱覽模式下很難避免。圖書的破損、丟失現象影響了圖書館完整性,降低了文獻的收藏使用價值,侵犯了其他讀者的閱讀權益,阻礙了和諧圖書館的建設進程。圖書的丟失主要有以下五種表現形式:(1)圖書被讀者直接從書庫的窗戶拋出;(2)把自己喜歡的或者需要的圖書隱藏到自己身上帶出圖書館;(3)把圖書中的磁條揭掉,乘老師不注意帶出書庫;(4)將圖書與自己的圖書放到一起帶出書庫;(5)圖書被讀者本人借閱后,由于自己的疏忽丟失。圖書的破損主要表現形式為出現人為的撕頁、亂涂、亂畫,破壞圖書的完整性。

(二)圖書破損、丟失原因分析。目前,高校圖書館圖書的丟失破損行為大都發生在學生讀者群體,經過調研發現兩個原因:(1)讀者自身原因。部分讀者缺乏愛護圖書意識,在閱讀過程中遇到自己喜歡的,就采取挖、撕等手段破壞圖書;少數讀者對圖書館藏書的意義缺乏認識,對偷盜圖書行為認識錯誤,認為偷盜圖書沒有什么大不了;還有些讀者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無論閱讀什么圖書喜歡在圖書上隨意勾畫和圈點。(2)圖書館原因。圖書館管理制度不完善,圖書管理員服務水平有限,讀者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滿足;書庫環境臟、亂,圖書排架凌亂,讀者需要的圖書找不到,或者讀者需要的圖書館藏沒有,心中難免有不滿情緒,一時沖動,對圖書進行破壞;圖書館服務設施、安全保衛設備簡陋;圖書館館員態度不好,對于讀者咨詢的問題,部分館員態度冷淡、僵硬,對讀者的問題愛理不理,使讀者心理產生不滿、反抗情緒,做出一些偷盜、撕頁、亂涂亂畫的過激行為。

(三)降低圖書破損、丟失率的措施。圖書破損丟失給圖書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影響,嚴重損害了其他讀者的切身利益,圖書館必須加以重視,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解決。(1)對讀者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愛書、愛館教育,利用學校廣播、宣傳欄、校園網、校報等工具宣傳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2)圖書館制定《圖書館利用指南》,在新生入學之際,對新生進行讀書、愛書的思想教育,做到人手一冊,讓讀者牢固樹立起愛護圖書、保護圖書的意識;(3)舉辦各種關于愛護圖書、保護圖書活動或講座,定期展覽破損圖書,宣傳偷書、損壞圖書的危害性,讓讀者意識到偷書、損壞圖書是可恥的,愛書是光榮的;(4)圖書館流通部為讀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成立讀者咨詢服務部,方便讀者獲取所需資料,配備打印復印機等設備,為讀者提供復印、掃描等服務,同時在閱覽桌上要放置紙和筆以及溫馨提示標語,這樣讀者在閱讀圖書的過程中遇到自己喜歡文章,可以自己抄寫或者拿到讀者咨詢部進行復印,這樣既可以方便讀者獲取自己所需信息,又可以防止圖書的丟失和破損;(5)圖書館要提高圖書的安保設施,防盜設施簡陋,這也給想偷盜圖書的讀者提供了便利,可以安裝攝像頭、防盜儀、磁條檢測儀等設備;(6)圖書館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大宣傳工作,如微博、博客和公共微信平臺,這種新媒體平臺在讀者中很受歡迎,這樣既有利于圖書館的宣傳活動,也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7)做好讀者導讀工作,提供熱情微笑服務,,耐心解答讀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用實際行動去感染讀者;(8)對書庫進行必要的裝飾,放置綠色植物,懸掛名人字畫,擺放溫馨提示標語,提供熱情服務,給讀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干凈、優美的閱覽環境。

三、館藏數據信息不準確

(一)館藏數據信息不準確問題。目前,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在圖書的流通中,經常碰到館藏數據信息不準確現象,其表現形式為:(1)讀者所借已經歸還,圖書管理系統顯示借閱;(2)圖書已被讀者借閱,圖書管理系統中沒有借閱記錄,直到讀者歸還圖書才發現;(3)圖書已借閱,圖書管理系統有借閱記錄,但讀者的借閱記錄與讀者實際借閱需求不符;(4)讀者借閱圖書的過程中出現圖書不能借閱或無讀者信息;(5)讀者借閱圖書數量與圖書設置借閱規則數量不符;(6)圖書實際館藏位置與館藏數據信息不符;(7)圖書實際館藏信息與書庫門口標識信息不符;(8)圖書實際館藏位置與圖書館給讀者提供的信息不符;(9)部分圖書破損嚴重或者丟失不能補回,已經停止流通,圖書管理系統顯示圖書信息正常流通。

(二)館藏數據信息不準確問題原因分析。高校圖書館館藏數據信息不夠準確現象,具有很強隱蔽性,很多問題都是在圖書流通的過程發現,這種情況的出現,基本上都是人為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圖書館要承擔最主要責任。(1)圖書館每年采購大量的圖書,圖書數據信息編目都是外包。雖然圖書館制定有嚴格的驗收制度,但實際驗收時,可操作性不強,基本都是抽查驗收入庫,這必然會造成實際館藏圖書信息與館藏數據信息不符;(2)圖書館根據采購計劃,結合各庫室的實際情況來,優化館藏結構,合理調配庫室,對圖書信息進行重新調配。圖書館館員在調配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出現館藏數據信息與實際館藏信息不符;(3)圖書館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圖書館藏信息發生變化之后,不能及時更換書庫標識,對外最新館藏信息,導致圖書實際館藏信息與書庫門口標識信息、圖書館提供給讀者的信息不符;(4)部分圖書已經停止流通,但圖書管理員沒有及時剔除館藏;(5)圖書管理員在提供圖書借還服務中,由于人為原因,或者網絡、計算機等故障,導致讀者借還圖書與實際借閱需求不符;(6)讀者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圖書沒有歸還,認為自己歸還了,或者自己歸還其他讀者的圖書,自己的圖書反而沒有歸還。

(三)館藏數據信息不準確問題解決的具體措施。由于造成館藏數據信息不夠準確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可以針對圖書管理員制定相應的措施,提高館藏數據信息的準確率。(1)圖書館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圖書清點工作,使實際圖書、圖書賬冊、館藏數據信息三者趨向一致;(2)圖書借閱過程中,圖書管理人員應提醒讀者所借圖書信息,保證借閱到自己需要的圖書;(3)加大投資力度,加強先進的網絡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更新設備,提高服務工作的效率;(4)培養館員的積極性,提高館員整體素質,加強館員繼續教育學習,同時引進圖書情報學專業人才,充實館員退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5)圖書館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對館員進行培訓,尤其加強圖書管理軟件的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軟件操作的流通,在圖書借閱過程中,發現圖書信息問題,及時解決;(6)營造溫馨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合理分配工作崗位,盡量做到人職匹配,實施彈性的工作制度,關心工作人員的生活,解決工作人員生活中問題,提高工作人員心理歸屬感,增強館員凝聚力。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流通部服務工作普遍面臨的三大問題,采取任何針對性的措施,只能降低問題發生的幾率,目前沒有徹底解決問題有效的措施。另外,這三個問題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任何一個問題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將提高其他問題發生的幾率。因此,高校圖書館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想讀者之所想、急讀者之所急,站在讀者的角度看待問題,提高館員的整體業務水平,努力改善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千方百計地去滿足讀者的需要,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主要參考文獻:

[1]姜正云.圖書館流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析[J].圖書館雜志,2007.26.2.

篇9

關鍵詞:高職院校 圖書館 以人為本 服務體系

從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來,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本質,成為各界研究討論的熱點話題。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指導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科學觀念和根本方法,同樣對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和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職院??蒲兴降奶嵘W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動作用。只有積極探索高職院校圖書館改革途徑,構建以人為本的服務體系,才能推進高職院校圖書館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以人為本,提倡人文關懷,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方向。它對于提升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整體水平,充分發掘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潛力,改善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環境,樹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嶄新形象,無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指引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和思路。在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中,以人為本的根本宗旨就是在服務中以讀者為“上帝”,讀者的需求、讀者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體現在以人為本的之中,充分尊重讀者的個人自由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一切合理需求。

一、高職院校圖書館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內涵

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觀念要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對知識、信息的需求和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為最終目的,所以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的歸宿在于把高職院校圖書館及其資源充分提示與展現給讀者,使讀者最大限度地從高職院校圖書館滿足其信息需求。傳統管理強調“以書為本”,現代管理則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本”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者要用“心”對待讀者,主動為讀者開展深層次服務,這就必須了解讀者、熟悉讀者,同時了解館藏中各項文獻信息,引導讀者獲取所需信息,起到“知識導航員”的作用。要加強高職院校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溝通和交往,擴大管理者視野,制定一套管理制度與方法,使人的積極性、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在管理觀念上進行創新,轉變角色意識,從文獻的保存者、管理者變為信息資源的開發者和傳播者。“以人為本”首先是管理者應按照人本性的要求,把館員工作生活質量的提高、館員滿意度的提高、館員的成長與發展等以人為本的因素作為追求的目標,以培養館員的能力和激發館員的潛能為著眼點,把提高館員素質、規范館員行為、調動館員積極性、發揮館員創造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強調通過教育的以人為本使館員的知識結構更為合理。通過建立終身教育理念,使館員不斷獲得取新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主工作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發揮館員個性,健全館員人格,使館員受到自我教育、自律培養、團隊文化的熏陶;通過內在的自我激勵,使他們產生對工作的責任、興趣和成就感,能更好地發揮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和各個業務環節中更充分地體現出館員的主體作用。

現代社會關注的是人合理的精神和物質需求。讀者索取信息資料和陶冶精神本身就體現了人性的問題。讀者的需要是無限的,但就高職院校圖書館現實性而言,讀者的需要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只能是有限滿足。所以,高職院校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就是要以尊重讀者、關懷讀者為宗旨,與讀者相互溝通,并建立一種親切的、平等的、相容的服務關系,讓讀者在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中找到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精神家園。高職院校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服務是人類步入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時代和高職院校圖書館現代化所追求的一種新型的服務理念,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多樣化服務模式的必然趨勢,也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管理創新追求的目標。

二、構建高職院校圖書館以人為本服務體系的主要途徑

“以人為本”的服務體系可以用心去做,用話去說,用手去干,用腦去想。以人為本的服務不僅要在形式上新穎、多樣,還要在以人為本的服務體系上擴大其內涵,延伸其價值?!耙匀藶楸尽钡暮诵氖亲鹬厝耍斫馊?,關心人,激發人的熱情。比如推崇“讀者第一,用心服務”的理念,并推出“首問制”服務和“零投訴”服務等,這些措施的目的就在于實現人的價值,讓圖書館充滿人文關懷,體現和諧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以藏借閱一體化取代了長期沿襲下來的閉架借閱制度為例,這項服務在時間上打破了機關式的作息時間,延長了開館時間,同時現代化的服務手段極大限度地方便了讀者對文獻信息的檢索和獲取,這就體現了“以讀者為本”這一宗旨。

1.提供個性化服務,全方位滿足讀者需求

隨著信息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和讀者層次的提高,讀者越來越要求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員必須擴大知識面,提高服務技能,以適應不同層次讀者的需要。比如根據讀者需要,設立預約服務,對專門的科研人員,可以開通電話預約、網上預約等多種形式,送服務到家。還可以跟蹤服務,對學院的重點學科及課題,充分利用網絡,廣泛收集資料,并把網絡資料進行分類、整理,集中下載,編制成具有專題目錄、文摘、索引、提要、綜述的二次文獻,提供給研究人員。

2.營造良好閱讀環境,體現人與環境的和諧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覽環境對讀者的閱讀愿望和閱讀效率及學習效率有直接影響。以人為本的閱讀環境要讓讀者既感到舒適,又能激發讀者閱讀學習興趣。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包括燈光、溫度、色彩、聲音、空氣流通等都要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讓讀者身在其中,身心受到洗禮,讓讀者心曠神怡。因此在圖書館中可以增添一些藝術品和綠色植物,如字畫、雕塑、陶藝、壁掛、盆栽等,使室內環境布局整齊美觀、協調統一。讓讀者一走進開放舒適、通透寬敞的閱覽環境里,就產生書中有人的感覺,并能領悟到一種脫離塵囂、修身養性,投身書海的強烈吸引力,激起他們美好的閱讀欲望。

3.各種標識設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要求

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不僅體現在規范的服務語言上,而且還應體現在高職院校圖書館內設置的警示標語上,標語要有人情味,多一些“請”“毋”,少一些“嚴禁”和“罰款”等辭令,讓讀者進入高職院校圖書館感到愉悅、舒適和親切,讓讀者感到遵守高職院校圖書館規章制度是一種責任和義務。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對服務流程進行設計時,應以方便讀者習慣為出發點,制作出醒目的區域指示牌、服務流程圖、信息公告欄等。標識設計要清晰、形象,體現以人為本。要使讀者能輕松自如地到達自己想要去的區域,為讀者提供良好的精神家園。

4.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變成館員自覺的行為準則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讀者的需要而開展的。在服務過程中應以讀者為中心,籌劃可以預見的讀者需求變化趨勢,整合高職院校圖書館各種資源和服務功能,形成一個以服務為導向,以讀者需求變化為動態響應的服務體系,讓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成為館員的自覺行為準則,使以人為本的服務滲透到每一次服務、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微之處,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溫馨,體會到在高職院校圖書館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滿足,是一種權利,而不是外在約束,使讀者有一個輕松舒暢的查詢、閱讀心情。

5.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的服務水平

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的目標是服務讀者。我們的任何規定、決策和目標都必須定位于我們的讀者,滿足他們對信息和知識的需要。搞好服務的根本是創新。創新要以“以人為本”為前提,以向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創新服務不僅是理念意識的創新,更是服務內容及服務方式的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讀者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甚至會以商業服務的標準來看待我們的服務水平、評價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如果高職院校圖書館不能創新,就會在傳統高職院校圖書館向現代化高職院校圖書館轉型的進程中落伍,因此,要堅持思想觀念的創新,并落實到讀者服務實踐中去,努力滿足讀者的各種以人為本的需求,提供優質的服務。

總之,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以人為本的服務的目的是:宣傳以人為本,實踐以人為本,把更多的不同層次的讀者吸引到高職院校圖書館中來,使他們享受到知識的熏陶,得到知識的啟迪,收獲知識的成果。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讀者越多,說明文明的理念越深入人心,社會整體文化素質越高。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諸多以人為本的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討和完善,只要高職院校圖書館以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去努力實踐,高職院校圖書館事業就一定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張華潤.以人為本構建和諧高職院校圖書館(J).科技信息,2011(05).

[2]馬忠庚,王學軍.高校圖書館館員素質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0).

篇10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文化建設

1 圖書館文化的含義

圖書館文化即圖書館館員對其共同擁有的具有群體特征或組織特征的某種規范與價值觀的歸屬和認同。它跟企業文化十分相似,是圖書館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作為圖書館中所公認和共同遵循的工作目標和宗旨、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等,是滲透在圖書館一切活動之中的精髓。高校合并后圖書館文化則是來自各個校區圖書館文化的混合體,急需重建,從而起到校園文化窗口應起的作用。

圖書館文化可從物質層、制度層和精神層等三個層面去把握與理解。物質層為表層,是圖書館現象和形態的展現。中間是制度層,制度是具體的、可操作的,它本質屬于物質文化范疇。核心是精神層,物質的文明決定人們的精神世界,精神境界的創造又作用于物質水平的發展。制度是物質建設的保障,精神理念貫穿于制度制定的過程中,因此,制度是物質和精神文化集合的產物。

2 圖書館文化的作用

2.1對圖書館員工的影響

高校合并后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來自不同單位,價值觀念與精神追求都不盡相同,通過圖書館文化建設,創造一種充滿熱情、和諧融洽、催人奮進的環境氣氛,引導館員群體將個人理想與圖書館總體目標統一起來,促進圖書館員的協調一致,消除因合并帶來的不同圖書館文化之間的沖突,將各種矛盾和沖突消滅于萌芽狀態。圖書館館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圖書館共同價值觀念,自覺地把圖書館的目標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再通過適當的激勵措施,自可引導全體館員為圖書館事業奮斗不息。

2.2對外界的輻射作用

圖書館文化一旦形成,它不僅對本館員工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對外界產生影響。高校圖書館本身就是大學里一個重要的教學輔助部門,圖書館良好的文化氛圍定會給高校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圖書館職工飽滿的工作熱情就能增加學生對圖書館甚至是學校的喜愛,也許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態度也有影響。合并高校本來就是所在城市所注目的焦點,校園文化對社會的影響不容小視,良好的圖書館文化有助于校園文化的發展,也有助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3 合并高校的圖書館文化建設

3.1物質方面的建設

物質層是圖書館文化的表層,是形成圖書館文化制度層和精神層的物質條件和基礎,包括圖書館的館舍設施、技術設備、文獻資料等,它往往能折射出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實力、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圖書館畢竟不是企業,很多物質上的東西并不由圖書館自己掌握,只能在既有的條件基礎之上進行適當的布局。圖書館文化建設必須結合本館實際,重視外在物質形態建設,以外在載體的折射讓人感知到,才能發揮圖書館文化的感染力。圖書館的建筑設計可能大多不能改變什么了,但是內部設施、內部環境卻可以按照本館文化氛圍來設置,給人以清新、自然、幽靜、舒暢之感;加強圖書館人文景觀建設,突出圖書館個性特色,給人以整潔大方、肅穆莊嚴之感??偟膩碚f,館內環境要從圖書館整體形象考慮,注重一體化的布局,統一規劃,力求做到風格一致,并且要有自己的特色。

3.2制度方面的建設

制度層是圖書館文化的里層,主要是指對圖書館員行為產生規范性、約束性作用,在圖書館管理中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包括圖書館管理的各項工作制度、崗位責任制、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等,制度層起著規范和制約物質層和精神層的作用。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要簡潔明了、易于操作,制度的制定可以參考借鑒其它圖書館的經驗,并且盡可能讓廣大館員參與其中。

3.3精神方面的建設

3.3.1關愛館員

圖書館文化建設的主體就是廣大館員,關愛館員是圖書館文化建設實施的基礎。首先要創造好的工作環境和平等溝通的機會,創造公平競爭的人際環境和氛圍,使圖書館成為館員施展才能,發揮創造力,實現自身價值的廣闊舞臺。加強圖書館領導、部門負責人與館員的溝通,讓館員了解圖書館的經營決策和運作情況,不要讓館員成為局外人。在圖書館文化建設中,要注意發現、培養典型的人或事,并予以大力宣傳和鼓勵,充分利用其示范效應,使更多的人認同、理解和接受。

3.3.2口號宣傳

將圖書館全體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工作理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通過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概括出群體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做成標語,比如:一切為了讀者,讀者的滿意度是衡量工作稱職的最佳準則,開展一流優質服務,充分發揮圖書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追求無私奉獻,遵守職業道德等等。把這些標準做成手冊或者跟規章制度一樣懸掛于各部門,讓大家每天都看到,從而產生感染力,起到提醒與促進記憶的作用,讓圖書館文化體現在每一個館員的日常工作之中。

3.3.3感染讀者

圖書館是保存文化、經營文化、生產文化、傳播文化的服務平臺,讀者來到圖書館,就是要享受文化、獲取文化、滿足自身對文化的心理需求,從而獲得最高的文化精神附加值。圖書館早已由傳統的重藏輕用到現在的用藏并重,圖書館文化的構建對外要以充分滿足讀者需求為準則,因為我們圖書館無論是觀念的更新還是設備的更新,抑或是人才的更新,都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好越來越大量的文獻信息資源,最終都是為了方便讀者利用,圖書館文化也是為圖書館這一使命而存在的。圖書館文化建設要把“讀者至上”的理念寓于嚴格的科學管理之中,使所有的館員牢固樹立服務觀念。圖書館文化建設是為了加強圖書館管理工作,進而為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所以最終是要回到讀者這里來檢驗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成效的。

4 結語

圖書館文化建設是合并高校圖書館加強圖書館管理,化解矛盾沖突的有效途徑,讓全新的圖書館文化激勵館員以全新的精神面貌進行工作,讓讀者感受到圖書館文化的熏陶與享受到圖書館高質量的服務,這樣圖書館文化建設就算是成功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