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學習心得范文
時間:2023-09-27 18:1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律的學習心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進一步調整,為*的新一輪創業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面對如何進一步啟動經濟,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保持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穩步發展,98年12月,市委九屆三次會議確立了實施“兩區三鄉一軍”的經濟發展戰略,明確把建設*旅游之鄉、大力發展旅游重點產業作為新一輪發展中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為我市充分利用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有歷史人文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營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一年來,市委、市政府以強烈的機遇意識和發展意識,解放思想,精心組織,把旅游業列為全市優先發展的龍頭產業,成立了建設*“旅游之鄉”領導小組,下發了加強*市各景區、景點管理的有關規定,系統編制了全市旅游業五年發展規劃,先后出臺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旅游之鄉實施方案》、《*市旅游業發展規劃綱要》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旅游之鄉發展步伐的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方案、辦法和措施,加大了市政府主導旅游業發展的力度。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于一身的*旅游區初步形成,旅游產業結構逐步顯現,龍頭產業的作用開始啟動。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總收入達1.5億元,創匯1200萬美元,科技境外游客2.7萬人次、國內游客40萬人次,一個新興的沿海旅游城市正在加速形成。
發展旅游業,既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市增創新優勢,推動經濟發展上臺階的客觀要求。當前我市既具備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確保既定目標的實現,必須進一步樹立“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的觀念,在具體工作中著力推進四項工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客源市場開拓工程、旅游商品開發工程、旅游人才培養工程),兼顧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方面效益,實現旅游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全面抓好市場開拓、產品開發、經營管理,使旅游業真正成為我市的龍頭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此,今后我們將切實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樹立大旅游觀念,依靠各方面力量辦旅游。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認識發展旅游業對促進第三產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作為一項繁雜的、牽涉面廣的產業體系,必須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走旅游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路子,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發展旅游的認識,切實把旅游業作為重點產業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共同做好旅游發展這篇大文章。特別是要注重調動各方面的力量,鼓勵集體、個人、私營、外資等各種經濟成份參與旅游的開發和建設,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社會資金發展旅游業。
二是加大市場開拓力度,豐富宣傳促銷形式。發展旅游業,宣傳促銷是關鍵。首先是加快旅游宣傳品的制作,積極利用高新技術進行宣傳,開展“網上宣傳”攻勢。其次,要推出面向大眾的旅游項目,炒熱本市148萬人口的潛在客源市場。第三要加強重點宣傳,把拳頭產品打出去,走好引進客源這步棋。第四要充分認識整體宣傳和企業個體宣傳的關系,既要組織發支略旅游企業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境外促銷活動,又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和指導企業開展個體宣傳。
三是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增強產業發展后勁。積極實施政府主導型戰略,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展大旅游,堅持“積極、合理、有效”的方針,加強結構和投向引導,爭取“外引內聯”都有新突破。重點抓好雪峰植物園、鄭成功史跡景觀、蔡氏古民居、山外山生態旅游區、黃巢自然風景區的單體規劃和投資說明,加大項目準備,建設項目信息庫。同時,盡快出臺旅游業投資優惠政策,注重利用現代化手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加大對臺、港、澳及東南亞的招商引資力度,做到招商引資與優化結構相結合,引資數量、規模與質量、效益相結合,基礎設施建設與產品開發相結合,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
四是搞好基礎設施配套,提高綜合接待能力。在堅持統一規劃的原則下,實行“誰投資、誰得益,誰經營、誰受益”的優惠政策,積極籌措資金,實行多元化投資旅游產業,積極開發新的景區、景點。同時,積極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改進和完善現階段發展旅游業所需的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配套,充實、完善各類檔次的飯店、餐館,調整我市各區域飯店的比例。繼續完善交通、環衛等設施,增加娛樂設施項目,建設旅游購物、美食街等。
五是合理開發旅游產品,完善旅游產品結構。首先要搞好規劃,分步實施,選準突破口,優先建設投入少、見效快、有特色的精品項目。其次,充分重視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建設和改造有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完善產品的結構,開發面向大眾的旅游項目,實現旅游產品由參觀型向參與型發展。第三,在規劃和建設中做到三個“避免”,即避免不顧需求,盲目上項目,造成投入與產業脫節;避免雷同,造成近距離低水平的重復;避免粗制濫造,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篇2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5)01-011-03
伴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深入,個人信息成為目前重要的社會內容,其承載的內容密切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其保護成為了人類權利保護上的一個基本內容,個人信息目前在社會上的重要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信息受到侵害而產生的嚴重后果也不可估量,而從法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個人信息保護最終體現的是對人權的保護。因此對人權保護所包含的內涵以及發展必然性的角度來說,實現對個人信息法律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個人信息的內涵研究
(一)個人信息的學術研究
就個人信息的相關定義來說,目前存在很多類別的理論學說,有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首先是個人信息的關聯性學說,具體來說就是與人的一切相關評價、判斷、事實等相聯系的所有信息所包含的內容,這里所指的個人信息不僅限于個人的身體、內心、生活地位等私生活,還包括與之相關的社會性內容,其他社會團體 成員、社會文化活動等一切與之相關的內容;而另一種理論學說就是識別性學說,所謂識別是針對信息本身來說的,所有可以進行識別的內容都屬于信息的范疇,具體是指人自身的身份信息、戶籍信息、教育信息、婚姻信息、財物以及身體健康等方面的信息,這種依靠識別的方式對個人信息所做出的定義,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實現了對個人信息范圍以及外延上的限定,同時也對其保護的范圍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避免出現保護內容過寬或者是過窄的問題。
(二)和其他相關概念的聯系和區別
這里主要針對的是個人信息、個人隱私以及個人數據資料等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首先是個人隱私,隱私權自從我國侵權責任法出臺之后才正式在我國立法上予以確定,但是在具體概念上并沒有做立法上的解釋。簡單來說隱私就是不愿意被他人知道的私生活內容,或者是與之相關的內容。無論如何隱私權都是公民所應該享有的受法律保護的私人信息和生活內容,不被他人非法利用、搜集、知悉、騷擾以及公開的一種人格權利。而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之間的區別就在于,個人信息不僅包括個人隱私方面的內容,還包括個人可以公開以及半公開的信息內容,屬于一種包含關系,個人信息所包含的內容要比隱私要多。而個人數據資料主要是在目前計算機社會發展過程下而應運而生的,屬于現代化工具下的一個全新的數據,主要涉及到個人的所有可能被識別或者是已經被識別的所有數據。個人數據是可以用計算機或者是人工的方式來實現傳遞、處理或者是存儲的,屬于個人信息的物化載體。而個人信息并不僅僅依靠物化來實現,可以說個人數據資料僅僅只是個人信息依靠物化來表現的內容,個人信息的內容范圍依舊要比個人數據資料要大的多。
二、個人信息保護所體現出的人權保護特征
人權屬于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相關權利的上位權利,在對其進行法理學研究的過程中,首先對人權進行法理學方面的剖析是十分必要的,很多方面在法理學所表現出的特征都是相通的,只有充分了解人權保護的相關內容,才能對個人信息法律保護實現更好的研究。
(一)人權保護的法理學特征
最早在古典自然法學派中,指出人權就是人所擁有的自然權利,體現出自然法的特征。人權是高于一切的一種權利,屬于國家權力的發展源泉,所有權力的實現都是為了更好的實現人權的保護。因此有些學者在對人權進行定義的過程中,就突出了人權的高于一切性和不可剝奪性,而其相對應的觀點就是突出了人權的法律確定性,認為人權是法律賦予人們的一種公民權利,需要在立法上得到確認。還有些學者從人權的權利內容角度出發,認為人權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是人本身的價值和尊嚴。
我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于人權的解釋強調的都是人權和客觀條件之間的關系,具體解釋就是國家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比如在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的發展模式下所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但是伴隨著目前世界范圍內對于人權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下,對于人權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解釋,并對權利所包含的外延以及內涵都有了全新的發展。具體而言就是指人類作為一個社會的主體,在其生存、發展以及進步的過程中,個人所有方面都應該得到保障以及尊重的合法權利,社會各方面以及國家都有義務對這些合法權利進行保護。這里的人權概念包括了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是人權是形成于人們生存、發展以及進步的過程中;第二是該權利應該得到相應的保障和尊重;第三是社會各方面以及國家都有義務對這些權利進行保護。
就人權的相關內容上來說,無論是個人信息還是人權所要保護的內容,其所體現出的一個最為關鍵的字就是“人”,這里所提出的一切權利內容所針對的主體都是人,雖然在層次上體現出的是人的權利、人所要實現的權利、一個有尊嚴人所要實現的權利這一個遞增的關系,但是無論哪種保護層次都要突出一個人字。人權概念中的“人”所包含的內容到底有哪些呢?筆者認為這里所提到的人應該屬于自然人的范湊,具體應該包括所有出生了的自然人以及尚未出生的胎兒,而且在這些主體上都不存在性別、種族、國籍、宗教、年紀、身份、財產、語言以及膚色等內容上的差別,每個人在人權上所應該受到的保護內容都應該是一致的。在最早的《人權宣言》中,對于人權所要保護的主體,所用的概念包括“公民”、“任何人”、“人人”等,這里一直強調的都是一種人權所要保護主體上的共性,不存在任何有差別的例外。
其次人權所要包含的權利內容,目前在不同的國家以及國家著作中所用的名詞也各不一樣,有“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權”、“公民基本權”、“人民的權利”以及“自然所賦予的權利”等等,這里更多的體現出權利主體所處的地位問題。我國自從有憲法以來,對于人權所包含的權利內容一直沿用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而如果以法理學的角度對權利進行分析,無論哪一種學說,雖然所用的名詞可能有所區別,但都是描述一種 正確的、必須的、正直的行為,也就是說無論是任何國家,任何時期的人,在對權利的描述上,都體現出一種正當性的概念,這些行為都是必要在進行的具有正當性性質的行為。人權所包含的權利內容所要體現出的依舊是一種正當性。而只有這種行為是正當、正確、必須的,才需要強調其應該保護的重要性,才會禁止他人以任何形式來對該權利進行侵害。
目前有可能對人權造成侵害的主體一般都是個人和國家,在自然法學派的研究中,人權是要優先于國家權力的,所有相關的權力都是來源于人權,所以需要法律來對人權進行確認,將其變成一個需要法律來保護的法定權利,這是保護人權的最好途徑,但并不是依靠法律來對人權進行確定,只是更好保護人權的一種手段和方式??墒窃跉v史發展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國家機關都能堅持當初的初衷,堅定的對人權進行保護,相反的他們作為權力機關,極有可能成為侵害人權的主體,自然法學派在十七十八世紀將人們的權利內容確定為人權,就是為了更好的讓國家這個主體來承擔保護人權這一義務內容,不能對其進行侵害。由于每個人所享有的人權都是無差別的,所享有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但是在無形中也要求不能侵害到他人的人權,這是一個隱含的內容,這就是說,每個人都享有人權受到保護的權利,同時承擔不能侵害他人人權的義務。這也說明,人權本身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對其他人無害的權利行為,而是對每個主體的生存以及發展過程都應該是一種必備性和必要性的行為,這里代表著人的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私有財產以及言論自由等等。
(二)個人信息保護是人權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馬克思唯物主義觀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并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應該是活生生的現實的人,處于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和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以及一定的歷史條件相聯系,不斷發展中的行為主體。而從這一概念出發,人權的內容也應該隨著人類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而向前發展并不斷豐富。在人類剛剛形成社會原始狀態的時候,人類自身對于自然規律的低下理解程度以及生產力水平等局限性要求必須要受到自然規律的限制。在這個發展模式下,人們對于自然的認識和改造能力都是十分微弱的,幾乎不存在對自己行為實現自由支配的可能性,社會關系也處于一個本能化的協作發展模式。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去明確人做為社會主體應該享受哪些方面的權利,或者是承擔哪些義務,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而已。而伴隨著階級社會的出現,情況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于權利和義務上的不對等,資產階級被統治的部分開始實現人權思想的萌芽,并形成一個原始的理論,在最初的人權理論中就開始給予人權至高無上的權利內容,而在資本主義國家最終確立下來之后,這種原始的人權理論被分裂成兩種理論,其中一個理論跟原始的人權理論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還是認為人權高于一切,屬于自然屬性的權利內容;而另一種理論認為,人權是建立在國家、政治以及法律的基礎上而最終形成的,很多國家都將其成為公民權。
在二十世紀初,人們對于人權的討論開始從生命權轉移到了人格權,這種發展過程主要是將人權的范圍以及外延不斷呃擴大,不僅僅是生命權的內容,包括言論自由、人格尊嚴等等權利內容都被明確提出來,在司法實踐當中,人權的基本內容被增加了許多更為豐富的內容,這對于人權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這說明了雖然人權是一個人類的基本權利,體現了最高的層次,但是其所包含的內容并不是一開始就具備的,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而不斷發展豐富的,而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體現出的人權特點也是不一樣的。在自然法階段,人權所要強調的內容一般都是自由平等;在資本主義階段,人權強調的內容是生存權和自由人權,所以說歷史的發展賦予了人權不同的內容,而且是不斷擴充的過程,因此人權發展到現在,隱私權等新的人權出現也是必然的歷史結果。
所以說,人權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是人們在漫長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認識自身超越自身的過程,是社會文明不斷完善的一種體現,人權所包含的延展性、包容性以及開放性都決定人權不可能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權利,只有將人權所保護的內容至于一個不斷動態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來進行研究才能正確的對其理解。所以在面對人權概念的全新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一直保持一種發展的態度,既要研究其發展過程所包含的歷史性,同時也要體現出其延展性包容性和開放性。而在當今社會中,屬于一個信息時代的范疇,人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信息,個人信息也就成為了人們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實現對人自身權利的保護,在人權保護的范疇中增加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所以說,個人信息一開始并不是人權保護的內容,但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個人信息開始成為社會中十分重要的精神資源和物質資源,個人信息和個人的隱私權、財產權、尊嚴權等人權內容嚴密的聯系在一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說在人權保護內容上添加個人信息的保護,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三、個人信息保護的法理學體現
篇3
在學習過程中,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很多鮮活生動的案例,使我們理解了經濟法規,學習合同法,學習婚姻法,學習教育法等。掌握了基本的法學知識,理解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規范,提高對法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法律意識,另一方面,我們更應該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加強自我修養,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通過《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習,使我自己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以前,對法律只是很表面理解,很感性的認識,現在能夠領悟到法律的深層次內涵,有了理性的認識,通過學習使我的法律意識產生了質的轉變。學習結束后,我靜下心來,參照課本,對照筆記,聯系一些法律事例,以及觀看普法宣傳節目,感覺到在法制建設方面,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有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需要考慮。
法律知識是我們必備素質之一,我們必須通過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和規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問題。公平交易,平等……,在生活過程中,遵守法律,享受個人權利,履行義務。
由于我們專業的知識體系過于單一,導致我們很少接觸到能使自己綜合素質提高的知識。而這門課很好的彌補了我們專業所缺乏的,并使我們的知識視野擴大。對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很有好處。比如:在找兼職做的時候,能夠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利益等。
在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中,我感覺到自己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實體法部分對我以后很有幫助,它主要介紹我國幾大基本的部門法和幾個重要的單行法的相關內容,,使大家了解包括行政法、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的立法目的、原則及基本規定和精神,培養大家的知法、守法、護法、用法的自覺意識。
篇4
關鍵詞 SWOT分析 滑雪旅游 新疆
滑雪旅游是具有鮮明北方特色的旅游產品,集觀光、健身、娛樂于一身,深受旅游者的青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且豁椧劳醒┵Y源進行的體育旅游活動,已成為當今新疆冬季消費者喜愛的一項旅游項目。新疆具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滑雪旅游在近幾年發展迅速。自治區政府也將滑雪作為新疆冬季旅游的重要部分加以扶植。極大地推動了新疆滑雪旅游的發展。但是,在日趨良好發展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良因素。因此,面對新疆滑雪旅游的發展,我們要做出理性的分析。為新疆滑雪旅游的持續良好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新疆滑雪旅游發展的優勢
(一)自然資源優勢
新疆冬季氣候寒冷,冰期較長,尤其是北疆地區,冰期長達150多天。降雪量充沛,雪層深厚,而且雪質極好。雪域開闊陡直起伏相宜,常年空氣清新。
(二)新疆本地冰雪節的推動
2003年新疆舉辦了第一節冰雪風情旅游節,有力的推動了新疆冰雪旅游業的發展,尤其是滑雪旅游產業的發展。到2005年,滑雪市場開始高速擴張,迅速成長。2016年的冬季奧運會在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傳,使得新疆的滑雪旅游產業得以高速發展。
二、新疆滑雪旅游發展的劣勢
(一)新疆滑雪旅游消費較高
目前,滑雪旅游項目的消費水平相對于家庭經濟可支配水平還是比較高的,新疆滑雪旅游的收費高于普通家庭消費能力,所以影響了新疆本地人參加這一運動的數量。因此,要針對新疆滑雪旅游產業的消費群體來制定消費標準。
(二)基礎薄弱、起步較晚
新疆的滑雪旅游產業起步比較晚,目前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所以,基礎薄弱、經營、管理和引導還不夠規范。
(三)交通不便限制了游客量
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部,離內地較遠。如果乘坐火車,來自東部地區的游客往返需要5天左右的時間。在旅游旺季,不少游客不得不通過蘭州、西寧、西安等地換乘其他車次,大大加大了內地游客的旅游預期日。
三、新疆滑雪旅游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2016年全國冬季運動會在疆舉辦
自治區體育局于2010年末正式向國家體育總局遞交了申辦2016年冬運會的申請,在歷時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新疆最終從內蒙古、河北、遼寧等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繼黑龍江和吉林之后,全國第三個承辦全國冬運會的省份。冬季運動會的成功申辦必將推動新疆和烏魯木齊市的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帶動經濟社會和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為打造體育經濟,加快滑雪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有利契機。
(二)西部大開發的機遇
2010年,全國19個省(市)的援疆熱潮無疑對新疆滑雪旅游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催化作用。各地、州的冰雪節活動,都得到了對口援疆省、市的支持與參與。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開始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目的在于通過加強西部地區的基礎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動。在這一背景下,利用新疆豐富的雪資源,開發滑雪旅游肯定會大有一番作為。
(三)國內外滑雪旅游業的飛速發展
20世紀初,以體育健身和各種休閑娛樂為主題的休閑娛樂業在一些國家已經初步形成規模。20世紀中后期,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滑雪運動的普及,以滑雪旅游為特色的旅游項目在歐美國家得以迅速發展。新疆豐富的地理環境和雪資源為發展滑雪旅游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發展的需求,新疆廣闊的滑雪旅游市場正在隨著潮流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四)新疆旅游業的迅猛發展
新疆冬季旅游產業博覽會暨冰雪節、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天山天池冰雪節……從2010年11月起,全疆各地的冰雪旅游節慶活動便陸續啟動。新疆的冰和雪,從過去的“冷資源”成為了如今的熱經濟。在天山以北,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冰雪節。而烏魯木齊冰雪節已舉辦了8屆,從最初的幾千人參與到現在的幾十萬人參與,“絲綢之路、冰雪風情”,儼然成了有口皆碑的品牌。
四、新疆滑雪旅游發展面臨的威脅
(一)外部競爭方面的威脅
現在各省市區都在加大力度推廣自己的冰雪旅游資源。在東北地區,像黑龍江、內蒙古等滑雪旅游都開發得較早較系統。在硬件條件差不多的前提下,許多游客更趨向于選擇較近的線路。
(二)新疆旅游淡旺季明顯,冰雪旅游發展滯后
新疆旅游淡旺季非常明顯,來新疆的游客絕大部分集中在每年的7-9三個月,這一時期新疆各大、中、小旅游城市和景點景區游客人滿為患;酒店滿員,機票、火車票緊張,難以重負的旅行社也不分晝夜地忙碌,旅游車、導游沒有休息的時間。而進入冬季,游客十分稀少,豐富優質的冬季冰雪旅游資源沒有派上用場,旅行社處于“一到冬天放長假,來年春天再計劃”的狀態。可見新疆的冰雪旅游起步晚,發展滯后,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管是景點、景區開發,還是冰雪娛樂設施和相關法規等,都與我國東北地區有較大的差距。來自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1997年新疆冬季接待游客人數僅3萬人,收入可以忽略不計。20世紀90年代的新疆冰雪旅游是一片空白。發展滯后的冰雪旅游市場嚴重影響了新疆旅游業的發展,不利于新疆的經濟發展。
五、加快新疆滑雪旅游發展的對策
(一)統籌規劃
滑雪旅游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還是一個陌生的、神秘的旅游產品,培育這個客源市場不論從客觀條件還是主觀條件講,都要有一個過程,切不可急功近利,要有長遠眼光,不可遍地開花、一哄而上,在建設熱潮時要有冷思考,應合理適量布局高、中、低檔次的滑雪場。
(二)滑雪為主,多種經營,持續發展
采取靈活多樣經營方式。針對不同滑雪群的需求,可采用散票、聯票、會員制等多元化的經營。開展豐富多彩的比賽,提供滑雪愛好者一試身手的廣闊空間,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梢钥紤]增設滑道、滑草、滑沙、滑水、滑翔傘、溜索、攀巖、卡丁車、火箭蹦極、露天浴場、競技體育運動項目,也可以增加健身中心、網球場等配套設施,使滑雪勝地成為四季旅游勝地。
注重環境的保護,通過生態環境多樣性建設,保證滑雪地四季景美,盛夏則開發成為避暑勝地,并以此帶動滑雪景觀房產的開發。充分使人工造雪機發揮威力,使滑雪期延長和滑雪區域擴展。
(三)多元化發展是方向
據介紹,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去年投資上億元開辟了6條高山雪道,使得高級滑雪道增至12條。新疆雪蓮山高爾夫燈光滑雪場在新疆首家開發了夜間滑雪項目,目前該滑雪場又開發了溫泉洗浴、酒店住宿等旅游產品,形成了滑雪、溫泉洗浴、星級酒店住宿的多元化產業鏈。該滑雪場企劃部經理徐霞介紹,在游客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只有在滑雪場配套設備上不斷跟進,給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體驗,才能在旅游市場競爭中站住腳。
參考文獻:
[1] 吳淑琴.論新疆冬季旅游資源開發[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19-22.
[2] 張海霞,張旭閻,順亮.烏魯木齊市冬季旅游開發及對策研究Ⅲ.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5(2):154-158.
篇5
【關鍵詞】小學數學;復習效率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覺得根本問題在于我們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教師們都知道,在復習前,我們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將前面所教過的知識做一番綜合整理,系統歸類,縱橫溝通,找出知識的重點、難點和學生易混易錯之處;其次,對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情況,做一個切實的估計,從而確定哪些知識可以一帶而過,哪些知識需要重點復習。這樣確定了復習內容,明確了復習的要求,最后考慮合適的方式方法,從而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多數教師都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知識之間的聯系,教材的重、難點,學生掌握知識的大體情況。但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并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因此,我覺得要切實提高復習效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了解差異
陶行知先生說過: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分不同的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正如馬拉古齊的小詩《其實有一百》中所說:“孩子,是由一百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只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有一百種聆聽的方式/驚訝和愛慕的方式……”因此教師只有對每個孩子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因材施教”。
二、熟知教材
首先,要把握好教材,明確復習目標: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不同層次的學生各要達到怎樣的效果,做到目標分層。
其次,在目標的指引下對復習內容進行系統梳理,做到心中有數:哪些知識間可以形成怎樣的聯系?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是必考點?哪些是學生的易錯點?為什么易出錯,原因在哪?哪些是知識的模糊點?正確答案是什么?也就是知識要點要清楚。
最后,要過濾一遍課本、練習冊的習題,以及學生之前的練習,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精心選擇典型的習題,對癥下藥,為精講、精練、高效打下基礎。
三、用好錯誤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生的錯誤是有價值的?!卞e誤,特別是來自學生的典型錯誤,它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復習時我們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把所有知識都復習到位,要達到高效的復習,必須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問題最大的地方,做到重點突出,才能避免“題海戰術”,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作用。
1.建立教師自己的“錯題集”
教師作為教學中的引導人,對于學生平時出現的典型錯誤不可能做到過目不忘,所以教師要做“有心人”,將學生的錯誤進行積累,形成自己的“錯題集”。在平時批改作業的時候我們要把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積累,當一個單元或一個段的學習結束時,還要將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歸類和整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復習的時候做到有所側重,讓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
中高年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建立自己的“錯題集”,復習時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錯題集”進行有效練習,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1)從學生的錯題中,找出共性和差異,進行二次備課。教師要定期收閱學生的“錯題集”,分析出不同學生和整體教學存在問題的傾向性。通過解剖錯例,追溯誤區,發現學生的思維缺陷,在復習時通過變式訓練、變通求活,幫助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問題,培養發散性的思維。并擴大內涵與外延,開拓學生思維視野,從而優化解題方法,活化學習過程。
(2)組織學生交流錯題,共同進步。由于基礎不同,每個學生所建立的錯題本也不相同,課上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四人學習小組交流自己在學習中時出現的錯誤。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從而提高練習的準確性。
篇6
摘 要 目的:探討綜合醫院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慮情緒的現狀及原因與分析。方法:采用一般情況調查表、焦慮情緒測量表,對292例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慮情緒發生率66.2%。結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慮情緒率相當高,原因比較多,需引起廣大心血管內科醫師及精神科醫師的足夠重視。
關鍵詞 老年心血管疾病 焦慮情緒 調查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nxie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a Xiuhu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yang City,Henan 473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 analysis of anxie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general hospital.Methods:With the general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anxiety scale,we investigated 292 cases of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nxie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general hospital was 66.2%.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anxie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general hospital is high.The reason is very much.Physicians in internal medicine-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and psychiatry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t.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Anxiety;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焦慮情緒普遍存在于心血管病患者中,焦慮情緒處理的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本研究分析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發焦慮情緒的發病率及原因,有助于更好地治療心血管疾病。
資料與方法
采取分層抽樣調查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南陽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國際疾病和相關健康問題分類第10版(ICD-10)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③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文字閱讀和理解能力。④簽署知情同意書。
方法:①一般情況調查表:采用自己編寫的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和病情資料,由心理科高級醫師與患者直接面談收集資料。②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焦慮情緒評估。采用綜合醫院焦慮抑郁情緒量表(HADS)中的焦慮情緒量表(HADa)量表含7個條目,每個條目有4個選擇,依次評分為0,1,2,3,代表情緒的反應程度,評分越高代表焦慮程度越重。關于評分界定標準,目前被心理學界通用標準:HADa≥8為焦慮情緒障礙。嚴重程度標準:0~7正常,8~10輕度異常,11~14中度異常,15~21嚴重異常。
統計學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統計等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
結 果
一般人口學資料:共292例患者接受調查,經嚴格篩查共回收有效問卷260份,男118例(45.3%),女142例(54.7%);婚姻狀況:有配偶223例(85.8%),無配偶37例(14.2%);經濟狀況好的 27例(10.4%),經濟一般的213例(81.9%),經濟狀況差的20例(7.7%)。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發焦慮情緒的發生率66.2%,其中輕度153例(58.8%),中度14例(5.4%),重度5例(1.9%)。
老年心血管伴發焦慮情緒與經濟情況關系:經濟條件越差,伴發焦慮情緒越高,見表1。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發焦慮情緒與配偶情況關系:有配偶者,伴發焦慮低,無配偶者伴發焦慮情緒高,見表2。
討 論
焦慮情緒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發生率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66.2%老年住院心血管病患者存在焦慮情緒,與胡大一所述的發生率69.0%~70.4%基本一致[1];朱寧所研究的結果發生率42.3%[2],結果不一致,這可能與研究的方法及標準不一致有關,本研究側重于焦慮情緒的心理方面干預,而朱寧所研究側重于藥物方面干預。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發焦慮的影響因素:①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直接結果;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陣發性心動過速、高血壓都可引發焦慮[3]。大多數人認為心臟是人類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因此得了心臟疾病,即使很輕也非常緊張,擔心會留下后遺癥。焦慮反過來又影響心血管疾病的轉歸。②經濟狀況好壞:經濟條件差的患者擔心以后治療的昂貴費用,對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工作能力下降,感覺自卑,擔心家人埋怨等[4],進一步加重焦慮情緒。③目前有無配偶:目前社會,子女少,大部分家庭都是兩個孩子照顧4個長輩,兒女不能很好地照顧父母。沒有配偶的患者就更加擔心沒人照顧而產生焦慮。④目前醫學專業越分越細,導致??漆t師只關注自己專業的疾病,但實際上心血管疾病所表現的癥狀往往在心理障礙中也經常出現,如胸痛、胸悶、心悸、氣短等癥狀,2000年Fleet等曾述:因胸痛就診的患者中,>1/2的患者從心臟病學或其他內科疾病角度無法解釋[5],大多數心內科醫師對心理障礙的診治缺乏了解,易將心理問題歸結為軀體問題,有些醫師即使發現了患者合并心理問題,也未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使患者治療時間延長,效果欠佳,使患者出現焦慮或焦慮進一步加重。
綜上所述,心血管疾病伴發焦慮情緒的幾率很高,與多種因素有關。本研究探討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發焦慮的一些影響因素,有助廣大醫護人員有針對性的評估,并進行及時有效地干預,以改善老年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胡大一,于欣.雙心醫學[M].北京: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中華醫學會,2008:26.
[2] 朱寧.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焦慮抑郁的現狀及處理[J].醫學與哲學,2012,33:17-19.
[3] 沈漁.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601.
篇7
摘 要:經常聽到一些信息老師發出這樣的感慨:信息課和其他的課不同,學生沒有考試的壓力,聽起課來一點都不認真,老師上課時所講的內容他們根本不感興趣,瞅準機會就上網玩游戲,根本不聽老師的指揮。確實如此,大部分的學生把信息課當成了休息課,玩樂課,到了電腦室,個個都像是脫韁的野馬,任意馳騁。但是我們都知道,與上語數外相比更喜歡上信息課,至少沒有練習、考試的壓力。那么,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教師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讓學生認真上好每一節信息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本文作者就自己的教學談談一些做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效率;講解;探討;體驗;反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331-01
經常聽到一些信息老師發出這樣的感慨:信息課和其他的課不同,學生沒有考試的壓力,聽起課來一點都不認真,老師上課時所講的內容他們根本不感興趣,瞅準機會就上網玩游戲,根本不聽老師的指揮。確實如此,大部分的學生把信息課當成了休息課,玩樂課,到了電腦室,個個都像是脫韁的野馬,任意馳騁。但是我們都知道,與上語數外相比更喜歡上信息課,至少沒有練習、考試的壓力。那么,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教師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讓學生認真上好每一節信息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本文作者就自己的教學談談一些做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信息技術課堂只要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創設一定的問題或情景,讓學生迅速地進入狀態或者對教師要講的內容感興趣,那么,學生一定會非常投入的去鉆研。例如,教師在課前做了一個flas,畫面上有流水的嘩嘩聲,小鳥的嘰喳聲,風呼呼的刮著,綠綠的草地上幾個孩子在快樂的踢足球。畫面很美,孩子們笑聲飄蕩在空中,學生們看得如癡如醉,更有的躍躍欲試,都想制出如此漂亮的畫面。這時老師略帶神秘的告訴孩子們,你們平時都喜歡玩電腦,但是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網上玩游戲,這能有什么意義呢?又能學到什么呢?你看如果你們能夠認真學習信息課程,就會制成比這個還要漂亮的畫面來,而且如果你們能夠認真鉆研教材,還能創作一些動畫片呢!你們想不想成為著名的動畫大師呀?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學習信息技術,你的夢想就一定會實現的。
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如此美麗的畫面的吸引,學生一定會在課堂上認真學習,那么,效果一定會出乎老師的意料。
可見,好的一節課不僅要看教師的課堂設計、教材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知識掌握的多少。
二、講解與操作并舉
信息技術光靠教師的課堂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對于任何一個操作來說,如果學生不能動手進行實際的操作,學生是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動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每講一個內容都要留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時間,讓他們進行充分的練習。例如:教師在講解excel表格時,教師就在自己講解的同時讓學生獨自動手操作,對于excel表格中的每一個任務都進行了一一的講解和練習。教師再講了表格的排序時,首先教給學生方法:首先選中要排序的內容,然后在工具欄的數據中找到排序這一任務,然后根據要求進行操作。而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就擴大了要求,讓學生先升序排列,在進行降序排列,先以姓名進行排序,再以各科成績進行排序練習等等,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練習加上老師的巡回指導,學生基本上都能掌握excel 的使用。
三、與其他學科聯系,激勵學生主動探討
信息課不是一節純粹的學生玩電腦的活動課。如今,電腦繪畫,電腦小報都作為一項活動列入了學生能力的體驗活動。作為信息教師,要更多的創造機會,帶領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電腦科技制作,多與其他的科任教師聯系,將信息技術與美術、音樂、物理、化學等科目聯系起來,進行更多方面的制作和研究。電腦繪畫是在學生美術基礎上進行的電腦制作,學生一方面要有美術繪畫的基礎,另一方面還要有電腦使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將兩方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制作更加精美的電腦繪畫藝術品。
經過近幾年的嘗試和努力,學生在電腦繪畫、電腦小報制作、電腦科技制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很多學生的電腦制作在省、市級獲獎。
四、目標驅動,體驗成功
任何一種方法都沒有一個成功的范例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育沒有捷徑可走,任何一個成功都需要人們的認真鉆研和努力付出。當然,往往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也是更具說服力的。有些教師在上課前往往喜歡想同學們展示他們一些同學的優秀作品,也會請一部分優秀的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雖然會占用一些時間,但是我認為這種方法非常的有效,學生們看到自己的朋友、同學都能做成如此優秀的作品來,自己又何嘗不能的?孩子們會把他們當做自己的榜樣,努力向他們學習,對于那些老師經常表揚的學生,他們從中更多的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他們會給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標,并努力去實現它。
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應該交給他們學習的方法,給他們創造學習的環境,幫助他們找出自己學習的動力,我想他們一定會成功的。
總之,作為一名信息教師決不能把信息技術課簡單的上成講授課,也不能把它上成一節游戲課,教師既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應有的知識,更要教給學生一定的技術,同時還要啟發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更多,更優秀的電腦藝術品,讓他們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如果這樣,孩子們一定會愛上信息課,并且努力上好每一節信息課。
參考文獻:
篇8
【摘要】 為了對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血小板更新率(turnover)變化與血栓形成的關系進行分析,根據有無血栓癥狀將26例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ET)患者分成兩組,應用流式細胞術檢測網織血小板(RP),選擇26名健康獻血者作為對照。應用羥基脲加α-干擾素對血栓病例進行治療。結果表明:有血栓ET病例的RP百分數(14.8%±72%)比無癥狀病例的(4.5%±2.3%)和健康對照的(3.3%±1.5%)顯著增高(P<0.05);RP百分數在無血栓病例和健康對照中無差異。有血栓病例的RP絕對值比無血栓病例顯著升高〖(176±37)×109/L vs (46±12)×109/L]。有血栓ET病例接受羥基脲加α-干擾素治療后,RP百分數和絕對數均明顯降低(P<0.05)。結論: ET病例形成血栓時,與無血栓病例和健康對照相比,其RP百分數和絕對數均顯著升高,有血栓的ET患者用羥基脲加α-干擾素治療療效良好。
【關鍵詞】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
Correlation of Thrombosis with Increased Platelet Turnover in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thrombosis with increased platelet turnover in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According to presence or abscence of thrombosis,26 patients with ET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Reticulated platelets (RP) were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26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as healthy controls. The ET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were treated with hydroxyurea and interferon-α.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T patients with thrombotic event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P percentage (14.8%±7.2%) than that in both asymptomatic ET patients (4.5%±2.3%) and normal control (3.3%±1.5%),(P<0.05);the RP percentage in asymptomatic ET patient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controls. ET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also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bsolute RP (ARP) count than those in ET patients without thrombosis 〖(176±37)×109/L vs (46±12)×109/L]. The ET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hydroxyurea plus INF-α,the RP percentage and ARP counts obviously reduced. In conclusion,when the ET patients had thrombotic events,those patient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P percentage and ARP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out thrombosis and healthy controls. The ET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hydroxyurea plus INF-α.
Key words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thrombosis;platelet turnover;reticulated platelet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屬于骨髓增殖性疾?。∕PD),血小板持續升高,有反復自發性出血和血栓并發癥,被認為與異常的血小板功能和(或)升高的循環血小板數有關。然而,在外周血血小板計數(blood platelet count,BPC)升高情形下,針對血栓和出血并發癥的特殊危險因素相對地說人們并不明確。目前還沒有簡單可行的檢測血小板在體內活性的方法。檢測網織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是一種快速而簡單的計算血小板更換率的途徑。血小板更換率為ET患者發生血栓時提供了有價值的臨床信息。為此,我們探討了RP百分值升高是否與ET患者血栓形成相關。
材料和方法
研究對象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的診斷均符合診斷標準[1],共26例,女17,男9(年齡20-81歲,平均52歲),試驗前均未接受過化療、生長因子或阿斯匹林等藥物治療。所采用的血栓形成確認方式有:紅斑性肢痛病的基本癥狀、血管造影術、超聲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等。選擇26例健康獻血者作健康對照。
血樣的準備
所有樣本均在采取治療措施前采集。26例ET中9例血樣是在血栓發生時或其后24小時內采集的;17例血樣是在血栓癥狀出現前采集的,其中7例在接下來的16天內出現了血栓并發癥。對16例發生血栓的ET患者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采集3 ml靜脈血,用EDTA-Na2(1.5 mg/ml)抗凝。用MEK-6318血細胞自動分析儀進行血小板計數(BPC)。血小板樣本的制備:血樣離心得富含血小板血漿,用緩沖液洗滌后,1%多聚甲醛4℃固定2小時,然后再洗滌配成200×109/L懸液。
標記及測定[2]
將50 μl稀釋到100×109/L血小板懸液與450 μl噻唑橙(TO)混勻,22℃避光孵育1小時;PBS作空白對照,流式細胞術測定熒光強度,吸收波488 nm,激發波530 nm,測得直方圖,按空白對照設定標尺,陽性率設為1%,同一標尺用于TO染色的病例標本,結果即為RP百分數。取50 μl 200×109/L血小板懸液與10 μl CD41-FITC單克隆抗體混勻,4℃避光孵育25分鐘,用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測定陽性細胞率。RP的絕對數(absolute reticulated platelets,ARP)是由RP百分數×BPC得出的。
統計分析
所測數據以x±SD表示,用軟件SPSS 11.0進行統計學計算。
轉貼于
結 果
網織血小板對比檢測
檢測的結果詳見表1。形成血栓的病例有16例,占615%,平均年齡55±16歲;無血栓病例10例,占38.5%,平均年齡為51±23歲。有無血栓病例間的年齡和性別均無顯著性差異。有血栓癥狀ET病例的RP百分數(14.8%±7.2%)比無癥狀病例者(45%±2.3%)和健康對照者(3.3%±1.5%)顯著增高(P<0.05);無血栓病例和健康對照中RP百分數無差異。而且血栓病例的ARP比無血栓病例顯著升高〖(176±37)×109/L vs (46±12)×109/L]。16例血栓病例RP百分數均超過了6%(健康對照平均值+2SD)。經治療后16例血栓病例中3例RP百分數超過6%,隨后又有血栓癥狀出現,剩余13例RP百分數均低于6%,血栓癥狀逐漸緩解;而無血栓癥狀10例都沒有超過6%。Table 1. Comparison of reticulated plalelet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略)
治療效果
結果見表2。16例血栓ET在隨后的6-52周內,均接受了溶栓及羥基脲加α-干擾素治療[3,4],取得了明顯的效果,RP百分數從(14.8±7.2)%降到(4.0±1.9)%(P<0.05),ARP從(176±37)×109/L降到(29±11)×109/L(P<0.05),BPC從(1 202±127)×109/L降到(336±182)×109/L(P<0.05),Rtc從(3.6±0.6)%降到(1.3±0.2)%(P<005)。經過治療后,其中13例患者的RP百分數范圍是2.1%-5.9%,低于6%的危險水平,他們的紅斑性肢痛癥逐漸得到緩解,并且在隨后的一段時期內沒有形成血栓。另外,3例患者的RP百分數是65%,16.8%,22.9%,均高于6%的危險水平,在隨后又有血栓形成,但他們的紅斑性肢痛癥較之前有所緩解。Table 2. Changes of BPC,RP,ARP and Rtc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略)
討 論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是發病率最低的MPD,起病緩慢,在臨床上不易與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相鑒別,由于血小板計數過高且功能異常,易發生栓塞和出血以致危及生命。RP是骨髓釋放出的新生血小板,其胞漿中含有RNA,可以被TO熒光染色?;谶@一點,應用流式細胞術對ET患者的RP進行檢測。所有有形成血栓的ET病例的RP百分數和ARP比相應無血栓病例顯著升高,揭示了RP百分數和ARP的升高與ET血栓形成密切相關(P<0.05)。并且,在RP百分數>6%時ET病例全部出現血栓并發癥;而在RP百分數<6時,即使ARP比健康對照顯著增加,但也沒有ET病例發生血栓癥狀。這進一步揭示出RP百分數的變化對ET發生血栓危險性會產生更直接的影響。
本研究還發現無癥狀ET病例RP百分數在正常范圍內,這與先前報道一致[5]。這些數據顯示BPC升高時血小板更新率是受網織血小板影響的,而在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患者中RP百分數升高同樣影響了血小板更新率的升高[6]。有學者認為,血栓病例RP值升高使得血小板更新率升高是由于血小板進入大動脈或較小但更廣泛的小動脈形成血凝塊(紅斑性肢痛癥)造成了丟失所致[7]。也可能是,RP升高引起血小板生理功能異常,從而導致血小板黏附到內皮細胞、白細胞或其他血小板上,沒有形成真正的血凝塊,這些血小板就從外周血循環中被移除[7]。此外,在有癥狀深部靜脈血栓或動脈血栓病例BPC正常時并未發現RP百分數的升高[7]。雖然如此,但是對于RP百分數升高與血栓形成相關的另一種可能解釋是:動脈血小板沉積物分布相當廣泛,導致血小板更換率升高。從病理生理學角度看,血栓形成傾向的ET病例有潛在的、與較高血小板更新率相關的血小板病理改變,而血小板更新率升高的ET病例有潛在的形成血栓的危險。
對于合并血栓的ET病例,在使用溶栓藥物及羥基脲誘導后,應用α-干擾素進行了維持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所有病例的RP百分數和ARP均降低了,伴有紅斑性肢痛癥癥狀的改善,近期也未形成血栓。由此看來,RP百分數和ARP的這種改變能夠得到適當抗血小板治療的糾正。RP檢測可以提供一種非侵入性、簡單可行的評測血小板動力學的手段,從而監視ET的治療反應。
總之,當ET患者沒有血栓并發癥時,RP百分數會是正常的;無癥狀病例血栓形成前期和后來發展形成血栓時,RP百分數和ARP都是升高的,這與血小板更換率的升高一致。不過,還需要更大標本量的前瞻性研究,對無癥狀病例進行連續RP檢測,以確定是否能夠在RP百分數升高和血栓癥狀產生之間獲得足夠的時間,以便于采取較早的、可能更成功的醫療干涉。
參考文獻
1Murphy S,Peterson P,Iland H,et al. Experience of the Polycythemia Vera Study Group with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a final report on diagnostic criteria,survival,and leukemic transition by treatment. Semin Hematol,1997;34: 29-39
2Richards EM,Baglin TP. Quantitation of reticulated platelets: method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Br J Haematol,1995;91: 445-451
3楊仁池,華寶來,錢林生等.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94例臨床分析. 臨床血液學雜志. 2000;13: 8-10
4楊崇禮,盧學春,李孝義.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治療. 中華血液學雜志. 2001;22: 502-503
5van-Genderen PJ,Michiels JJ,van-Strik R,et al. Platelet consumption in thrombocythemia complicated by erythromelalgia: reversal by aspirin. Thromb Haemost,1995;73: 210-214
篇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_816X(2011) 05_0344_04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5.05
Analysis of Cause and Preven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 in 105 Patients with Mai ntenance Hemodialysis.DAI Zai_you, YAN Hai_hong, CHEN Xia, et al.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the First P eople's Hospital of Wenling,Zhejiang 317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methods of cardiac arrhythmias during 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 dialysis(HD).Methods The data of 105 HD patients during the dialysis in threemonth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on cardiac arrhythmogenesis and its causes . ResultsIn 105 patie nts, there were a total of 3614 cases times of hemodialysis, 513 cases times ofarrhythmia,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arrhythmias in the dialysis patients was14.19%. The premature ventricular,atria premature beats, sinus tachycardia anda trial fibrillation were common in the arrhythmias events. The risk of arrhythmia s correlated with the patient's age, hypokalemic of post_dialysis,ultrafiltratevolume,anemia and cardiac disorder.ConclusionsThe causes of arrhythmia in the HDpatients were various.The arrhythmias during dialysis might be preventive and t reatable if the risk factors were positively reduced.
[Key words] Hemodialysis; Cardiac arrhythmia; End_stage ren al disease
血液透析過程中心律失常的發生率較平時顯著增加,美國HEMO研究顯示,在納入維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1846例,經平均2.84年的隨訪觀察顯示,心律失常的發生率為31%[1]。 西班牙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共納入血液透析患者1710例,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發生率 為11.6%[2],國內報道其發生率可高達50%,其發病機制復雜,預后很差[3 ]。透析相關心律失常不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也是維持性血液透析過程中猝 死的重要原因。因此,積極防治透析相關心律失常,對延長透析患者的生存期、保障透析安 全至關重要。本文對血液透析患者中發生心律失常的情況進行臨床分析,以探討其發生原因 和防治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我院血液透析室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5例, 所有患者入選時已至少血液透析1個月以上、病情穩定、且已建立并開始使用長期通路,其 中男56例,女49例,年齡21~88(58.51±15.83)歲;透析時間1~96個月,每周透析8~ 12h。原發病包括慢性腎炎51例,高血壓腎損害10例,糖尿病腎病15例,梗阻性腎病5例,狼 瘡性腎炎3例,多囊腎6例,痛風性腎病3例,腎移植術后5例,其他原因不明的7例。排除合 并有嚴重并發癥(如血紅蛋白≤60g/L、心功能(NYHA)Ⅳ級、急性冠脈綜合征),既往無 心律失常史。
1.2 方法:血管通路為動靜脈內瘺或右頸內靜脈長期導管,常規肝素化抗凝,透析液溫度 37~38℃,血流量200~28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液透析采用瑞典Gambo透析機 ,透析器為Gambo聚砜膜,河北紫薇山制藥廠標準配置重碳酸鹽透析液,其中透析液鉀離子 濃度為2.0mmol/L,鈣離子濃度為1.5mmol/L。必要時根據心律失常類型選擇相應的抗心律 失常藥物進行治療。
入組患者在每次透析過程中由專職護士定期觀察患者癥狀、監測血壓及心臟聽診,如發現有 心律失常,即行12導聯心電圖檢查,專職醫生診斷心律失常類型,必要時行床邊心電監護。 記錄患者出現的癥狀,如胸悶、心悸、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大汗等,并記錄下發生的 時間,同時檢查血電解質。所有患者的觀察期為3個月,每個月檢查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 后血電解質、心電圖。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版軟件分析,所有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 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律失常發生情況:105例患者共血液透析3614例次,其中出現心律失常513例次,發 生率14.19%。心律失常發生的類型:室性期前收縮147例次,占28.65%;房性期前收縮109 例次,占21.25%;竇性心動過速115例次,占22.42%;心房顫動82例次,占15.98%;陣發 性室上性心動過速42例次,占8.19%,竇性心動過緩18例次,占3.51%。發生心律失常時無 伴隨癥狀者276例次,有胸悶、心悸、大汗者98例次,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者107例次, 下肢肌肉痙攣者32例次。
2.2 血液透析中不同時段心律失常類型:將血液透析過程中第1~4h,平分為4組,各組所 發生的常見心律失常類型分布見表1,可見心房顫動、陣發性室上速常發生于血液透析第3~ 4h,竇性心動過緩常見于血液透析第1h。
2.3 不同年齡段患者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發生率比較:隨著年齡增長,血液透析中心律失 常發生率也增加,與
2.4 血電解質紊亂與透析相關心律失常發生情況:根據血液透析中有無心律失常分為心律 失常組和無心律失常組,將3個月中每月1次血液透析前后血鉀、血鈣合在一起作比較,發現 透析前兩組血鉀、血鈣測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心律失常組的平 均透析后血清鉀離子濃度低于無心律失常組(P<0.05),見表3。
2.5 有、無ST_T改變在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發生情況:根據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間期心電圖 有無ST_T改變分為ST_T改變組和無ST_T改變組,結果顯示有ST_T改變的患者較無ST_T改變的 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出現心律失常概率更高,見表4。
2.6 血液透析中發生心律失常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以年齡、性別、透析月齡、高血壓病 史、透析中低血壓、超濾量、冠心病、血紅蛋白為自變量,以透析中發生心律失常為因變量 ,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現血液透析患者年齡偏大、透后低血鉀、每次超濾脫水量 ≥3Kg、血紅蛋白
2.7 治療與轉歸:對血液透析中出現心律失常的患者,首先是去除誘因,對癥治療,有低 血壓或血液透析失衡癥狀者,予減慢血流速度,停止超濾,給予高滲葡萄糖或靜脈輸注生理 鹽水。經上述處理后,若癥狀仍不能緩解或發生嚴重的心律失常,則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藥 物,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在2h內緩解,部分患者透析下機后需要繼續治療。本組觀察期間無透 析相關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病例。
3 討論
終末期腎病患者進入血液透析前大多已出現心肌病變、心力衰竭、心室肥厚、酸堿失衡 及電解質平衡紊亂、貧血等并發癥,其發生心律失常的危險性明顯增加,并且在血液透析過 程中由于體外循環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血電解質濃度、pH值的快速變化,引起心肌缺血加 重以及心血管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更易誘發心律失常[4,5]。本組資料顯示血液透 析過程中的心律失常發生率為14.19%,與國外報道的發生率基本一致。同時發現,隨著年 齡增長,透析相關心律失常發生的概率有所增加,這可能與老年患者常并發高血壓、糖尿病 和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心肌供血不足,心臟代償能力下降,對血容量的突然變化,調節與耐 受能力差,導致低血壓,加之多伴有貧血,因而加重了心肌缺血缺氧,反射感神經張力 提高,使心肌異位興奮性增強,致心律失常發生。
血液透析中最重要的電解質紊亂是血鉀紊亂,可增加心律失常的發生。高血鉀時,心肌興奮 點下降,心肌收縮無力,造成心力衰竭,高血鉀會造成房室交界區傳導阻滯,使竇房結沖動 下傳心室受阻,出現竇緩或房室傳導阻滯;高血鉀還會造成心室異位起搏點興奮性提高,出 現室性期前收縮。所以本組觀察到,血液透析第1h內發生的心律失常,常見的為室性期前收 縮、竇性心動過緩。低血鉀時,心肌細胞自律性和興奮性增加,有效不應期縮短,易于產生 心律失常,多為快速性心律失常,此外,低血鉀是發生房顫的獨立危險因素。故在血液透析 第2~4h常發生竇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陣發性室上速,與透析中血鉀糾正過快、過低等 有關,對于部分高血鉀傾向或血液透析前低血鉀患者,采用降階梯鉀濃度透析液、較高鉀濃 度透析液或可以減少透析中心律失常的發生[6,7]。
本文顯示,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的發生與透析超濾率大亦有關,提示短期內血容量下降過 快,會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從而誘發心律失常的發生,尤其是已有心功能減退患者。故應限 制患者血液透析間期體重增加小于干體重的5%,并降低超濾率,對于高容量負荷的心血管病 高危患者可通過序貫透析、增加血液透析次數或延長透析時間以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
心律失常的表現及伴隨癥狀多種多樣,部分患者沒有任何自覺癥狀。因此加強血液透析中對 患者的觀察,尤其是監測這些患者每次透析到中后期的心率、節律、脈搏的觀察尤為重要。 心律失常的發生明顯與S_T、T改變有關,其中部分與心臟基礎疾病有關,必須積極治療原有 心臟病,改善心肌缺血,改善患者貧血及營養不良狀態,以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心律失常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主要原因是 心臟的儲備功能降低、血液透析相關的心肌缺血、鉀代謝紊亂所致,同時與患者合并貧血、 血液透析超濾量大等有關。對于透析中心律失常的高?;颊?,積極合理糾正可控制高危因素 ,尤其是治療原發心臟病和改善心功能,并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個體化的透析液鉀離子濃度方 案,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發生。
參考文獻
[1]Cheung AK, Sarnak MJ, Yan G, et al. Cardiac diseases in maintenancehemodialysis patients: results of the HEMO Study[J]. Kidney Int,2004,65(6):23 80-2389.
[2]Portolés J, López_Gómez JM, Aljama P. Cardiovascular risk in hemodialysi s in Spain: prevalence,management and target results(MAR study)[J]. Nefrologia ,2005,25(3):297-306.
[3]王質剛.血液凈化學[M].第2版.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101-108.
[4]尹曉紅.血液透析中并發心律失常范例臨床分析[J].臨床內科雜志,2007,24(1) :56.
[5]Buemi M, Coppolino G, Bolignano D, et al. Arrhythmias and hemodialysis:roleof potassium and new diagnostic tools[J].Renal Failure,2009,31(1):75-80.
篇10
【關鍵字】新教師 物理興趣 學習效率
初中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較強,在課堂上喜歡學,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這就是初中學生學習的特點。故在新課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根據這些特點,處理好新授課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作為一個新物理教師的我,在物理教學中,越來越意識到課堂上的效率的重要性,這也是許多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體會最深的一點。曾經我也為一個簡單的問題在課堂上反復講解,甚至隔一段時間再拿出來操練,講解。但收效甚微,這不得不讓我思索,尋找如何指導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學習的途徑。經過多次反復的試驗,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保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新鮮感
很多教師認為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學習效率。我卻在這方面保留自己的觀點,物理本來就是研究宇宙萬物之間的道理(奧秘),預習在一定程度上,特別是對初中學生,不能保留其對物理知識原有的神秘感,他們很容易只停留在記住物理結論或規律上,而忽視課堂上探究物理規律的過程,但新課程則要強調這些物理規律得出的過程。另一方面,課前預習的話,學生就會從書本上或多或少地得到些提示,這些提示很可能會制約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發散,不利于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這對本來以實驗為基礎,注重過程的學科――物理來說是不利的。比如在平面鏡的教學中,預習的學生肯定會從書本上知道在做這個實驗時是用平板玻璃來代替真正的平面鏡完成實驗,至于究竟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們就不知道。如果不預習的話,我們就可以從他們日常生活經驗出發,在回憶生活中用平面鏡的經歷,從觀察到的現象入手,人眼睛觀察到的像只能是從大小、遠近來描述,我們就可以在此基礎之上展開猜想和設計相關的實驗,一步步改進思路,在改進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順理成章地知道為什么用平板玻璃來完成這個實驗了。這樣就能夠體現課程改革中強調的過程了。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而保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新鮮感,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學習,這不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嗎?
二、要注重新課的引入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實際結合很緊密的學科,這也是為什么初中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物理時都有學習動力的原因,可是隨著物理知識的深入(知識較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這時我們教師就得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這一點上做好文章。每節課堂上的引入就體現得尤為重要。俗語說好的開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引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好本節課的知識,而且還能夠堅定學生能學好物理的信心。
如我們在《光的折射》引入時就可以以兩個神奇的分組小實驗來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形成折射的概念。便于折射知識的學習。
(1)魔術:設法讓自己剛好看不到杯底的硬幣,然后慢慢地向杯中加水,你會看見什么。
(2)生活體驗:向盛水的碗中斜放入一根筷子,觀察你所看見的筷子會出現什么現象。
又如在《機械運動》中引入學生們喜歡的故事:一戰時期,一名法國飛行員在2000米高空,順手抓住原以為是一只小蟲子的子彈。然后問學生:這名飛行員的本領大嗎?你們可不可以做到?在什么情況下呢?
我們還可以用游戲來引入,在《光的直線傳播》中,我們就可以先和學生完成手影游戲。
新課的引入多種多樣,選擇合適的引入方式對學生掌握物理新知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課堂上的提問要有針對性,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對問題的驚訝開始?!苯處熌懿荒茉诮虒W過程中精心創設問題情景,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如何卓有成效地啟發引導,促使學生思維活動的持續發展,這便是新課程下的具有針對性,有效性的提問關鍵所在。
如在一次外出學習的時看到一位教師在上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直線運動》時是這樣設問的:
師:閱讀教材后有誰能告訴我們:什么是運動?
他一共三次問到“什么是運動”,一次比一次理解深刻,逐層深入,而且還能夠引出下一步要學習的物理知識,針對性很強,他把學生的閱讀、思考、研討與教師的設疑、設問、啟發相結合,較多地運用師生間的交流來逐步把認識過程推向深處、推向。光從學生的表情和回答來看,學生完全沉浸在思考和交流中。這樣的提問在課堂上出現,那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低嗎?
作為一名新教師,要使自己盡早適應新課程教學的要求,早點成長為骨干教師,以上幾點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認真分析、認真總結和反思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