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智能化范文
時間:2023-10-09 17:30: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療器械智能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圍絕經期;功能失調;子宮出血;益氣化瘀法;臨床價值
【Abstract】Objectives: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iqihuayu Method joint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peri 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group (40 cases) and combination group (46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assigned to receive mifepristone 5 days after curettage. On such basis, the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both western medicine and Yiqihuayu therapy.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48%,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77.50% )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Thedifference in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hemoglobin level and TCM syndrome integral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and difference in the blood rheology index (high / low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plasma viscosity,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nd PCV)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joint use of Yiqihuayu method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remarkable,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endometrium and improve the hemorheology, worth furth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Peri menopausal period;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Uterine bleeding; Yiqihuayu method; Clinical value
【中圖分類號】R271.9;R711.74【文獻標志碼】A
圍絕經期婦女功血的發生與生殖調節軸功能異常相關,非生殖系統中發生的器質性病變或者其他全身性病變引起子宮出血[1]?;颊咴陆浳蓙y是該癥主要癥狀,主要表現在月經周期、經量與經期紊亂上。此癥遷延難愈,長時間患病易導致機體出血、免疫力低下等,還可能伴隨外源性感染、繼發性貧血等。既往臨床應用常規止血藥物、外科手術止血、各類激素止血措施等具有一定止血作用,但對患者整體癥狀的效果并不明顯,難以治愈。中醫根據該癥臨床表現將其納入崩漏范疇,且在該癥臨床治療中顯現出了明顯優勢[2]。本研究特在西藥基礎上應用益氣化瘀法治療圍絕經期功血,旨在對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效果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收治符合圍絕經期功血診斷標準以及相關排除標準的患者86例選為本研究受試者,所有患者臨床上均表現有不同程度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加以及不規則性陰道出血等。按照不同治療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西藥組40例、聯合組46例。聯合組患者年齡40~52歲,平均(46.37±3.15)歲;病程1~2年,平均(1.13±0.25)年;根據中醫證候積分判斷病情程度:輕度12例、重度17例、中度17例。西藥組患者年齡40~52歲,平均(45.63±2.95)歲;病程1~2年,平均(1.10±0.29)年;病情程度:輕度10例、重度15例、中度15例。將兩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納入統計學軟件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相關內容知情,自愿參與研究且簽署同意書。
1.2病例選取標準
西醫診斷參照第八版《婦科學》[3]內容、中醫辨證診斷則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為依據。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西醫、中醫診斷標準;(2)參與本研究前3個月內未服用可能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的藥物;(3)自愿參與研究、資料齊全,能良好配合者。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中藥物有過敏史者;(2)伴隨心肝腎等系統嚴重性疾病、精神病者;(3)既往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病以及糖尿病史者;(4)有乳癌家族史、血栓病史、高血壓等雌激素禁忌癥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西藥組治療方法:診刮術第5d開始口服米非司酮膠丸(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673)10mg/d,以3個月為1療程。
聯合組治療方:患者服用米非司酮的劑量、方法、療程均與西藥組相同,同時給予益氣化瘀法治療,每日取益氣化瘀方1劑,加清水煎服,早晚各1次。連續服用10d為1周期,1療程為3個月。益氣化瘀配方:白術、黨參各30g,白芍、山萸肉、續斷、五靈脂、補骨脂、茜根、赤石脂各15g,蒲黃、炙甘草各10g,阿膠9g。
1.4療效判定指標
治療前后對患者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纖維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紅蛋白、血清Ca、血流變學指標進行測定,并觀察不良反應。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在治療前后對患者中醫證候積分進行評價,并制定臨床療效標準:(1)臨床痊愈:療效指數不低于90%;(2)顯效:療效指數不低于70%;(3)有效:療效指數不低于30%;(4)無效:療效指數未達到上述指標要求。臨床療效指數計算公式:(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5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筆者完成,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將已收集數據初步錄入2010版Excel校正。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 ”形式將數據錄入,計數資料則用“%”形式錄入。結果使用t/χ2檢驗,檢驗結果以P
2結果
2.1中醫癥候療效比較
治療結束后對兩組中醫證候療效的評價結果顯示,西藥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7.50%,聯合組為95.48%。兩組患者總有效率相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2.2中醫證候積分、血紅蛋白水平與子宮內膜厚度分析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血紅蛋白水平以及中醫證候積分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變化,且聯合組與西藥組在上述指標相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
2.3治療后一般指標分析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PT、APTT、FIB、Ca均無明顯改善;但兩組在血流變學指標(高/低切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沉與PCV)水平有明顯改善,且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2.4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3結論
傳統中醫學將圍絕經期功血納入“崩漏”范疇。關于“崩”的記載首見于《素問》:“陰虛陽搏者謂之崩”。在《黃帝內經》中也有言:“崩者,下血也”。東漢時期張仲景則在《金匱要略》中明確提出“漏下”之病名,有言:“婦人宿有Y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同時在本文中提出了“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艾湯主治”的治療之法[5]。之后不斷出現各醫家對該癥的描述,至明代時期張介賓在《景岳全書》中提出了“崩漏不止者,經亂之甚者也”,明確提出崩漏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月經失調病。中醫學認為腎-天癸-沖任-胞宮軸失衡。既往大量文獻對崩漏病因進行相關論述,總結而言包括情志內傷、內有瘀血、痰飲內阻、邪氣外襲、生活失司(多產、房勞、飲食失節)等方面,普遍認為該癥表現氣血同病、虛實夾雜,與脾腎兩虛、瘀血內阻有關。因此,崩漏主要病機為脾腎兩虛并瘀阻沖任,治療原則為健脾固沖并化瘀止崩[6]。
本研究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應用益氣化瘀法治療取得了滿意效果,由表1可知聯合組總有效率為93.48%,與西藥組的77.50%相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從本文研究結果看來,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相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益氣化瘀方能改善崩漏癥患者臨床癥狀,良好改善血瘀、調節月經紊亂,值得今后進一步研究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海艷,王海俠,趙曉榮,等.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療效觀察.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19(3):182-183,185.
[2]楊廷仙.益氣化瘀法治療氣虛夾瘀型陰道出血性疾病臨床療效觀察.昆明:云南中醫學院,2014.
[3]謝幸, 茍文麗. 婦產科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344.
[4].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5-26.
[5]潘曉平,汪芳.中西醫結合治療圍絕經期功血90例療效觀察.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8):2613-2614.
[6]楊玉霞.中西醫結合治療圍絕經期功血臨床觀察.西部中醫藥,2014,27(7):87-88.
[7]王冬娜,王鳳英,龍曉宇,等.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子宮內膜超聲影像學特點及病理的相關分析.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2):109-111.
[8]徐苓.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藥物治療.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4):199-200.
[9]許靜,楊柳,聶偉,等.益氣化瘀中藥對子宮肌瘤患者血清NF-κB p65及心肌素的影響.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27(6):92-94.
[10]楊廷仙,紀雯雯,苗曉玲,等.益氣化瘀法對婦科血證止血療效及子宮內膜影響的臨床觀察.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3,36(3):58-59.
[11]李春香,丁芳,張冬梅,等.補腎活血方與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療效對比.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676-677.
[12]鄧海燕,曾晶,查亞萍,等.益氣化瘀方對產后子宮復舊不全模型大鼠TNF-α,IL-1,6-K-PGF1α,TXB2的影響.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0):196-198.
[13]柳金梅.益氣化瘀固沖方及其拆方對無排卵性功血氣虛血瘀證大鼠子宮VEGF、bFGF影響的研究.蘭州:甘肅中醫學院,2012.
[14]朱曉慧.曼月樂聯合益氣化瘀湯對圍絕經期功血患者血NO及子宮動脈血流的影響.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篇2
該項目在2011年9月申請,2012年12月榮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建設,并于2012年3月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項目總投資1833.8萬元,新建廠房兩座共4800平方米,建成年產2000臺KL系列智能化多功能醫用供給吊塔生產線,購置以加工中心,數控機床為主的高科技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項目于2012年12月竣工。
驗收領導小組由市發改委領導、相關的專家組成,現場對項目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專業、公正的驗收,認真聽取了科凌公司對項目建設工作的總結報告,專家對項目產品的技術、性能、用途進行了科學的評價,最后,一致通過項目驗收并形成驗收報告。
該項目的建設,大大增強了我國高性能智能化多功能醫用供給吊塔的供給能力,提升了該公司對于醫用吊塔及其他醫療器械加工的技術含量、管理水平、先進工藝,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日前,中科院蘇州長光華醫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全自動血型血液分析判定儀”完成臨床試驗以及國家藥監局的檢測,明年上半年拿到注冊證后,就可以生產銷售了。雖然離可生產銷售還有半年的時間,該產品已經被長春、江陰等地的配套試劑生產公司“看上”,紛紛上門前來洽談。
2011年正式成立的長光華醫是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的第一家產業化公司,成立至今,長光華醫本著蘇州醫工所“高科技、低成本、惠民生”的科研理念,依托醫工所的科研成果,研制了“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儀”和“全自動血型血液分析判定儀”,一舉打破了國際壟斷,并將產品的成本降低了50%以上。
今年4月,“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儀”拿到了注冊證,標志著該產品進入了生產銷售階段。這款產品是體外診斷的二類醫療器械,主要配合腫瘤等疾病檢查,在該儀器配上100多個配套試劑后,可以進行100多個項目的檢測。“加入腫瘤試劑,就可以診斷腫瘤,加入肝炎試劑,就可以診斷肝炎。”長光華醫董事長董建華介紹,因為該儀器需要有配套試劑一同銷售,長光華醫還研發了試劑,目前,診斷腫瘤的14種試劑已研制成功,其他80多種試劑還在研發之中。“在國際上,西門子等企業在此類儀器的生產領域占有主導位置,國內也只有一兩家企業在做,我們產品的優勢就是性能上和國際主流產品持平,另外價格只有他們的50%,醫療機構進口一臺產品需要100萬,購買我們的產品50萬就可以了,這樣一來,不發達地區的醫療機構以及一、二級醫院都有能力購買?!?/p>
篇3
1.醫院醫療器械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
1.1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檔案收集效率不高
目前,大部分醫院對納入醫療器械檔案管理的內容沒有明確的要求和統一的管理標準和模式,也沒有制定統一的立卷歸檔制度,各醫院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實踐在進行管理,使許多應該納入管理的檔案沒有納入管理。另外,目前在醫院目標管理考核方案中,尚未將檔案管理納入目標考核,致使檔案收集效率不高,檔案不齊全。
1.2檔案意識不強,檔案利用率較低
對檔案管理方面的認識還較淡薄,認為醫療器械檔案工作可有可無,有些醫院領導認為器械檔案臨時所需,只注重醫院經濟效益,而忽略了醫院發展的連續性和醫療設備資料的完整性,致使器械檔案信息資源開發不足,導致檔案利用率不高。
1.3檔案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不高
在醫院管理中,只重視醫療技術人員素質的提高和繼續教育,尚未將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納入計劃和要求,大部分檔案管理人員專業出身較少,知識面較窄、學歷偏低,甚至于有些檔案管理人員是從別的崗位轉調過來的,且平時檔案管理人員進修學習的機會不多,缺乏系統的檔案知識培訓,致使許多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勢的發展,缺乏創新和活力。
1.4檔案管理分散,不利于檔案的完整和安全
由于歷史的原因和醫院行業管理的要求,醫院醫療器械檔案室一般只管理設備采買、招投標文書管理等,而器械檔案的使用及采買后的論證管理資料等在各個科室分散管理,形成了多部門管理醫療器械檔案的格局,不利于檔案的完整和安全。
2.實現醫院醫療器械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的途徑
2.1建立完善的管理架構
醫療設備檔案管理是檔案管理的一個支脈,它的整個管理經絡與檔案管理是相輔相成的。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架構,成立由分管院長直接領導,由專職檔案、兼職檔案管理崗位的檔案管理體系。實行醫院、科室、操作人員的三級管理網絡,并設專人負責。
2.2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
根據醫療設備檔案管理的要求,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定崗、定職、定責、定編,把崗位責任制真正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定期召開有關檔案管理人員會議,明確工作內容、目標及崗位責任制。修訂和完善醫療設備檔案管理制度。定期召開檔案管理培訓學習會,并將崗位責任制納入醫院目標考核、管理責任制的一部分。及時與有關人員的考評、職稱晉級、年終評優等掛鉤。
2.3完善醫療設備檔案的規范化、智能化管理
醫療設備檔案是醫院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處理醫療設備引起的各種糾紛的法律依據。要實現醫院設備檔案的規范化,就要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辦法。明確歸檔范圍和歸檔時間,并進行嚴格的科學跟蹤和管理。根據醫療衛生管理部門頒布的《醫學科研儀器設備管理暫行辦法》所制定的醫院設備管理的基本制度,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了管理實施細則和崗位責任制。要求管理人員根據關聯性原則,將每一臺設備所形成的所有材料進行系統整理建檔。每一臺設備為一卷,卷內以件為單位進行裝訂,并按依據材料、設備開箱驗收、設備安置調試、設備運行維修、隨即圖樣等順序進行整理排列,放置于一只專用的檔案盒中。為便于檢索利用,每卷盒內都應有卷內目錄。然后嚴格按專業、種類或型號分類、編號、排列上架、編目管理。最后要建立數據庫,建立設備檔案計算機檢索系統,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醫療設備檔案管理的智能化是進一步優化醫療設備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醫療設備檔案的收集、整理、完善、保存是一項任務重、工作量大而又縝密細致的工作,存在著資料管理的不完整性、任意性、資料查找的不方便性、盲目性等缺點。如果充分發揮計算機管理優勢,建立醫療設備檔案智能化管理系統,通過計算機網絡使不同權限的部門能及時、完整、準確、方便地錄入、刪除、修改和查詢醫療設備的原始檔案和相關資料,從而使醫療設備檔案管理工作真正進入現代化管理水平。
篇4
[關鍵詞]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農業生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37
[中圖分類號]TH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06-00-02
0 引 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建設事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果,科學技術的第一生產力作用,越來越凸顯,其在推動我國工業化進程、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深受社會各界的認同。智能化技術是近年來我國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種高端科技,當前在社會多個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機械制造領域,其不僅有效實現了機械制造領域的自動化生產,提高了機械制造領域的生產力及生產效率,還有效實現了機械的人為遠程操控,極大地節省了機械制造領域的資源,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的浪費,降低了機械制造領域的生產運營成本,極大地提升了機械制造領域的總體經濟效益。因此,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的應用,對于促進機械領域未來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是一種集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等多種技術于一身的現代化綜合技術手段,由于其具有自我維護性能好,智能化程度高等優異特性,在機械制造、化工生產等多個領域都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1 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主要特點
1.1 智能化程度高
較高的智能化水平,是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主要特點之一。當前在機械制造領域,很多機械設備都配備了相應的智能化組件,使其能夠有效接收操作人員的指令,并高效執行操作人員的命令。同時為了保障智能型機械設備具備良好的執行能力,此類設備通常都還具備較高的安全穩定性,也就是說此類設備在執行指令時,其自身對指令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可以自動甄別并過濾掉部分重復指令及錯誤指令。具體來說,智能型機械設備的工作機理如下:有關工作人員借助編程程序指令以及語音控制指令,在遠程發出指令后,智能型機械設備并不會立即執行這些指令,而是首先會對這些指令進行判斷分析,在發現無誤后,再一一執行這些指令。同時在執行過程中,智能型機械設備也會甄別出部分錯誤指令,進行過濾處理,因而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機械制造領域的生產效率,其還能對機械生產的全過程予以有效控制,從而極大地提升機械產品的生產質量,保障機械生產的安全。
1.2 自我維護性能好
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優異的自我維護性能。由于智能型機械設備配備了相應的制動器、傳感器等設備,其可以借助自身的計算機系統,對自身運行狀況進行有效的跟蹤監控,同時詳細記錄其運行的相關數據信息,并反饋給計算機操作系統。此類機械設備還能進行定期的自我檢測、自我診斷等,而這些檢測診斷信息都會傳輸到操作控制系統中,系統根據設備傳輸的有關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并作出有效的修復決策等。因此,可以說智能型機械設備,相較于以往的機械設備,其自我維護性能更高。此外,由于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是一種融合了模糊控制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傳感器技術等多種技術的綜合性技術,其可以實現對周邊工作環境的自動感知及監測,并作出相應調整,因而智能型機械設備,還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2 智能型機械自動化的應用分析
2.1 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
農業生產領域是當前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最為常見的一個應用領域。在農業生產領域,歐美發達國家已初步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甚至部分地區已實現了智能化機械生產。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僅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生產力和農產品的產量,還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業生產工作水平。比如,激光拖拉機就是美國近年來研發并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該機械設備主要借助計算機系統進行有效控制。該機械設備上安裝有相應的導航系統,有關工作人員只需要根據有關數據信息,就可以實現對土壤濕度、土壤化學成分及土壤肥力等相關數據的準確計算,并以這些數據信息作為重要參考,制訂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農作物種植方案。該機械設備還可以選擇農藥、農作物品種等,為人民提供重要的參考。此外,通過在該機械設備上安裝導航系統,還可以實現對設備的實時定位。該機械設備也可以實現無人操作,工作人員只需要在后方,借助計算機系統進行控制,就可以讓機械設備按照工作人員的指令進行各項生產活動,因此,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不僅能極大地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還能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2.2 工業生產流水線領域的應用
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不僅在農業生產中有著廣泛應用,其在工業生產流水線領域,也有著良好的應用。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工業發展對科學技術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高端技術,在提升工業生產力、生產效率及工業產品質量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為顯著,已成為實現我國工業現代化的核心技術。在以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作業中,由于機械自動化水平不高,因此,對操作人員有較大的需求。這種人力操作容易出現操作失誤,且導致人力資源成本也急劇上升,因而工業生產流水線智能化作業成為必然趨勢。比如:在食品工業生產流水線作業中,智能型機械自動化設備從產品的生產加工,產品的包裝,到產品的最后運輸的全部環節都可以得到應用。與此同時,智能化技術在產品質量檢測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食品生產質量,保障食品安全。
2.3 醫療設備領域的應用
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在醫療設備領域中也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人們對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醫院要想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就必須不斷提升相關醫療設備的質量。當前在醫療服務機構,醫療檢測、診斷及治療等醫療器械,在疾病治療中對提升醫院醫療服務質量有著重要作用。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在醫療器械的生產制造中有著很好的應用,當前醫院機床設備,診療器械等,都充分應用了智能化技術。該技術效果十分顯著,有利于醫生對病人病情的有效掌控,保障了病人生命健康安全,促進了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
3 結 語
當前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技術,在社會多個領域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其對于提升社會各領域建設事業的生產效率,推動社會經濟的健康長遠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對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應用的相關研究,有著深遠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李雪,侯廣東.淺析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應用的趨勢[J].科學中國人,2014(24).
[2]包成成.淺談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應用及發展[J].科技展望,2015(7).
篇5
關鍵詞:單片機 電子技術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P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c)-0011-02
20個世紀70年代,單片機得到快速的發展,形成一個品種較為全面,功能更加強大的技術產品,開始在各生產領域中運用。隨著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單片機取得更優質的成果,科技水平更加先進,在眾多領域中實現高效運用,提升這些領域的發展程度。單片機現在在電子技術領域中得到廣泛的使用,如在通信功能、儀表儀器等方面實現高效的運用,促進這些企業實現優質的發展。同時,隨著單片機運用程度的增加,應用領域的擴展,其技術呈現創新發展趨勢。
1 單片機的科學分析
1.1 概述
單片機是嵌入式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采用規模較大的電路技術將CPU、RAM、ROM以及定時器等眾多功能集成在一個硅片上,繼而形成一個具有完善功能的,微型的計算機系統[1]。單片式是1970年左右開始在生產中運用,隨著多年技術的革新和使用程度的加深,當前它在汽車電子,醫療器械,工業控制以及儀表儀器中得到運用。單片式發展速度較快,由最開始的4位單片機發展成8位單片機,到目前300 M具有高速運轉和處理能力的單片機。
1.2 主要特點
單片機是當前計算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計算機水平的增長,單片機也呈現高效革新的態勢,且呈現不同用途的,不同型號的單片機產品。以AT89S52型號單片機為例,單片機目前重要的發展特點有6個方面。第一,單片機具有使用方便的特點,單片機整體體積較小,系統構成較為簡單,整體呈現模塊化;第二,對環境的要求較低,單片機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可以在不同的環境得到運用;第三,控制能力較強大,單片機有著較強的科技力量,通過眾多功能的集成,其具有很強的控制功能;第四,功能消耗較低,單片機在運行的時候只需要較低的電壓,整體對功能的消耗低;第五,速度快,單片機具有極強的處理功能,對各項數據和信息有著極快的處理速度;第六,可靠性高,單片機可以實現長時間的工作,提升整體系統的運轉能力。
2 電子技術中單片機的應用情況分析
2.1 手機通信中的運用
單片機在電子通訊中得到運用,主要體現在手機語音功能的建設中,單片機對手機語音信息進行識別,并開展相關操作。在手機的音頻入口安置單片機可以使其收集眾多的音頻信息,系統分辨工作開展之后,向各個部件下具體的指令和信息,實現語音信息中的手機操作[2]。
2.2 單片機提升醫療器械診斷正確性
人們在實現溫飽之后,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對醫療水平有著越來越高的需求。但是,在醫療建設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檢測手段以及消毒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影響整體醫療建設的質量。單片機在醫療器械中得到運用之后,大大減少了醫療問題的出現,使醫療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單片機的使用增加了醫療設備的診療準確性,提升了診斷的精準性。同時,隨著單片機在醫療器械中的運用,整體醫療設備朝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前進,使醫療診斷的結果更加精準,更好地為人們的健康提供醫療保障。
2.3 單片機使儀表儀器的使用更加智能化
單片機因其集成度高等特點被用于儀表儀器的生產,隨著單片機科研水平的不斷革新,儀表儀器的發展更加智能化,更加符合當前人們的使用需求。同時,隨著單片機使用程度的增加,儀表儀器設備朝著數字化方向發展,整體測試水平較高,儀表儀器控制和處理的功能建設更加優質。例如,在航天儀器制造的時候,使用單片機這種先進的技術可以使儀器的精準性和集成性更強,提升航天電子系統的數字化程度,大大降低航天事故發生的幾率。
2.4 家電中普遍使用單片機
單片機不僅在高科技的領域中實現運用,如醫療器械、儀表儀器等領域,同時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運用,例如在家電行業中。隨著科研水平的發展,單片機越來越多地在生活中得到運用,提升人們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感。前人們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洗衣機、微波爐以及電視機等家電都運用了單片機這項技術。在電視機的運用中,通過使用單片機使其系統控制技術更加先進,功能操作更加便捷。例如,人們可以通過遙控器自由切換不同的電視頻道,選擇自己想看的電視節目。單片機在微波爐建造中,通過系統信息的處理,可以根據食材的不同進行科學的、自動的選擇工作,主要是選擇加熱時所需要的溫度和具體時間。單片機在洗衣機的系統控制中,可以根據衣物的材質以及臟污程度進行自動洗滌,對洗衣液的使用量、洗滌的強度控制以及詳細的洗滌時間有著科學的控制和選擇。
3 單片機在未來電子技術領域中開發趨勢分析
隨著社會生產實力的增強,科研技術程度更加深入,單片機型號和技能革新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其在電子領域的應用開發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
3.1 對單片機程序開發
隨著單片機自身開發程度的加深,其在嵌入式系統的建設中得到越來越全面的運用,目前已經不在裸機的環境中實現開發和使用。單片機已經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執行,可以對數據進行較強的儲存,科學處理和傳輸數據。單片機具有較強的環境使用能力,可以保障計算機在不同的環境中實現正常的運轉和數據的處理,對外界的物理參數實現高質量的采集,并對其進行邏輯分析和正確的處理[3]。
3.2 優化C語言系統程序
C語言有著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可以以簡易的方式對編程語言開展編譯、處理等工作,有著強大的編程能力。為了使單片機在復雜的計算數據和控制數據的環境中實現正常的使用,提升系統的集成和控制能力,一定要加強C語言在單片機中的運用程度[4]。通過對C語言更深度的開發,可以加大單片機的開發程度和力度,進而拓展單片機使用和運用的范圍和領域。
3.3 加強對計算機的研發
目前,單片機的制作中使用眾多的通信接口,通過接口的連接可以和計算機進行數據的交流和溝通??梢哉f,單片機通過通信接口可以讓通信設備和計算機形成一定的聯系,可以使雙方進行精準的數據支持,提升設備對數據的使用程度和運用程度[5]。為此,要想對單片機進行深度的開發,應該對計算機進行系統的分析和運用,提升數據連接和傳輸的質量。
4 結語
單片機是當前計算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計算機水平的增長,單片機也呈現高效革新的態勢,在電子領域實現高效的運用。突出表現在手機通信中和家庭電器的使用中,提升人們的生活建設質量。同時,單片機使儀表儀器的使用更加智能化,提升醫療器械的診斷正確性。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通過對單片機程序進行開發、優化C語言系統程序以及加強對計算機的研發這3個方面提升單片機在電子領域的運用程度。
參考文獻
[1] 鄭澤宏.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技術研究[J].科技信息,2013(25):140,221.
[2] 王紅紀,徐小亞.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J].電子測試,2014(13):44-46.
[3] 王德權.研究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3):113.
篇6
隨著醫院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有線網模式為依托的信息系統難以滿足當今的“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物聯網技術的出現,為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簡約智慧醫療”逐步成為醫療信息化發展的新模式。
關鍵詞
物聯網技術 RFID 智能感知
隨著醫療機構的不斷深化改革,當今醫院均“以患者為中心”作為服務理念,而物聯網技術的問世,又為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簡約智慧醫療”逐步成為醫療信息化發展的新模式。該模式的重心即符合“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如:一個RFID傳感器、一個無線體征測量儀加一部IP Phone,就可使在家休養患者的體溫、脈搏、心率等數據呈送到主治醫生桌面系統中,醫生就能夠根據相關數據結合相應路徑對患者做出后續診斷及醫療處理措施,真實地展現了物聯網技術在醫療機構的應用。
一、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義
簡單來說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實質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嚴格意義上講,物聯網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二、物聯網平臺在醫院的整體架構規劃
要實現“簡約智慧醫療”模式,現有的醫療機構,特別是在醫院,前提條件就需構建三網融合的統一物聯網架構,才能實現醫院在人員、藥品、器械、物資、設備和標本方面的全面應用及閉關管理。
醫院物聯網基礎平臺的總體架構中,應包含如下部分:
(一)物聯網核心產品
物聯網AC、物聯網AP及POE供電交換機;其中物聯網AC遵循ISO/IEC 18000標準認證及802.11N標準認真,支持802.11n,RFID,WAPI,IPv4&IPv6以及10G等新技術,同時支持集中式轉發和分布式轉發兩種轉發方式,可實現AP零配置和集中的管理。另外,物聯網AP支持第三方RFID模塊應用擴展,可同時工作在2.4GHz和5GHz雙頻段,理論值雙向速率可達600M/S,符合Wi-Fi規范和ISO/IEC 18000物聯網規范。
(二)移動終端
IP通訊終端、EDA移動終端、各類RFID標簽、傳感器、定位器、生命體征采集器等。
(三)輔助支撐的各類業務系統
如藥品物流管理系統、移動臨床護理系統、移動門診輸液系統、嬰兒防盜系統、供應室質量追溯系統、醫院移動資產管理系統、醫療廢棄物回收管理系統、手術器械清點系統等等。
三、以物聯網為基礎平臺的簡約智慧醫院整體規劃
物聯網技術在醫療機構的具體應用襯托到實體醫院,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規范醫療流程,以患者安全為中心。從患者入院到出院,患者腕帶識別、實時定位監控、生命體征自動采集、移動查房、護理評估及自助呼叫等系統,均依托于物聯網技術;另一方面著眼于物的精細化、閉環管理。從藥品物流、醫療器械的精細化管理、醫療垃圾回收管理等大量的采用的物聯網技術中的RFID部分,由此一來,簡約智慧醫院的具體規劃圖,見圖2。
四、物聯網技術在醫院的主要應用分析
根據物聯網的特點和醫院信息化的實際,當前物聯網技術在醫院的成熟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患者管理領域、藥品物流、資產管理、醫療垃圾管理等領域。
(一)患者管理領域
主要包括病患的標識、病患的定位、病患生命體征的實時采集和監控。
1.患者的標識
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對患者的身份進行查對、核實,以確保正確的治療用于正確的患者。為能對患者進行快速身份確認,保證正確的患者能夠得到正確的治療,借助物聯網技術的條碼和RFID標簽可以實現有效的患者識別,通過掃描和自動感知技術可以實現病患標識的自動化和準確化。
2.患者的定位
主要用于無自主意識的患者和VIP患者,是實現患者有效安全管理的可靠保障。借助RFID技術可以實現患者的實時定位、區域警戒、異常報警,醫護人員只要在原有的工作崗位上就可以實時查詢、實時監控和全過程管理患者。
3.患者生命體征的實時采集和定位
醫療物聯網另一個十分重要的應用領域就是生命體征動態采集與健康監測。
患者腕帶佩戴的RFID標簽集成了部分生命體征采集傳感器,可以實時感知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據,生命體征監測系統,是一套基于采集、傳輸、存儲、分析患者生理數據的無線傳感網絡,它可以收集和監測各項生命體征數據,這些數據實時傳送到后臺監控數據庫,醫生和護士工作站可以實時調閱這些數據,一旦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出現異常情況,醫生和護士工作站就會實時接收到這些提醒和告警信息,為提前介入治療提供保障。
(二)藥品物流領域
藥品的物流領域主要包括:藥品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配送管理、服藥狀況監控等。
1.藥品供應鏈管理
物聯網技術可以通過對流通過程中單個藥品唯一的身份進行標識及追蹤,從而達到對藥品信息及時、準確的采集與共享,為有效地解決我國醫藥流通中存在的安全、成本和管理等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2.藥品庫存管理
藥品從入庫、盤點、出庫管理過程中,采用物聯網技術,依托RFID標簽,實現藥品庫存過程中全過程自動監管,避免因人為因素而造成的庫存不準或藥品批次、過期等問題。
3.藥品配送管理
根據醫院各二級藥房或病區訂單進行統一配送管理,保證藥品的及時準確發送,使醫院能夠及時獲得所需藥品。配送過程人員、配送車輛及藥品包裝采用RFID定位卡、條碼等結合,藥房或病區實現自動接收、比對,實現藥品配送過程全監控。
4.服藥狀況的監控
借助物聯網技術,在藥房擺藥過程中通過條碼技術可以準確標注正確的藥品,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可以實現藥品條碼和患者條碼的雙重比對,實現服藥過程的全過程管理和監控。
(三)資產管理領域
醫院資產管理的核心是為醫院的資產提供信息采集、屬性記錄、狀態跟蹤、事件定義、流程驅動、實時監控、應用接入的全局標準化管理和輔助,為醫院提供“精細化”管理提供支撐。醫院所有的資產管理,應用物聯網技術、信息集成、事件智能觸發和流程智能驅動技術,真正意義上實現醫院資產的全過程標準化管理。
(四)醫療垃圾管理領域
醫療垃圾管理根據垃圾的生命周期管理分為院內和院外。
通過RFID標簽(主要應用于院內)和GPS技術(主要應用于院外)可以實現對醫療垃圾進行實時定位和監控。我們在監控中心就可以實施定位和監控每個醫療垃圾包,實現對醫療垃圾的全過程管理,大大提高了醫療安全管理。
五、實施效果
隨著物聯網技術在醫院的逐步開展,臨床治療智能化的發展可以實時地、移動地監測患者及特需人群的健康狀態,同時數據的無線傳輸、動態顯示,方便醫生、護理工作者智能分析評估治療效果,進而對潛在的健康危險預先報警。消毒包的動態追溯管理避免院內因醫療器械感染帶來的嚴重問題。院內資產、人員動態監控管理,有效提高醫院管理能力,減低管理成本。技術的無線化、低成本的優勢,可大大縮減院內常規醫療檢查的工作時間,降低院內外監護系統建設和醫療衛生服務的費用。
六、結束語
物聯網應用會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突破和新型醫療服務模式開拓而迅速發展,隨著人們對于醫療健康、醫療安全和質量的要求的不斷提升,醫院今后信息化的發展將越來越注重物聯網技術的投入及擴展規劃。 (編輯 劉魯)
參考文獻
[1]黃桂田,龔六堂,張全升.中國物聯網發展報告(2013版2012-2013)/物聯網藍皮書[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篇7
美國:重在服務以及衍生新價值
GE推出的Predix云平臺是一個的工業操作系統,其中有很多模塊可以由各個企業根據其行業背景,構建適用于自己的解決方案。Predix主要是三層架構,是面向工業領域的第一個基于工業大數據的云平臺,底部是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的IaaS層,中間是平臺PaaS層,最上端軟件及服務層SaaS。Predix利用這三層云計算架構,將各種工業設備或機器以及供應商等相互聯結,提供資產性能管理(APM)和運營優化服務,每天監控和分析來自數萬億設備資產上的千萬個傳感器所發回的5000萬條大數據,幫助客戶優化資源配置和業務流程,減少風險和實現100%無故障運行。
隨著越來越多的機器和設備加入工業互聯網,可以實現跨越整個機組和網絡的機器儀表的協同效應,形成智能數據,帶來巨大的潛在價值。
優化網絡:在一個網絡系統內實現互聯的各種設備或機器,可以通過互聯網相互協作,提高網絡整體的運營效率。例如,在醫療領域,將醫生和護士等醫療數據互聯,數據可以無縫地傳輸給醫療機構和病人,等待的時間將會更短,能夠更迅速地幫助病人使用正確的醫療設備,從而使得醫療設備利用率更高,醫療服務質量更好。智能數據的巨大價值也可體現于交通網絡中的路徑優化。許多車輛實現互聯之后,就會知道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同時能夠了解到網絡系統內其他車輛的位置和目的地,允許優化路由來尋找到最有效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優化運維:通過智能數據可以實現最優化、低成本,并有利于整個設備或機器的運行維護。例如,將機器、組件和各個環節聯網之后,將實現一個可監測的設備狀態,可以在正確的時間將最優數量的零部件交付到準確的位置,將減少零部件庫存需求和維護成本,提升設備或機器的穩定性。
恢復系統:通過建立廣泛的大數據信息,幫助網絡系統在發生毀滅性打擊之后更加快速、有效的進行恢復。例如,當地震或其他自然災害發生時,可以用智能儀表、傳感器和其他智能設備和系統組成的網絡來進行快速檢測,隔離發生故障的設備或機器,不至于發生串聯而導致更大規模的故障發生。
自主學習:每臺設備或機器的操作經驗可以聚合為一個大數據,使得整個設備或機器能夠自主學習。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是不可能在單個機器上來實現的。例如,從許多飛機上收集的數據加上位置和飛行的歷史數據,才可以提供有關各種環境下飛機性能的信息。當越來越多的機器連接在一個系統中,產生無數智能數據的結果將是網絡系統的不斷擴大并能自主學習,而且越來越智能化。
一旦智能設備采集到大量的智能數據,就可以通過智能系統,挖掘出具備商業經營價值的智能決策。設備與數據相互結合,網絡協同且時更新,將對諸多行業帶來較大裨益。
據GE公司的預測,航班延誤每年給航空公司帶來的損失超過400億美元。其中10%的延誤是由于對飛機的維護欠缺所造成的。同時,全球航空業每年燃油費用高達1700億美元(營業收入約為5600億美元),而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調查,這些油耗中有18%~22%屬于資源浪費。GE的工業互聯網通過對飛機航運輸局和零部件系統數據的監測與統計,分析維修保養上的問題,每年可減少1000次延誤情況。同時,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維修保養,也可以降低設備投資成本。通過航運數據,挖掘減少燃油能耗的實現路徑,從而對飛行調度的優化,可減少2%的能耗使用,每年節約2000萬美元成本,減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醫療占全球GDP的10%,是一個相當大的行業。據GE公司的預測,醫療領域由于低效率,每年會造成7310億美元的浪費,尤其是臨床醫療占到59%,高達4290億美元的浪費。醫療從業人員與醫療器械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主要原因。例如:護士換藥、磁共振成像情況、醫生診斷等過程都沒能實時共享。將醫療從業人員、醫療器械進行聯網,對診斷、手術、藥方等信息進行共享,開展網絡協同式的診療。GE的工業互聯網通過綜合管理每個病床,每個診斷的工作流、患者流,搬運和醫療器械,改進醫療從業人員、業務流程和器械通信情況,可減少15%~30%的醫療器械成本,提升醫療從業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約的時間可多為15%~20%的患者提供服務。
GE將這個平臺開放給所有工業合作伙伴,期望未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完善的生態系統,由各個企業積極開發具有行業輻射效果的應用軟件(APP),并在此平臺上共享、互相借鑒、互惠互利。
德國:既抓服務又抓生產
作為德國工業4.0的領軍企業,西門子2015年年底宣布將設立一個跨行業的軟件平臺Sinalytics,為數字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Sinalytics與Predix極為類似。據資料顯示,這一平臺將整合遠程維護、數據分析及網絡安全等一系列現有技術和新技術,還能夠對機器感應器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并利用這些大數據為客戶提供全新的服務。比如,可以通過這些大數據提升對燃氣輪機、風力發電機、火車、醫療成像系統的監控。據說,已經約有30萬臺設備已連接至Sinalytics平臺。
2 0 1 6年4月,西門子對外正式推出“MindSphere―西門子工業云平臺”,當時西門子宣稱該工業云平臺將為工業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譬如預防性維護、能源數據管理以及工廠資源優化,特別是,機械設備制造商及工廠建造者可以通過該平臺監測其設備機群,以便在全球范圍內有效提供服務,縮短設備停工時間,同時,MindSphere還為西門子的工廠數字化服務提供包括數控機床以及驅動鏈的預防性維護服務”。
據資料顯示,MindSphere是一個數據聯結平臺,通過收集、整合和分析來自用戶端、供應商、信息化系統和自動化系統的相關數據,匯總形成數據企業的唯一數據中心,由此創建完整的、容易應用的產品性能大數據結果。同時,基于云計算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相關結果將能夠即時反饋到企業的信息系統和自動化系統,從而提高企業對業務相關流程的響應――實現智能制造。
實現“互聯網+”協同制造
2015年7月,國務院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互聯網+”協同制造是重點行動之一,旨在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強產業鏈協作,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協同制造新模式。在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型制造,打造一批網絡化協同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形成制造業網絡化產業生態體系。
實際上,早在2000年,國際著名的咨詢機構ARC針對生產制造模式新的發展,詳細地分析了自動化、制造業以及信息化技術發展現狀,從科技發展趨勢對生產制造可能產生影響的角度,作出過全面的調查研究,并提出了用工程、生產制造、供應鏈三個維度描述的數字工廠模型。
其中,從生產流程管理、企業業務管理一直到研究開發產品生命周期的管理而形成的“協同制造模式”(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Model,CMM)。CMM協同制造模式為制造行業的變革提出了一個理論依據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通過將研發流程,企業管理流程與生產產業鏈流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協同制造流程,從而使得制造管理、產品設計、產品服務生命周期和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有機地融合在一個完整的企業與市場的閉環系統之中,使企業的價值鏈從單一的制造環節向上游設計與研發環節延伸,企業的管理鏈也從上游向下游生產制造控制環節拓展,形成一個集成了工程、生產制造、供應鏈和企業管理的網絡協同制造系統。
當前,網絡化的信息空間和現實化的物理空間可共同組成協同空間,信息空間對未來制造業的發展和競爭力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未來制造業將進入虛實交互的協同時代。
未來的智能制造形態將是將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銷售商乃至消費者搬到線上,構成生產資源、人力物力、研發創新的網絡協同結構,主要目的是實現市場與研發的協同、研發與生產的協同、管理與通信的協同,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制造網絡――協聯網(Internet of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由多制造企業或參與者組成,它們相互交換商品和信息,共同執行業務流程。企業、價值鏈和產品生命周期這三個維度貫穿于各個價值鏈中的制造參與者之間。
“互聯網+”協同制造將成為未來智能制造的核心,協聯網平臺具體應滿足三個“CM”要素。
具體而言,在前端,顧客對工廠(C2M)將提供自己的標準化模塊供消費者組合,或是吸引消費者參與到設計、生產的環節中來;在內部,通過并行制造(CM)提升生產組織能力,以柔性化的智能制造去服務于海量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在后端,通過云制造(CM)積極調整供應鏈,使之具備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和短工期。
以往,制造業企業一定要通過原料、設備、生產、運輸、銷售五大環節組織生產制造。而這五個環節是相對固定的,且不可或缺的。并行制造時代,這五個環節可以相對獨立,變成五個可以動態配置的模塊。每個模塊都有自己相應的軟件系統,自己的物聯網感知系統,根據消費者需求,五個模塊可以自行高效整合,滿足生產制造的工藝需求。除了大幅縮短工期之外,還能大幅降低成本。
傳統觀點認為,只有等到所有產品設計圖紙全部完成以后才能進行工藝設計工作,所有工藝設計圖完成后才能進行生產技術準備和采購,生產技術準備和采購完成后才能進行生產。而并行制造則將各有關流程細化后進行并行交叉,盡早開始各項工作。
篇8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衛生醫療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醫療信息化帶來了新的契機。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信息化諸多領域,可以促進醫療事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精確化方向發展。本文將對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 醫療信息化 數字化 智能化 精確化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聯網技術應用于病患信息管理、遠程醫療、醫療物品管理等醫療信息化諸多領域, 可以促進醫療事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精確化方向發展。本文將對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中的發展現狀和重要意義進行闡述,同時對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并對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
1 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中的發展現狀和重要意義
1.1 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中的發展現狀
物聯網技術是20世紀末逐漸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引領了繼計算機技術革命、互聯網技術革命、移動通信網技術革命后的第四次技術革命。物聯網技術主要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將物品與互聯網聯系起來,從而實現互聯網對物品的自動識別、定位、控制、監控和管理等過程。目前,信息傳感設備種類多樣,主要包括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全球定位器、射頻識別器等,借助于各類信息傳感設備,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我國各領域各行業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我國全面實現醫療衛生改革、促進醫療信息化的大浪潮下,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目前,我國物聯網技術逐漸趨于成熟,廣泛應用于醫療信息化領域,改變了我國傳統的醫療方式,顯著提高了醫療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1.2 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信息化中的重要意義
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信息化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將醫療過程數字化,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過程中,可以更方便的獲取病患信息、遠程醫療信息,并加以存儲,以供快速的調閱識別;其二,使醫療過程智能化,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過程中,可以實現網絡對醫療相關物質的自動定位、監控、識別和管理等工作,使醫療過程更加智能化;其三,使醫療過程精確化,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設定的程序對醫療過程進行監控和管理,減少因人為不可測因素帶來的醫療事故,提高醫療過程的精確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 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中的具體應用
2.1 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院管理工作
目前,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醫院管理工作中,使醫療工作更加智能化,顯著提升了醫療工作的效率。物聯網技術在醫院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將RFID技術應用于病人信息識別過程中,醫院可以將病人的個人醫療信息儲存于RFID設備中,在醫療過程中,通過掃描RFID設備,醫護人員可以快速獲取病人的醫療信息,并及時采取合理的救助措施;其二,將RFID技術應用于移動護理過程中,通過RFID設備,醫護人員可以實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進行監控,實現遠程動態控制,有利于醫患人員及時發現患者身體的異常情況并立即進行救助;其三,將RFID技術應用于醫療檢驗工作中,在醫療檢驗過程中,可以給患者配發相應的RFID設備,實現自動化管理,避免錯拿錯放事件的發生,提高醫療檢驗工作的效率。
2.2 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遠程監控工作
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醫療壓力。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遠程監控工作中,可以有效緩解醫療供需矛盾,提高針對老齡化人群的醫療工作的效率。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齡化人群的日常監護、慢性疾病監護等需要占用大量的醫療資源,導致醫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影響了我國的穩定和諧發展。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遠程監控工作中,可以通過各種傳感設備,將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錄入互聯網系統,互聯網系統可以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進行自動分析、整合,及時監測到老齡化人群的不適并提醒醫療人員積極救助。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遠程監控工作中,一方面可以緩解醫療供需矛盾,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惡性醫療事故的發生,提高我國的基本醫療衛生水平。
2.3 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物品管理
醫療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管理難度極大,是醫療管理過程中的主要難題之一。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物質管理過程中,可以實現互聯網對醫療物質的自動識別、定位、監控和管理等過程,提高醫療物質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物聯網技術在醫療物質管理過程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物質防偽過程中,在醫療物資的包裝上粘貼智能的附加標簽,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醫療物質信息的自動識別、醫療物質流通環節的自動監控,有效防止假冒偽劣的醫療物質進入醫療系統;其二,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物質協調管理工作中,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建立一個醫療物質信息網絡系統,實現資源的共享,有利于醫療物質的協調管理。
3 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中有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醫療信息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中的物聯網技術并不完全成熟,仍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其一,沒有建立完善的醫療信息化物聯網標準體系,沒有對醫療信息化中的物聯網技術結構和內容進行規范管理;其二,遠程監控和移動護理需要建立在完善的電子病歷系統上,但目前我國電子病歷系統水平參差不齊,對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中的應用帶來困難;其三,沒有建立完善的隱私保護體系,網絡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隱私問題?;颊叩尼t療隱私保護體系與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中的有機結合,尚待完成。
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中,可以顯著提升醫療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緩解日益緊張的醫患矛盾,全面提升我國的基本醫療衛生水平。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信息化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應用前景,我們應該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將新的物聯網技術研究成果應用于醫療信息化過程中,解決物聯網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曾慶勇.物聯網系統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應用分析與設計[J].研究與設計,2012(1):54.
篇9
關鍵詞:單片機;電子技術;電子產品;應用;發展
中圖分類號:TP368 文獻標識碼:A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中央處理器、存儲器、定時器/計數器、I/0接口電路等一些計算機的主要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塊集成電路芯片上的微型計算機。由于其具有可靠性高、便于擴展、體積小、成本低等特點,已經廣泛的應用于電子產品、智能儀表、工業測控、軍工等領域。
1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
1.1 家用電器領域
現如今很多家用電器中都將單片機引用進來實現電器的升級改造,以完善家用電器的功能,使其更能適合現代人的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例如當前的電視已經實現了智能遙控,洗衣機已經能夠自動識別衣物并設定相應洗滌程序,電冰箱已經能夠自動識別食物類型并設定冷藏溫度,這些都得益于單片機的使用。可以說,單片機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用電器的整體性能,使其能夠更加便捷的為人們提供優質服務,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1.2 工業控制領域
單片機具有體積小、控制功能強、功耗低、環境適應能力強、擴展靈活和使用方便等優點,用單片機可以構成形式多樣的控制系統、數據采集系統、通信系統、信號檢測系統、無線感知系統、測控系統、機器人等應用控制系統。因此可以說,單片機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工業自動化發展。例如在當前工業生產中最常見的流水線管理系統中,單片機的應用能夠使其和計算機聯網,實現智能化控制,這不但能夠提高流水線管理效率,還能規范流水線操作,進一步提升流水線產品生產質量。而且現在隨著“物聯網”概念的推出,嵌入式技術是物聯網技術最為關鍵的底層技術,在單片機技術成熟發展的今天,物聯網的興起給單片機技術提供了一個更為廣大和宏偉的舞臺,同時也給單片機技術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1.3 醫療衛生領域
科技的發展同樣推動了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同時醫療器械的功能也在不斷完善。在很多醫療衛生器械中,都引入了單片機技術。由于單片機本身體積小,擴展性強,功能多,能夠極大的完善醫療器械的功能,使其操作更簡單方便,避免醫療器械設備結構過于復雜而出現操作失誤現象,大大促進了醫療儀器設備的自動化發展。例如在消毒殺菌設備中,將單片機引用到其控制系統中,能夠實現設備的自動化運行,這將會極大的提高設備的消毒殺菌水平。這一應用對于醫療條件較為簡單的小診所、偏遠地區醫院來講,有著重要意義。除了在消毒殺菌設備中有很好的應用以外,單片機還可以應用在呼吸機、超聲診斷、病床呼叫等多種醫療儀器或設備中,為實現現代化醫療基礎設施建設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1.4 智能儀器儀表設備領域
目前越來越多的智能儀器儀表被應用在各個生產領域中,促進現代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快速提升。而在此過程中,單片機的應用范圍也隨著智能儀器儀表設備的發展而不斷擴大,這是因為單片機不但體積小,控制靈活可靠,而且其有著很強的可操作性,屬于高度集成的芯片。對于智能儀器儀表設備來講,一般都需要在保持高度靈敏功能的基礎上盡量保證測量的準確性,縮小儀器設備的體積,以便減輕整個設備的負擔,而單片機正好滿足這一點要求,并且有著很強的擴展性,能夠滿足智能儀器儀表設備的升級改造需求。隨著單片機的使用,越來越多集測量、處理、控制為一體的儀器儀表設備被研發應用,促進了儀器儀表業的數字化、柔性化發展。
2 單片機的發展趨勢
2.1 CPU中央處理器的發展趨勢
CPU是單片機的核心,他的功能的發展與提高,勢必會帶動單片機的發展。作為單片機的數據處理功能模塊,CPU中央處理器經過了多次的變革和改進,以不斷的適應數據處理要求。一般在改進過程中,多是通過拓展總線寬度來實現。最初的單片機CPU的總線寬度為8位,之后逐漸演變為16位、32位,并仍然在不斷地拓寬。當然,提高CPU數據處理能力的技術措施不單單有擴寬總線寬度這一種,還可以通過優化數據總線來實現。目前單片機內大多數為單CPU結構,未來單片機將會采用雙CPU結構,以提高數據處理速度與能力,同時采用流水線結構,提高處理和運算速度,以適應實時控制和處理的需要。
2.2 單片機微型化趨勢
微型化是單片機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因為其一般多應用在系統的各個獨立模塊中,若體積過大,則不但會增大設備功耗,還可能會影響其運行質量。因此必須要盡可能的縮小芯片的體積,并對其功能模塊進行擴展,在縮小單片機體積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障單片機應用功能的綜合性及低功耗優勢得到有效實現。
2.3 單片機低功耗下的半導體工藝
早期的單片機如MCS-51系列的8031推出時的功耗達630MW,而現在的單片機普遍都在100MW左右,隨著對單片機功耗要求越來越低,現在的許多單片機制造商都采用了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CMOS雖然功耗較低,但由于其物理特征決定其工作速度不夠高,而CHMOS則具備了高速和低功耗的特點,這些特征,更適合于在要求低功耗象電池供電的應用場合。所以這種工藝將是今后一段時期單片機發展的主要途徑。
2.4 單片機中存儲器的發展趨勢
在單片機持續發展與優化的過程當中,閃速存儲器應當成為單片機內部程序存儲器的最主要選擇。借助于電子技術所發揮的支持效用,閃速存儲器能夠在+5V模式下進行有效的讀寫操作。一方面保留了靜態RAM隨機存取數據存儲器在讀寫操作方而的簡便性優勢,另一方面也使得即便是在整個運行環境出現掉電狀態的情況下,存儲器當中所存儲的相關數據信息也不會發生丟失問題。單片機通過應用片內閃速存儲器的方式,還能夠有效簡化整個運行系統的結構構成,同時對于提高單片機存儲器容量而言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語
總之,在當前集成電路技術和微電子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單片機的性能和功能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其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范圍也將會越來越廣闊。
參考文獻
篇10
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國內少數醫院醫療器械的采購和維修分別從藥械部門和后勤部門中分離出來,建立了獨立的醫療器械科,這標志著我國臨床醫學工程的發展開始起步。而1993年10月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的成立,則是我國臨床醫學工程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南京醫學會臨床醫學工程學??品謺闪⒂?990年(初期名稱為“醫療器械工程專科分會”,2010年更名為“臨床醫學工程學專科分會”),是全國較早成立的地方醫學工程分會之一。自2006年第4屆委員會(2009年第5屆委員會)成立以來,各位委員團結協作,努力工作,帶領南京及周邊地區醫療衛生單位的醫學工程人員,積極開展臨床醫學工程方面的教學、培訓等活動,現已成為南京醫學會50個專科分會中比較活躍的??品謺弧=?年,臨床醫學工程學專科分會先后2次榮獲先進??品謺?次榮獲受表揚??品謺?,得到了學會和專家的一致肯定。
1發揮學會優勢,促進區域醫學工程學科發展
由于學會匯集了區域內各醫療單位相關專業的頂級專家,因此,較單個醫療單位而言,學會在促進區域專業技術的發展方面更有優勢。
1.1舉辦學術會議舉辦學術會議是對一個學術組織綜合能力的檢驗,也是其綜合實力的展示。近5年,臨床醫學工程學專科分會先后組織了3次區域性學術會議,組織區域內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作講座,同時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和大學教授作學術報告,專題報告達到40多個,同時,面向區域內各醫療單位征文,3次會議共收集論文160余篇,出版會議論文集3部,參會代表超過了400人,成為南京及周邊地區較有影響力的學術會議。
1.2舉辦各類培訓
1.2.1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會舉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具有師資力量強、項目主題廣、舉辦形式多、培訓經驗豐富等優勢。自2007年以來,臨床醫學工程學??品謺晒εe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4項5場次,近800人次參加了培訓,培訓的內容即包括工程技術的最新進展,如MR技術最新進展、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等,也包括醫療器械管理技術的最新成果,如引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提高醫療設備管理水平、醫院醫療設備管理模式轉變的研究等。同時,學會還幫助、指導區域內醫療單位舉辦國家級和省級繼續教育項目多項。
1.2.2經常性學術活動經常性學術活動是南京醫學會的傳統項目,1998年起納入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先后被批準為省、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臨床醫學工程學專科分會自2001年起,每年舉辦2場以上經常性學術活動,每次活動均安排2~3位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作專題報告,近5年來,共計近300人次參加了這項活動。
1.2.3專題講座專題講座一般由醫療器械生產商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講課工作,因此,講得比較深、比較透,一次專題講座只針對某一項新技術、新設備或新材料,由于其專一而明確的主題,吸引了與之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是學術會議和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有效補充。臨床醫學工程學??品謺群笈e辦了超聲新技術、現代手術室設備等專題講座,拓寬了這些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的視野。
1.2.4科技下鄉為配合《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試行)》的實施,針對基層醫療單位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缺乏外出學習和培訓的現狀,同時結合南京醫學會“健康科普社區行”品牌項目,臨床醫學工程學??品謺M織專家赴周邊的區縣,免費為基層醫療單位送技術、送管理,培訓的內容涵蓋了從醫療器械的計劃、采購到日常的保養、管理等,對提高基層醫療單位醫療設備管理水平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該活動深受區縣衛生主管部門和基層醫療單位人員的歡迎。
1.3聯合開展科研項目醫學工程部門屬于醫院的職能部門或者后勤保障部門,與臨床、醫技科室相比,在課題的申請和成果的報獎方面,均處于劣勢。通過學會這個平臺,聯合區域內多家醫療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申報科研項目則比較容易成功。臨床醫學工程學科可開展的科研方向主要有:①新型醫療設備、器械和材料的研究;②大型醫療設備功能開發;③醫用軟件的開發;④醫院網絡及智能化大樓的工程設計及實現;⑤醫療設備管理方法和技術的研究;⑥新型醫療設備、器械、材料的臨床驗證。
1.4區域性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在用醫療設備的質量保證(QualityAssurance,QA)和質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是醫學工程部門的職責所在,院內醫療設備的質控(相當于室內質控),可以由醫院的醫學工程部門配合使用科室來完成,而為了保證醫院間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工作的正常開展,區域內醫療設備的質控(相當于室間質控),在沒有成立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委員會的地區,則可以通過學會這個學術組織來完成,通過這項工作的開展,可以帶動區域內各醫療單位的醫學工程部門共同發展。
1.5承接政府委托工作一些政府委托的工作,可以由臨床醫學工程學專科分會來完成,如有關醫療器械方面的管理規范、標準的制定,涉及到醫療器械的醫療事故鑒定,區域醫療單位大型醫療設備的配置狀況和醫學工程從業人員狀況的調研、統計等,這些工作的完成,同樣可以促進臨床醫學工程學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