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遺傳學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11-15 17:45: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遺傳學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具體是:
開展“我身邊的禮儀”故事比賽,“校園競開文明花”演講比賽,“畫身邊的文明禮儀”等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周會、中隊會等時間,對學生深入開展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大力推進文明禮儀。
通過活動,我想談幾點體會:
1、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監督小隊,各小隊要認真實施監督任務。
3、在學生中開展 “做文明學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誰能在校勤學識禮、關心同學、尊師愛校,遇到師長要問好、行鞠躬禮,同學之間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做一個好學生;能在家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愛惜東西、自覺做家務勞動,做一個好孩子;能在社會敬老愛幼、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遵紀守法。
4、結合每周的升旗儀式,我們把它作為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一次莊重而嚴肅的教育活動。在升旗儀式過程中,開展看誰站最筆直、行禮最標準、歌聲最嘹亮的比賽,我們應該把愛國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禮儀養成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既莊嚴實在、又有教育效果。
5、把樹立典型與帶動全面結合起來。
我們要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小標兵”、“文明好學生”、“雛鷹爭章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表揚先進,鼓勵后進。
6、把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
篇2
關鍵詞:問題;教學方法;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考核方式
醫學遺傳學是臨床醫學與遺傳學相互滲透形成的一門邊緣科學,近年來發展迅速。科學工作者早就認識到人類幾乎所有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未來的醫學是分子醫學和遺傳醫學、未來的藥物是基因藥物、未來的保健是遺傳保健。醫學遺傳學承載著揭示人類疾病發生發展根本原因以及推動醫學技術發生深刻革命的神圣使命。但目前在醫學??圃盒V嗅t學遺傳學的設置狀況與本學科承載的使命很不相稱,主要問題有:課時少任務重,難以進行系統的教學,要在32個學時甚至是18個學時內完成醫學遺傳學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教學任務,這給任課的教師和學習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課程設置為考查課程,學生不重視,難以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專科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度比本科院校的要低很多,各個專業的學生文科學生所占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因此對本門課程的理解能力要低于理科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文科學生普遍反映對知識的把握度要明顯低于理科學生。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教學質量,只有在備課、授課以及課程考核方式等多方面下功夫。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心得體會。
1 選擇合適的授課內容
目前我們使用的教材是上??萍汲霭嫔绲挠墒Y炳正副教授教授主編的醫學遺傳學,該教材在內容上相對于大專護理專業而言難度較為適宜,理論比較系統,缺點是和臨床遺傳病結合比較少,缺乏實用性。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了這一點,對于需要學生重點掌握而教材中較少講到的內容進行補充并詳細講解;及時將本學科新的發展動態和技術研究成果通過課堂教學介紹給學生,以彌補教材中的不足。通過這一措施,達到了教學知識的系統性、新穎性和實用性。
2、分析學情,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力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教學的中心是提高學生的能力,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學設計和方法的運用要適合學生具體情況。從情感上講我們面對的是剛進學校的高中學生,一切對于他們都是新的,對于一切有極大的興趣,所以在情感態度上親和力的滲透是第一位的。從個體上講學生基礎參次不齊的學生,文科同學幾乎都沒學過高中生物學。所以在知識和能力上,我們在為沒學過的學生打好扎實基礎的同時,必須每節課為那些高起點學生拔高,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成就感。而教學上學生過分依賴教師的講授,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學習欠缺主動、自我計劃和管理能力缺乏。缺乏團隊協作。教學方法需注重靈活性和技巧性。
3、基于專業本身的需要,結合教學大綱合理設置理論課和實驗課的課時比例
以往課程教學中我國的護理教育與醫學教育之間缺乏專業的獨立性、獨特性和區別性。護理專業教學內容基本屬于臨床醫療專業的壓縮版。護理課程教學應該反映社會需求的變化, 發展多學科綜合課程,使護理教育與社會的需要聯系起來。
為了克服教學中的現存問題,突出專業特色,充分體現護理專業是直接維系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專業,我們從教學對實踐的指導性角度考慮,重新調節課程結構,整合教學內容,構建了以崗位技能培養為核心的課程教學體系。將知識和技能模塊教學方法進行了如下安排。
理論部分實踐部分均分解為四個模塊:遺傳分析、胚胎發育、優生基礎、臨床優生。
理論課時和實驗課時的設置比例為三比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驗課的比例,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了其基本技能,為其以后從事臨床工作打下理論與實踐的基礎。
4、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
根據課程特點,結合學情和教學條件,我們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練、做”有機融合、“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不同方法均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最高原則。具體有模塊化教學、實踐性教學、延伸性學習、自主性學習。
模塊化教學主要是校內的課堂情境體驗、錄像觀摩評析、專題討論、病例研究、綜合訓練及校外的見實習、參觀、調查、訪談等實踐活動、現場觀摩。
我們經常采用的教學組織安排方式是:提出教學目標講解示教操作指導練習自檢評價反饋.
為提高學生實踐工作能力,我們創立了“四遞進”的能力培養模式,即由校內實訓至理論應用練習再到錄像、見習、實習最后到遺傳優生學原理綜合運用。在內容上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符合理論-實踐-再理論的學習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