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指導意見范文

時間:2024-01-12 17:48: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班級管理指導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目的 通過壓力培養細胞裝置研究主動脈瓣膜間質細胞在機械力作用下肌糖蛋白-C(TN-C)表達的改變,從瓣膜對機械力損傷修復角度探討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的發病機制。方法 無菌手術獲取主動脈瓣,剝除內皮層,膠原酶消化分離間質細胞,體外培養;構建產生等雙軸周期性壓力裝置;利用機械力作用細胞后,以實時定量RT-PCR鑒定TN-C的表達;加入不同蛋白激酶阻斷劑,分析參與機械力誘導TN-C的信號傳導途徑。結果 成功構建雙軸周期性壓力裝置;機械力通過RhoA/ROCK途徑誘導TN-C的轉錄,而p38MAPK、PKC和ERK途徑沒有參與機械力誘導TN-C的表達。結論 在風濕性瓣膜炎的發病過程中,機械力在TN-C的轉錄和表達中有一定作用,從而誘發瓣膜病理改變。

【關鍵詞】 肌糖蛋白-C;機械力;風濕性心臟病;信號轉導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pathogenesis of rheumatic heart vascular diseases (RHVD) from direction of valve repair after mechanical stress injury through tenascin-C (TN-C) expression by culturing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 in vitro with designed strain-producing instrument under mechanical stress.[ Methods[ Aortic valves were obtained under aseptic condition, and the endothelial layer deprived. The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 were isolated by collagenase Ⅰ and then cultured in vitro. The equi-biaxial cyclic strain production device was developed. TN-C mRNA was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after mechanical applic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duced by mechanical stress were assessed after using different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Results[ The equi-biaxial cyclic strain production device was developed successfully. Cyclic strain induced TN-C transcription through RhoA/ROCK signaling pathway other than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KC and ERK activation were found. [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rheumatic valvulitis, the mechanical power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TN-C transcription and expression and thus inducing pathologic changes of the valve.

[KEY WORDS]Tenascin-C; Mechanical stress;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Signal transduction

風濕性心臟?。ê喎Q風心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其發病機制并未完全確定。傳統理論認為其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和宿主自身免疫反應有關[1]。既往研究也發現,風濕性病變的發生部位主要集中在心臟瓣膜、心肌、關節等細胞外基質(ECM)成分承受機械力最大最頻繁的部位,特別是風心病瓣膜病變的發生與承擔的壓力高低密切相關[2]。肌糖蛋白-C(TN-C)是ECM重塑的一組重要分子,且是迄今為止能夠證實的由機械信號直接調控的最重要分子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討機械力誘導TN-C在風心病瓣膜間質細胞中表達的機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試劑及抗體

細胞裂解液TRIzol 購自Invitrogen公司;RNA提取試劑盒RNeasy mini kit和DNA酶DNase購自Qiagen公司;核酸熒光染料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 購自Merck公司;DEPC和瓊脂糖購自Sigma公司;一步法試劑盒(RT-PCR kit in one-step)購自TaKaRa公司;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蛋白激酶阻斷劑MEK-1 阻斷劑 PD 98059 (阻斷 ERK 1/2, PD)、p38MAPK阻斷劑SB203580 (SB)、PKC阻斷劑GF109203X (GFX)和 ROCK-Ⅰ/Ⅱ阻斷劑Y27632 (Y) 購自Calbiochem公司。蛋白激酶阻斷劑的使用濃度參考文獻[4]或者依照其說明書,均為10 μmol/L。

1.1.2 主要儀器和設備

高速低溫冷凍離心機(美國Eppendorf公司提供),CO2細胞培養孵箱(美國Thermo Forma公司提供),倒置相差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提供),熒光實時定量RT-PCR儀(美國Stratagene公司提供)。

1.1.3 標本

臨床取5例主動脈瓣先天畸形及10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病人行瓣膜置換術后的主動脈瓣瓣膜組織,分離間質細胞并培養。

1.2 方法

1.2.1 等雙軸周期性壓力裝置的設計和制備

仿照CHIQUET等[5]設計和制備等雙軸周期性壓力裝置,利用我們專利的心室輔助裝置(VAD)建立能夠施加機械力的細胞培養設備。根據細胞黏附、解黏附情況決定硅酮膜拉伸度和VAD運作頻率。

1.2.2 3D網狀膠原蛋白培養系統的建立

將溶于1 g/L醋酸的膠原蛋白中性化并用冰冷0.01 mol/L PBS稀釋,終濃度為150 ng/L。取100 μL無菌膠原蛋白溶液并滴于6孔細胞培養板的中央,并蓋上20 mm瓶蓋,室溫靜置4 h,使其吸附于硅酮膜上。移去瓶蓋,吸取多余液體,無菌操作臺內使用UV燈(254 nm,20 W,15 cm距離)照射半小時至硅酮膜干燥。每孔加入6×105個瓣膜間質細胞培養。

1.2.3 人主動脈瓣間質細胞(HAVICs)的分離與培養

手術中無菌獲取主動脈瓣膜,將內皮層剝除。將間質層無菌下切成約0.5~1.0 mm3小塊,用含2 g/L Ⅰ型膠原酶和1 g/L BSA的M199在37 ℃消化2 h,此過程中每20 min將組織塊抽吸并吹打。200 r/min離心30 s,棄去未能消化組織。加入5倍以上體積的M199,1 500 r/min離心10 min,洗滌細胞2次。末次離心后,棄上清,重懸細胞。隨后將細胞鋪于細胞培養板中。培養液中加入體積分數為0.10的對應病人血清或者小牛血清。于37 ℃體積分數0.05CO2孵箱中培養。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細胞覆蓋率達70%~90%后消化并按照1∶5傳代。普通六孔板中,每孔置入6×105個細胞, 以作為壓力培養的對照。同時,將6×105個細胞置于1 mL培養液中,滴至硅酮膜被覆膠原蛋白部位。以10%伸展度、3 Hz作用細胞。

1.2.4 總RNA提取及反轉錄

細胞計數后取對數生長期細胞(約106個),以1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將沉淀細胞溶于1 mL TRIzol中。室溫作用5 min。按照每1 mL TRIzol 在Eppendorf 管中加入 0.2 mL 氯仿,劇烈振蕩后放置于室溫作用2~3 min。4 ℃ 下以12 000 r/min離心5 min。將上層液相移入一新管,加入0.5 mL 異丙醇后混勻,室溫作用10 min后,于4 ℃ 下以12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以體積分數0.75乙醇1 mL洗滌沉淀,4 ℃ 下以7 500 r/min離心5 min。吸去上清,超凈臺中吹干(5~10 min)后溶于20~50 μL 無RNA 酶水中,測定RNA 濃度。將500 ng Oligo (dT) 15-18mer與1~5 μg 總RNA混勻后, 加入無RNA酶水中至總體積為11 μL。用PCR 儀以熱蓋加熱的方式70 ℃ 作用10 min。稍微離心后迅速移至冰上,并加入4 μL 5× First strand buffer、2 μL dNTP 混合液(10 mmol/L)和2 μL DTT (100 mmol/L)。吹打混勻以后,加入1 μL PowerScript RT 并吹勻。42 ℃ 作用50~90 min。70 ℃ 作用15 min 終止反應。

1.2.5 實時定量RT-PCR

查詢TN-C cDNA 序列,參照網絡引物設計軟件Primer 3程序(bioinformatics.weizmann.ac.il/cgi-bin /primer/primer3.cgi)設計引物。引物序列為:β-actin sense,5′-AGAAGGATTCCTATGTGGGCG-3′,antisense5′-CATGTCGTCCCAGTTGGTGAC-3′;TN-C for-ward primer, 5′-CAGCTCCACACTCCAGGTAC-3′,antisense 5′-CTTTCGCTGG-GCTCTGAAGG-3′。加入熒光染料SYBR Green,利用常規PCR 方法進行目標片段擴增。以合成cDNA 為模板進行PCR 反應。反應體系包括:模板2 μL,引物各0.5 μg,Pfu 酶 1.25 U,dNTPs 2 μL,10×buffer5 μL,加水至50 μL。擴增條件:94 ℃變性5 min;然后94 ℃ 1 min,58 ℃ 1 min,72 ℃ 延伸3 min,循環30次;72 ℃延伸5 min。利用Ct方法(Ct為PCR循環產物和初始熒光強度之比)計算相對含量,最后與內參照-actin比對校正。

1.2.6 蛋白激酶抑制實驗

在即將進行周期機械力和細胞因子培養細胞前60 min,分別加入不同蛋白激酶阻斷劑。細胞進行后繼處理作用一段時間后收集細胞裂解,以實時定量RT-PCR判斷TN-C轉錄。

2 結果

2.1 等雙軸周期性壓力裝置

利用我們專利的VAD作為動力來源提供周期性牽張力。其外觀和內部構造如圖1A和圖1B所示。圖1C所示為受外力作用而產生周期性牽張力的細胞培養系統模式圖:VAD推動可上下移動模塊將壓力向上傳遞至培養板底部,六孔細胞培養板為特制沒有底板的,將受外力后可延展的硅酮膜(圖1C上部分白色圓圈部位)置于支架和六孔培養板之間,作為細胞培養板的底板,將培養板固定于支架。

2.2 參與壓力誘生TN-C的信號傳導途徑

在體外培養系統中,機械力都能刺激TN-C在風心病瓣膜和畸形瓣膜中的轉錄,但是風心病瓣膜顯得豐度更高(圖2)。蛋白激酶抑制實驗結果顯示,機械力利用RhoA/ROCK途徑誘導TN-C的轉錄,而不是ERK 1/2、 p38MAPK或者PKC途徑(圖3)。

3 討 論

機械力作為生物體內正常存在的作用因素,在生理和病理情況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對應的如何在體外模仿機械力,尤其是具有方向性和一定頻率的機械力,被很多實驗室從生物力學和生物工程學方面發展并加以利用。本課題所用的提供機械力來源的裝置是我們的專利產品,是為了制造一種體外心室輔助裝置而用于臨床。因為其可以產生穩定的機械壓力而被用于本課題當中。

細胞通過其表面的黏附因子如Integrin成員和ECM組分而結合,進而感受機械力,用來模擬ECM的纖連蛋白和膠原蛋白,文獻顯示,不同的蛋白最終處理情況是有所不同的,如纖連蛋白自然干燥就可以,而膠原蛋白則需要用紫外線照射[5]。假如不包被ECM,一方面細胞無法牢固地黏附于硅酮膜,另一方面則無法通過細胞骨架傳遞外源的機械張力。

本研究所用的硅酮膜是一種同向延展性非常好的載體。所謂的等雙軸周期性壓力指當從下方傳來的機械力作用時,在膜上貼附的細胞在各個方向所受到的牽張力是一致的,這樣就保證了實驗系統的穩定性和可對照性。參考文獻[5]所述以及我們的分析,將所用參數定為10%、3 Hz。

本文結果顯示,瓣膜畸形和風濕性瓣膜病病人的瓣膜間質細胞對于機械力反應有所不同,我們認為是由于表面分布的黏附因子或者下游的活化信號少而造成的。總而言之,本研究確立了良好的細胞體外機械力培養體系,為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段翔鷹,李莉. 風濕性心臟病并發心房顫動的臨床因素比較[J]. 齊魯醫學雜志, 2007,22:429-430.

[2]DOGAN S, AYDIN M, GURSURER M, et al. Prediction of subclinical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with strain rat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J]. J Am Soc Echocardiogr, 2006,19:243.

[3]FLUCK M, TUNC-CIVELEK V, CHIQUET M. Rapid and 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tenascin-C and tenascin-Y expression by loading of skeletal muscle[J]. J Cell Sci, 2000,113: 3583.

篇2

【關鍵詞】威信 自我管理 為人師表 班級工作

當前,青年教師是學校班主任隊伍中的主力軍,有其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之處。而班主任又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校穩定、和諧、向上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我們青年教師一直在努力探討、摸索的課題。班主任不僅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給出正確有益的指導意見,還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培養學生的品質,更要做他們的良師益友、思想導師。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幾年中,我不斷地嘗試、探索,頗有感受,現總結出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樹立起班主任的威信

第一年當班主任的時候,我們幾個青年教師經常在談論用什么樣的班級管理模式,使學生既怕你又愛你,既喜歡你又尊敬你。一位老教師曾對我說,要管好一個班,首先必須樹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到底如何樹立起自己的威信呢?在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地思考、摸索,我認為樹立威信必須做到以下兩方面:

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全面了解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全面了解學生,摸清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況、各方面愛好,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青年教師可以利用自身與學生年齡差距小、觀念上不存在隔閡這一優勢,以朋友的身份去關心、了解學生,從細節做起,把每個學生都作為一個平等的主體對待,不搞特殊,不做強制性教育,從學生的角度去認識、考慮問題,允許有不同意見的存在。當學生提出中肯的意見時,要懂得虛心接受。當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十六七歲的中專生,他們思想覺悟上還存在諸多不足,當他們提出不恰當或無理的意見時,作為班主任要有包容的態度,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處理好師生關系。在一個學校里面,青年班主任為了更好地與學生溝通、相處融洽,開展工作,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與學生的距離近了,學生心里就會認為老師是自己人,萬事好商量。 我在第一年做班主任的時候就曾遇到過這樣情況,結果造成嚴肅不足,活潑有余,加大了管理上的難度。在失去教育效果的同時,教師的尊嚴和威信也蕩然無存了。俗話說得好,“距離產生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與學生過遠則有生疏之感,過近則生戲謔之憂。所以在處理師生距離的問題上,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有意識地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是班級和教育管理的需要。

二、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陶行知先生說過“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學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就是要讓學生養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習慣,并持之以恒。我們作為班主任,如果一味地親力親為,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地位,做事缺乏主動性、獨立性、自覺性和進取心,今后就業就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

我認為,班主任應該做好“導”的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在生活、學習上給以適當的指導,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其中最為重要是培養強有力的班委會。素質高、能力強的班干部是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開展班級工作的左膀右臂。通過組織強有力的班委會,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促進了班級學生的發展。良好的自我管理機制,不僅可以創造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也使我從繁瑣的班主任工作解脫出來,做到事半功倍。

三、嚴格自律、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進德修業、為人師表?!笔俏掖髮W母校的校訓。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首先是教師的一言一行要經得起學生的檢驗,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他們。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為人師表”,必須從嚴格的自律開始,要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在行動上做出表率。

作為一名年輕班主任,想要在學生面前有示范和榜樣的作用,就必須在“學”和“德”上下功夫。有位學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教師在工作上、知識上、成就上有輝煌卓越的表現時,你就會看到所有的學生都會傾向你這一邊”。由于年紀輕,教學經驗缺乏,教育方法單一,青年教師更需要不斷地提高教學技巧,增強知識能力修養,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總結教學教育經驗,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崇拜。因此,年輕班主任不僅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做一個“專家”,而且在生活及其他幾門熟悉的學科上還要做一名“通才”,以豐富的知識來吸引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做好學生的思想導師

中職校的學生素質普遍較低,加上又無升學壓力,學生容易養成無心向學、紀律散漫的習慣。有些學生上課遲到、睡覺是家常便飯,嚴重者夜不歸宿、打架斗毆、破壞公物,這些問題都時有發生。班主任雖天天講,時時強調,用了各種教育方法,仍不見效。當年輕的班主任的積極性和學生出現的實際情況發生沖突時,很容易受到打擊,工作積極性嚴重下降,在班級管理中容易形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把不出事作為最低的要求,工作效率也隨之降低。這實際上對表現好的學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而表現差的學生則會認為這是一種無形的縱容,長此以往,班級管理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甚至影響全班學生的發展前途。

要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樹立優良的班風是班級工作的核心和重點。幾十個學生要集中在一起構成一個班級,要成為良好的班級不但要有好的班風,而且要有好的學風,樹立正氣,樹典型,鼓舞全體同學奮發向上,增強班級凝聚力。對違反紀律破壞集體的個別學生,通過反復交心的教育,讓他們認識到,他破壞了紀律就影響了全班同學的學習和班級的榮譽。多數中職生對于當前的學習、生活都是很迷茫的,班主任要及時帶領學生做好三年的學習計劃和奮斗目標,認清自己的社會價值。當學生在生活上、學習上出現問題或困難時,班主任還必須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做好他們的思想導師和知心朋友。

總之,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學習的地方。我們青年班主任要依據自身優勢,虛心請教經驗豐富的老班主任,不斷地學習、思考,克服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在學習中總結,在總結中進步。

參考文獻:

[1]周琴.年輕班主任工作的點滴體會.教育銜接研究,2008,(2).

[2]張芳.青年班主任工作之我見.求實,2006,(1).

[3]曹勇.淺談年輕班主任如何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科技咨詢導報,2007.

篇3

〔關鍵詞〕自主管理 問題管理 合作管理 運行體系

1 加強自主管理

1.1 自主管理的特征及原則。這種管理的特征是:班主任通過積極的工作,讓學生活潑主動地生活在班集體中,老師逐漸從管理的主體淡化為管理的參與者,學生經過老師的培訓,逐漸從管理的客體成為管理的主體,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本班自主管理的原則是:心態優化原則。班主任必須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工作、對待學生,同時啟發學生以良好的心態去學習、生活,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或解決矛盾時,應該從積極的一面進行思考,以樂觀的態度對待一切,學會苦中求樂,失中求得。民主大于集中原則。班級工作與學生商量,老師想的辦法即使是十分正確的,如果大多學生不理解,也應該“割愛”,暫時不用。一日三省原則。學生的素質有過人之處,容易衍出過度的自信,容易養成唯我獨尊的心理,學生要每日反省自己的言行。時效性原則。班主任要注意學生的時間效率感,凡事都講時間講效率,班主任自身需要時間管理技巧,也要幫學生培養這些技巧,使之能在班級生活中穿梭自如。

1.2 自主管理的做法。抓好班級工作的自主管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主管理的組織有四個:學生會、學生值周委員會、住管會、社團組織。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的自主教育通過學生值周委員會的工作達到。值周委員會的工作載體是值周組,值周組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第一,按時值周,能使值周組的時間和精力到位;第二,值周標記明顯,值周組長、委員都有特定的標記,有利于值周組組長落實工作;第三,崗位以固定為主,流動為輔,使值周的職責更加明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與事的關系首先要從琢磨事入手,學生能做的事教師不做,學生今天做不了、做不好的事,他明天會做得比老師更好、更巧。通過班務承包這一載體,使事與人到位。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時時有事做,首先要明確其教育意義,要安排好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班主任應有一份學生學習和生活指導意見,讓學生在校每一時間都在做事、做實事。其次是時間的運籌,要對學生在校的時間和空間做好合理安排,應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在校學習活動的課內、課外及生活時間的“邊角余料”。事事按時做,這是人的一種習慣――認真負責;這是人的一種精神――與時俱進;這是人的一種作風一踏實肯干。

自主教育是體現現代教育理念的實踐,不僅能使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教育得到提高,而且能使學生的學業更優秀,個性更發展。我在自主教育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1)自己想做的事中啟發自覺。教育的實踐證明,每當學生自覺了,他們腦子也會開竅。具體的做法是,讓學生做點小事,再去看。有時候教師千呼萬喚,不如讓學生干點實事效果更好,讓學生做他能做的小事。(2)培養學習目標意識。我認為自己的目標會產生動力,別人的目標不會對自己產生動力,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把自己的目標強加在學生的頭上,并錯誤地理解為學生應該有這樣的目標。目標能否激勵人的關鍵是他有沒有這個目標的意識。

2 重視問題管理

常聽到班主任抱怨,班里學生存在的問題太多、太雜,按常規管理制度實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表面上看似乎解決了不少問題,可是在解決的過程中又會出現不少新問題,尤其是學生的心理問題。實際生活中處處時時都會有“問題”。青年面對中國的前途和命運,一口氣寫下了114個問題。科學之父愛因斯坦說:“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刨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了。”因此,我們不應回避“問題”,應該使之充分暴露,使之為我所用,即有意識地選準班級管理中的核心問題或有意識地引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研究分析,并盡快解決,讓“問題”成為推動班級管理的驅動力,從而保證集體按照學校的整體要求健康而有序地發展。下面簡單談一下我對問題管理的處理方法:

篇4

關鍵詞: 初中班級管理 自主教育 模式探究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學生教育管理要講究藝術性。初中生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教師如果還是采取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則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筆者在教育工作中倡導自主教育管理,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受到教育,提升思想素質,取得較好成效,本文對此進行論述。

一、初中班級自主管理工作的意義

長期以來,班級管理工作都是以教師指令性管理為主,開展自主管理工作是對以往管理模式的創新,主要具有三方面的積極意義。

1.自主管理適應了學生身心特點。初中生大多處于13至17歲的年齡段,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渴望在集體活動中展示自我、表現自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讓學生有參與的機會、發揮的平臺,可以較好地滿足學生在自我展示方面的欲望,讓他們有更為廣泛的參與空間,與學生青春期的身心特點發展較為吻合。

2.自主管理有助于增強教育效果。來自教師的諄諄教誨,許多時候并不能取得預期成效,有些學生嫌老師的教育唆,也有的學生對教師的教育存在抵觸情緒,內心不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采取自主管理模式讓學生參與班級工作全過程,哪些地方正確,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心中有一本明明白白的賬,使學生對日常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特別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班級各項規章制度的理解,在參與監督、參與管理的過程中強化自我教育效果。

3.自主管理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新時期青少年應當增強責任意識、奉獻意識與自律意識。采取自主管理模式,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平臺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學生在高度參與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增強遵守紀律的意識,主動關心集體、幫助他人,以及對學習的重要性加深認識,這些方面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都具有積極意義,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顯著的促進功能。

二、初中生自主教育管理的實施路徑

班主任在工作中采取自主管理教育模式,一定要使自主教育管理工作更貼近學生成長和工作實際。筆者在工作中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實施量化考核,讓每一位學生言行置于制度約束之中。自主管理模式必須有明確的規章和量化的體系作為參照,否則學生對于一些具體問題的把握就會陷入兩難境地,無法有效掌控,而且缺乏統一標準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筆者在工作中建立了量化積分考核體系,學生在校期間學習與生活的每一方面都納入制度規范之中,從學習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課堂紀律遵守情況、衛生狀況保持情況、寢室布置管理情況等各個方面著手,建立分條塊的實施細則與考核標準,使學生嚴格對照條款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通過這樣的量化考核讓每一位學生的言行都有規定標準。建立了完善的量化考核體系,在此基礎上組織開展自主管理,學生在班級干部的帶領下,按學號順序輪流參與值日監督,采取雙簽字的方法確認檢查結果,每周公布、每月匯總評比,較好地體現了自主管理的科學性與規范性。

2.開展民主評議,讓每一位學生敞開心扉相互幫助提高。自主教育管理必須讓學生從思想深處受到震撼,提高認識,筆者在教育工作中廣泛開展民主評議活動,讓學生敞開心扉、放下包袱,相互指點、共同提高。如針對班級衛生狀況、紀律狀況,筆者根據一周乃至一個月以來量化考核的積分情況,篩選出普遍存在的共同問題,組織學生開展民主評議,評議活動嚴格按照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的方法進行,每一位學生都要認真指出他人存在的問題,并且虛心接受來自別人的幫助,通過這樣的民主評議活動,大家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習慣還有哪些問題,在班級工作中存在哪些薄弱環節,這對增強班級凝聚力、提高自我教育震撼力等具有非常積極而重要的影響。開展民主評議活動,還可以針對校園內出現的一些思想動態、熱點問題及學生廣泛關注的現象,組織大家評議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負面的,應當怎樣改進存在的問題,如何抵制不良風氣,使學生思想得到凈化,行為得到指引,從而充分發揮自主教育管理促進功能。

3.組織談心活動,讓每一位學生保持良好心態學習生活。自主教育管理必須充分發揮以班委會、團支部為代表的管理層作用,筆者要求班委會全體成員和團支部成員深入學生當中開展逐層逐級的談心活動。筆者重點和班長、團支書進行定期溝通交流,班長和團支書向班委會成員、團支部委員傳達班主任教師的指導意見,與他們進行工作學習方面的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搞清楚工作中存在哪些困難與問題。另外布置全體成員深入學生中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學習生活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存在哪些問題,然后通過自下而上的信息搜集反饋,匯總到班級工作建議中,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鑒參考。筆者還高度重視與一些思想苗頭出現異常學生進行談心,除了幫助班級解決問題之外,重點解決這些思想動態異常學生的心理障礙,通過教師與其談心、班級干部與其談心等方式,尋找問題出現的根源,消除自卑、自暴自棄等不良情緒,對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夠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學習生活。

4.進行競賽競爭,讓每一位學生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班級自主管理活動中,教師一定要著眼于學生身心特點營造競爭性氛圍,讓他們在相互比拼中激發上進心。如在量化考核工作中,筆者為每一位學生設置了周積分、月積分,每周公布、每月匯總評比,讓學生之間形成競爭意識。大家鉚足了勁比一比,看誰在班級常規積分中扣分最少、得分最高,這樣的心態能夠為班級工作順利開展積聚正能量。無論是班級管理考核方面的競爭還是活動設計方案的競賽,包括學習活動的競賽等,教師在自主教育管理中要充分營造氛圍,讓學生活躍起來相互競爭比賽,從而使內在動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效。

三、結語

初中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自主教育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路徑,廣大教師要重視這方面研究,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篇5

在學校進行了支教實習前一個星期的培訓之后,我們五人分配到盤龍區茨壩中學。

8月28號,很早我們就收拾好行李,在學校安排好后,茨壩中學的總務主任楊老師和王老師開著車來把我們接到了學校。剛到的時候,在小會議室與德育、教務主任,指導老師見面后,然后安排我們實習的班級。我們五個人分別在初一到初三的10個班,基本跟隨指導老師所帶班級。

我們的教育實習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教學工作實習,另二是班主任工作實習,三是教育調查。

一、 教學實習工作方面

教務處分配了在教學實習工作方面,w跟隨x老師,m跟隨h老師,y跟隨y老師,l跟隨l老師,p跟隨y老師。

接下來,學校發了聽課記錄本給我們后,我們開始了聽各個指導老師的課,,看他們是如何講課的,如何傳授知識,如何管理組織課堂,如何控制課堂時間。而且,在聽課時,我們都做好充分的聽課記錄,分析評價老師講課的方法,w和我都記錄了兩本聽課筆記,其他也滿滿的把聽課本記載滿了,在大量的聽課中,我們逐步地學會良好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

我們的第一節課之前,由于我們是不同的班,不同的指導老師,教學內容都不同,我們集體備課的很難實施,但我們五個人之間經常互相指點,然后進行試講,集思廣益,逐漸完善上課教案。對于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放過,在大家商量之后得出一種比較滿意的教學方式,透徹的分析整個教案。在小組評過教案之后,我們還把教案教給指導老師審核指導,在老師的指導之下更加完善我們的教案。

我們講的第一節課,有w在初二(3)班講的《棗核》,m的初一(1)班講的《偉人細胞》,l初二(2)班講的《端午日》,y在初三(1)班講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p在初二(2)班講的《<>節選》。我們小組的所有成員都去聽課,我們互相之間都進行聽課,互相學習指導。也從指導老師那里得到許多的指導意見和改進措施。我們都舉止從容大方,學生積極的配合,帶隊老師、指導老師都很滿意,包括我們自己也很滿意。

在文科組的教研活動中,我們都在每周三下午積極的參加文科組教研活動,在討論中學習到了許多。

w還被分到小學代課,在小學部里,得到了許多的上課的機會。而且中小學的許多事情中,我們也被分了處理中小學的各種事務。

此外,我們都積極認真的批改學生的,無論是學生的日常作業,抄寫生字詞、課外練筆、作文等,我們都認真查找出學生的錯誤,認真地作好評語的書寫。記得剛到實習學校,便參加了盤龍區初一新生水平測試的試卷批改工作,后來參加了月考,期中考試的的監考和批改等工作。

通過教育實習,我們有的同學只上了三四節課,上課的機會很少,卻接觸了不同類型的課,還有一部份同學嘗試用多媒體上課。從而使得我們無論從教材的熟悉程度,認知程度,思維方式,上課思路,課堂管理學生的經驗,如何準備教案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這次支教實習,不僅使我們得以施展師范生專業相關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而且我們的實際工作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w從一開始跟隨德育主任吳老師,從新生軍訓開始,一直在跟隨管理學生,在管理學生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班主任工作的實習方面

在學校安排的班主任實習計劃時間六周內。從一開始到實習結束我們一直在帶班主任的工作。實習班主任方面,w、p和m跟隨h老師管理初一(3)班,y跟隨y老師管理初三(1)班,l跟隨l老師初三(3)班,p跟隨y老師管理初二(4)班。

剛開始向指導老師學習如何管理班上的各項事情,如何組織和召開班會,管理班級里的學生。我們首先了解各個班級的基本情況,然后針對實習班上的具體情況列出了一份詳細的班主任工作計劃,有目的有計劃的執行各項工作,最后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以班主任的身份督促大家到堂上課,管理一個班級。在課后,與學生充分的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學習以外的生活,和她們聊天,以一種更隨意的方式了解她們。黃老師所帶的初一(3)班,由于后進生較多,管理轉化工作也尤為艱巨。王艷每天都起床很早,堅持帶他們早操。

作好班級的日常工作中,組織主題班會和進行個別教育兩個方面。在學校,我們先后組織了關于昆明城市“四創”主題班會和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的主題班會。關于個別教育,覺得對于不同的同學會采用不同的方式。我所帶的班級中的紀律委員lyh,在班上帶頭講小話。我便告訴他作為學生干部,自己以身作則,作好班委的帶頭作用。w在管理初一三班的bcj時候,也嚴厲地批評了他,并責令他寫檢討。另外三位組員也都針對自己班上學生的特殊情況給予了針對性的指導,而且效果顯著!

在實習班主任的時間里,每個人的班主任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們不僅懂得怎樣管理班級,還更要教會學生怎樣管理維護班級;我們不僅要會做人,還懂得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通過實習班主任工作,使我們掌握了班級管理技能,有效體提高了我們的組織能力、影響力、號召力。對我們今后的學習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教育調查

我們實習的教育調查很早就開始著手準備了,做了調查問卷,進行了全面典型的調查,調查涉及的面很廣,有對后進生的轉化問題的分析,也有對學生學習興趣愛好的調查等等。而且在收集第一手的資料等方面,都得到了指導老師的鼎力相助,出色地完成了教育調查報告。

實習中,我們小組成員都生過病,但都堅持不懈。堅持到實習的最后階段。

篇6

本人能熱愛教育事業,能夠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有終身從事教育的決心。作為一名黨員,我始終能夠以一個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時刻保證正確的輿論導向,注意團結同志,與人為善,努力做群眾的表率。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積極參加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工作中,以“激情、思路、辦法”為指針,創新工作方法,用“兩個轉變”反思工作中的得與失,不斷提高工作的實效和水平。

我擔任中學高二(1)班主任、教研組長和兩個畢業班數學學科教學。由于我帶的是普通班,學生基礎較差,大部分學生對升學不抱希望,思想波動大,紀律松散。我本著“提高每一位學生,滿意每一位家長”的思想,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狠抓學生的課堂紀律與日常行為規范,灌輸升學意識,多次走訪學生家庭,與學生談心,在班級里開展以升學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與任課教師一起商討班級管理與提高教學質量的辦法。高二(1)班進步很大,畢業時班級穩定,成績取得了很大進步,畢業率、升學率100%,總體成績在普通班中遙遙領先,一名學生達到一類重點高中的分數線。所帶班級數學成績由接班時平均30多分進步到平均70多分,獲得了家長與學校的好評。作為教研組長,積極組織各種教研活動,培養青年教師,研究中考方向,青年教師***、***等已成為學校骨干,數學組在歷次統考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2009年中考成績比市平均高出8分。

2009年下半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調到教研室工作。新的工作,對于我既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又是一次嚴竣的考驗。只有不斷學習,及時調整角色,創新工作,才能盡快適應和做好教研員工作。第一,我虛心向領導和區、市其它教研員學習,向書本學習。我深知,教研員工作需要豐富教學理論素養,我給自己訂下目標,每天要看兩小時的業務書籍,記下自己的工作反思與心得,定期聽數學課,堅持參加全區數學集體備課,以便時刻了解全區的教學動態,把握教學的最新信息。第二,創新工作思路。我以往面對的更多是對學生的管理和教學,而現在要組織與指導全區數學教師教學活動與全區課題工作的開展,要求更高,擔子更重。在開展課題研究時,在吳主任和張主任的支持下,我積極向市里各處室課題負責人匯報、了解我區以往的課題申報和開展情況,制訂課題研究計劃和管理辦法,擬定課題申報指導意見,組織各校進行申報,通過緊張而有序的工作,現已有1個市級課題在我區結題,1個市級課題準備開題,有3個中斷的省、市級課題正在爭取結題,還有36個課題申報了區級課題,等待區教研室評審;作為市中心組命題成員,我堅持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各項活動,獨立完成了全市七年級數學試題的命題工作,并協同市教研室先后督導了兩所學校和大市優質課的評委工作,由于自己工作做的扎實,細致,受到了陳老師的好評,又一次提高了開發區在市其他學校的知名度;在全區數學教學上,能積極服從領導安排,先后開展了區集體備課活動、研討課活動以及送教到?;顒?,在活動中,我注意把握正確的教學導向,要求集體備課一定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充分關注備課的質量,重視課堂主陣地;精心選擇上課教師,確定研討專題,與上課教師研討,形成最佳教案,反復試講,反復修改,以求收到最佳效果,通過提高課堂實效,來提高教學成績,在全市統考中,我區數學成績較好;此外在組織參加市級優質課評選活動時,我對參賽教師精心指導,了解評優課的評分標準,與參賽教師深入研究推敲,并且對參賽教師進行具體的指導,哪怕細微之處,也不放過,在我的指導下,付貴敏老師在全市評優課上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新的一年即將結束,回顧過去,自己在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對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夠靈活,工作思路不夠大膽、細致,工作效率還有待提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站在新的起點上,不遺余力,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

篇7

我校自2005年以來持續探索“且學且行且思”教學研訓一體化模式,著力構建“教學即研究”的校本研訓文化,在提高校本研訓的實效性,特別是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實效。

1.開展全員培訓,提高心理教育實施水平

一是通過“四個結合”:即外出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個人研究相結合,專題培訓與討論探究相結合,實際案例探究與寫學習心得相結合的方式,從政治及教學理論、師德修養、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研究、信息技術、法律法規、心理健康等方面對全體教師進行專題培訓。二是鼓勵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積極參加自考、函授等形式的專業研修或上級組織的系統化培訓『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三是開展了以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與政策法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班級活動設計組織與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經驗交流與案例教學為主要內容的班主任全員培訓,開設了班主任工作專題論壇,就如何進行學生評價、班級文化建設、有效指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德育時效性等系列問題進行專題交流研討,引導班主任提升班級管理和育人水平。

2.以活動為載體,構建校園和諧人際關系

一是深入開展“愛與責任”、“用心去做”、“真情塑造未來”、“用生命影響生命,讓每一個生命都精彩”等主題師德教育活動,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二是加強《泊中教師應有的十種正確的心態和觀念》學習教育活動,通過“我與學校、同事共發展”金點子征集、“尋找微幸?!闭魑谋荣悺ⅰ敖裉煸鯓赢斀處煛闭搲?、“我的成功之路”演講、“工作主動——人生成功的階梯”和“教師心理健康調適”主題片觀看等活動,引導全體教師“以進取心對待事業、以責任心對待工作、以熱愛心對待集體、以淡泊心對待名利、以平常心對待得失、以律己心對待自我、以寬容心對待同志、以自信心對待困難、以欣賞心對待他人、以和睦心對待家庭”:正確處理好“十種關系”:即責任與權利的關系;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服從與建言的關系;請示與匯報的關系;對上級負責與對下級負責的關系:會上與會下、當面與背后的關系:局部與全局的關系;貫徹上級精神與創造性工作的關系;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公與私的關系。三是認真落實《泊中黨員干部“三到、三聯”制度》,“三到”即:到課堂中去,研究教與學,爭做教學工作行家里手;到教師和家長中去,傾聽群眾呼聲,爭做和諧發展促進派;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需求,爭做學生良師益友和人生導師?!叭摗奔矗好咳寺撓狄粋€學科(或級部);每人聯系1至2個薄弱班級;每人聯系3至5名學生及其家長。深入到師生中解決焦點和難點問題,力求“問題在一線發現,困難在一線解決,經驗在一線總結,典型在一線推廣”,確保各項工作要求到位、指導到位、落實到位。

3.加強教學研究,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

本著“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校本教研思路,引導教師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發、課程管理和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開展以經驗交流、論文撰寫、案例征集為主要形式的課題研究。近年來,我校有4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在報刊上發表或在上級組織的論文評選中獲獎;14名教師在省教科所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選中獲獎:1名教師成功舉行了青島市心理健康教育公開課;初步開發出了《好家長成就好孩子》、《家教指南》、《忠篇》、《孝篇》、《撥動心靈的琴弦》、《國旗下演講》等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建設

一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開課、上好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根據我校和學生實際,不斷修訂完善并使用好校本教材《成功的秘訣》,先后進行了“學會合理消費,抵抗不良誘惑”、“好人緣”、“學會學習”、“美好生活,從心開始”、“父母為什么不理解我”、“正確面對人生挫折”、“告別壞脾氣”、“考試心理與應試技巧輔導”、“老師,我想對您說”等主題教育活動,教給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識以及簡單的心理保健方法和技巧,讓學生逐步學會自我調節,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惡,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二是專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長廊,安排了諸如“讓自己的思維活起來”、“學習中的自我調控”、“網上的世界真精彩”、“我負責”等主題的教育內容,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充分發揮黑板報、樓道文化牌、宣傳欄、??逗V崱?、校園廣播等宣傳陣地的作用,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接受、關心、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四是設立心理輔導室,設置“悄悄話信箱”,鼓勵學生把自己生活的苦惱、學習的煩躁、成長的困惑等問題寫在紙上投入信箱中,由心理輔導老師定時開箱,通過書信、電話及面談等形式,幫助學生自我探索,排憂解難。

2.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滲透

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形成品質、掌握方法主要是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實現的。在課堂教學中,我校將“教學中是否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課堂教學評估的重要指標,要求教師努力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心理教育:(1)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2)以活動為中心,加強心理訓練,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3)以激勵為原則,對學生施以積極的心理暗示。(4)以方法為重點,使學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方法。(5)以自身為榜樣,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感染。

3.積極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

認真落實市局《關于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的指導意見》和學校出臺的《泊中教師維護學生心理權益公約》,編印了《泊中全員育人導師制+學習共同體工作手冊》,積極推行“尖子生導師制”、“邊緣生承包制”、“質量會診制”和“周記對話”,從導師職責、學生分析與指導評價、過程記錄與反思總結等方面入手,重點做好家庭貧困、行為有偏差、心理有障礙、學習有困難、家庭教育環境不良、單親家庭等特殊學生群體的導育工作,通過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學習輔導、生活指導,正確處理好“教書”和“育人”的關系,建構起實效性較強的常態工作操作平臺。

篇8

精美的培訓師資——以合作凝聚團隊心智力

教師培訓師隊伍是教師培訓機構發展的核心要素。龍崗教師進修學校歷來高度重視培訓師隊伍建設,堅持“本土化”、“專業化”和“學術化”的發展方向,經歷了從“全部外請師資”,到“以外請師資為主、本土師資為輔”,再到“以本土師資為主、外請師資為輔”的發展過程。近年來,該校創新本土培訓師隊伍建設模式,提高培訓師能力,以合作凝聚團隊心智力,培育了一支高素質的培訓師隊伍。

革新培訓師隊伍結構。專職培訓師方面:學校共有專職培訓師59名,中、小、幼學科教師配備齊全,全部經過教育教學一線的長期歷練,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并經過專業的培訓師培訓。

兼職培訓師方面:學校面向全區基層中小學(幼兒園)選聘了近100名優秀教師擔任兼職培訓師。為了加強對兼職培訓師的管理,學校制定了《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兼職教師管理制度》,明確工作任務,對具體工作進行登記造冊,兼職教師每年承擔大量的教研與培訓活動,學員滿意度高。

創新培訓師隊伍建設模式。近年來,學校集中力量,加大培訓師選拔、管理和培訓力度,逐步形成了個性化的培訓師隊伍建設模式。

創立“海選式”培訓師選拔模式。龍崗教師進修學校的培訓師選拔每兩年組織一次,在龍崗區教育系統各單位開展選拔工作,并制定嚴格的選拔標準,主要從工作業績、分享意愿、課程開發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主動性和責任感、個人形象等方面考察。首先由基層單位預選推薦,然后由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復審,選拔出優秀教師,入圍區教師培訓師候選人員庫。根據龍崗區教師培訓任務及需求,不定期在培訓師候選人員庫中挑選教師,經過系統的培訓師專業培訓后,聘為學校兼職培訓師,并頒發聘書。

構建“晉級式”培訓師管理體制。按照培訓師的能力、資歷與工作情況,我校把培訓師分為儲備培訓師、初級培訓師、中級培訓師和高級培訓師四個層級進行管理。培訓師可提出晉級申請,參加晉級評聘。滿足一定標準的,可申請晉級評聘。

精致的培訓管理——以機制激勵發展內驅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茖W、健全的培訓管理體系,是激勵龍崗教師進修學校發展的內驅力,是推進教師培訓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的培訓系統管理。

教師培訓的管理網絡平臺。2008年啟用了“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具有培訓課程管理、教師管理、系統統計等功能。管理系統教師注冊人數達到11000人,實現了網上選課、報名、課時認證,為參加繼續教育的學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

教師網絡學習平臺。開發了可供教師學習的“微學習網絡系統”,遴選全區基層學校教師和我校教師的優質學習資源,經過系統優化后,上傳至“微學習網絡系統”。全區教師均可在此平臺上學習,并加入討論,將自己的學習、討論成果(如微課程、微視頻、微策略等)上傳分享,在隨時隨地的交流互動中,教師的學習時間進一步靈活機動,學習空間進一步拓展延伸,同時可收集整合大量優質學習資源,使教師從單純的教育資源消費者變成了創造者、生產者。

教師培訓的網絡交流平臺。學?,F有龍崗微課程群、高質量學習研究群、龍崗幼師家園群、龍崗課題群、龍崗科技教育群等QQ群,很多培訓班也建立了班級QQ群。利用QQ群的互動,既提高了培訓的效率,也增進了培訓師與學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能及時了解教師的培訓反饋和新的學習需求,實現了“教”與“學”和“供”與“需”的良性循環。

規范化的培訓過程管理。

制定教師培訓計劃。協助區教育局制定了《龍崗區教育人才建設五年規劃》、《龍崗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施意見》等12份教師培訓指導意見(方案),分類別、分層次指導全區普通教師、教育干部、新教師、名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各類培訓;制定《龍崗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指導意見》等3份校本研修指導意見(方案),指導學校校本研修。制定《龍崗區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五年規劃》,指導區內教師專業成長方向。

完善培訓工作流程和工作機制。編印了《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管理制度匯編》、《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培訓管理手冊》,明確各項目主任、研修員及文員的工作職責。在培訓過程中,嚴格執行培訓管理制度,實施精細化、流程化、規范化管理。培訓組織嚴密、服務周全、嚴格考勤、考核并有記錄。培訓結束時,所有培訓資料如培訓課件、培訓照片、學員反饋表、總結、反思、學時統計等,必須及時歸檔,必須由相關人員提出問題以及改進的措施。

精細化的培訓細節管理。龍崗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工作實現了模板化、工具化的精細化管理,通過細節的完善追求整體的卓越。

培訓管理的模板化。對培訓的流程進行凝練固化,編制出相應的培訓流程模版,如《深圳市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師管理執行標準與模板》、《深圳市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外出培訓流程模板》等8個模板化的工作流程,每一項工作都落實到細節和具體責任人。

培訓管理的工具化。學校編制了《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師管理執行工具》、《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師等級標準評估表》、《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師現場表現評估表》等教師培訓管理等方面的細節性管理工具,切實提高了教師培訓管理的效率。

精進的專業引領——以和諧激發教育生長力

近年來,龍崗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實力和研究能力不斷增強,對龍崗區教育事業的專業引領作用也逐步顯現,充分體現在指導教師的教科研工作、指引學校開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創建、積極協助政府教育決策、主動服務社會等方面,營造了區域內教育和諧發展的氛圍,因此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為當地教育的發展培育了旺盛的生長力。

引導教師教科研工作。加強對教師教學的指導。學校主管領導深入中小學校進行調研,并指導學校的教學工作。校長、各部門主任、各項目負責人必須親自下校給學校教師做培訓,上示范課,組織學校老師開展觀課議課活動,平均每學年達50多節;各部門、各學科專職教師每學年按計劃開展各類教學指導活動,如:下校視導、跟蹤視導、校本培訓調研、觀課議課,教學專題研討等活動,另外還針對性地送課下校,幫扶薄弱學校。

加大優秀教師經驗推廣力度。龍崗區目前有省名師、省市名校長、市科研專家主持人8人,市名師15人。學校充分利用這些優秀的本地教育專家資源,策劃組織多種形式的推廣活動,傳播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經驗。如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帶教、名師講學、名師論壇、名師輔導和課題研究、網絡信息交流等方式,舉辦專題講座,逐步形成名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開設講座的制度;組織名師送課下校,推門聽課、評課,執教觀摩示范課,開展校本研修等。教研室的“跟蹤視導”、名師項目組的“田園式培訓”、民辦教育研修室的“三級聯動模式”更是把優秀教師的經驗推廣到了課堂。

引領學校開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創建。龍崗教師進修學校制定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指導意見和校本培訓管理辦法校本培訓指導方案等,統籌規劃區域內中小學的校本研修,指導全區中小學制定校本研修制度,進一步規范校本研修手冊資料。創建以校為本教研制度建設基地,提出了“聯片校本教研”、“研修活動課程化”、“研修活動分層分類多元化”的策略,進一步規范了校本課程審批、修改、反饋的程序,加大了對課程申報者及師訓專干定期培訓的力度。在全區層面定期組織校本研修的專項檢查,做到前期有計劃,過程有檢查,中期有調研,結束有考核,評估有反饋。

同時,學校還加強對學校特色發展的指導。設立“學校特色與文化研究指導中心”,聘請全國知名教授、有經驗的校長等為顧問,深入到中小學,診斷學校發展狀況,破解發展瓶頸,提煉學校特色。在2010年深圳市首屆中小學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創建資格評審中,龍崗區共有12所學校14個項目獲得市級特色學校創建資格,被深圳主流報紙譽為“最大的贏家”。

精彩的培訓特色——以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

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從建校伊始,就把創新發展、特色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幾年來,通過在培訓理念、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等方面的大膽創新,對內開創了本區教師培訓的新局面,對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凸顯了學校的發展優勢,增強了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培訓機構發展理論之培訓樹模型。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龍崗教師進修學校提出了教師培訓機構發展的理論——培訓樹模型。在培訓樹模型的指引下,“光足土肥、根深干壯、枝強葉茂、果碩花香”成為引領學校發展的十六字方針。

“光足土肥”?!肮庾恪?,指積極主動尋求上級部門政策支持。在學校發展過程中,以突出的業績贏得了市區兩級主管部門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土肥”,指充足的資源。

“根深干壯”。只有根深干壯,大樹才能歷經風雨、屹立不倒。作為進修學校,培訓能力是發展的核心,“干壯”就是要提升學校的培訓能力?!案蓧选表殹案睢?,“根深”就是使培訓師資更優秀,培訓管理更有效,培訓課程更卓越。師資、管理、課程是立校基石,也是拉動學校發展前進的三駕馬車。

“枝強葉茂”。“枝強”,就是加強學校四部、八室的建設,實行項目負責制下的扁平化管理。通過賦予四部八室“樹枝”級決策權,給予四部八室充分的自主空間,根據自身的功能定位謀求獨立發展,以形成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又能在“樹根”級決策的基礎上整合功能、協調發展。

“果碩花香”?!肮T”就是促進全區教師的快速專業成長?!盎ㄏ恪本褪且怀鎏厣ㄔO,彰顯競爭優勢和影響力?!爸娙~茂、果碩花香”,塑造了學校的整體形象。在“培訓樹”模型的指引下,全校教師各就其位、各司其責,使每個個體在擁有獨立空間的前提下,同時追求團隊的默契協作與優勢互補,為學校提供了強勁而持續的發展動力。

特色課程之微課程。微課程是以主題模塊組織起來的相對獨立與完整的小規模課程。主要包括策略方法類、故事類、現象類、影視類等,目前我校已開發約500門微課程。微課程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的優點:快餐化——單次學習,四五分鐘;簡單化——語言簡潔,易于理解;實用化——提供策略,解決問題;多樣化——視角廣泛,種類豐富;聚焦化——一課一點,深層剖析;智能化——自動播放,自主學習;娛樂化——音畫結合,視聽享受。微課程自從推出以來,深受廣大一線教師好評,目前,微課程培訓團隊已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留下了培訓的足跡。

特色培訓模式之新教師“田園式”培訓。教師生活題材的“穿越”情景劇、小品表演、激情演講、才藝比拼……從編劇、排練到演出,整整一天的節目全部由新入職的教師自己設計完成,這是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一次新教師教育教學成果展示的情景。這些新教師在邁上工作崗位開始,龍崗區對他們開展了為期3年的課堂“田園”新模式培訓。

篇9

總體上我的實習生活是這樣計劃也基本這樣進行的:跟著曾經的語文老師先聽課并且擔任一位實習班主任協助原班主任管理一個班級,然后再自己準備講課,請各位語文老師給予指導意見。在實習期間,我每天都記實習日記,把每天我對班級管理的心得,與學生交流的情況,聽課的心得以及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與不足之處記錄整理,自我反思,努力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發揮優點,改正缺點,取得進步。這樣下來,實習結束后,我對自己的實習基本感到滿意,覺得這二十天過得很充實。

在語文教學方面,第一次走上講臺作為老師身份的我應該說對語文教學還是挺迷茫的。雖然曾經有過做家教的經歷,但那只是面對一個學生,和面對整個班級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先跟著老師聽課,自己買一本比較優秀的教案琢磨。我認真聽課并做筆記,參考教案之后基本知道了怎樣備課寫教案,怎樣講課。但老師告訴我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并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按著教案去講,還要自己思考學會創新,結合實踐找到一種更有效的講法。

我不只聽一個老師的課,有時間我也多聽其它老師的課。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自己的講課風格。在聽了幾個老師的課后我總結了一下他們各自的特點,很值得我去花很多時間學習:田老師是一位教學競賽的高手了,他講課吸引力強,總能吸引學生順著他的思路往下聽,往下思考,讓人覺得是一種享受;王老師講課比較細致嚴謹、延伸地比較多,一張試卷講下來讓學生掌握了非常豐富的知識;代老師講課比較創新,很會調節課堂的氣氛;余老師講課喜歡讓學生自由發揮,啟發學生思考……

在聽了幾天的課后,我開始講我的第一堂語文課,講《中國語言文字應用》。我參考了一下教案融合自己的講法把第一堂課講了下來。第一次上講臺講課,雖沒明顯地表現在臉上但還是有些緊張,提前準備的講課內容講起來并不是自己預想的那樣。我自己也認識到我的許多問題。課下跟老師交流,他給我提了一些建議:1、跟學生互動的少,大部分我一個人在講,只有開頭有些互動2、準備的內容詳略有些不當3、板書要有序4、有時學生比較活躍,要注意維持課堂秩序。我對自己不是很好的表現有些沮喪,老師鼓勵我說,第一次講課講成那樣不算差,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很快改正。并且老師讓我再好好準備一下,下午在另外一個班再講一次。在第二次走上講臺前,我想著上午的表現心理一直打鼓有點想卻步。但我還是勇敢地走上了講臺,令人高興的是我不知怎地突然覺得很有力量,于是我忘卻了緊張,從容地講了起來。課堂上我經常提問和學生互動,講課內容也重點突出,偏的知識盡量少提,板書也比上午工整有序多了。我自我感覺很好地完成了講課,課下老師也笑著對我豎起了拇指,說我進步很大。我也因此增強了信心。

在講課上,我總結了以下幾點:1、要知難而進,勇于挑戰自己2、要善于發現不足并及時改正3、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在學生管理方面,第一天當班主任,早上有個學生遲到了約15分鐘,他從教室后門很快回到座位上也沒有和我說明情況。我想上去問明情況,但又止步了,不忍心再耽擱他寶貴的早讀時光。開始我是覺得我和那些高三的孩子年齡相差不大,抱有一種是他們朋友的心態和他們相處。后來我的老師知道我的這個想法后,告訴我說這樣是不完全對的:要根據現在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去實施管理計劃,該嚴的地方就要嚴厲一些,不能縱容學生的錯誤。于是我主動去找那個學生跟他談了一下,了解了下原因,我們談得也不錯。當實習班主任的第一個上午,我覺得這些學生好像跟我有距離似的,沒有來找我主動交流的。%本文來自范文中國 為您整理,感謝^您的支持@$我覺得這樣缺少交流不行,下午我便主動去班里找他們聊天,發現他們是很愿意和我交流的,只是有些靦腆。通過主動出擊,我和他們增進了解。我很高興,因為只要用心,就會做好。

因為這些學生剛進入高三,通過和他們的接觸,我發現他們有很多有關高三學習、生活的困惑。我覺得有必要開一個主題班會,于是我策劃并主持了主題為“走進高三”的班會。主要內容是讓學生針對自己在高三學習生活中的疑惑自由提問,然后由在此方面有經驗的同學或由老師給予解答,幫助同學掃除高考上的障礙。首先在七班利用早自習的時間舉行,班會進行的比較順利,在班委會同學的帶頭作用下同學發言積極。但是他們的發言大都針對班級整體很少針對個人的問題,而我沒有能夠好好地引導。老師對我的主持評價說:總體上是比較成功的,我的教態很好,很適合當老師,但也有一些缺點如口頭禪“嗯”有些多說話有時不連貫,點評也不夠精煉。通過這次的班會,我吸取教訓,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在九班的班會做了更充分的準備。首先在班會之前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以紙條的形式交上來,然后整理歸類,分為各科的學習問題。第二次果然比在七班進步很多。

在班級管理上,老師教了我很多,我也學到了很多,鍛煉了我各方面的能力。

在自身素質方面----這里是說一個老師應當具有的素質,通過實習這方面我得到了很大提高。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聲音要響亮讓全班都能清楚地聽到。第一次上講臺是進行自我介紹,令我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沒想到我的聲音顯得那么小。老師說這是一個大問題,必須要克服。我認真思索找出原因??赡苁巧ひ魶]有完全放開,更進一步說是我沒有高度的自信。于是我抓住機會,每一次上講臺說話我都努力提高自己的嗓音,當我正式講課時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至少全班都可以清楚的聽見我的話。$¥本文來自范文中國 本文僅供^參考,感謝您的支持$作為一名老師應當對學生充滿愛心,也要有正確處理棘手問題的能力。有些學生可能會比較有個性,甚至另類,對于他們的有些不合規范的行為,既不能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又要教育他們改正。我所教的班上也有極少這樣的學生,通過與他們的相處,談話,在因材施教上我經歷了一些事、積累了一些經驗。

篇10

一、培訓目標:

以著力提升教師有效學習指導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標,以提高培訓實效性為重點,以“立足課程、聚焦課堂,提升技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目標,創新培訓模式,優化管理機制,逐步使我們的教師成為具有可持續發展和自主發展能力、具有終身學習和教育創新能力的新型教師。

二、培訓對象

紅衛路小學全體在崗教師。

三、培訓內容

第一板塊:研修專業

目的:分別通過舞蹈、合唱、素描、色彩、隊列、田徑相關項目和閱讀策略的培訓,提升音樂、美術、體育和語文教師專業素養。

內容:音樂:舞蹈和合唱;美術:立體制作和色彩;體育:隊列和田徑相關項目;語文:閱讀策略。

第二板塊:研讀專著

目的:以讀書分享的形式交流,樹立現代知識觀和教育觀。

內容:教師專業發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拓展教師視野。

要求:結合老師們的閱讀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反思,不斷更新育人觀念,樹立現代知識觀、教育觀、學生觀,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第三板塊:研學課標

目的:以基礎教育課程為主要內容,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內容:各校區分學科教研組,研讀20xx年修訂的各科《課程標準》。

要求:幫助我校教師全面理解、深入領會和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和主要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全面落實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第四板塊:研究教學

目的:各教研組研讀教材,撰寫教案。

內容:(1)學科教材研讀,熟悉教材;(2)撰寫教案,選取典型案例,研討課堂教學技能。

第五版快:信息技術

目的:幫助教師提升教育技術應用能力(12學時)

內容:一是教學資源的獲取,掌握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檢索、加工與利用的基本方法。二是簡單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掌握常見教學媒體選擇與簡單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方法。三是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熟練掌握各種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多媒體設備和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一般方法。四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利用多媒體設備和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開展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的策略、技巧與方法。

要求:一、根據我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和配備的班級多媒體設備、交互式軟件的特點,創新培訓方法,采用“邊示范,邊練習”以及互動研討等培訓方式,確保教師“人人會”。二、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認真完成規定學時、研討、作業、考核等任務。

四、具體安排:

(一)專業研修

1、參加人員:全體音樂、美術、體育教師和部分語文教師。

2、內容:音樂:舞蹈和合唱;美術:立體制作和色彩;體育:隊列和田徑相關項目;語文:閱讀策略。

3、培訓時間地點:音樂:8月15—16日,師范附小一??;

美術:8月17—18日,陽光中學;

體育:8月19—20日,z實驗學校;

語文:8月24—26日,望湖小學。

(二)集中培訓(8月20—29日;作息時間: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日期方式參訓對象內容地點負責人具體要求

8.20 上午講座全體教師師德培訓報告廳胡昕

下午分組 討論全體教師教師職業道德在我們平時教育教學中的體現指定教室(分教研組進行)

8.21上午互動 培訓20xx年8月—20xx年8月進入我校的教師新進教師培訓報告廳z新進教師:學習紅衛路小學的各項常規(打包成電子稿);集中互動培訓 其他教師:學習課標、研讀教材

下午

8.22上午講座全體教師“課題研究方法與實踐”專題講座報告廳z

下午分組 研討全體教師各課題組制定本學期課題計劃和課題研究方向指定教室(分課題組進行)江毛順請課題組長假期認真學習課題研究的書籍,對下學期本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做規劃

8.23上午學科專題講座全體語文 教師“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專題講座報告廳z

全體數學 教師“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專題講座二樓 會議室z

下午讀書 分享全體教師讀書分享報告廳石英梅老師在暑假期間,選讀一本關于教師專業發展或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方面的書籍,認真撰寫讀書心得,以備交流。

8.24上午匯報 展示全體教師課例研究匯報報告廳胡燕敏 胡昕各課例研究組做好匯報準備

下午匯報 展示全體教師“自育自學”課題組匯報報告廳各課題組做好匯報準備

8.25上午講座1全體教師學校資源平臺的使用報告廳z

講座2全體教師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報告廳

下午講座全體教師教育信息化政策解讀與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報告廳

8.26上午上機 操作全體教師學校資源平臺的使用各校區 微機室胡燕敏 盧淑娟考核分兩項內容: ①紅衛路小學資源平臺使用 ②請老師們進入下面網址http:///有相關題庫請認真學習,信息技術考核是現場答題,現場出分。

下午現場 考核全體教師紅衛路小學資源平臺使用的考核各校區 微機室

8.27上午同伴 引領全體教師課標解讀(主講:教研組長)指定教室z自我回顧。反思一學年以來在所任學科中如何落實新課標精神的,以案例呈現新課程標準學段目標如何融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等,每人準備文字材料以備交流。

經驗 分享全體教師交流在課堂中如何落實課標精神指定教室

下午研討全體教師研讀教材(闡述分析本冊教材),討論學進度;制定學科教學計劃。指定教室各備課組進行學科教材研讀,熟悉教材

8.28集體 備課全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每位老師抽課題備課指定教室z①提前公布課題,全員撰寫教案。②分組研討,選取典型案例。②教師代表現場講解教學設計③再次修訂教案,反思內化。

8.29無生 上課全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指定教室z提前確定好每位老師抽課題和授課的具體時間地點。

備注:

1、請每一位老師結合暑期培訓內容,針對每一項活動提前做好準備,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

2、在校本研修活動中,各位老師要積極參與,主動投入,及時反思、總結,并按要求填寫“培訓參與錄”。所有參訓教師于8月28日下班前把“校本培訓參與錄”交到教研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