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手抄報內容范文

時間:2023-03-27 20:21: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手抄報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語手抄報內容

篇1

2、不要給百合花鍍金/畫蛇添足。(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W.)

3、Icanlivefortwomonthsonagoodcompliment.(MarkTwain,Americanwriter)

4、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充實地活上兩個月。(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5、Itisnousedoingwhatyoulike;youhavegottolikewhatyoudo.

6、(WinstonChurchill,Britishprimeminister)

7、不能愛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愛哪行。(美國首相丘吉爾.W.)

8、Myphilosophyoflifeiswork.(ThomasAlvaEdison,Americaninventor)

篇2

1 中國國慶節英語介紹 Does National Day on October 1 what's all this about then? On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he first National Committee first time convention, Xu Guang Ping makes a speech saying: "The Ma Xu Lun member asks for leave being able to not come , he asks come to say PRC's be founded, should have National Day , is National Day therefore hoping capital may decide to fix October 1 me". Mao Zedong said we should assume one proposal , being decided by the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suggestion ". Central authority People Government passes "resolution about PRC National Day" on October 2 , 1949, stipulates October 1 every year to be National Day , is and the day declaring that PRC is founded with this day.

2 國慶節的由來英文中文對照版 Oct.1st is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In 1949.Oct.1st,was the first year of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At that time,people were very happy,because China has been free ,the war has just stopped.We were the winner!Then every year of this day,people put the national flag out to celebrate.At the capital of China--Peking,there is a lot of people to parade and celebrate in the national day.Everybody was happy and very exciting.It was very lively.Do you want to know and see it? Come and visit us for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

中文:

十月一日是中國的國慶節,在1949年十月一日,是中國的第一個國慶節。在那時候,人們非常高興,因為中國從此自由了,戰爭已經停止了。我們是勝利者!所以每年的這天,人們升起國旗慶祝。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那里很多人們為能慶祝國慶節而驕傲。每個人都異常的興奮,歡舞雀躍。你想深入了解嗎?來中國參加我們的國慶節吧!

篇3

感恩母親節手抄報內容一、母親節的來歷歷史學家聲稱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臘,人們慶祝莉雅女神的節日。這女神就是宙斯的母親,幾乎希臘所有的神都從她而出。在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希布莉(Cybele,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當然,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只不過是一種迷信,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輕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感恩母親節手抄報內容二、孟母三遷的故事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感恩母親節手抄報圖片欣賞(8張)感恩母親節的手抄報圖片1

感恩母親節的手抄報圖片2

感恩母親節的手抄報圖片3

感恩母親節的手抄報圖片4

感恩母親節的手抄報圖片5

感恩母親節的手抄報圖片6

感恩母親節的手抄報圖片7

感恩母親節的手抄報圖片8

感恩母親節手抄報內容三、母親節特色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顏色是有講究的。那些母親已經去世的人則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親健在的人則佩戴紅色石竹花。這一天,人們總要想方設法使母親愉快地度過節日,感謝和補償她們一年的辛勤勞動。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親贈送母親節卡片和禮物。節日里,每個母親都會滿懷喜悅的心情,接受孩子們和丈夫贈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書和紀念品,特別是當她們收到小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的上面用蠟筆稚氣地寫著“媽媽,我愛你”的字樣的卡片時,更會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貴、最優厚的禮物還是把她們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輕松地休息一整天。

這一天,許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們把全部家務活包下來,母親不必做飯,不必洗盤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還有侍候母親在床上吃早飯的慣例。母親節創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Amanm Jarvis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舉行。雖然,有一些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于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包括我國在內的多數國家,如丹麥、芬蘭、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等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

感恩母親節手抄報內容四、母親節英語祝福語We will try to make this your best Mother’s Day ever.

我們將努力使今天成為您過得最愉快的母親節.

On this day we honor you, dear mother.

親愛的媽媽,我們向您致敬.

Thanks for being there, mom. Happy Mother’s Day.

謝謝您不斷地扶持我.祝您母親節快樂.

Today is your day to relax and let us take care of you. Happy Mother’s Day.

今天是您休息的日子,讓我們來照顧您.母親節快樂.

You are the best mom that a son ever had.

您是兒子心中最好的媽媽。

Here’s a little token of my appreciation for all that you have done for me over the years.

這是我一點小小的心意,感謝您這么多年來所付出的一切。

There may be mom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you’re the only one that matters to me.

全世界也許到處都有媽媽,但您是我惟一最在意的。

感恩母親節手抄報內容五、母親節古詩《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篇4

一、借力“小先生”,助推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生自主互助學習的最佳階段,讓“小先生制”在小學英語課前預習中引導學生的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事先了解英語教學的大體內容,找出自身存在學習困難的單詞、句子或短語,并以合作互助之力解決這些學習難題,這又是教師實踐“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最佳時機,能夠幫助教師具體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和學習需求,讓教師以“大先生”的角色主導后續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5B Unit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前,我就創設了以“小先生”為領頭羊的小組前置學習任務。在這一單元的教學預設中,本單元的教學主題以問句開頭,直指學生上學途中的交通方式,話題明確,具有生活性,與學生的校園生活息息相關,難度較小,非常適合學生們在課前展開探究活動,因此,如果以“小先生”牽頭,開展小組前置學習,會有著不錯的教學效果。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或英語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擔當“小老師”,對交通工具的英語表達以及小組成員上學途中的出行方式展開探究,并完成相應的表格。

在這樣以“小先生”為牽頭的小組前置學習中,學生們的預習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那些英語基礎較薄弱、缺乏英語學習興趣的學生,在“小老師”的帶領下,在小組成員的感染下,都有了明顯的轉變。

二、借力“小先生”,助推課堂互動

“小先生制”最為核心的價值就在于它“即知即傳”及“教人者先教己”的核心理念,它強烈呼吁學生在充分學習爭當小先生的基礎上,還應當積極培養“下線”的小先生,以實現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英語作為學生較為陌生的新語言學習內容,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啟動“小先生制”,充分發揮小先生的傳幫帶作用,實現整個英語課堂的合作、互動學習,也讓既定的教學內容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學生吸納,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6B Unit3“A healthy diet”中,為了強化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語言知識點的實踐與應用,我開展了一個“超級營養師(Super dietitian)”的語言實踐活動。在這個課題實踐活動中,我按照學習小組對學生們進行了分組,每個小組需挑選出一名學生當“小小營養師”,并且帶領自己的小團隊,分別設計breakfast、lunch、dinner等,進行食譜大PK。在PK的過程中,我則充當他們的導師,對各組“小先生”的展示進行點評,以導師制的方式選出優秀團隊。在這個模擬時下很多“導師制”電視節目的語言活動中,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迅速點燃,在活動中,“小老師”成為維系導師與學員之間的橋梁,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課堂互動一下子變得活躍起來,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我們語言實踐活動中,結合自己的生活飲食經驗,出謀劃策。

三、借力“小先生”,助推課后實踐

“小先生”不僅是課堂中的小先生,還是課后實踐練習和探究交流的小先生。英語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特征,它所定義的文化意識發展目標同樣也在訴求學生探索精神的覺醒,通過小先生在課后的引導和幫助,不僅能夠幫助英語學習后進生鞏固新知,增強英語接觸和學習的機會和空間,而且還能在強化課外合作對話的基礎上,拓展英語學習的時空,真正實現教、學、探的完整合一。

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6BUnit 2 “Good habits”單元后,我創設了一個以“Good habits,Better life”為主題的英語手抄報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中,為了降低學生們的學習負擔,提高活動效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并選出“小先生”,負責牽頭、拍板,對手抄報資料收集、信息加工、美工設計、文字謄寫等進行分工,共同完成這項實踐任務。在“小老師”的帶領下以及競爭機制的刺激下,各個小組都忙得不亦樂乎,手抄報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創新,有的小組利用手工,在手抄報的裝飾中加入了立體的花朵,還制作了小架子,使得原本平面的手抄報,不僅“站”了起來,還變得十分立體。

篇5

一 英語課外活動的必要性

英語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和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同時課外活動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與英語課堂教學密切相關,是實現英語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課外活動的目的是給學生創造更充足的時空,去進行“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新形式的學習,從而“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傊?,英語課外活動的目的是“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

二 英語課外活動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1.動靜結合,培養興趣

教育學家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弊寣W生體驗到自己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過程,乃是喚起學生對知識感興趣的重要條件。學生學習外語以兒歌入門,不僅可以降低認知難度,還有利于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課前五分鐘進行“每日一歌”活動。教歌前,挑出部分主要單詞及表達法,逐個教讀、跟讀。當學生熟悉這首歌后,每隔數詞擦去一詞。然后讓學生補上挖掉的部分,使歌詞完整。如果邊唱邊加入動作,既能加強學生對歌詞的理解,亦能調動學生學習情緒。

2.鼓勵當好小老師,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學習最佳的動力是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生對英語產生一定興趣之后,如何使之“樂之”是關鍵。第二課堂主要是以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游戲貫穿整個過程,區別于課堂教學。老師把組織權交給學生,自薦或選舉的“小老師”,讓學生體會當老師的樂趣。但課前教師與選出來的學生要共同研究、設計游戲、制作教具、準備獎品等。因為只有做好準備工作,小老師們才能得心應手地展開教學。

3.演出課本劇,激發學習熱情

青少年表現欲強。在學習結果得到別人的肯定后,會產生一股極大的推動力,推動他們邁向更高層次的成功。學習任何事情最合適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的課本劇,經過他們自己改編創作后,可搬上舞臺。這既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又激發了學習動機。

4.學辦英語手抄報,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技能是提高學生各方面技能的前提。對于小學生,獨立創作是較難做到的。如何引導學生入門,讓他們邁出第一步十分關鍵。制作手抄報是一種好方法。小學生善于模仿,所以我們應從模仿入手。教師先展示一張設計好的手抄報或訂的各種英語報,分析排版設計的思路。讓學生模仿著先做一張。隨后給學生更多種的設計素材,讓他們學著做。最后,引導學生拓展開去,自行排版設計。這樣,學生設計出來的手抄報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使許多學生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分享成功的喜悅。

三 開展課外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1.全面考慮,合理安排

英語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應和課堂教學實際緊密聯系,但又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重復。否則,課外活動便失去了意義。因此,我們在安排英語課外活動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知識水平,選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類英語課外活動。

2.形式多樣,寓教于樂

英語課外活動形式多樣,但我們應選用適合于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生動活潑,簡單明了,能寓教于樂的活動形式。

3.認真總結,以利再戰

每次活動開展之后,首先要算出成績,排出名次,公布獲獎名單,以資鼓勵。然后再由教師或評委認真總結,肯定成績,指出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糾正錯誤,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綜上所述,積極開展各種英語課外活動,是發展學生思維,開闊視野,增長才干的窗口。將課外活動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選擇任務型模式于教學的始終,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機遇與挑戰面前,作為基礎教育一線的英語教師,我們要提倡課堂研究,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進一步朝著教學藝術化的高水平、高境界邁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英、黃艷明.新課程教學設計[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Leech, G.Priciples of Pragmatics[M]. England: Longman, 1983

篇6

1.設計趣味作業,激發作業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催動力。以往單一模式化的作業設計往往忽略了至關重要的因素———興趣,因而學生投入作業的興致不高。新課改反復強調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為此,教師必須在作業設計中迎合學生的興趣需求,設計新穎而又有趣味的英語作業,從而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只有當學生懷著極大的興趣去融入作業,學生才能更高效、更出色地完成作業,而教師借助作業達到某種目的的初衷也才能達到。

例如:在學習牛津初中英語7A《Unit5Let’scelebrate》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趣味作業,取得很好的作業效果。本單元主要是學習了有關西方萬圣節這一盛大的節日,通過學習,學生對于節日已經有了比較全面而深入的理解。為了讓學生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教師設計趣味作業,如下:請學生們自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節日(中西方節日都可以),以圖文形式展現這一節日,最后再帶著作品利用英語介紹自己手抄報上的節日內容。在這一作業中,學生擁有靈活的選擇權,包括節日的選擇、節日內容的選定、手抄報的整體設計、如何利用英語介紹等等。對于這樣的將英語和繪畫相融合的作業,學生非常喜歡,因而非常投入。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有學生帶著作品這樣介紹:Canyouguesswhatfestivalitis?(互動競猜手抄報上的節日)Oh,itisChristmas.IlikeChristmas.Howtocelebrateit?Lookhere...這樣的英語作業既有創新元素融合在里邊,也非常符合學生的興趣需求。在學生展示后,教師要及時為學生的作業評分,以驅動出更強的作業動力。

2.設計對話作業,創新作業形式

傳統的英語作業以書面作業為主,基本沒有其它形式的作業,因而顯得十分單調。從學生的興趣和英語發展需求角度出發,教師還可以設計英語對話型作業。如此一來,學生既擺脫了傳統單調的書面作業形式,也可以通過對話鍛煉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從而促進自我發展。但對話不是簡單地引導學生對話,還要提供一定的情景供學生選擇,如此才能讓英語作業更靈活,學生也才能更好地依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進行選擇,從而將情景以對話演繹方式展示出來。

例如:在學習牛津初中英語7B《Unit4Findingyourway》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情景對話作業,有效地創新作業形式,并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本單元重點學習的內容是如何利用英語問路、指路,生活應用性很強。如果設計傳統的手抄作業,那么很難讓學生學以致用。為此,教師提供情景,讓學生根據情景設計英語對話,并以口頭對話形式展現出來,當場評分。教師提供的情景有:情景一:外國人來中國游玩,問路的情景;情景二:走失而問路的情景。情景略有不同,學生需要根據選擇的情景擴充對話內容,如:Excuseme,canyoutellmethewayto...?Oh,Iamlost.Canyouhelpme?Youcanwalk...等等。對話形式的作業讓學生真正擺脫了固有的作業形式,學生也覺得對話型的作業能夠促進自我多方面的發展,還可以施展自己的表演潛能。

3.設計實踐作業,促進學生發展

實踐型的作業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更為有利。通過親自參與實踐,學生既能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也能將所學習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一舉兩得。為此,教師可以依據英語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發展,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實踐型作業,促進學生融入到實踐中,從而得到一定的發展。例如:在學習牛津初中英語8B《Unit1Pastandpre-sent》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實踐作業,驅動學生完成,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本單元主要闡述SunshineTown的發展變化,依據此,為了讓學生感知變化,教師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去實地調查本地的變化發展。學生可以列舉出自己感興趣的變化內容,然后投入到實踐中,詢問當地的老奶奶,或者從以往的書刊、雜志中了解變化等,并一一記錄。學生可以調查飲食、歷史、服裝、建筑等等方面的變化發展,并形成英語報告形式。在這個實踐作業中,學生需要分工合作,如有學生需要負責整體實踐設計,有學生需要負責深入調查,有學生需要在旁邊做好記錄,有學生需要做好英文闡述工作等等。如:Myhometownhaschangedalot,includingeatinghabit,history,clothesetc.通過這樣的實踐,再形成英語報告的作業,能夠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學生也能夠深入到實踐中,從而獲得一定的啟發。

篇7

    一、學唱英語歌曲

    學生非常熱愛唱歌。教師時常會看見有學生頭戴耳麥忘我地哼唱,或是會親眼目睹他們認真地抄寫歌詞的樣子。其實,許多學生都有自己的歌詞本。針對學生的愛好,我們要因勢利導,把他們特有的興趣轉移到英語學習中來。我一般在學期初期的時候下達“英語歌曲比賽”的通知,要求學生及早做好參加比賽的準備。比賽是在學期中段才能舉行。這樣做的目的是留給學生足夠的課外學習英語歌曲的時間。

    學生喜歡唱歌,也有強烈的表現欲,為了能在比賽中大展歌喉,他們會做足賽前準備,他們會在課外搜集一些英語歌曲,自覺學唱,并且為了在比賽中不和其他同學“撞歌”,他們要學很多的歌曲。通過對比賽的精心準備,學生學會了英文歌曲,自然就學到了英語知識。學期中段的英語歌曲競賽自然會取得成功。當然這還不是最后的結果,因為任何一種行為一旦成為習慣都能持續一段時間。所以在英語競賽之后學生的學唱熱情還不會很快退去,他們還會繼續學唱英語歌曲。這種學習也就還在繼續。這個過程是在課外自覺進行的,但它對學生英語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不但在學唱中記住了英語單詞和句子,還培養了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他們學習的途徑也會有多種,可能是觀看電視,可能是網絡下載,也可能是請教他人。所以這項活動能有效拓展自主學習英語的實踐空間。

    二、參加英語演講比賽

    教師可以以學期為單位,或是以學年為單位組織學生參加一次英語演講比賽活動。在此項活動的前期,學生還要做充分的準備,他們會精選自己的演講稿,在不同風格的文章和話題中進行提煉。對演講稿的選定和完善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選定演講稿后學生還需不斷地練習自己的發音,糾正自己的語調,他們會利用課外時間請教自己的同學、家人或是朋友。這種過程既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又是與他人相處的過程,就這樣通過參加英語演講比賽,學生自主地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能力,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增強了自己自主學習的參與意識,在無形中他們拓展了自己自主學習英語的實踐空間。

    三、制作英語手抄報

    在我校,學生每年都要參加一次英語手抄報作品展活動。在此項活動中,教師會動員學生參加,展出前全體學生會在課余時間手工制作英語報。學生在動手制作之前需選擇抄寫內容,選材的過程就是自覺學習英語的過程。當學生選好了材料就要對報紙的呈現形式進行設計,也就是版面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常會采取合作的方式完成他們的任務,他們會就自己的弱項尋求幫助,可能有人會找字寫得漂亮的同學幫助其完成內容抄寫,也可能有人會找繪畫能力好的同學幫助其繪圖,還可能會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相互幫助,相互學習,融洽相處,無形中形成了合作學習的能力。當作品在全校展出時,學生欣賞別人的作品同時也欣賞自己的作品,看著自己的作品他們的心情是喜悅的,有成就感,同時也對作品上有別人的幫助而心存感激。所以,制作英語手抄報是一項很不錯的課外活動,它蘊含著眾多的教育理念。四、收聽英語廣播下課了,學生走出教室去呼吸新鮮的空氣,放松一下緊張了40分鐘的神經,此時聽到廣播里播放一些輕柔的英語歌曲一定是一種享受。

篇8

關鍵詞:英語課堂;快樂;高效;教學質量

一、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游戲

英語課堂的教學由于教學方式問題往往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是兒童與青少年都喜歡和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加入游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直接興趣;創造真實多變的教學情境,提供新奇有趣的操練形式,能保證課堂學習的高效。當前,一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游戲方式較舊,沒有新意的問題。其實課堂教學中的游戲有很多是即興的,隨機的。掌握了其中最常用的,自己就可以編出新穎有趣的游戲來。目前在我們英語課堂上使用的游戲可分為詞匯游戲,句型游戲,聽說游戲,表演游戲等幾類,其中有許多游戲都是經過幾十年的使用仍然充滿生命力,為廣大學生所喜愛。

二、通過創設情景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中國的英語課堂教學往往存在機械的背誦問題,許多老師大力提倡背課本、背范文來應付考試中的作文題。這其實是一種并不怎么高明的教學手段,學生背起來費勁不說,還難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掌握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把英語課堂變成英語交流的課堂,為學生創造一系列情境,在情景中引導他們從機械地背誦語句變成會話中的靈活運用,把所學的知識盡可能地運用到會話之中,隨著情景的進一步生活化,使他們有一種把課堂似乎置身于外的感覺,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之產生學習的動力,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說的欲望,無拘無束,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徹底消除課堂上的緊張情緒。例如我們在學習以if(假如)引導的狀語從句時,如果僅僅講語法講句子,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但是我在課堂中創設了一個情境:假如你是福爾摩斯,你在案發現場,你會覺得兇手是誰?這樣學生就會對情境產生興趣,融入情境,再回到if用法的學習,使學生在快樂的情境中更好的掌握知識。

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小組交流

在英語教學中,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比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討論后派代表上臺匯報本小組討論的觀點和意見。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會給學生帶來愉悅、帶來自信、帶來進一步學習英語的愿望。

在英語課堂中,我們應該做到“三個提倡”:提倡學生多開口,提倡學生上講臺,提倡學生標新立異。英語老師可以每周設一堂英語自由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自己的特長,鼓勵他們大膽地多唱英語歌曲,上臺用英語作簡短的匯報,用英語互相談論興趣愛好、新聞趣事、學習成績等。這樣一來,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既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信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樂學”。

四、運用先進教學手段

把現代化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引進課堂,特別是利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強調充分利用聲形圖文的作用及其復合作用,刺激聽覺視覺,進而使大腦積極活動。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學唱英文歌曲、觀看英文電影、舉行英語單詞記憶大賽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逼真的教學環境,引領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輕松、愉快的感知英語的魅力,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增長能力。

五、開展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鞏固和發展,是教學全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拓寬視野、豐富知識,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對英語的好奇心,能點燃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之火。英語教學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可以參照下列活動:

(一)“人人學英語”

每天早操前,由英語小博士帶領全校學生學習英語。

活動特點:

(1)走出課本,走進生活 。語言與生活是天然聯系在一起的,英語只有走向廣闊的生活空間, 才會充滿活力, 我校的“人人學英語”活動,讓學生在無拘無束, 輕松愉快的生活場景中交流思想, 表達感情,鍛煉才能。如一邊欣賞表演,一邊學習新單詞。

(2)突出娛樂性。 學生學會對話,再學歌曲,在歌曲中鞏固對話內容,學生很容易就能把所學知識掌握。例如學習水果時,可以教 orange、apple、pear…讓學生邊唱邊看圖,這樣既可以更容易記住單詞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3)啟發,點撥,注重學法。 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眼睛,耳朵,嘴巴,心和手) 。正如我們中國的漢字"聰"字一樣,所有感官都用上了,人就變得聰明了,英語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4)注重互動?!坝⒄Z小博士”活潑的朗讀風格,感染力極強的肢體語言,加上多樣的生生互動,讓英語學習充滿樂趣?;有问?;“我們一起讀”,“來,一起唱”,“我來問,你來答”等。

(二)英語手抄報評比活動

手抄報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工具。不僅省力,還可以增長英語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制作英語手抄報,手抄報的內容,可以是英語諺語、名人名言、英語故事或文章,也可以寫上語法知識。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班級英語小品歌劇比賽

篇9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外活動;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北绕鹂菰锓ξ兜恼n堂教學而言,學生對課外興趣活動更感興趣。小學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標并不在于要求學生掌握多么深奧的信息技術,把他們都培養成“技術控”,而在于引導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并不局限在課堂上,更滲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掌握一項基本技能才是王道。那么,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該如何開展課外興趣活動呢?

一、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

盡管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我們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但眾所周知,每個學生的基礎程度不同,因此在學習時所體現出來的能力也不盡相同,如果教師用統一的標準去問他們,難免有失偏頗。因此,教師應該學會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首先,在教學之余,通過聊天等方式走近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的性格情況、興趣愛好、計算機基礎等方面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根據所了解到的學生特點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當然,層次的劃分需要教師獨立完成,切忌被學生知曉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或影班級的團結;最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培養計劃,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實現因材施教。目前信息技術已廣泛普及,一個班級中,有的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電腦,熟能生巧,可以稱之為“電腦小能手”,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也能夠成為老師有力的小幫手,但也有的學生在上信息技術課之前從未觸碰過電腦。學生的層次不同,教師也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學情,在開展活動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幫助他們制定符合自身水平的學習目標,比如基礎較弱的孩子,教師可為他們制定較低的目標,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去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實現,難易適中,每當學生達到既定的目標后,教師都要及時地給予評價,學生自然會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二、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

課外興趣活動在課余時間里,小學生信息技術水平有限,所以與家長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想辦法爭取家長的有效配合。為此,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家長的認識。很多家長存在著這樣的誤區: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小科,自然沒有語文、數學、英語一類的主科重要,自然不用重視。然而,任何一門學科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最終又要回歸于生活,信息技術與生活的聯系更為緊密,在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更為明顯。想要提高學生的認識,教師首先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溝通能力,過了家長這一關,通過微信、QQ群、講座等多種形式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爭取家長的配合。

例如,我曾經開展過一次“最美電子手抄報”制作活動,要求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制作一幅電子手抄報。手抄報學生并不陌生,他們經常會用五顏六色的筆在雪白的紙上肆意創作,將自己的感想通過寫字和畫畫的方式流淌出來。其實電子手抄報也是如此,只不過形式不同,也能給學生帶來很多樂趣,這樣不僅能夠與語文、美術學科相融合,也能夠使學生學以致用。在這次活動中,很多家長參與其中,幫助孩子共同制作手抄報,活動期間家長們還經常在班級微信群中分享孩子的作品,互相切磋技巧,使每一幅手抄報都凝聚著孩子的智慧,我將孩子們的手抄報彩印出來粘貼在班級的墻壁上進行展覽,效果顯著。

三、富有競爭色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年齡小,卻斗志滿滿,在教學過程中一旦有了比賽的意味,他們就會小胸脯挺得高高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教師不妨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身心發展特點,讓課外活動變得更加精彩。指法練習原本是枯燥乏味的,依靠學生反復的訓練才能變得熟練,因此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奔跑吧,鍵盤!”的指法速度比拼大賽,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誰完成的打字量最多且準確率更高。這樣一來,原本十分枯燥的一項技能變得火藥味兒十足,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課堂上也利用一切時間進行練習,有的學生甚至還在比賽之前進行預熱,與同學先進行了一番PK,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整體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學階段,教師不妨積極開展課外興趣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實現“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扎實而又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英語報刊閱讀 高中生 英語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6B-0102-02

欽州市靈山縣靈山中學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雖然不乏一些英語成績優秀的佼佼者,但不少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薄弱。要想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英語的問題,除在課堂上教師全力以赴地傳授知識和指導學習方法外,還應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開辟英語學習第二課堂。而英語報刊閱讀就是高中生學好英語的有效渠道。

一、英語報刊的優勢

(1)內容的廣泛性。英語報刊信息包羅萬象,是學生積累社會文化知識、拓寬知識面的有效途徑。(2)內容的專業性。英語報刊題材不同,表達就不同,尤其是吸收了通俗的表達方式,用英語報刊進行閱讀可使學生受益匪淺,積累豐富的詞匯。(3)語言的時效性。英語報刊材料鮮活,時代感強,相對教材而言,它能不斷地為學生提供最新的資料。(4)報刊內容的梯度性。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英語報刊廣泛開拓題材范圍,編排出適合不同水平學生閱讀的各種材料。(5)形式的趣味性。英語報刊圖文并茂,與生活緊密相連,能引起學生共鳴??傊?,英語報刊彌補了英語課堂教學教材的不足,充分利用報刊進行閱讀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英語報刊閱讀的方法

(一)精心選材。由于高考的閱讀題材豐富多樣,包羅萬象,且報刊內容的多樣性及豐富性、針對性,另外,高中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不可能把每份報紙的內容全部看完。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報刊進行篩選,做到精心選材。具體如下:

1.篇幅適當。選擇閱讀的文章一般字數宜控制在250~300字內,這樣,既不浪費學生時間,又達到了高考閱讀文章訓練的效果。

2.難易適中。在要求學生閱讀之前,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即將要讀的報刊進行大概的了解,掌握文章的難易程度:過難的文章,鼓勵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大概了解;難度適中的文章,要求大部分學生務必掌握;而中偏易的文章,則要求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逐步體驗。

3.題材接近高考。一般來說,近年高考閱讀的內容大多是學生能接觸到的熱點話題,所選題材一般都集中在文化、體育、娛樂、歷史、科技、環保等方面,因此,選材時,尤其是在高一、高二階段,應更多地偏向這些題材,盡量縮小范圍,做到精而多,并有針對性,然后逐步過渡,使學生養成習慣。

(二)加強方法指導。方法一,抓大意。英語文章的大意往往放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這樣便于讀者快速抓住作者所寫的內容。因此,首先應訓練學生學會抓大意,讓他們讀懂第一段,然后逐步擴展印證大意;或者,先根據前面的內容逐步歸納,在最后一段形成大意。

方法二,辨別題材。英語文章題材同中文一樣,可分為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學會辨別題材,學生便掌握了閱讀的一個大方向,便可用相應的閱讀方法來理解相應的文章。

方法三,尋找每段的主題。同抓大意一樣,每段的主題往往也存在于第一段或最后一段,少數段落也偶爾在中間,但會有適當的暗示,例如,有的有however, but, instead等詞引起轉折,從而轉移到另一話題或另一方面。

方法四,猜測大意。在報刊閱讀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生詞,尤其是高一、高二學生,他們積累的詞匯較少,且閱讀英語報刊的經驗相對較少,因此,適當地教會他們一些閱讀技巧,讓他們不斷積累閱讀經驗,在報刊閱讀活動中是十分必要的。(1)根據常識、經驗猜生詞,例如,The old man put on his spectacles and began to read.(glasses)。(2)根據上下文的釋義猜詞,如文中的定義、解釋,文中的事例,文中重復解釋的信息或生詞的同位關系等。(3)根據文中的符號和提示詞猜詞,如文中的破折號就常有解釋、說明之意。(4)根據文中前后邏輯關系猜詞,如轉折或對比關系,文中生詞前或者后有but, however, otherwise等這類詞,一般可以通過前后意義猜測此類生詞。又如,因果關系,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皆可推測生詞。(5)根據英語中的構詞法猜詞,如前綴、后綴,合成以及派生等。

方法五,學會利用兩種閱讀技巧:scanning(查閱)和skimming(略讀/跳讀),這兩種技巧可以幫助學生大大提高閱讀速度,有時甚至越過生詞達到自己所要了解的信息。

(三)課外拓展學習與鞏固。欽州市靈山縣靈山中學近年給2013屆高一學生訂閱《English Weekly》,該雜志每期的第一版版面都有與本單元相應topic的拓展性閱讀文章,這些文章多半是形式靈活自由,篇幅短小精悍,內容時興有趣又貼近生活的各個方面。因而學生自然從心理上情感上容易接受并樂意閱讀這份雜志,即使有一些詞匯不懂,也能憑借生活經驗來揣測內容大意。于是,筆者教授每個單元內容的同時,及時帶領學生在課外利用《English Weekly》中的配套閱讀文章進行鞏固拓展性閱讀,遷移課堂閱讀方法、技巧等,讓學生在更廣闊的閱讀理解空間中增強語感,拓寬知識面,并潛移默化地找到學習英語的感覺、經驗、方法、技巧。

(四)摘抄、仿寫實用句子、句型,積累詞匯。筆者讓學生閱讀《Teens》(21世紀報中學生版)時,要求學生對文章大意進行概括或文章縮寫,摘抄或仿寫實用句子、句型,以及所讀題材中的文章的詞匯的積累等,通過指導,80%以上的學生都能在這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尤其是摘抄或仿寫實用句子、句型,既能夠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又能夠使學生在語言概括、句子句型的運用和加深鞏固詞匯量方面有所提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地道的英語,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五)開展課外互動活動。在課外,筆者組織學生利用《Teens》(21世紀報中學生版)這份雜志來開展英語讀書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我是英語知識能手”speaking活動。在一周一次“我是英語知識能手”活動中,學生非常積極踴躍地展示自己在報刊上所閱讀的故事、新聞、焦點話題、校園生活趣事或笑話等。剛剛開展時,一些學生還有些不自信或拘謹,一旦嘗試到開口說英語的種種好處,接下來的活動就變得踴躍起來了,即便是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也受到了感染而漸漸勇于參加,不再甘于當活動中的配角。

(六)組織學生制作手抄報。每學期筆者都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所讀報刊進行一次手抄報活動,將所讀的有趣的內容或知識展示出來,然后各組交流閱讀,評選最佳手抄報,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大大增加了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英語報刊增強了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為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在語言輸入方面增加了趣味性、真實性和實用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課堂教學,鞏固并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確實是學生學好英語的有效渠道。

【參考文獻】

[1]周美英.英語報刊的閱讀[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7(10)

[2]周學藝.英美報刊導讀[J].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彭錦秀,楊陽.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泛讀課程[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