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的名言范文

時間:2023-04-08 23:54: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習方法的名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習方法的名言

篇1

1、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

2、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

3、知識是智慧的火炬,勤奮是智慧的鑰匙,智慧是思考的火花,創新是智慧的結晶。

4、求學無笨者,努力就成功;讀書沒捷徑,盡力能高分。

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6、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7、讀書長知,思考長智,虛心長識,應用長技。

8、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芽▋?/p>

9、寫作要多讀、多看;做題要多練、多思;鞏固要多記、多用;運用要多想、多試。

10、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1、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2、君子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13、勤奮是探求知識的舟楫,思維是探索知識的方法,請教是學習知識的妙招,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途徑。

14、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寫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啟迪智慧。

1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6、不要等待運氣降臨,應該去努力掌握知識。

17、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

18、勤奮出聰明,博學出智慧,多練出技巧,巧思出碩果。

19、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璧?/p>

20、如果說學習有捷徑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奮;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實踐。

21、提出問題,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害怕提問者牢記。

22、學習前要帶上幾個問題,學習中要思考幾個問題,學習后要能提出幾個問題,這樣才能學有所得。

23、倘不學習,再美好的理想也會化成泡影;倘不勤奮,再美妙的也會付之東流;倘不實踐,再廣博的知識也會束之高閣。

24、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臃苿?/p>

2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6、學習中要蕩起“樂學”和“巧思”的雙槳,倡導“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這樣才能學得生動活潑、融會貫通。

27、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

28、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

29、有教無類。

30、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獮跎晁够?/p>

31、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34、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35、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36、讀書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釀蜜,只有既采又釀,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識蜂蜜”。

37、學生聽老師的話并非有錯,但是不能盲從,否則,不但會去去主見,還會失去創新能力。

38、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

3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40、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

41、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學習!學習!——高爾基

42、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43、知識需要反復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44、聰明的秘訣在于勤奮好學,博學的秘訣在于博覽群書,巧學的秘訣在于舉一反三,成功的秘訣在于推陳出新。

4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6、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7、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48、學問靠點滴積累,聰明靠思考練就;博學靠學習成就,創造靠實踐成功。

49、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弗萊格

50、重復是學習之母?!掖雀?/p>

51、學習靠積累,記憶靠理解,經驗靠反思,熟練靠練習。

52、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

53、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54、經驗是最好的教師。

55、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56、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根

57、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猙.v

58、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名

59、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蹇?/p>

60、沒有永遠的博學,只有永遠的學習;沒有永遠的聰明,只有永遠的思考;沒有永遠的智者,只有永遠的學者。

61、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樟袧h諾夫

62、思則睿,睿則圣。

63、發現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64、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

65、說明學習要善于思考。

66、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67、學好靠信心,求教靠虛心,探求靠專心,長進靠恒心。

6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69、藏書再多,倘不閱讀,就是一堆廢紙;讀書再多,倘不應用,就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蕾。

70、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

71、人生中三種東西最寶貴信心、健康和知識;學習中三種品質最可貴好學、好問和好思。

72、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

73、學習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恒心。

74、治學有三大原則:廣見聞,多閱讀,勤實驗。

75、死記硬背得不到真知識,投機取巧學不到真本領;紙上談兵學不到真本事,閉門造車結不出好碩果。

76、學習中的大忌是囫圇吞棗;讀書中的是走馬觀花。

77、約束不了自己是自己無能的一種表現。自己都管不住自己,難免要滑入深淵。

78、學習既要有鐵棒磨成針的精神,又要有舉一反三的;讀書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氣,又要有樂于思考的精神。

79、知識如金礦,挖之愈深,得之愈多;知識如登山,攀之愈高,望之愈遠。

80、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

81、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82、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8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84、巧思妙想出靈感,實踐探索出成果。

85、學習不能好高騖遠,須一步一個腳印;進步不能一步登天,須一步一級臺階。

86、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87、假設始終先于知識。

88、懷疑是知識之鑰。

8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90、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91、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9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94、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理解知識的利器,讀書是掌握知識的捷徑,練習是鞏固知識的方法,討論是理解知識的妙招,探求是創新知識的途徑。

95、多詐的人藐視學問,愚魯的人羨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

96、學問學問,又學又問;學習學習,又學又習。

97、行動是通往知識的唯一道路。

98、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9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篇2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

2.借助文言文中學過的生字,推想相關詞語的意思。

3.體會引用名人名言的好處。

4.從整體布局、運筆風格、結構安排等方面欣賞書法家趙孟的楷書作品。

5.積累有關革新、發展的古語名言,大致了解這些古語名言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交流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語的意思。

?教學策略

1.交流平臺

圍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話題,以孔子的名言談話導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交流。教師相機指導總結,強調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運用這些好習慣來提高學習效率。

2.詞句段運用

引導學生借助文言文中學過的生字,推想相關詞語的意思,學會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以談話引入的方式引導學生說一說他們知道的名人名言,讓學生通過比較引用名人名言的句子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在表達效果上的差異,再聯系課文內容和例句深入體會引用的好處。

3.書寫提示

通過展示書法作品,讓學生拓展交流他們所了解的其他有名的書法家,引入書寫提示。引導學生從整體布局、運筆風格、結構安排等方面來欣賞趙孟的楷書作品,并談談對自己今后寫字的啟發,達到提高學生的書法鑒賞能力和指導學生寫字實踐的目的。

4.日積月累

課件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古語名言,通過自由朗讀、練讀、分組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初步理解古語名言的意思。學生交流自己對名言的理解,教師引導總結四句話的相通之處,學生嘗試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最后拓展交流這四句名言對自己的啟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

2.借助文言文中學過的生字,推想相關詞語的意思。

3.體會引用名人名言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

交流平臺

1.談話,導入“交流平臺”。

課件出示: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p>

——《漢書·賈誼傳》

談話:孔子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今天我們來圍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話題進行交流。(板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讀一讀,結合實際交流。

(1)啟發引導:同學們,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問題,你們會怎么辦?

預設:遇到問題,隨時向人請教,或者讀書、查資料,琢磨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結:對啊,勤問勤查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它能讓我們學到不少知識,也能讓我們獲得好的學習方法。(板書:勤問勤查的習慣)

(2)自讀交流。

①同學們默讀“交流平臺”的內容,教師提出自讀要求:

課件出示:

l

一邊讀一邊思考:除了“勤問勤查”,還提到了哪些學習方法?

l

重點的句子做標記。

②學生交流學習方法,讀出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

l

勤問勤查的習慣

l

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l

堅持課外閱讀的習慣

l

修改自己習作的習慣

3.聯系實際,拓展交流。

(1)引導交流:在學習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你們還有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請大家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談一談。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點撥。

預設:課前預習的習慣、舉手發言的習慣、寫日記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等。

(3)小結:同學們,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習效率。

【設計意圖】葉圣陶先生告訴我們:“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钡拇_,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怎樣通過“交流平臺”的教學,讓學生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有更深的認識呢?首先,談話導入,引入交流主題;接著,在老師的啟發與引導下,談到勤問勤查的習慣,以及其他三種學習習慣;最后,讓學生聯系實際交流自己的好習慣。

二、

詞句段運用

1.推想詞語的意思。

(1)設問引入。

師:同學們,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運用的。理解成語意思的方法有哪些呢?

預設:聯系上下文、查工具書、聯系生活實際、抓重點字等方法。

引導:今天我們來學習聯系文言文中學過的生字推想成語意思的方法。

(2)舉例說明。

①出示成語:赴湯蹈火。

②引導:請聯系文言文學過的生字,說說成語“赴湯蹈火”的意思。(指名說)

③回顧:《兩小兒辯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湯”的“湯”是什么意思呢?(熱水)

④學生試著解釋成語。

⑤教師小結:跳進熱水之中,踏著烈火,比喻不避艱險,奮不顧身。

(3)完成練習。

①學生根據剛才的方法,借助文言文中學過的生字,推想成語的意思,完成課本第91頁的第一題。

課件出示:

你能借助文言文中學過的生字,推想下面成語的意思嗎?

走馬觀花

自愧弗如

聲淚俱下

不以為然

過猶不及

②學生交流??梢赃\用泡泡提示語中的句式交流。

走馬觀花:走,奔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別人而內心慚愧。

聲淚俱下:俱,一起。邊訴說,邊哭泣,形容極其悲慟。

不以為然:然,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

過猶不及:及,達到。事情辦得過火,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

2.引用名人名言。

(1)談話引入:請說一說你們知道的名人名言。(可指名回答,也可小組內互相交流)

過渡:同學們知道的名人名言真不少。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

(2)體會引用名人名言的好處。

①讀下面的語段,體會引用的好處。

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體會引用名人名言的好處:一是聯系上下文,二是比較引用名人名言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課件出示:

l

正像數學家華羅庚說過的,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

l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毕裎疫@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②教師歸納總結。

開頭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綱挈領、總領全篇、引人入勝、為整篇文章奠定基調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在說明問題、闡明觀點時增強說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啟發性、使語言精練等作用。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則可以起到畫龍點睛、啟迪讀者的作用。

(3)聯系實際談體會。

教師提問:你在習作中引用過名人名言嗎?通過學習,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舉例說明,談體會。教師予以肯定和鼓勵,并提出要求。

【設計意圖】如何讓學生體會引用名人名言的好處呢?一是聯系上下文,二是作比較。不僅要讓學生體會到引用名人名言的好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習作中恰當地引用名人名言。因此,設計了“聯系實際談體會”的教學環節。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從整體布局、運筆風格、結構安排等方面欣賞書法家趙孟的楷書作品。

2.積累有關革新、發展的古語名言,大致了解這些古語名言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

書法欣賞

1.圖片導入。

課件出示:

師:這是誰的作品?你還知道哪些有名的書法家?

學生:這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還知道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蘇軾、米芾、黃庭堅等書法家。

師: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是指唐代歐陽詢(歐體)、唐代顏真卿(顏體)、唐代柳公權(柳體)、元代趙孟(趙體)。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元代書法家趙孟的書法作品。

2.書法欣賞。

(1)指導欣賞的方法。

可以從運筆特點、結構特點、整體感覺等方面欣賞書法作品。

(2)欣賞元代書法家趙孟的楷書作品《三門記》。

①課件出示作品:

課件出示:

②學生說自己的感受。

教師提示:運筆自然,點畫圓潤多姿,具有行書的筆意;結構嚴謹端莊,平正寬綽;整體上顯得秀麗柔美,穩健大方。

③師:欣賞完《三門記》,你對今后的寫字有什么想法?

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由“楷書四大家”引入,不僅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常識,還對書法家趙孟的成就心生敬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提高學生的書法鑒賞能力?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書法欣賞的方法,而本環節突出了方法指導。最后,引導學生從書法欣賞中受到啟發,指導自己的寫字實踐。

二、

積累古語名言

1.讀一讀,了解大意。

(1)考考大家:比喻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可以用哪一句古語名言來形容?(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讀一讀下面的古語名言。

課件出示:

l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

l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禮記》

l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

l

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

——《淮南子》

自由朗讀,教師教讀,練讀,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3)試著說一說每句話的大致意思。

①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會發生變化,只有發生變化,事物的發展才不受阻礙,事物才能不斷地發展。

說明在面臨不斷發展的局面時,必須要改變現狀,進行變革。

②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持之以恒,不停地革新。這句話從勤于省身和動態的角度來強調要及時反省和不斷革新,激勵人們自強不息,創新不已。

③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靛青是從蓼藍里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比蓼藍更深。常用以比喻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

④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

如果對人民有好處,

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襲舊的規矩。

(4)這四句話的共同意思是什么呢?(改革創新,發展超越)

2.背一背,暢談體會。

(1)引導背誦。

(2)拓展說話:學習了以上四句古語名言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設計意圖】對于這四句名言,重點是讓學生讀讀背背,了解大意。這四句名言都是文言古語,有些拗口。老師要教讀幾遍,讓學生以多種形式朗讀。讀熟了,“其義自見”。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大概意思,老師只適當點撥指導。最后,力爭讓絕大部分同學把這四句古語名言背下來。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語文的核心素養。本次語文園地教學,注意到了以下三個方面:

1.巧妙導入。

成功的課堂導入,會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情境,更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語文園地”設計了設問導入、談話導入、圖片導入等,效果不錯。

2.方法指導。

千金在手不如掌握“點金之術”。例如,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而是以此為例教給學生一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即借助文言文中學過的生字,理解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并解釋成語。后面的“書法欣賞”也是從鑒賞方法的角度設計教學環節的。

篇3

六年來,我在家長和老師的關懷培養和精心教育下,我學會了如何做人、學會了尊敬長輩、懂禮貌……同時也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其中,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語文學習方法,對于其它學習科學和理解起著很大的做用。從中我知道了方法的重要性,因為有句名言說到:“不求方法,事倍功半;講求方法,事半功倍。

每個新學期開始,我都會為自己制訂一個奮斗目標。因為,目標就是方向和動力,朝著自己制定的目標向前奮斗、努力。每次上新課前,我都要認認真真的預習課文。查字典,把不明白的問題都記錄下來,等到第二天上課時帶著問題,再不明白來請教老師或與同學交流。可能有些同學害怕,但是孔子都“不恥下問”,更何況我們是“上問”。如果連這點勇氣都沒有,那就不配做小學生!

例如,我在預習《索橋的故事》這課時,“索橋還有什么值得學習的故事嗎?”這個問題我總是想不通。所以我把它記錄下來,準備明天老師上課時間問她,在上課時,我總是不認真聽講,現在上課,我不做小動作、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課后認真填寫好大小練習冊。

現在,我的學習成績進步很大,字也寫的很工整,我還是要繼續努力學好語文和其他功課。學習方法固然重要,上課認真聽講完成作業也很重要。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努力,采用正確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河南周口西華縣后朱小學六年級:趙子琰

篇4

現在的大多數學生,成績常常不理想,經常讓家長和老師頭疼,不知怎們辦才好。我認為,學生的成績不理想,是應為學習方法不對頭,總是弄巧成拙,到頭來不僅知識不好消化,反而使你的學習消化功能降低。根據這四年我對學習的了解,我覺得,要有制定好的學習方法,下面,我把我的幾條學習經驗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對你們學習有所幫助、提高。

1用一本本子作為讀書筆記,把聽過的或看過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抄寫在小本子上,等到寫作文時找不到好詞語時,就翻開這本小本子,找找有沒有合適的詞語。等時間一長,寫作文用詞語就能新手?桌矗??幣材芴岣咦約旱撓镅閱芰Α

2作文也是學習的一類,但想寫出好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先學會寫日記。每天堅持寫日記,把看到的聽到的有意義的事記錄下來。持之以恒,就筆下生輝。

3我們應該預習和復習功課。把當天上完的課,

篇5

我們經常所說的后進生,并不都是智商低下,學習能力差,之所以成績一直不夠理想,究其原因有多種:一是課堂的紀律觀念較差,上課不能夠專心聽講,對學習也就缺乏興趣;二是不夠認真,粗枝大葉,馬馬虎虎,只是滿足于一知半解,不能夠進行深入鉆研;三是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四是理解能力不強,這種學生往往自卑心理較強,喪失學習信心;五是來自家庭原因或外界多方面的干擾,心靈受到刺激或打擊,從而造成學習成績偏下。

孔老夫子有句經典名言,叫做“因材施教”。針對以上產生后進生的種種原因,在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重點以鼓勵為主,尊重后進生的自尊心,關心、留意并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點滴進步,適時進行當眾表揚,樹立后進生的自信和威信。注意:此時教師一定要做到不諷刺,不挖苦。每次測試和作業對后進生都要指出錯誤的原因及知識的欠缺,并及時幫助他們查漏補缺;(2)對上課違反紀律的同學最好以眼神暗示,讓學生知道自己違反了紀律就可以了,要盡量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使學生感到老師對自己非常關心;(3)最關鍵的是平時對后進生要做到三多,即多提問,多指導,多板演。作業做到面批面改,不放過每一個難點,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其師,信其道?!钡牧己们楦?,從而達到因親近老師而渴望求知的效果;(4)作為教師,要利用課外時間加強對后進生進行輔導,只有對于那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同學及時進行課外輔導,使他們把課堂上不能理解的知識及時消化、鞏固,才能使他們不至于掉隊;(5)幫助后進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有些后進生不是不努力,不用功,也不是不刻苦,但成績總是上不來,其主要原因是學習方法不得當造成的。因此,老師要向學生介紹適合于他本人的、有效的學習方法;(6)對學生出現的反復,教師的思想工作要及時跟上才行,學習本來就是件比較艱苦乏味的腦力勞動,對后進生而言,要想趕上同學們,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因此,后進生經過一段努力之后,取得了一些成績就不愿再努力,而是滿足于現狀,止步不前。此時教師如果能及時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樹立學習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才會使后進生不斷進步。

實踐證明,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大面積提高教學相量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每一名從事義務教育的教師的神圣職責,要高度重視,認真落實。

篇6

我的座右銘“至誠則金石為開”出自于西漢末年著名的大學者揚雄之口,意思是說做事要有恒心,不怕困難。它時時激勵著我奮發圖強,克服困難。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我對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了菲爾普斯在泳池中的英姿,一時心血來潮,便向爸爸提出要學游泳的要求。爸爸經不住我“狂轟濫炸”,只好勉強同意了。

我們來到了花力會的游泳池。我先去買了一個游泳圈套在身上,“隨波逐流”似的在水上漂來漂去,這種狀態持續了好幾天。后來,爸爸說,這樣是學不會的,讓我把游泳圈摘掉試試。可是,由于我心里比較慌張,只“撲騰”了幾下就已經嗆了好幾口水,真是出師不利。后來,我學著別人的動作,憋足氣、手劃水、腳蹬水,但最多只能游兩三米。堅持訓練兩三周以后,我仍然在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長進。于是,便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是,我一想到“至誠則金石為開”這句名言,便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繼續堅持訓練。

篇7

他在溫州工作時,因把衣服的袖子截短了,導致老板損失慘重,老板要他賠。他于是將錯就錯,將袖子接上別的布料,結果被銷售一空。

經歷了一番苦難,1994年,他成了美特斯公司。之后短短五年,他使用“借雞生蛋、借網捕魚”的虛擬經營方法,用外力彌補資金不足,從而資產從百萬增長至億。

如今,周成建及家族以26億美元資產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排第三位。

篇8

一、引導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

有句名言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边@句話印證了閱讀是學生自我建構意義的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老師就可以放手不管了,不是這樣的。我們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時,還要指導學生通過閱讀完成《語文課程標準》規定閱讀教學該完成的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币谟邢薜恼n堂教學中完成閱讀教學目標,首先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預習中既允許學生對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又要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去學,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從而為課堂教學提高效率做好準備。預習中可根據課型的不同和學生的不同布置不同的任務。比如我在教學文言文《楊氏之子》一文前,布置了這樣的預習任務:(1)把課文讀正確、通順。(2)大概了解課文的意思。(3)標注疑點。由于任務的指向性明確,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完成得好,為課堂教學取得好的效果奠定了基礎。

二、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為課堂保駕護航

在現代教學理念中,學習方式的變革是一大亮點。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漸呈現在課堂中。那么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運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讓課堂高效起來呢?現在以文言文《楊氏之子》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看法。

文言文這種體裁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初次接觸。學好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在學習中我引導學生采用自讀、互讀、展示讀、指導讀、賽讀等方式好好地把文章讀了幾個來回。充分地讀為學生解讀課文的意思做好了鋪墊。在理解課文的意思時我引導學生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結合課文中的注釋和插圖,聯系上下文,恰當補充成分等幫助學生完成了對課文意思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分角色的朗讀,至此,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這也為學生今后學習文言文提供了學習方法。

在引導學生體會楊氏子應答語言的巧妙之處這一難點時,我采用了引導學生聯系孔君平的語言和比較“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兩句的異同,幫助學生體會到孩子的應答妙在:(1)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2)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委婉地回答了孔君平“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孩子的妙答充分得以體現,學生也理解到了。

篇9

【關鍵詞】初中語文復習策略基礎知識感悟能力

每當考試來臨之時,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成績能夠更上一個臺階就成了學生、老師以及家長特別關心但是又比較憂慮的一個話題。

目前教師和學生在復習課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學生認為語文課的知識點繁多,考試時又重在考察學生課外遷移的能力,所以部分學生將精力都放在一些可以速成的題目上,對課本內容復習的很少;還有部分老師與學生認為文言文是考試中的重頭,所以干脆將大部分的復習時間都用來梳理文言文;也有部分老師認為作文課的復習沒有效果于是直接放棄…

針對以上一些問題,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怎樣指導學生進行語文復習,以期對各位同行有所幫助。

1 注重課本的復習,梳理并落實基礎知識

課本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提煉學習方法的源泉。在復習的時候,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翻看平時摘錄的筆記,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并鞏固課本中的知識點。然后要指導學生梳理知識點,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點的主次然后各個擊破。例如,可以幫助學生列出字、詞、句訓練中的重點,一旦學生有了復習方向,就能夠在復習時有的放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可以對文章又有新的感悟,這樣一來,學生不僅鞏固了字詞又有了新收獲[1]。

一般語文試卷中的積累部分都涉及到課本內容,學生要將課本中的名言警句背熟,還要知道作者和出處。具體說來,課本中的重點包括字詞、文言文和現代文中的名句以及名篇名章的背誦理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勤動手,在讀背寫的過程中加深記憶,使名句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在閱讀與作文中都能靈活運用。為了加強記憶效果,就要求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敦促學生完成名言佳句的背誦,并以課堂背誦、默寫的方式進行檢查,輔導學生及時改正背誦默寫中出現的錯誤,讓學生真正掌握名言佳句,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

2 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感悟能力

學生好的閱讀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語文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教師要敦促學生廣泛地進行閱讀和感悟,培養語感,在考試的時候學生才更加得心應手。這一過程由于考試之前的復習時間有限,也應當安排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完成。比如,在七年級上冊的《金色年華》這一單元后面安排有名著推薦與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師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后,安排一次讀后感的交流會,這樣一方面擴展了學生的閱讀,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此外,考前教師還可以選取一些較短的中外作家名篇指導學生閱讀,優秀考場作文也可以作為考前復習的閱讀題材用以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拓寬學生的視野。

3 適量做題,舉一反三,提高綜合能力

在具備良好的基礎知識與語感后,在考試前適量做題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進一步的提高。這個過程講究的是做題的質量,要通過做題歸納出一套明確的解題方法。比如,什么樣的題目從什么樣的角度去考慮和解答,是什么樣的評分標準。

做的題目達到一定數量后,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一些規律的總結,比如仿造句子的題目要從句子的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去思考,不然可能被扣掉一半的分數。又如,對閱讀中詞語指代意義的理解,一般要聯系上下文來找答案,并且還要將答案帶入文中讀一遍,意思不變才說明是正確的。

通過對這種解題規律的總結,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而且也節省了學生采用題海戰術的不少時間,可用來進行其他項目的復習。

4 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重點彌補作文的不足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以致用,但是靈活運用的前提就是具備運用知識的方法。只有對學生進行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在考試時才有法可依。而作文作為試卷中的重頭,地位是絕對不可以等閑視之的。接下來筆者就來談談作文方法的指導。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在作文的基礎得分上可以加書寫分,扣錯別字分。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其次,教師要限定時間(50分鐘左右)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的實戰演練。學生按照作文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直至成文的順序嚴格按照時間認真寫作,之后教師對作文中的難點有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斷改進。

在考試中,學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寫作角度和文體,這樣可以讓學生盡可能的多得分。

此外,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注意作文素材和語言的積累,作文訓練應當與語文知識同步,約每兩周要進行一次。

篇10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說不管做什么事情,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學習英語也是這樣。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提高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句古話“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與任課的教師有關,如果任課老師讓學生佩服,就會喜歡上他所教的課,就會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尊重每個學生,平等對待學生,要關心和鼓勵英語學習較差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大膽學習。教師應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對自己的親近感,讓學生逐漸由喜歡老師到愛上英語這門課。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由于初中學生的自我表現欲較強,教師應利用此特點來調動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一種能自由用英語進行對話的氣氛和環境,讓學生解除說英語的懼怕心理。師生之間在課外也可用英語進行一些簡單會話,例如,“Good morning!”見面時的常用語,和分手時的“Good bye”教師通過英語交流可以關心和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如“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studies?”“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與寬松的教學氛圍。

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興趣是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前提

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都需要有積極性,而積極性總是同興趣密切相連的。當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學業有興趣時,他就會感到快樂,就會積極主動地刻苦學習,而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是重要的。

(一)抓住初學英語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的新奇感。學生剛進中學,對英語都有新鮮感,好奇心。教師就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積極性,上課多說英語,說簡單的,甚至可用英語講最簡單的小故事輔以動作手勢。當老師的要保護好學生的這種興趣。

(二)要鞏固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就要用具體生動的方法進行教學,把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多用實物、掛圖、圖片、錄音機、表演、做游戲等方法,不斷變化教學方法,這樣可以使他們在興趣中高度集中精力,輕松愉快地學好知識。

三、用事例感受身邊的英語

進行單詞、句型教學時通過多舉學生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例,最好是他們身邊最容易接觸的東西。比如:在講到as…as(跟…一樣)的用法時,看到教室里衛生不怎么好,我就問了當天值日的同學:“Is our classroom as clean as usual?”(我們的教室跟平常一樣干凈嗎?)那位同學感覺到自己失職后不好意思地回答:“No,it isn't,l'sorry,l forget I'm on duty today”(不,沒有平時那樣干凈,對不起,我忘了今天是我值日。)然后我將相關的例句寫在黑板上給學生看,用學生身邊的事例作為講課題材進行教學,不但使學生感受到了as…as的用法,也培養學生將英語知識聯系到實際生活中的思維能力,這樣學起來效率高、收益大。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音標提前教學,交給學生正確拼讀單詞的鑰匙,最終的目的就是使學生盡早能借助詞典閱讀大量課外讀物。為了幫助學生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從初一下半學期開始,我就指導學生自學《新概念英語》。學生借助詞典和參考書,把它作為聽讀材料自學。至今,有的學生已自學到第二冊,這些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教師在平時要讓學生消除過于焦慮的緊張情緒,要注意感情投入,真心真意的關心學生,鼓勵他們,耐心細致的對待他們的錯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要多贊美,少批評,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對一些所謂的“后進生”要經常給予激勵性的話語。針對他們的水平給予相關適當的練習,讓他們體驗成功;針對他們的學習方法給予指導,讓他們效率提高,減少畏難情緒,從而使他們獲得較多的成功機會,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