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范文
時間:2023-03-30 11:28: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6的倒數是( ),0.3與( )互為倒數。
3.右圖表示的數量關系是( )? =( ) , 根據除法的意義,把它改寫成兩個除法算式: ( )( )。
4.12的倒數與2.5的倒數的積是( )。
5.在里填上“>”“
7. kg芝麻可榨油 kg,1kg芝麻榨油( )kg,榨1kg油需芝麻( )kg。
8.甲數是乙數的 ,甲數是21,乙數是( );丙數是甲數的 ,丙數是( )。
9.一個數的是45,這個數的是( )。
10.一項工作,甲獨做10小時完成,乙獨做15小時完成,兩人合做1小時完成這項工作的( ),合做( )小時完成這項工作。
二、準確判一判。(5分)
1.1的倒數是1,0的倒數是0。 ( )
2.如果,那么a與b互為倒數。 ( )
4.一個數除以分數,商一定大于被除數。 ( )
5.a>0。 ( )
三、精心選一選。(5分)
1.一個數的倒數比它本身小,那么這個數( )。
A.大于1 B. 小于1 C.等于1
2.根據 ? =1,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是的倒數 B. 和互為倒數 C. 和都是倒數
A.> B.= C.
A.真分數 B.假分數 C.1
5.下面算式中,得數最大的是( )。
四、仔細算一算。( 34分)
1.直接寫出得數。( 9分)
五、認真解一解。(6+6+4+8+4+5=33分)
1.蘋果有84kg,_________________,香蕉有多少千克?根據算式補充條件(x為香蕉的千克數):
(1) x=84,應補充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
(2)x+x=84,補充條件:_________________。
(3) 84祝?+),補充條件:_________________。
(4) (1-)x=84,補充條件: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師騎車小時行4km,照這樣計算, 小時能行多少千米?行 km要用多長時間?
3.植物標本有24件,是動物標本的。你能算出動物標本有多少件嗎?
4.
根據圖中信息,你來算一算:小明和小軍各有郵票多少張?
篇2
數字編碼
同步測試A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你們一定進步不少吧,今天就讓我們來檢驗一下!
一、填空題
(共3題;共7分)
1.
(1分)
(2020三上·景縣期末)
華泰賓館有A、B兩幢大樓,都是10層,每層有20個房間。如果“A0705”表示A幢第7層5號房間,那么B幢第8層14號房間用________表示。
2.
(1分)
身份證號中第18位是________。
3.
(5分)
(2014·廬江)
某人的身份證號為342622198205218623,那么這個人的出生日期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性別是________性.
二、單選題
(共1題;共2分)
4.
(2分)
(2018四上·青島期末)
下面是樂樂、爺爺、媽媽和爸爸的身份證號碼,(
)是爺爺的身份證號碼。
A
.
370421194908150025
B
.
370421198007210813
C
.
370421198211270513
D
.
370421200503250817
三、判斷題
(共1題;共2分)
5.
(2分)
(2020三上·順慶期末)
在身份證號碼511322201108191013中,20110819是出生日期.(
)
四、應用題
(共4題;共20分)
6.
(5分)
G表示故事書,在6號書架3層,本書號為144,共有5本.
類別
書號
書名
作者
G
G一6﹣3﹣144/5
《狼》
蒲松齡
T
T一5﹣2﹣Ol0/2
《海的女兒》
安徒生
猜一猜請問從T﹣5﹣2﹣020/2中的T表示什么?﹣5﹣2又表示什么?這樣的書有幾本?
7.
(5分)
身份證號碼由18個數字組成,試計算用18個數字編制身份證,最多能保證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2015年10月1日出生的多少人的身份證號碼不重復?
8.
(5分)
簡答.
9.
(5分)
五、綜合題
(共1題;共10分)
10.
(10分)
下面是一個男性的身份證號碼,請你根據該信息完成22﹣23題.
①610103199903214718
②610103199801025906
③610103200312034512.
(1)
上面有(
)個男性.
A
.
B
.
1
C
.
2
(2)
上面3個身份證號碼中,顯示年齡從大到小是(
)
A
.
③>①>②
B
.
②>①>③
C
.
①<②<③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共3題;共7分)
1-1、
2-1、
3-1、
二、單選題
(共1題;共2分)
4-1、
三、判斷題
(共1題;共2分)
5-1、
四、應用題
(共4題;共20分)
6-1、
7-1、
8-1、
9-1、
五、綜合題
(共1題;共10分)
篇3
第六單元第五課時解決問題(一)
同步測試(I)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你們一定進步不少吧,今天就讓我們來檢驗一下!
一、填空題。
(共4題;共5分)
1.
(1分)
同學們在一塊空地上種花,種了7行,每行種114株,大約種了________株?
2.
(2分)
最大能填幾?
702×________<1600???130×________<400
3.
(1分)
學校夏令營活動,有16人要從小島到河對岸,河邊只有一條小船,每次只能坐4人,至少要________?次才能全部過河.
4.
(1分)
最大可以填幾?
3________2<376
二、判斷題。
(共4題;共8分)
5.
(2分)
下面是小雨計算的一道題,請你判斷他的計算是否正確,對的填“正確”,錯的填“錯誤”。
計算:483×8≈3200
6.
(2分)
玲玲讀一本230頁的故事書,每天讀24頁,11天不能讀完。
7.
(2分)
估算時,397接近400,應把397看作400來計算。
8.
(2分)
小華從家到學校,每分鐘走60m。走5分鐘后,離學校還有160m。小華家離學校有460m。
三、選擇題。
(共4題;共8分)
9.
(2分)
192×8的積最接近于(
)。
A
.
800
B
.
1600
C
.
2000
10.
(2分)
算式49×6的估算結果比實際結果(
)。
A
.
大
B
.
小
C
.
相等
11.
(2分)
(四上·嘉興期末)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804000500這個數只讀一個零
B
.
算式17÷4和1700÷400,它們的商都是4,余數都是1
C
.
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梯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D
.
四根分別長5cm、5cm、4cm、4cm的小棒,可以搭成很多不同形狀的平行四邊形
12.
(2分)
(2019五上·澗西期末)
高叔叔在孟津常袋提子園一次采摘提子112千克,如果每個包裝盒最多能裝3千克,至少要用(
)個包裝盒.
A
.
37
B
.
37.3
C
.
38
四、解答題。
(共3題;共15分)
13.
(5分)
育才小學三年級共有86人去野生動物員參觀,每張票8元請你估一估帶了640元,買門票夠不夠?
14.
(5分)
老師到商店買書。
《作文選》每本30元,《趣味小知識》每本40元。
要買4本《作文選》、6本《趣味小知識》各需要多少元?
15.
(5分)
下面是一張方格紙。每行20個字,一共17行。這張稿紙一共有多少個方格?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共4題;共5分)
1-1、
2-1、
3-1、
4-1、
二、判斷題。
(共4題;共8分)
5-1、
6-1、
7-1、
8-1、
三、選擇題。
(共4題;共8分)
9-1、
10-1、
11-1、
12-1、
四、解答題。
(共3題;共15分)
13-1、
篇4
[關鍵詞]蘇教版 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材解讀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5-010
2011年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總目標中提出了“四能”目標的要求,即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敖鉀Q問題”專題課是教師實現“四能”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加入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內容,滲透策略意識,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經歷從現實情境收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一、教材內容分布
對教材進行梳理和統計,蘇教版教材在三到六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新授課一共有17課時,詳細內容見下表:
蘇教版教材“解決問題的策略”新授課分布情況表
以上表的課時數為依據,每個年級的教材都有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內容:三年級主要關注從條件或問題著手解決;四年級主要關注用列表、畫線段圖解決兩積之和差、和差問題;五年級主要是用一一列舉和轉化法解決實際問題;六年級主要是用替換和假設法、轉化法解決實際問題。
二、編排意圖解讀
蘇教版教材三到六年級的修訂專家表示“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的編排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四能”,并實現三個目標:一是通過現實中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尋求解決途徑的愿望;二是引導學生把復雜的題目轉變成簡單的題目;三是在解題中強調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1.展現解決問題完整的解題過程
蘇教版教材編排以“解決問題的策略”為單元系列課,能讓學生經歷完整解決一個數學問題的過程和步驟:通過讀題明白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答案并且檢查答案是否正確。與老教材相比,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點和特色――為培養學生的“四能”提供可供參考的教學設計和案例。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例1首先出示了題中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什么問題,提出問題“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是什么意思”,旨在要求學生掌握讀題的方法,了解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接著出示“根據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系,你打算怎樣解答”,旨在要求學生把題目中有用的條件和問題進行篩選,尋找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連接點;最后通過列表法呈現解答過程,還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么體會,借助驗算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以及養成檢查的好習慣。這樣完整過程的展現在蘇教版教材中比比皆是,它既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流程范本,也為學生的自主預習提供了模仿的范本,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2.以單元為主要體現承前啟后
蘇教版教材中“解決問題的策略”既包含了解決現實中的生活問題,又復習了之前的計算知識,實現了“生活數學”與“數學知識”的完美融合,起到 “承前”的作用。有時,“解決問題的策略”只是簡單呈現,到另一冊時又繼續出現,這就是“啟后”的作用。
比如,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借助文字、線段圖從問題想起,這與三年級上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借助文字、線段圖從條件想起相似,起到了“承前”的作用?!皢⒑蟆斌w現在,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涉及了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學生已經能列出兩個分步算式并正確計算,而第四單元的“混合運算”不僅把前面掌握的分步算式改寫成綜合算式,還能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供理論基礎。
又如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轉化”,由圖形的轉化過渡到計算中的轉化;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也是“轉化”,是對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轉化,這又是轉化思想的“承前啟后”,讓轉化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根深蒂固,并且不斷深入。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當進行系統化備課,把編者想要傳遞的教學價值發揮到極致,也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3.呈現多樣化的解題策略
不同的學生解同一道題目會有不同的解題策略,雖然有的解題思路繁瑣,有的解題思路簡單,但是這都是學生思考后的產物,教師可以嘗試將復雜的解題思路引到簡單的解題軌道上。因此,蘇教版的教材編者在編寫時注重學生的學情,貼近學生的學習起點,這樣的編排意圖在每個單元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中都有所體現。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中的計算題“■+■+■+■”,教材先是呈現了學生馬上能想到的通分方法,再呈現通過把正方形看作單位“1”建立起算式和圖形之間的聯系。這樣,不同解題方法、不同思維水平的呈現,既尊重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又為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提供了機會。
再如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呈現了列表和列式計算兩種方法,還出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中間問題”。這樣低起點、高跨步的教材編寫形式,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為學生的自主預習指明方向,為小組合作提供思路。
又如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從學生最能想到的“擺一擺”入手,再呈現用列表法尋找面積最大的長方形,最后還把運用列舉策略的所有問題羅列出來,實現舉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教材這樣的編排體現了“重視過程和結果”的理念,讓學生能踏著巨人的肩膀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策略。
4.培養學生“說數學”的能力
數學語言一般可以分成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圖畫語言三種。有的學困生不能正確解題,關鍵原因就是不能把題目中的語言轉化為口頭語言或者圖畫語言。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把思考分析和解答過程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學生“說數學”的能力。
“說數學”的結構化訓練在蘇教版教材中也有大量體現。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中的例2就為訓練學生“說數學”提供了模板。首先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從題目中知道的條件和問題,引導學生把題目中的書面語言轉變成圖畫語言;再建立條件和問題之間的聯系,提出“中間問題”;接著根據每一步的問題列式解答,最后驗算。
隨著年級的升高,題目難度的加強,教材“說數學”的側重點也有變化。比如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編者就更加強調說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和“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把書面語言轉變成圖畫語言,將抽象的文字轉變成具體的圖形,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了思路,也滲透了圖形的簡潔美。
教師長期堅持讓學生“說數學”,不僅能了解學困生的困難所在,還能讓學生的思維外顯,思維過程更加清晰。
篇5
一、傾聽,提高學習實效
小學生的生活實踐不如成年人豐富,涉世不深,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傾聽。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許多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較遠,學生通過認真傾聽教師的述說,可以豐富自己的積累;通過傾聽同學之間的交流,可以補充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自己的知識內涵,擴大見識面。例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戰爭風云下的苦難》時,學生不知道2003年伊拉克戰爭讓多少人失去親人,讓多少人失去健康,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聽老師講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聽同學介紹相關的戰爭資料,邊看視頻邊聽解說,就能夠提高自己的生活經驗積累,才能產生對戰爭的自我看法:戰爭,讓兒童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戰爭,讓家園飽受戰火的摧殘;戰爭,給人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整理資料”相關練習。引導學生對和平生活的珍惜,對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充滿向往。
二、表述,提高課堂內涵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把知道的事情說出來,可以訓練自己的表情達意能力,還能間接豐富別人的認識。在《品德與社會》學習時,根據課文主題表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能有效提高課堂內涵,讓更多同學知道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男生和女生》時,分別讓男女生說說自己在吃、穿、玩、學習等方面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讓彼此更多地相互了解,也讓大家明白: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男女生無論是外在的表現,還是內在的性格,既有差異,又有很多的共同點。再讓學生說說彼此之間交往的點點滴滴,表揚同學的優點,用含蓄的語言指出同學的不足,以此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三、朗讀,提高文本理解
朗讀是理解后表達的有效途徑,只有對事物的真正理解,才能用不同的語音語調,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和態度?!镀返屡c社會》的教學也要注重學生朗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表達自己的觀點,讓朗讀增進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只有一個地球》時,讓學生知道地球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空間、資源和環境,人類對地球的依賴是不可改變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地球。在理解地球的慷慨與脆弱之后,讓學生朗讀這一課的《我們唯一的家園》,就能有良好的效果。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人類還無法創造出一個像地球一樣的生存空間,從而教育學生要保護好地球。甚至可以讓學生把語文書拿出來,翻開課文《只有一個地球》,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情感,用朗讀增加對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方式。
四、寫作,提高思想表達
在《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實踐中,有些問題如果讓學生用文字表達,更能準確地表達他們的思想和觀點。例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只有一個地球》時,學生充分理解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后,通過交流提高了認識,通過朗讀增進了理解,再讓學生寫《我的感想》,基本上沒有什么寫作的難度。學生紛紛在作文中表達他們對地球的熱愛、保護之情,如“保護地球,保護家園,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地球,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感謝你為我們慷慨地提供一切豐富的物產資源,我們會珍惜所有的資源,保護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讓你同人類世代永存”。又如,教學同冊第四單元《臨別感言》時,結合學生即將畢業的現狀,給學生構建一個表達自己心里話的平臺,讓他們在平臺上表揚身邊幫助過自己的同學,或請班上文筆好的同學寫出自己為同學、為老師留的贈言,再讓同學學著互相寫臨別贈言。
五、活動,提高自我認識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實踐是認識社會的渠道,實踐是經驗的來源。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調查活動,能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提高他們對社會的認識。例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日益富強的祖國》時,事先讓學生到菜市場調查,然后再讓學生在課堂交流自己調查所得。不難總結出: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從舊社會的貧窮落后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學生也很容易理解“現在我們用占全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決了占全世界約21%人口的吃飯問題”,讓學生更加懂得社會和諧的重要,只有安定的社會環境,祖國才能繁榮昌盛。
篇6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整體有所下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調語言的綜合運用,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突出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重視知識的靈活擴展,真正將英語教學的目標落實到實處。在五年級的對話的基礎上,增加了閱讀的內容和難度。本冊中所涉及的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過去時等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為動詞的運用對小學生都是一個難點,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礎,為六年級的畢業考試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或短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包括長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動、旅行、晚會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完成1個手工制作。
3.能聽懂、會唱6首歌曲。
4.能聽懂、會吟唱6首歌謠。
5.能完成4個自我評價活動。
6.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材重難點
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
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難點
1.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幾個小學階段所學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為動詞的運用。
2.對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的靈活運用:對話、寫作、閱讀。
3.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層次的有機結合。
五.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培養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范、正確地書寫。
后進生轉化措施:
1、對后進生要求要適度,應懂得“大目標,小步走”;
2、讓后進生獲得成功;
3、讓后進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
還是要狠下工夫監督學生去完成課堂作業與課后作業,課后做到個別輔導,盡量減少差生的數量。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與班主任多做交流,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六年級的教學任務。
優秀生提高措施:
對尖子生加強培養,發掘其潛力,設計更多的彈性問題,讓心有余力的優秀生留有擴展延伸知識的機會,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六.教學進度
由于本學年教學時間緊張,學習內容多,因此對本學年的教學作如下安排:
教材共六個單元。每單元6課,其中5節新授課,計兩周一個單元。書本知識共32課,不排除因為課文難,學生接受較慢而增加課時。教學中還穿插各種形式的小測驗,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還有數次作業、考試的評析,同時由于放假、學生差異、教學容量、教師進修、考試等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將按實際需要對課時進行適當調整,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總而言之,這是六年級學習小學英語的最后一年,本學期英語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為中學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教師充分利用“情景教學”這一重要方法擴展教學形式,培養、維持和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周、第二周UnitOne6課時
第三周、第四周UnitTwo6課時
第五周、第六周UnitThree6課時
第七周、第八周RecycleOne6課時
第九周、第十周UnitFour6課時
第十一、十二周UnitFive6課時
第十三、十四周UnitSix6課時
篇7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8-0129-01
電子白板集傳統的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于一身,使用非常方便,它可以與電腦進行信息通訊,將電子白板連接到PC,并利用投影機將PC上的內容投影到電子白板屏幕上。教師可以在白板上直接操作計算機,直觀地將思維過程呈現給學生,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它來呈現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把教師從受制于講臺前進行計算機操作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增加師生互動空間。
一、恰當使用白板的基本功能,激發學生興趣
在電子白板的工具條中,有鋼筆、鉛筆、毛筆、熒光筆等工具,還可以隨心所欲地調換筆的大小、各種顏色。例如,在任教六年級品德與社會課下冊第一單元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中,筆者通過手中的白板筆,首先選擇鉛筆工具,其次選擇恰當筆的大小,然后選擇圓形工具,接著選擇天藍、黃、黑、綠、紅五色輕而易舉地就畫出了與書上幾乎一樣的奧運五環,學生也被交互式白板的高新技術所吸引。然后,充分利用白板的批注功能進行圈圈畫畫:天藍色代表歐洲,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綠色代表澳洲,紅色代表美洲,連接在一起象征五大洲的團結,象征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友好相見,歡聚一堂,從而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
二、嫻熟運用白板的特殊功能,改善課堂教學環境
電子白板有聚光燈、幕布和容器功能,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和幕布功能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筆者在任教《同一個夢想,同一個夢想》中,把國際奧委會主席2001年7月13日宣布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為北京、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開幕、中國健兒取得金牌數第一的好成績這三個關鍵信息用聚光燈來突出重點,改善課堂教學環境,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保持。
幕布功能也同樣流光溢彩,它通過慢慢增強對比,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例如,筆者在教學《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時,利用幕布功能一步步地把藏民用“切瑪”拜年、蒙古旅的那達慕大會場景、壯族的歌婆節、瑤旅祭先祖盤王、苗族用牛角酒招待客人、傣族的潑水節等圖片及文字一步步展示出來。由此,讓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來認識和區分各族異彩紛呈的風俗習慣。
三、充分使用白板的交互功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往的PPT課件是教師按照預設教學情景來制作,幾乎沒有互動性,而白板以獨特的交互性著稱,用手指操作電子白板就有了粉筆和鼠標的功能,并使電子白板上書寫的內容在PC上同步顯示,構造成一個大屏幕、交互式的教學環境。由此,直觀地將思維過程呈現給學生,同時通過它來呈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而把教師從受制于講臺前計算機操作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增加師生互動空間,加強技術對于學生個體學習的支持。
仍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教學為例,筆者圓滿地畫完五環后,恰到好處地讓學生自己上臺來體驗通過電子白板畫五環。這樣,教室里的氣氛高漲起來,學生們爭先恐后地上臺畫五環,產生一種成功的滿足感,落實了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又如,在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異域采風》的教學中,以往只能通過圖片形式來展示我國與緬甸、老撾、越南、俄羅斯等14個國家陸地相鄰,與朝鮮、日本、韓國等6個國家隔海相望。學生沒有實踐操作,只能靠死記硬背,但是小學生年齡較小,加上有些國家的名字極難記憶,等到考試時找相應的國家名稱時,學生正確率只有60%,可謂事倍功半。因此,筆者通過把地圖放在電子白板上,讓學生以小組比賽的形式推選代表到白板上現場把與我國陸地相鄰的14個國家和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圈出來,通過這次實踐,學生考試時的正確率提高了20%。
白板的筆盒工具中有一種紋理筆,這種紋理筆除了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紋理效果之外,還可以選擇“其他”選項,選擇一些圖片,然后在白板上滑動,就可以把剛才選擇的圖片畫出來。例如,筆者在任教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中的《地球上的人們》時,講到世界之最的時候,巧妙地使用紋理筆把珠穆朗瑪峰、科羅拉多大峽谷、剛果盆地等世界之最的圖片通過“畫”出來。這樣的效果遠比出示一張張圖片有意思得多,學生在驚訝聲中把精力集中到課堂上來了。
篇8
【關鍵詞】 問題 建議 教學觀 思路
我縣小學英語教學從2002年開設、2005年普及至今已走過了九個年頭。雖起步較晚,經過數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教師們專業素質的提高和教學經驗的積累,為今后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發達縣市的教學水平及課程標準的要求相比,差距還較大。根據多年來的課堂教學調研和同其他山區縣市一線教師、教學研究人員的交流,發現我縣目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山區小學英語教學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下教學問題的分析和對教師的教與學建議的提出,以期與大家共勉。
1.目前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1 駕馭教材的能力較低,教教材現象較嚴重;
1.2 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意識淡薄或方法不夠科學;
1.3 聽、說、讀、寫、演、唱、畫等教學基本功不扎實;
1.4 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等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2. 教、學建議:
2.1 樹立大教學觀
2.1.1 教材處理
我們使用的“人教版PEP”教材是一種全國通用教材,它的地方特色很淡。教師要加強對課標、教材的研究,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清其知識脈絡,在此基礎上,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調整、補充、替換和擴展。同時,教師要學會利用教材中的范例,開發出地方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到既新鮮,又親切。
如: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A Let's talk
A: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B: 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his weekend.
A: Is it far?
B: Yes, so I'm going by train.
教學時可按以下建議逐步加深對教材進行拓展:
首先,分角色讀對話,熟悉對話內容。然后,替換劃線部分使學生熟練掌握句型。接著,把劃線部分替換成學生熟悉的內容,并變化對話形式,拓寬對話內容如:
A:Excuse me,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B: Sure.
A: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B: I'm going to buy a new book.
A: How are you going there?
B: By bike.
A: Who are you going with?
B: My friend Lili.
A: Thank you.
B: You're welcome.
最后,引導學生分組根據實際編對話。
2.1.2 教學思路
英語教學同其他學科一樣,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大量的范例實踐,逐步尋找出一般的規律,并引導學生運用規律解決問題,這就是能力培養的途徑。在教學中,很多教師思路不夠開闊,僅局限于本課時的教學內容,不能“瞻前顧后”,不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使課堂練習內容單薄,形式單調。
2.2 詞匯教學
以本課時詞匯為基礎拓展其近義詞、近音詞、形近詞或同類詞等。如: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A Let's learn,可按構詞法的不同拓展并引導學生總結表示職業的單詞的構詞規律。如:
a singer a writer an actor
a TV reporter a dancer an actress
a teacher a driver an artist
a cleaner a doctor
2.3 對話教學
創設情景,聯系實際,如中西方的不同表達習慣和文化差異,尤其是西方人含蓄、禮貌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很多教師在對話教學中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方式來拓展對話內容,實現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目的,但常因活動設計或操作不夠科學致使活動失敗或不夠完美。下面是以六年級第五單元A Let's talk內容為例的采訪活動設計:
2.3.1 表格設計
2.3.2 采訪填表
A: Excuse me,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B: Sure/Ok/Certainly.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Amy.
A: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B: My mother/She is an English teacher.
A: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B: My father/He is a doctor.
A: What does your uncle do?
B: My uncle/He is a TV reporter.
…
A: Thank you very much/for telling me.
B: You are welcome.
2.3.3 匯報
A:Amy's mother is an English teacher.
Amy's father is a doctor.
Amy's uncle is a TV reporter.
…
2.4 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
2.4.1 聽
(1)教師要多聽英語原生磁帶,模仿其語音、語調、重音、失去爆破和連讀等,為給學生進行示范奠定基礎。
(2)經常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尤其是經常讓學生聽英語原聲。
(3)使學生養成聽前準備好聽力用具,預習聽力內容,聽時要耐心和要"舍得"等習慣。
(4)教給學生善于根據關鍵詞、句意進行判斷的聽力技巧。
(5)仔細聽教師講課,聽學生發言。
2.4.2 說
(1)教師要力求用英語組織教學。課堂用語簡潔明了,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聽英語的機會。
(2)師生、生生經常在課堂上開展會話活動。
(3)課外開展英語角、短劇表演、會話比賽等活動。
(4)鼓勵學生課余積極、大膽說英語。
2.4.3 讀
(1)教師要苦練讀的技巧,加強領讀的示范作用,注意語音、語調、重音、停頓、失去爆破和連讀等。
(2)交給學生按意群讀的方法。
(3)給學生提供與教材難度相當的閱讀材料。
2.4.4 寫
(1)教師要規范板書,不允許在黑板上隨意書寫。教師不僅要給學生示范怎樣寫,更要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要從平時做起。
(2)給學生布置適當的抄寫、背寫作業,并要求在三格線上寫,作業質量嚴格要求。
篇9
一、鏈接生活現實――同一單元例題與練習間的重組
例如:教學六年級上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它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之一,如何化解難點?當時進行教學設計時我認真閱讀了教材:教科書安排了一個例2:全班42人去公園劃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幾只?以及兩道練一練,其中一題是雞兔同籠問題,另一題是學生制作標本的問題。教科書選擇了三道較為典型的實際問題。但是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考慮到練一練的雞兔同籠問題學生更加熟悉了解,學生更愿意去解決古老的數學問題,于是我把練一練中的雞兔同籠問題作為例題進行教學,而例題卻作為練習,相互進行對調。該節課的教學設計過程如下:
1.教師談話,揭示課題。
出示:你知道嗎?“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它出自于我國古代的一部算書《孫子算經》。書中的題目是這樣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有幾何?你能算出這道題中的雞兔各有多少只嗎?
師:同學們,你了解“雞兔同籠”這個古老的數學問題嗎?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解決“雞兔同籠”的這個古老的數學問題。(板書:雞兔同籠。)呈現例題。
2.自主探究,掌握策略。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雞兔同籠”的古老數學問題。學生獨立解答,同桌交流,教師巡視,選擇學生上黑板板演。交流不同的方法并溝通方法間的聯系。觀察各種解答方法,找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導學生在畫圖法和列表法中尋找假設的因素,小結假設法。
鞏固練習時呈現題目: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獨立解答。大多數學生在解答過程中用假設法,因為數據較大用假設法較適宜。
教師在教學中溝通生活,運用策略,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掌握所學知識。
二、調整教材思路――同一單元例題與例題間的重組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要求,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過程,充分地相信學生,以學生為中心。
例如: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五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倒推”。在設計教案前,我認真仔細地閱讀了教師教學用書,當時就考慮到教材安排的兩個例題,例2比例1更貼近生活,更能讓學生理解。于是我就設想先教例2,采用讓學生自學探討、自行實踐,教師只是圍繞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相應的問題。
教學例2時我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交流時,學生有用文字的辦法,用畫圖表示的辦法,用線段箭頭表示的方法,等等,這些方法都描述了題目中事情的發展變化狀況。通過描述,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原。然后我出示例1,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答,解答完后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這樣安排順理成章,教師教得輕松了,不需要作過多反復累贅的講解;學生學得有勁了,體現了主體性。這樣真正體現了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變學會為會學,把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減負增效”。
三、順應學生思維――不同單元例題與例題間的重組
篇10
“激趣”,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辯論法、情境體驗法、中心詞加成份法等,“賞識”包括教師的作文評語要充分肯定其優點,定期舉辦作文誦讀會,辦班級優秀作文墻報,投稿發表等。
采用不同的“激趣”方法主要根據寫作文體的性質來決定。描寫片段等要采用觀察法,比如,六年級上冊“這就是我”部分,在外貌描寫時,可以讓一名學生到講臺前做模特,老師引導大家觀察模特身體各部位,并進行描述,介紹描寫這個部位時的常用詞匯,并讓學生當堂寫作,讓學生自主發言閱讀。隨后,讓學生在鏡中仔細觀察自己,寫出“自畫像”,學會觀察。
議論文采用辯論法,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話說風流人物”部分,可以讓學生報出自己喜歡的“風流人物”,對于同一情境中的對立人物,如項羽和劉邦,可以組織學生先進行辯論,讓學生充分說理,老師可以在一旁點撥,幫助提煉歸納,以幫助學生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情境體驗法主要是寫作抒情類文章的,可以設置一些課堂劇等形式,讓學生在表演和觀看中感同身受。比如六年級下第二單元“成長的煩惱”部分,可以事先排練一個小話劇,以“糾結的培訓班”“飛來的小紙條”“我的儲錢罐”等單幕劇來表現主人公的成長中的煩惱,引起同學們的共鳴,并進而聯想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