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簡介范文

時間:2023-03-14 19:49: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冰心的簡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冰心的簡介

篇1

本人治病經歷

本人1959年(17歲)雙腿患靜脈曲張,到1979年(37歲)瘀積性皮炎小腿變黑,必須手術治療。手術5年后,1984年,剩余的靜脈開始曲張,同時小腿腫粗、皮膚潰瘍(牛皮癬或濕疹)。病情比手術前還嚴重,比手術前還痛苦。

1984年―2002年,不停的治療。外科說,瘀積性皮炎、靜脈炎、靜脈血栓、脈管炎、脂溢性皮炎、需二次手術,病因不明的腿腫、腳腫等。皮膚科說,牛皮癬、濕疹、神經性皮炎、扁平苔蘚、急性濕疹、慢性濕疹,濕疹苔蘚化等。瘙癢鉆心,痛苦不堪。

1993年在長春某三甲醫院看病,普外科主任說,你的腿深靜脈還曲張引起的,這種病世界難題,誰也治不了,你別治了。結論,對癥治療。

2003年開始吃中藥,用藥兩個月,小腿腫粗消失,皮膚潰瘍面積縮小,斷斷續續吃藥1年,牛皮癬也不見了,皮膚恢復了原貌。曲張的靜脈沒有好轉,原因是手術時截取一尺多長的血管,無法再接上,靜脈血的回路被切斷,靜脈血無法返回心臟。剩余的靜脈還曲張是必然的。曲張雖然還存在,已不疼不癢無大礙。我的病治好了,不痛苦不重演就知足了。

1 曲張的病根(因)是心臟功能減退(心肌氣力不足)

牛皮癬的病根(因)也是心臟功能減退(心肌氣力不足)

醫學說法,瓣膜閉鎖不全,不能完全鎖住靜脈血,而倒流,流向腳的一方,產生靜脈曲張。我的病手術做完了,曲張的血管摘除了,側支循環建立了,好了5年又卷土重來,最終是不治之癥。這足以說明,瓣膜閉鎖不全這個理論不可靠,靜脈曲張手術不成功。靜脈曲張這種病肯定另有原因。

站立著的人血液垂直循環,參照英國生物學家巴封的說法《•••••心臟功能減退•••••》

詳見注釋:長春晚報2007年2月27日 第12版 英國生物學家研究稱 《人類壽命可以延長一倍》本報綜合消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巴封最近發表的研究認為,哺乳動物的壽命一般為生長期的5-7倍,如,牛生長期約6年,壽命約為30-42年,人類的生長期約20-25年,自然壽命應為100-175歲,然而,人類的平均壽命不足自然壽命的一半,遠不及其他哺乳動物相對長壽。

巴封認為,其中原因是運動姿勢變化。人類從爬行進化到雙足直立行走,骨骼、關節、肌肉、韌帶等運動幅度縮小,脊椎負荷重,大腦位置高,易缺血缺氧,心臟功能減退,大腦、心臟、脊椎易患病。

心臟功能減退==心肌氣力不足==萌芽中的心臟病

心臟功能減退與不減退誤差很小,心電圖、聽診器、中醫號脈無法發現這種病。這種病可在體內存在幾年―幾十年,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的心臟病,或由它引起的其他疾病。

吃中藥治好我腿上三種病,說明中藥起作用了,瘀積的靜脈血不見了,病好了。這個事實說明深靜脈不曲張,也不是瓣膜閉鎖不全。手術切除了曲張的血管,醫治了病的表面現象,隔幾年剩余血管開始曲張,小腿腫粗,皮膚潰瘍。說明手術治療靜脈曲張是治標不治本,引起靜脈曲張的根源沒得到醫治,它還起作用,還可以造成新的靜脈曲張。這個病的根源就是心臟功能減退,心肌氣力不足,不能完全帶動體內血液循環,剩下少量血液不參加循環,天長日久越積越多,形成靜脈曲張、小腿腫粗、皮膚潰瘍。

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手術后遺癥、小腿腫粗,皮膚潰瘍的病根(因)就是心臟功能減退

2臟功能減退的原因

1. 自然現象,正如巴封的理論,人是站立的動物,血液垂直循環,受重力作用血液下墜,要使血液正常循環,心臟要克服血液重力作用,多做功,心臟容易疲勞,也就是功能減退。四條腿動物血液水平循環,它的心臟少做功,所以不得心臟病。

2. 有的人操勞過度,休息時間太少(也就是平躺時間少)造成心臟功能減退。

3. 有的人心臟本來就不健康。

三者共同作用,心臟不堪重負,功能過早的減退了。引起許多疑難病。

3臟功能減退可造成如下疾病

由于心臟功能減退心肌氣力不足,不能完全帶動體內血液循環,剩下少量的血液,形成血瘀(靜脈血),某某器官(或組織)有瘀血存在,新鮮血液(動脈血)無法進入存有瘀血的器官(或組織),那么某某器官(或組織)得不到營養,無法新陳代謝,變成一灘死水,于是就潰爛、變質、壞死。如:

1. 血管外科所有的病都是瘀血造成的,例如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手術后遺癥、瘀積性皮炎、血管瘤、靜脈血栓、靜脈炎、靜脈閉塞癥、動脈閉塞癥、病因不明的腿腫腳腫。

2. 皮膚病中的,牛皮癬、濕疹、神經性皮炎、連瘡腿、鵝掌風、扁平苔蘚、急性濕疹、慢性濕疹、濕疹苔蘚化,都是皮膚中存在瘀血造成的。

3. 糖尿病及13種合并癥,瘀血滯留在胰腺上,動脈血無法進入胰線或少進入胰腺,胰腺得不到營養,分泌的胰島素減少,不能把葡萄糖全部引進細胞,剩余的葡萄糖排除體外,這就是糖尿病。先得心臟功能減退,后得糖尿病。胰島素降糖不能根治糖尿病,治糖尿病必須先治好心臟病,13種合并癥不治自愈。13種合并癥(注①2007年6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中醫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例舉了13種合并癥)。

4. 腎病,瘀血滯留在腎臟上,動脈血無法進入腎臟,腎臟得不到營養,無法新陳代謝,變成一灘死水,于是就潰爛、變質、壞死。產生腎炎、尿毒癥、腎癌。

5. 腫瘤(癌癥)瘀血滯留在胃上、肺上、乳腺上、淋巴上,動脈血無法進入胃、肺、乳腺、淋巴,這些器官得不到營養,不能新陳代謝,于是就潰爛、變質、壞死,這就是胃癌、肺癌、乳腺癌、淋巴癌等。癌癥手術后又轉移,其實是另一個器官(或組織)瘀積了靜脈血。

6. 大腦供血不足、腦萎縮:心臟功能減退、心肌氣力不足,血液下墜,大腦位置高送往大腦的動脈血總量不足,大腦得不到足夠營養,造成大腦供血不足、腦萎縮。血液行進無力,滯留在毛細血管中,形成腦梗、腦血栓。

篇2

新聞輿論監督是一種綜合性的社會監督,內容廣泛、影響力大,其運作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記者招待會作為一種由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公開舉行,邀請有關新聞機構記者參加的新聞會,一般由主持人先新聞或介紹情況(包括書面材料),然后記者提出種種問題,由主持人一一作答。我國從1983年4月起設立新聞制度,國家機關各部門均有專職新聞發言人。

焦點問題的集中監督

對于參加記者招待會的媒體記者來說,大都想將當前有關的社會焦點問題集中提出來,聽取相關的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的意見和看法,及其相應的舉措。他們不僅站在各自媒體的立場上,而且代表著廣大群眾的利益,就一些自己關心的、群眾關心的焦點問題,向主持人提問,聽其答復,這樣既履行了新聞媒體應有的環境監視的社會職責,也滿足了群眾的知情權。記者的提問,有著很強的“焦點”特性,有些甚至是針鋒相對的。

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也愿意借答記者問的機會,就各種相關問題,尤其是焦點問題,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澄清一些錯誤的認識與傳聞,以求積極、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營造對己有利的社會輿論環境。由于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媒體可以對記者招待會進行現場直播,它們的介入則大大增強了這種輿論監督的時效性。

2003年3月18日,在“兩會”結束后的記者招待會上,中外記者就集中針對新一屆政府的施政方針、對港政策、失業問題、政治與經濟體制改革、金融問題、、中國對外關系、農村稅費改革、美伊戰爭等焦點,向剛剛上任的總理提出各種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國內外諸多新聞媒體所關注的,也是廣大受眾所關注的內容;對于新一屆政府來說,他們也需要借此機會向社會傳達一些必要的信息,如新一屆政府的施政方針、解決失業問題的措施、對待的態度和立場等等,以爭取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在記者招待會上,有些問題比較敏感。在3月18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新華社記者向溫總理提問:“最近我們注意到,海外一些媒體有這樣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近年來取得了明顯的成果,但與經濟體制改革相比,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緩慢;另一種說法認為,我國反腐敗工作,越反腐敗案件越多,涉案的政府官員級別越來越高,金額越來越大。我想問總理,您對這兩種說法有何評價?新一屆政府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我國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對建立清正廉潔高效的政府,您有何設想?”新華社記者的這一提問將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關注的政治體制改革和反腐敗問題尖銳地擺在了新一屆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面前。

再如,2003年春天,北京成為SARS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各類傳聞遍布京城,給廣大市民造成了相當的恐慌,對政府的SARS防治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最關心的是北京疫情及其防治工作的進展情況。為此,北京市政府定期舉辦SARS防治新聞會,邀請北京市SARS防治領導小組的有關負責人出面介紹有關情況,讓廣大市民及時了解到政府的防治措施,要求大家予以積極配合,并認真回答中外媒體有關SARS防治的各種焦點問題和敏感問題,公開接受監督。廣大市民通過記者招待會這樣一種方式,讓各媒體記者作為自己的代言人,與政府建立了某種及時的、面對面的對話關系,進而消除了信息流通上某種障礙,穩定了民心,為SARS的防治贏得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現問現答的交互監督

在記者招待會上,記者的提問,可以得到及時的回答,因而新聞媒體與記者招待會的主辦者之間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次“對話”,實質上就是新聞輿論監督的一次“交鋒”。媒體關心的、群眾關心的問題,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回答,這種迅速及時的反饋方式,使新聞輿論監督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一般情況下,新聞媒體進行輿論監督,通常是先報道某些情況,后來才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進而才聽到他們的回音。而在記者招待會上,作為監督者的媒體與被監督者的有關部門同時走到了一個層面上,群眾可以同時聽到雙方的聲音;而且,彼此間也可以相互監督,媒體既可以對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進行輿論監督,主辦者也可以對媒體進行監督,以澄清事實,防止訛傳。

2003年3月18日,總理在回答上文中所提及的新華社記者有關政治體制改革和反腐敗工作的提問時,不僅講了新一屆政府將從三個方面入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而且提到準備從四個方面加強反腐敗斗爭。同時還代表新一屆政府向大家表示,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接受全國人民的監督??上攵浾叩奶釂柡涂偫淼幕卮?,給關注這一問題的人們以一個確鑿的信息,從而加強了社會輿論的積極導向,增強了新聞輿論監督的效果。

在北京市政府多次舉辦的SARS防治新聞會上,中外媒體記者的提問涉及SARS防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各大媒體記者的提問促進了政府防治工作的進展,另一方面,政府對有關情況的現場通報,糾正了媒體通過各種非正常渠道所獲得的某些不實信息,對于穩定社會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社會責任的角度講,新聞媒體和政府均十分需要這種交互式的輿論監督。

此外,在現問現答的記者招待會上,記者的提問有些是預先準備好的,也有些是根據現場情況而臨時設計的,這種狀況更加體現了輿論監督及時、交互的特性。記者既可以就主持人在回答問題時沒有講明白的問題繼續提問,也可以就主持人的回答提出新的問題。媒體與記者招待會主辦者之間的深入交流當然也會大大增強輿論監督的效果。

2003年3月18日,在總理答記者問時,針對他在回答問題中提到“新一屆政府面臨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人民日報》記者進而向其提問“新一屆政府在五年任期當中,準備確定什么樣的目標,制定什么樣的施政綱領”;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則就有關金融方面的問題繼續提問“現在是否有計劃允許私營銀行成立”等等。

篇3

1 臨床資料

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我科住院患者240例,其中男114例,女126例,年齡24~82歲,平均(48.9±9.7)歲。職業:干部和知識分子86例,工人93例,農民61例;文化程度:大專以上64例,高中或中專142例,初中以下34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68例,高血壓者74例,冠心病者46例,腦出血者24例, 慢性胃腸炎者15例,腫瘤者13例。

2 護理

2.1 疾病初期患者的心理活動及其護理一向身體健康的人有僥幸心理,不相信自己有病,幻想醫師的診斷是誤診,要求重新化驗檢查;有的甚至否認自己有病,勉強堅持上班,拒絕治療,以證明自己無病。當患者承認自己患病時,多是憂心忡忡,一怨別人沒有照顧好自己,對自己關照不夠,二怨自己沒有量力而行,而表現孤獨、自憐,情感脆弱。男性患者常表現焦慮不安,女性患者表現懼怕而哭泣。有的患者產生一種倒霉心理,不想積極治療而消極抵抗,以至和醫護人員或其他人尋事爭吵,來發泄自己內心的痛苦,常常心理自相矛盾,既想向醫護人員把病情詢問清楚,有時又想順其自然。此期患者的心理活動很復雜,心理需要也很迫切,大多數患者是緊張、疑慮不安、悲觀、抑郁,常希望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質、嚴重程度、預后如何,并且對家庭、子女、經濟收入、個人前途以及工作等很牽掛[1]。對疾病初期的患者,護士應給予較多的心理支持,使其從心理上接受和承認自己有病,端正對疾病的認識,護士應從誠懇的語言,和藹的態度,給患者以精神安慰和鼓勵,同時應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以減少患者的緊張情緒。

2.2 疾病發展期與穩定期 此期患者的注意力集中指向自身的疾病變化上,關心自己的疾病與健康,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疾病的診斷、檢查結果、治療方法、病程的長短和預后。在這一階段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合作趨向默契和協調,但因疾病不同,心理狀態也有所差異,表現種種不適的體征。護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滿足患者的心理及安全需要,多進行鼓勵解釋和安慰,穩定情緒,為患者創造一個有利于恢復健康的心理狀態。

2.3 疾病恢復期 經過疾病的折磨,趨向康復后,患者感到欣慰,但會有新的心理問題,擔心自己失去工作能力,不能勝任工作而產生憂郁心理;有些患者害怕恢復期過短會影響痊愈;有些患者雖已痊愈,不需要繼續住院,但卻感到體力不足,不能適應原來的環境等等,特別是患慢性疾病并有缺陷的患者,怕出院后無人照顧舊病復發,或怕出院后受歧視。此期應對這些患者做耐心的解釋,說明允許出院即表明疾病已好轉或基本穩定,只要堅持治療,定期來醫院復查,疾病是可以痊愈的[2]。對身體殘疾或缺陷者應勸患者面對現實,重新衡量自己的身體功能,學習新的適應方法,對社會有所貢獻,對家庭有所幫助或生活能夠自理,這就是“健康重建”,鼓勵患者主動適應病前能夠自理,這就是“健康重建”,鼓勵患者主動適應病前的生活習慣,主動幫助患者制定治療休養計劃,詳細做好出院前的衛生健康指導,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項,使之愉快的出院。

綜上所述,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不斷提高護士業務素質、道德休養,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能使之早日出院、康復。

參 考 文 獻

篇4

【關鍵詞】慢性乙型肝炎;心理干預;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and pathogenetic condition.Methods:The intervention group(59 patients)accep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lus medic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49 patients) accepted only routine medication.Each group was tested liver functions and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n found out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y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Results:There were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liver function and the HBsAg befo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hile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wo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T,AST,ALB and HbsAg.Conclusion:It's effective to improve chronic B liver sufferer's liver function and HBsAg by routine medication plu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 B;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Liver function;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臟發生炎癥及肝細胞壞死的臨床和病理學的綜合征,約占總人口的8~20%[1]。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它在全球范圍內分布廣泛并且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在亞太地區,乙型肝炎病毒(1-IBV)感染率高,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體后易形成持續性感染并誘發各種慢性肝臟疾患,大多數病人采用中西醫結合的藥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病人易產生各種不良的情緒和心理應激反應,對病情的反復發作有影響。作為一組特殊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問題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2、3]。因此,我們對病人進行一定的臨床心理干預,使病人的心理障礙明顯減輕,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感染科就診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脫落者已排除),符合2000年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1],其中男性55例,女性53例,平均年齡(36±8.2)歲。隨機分為心理干預組59例和對照組49例,兩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病程、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病毒治療,均輔以休息、補充維生素、合理營養等措施等。對照組不進行心理干預,僅進行與肝炎相關的健康指導。心理干預組給予心理干預,包括:①健康教育:講解本病的病因以及使病情加重或反復的因素,強調戒酒的重要性,同時應保持樂觀的心態,指導病人盡量避免不利因素,說明在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的情況下,休息是本病治療的主要措施。同時介紹本病的傳播途徑及消毒隔離措施,以及使用某些藥物可能引起的副反應。②每天選擇非治療時間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熱情誠懇的態度關心、體貼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每天由責任護士與病人交談,大約10~20min/次。接觸病人時表現出我們的態度是誠懇的,愿意接受對方的感受并使病人感到我們是真心幫助他們;與病人交談時掌握好說話的音調,流暢的程序用詞的選擇,臉部表情和動作等非語言,做一個有效的傾聽者;按照整體護理的觀點對待病人,給病人提供全面的照顧,創造治療性環境,給病人提供一個舒適的、有利于健康恢復的環境,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的舒適,真正使病人感到溫暖而且愿意接受幫助。③認知-行為干預:通過會談、家庭作業和認知治療日記等形式,幫助患者識別、檢驗并改變負性自動性思維,打破負性自動思維和情緒障礙之間的惡性循環。幫助病人學習并實施有效的應對技巧、應激處理對策和溝通技術,強化良好的行為方式。④婚姻和家庭治療:促進夫妻和家庭成員之問的溝通和理解,促進相互通融和協調,幫助患者建立利于康復的家庭氛圍。⑤提供心理支持:提供一個場所或氛圍,營造支持性的環境,運用鼓勵、傾聽、說明、指導等方法,使病人表達所有心理困擾及與疾病相關的害怕、悲傷、憤怒等情緒。通過會談消除患者顧慮,緩解緊張情緒,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針對患者焦慮抑郁、悲觀絕望等情緒給予鼓勵和安慰。鼓勵病人主動尋求社會支持。⑥借用森田療法理論:使患者認識并體驗到目前乙型肝炎治療的現狀,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對自然界的抵抗是無用的,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及肝功能恢復正常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或方法。3個月為一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分別檢測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由醫院檢驗科在人院后和臨出院前進行兩次化驗。

1.4統計學方法:各組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及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心理干預前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肝功能及HBsAg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的ALT,AST,ALB及HBsAg轉陰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心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期間的肝功能和病情改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見附表)。

3討論

慢性肝炎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不但給家庭經濟、生活等帶來巨大的負擔,而且給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成為一種較強的心理應激源。因此,我們在對病人實施中西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水平,使其了解通過合理治療、飲食及休息可使病情長期保持穩定;改變病人的應對方式,幫助病人面對現實,變消極應對為積極應對,建立新的心理平衡;給予心理支持,充分發揮家庭、社會網絡的積極作用,有效地穩定病人的情緒,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整個心理干預過程簡單、易行、經濟、始終貫穿于日常護理工作中,能更好地體現了適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長,易復發,目前缺乏能徹底治愈的特效藥,患者往往有較多的心理問題[4、5]。心身疾病產生的負性情緒,影響了患者戰勝疾病的意志,也影響了肝炎的康復,是給予心理干預的高危人群。CHB出現心理障礙有以下原因:①CHB療程長,易復發和加重,是軀體化心身癥狀的主要原因;②由于認知的誤區,認為CHB必然發展成肝硬化、肝癌,加上工作、經濟、家庭等負擔,使患者不能自拔,出現難以自控的強迫、恐俱、焦慮癥狀;③病情久治不愈,對生活、交際出現自閉情緒;④病區重癥患者的死亡,導致患者出現偏執、敵對癥狀;⑤反復住院及生活質量下降,使他們產生孤獨、脾氣怪異乃至精神癥狀,我們曾遇到多個產生輕生和精神癥狀的患者。這些特征均可抑制機體的免疫系統,使病情反復乃至惡化。

醫務人員對患者而言有權威感和信任感,故醫務人員可合理運用溝通技巧,采用同情、支持、啟發、疏導等方法,指導患者了解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特點、自然轉歸、治療現狀和發展及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對乙型肝炎有正確的認識,改善不良心境。常用于憂郁焦慮型患者。多數患者在住院期間收集有關自己疾病、治療情況的信息和資料,尤其是1~2個療程后,患者希望得到醫務人員肯定性的治療效果評價。根據患者這一心理,醫務人員可利用對患者心理活動有積極影響的信息,給其肯定暗示,從而影響患者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多用于患得患失型和焦慮型患者。教會患者有不愉快想法時暗示自己停止,通過想象美好的前景或聽音樂來分散注意力。有研究表明,悠揚悅耳的音樂通過聽覺器官傳導至大腦皮質后,可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改變患者異常情緒狀態,對情緒不穩、易沖動型患者效果較好。

本研究結果表明,心理干預后兩組病人肝功能損害程度及HBsAg轉陰率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我們認為,支持性心理干預是一種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質量和改善病情的有效手段,能增強病人的依從性及治療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同時,也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利于護士自身素質的提高。

心理干預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身癥狀[6]、改善肝功能。工作中通過勸導、安慰、暗示、指導,最大限度地緩解患者各種精神壓力;提高患者認知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他們與疾病斗爭的信心和毅力,改變不良情緒和行為,有效地控制心理功能紊亂,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病情的康復。鑒于CHB患者存在的心身疾病,臨床醫護人員應深刻地認識到心理干預對提高CHB療效的必要性,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心理問題,給予積極的心理治療及護理。

參考文獻

[1]池肇春主編.實用臨床肝病學[M].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北京:2001,145-147.

[2]周賽君,何金彩,金旭如,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身心癥狀對比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1,15(6):418.

[3]魏倪,王凱,顏迎春,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激素水平的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6):395-397.

[4]李菊蘭,朱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發抑郁焦慮癥狀調查[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2):1834.

篇5

關鍵詞:超聲心動圖;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壓;左心室肥厚

Comparison of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 between Hypertensiv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ANG Shi-ping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Imaging ,Deyang Fifth People's Hospital,Deyang 618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echocardiography in hypertensiv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Methods Forty-fiv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LVH group. Forty-f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HCM group. Forty-five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as reference group Group; observe the results of three groups of ultrasonic ECG. Results LVSDd, LVPWTd and LVmas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HCM and LVH groups (P

Key words:Echocardiography;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ypertension;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在R床中,高血壓疾病中常見的并發癥是左心室肥厚,其是誘發患者血管疾病產生的危險因素,且隨著病發率的增高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1]。由于肥厚性心肌病的心肌細胞病變、變厚、肥大以及臨床癥狀較多變導致臨床診斷難度增加。對于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與肥厚性心肌病的追料營造到早發現早治療,以便提高預后效果[2]。本文就我院各45例肥厚性心肌病和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患者行超聲心動圖,對其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現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中選取45例為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組,即LVH 組,同時選擇同一時間內的肥厚性心肌病中選取45例作為肥厚性心肌病組,即HCM 組,此外將同一時期內參加體檢的正常人群45例作為參考組。HCM組男患20例,女患25例,年齡55~73歲,平均(50.7±13.0)歲;LVH 組男患18例,女患27例,年齡38~71歲,平均(51.1±12.5)歲;參考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36~70歲,平均(51.0±12.5)歲,未患有其他器質性疾病。所有入選對象均自愿參與本課題研究,且知情同意,將三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1.1肥厚性心肌病臨床診斷標準[3] ①二維超聲檢查,室間隔、左心室壁厚處于11~15 mm;②經磁共振影像學檢查,發現近心尖室間隔肥厚,且心肌致密,并伴有間質的排列無規則;③經超聲心動圖檢查,左心室壁厚超過15 mm或室間隔厚超過15 mm。

1.1.2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臨床診斷標準[4] ①既往史高血壓超過5年以上;②左心室質量指數,男患者均超過125 g/m2,女患者超過110 g/m2;③未有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家族史;④在以R波作為主導聯時,其ST段呈下斜型壓,且高達0.05mV以上,T波呈現出低平、倒置或是雙向。在以S波作為主導聯,可見T波呈直立。當發現患者QRS波群的電壓升高且ST-T才發生變化時,則可明確診斷。

1.2方法 對三組研究對象行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其中測量內容包括左心室處于舒張末期時的內徑(EDD)、舒張末期時左心室間隔的厚度(IVST)、后壁的厚度(LVPWT)以及左室重量指數(LVMI),在經過超聲心電圖測量后,在患者情緒鎮定且并未服用藥物時,同步記錄患者走紙速度與12導聯心電圖,走紙速度為25 mm/s,保證記錄過程中心電圖清晰,無干擾且基線穩定。T波終點是指將TP段作為等位線,T波降支和TP段相交處。當出現U波時,則以U波和T波之間的最低點。QT離散度=QTmax-Qmin[5]。

1.3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研究對象的心動圖各項指標(基于LVmass、LVST、LVSTd/LVPWTd)變化情況;觀察三組研究對象QT離散度(QT最大值、QT最小值)變化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對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取(x±s)形式表示,比較以t檢驗方法驗證。若P

2 結果

2.1對比三組研究對象的心動圖各項指標變化情況 HCM組、HVH組患者的心動圖各項指標明顯高于參考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2.2對比三組研究對象的QT離散度情況 HCM組、LVH組患者的QT離散度均高于參考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由于目前,高血壓疾病逐漸增多,導致其并發癥也隨之增多,其中左心室肥厚是高血翰⒎⒅⒅一,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出現左心室心肌功能障礙,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出現局部變,患者后期左心室整體功能出現障礙。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壓疾病中靶器官受到損害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既往史患有高血壓,無肥厚性心肌?。℉CM)者為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必備條件,其中約為90%的患者為重度高血壓,以慢性心功能不全為臨床表現,而約為80%患者表現出左心功能不全。

肥厚性心肌?。℉CM)是臨床治療中及其復雜的一種心臟疾病,其病發率高達0.2%,病死率約1.0%?;颊叱1憩F出心悸、心前區疼痛、暈厥以及勞力性呼吸困難等多種臨床癥狀,晚期患者可出現左心衰。此疾病的產生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且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由于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LVH)與肥厚性心肌病的不斷增多,因此加強對疾病的研究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對我院各45例肥厚性心肌病和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得出LVH組和HCM組患者的超聲心動態各項指標與參考組相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在臨床診斷中有關資料內容曾提到,醫生極易將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疾病的發病原理和患者自身血壓相聯系在一起,以至于沒有意識到LVmass、VST、LVSTd/LVPWTd等因素的變化可能會對該病造成影響,使得臨床診斷中發生誤診的現象增多。因此,在臨床診斷中應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環境因素、既往史、家族史等多方面進行診斷。

綜上所述,超聲心動圖對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與肥厚性心肌病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突出的診斷價值,值得在臨床診斷中進一步推廣并應用。同時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做好心律失常發生惡性的的防范措施。

參考文獻:

[1]曾慧茹,許可.肥厚型心肌病與高血壓左心室肥厚應變率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17):240.

[2]舒娜,ShuNa.肥厚性心肌病與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厚超聲心動圖對比分析[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6(1):29-31.

[3]李志斐,劉蕊,張雙元.老年高血壓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壓左心室肥厚患者的比較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7):56-57.

篇6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7年該病房收治的資料完整的肺結核咯血病人i54例,其中男111例,女43歲,年齡14~84歲。14歲2例,15~35歲49例,36~59歲71例,60歲以上32例,病程情況:初治91例,3~6月27例,7~12月24例;12月以上12例。

1.2 方法及結果:筆者采取每周向病人發放問卷調查表的方法,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組、不同病程的病人心理狀態均有明顯不同。見表1、表2。

2 護理體會

根據每個病人的心理特征進行護理,病人入院后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就是希望醫護能對癥護理,組織好病人的情緒生活,積極配合醫生,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1 不同年齡病人的心理護理

2.1.1 兒童病人的護理:現在的兒童多為獨生子女,以嚴重情緒化、焦慮恐懼為主要表現。針對這一特點,盡量由固定的醫護人員主動親切地與病兒及家長交談,對配合治療的病兒給予鼓勵與表揚,以消除病兒的情緒化心理,配合各種治療手段。

2.1.2 青年病人的心理:護理青年病人面臨升學、就業、成家等各種壓力,以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為主要表現。對此,醫護人員應及時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導工作。青年人接受和理解能力強,應盡量告知他們的病情,使之有目的地配合治療。結合病情輕重,組織適宜的文娛活動,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1.3 中年病人的心理護理:中年病人面臨著家庭、社會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恐懼焦慮、悲觀失望為主要表現。醫護人員應加強解釋工作,勸慰鼓勵病人,幫助病人克服悲觀急躁情緒,同時協助病人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病人以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2.1.4 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老年病人以嚴重情緒化,自暴自棄為主要表現。護理人員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能夠感動病人,使之配合治療。同時要讓病人知道肺結核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涉及到他人的身體健康,督促病人堅持規律的服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2.2 不同治療時期病人的心理護理:治療初期,由于病人對自己的病情及結核病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因而緊張不安、情緒低落。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人的情緒又隨著病情的好壞而波動:療效好時,心情舒暢,若療效不好,則恐懼、焦慮、悲觀,甚至懷疑醫生的治療措施,導致不服從治療,直接影響疾病的轉歸。針對這些問題,對初期的病人,幫助他們熟悉環境,了解治療原則,使其明白堅持全程規律服藥是治療成功的關鍵。隨著病程的延長,病人的心理狀態也趨于復雜。因此對病人提出的問題,回答要謹慎、耐心、科學,消除其思想顧慮,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3 不同咯血量病人的心理護理:針對病人咯血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手段,大咯血的病人,應嚴格臥床休息,溫涼飲食,進易消化、營養價值高食物,原則上少量多餐。同時醫護人員要關心病人,與其談心,消除其恐懼感,指導病人正確咳痰,鼓勵病人戰勝疾病。對于少量咯血的病人,除了鼓勵他們之外,還要指導他們正確的飲食、休息等,配合醫生治療。

3 健康教育與健康指導

3.1 根據病人的心理特征做好健康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利用板報、親情小廣播以及護患聯系卡,創造溫馨的環境,增進護患之間的情感溝通,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健康教育的內容應根據病人不同的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定制。使病人及時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結核病的相關知識,使其主動配合治療。

3.2 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導:出院病人,一方面因病情的好轉而高興,另一方面又擔心離開了醫院病情會復發,擔心把肺結核傳染給親人。護士應針對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做好出院指導,普及肺結核病知識,解除病人及家屬的緊張情緒,囑其遵醫囑按時服藥,按時返院復查,堅持合理、全程、規范化療,這樣才能徹底康復。

4 結論

總之,肺結核病是一種病程長、難根治的呼吸道傳染病,病人一旦被確診之后,就會產生消極、焦慮、恐懼以及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形成病理、生理間的惡性循環,而影響治療。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進行心理護理,可以解除病人的不良情緒,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以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田福.護理心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5:61.

篇7

【關鍵詞】血液??;重癥監護病房;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68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6-0135-01

血液病監護病房是一個獨立的重癥監護單位,是收治各類血液系統危重患者的專科,它以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先進的醫療護理技術對患者實施嚴密的監護和集中的治療護理。因病情嚴重,收治于血液病監護病房的患者,不僅身體上陷于危機狀態,精神上也極度緊張,由于情緒和心理狀態的改變,使原發病加重或使患者不能由始至終地堅持而導致治療失敗。因此,在血液病監護病房,醫護人員除憑著先進的醫療護理技術和豐富臨床經驗,在原發病給予良好治療護理外,及早發現心理上的變化并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心理護理,對血液病監護病房患者疾病的轉歸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科血液病監護病房從2007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18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26例,淋巴瘤12例,多發性骨髓瘤10例,再生障礙性貧血10例,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14例。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齡21~77歲,平均59歲。平均入住監護室時間5天,其中22例患者轉入普通病室,68例患者轉入無菌倉繼續治療。

1.2 方法:①通過與病人交談、提問,了解其心理異常、心理沖突的有關情況。②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年齡、性格、現狀等并進行綜合分析。

2 心理障礙分析及護理

2.1 焦慮、恐懼其原因有多種。血液病監護病房的設施、陌生的環境,由于疾病對患者生命的威脅、缺少親人的陪伴、同室病友的搶救與死亡、儀器設備的連續聲響、對監護儀電極的不適,都可以導致大多數患者產生焦慮、恐懼情緒[1]。為克服這種恐懼心理,護理上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對即將入住血液病監護病房的患者,首先將其病情及入住情況簡單地向病人及家屬介紹,使之盡快消除思想顧慮,反復向患者講述、解釋各種儀器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其了解和熟悉血液病監護病房的各種情況,以盡快適應新環境,保持愉快的心情、穩定的情緒配合治療及護理。護士要注意儀表,以和藹、誠懇的態度,同情、關懷的心情,耐心地傾聽病人的傾訴,以沉著冷靜的氣質、熟練的操作、有序的安排給患者安全感;對于暗示性強的患者,應給予積極的信息,避免不良刺激;對高度緊張、恐懼的患者,應加強對疾病知識的介紹,深入淺出,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指示易患因素、所服藥物、治療手段,使患者在一定范圍內了解所患疾病,從而減輕消除其焦慮、恐懼心理。

2.2 抑郁悲觀血液病病情遷延、預后差,病人多因感染出血等并發癥而導致死亡,對患者是一種負性刺激,容易產生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導致自控與自我調節能力減弱;由于血液病患者應用化療、激素等,療程長、副作用大,如惡心、嘔吐、脫發、形體改變等給其帶來不便;而半數患者由于家庭經濟等原因,對所患疾病及恢復前景產生抑郁、悲觀。對此,在治療前向患者說明治療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發生的反應,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耐心地傾聽患者的傾訴并做必要的解釋和處理,向患者介紹疾病知識和治愈病例,鼓勵患者只要配合治療,保持情緒樂觀,即能取得滿意療效。一些由于疾病給家庭經濟影響而負疚的患者,使其認識到早日康復是對家人最好的回報和支持,同時勸告家屬避免在患者面前談論經濟問題。

2.3 成分輸血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礙成分輸血是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治療措施,但由于患者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影響,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悲觀者認為病情加重才致輸血;知識分子希望得到高質量的血液;多次發生輸血反應的患者會產生緊張、恐懼心理;而對于反復多次輸血后癥狀明顯改善的患者則對輸血產生依賴,有的患者認為自己出血過多要求輸血進行補償。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成分輸血宣教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根據輸血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和需求,因人施護,針對每一位患者的心理需要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對輸血有依賴心理的患者,講明輸血不是唯一的方法,鼓勵患者全方位的配合治療和護理。成分輸血常有明顯的短期效應,所以護士應充分利用這一效應,激發患者的愉快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念。

2.4 睡眠狀態紊亂由于新的環境,夜間收治病人、病房的噪聲、同室病友的鼾聲、、呼吸機、監護儀等各種機器的噪聲,致患者產生睡眠狀態紊亂。為此,應合理化布局監護室環境。輕重患者相對分開,患者之間設有幔簾。對于睡眠狀態紊亂的患者,應使其盡可能地保持白天清醒、夜間睡眠的習慣,認真做好晚間護理,調暗燈光、放下窗簾、減少儀器噪聲,各種操作集中進行,盡可能避免影響睡眠的處置;避免患者看到其他危重患者搶救的場面,減少不良心理刺激,必要時給予鎮靜藥物。

2.5 心理否認少數患者認識不到自己病情的嚴重性,否認自己病情與他人相同,輕視自己疾病,擅自自由活動,不注意飲食、休息、拒絕服從監護病房的管理[2]。護理人員應正確對待患者的否認反應,一方面患者面對各種檢查和治療否認、低估疾病的嚴重性,可以減少其恐懼感、降低焦慮反應的程度、恢復心理穩定,具有一定的保護意義。另一方面否認反應是患者難以、不服從治療的先兆。對有明顯否認、漠視自身疾病、不配合醫療的病人,要強化心理指導,講明疾病的危險性及服從醫療的重要性,使其自覺服從治療和康復的安排。

2.6 情感溝通障礙患者在監護病房幾乎與外界隔絕,與家人、親友的交流已減少到了最低限度,由于全身被儀器、導管所包圍,甚至受呼吸機鼻面罩的限制,往往無法用言語準確表達自己的要求。在護理過程中貫穿健康教育,切忌只注意監護儀上的信息而忽視患者的存在,運用溝通技巧主動與病人進行交流,運用護理程序對危重病人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及評價,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與病人在一起,通過心理誘導幫助患者減輕或轉移對自身疾病的過分關注,鼓勵患者按照康復程序,逐漸活動,以使患者獲得情感支持,始終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通過以上心理分析及心理疏導護理,使監護室患者心理障礙明顯減少,75.56%(34/45)患者都能放松心情,積極接受治療。

總之,血液病監護病房的治療、護理有著特殊性。在對患者的疾病采取正確治療、護理的同時,對患者因疾病及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異常心理要及時采取措施,使病人意識到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可以有更多治療方法和治愈個體,進而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病人、激發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另外,加強社會支持力度、減輕病人的應激反應,使病人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對患者疾病的轉歸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袁耿清.醫學心理學[M].蘇州:江南大學出版社,1991:96-97

篇8

【關鍵詞】氯吡格雷;冠心??;介入治療;心血管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5-0269-02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在臨床上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患者及其家屬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也有了更多的關注[1]。為了提高臨床治療的安全性,我院開展本次的臨床治療試驗,對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行介入治療的129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的選取時間均在2013年7月~2015年4月之間,通過抽號的方式隨機將129例冠心病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有冠心病患者64例,觀察組有冠心病患者65例。

對照組中有39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64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齡跨度為46~78歲,病程跨度為3~17年,平均年齡為(62.18±3.54)歲,平均病程為(8.43±1.65)年。

觀察組中有41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65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齡跨度為47~79歲,病程跨度為3~18年,平均年齡為(62.41±3.22)歲,平均病程為(8.65±1.28)年。

兩組冠心病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數據差異,均需通過SPSS18.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處理,可判定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即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不采用氯吡格雷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即在介入治療前,先行給予患者噻氯匹定以及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的使用方法為口服,使用劑量為250mg,阿司匹林的使用方法也為口服,使用劑量為100mg。介入手術結束后,每天加用75mg噻氯匹定以及100mg阿司匹林對患者進行治療。

應用氯吡格雷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即在介入治療前,先行給予患者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使用方式為口服,使用劑量為600mg,阿司匹林的使用劑量為300mg。介入手術治療后,每天加用150mg氯吡格雷以及100mg阿司匹林對患者進行治療,氯吡格雷的使用劑量在第三天后調整為75mg。

兩組冠心病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均需接受一周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整個治療過程,醫護人員需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反應進行密切的關注,對突發狀況及時進行處理[2]。

1.3 評價標準

對兩組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統計,其中臨床總有效率越高,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越低時,可判定治療效果越顯著。

1.4 統計學分析

文中兩組冠心病患者的各項對比數據,均接受SPSS18.0統計學軟件包的處理,臨床總有效率與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的計數資料以百分比進行表示,組間比較通過卡方檢驗,當能求得P

2 結果

觀察組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0.77%(59/6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3.44%(47/64);觀察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62%(3/65),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5.63%(10/64)。數據差異通過統計學軟件包的處理,可判定存在統計學意義(即P

3 討論

臨床通過介入手段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雖然具有顯著的預后效果,但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患者血管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內皮損傷,在對血小板聚集進行誘發的同時,引發一系列的心血管不良事件[3]。面對冠心病介入治療中不斷出現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有效的干預手段,能夠提升患者臨床治療的安全性。本文即是對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療效進行分析。

氯吡格雷作為一種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在臨床具有強效性的特點,在冠心病患者的使用中,能夠直接與患者體內的二磷酸腺苷受體以及腺苷環化酶進行結合,在抑制糖蛋白GPIIb/IIIa受體與纖維蛋白原結合的同時,對血小板的控制進行干預[4]。另外,氯吡格雷具有生物藥效的特點,不會受抗酸劑以及食物的影響,與阿司匹林聯合使用時,能夠快速顯效,對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降低[5]。

總而言之,在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療中加用氯吡格雷,能夠有效對患者的臨床心血管不良事件進行抑制,在保證患者安全用藥的同時,提高臨床總有效率,值得廣泛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冷建洪,鄧小軍.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6):77-78.

[2]芮浩淼.氯吡格雷在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中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1):111-112.

[3]白杰,劉慶利,于慧春等.氯吡格雷在預防28例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臨床效果[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0):679.

篇9

【關鍵詞】 正常值范圍

【摘要】 目的 建立西安地區健康人群血漿腦鈉肽(BNP)的正常值范圍,探討BNP在心血管疾病中臨床診斷截斷點對心血管疾病診斷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對西安地區健康人群血漿樣本258份;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漿204份,進行血漿BNP濃度檢測。結果 西安地區健康人群血漿BNP的正常值范圍(微粒子酶免分析法)為0~38pg/ml;血漿BNP濃度冠心病組、心肌梗死組、心衰組的臨床診斷截斷點分別為4670pg/ml、7195pg/ml、11569pg/ml。各截斷點對于相關疾病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各不相同。不同心血管疾病組與正常組BNP濃度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結論 建立本地區健康人群血漿BNP濃度的正常值范圍,對于本地區患者相關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實用價值;不同心血管疾病血漿BNP診斷截斷點各不相同,診斷截斷點的建立可提高心血管疾病診斷的準確率。

【關鍵詞】 血漿腦鈉肽;正常值范圍;心血管疾??;診斷截斷點

Normal value range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study on diagnosis cut-off point of BNP level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normal value range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in health adults from Xi’an area,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BNP levels as a diagnosis cut-off point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Methods 258 plasma samples from health examination crowd and 204 plasma samples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had been selected to measure BNP levels by 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Results The normal value range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in health adults from Xian area were 0-38 pg/ml(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The diagnosis cut-off point of BNP concentra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heart failure were 4670 pg/ml,7195 pg/ml,11569 pg/ml,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NP levels amo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groups with normal group(P<001).Conclusion Normal value range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can use to diagnosis.Measuring of diagnosis cut-off point of BNP levels might be a potential as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Key words】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ormal value range;cardiovascular disease;diagnosis cut-off point

腦鈉肽(BNP)是繼心房鈉肽(ANP)之后發現的又一個心臟血管神經激素,血漿BNP濃度升高已被證實與心室容量的擴張和超負荷程度成正比[1],其水平與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力衰竭分級呈正相關[2],根據其高特異性、高敏感性的特征,該指標被認為是左心衰的重要標記物[3]。

諸多前瞻性臨床試驗證實BNP是心臟疾病一個較為敏感的指標[4]。新近報道心肌細胞的壞死以及局部壓力的變化都可以刺激心室肌細胞合成和分泌BNP;高血壓患者左室肥厚也可以使其循環中BNP的水平高于正常人;急性肺栓塞時BNP同樣也會增高。

由于目前國內血漿BNP檢測仍未廣泛開展,各地區健康人群血漿BNP含量的正常值參考范圍也未見報道。為此,我們初步觀察了血漿BNP這一指標在健康人群的正常值范圍和不同心血管疾病診斷截斷點,旨在探討這一指標作為一種高效、快速、便捷的標志物直接為心血管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和公共衛生調查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健康組標本來源 采集2004年3月1日~11月1日在西安地區居住5年以上、年齡30~60歲在我院進行健康查體人群,排除心、肺、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腎臟疾患,臨床生化、胸部X線、腹部B超檢查,肺、腎、肝功能均未發現異常,血漿樣本258份(男132份,女126份)。

112 疾病組標本來源 2004年3月1日~11月1日在西京醫院住院已確診患者(年齡<60歲)的血漿標本共計204份,其中冠心病124份,心肌梗死50份,心力衰竭30份。

12 方法

121 標本的采集 清晨空腹抽取靜脈抗凝血2ml(EDTA-K2),分離血漿后于4h之內檢測完畢。

122 BNP濃度的檢測 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應用AXSYM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其專用BNP檢測試劑盒(美國雅培)進行血漿BNP檢測(精度為000pg/ml)。

13 統計學方法 檢測數據,以統計學軟件包SPSS 115 for windows和根據Youden指數(YI)最大法[5],進行統計分析,行均數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求得最佳截斷點。

2 結果

21 西安地區健康人群血漿的平均濃度 在258例健康人群中,BNP平均濃度為(2867±149)pg/ml。其中男性為(2732±199)pg/ml,女性為(3002±262)pg/ml。西安地區健康人群血漿BNP的正常值范圍為0~38pg/ml(微粒子酶免分析法)。見表1。

表1 本地區健康人群與試劑廠家健康人群血漿BNP平均濃度的比較 (略)

22 患病組血漿BNP濃度測定結果 各患病組血漿BNP濃度的測定結果及其與健康人群的比較見表2。

表2 各患病組BNP濃度及其與正常人群的t檢驗結果 (略)

以上結果顯示:血漿BNP濃度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的病人中顯著升高,與正常人群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23 血漿BNP濃度在各患病組的診斷截斷點及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 見表3。

表3 血漿BNP濃度在各患病組的診斷截斷點及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 略

由以上數據可知:BNP對心衰、心梗等心臟病有較高診斷價值。

3 討論

正常參考值是發現異常的基礎,也是了解異常程度的對照。建立本地區健康人群血漿BNP正常值可為相關疾病患者的診斷、預后判斷提供一個更準確標準。結果顯示,西安地區健康人群血漿BNP的正常值范圍為0~38pg/ml(微粒子酶免分析法)。與美國雅培公司提供的參數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可見建立地區性正常值范圍的必要性。

血漿利鈉肽構成一組結構相關的具有調控液體內環境、血管張力和血管生長等功能的肽家族,它包括A型(心房型,ANP)、B型(腦型,BNP)以及C型(內皮源性,CNP),其中心房鈉肽(ANP)和腦鈉肽(BNP)主要在心臟損傷過程中合成和分泌。因此,自25年前被發現由心臟組成部分分泌至今,心臟利鈉肽始終被認為是一種有意義的心臟病學標志物[6]。

由于BNP主要由心室極細胞合成和分泌,而其濃度升高與心室容量的擴張以及充盈壓力的增加有關,故BNP水平的檢測一直主要應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面[7]。目前國際上尚無BNP診斷心衰的標準值,而且該值隨年齡增高而增高,同齡女性也較男性高,因此使用BNP診斷心衰時,需根據實驗室使用的方法及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8]。實驗結果表明:心衰患者BNP平均濃度在所觀察的不同病例組中最高[(1046934±206167)pg/ml],與正常人群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00),患者的診斷截斷點為11569pg/ml。

Craig等報道,在房顫復律到竇性心律后,病人血漿BNP水平會快速下降,其下降機制以及BNP濃度是否受鎮靜等因素的影響目前依然不明了[9]。Wiviott等的研究證實,BNP水平的檢測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及其危險分層中可提供相關信息補充傳統的壞死生物標記物如心肌肌鈣蛋白(cTn)和肌酸激酶(CK)等,BNP水平在急性冠脈綜合征(ST段升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升高的心肌梗死)以及不穩定型心絞痛中均顯著升高,而BNP上升與ACS治療的相關意義仍有待證實[7]。Watanabe的研究發現,血漿BNP的檢測水平對決定瓣膜病的手術時間具有臨床意義。瓣膜手術最佳時間的確定非常重要,在嚴重證候的病人中,顯著改善證候狀況與隨后的瓣膜手術的成功率密切相關。然而,在病人沒有或者只有不明顯癥狀時,手術的決策非常困難。這一研究顯示,在高BNP水平的病人中,手術后臨床癥狀的改善不明顯。因此研究者認為:BNP的水平對于檢測無癥狀心臟瓣膜病以及決定理想的手術時間是有價值的臨床標志物[10]。另外,ProBNP血漿濃度增加與嚴重的缺血性心臟病相關,因為心肌缺氧增加局部BNP基因的表達[6]。我們在冠心病等不同心臟病患者中檢測他們的血漿BNP濃度,結果均顯著高于正常人群(P=0000),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狀態的評價對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1],許多文獻報道心肌梗死后血漿BNP濃度已成為一個新的評價左心室結構和功能的生物指標。心梗后BNP的分泌機制可能由于心梗后位于梗死區與非梗死區交界部位的心肌細胞所受的室壁張力增大而使BNP分泌顯著增加[3]。所以急性心?;颊咴缙跍y定血漿BNP濃度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對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BNP濃度的檢測顯示其平均濃度為(91945±16600)pg/ml,與正常對照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00),診斷截斷點為7195pg/ml。

BNP作為一種心臟生物標志物的有效應用,不僅需要對它臨床表現的準確性的認識,也需要其敏感性和特異性的保證。隨著免疫檢測技術和臨床應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和完善,血漿BNP水平在臨床預測、診斷、治療和預后評價中的應用將日趨廣泛。

【參考文獻】

1 Yap LB,Ashrafian H,Mukerjee D.The natriuretic peptides and their role in disorders of right heart dysfunction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linical Biochemistry,2004,37(10):847-857.

2 Schaufelberger M,Bergh CH,Caidahl K,et al.C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be used as a screening tool in general practice?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 Care,2004,22(3):187-191.

3 Mc Cullough PA,Omland T,Maisel AS.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a diagnostic breakthrough for clinicians.Rew Cardiovase Med,2002,4(2):72-76.

4 Goto T,Takase H,Toriama T,et al.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cardiac pateins indicate the severy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Heart,2003,89:1303-1307.

5 李良壽.臨床研究原理與方法.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81.

6 Goetze JP.ProBNP-derived peptides in cardiac disease.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2004,64(5):497-509.

7 Wiviott SD,De Lemos JA,Morrow D,et al.Pathophysiology,pro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acute coronary srndromes.Clinica Chimica Acta,2004,346(2):119-128.

8 Mclean AS,Huang SJ,Nalos,et al.The confounding effects of age,gender serum creatinie,and eletrolyte concentrations on plasm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ntrations in cirticall yill patients.Crit Care Med,2003,31:2611-2618.

9 Vinch CS,Rashkin J,Logsetty G,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fall rapidly after cardiover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o sinus rhythm.Cardiology,2004,102:188-193.

篇10

關鍵詞: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治療;參附注射液

筆者采用參附注射液加西醫常規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甲狀腺功能減退28例,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根據國內文獻診斷標準[1]選擇CHF患者52例,全部病例均為住院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治療組28例中,男20例,女8例;年齡50~75歲,平均(50±10)歲;病程5~25年,平均(10±4)年;其病因分別為冠心病16例,肺心病4例,風心病5例,擴張型心肌病1例,高心病2例;心功能Ⅱ級3例,Ⅲ級18例,Ⅳ級7例。對照組24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齡40~76歲,平均(45±10)歲;病程8~20年,平均(15±2)年;其中冠心病14例,肺心病5例,高心病4例,擴張型心肌病1例;心功能Ⅱ級4例,Ⅲ級15例,Ⅳ級5例。心功能分級依據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排除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療法(休息、限鹽、吸氧、利尿、強心、擴管等),酌選地高辛0.125~0.25mg/d,武都力(含雙氫克尿塞、阿米洛利)1~2片/d,依那普利5mg/d,消心痛30mg/d,口服。病情嚴重者予西地蘭0.2~0.4mg、速尿20~40mg,分別加10%葡萄糖20ml內分次靜脈注射。有高血壓者,酌用降壓藥物。治療組在常規療法基礎上加用參附注射液(四川雅安三九藥業有限公司生產,20mg/支) 5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靜滴,20滴/min,1次/d,心功能Ⅱ級以下者不用洋地黃類強心藥物。兩組均以2w為1個療程。

2 結果

2.1心功能療效評定 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級或3級者為顯效;心功能改善1級者為有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級者或惡化者為無效。治療組28例,顯效16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8%;對照組24例,顯效10例,有效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75%.兩組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P

2.2兩組癥狀和體征變化 治療組心悸、紫紺、水腫、畏寒等癥狀似優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差異(P>0.05)。

2.3兩組血清T3、T4、TSH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T3明顯低于正常,約40%患者T4低于正常,全部患者TSH均正常。心衰程度越重,T3降低越明顯。所有患者治療后T3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

3 討論

心力衰竭為各種心臟疾病的中晚期表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為其常見合并癥。本文觀察了52例CHF患者,發現甲狀腺素水平的變化與心衰的程度有關,而與病因無關。在心衰糾正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T3下降、T4下降或正常,TSH均正常,這與近年來有關報道相似[2]。

充血性心力衰竭屬中醫心悸、喘證、水腫等范疇,多有浮腫、尿少、心悸、咳嗽、畏寒乏力癥狀。參附注射液由人參、附子等藥提取物混合而成,有益氣溫陽作用,其強心利尿的臨床藥理作用已被藥理研究證實。人參有效成份人參總皂甙有抗實驗性心肌缺血的作用[3],其作用原理可能與減慢心率,降低心臟前負荷有關,從而減少心肌耗氧量,以改善心肌缺血時游離脂肪酸代謝紊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動物實驗表明,附子提取物與烏頭堿可興奮心肌細胞β受體,有加快體外培養乳鼠心肌細胞搏動頻率及增加搏動幅度的作用。但當人參存在時卻使培養心肌細胞搏動頻率減慢,使類似β受體興奮劑的附子失去了正性頻率作用,保留正性肌力作用[4]。上述臨床觀察顯示,治療組通過加用參附注射液,在改善心功能、平均療程及升高T3、T4等方面,優于對照組,且可減少洋地黃的用量,心功能2級者可不用洋地黃類藥物。

目前認為心衰時引起甲狀腺素異常變化的機制可能與CHF應激、組織缺氧、胃腸道瘀血、營養物質缺乏,及甲狀腺素受體改變有關。且甲狀腺激素水平的變化對CHF患者的心功能損害程度、治療和預后判斷可能有一定意義[2,5]。筆者通過加用參附注射液治療CHF,不僅控制心衰效果顯著,而且隨著心衰的改善,T3、T4亦顯著升高,療效較單純西醫常規治療顯著。說明參附注射液對糾正CHF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有一定意義,其作用機理值得研究。

參考文獻:

[1]方圻.充血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對策[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5,23(2):83-94.

[2]張貴生.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甲狀腺激素變化[J].中原醫刊,1999,26(2):57.

[3]陳修.人參枳實有效成份和氯壓定對家兔實驗性心肌梗塞療效的對比觀察[J].湖南醫學院學報,1980,5(3):233.

[4]夏炎興.參附注射液對培養心肌細胞搏動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雜志,1987,1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