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勞動的名言范文
時間:2023-03-29 20:25: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熱愛勞動的名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凡事總要有信心,老想著“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擔心著:“怕不行吧?”那你就沒有勇氣了?!w叫天
3、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給我們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
4、勞動卻是產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拉·喬乃尼奧里
5、贊美勞動的格言:沒有頑強的細心的勞動,即使是有才能的人也會變成繡花枕頭似的無用的玩物。——斯坦尼斯拉夫斯
6、“一勞永逸”的話,有是有的,而“一勞永逸”的事卻極少?!斞纲澝绖趧拥母裱?/p>
篇2
一、抓住各種重大節日的契機,讓學生設計各類卡片
如,學校倡導書香滿校園活動,我讓學生設計和制作了書簽、書卡等,并做成展板,供大家學習;“六一”兒童節,我讓學生一起設計制作卡片,并在卡片上給最好的朋友寫一句祝福的話來慶祝自己的節日;“植樹節”我帶領學生設計制作各類保護樹木的標語,掛在校園的植物上,提醒大家愛護樹木,熱愛校園,從身邊做起?!叭藡D女節”和“教師節”,我教學生制作賀卡和各種紙花獻給老師和媽媽等。學生在此類的活動中,有效地鞏固和實踐了紙編技術,并進行了有效的創新設計。
二、班級環境布置給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
抓住班級環境布置,以及每月一次出黑板報的機會,以勞技作品為框架、各科知識為內容進行設計創作。這樣的布置既美觀,有立體效果、層次感強,又有知識內涵。比如,設計以書簽為主題的板塊。結合勞技課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制作各種形態不一的精美的書簽,在書簽上寫上小詩、好詞好句、格言、名人名言、科學小知識和數學智慧題等。整個內部設計好后,再用彩帶或皺紋紙做成小花或者其他圖形鑲嵌在外框上,形成一版書簽特刊。在制作和設計過程中,老師在旁邊適當教學生剪、折、貼等手工技能。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中隊角、學習園地等欄目,把勞技課中紙工、編織、手工等等勞動技能融入設計中去。這樣既可以激勵優秀的學生,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營造一種愛動手的氛圍,創造一個交流、展示勞技活動成果的舞臺。
三、學校勞技室開辟創新作品展示
學校成立勞技教室,給學生一個展示作品的平臺。把學生各類創新作品進行展示,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往往作品得到展示的學生會產生一種成功的,使其在今后的學習中,勇于創新,樂于制作。同時也給參觀的學生一種學習的機會、創作的靈感。
四、爭當“護綠小天使”
通過開展爭當“環保護綠小天使”系列活動,讓隊員在爭當小天使的過程中學習勞動種植方面的知識,知道植物對人類的作用及受到熱愛勞動的教育。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調查學校植物的種類、名稱,并認領一棵樹,培養熱愛校園的情感。學生定期做到:
1.認識樹木,測量樹徑、高度,收集資料,填寫校園樹木調查表。
2.分小組認養樹木,每周定期澆水,并隨時關心,使樹木不遭受人為破壞。
3.觀察樹木生長情況,記好植物觀察日記。
學生在爭當“護綠小天使”的過程中,使所學的林木、花卉的種植知識有效地得到鞏固和應用。
五、成立“花山”實踐基地
篇3
前些日子,我們賓山小學的誠信書屋正式開張了!同學們有借有還,完全靠的是自覺守信踐諾。一段時間下來,令人驚訝的是,圖書不但沒少,還多出了一些。這本是件好事,但書柜里的書,顯得愈發擁擠凌亂!
這個星期六,我閑來無事,決定悄悄地幫誠信書屋整理一下。我走進小屋里,輕輕打開書柜,把每一層的圖書相繼小心翼翼地取下來。這工作看似簡單,其實還是挺累人的,不一會兒,我身上就出汗了。而“工程浩大”的圖書收拾整理,還在后頭呢!
稍稍歇息后,我先把琳瑯滿目的圖書進行了簡單的分類,把什么《四書》《五經》《史記》之類的“天書”放在一處;把林林總總的課外讀物合為一類;又把訂閱的《讀者》《創新作文》等雜志書堆在一起。書架一共六格,正好每兩格放一種!我美滋滋地把書一疊一疊、規規矩矩、整整齊齊地放進去時,卻驚訝地發現:光“天書”們就占了整整三格!我又無計可施了。
突然,我發現雖然圖書很多,但普遍較矮,書柜上方有空檔。我靈光一閃,有了!如果把同類書重新按高度分放,每一格依次放同一高度的書,這樣,剩下的同類書,就可以堆放在上方的空檔里了。說干就干,在同類書中,我重新做了高度調整,順利地把書全部“塞進”了書柜。
篇4
一、有效使用教育讀本,在實踐中規范養成教育
對于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剛剛起步的低年級小學生來說,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較為困難,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讀本就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教育載體。
在教學實踐中,我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有關要求,利用既有理論指導性又有實踐操作性的《德育讀本》和《成長手冊》進行教育實踐,利用每周的班會時間組織學生集中學習,制定并檢查學生的成長情況,利用《成長冊》中有激勵性和導向性的語言,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成長過程篇――學會做人《講誠實》中,同學們通過學習名言、介紹自己一周以來說話、做事是否講誠實進行自評、互評的有效方式,使抽象的道德教育具體化。當同學們總結自己的表現時,各個躍躍欲試。通過《成長冊》從低級到高級的行為養成評價體系的引導,使他們改掉了壞毛病,真正嘗到了遵守規范的甜頭,漸漸的他們也與以往不愛和他們打交道的同學交上了朋友,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改變。
二、豐富活動載體,在活動中推進養成教育
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重在平時。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生活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活動創造一個意境,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事情,了解自己的班集體和學校,了解自己的家庭,從小就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及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等優秀品質。
一是寓養成教育于班集體活動之中。班集體是社會的縮影,孩子們由于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品格和行為習慣,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他們的自私、依賴、懶惰表現得尤為突出。針對小學生年齡較小、社會經驗少、模仿性和可塑性強的特點,我通過“班隊會”、“辯論會”、“演講會”等形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感興趣和具有時代氣息的活動,幫助學生尋找一個合適的“崗位”,扮演一個獨立的“角色”,學習一個崇拜的“楷?!?,讓他們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體驗感受,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明白道理,學會本領。這樣從接觸、實踐到強化的過程,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是家?;訌娀B成教育。七八歲的小學生往往表現為學校和家庭兩個樣,而且自理、自立能力較差。根據這一存在于學生中間的通病,我以家政服務為主題,組織學生利用雙休日開展“今天我當家”、“我是好家長”、“我是小主人”等活動,要求他們主動承擔家里一天的家務勞動,買菜、做飯、洗衣服、照顧老人等等,使孩子們親身體驗當家長的不易?;顒雍?,我還鼓勵學生們寫感想和體會,請家長寫出反饋表和孩子的表現記錄,使每一名學生通過參與這樣的活動受到愛父母的教育,提高自理能力,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習慣和尊重家長的優秀品質,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搶著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的良好習慣。
三、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養成教育
篇5
1、友誼,以互相尊重為基礎的崇高美好的友誼,深切的同情,對別人的成就決不惡意嫉妒,對自己培養一種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識。奧斯特洛夫斯基
2、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樣一個信念在我們的教師集體的創造性勞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
3、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墒侵挥性诩w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蘇霍姆林斯基
4、即使是最好的兒童,如果生活在組織不好的集體里,也會很快變成一群小野獸。馬卡連柯
5、每個人在他生活中都經歷過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難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觀、消極,發出絕望的哀號;有些人在苦難中還想到別人,想到集體,想到祖先和子孫,想到祖國和全人類,他就得到樂觀和自信。冼星海
6、思想好比火星:一顆火星會點燃另一顆火星。一個深思熟慮的教師和班主任,總是力求在集體中創造一種共同熱愛科學和渴求知識的氣氛,使智力興趣成為一些線索,以其真摯的、復雜的關系——即思想的相互關系把一個個的學生連接在一起。蘇霍姆林斯基
7、對父母和同志,對集體和社會,對人民和祖國的義務感,要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義務和缺乏義務感,就談不上人的道德,也談不上集體。蘇霍姆林斯基、不應把紀律僅僅看成教育的手段。紀律是教育過程的結果,首先是學生集體表現在一切生活領域——生產、日常生活、學校、文化等領域中努力的結果。馬卡連柯
8、兒童集體里的輿論力量,完全是一種物質的實際可以感觸到的教育力量。馬卡連柯
9、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奧斯特洛夫斯基
10、只有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學生優點的地方,學生才能產生上進心。蘇霍姆林斯基
11、勞動教學里……還能培養這樣一些寶貴的個性品質,如學會集體工作、熱愛勞動、克服困難的堅毅精神等。贊科夫
12、誰若認為自己是圣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會悲哀。集體什么時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兩腳站得穩。奧斯特洛夫斯基
13、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體的關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范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高爾基
14、任何一種不為集體利益打算的行為,都是自殺的行為,它對社會有害。馬卡連柯
15、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于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于培訓好的社會公民的。()培根
16、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我的事業卻無限的長久,個人盡管遭到不幸和許多痛苦,但是我們的勞動融合在集體的勝利里,這幸福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一天,我一定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艾潤生
17、紀律是集體的面貌,集體的聲音,集體的動作,集體的表情,集體的信念。馬卡連柯
18、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這里——覺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體里面。奧斯特洛夫斯基
19、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馬克思、恩格斯
20、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陶行知
21、每當我們給個人一種影響的時候,而這影響必定同時應當是給予集體的一種影響。馬卡連柯
22、熱愛勞動吧,沒有一種力量能像勞動,即集體、友愛、自由的勞動的力量那樣使人成為偉大和聰明的人。高爾基
23、紀律能美化集體。馬卡連柯
24、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鋒
25、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誰要是沒有受到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歡樂,誰就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勇敢的衛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蘇霍姆林斯基
26、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筑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陶行知
27、學會集體工作的藝術。在今天的科學中,只有集體的努力才會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一個人工作,即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你也不能在科學上做出巨大的發現,而你的同事將始終是你的思想的擴音器和放大器,正如你自己——集體中的一員——也是別人的思想的擴音器和放大器一樣。澤林斯基
28、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于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伊林娜
篇6
1、涓滴之水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他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地滴墜。只有勤奮不懈地努力,才能夠獲得那些技巧。
2、對于富有才華和熱愛勞動的人來說,不存在任何障礙。
3、我的箴言始終是:無日不動筆;如果我有時讓藝術之神瞌睡,也只為要使它醒后更興奮。
4、音樂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貝多芬
5、劃分天才和勤勉之別的界線迄今尚未能確定——以后也沒法確定。
6、友誼的基礎在于兩個人的心腸和靈魂有著最大的相似。
7、生活的苦難壓不垮我。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歡樂注進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莫扎特
8、即使是最神圣的友誼里也可能潛藏著秘密,但是你不可以因為你不能猜測出朋友的秘密而誤解了他。
9、音樂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貝多芬
10、不要懶懶散散地虛度生命。
11、成名的藝術家反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們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
12、不同生活接觸,不能為其生活的創作;不鍛煉自己的人格,無由產生偉大的作品。——聶耳
13、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只有音樂能夠說明安靜和靜穆。——柴科夫斯基
14、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貝多芬
15、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16、智慧、勤勞和天才,高于顯貴和富有。()
17、年輕人把受教育求進步的責任和對恩人及支持者所負的義務聯結起來,是最適宜不過的事,我對我的雙親做到了這一點。
18、即使為了國王的寶座,也永遠不要欺騙、違背真理。
19、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20、當我坐在那架破舊古鋼琴旁邊的時候,我對最幸福的國王也不羨慕。——海頓
21、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篇7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從小養成好習慣。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習慣,但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養成良好的習慣會使我們終生受益無窮,而養成不良的習慣往往會使人們到處碰壁。
法國學者培根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笔堑?,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的行動。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個人取得的成績往往取決于性格上的偉大?!倍鴺嫵尚愿竦?,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習慣。好習慣養成得越多,個人的能力就越強。養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了翅膀,它將為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石。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了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刻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梢姡袨榱晳T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中國南方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家著名的企業公開招聘管理人才,在應聘者當中,有高學歷的人,也有口才非常出眾的公關人員,更有曾經從事過管理工作的人。但是,到了最后,負責招聘的企業老總卻選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隨手撿起一張廢紙的應聘者。有人問企業老總:“為什么你要選那位不占任何優勢的應聘的人呢?”企業老總回答說,“一個有好習慣的員工,就是一座金礦;有這種人格魅力的人,一定可以為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是的,當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的人格魅力便會自然得到提升。
同學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你們。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一定要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比如:習慣于主動打掃衛生,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習慣于說聲“謝謝”、“你好”、“對不起”,形成以禮待人的好習慣;習慣于每天堅持鍛煉,形成健美的體魄;同學交往中習慣于理解、寬容,便能化干戈為玉帛;習慣于去用心觀察,才能形成好的觀察能力;習慣于提前預習,課后復習,才能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
篇8
一、 明確目標,讓中華美德在學生心中扎根
我校根據《中小學德育綱要》規定的內容目標,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資源,重點進行三種教育即愛國主義教育、勤儉節約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為了使傳統美德教育更加具體、直接、便于操作,具體實施時我們把它細化為十二個方面的教育內容:即愛國愛民、立志勤學、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團結友善、勤勞節儉、遵紀守法、禮貌謙虛、誠實守信、整潔健身、自強不息、見義勇為。學校還根據學生不同年段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體系。如:1-3年級以實施思想、道德準則或規范行為的目標,重點以“五愛”為基本內容的教育;4---6年級重點為實施高尚品德、良好心理品質、是非觀念、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方面的目標,除了進行“五愛”教育外,還側重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體現了內容的層次性、連續性。如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時,適當地滲透愛人民、愛集體、遵紀守法、珍惜勞動成果等教育。從而使傳統美德教育內容形成完整的、具體的目標系列。
二、多渠道滋補,讓中華美德浸潤學生心田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中華美德教育的主陣地,充分開發其自身的德育資源,有效增強教育功能。
第一:以課堂為主陣地,將育德教育規范化
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一方面,要求全體任課教師要在正常的教學過程對學生中滲透中華美德教育,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養;另一方面,要發揮主學科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民族大家庭》《家鄉》《法制》《校本德育課》《國學經典誦讀》等課程的育人功能。通過開設校本德育課,大力弘揚“東豐精神”,增強熱愛家鄉、報效家鄉的積極熱情;通過誦讀優秀的國學經典,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養成良好習慣;通過開展綜合實踐、社區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的良好品德素養。
第二、以活動為載體,將育德教育生活化
1、健全制度 細化活動
為更好的規范學生的文明行為,學校堅持以制度建設為基礎,相繼制定了《好習慣養成細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禮儀常規》《學生文明禮貌常規》等規范學生日常文明行為的規章制度,使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學校結合學生實際編印了《學生一日養成教育三字歌》,在校內廣泛宣傳學習,有效地規范和約束了學生日常行為。在此基礎上我們重點開展了以下幾項活動。讀:學校開展了“誦經典讀美文”活動,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精選誦讀內容,包括:《弟子規》《三字經》《笠翁對韻》、《論語》《千字文》唐詩、宋詞、名言警句等,各班級開展“晨讀――午思――晚誦”活動,讓學生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伍;學校還要求每學期每人至少讀一本傳統美德教育書,讓學生從書中吸取豐富的精神營養,從傳統道德中披沙揀金得到滋補,加深美德教育的內化力度。講,為了深化讀書效果,學校還經常召開美德教育故事會、讀書體會匯報會、好書評介會,賽詩會。講的過程就是學生道德認知的過程、道德升華的過程、道德實踐的過程。寫,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自己讀書的體會、感受寫出來,這是學生傳統美德教育在外化、內化的基礎上,從信念上深化。抄,組織學生在積累本中摘抄中華傳統美德對聯、名言警句,也可以用電腦知識和繪畫知識,制作成新年賀卡,送給同學、家長、親戚朋友、鄰居等,讓周圍的人都感知中華傳統美德;賽: 開展競賽,檢驗效果。為了檢驗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效果,激發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熱情,我們每學期都開展寫字比賽、閱讀比賽和經典誦讀比賽,演講賽,故事會。從競賽成績看學生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均有提高,特別是學生的書寫美觀大方,書寫姿勢端正,會讀書,樂學習的美德正在學生身上一步步得到體現。評,為了檢查讀書效果、調動積極性、促進讀書,學校開展了以美德教育為專題的手抄報評優、美德格言詩詞歌賦的評優、讀后感評優、文明班級評比,對優秀者發放證書和喜報。這樣以評價為導向,將美德教育長效化。
2、利用班隊會有效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是對學生最直接而有效的進行傳統美德教育重要途徑。通過靈活多樣的班隊活動,使廣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針對當前多數獨生子女惰性強、節儉意識淡薄、浪費現象嚴重等實際問題,學校先后組織積極開展“班級是我家”、“我是學校小主人”“勤儉節約過大年”“雷鋒精神伴我行”“成長的足跡”“孝敬父母是美德”等主題班隊會。通過開展活動,同學們不再亂花零錢,浪費紙張了,還能主動將塑料瓶、廢紙積攢起來,集中賣掉,將收入用來為同學購買清掃用具或為經濟困難的學生購買學習用具等,也更體諒父母的辛勞了。勤儉節約的美德在學生中得到了發揚。
第三、抓住有利時機開展好各種教育活動。
1、旗下講話:我校利用國旗下講話這一莊嚴時刻,向學生宣講美德教育內容,學生知我中華,愛我中華。同時選那些美德小標兵作為升旗手,使其發揮模范作用,推動美德教育的深入開展。
2、開設專題廣播:學校每周三利用校園吧、廣播時間請讀書大王介紹美德教育書、請故事大王講美德教育小故事,讓學生了解了英雄人物的事跡
3、利用傳統節假日,對學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愛國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感情基礎和道德規范。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貫穿青少年成長的全過程。為此每年的清明節、國慶節,學校都要聘請校外輔導員、觀看愛國主義影片、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等活動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愛國主義情懷; 勞動節、兒童節、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母親節、父親節節日,我們都舉行活動,增加尊重父母、孝敬長輩、熱愛勞動,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第四、將美德與校園文化相融合,提升美育內涵
我們將美德教育與學校文化建設相融合,進而提升美德教育的內涵。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各班制定班級美德格言和班主任寄語,懸掛黑板上方,開辟“文明學生風采”展臺,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美德養成教育的熏陶和引領;走廊文化建設中,學生們根據各樓層的主題,自己動手制作了不同風格的作品,有自編的美德兒歌童謠,有精心創作的書畫作品,有自己搜集的做人做事的名人名言,也有文明少年風采展示……這些作品張貼在走廊里、墻壁上,既美化了環境,又創設了良好的育人氛圍;校園內,隨處可見文明標語牌?;ǔ厍笆恰岸嘁环輴坌模鲆环执荷?,樓梯口是“彼此讓一讓,安全有保障”,草坪里是“小草青青,腳下留情”……一句句文明提示語無聲地提醒學生,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些提示語大多是從學生中征集來的優秀作品,如此設計倍增了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提高了執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活動取得的成效
篇9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育手段,而課外閱讀也是一種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教師通過積極的引導學生閱讀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讀物,不僅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開拓視野,還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意志力,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書也有“好”、“壞”之分,教師就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讀“好”書,才能夠使學生真正的通過課外閱讀獲得進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思想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年齡特征等實際情況,積極的為學生推薦各種優秀的讀物,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使學生能夠一直保持課外閱讀的興趣,特別是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1]。例如,有些學生喜歡閱讀一些談情說愛的書籍,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閱讀和學習有關文藝理論的書籍,提高學生的閱讀品鑒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相關書籍中人物的悲歡離合。同時,教師要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避免一味的閱讀情節曲折的書籍,而是要能夠閱讀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獲得有益的感染,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并且,教師還要積極的鼓勵學生訂閱各種報紙、雜志,促使學生能夠擴大自己的視野,增強自身的思想覺悟。
二.鼓勵學生積累名言警句,利用名言警句滲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存在著十分豐富的名言警句,這些名言警句有著很強的教育意義,其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思想內容,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高中語文教材內容中,有很多的課文的中心思想,都可以通過一段言簡意賅的話語進行概括。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就要抓住這些內容,對其進行重點的分析和講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且,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將這些名言警句進行記錄,并時常進行閱讀,幫助學生牢牢的進行鞏固[2]。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天正式上課之前,引導學生共同朗讀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讓學生初步的了解其中的含義,并將其進行記錄,還可以將其寫到黑板的角落上,幫助學生進行鞏固。同時,教師還可以在黑板報的醒目位置,每天寫下一條名言警句,讓學生進行學習,并鼓勵學生對其含義進行討論和分析,豐富學生的積累,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并且,教師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每天為全校的師生播放一條名言警句,營造一種良好的德育氛圍,通過環境對學生產生影響。
篇10
有的老人清晨醒來后忙了一會,又感到睡意襲來,多數人便硬挺過去。其實,從現代養生的角度看,如果條件和時間允許,老人不妨再上床睡一會“回籠覺”。短時間的“回籠覺”,滿足了老人的生理需要,對健康其實是大有益處的。
事實表明,老人睡過“回籠覺”后,白天的精神和情緒常能保持良好狀態,不會出現明顯的困倦。有一位老醫生曾就此撰寫題為《回籠覺助我戰勝失眠》的文章。他說:“10年前,我無意中發現一個治療失眠很靈驗的方法:每當我凌晨醒來無法再睡時,就干脆起床干一會家務,或者看看書報。當活動了兩三個小時后感到困倦時,我再回到床上睡一覺。再次醒來,天已大亮,而我全身輕松,頭腦清晰,從此我悟出‘回籠覺’的美妙?!?/p>
有意思的是,現年91歲的臺塑集團前董事長王永慶,長期以來也有睡“回籠覺”的習慣。據介紹,他每天清晨6點至8點,會睡上一個“回籠覺”。他說,睡時通常香甜,醒來頭腦清明。非常舒服!王永慶至今身體硬朗、精力旺盛、思維敏捷。
那么,老人睡“回籠覺”的益處何在呢?
原來有的老人早晨醒后,大腦并沒有完全處于興奮狀態,而是由抑制狀態慢慢向興奮狀態過渡,此時大腦高級中樞會發出重新進入淺睡眠的信號。此時老人如果順應需要睡“回籠覺”,醒來后,大腦神經活動也調整好,最終使老人徹底清醒過來。有的老人不睡“回籠覺”,醒來后立即強行起床,就可能導致頭暈、腦漲、血壓不穩,甚至誘發腦血管疾病等。
所以,當老人早晨醒后,如果睡意再來,您完全可以順勢而為,睡上一會“回籠覺”。
劉姥姥的長壽經 秦紅群
一代文學大師曹雪芹,對于飲食、醫藥、養生保健等知識都有獨到的見解,他的文學名著《紅樓夢》就給我們塑造了一位健康長壽的農村女性劉姥姥。劉姥姥乃一介鄉村老嫗,《紅樓夢》中描寫她“是個久經年代的老寡婦,只靠兩畝薄田度日”。因女兒家中無人照看孩子,把她接去一起生活,日子過得很艱辛,然而,她卻活得有滋有味,為長壽打下了基礎。
究其長壽原因,我認為她首先是熱愛勞動。資料顯示,長壽的老人大多愛活動。劉姥姥終年不是下田做農活,就是在家忙家務,體力活動總少不了,因而筋骨比較硬朗。雖然她的生活條件與賈母相比有巨大差別,但仍能獲得高壽,長年不息的勞動應該就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