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美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15:18: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節美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秋節美文

篇1

送你一件般若衣,前襟菩提心,后襟出離心,多聞是領子,善巧是袖子,戒律是扣子,禪定是里慧是面,口袋裝方便,穿上吧。祝你仲秋吉祥!

集曼陀之雅華,旃檀之凝香;祈萬佛之祥光,龍天之贊唱。舒暢為地,?;蹫榛?,悲智為梁;方便為門,六度為梯,菩提為藏。申賀新禧,祈度九殃。身心自在,智慧無量。節日快樂!

又是一年仲秋時,愿你的法喜如雨,帶來智慧甘露;愿你菩提心似火,焚燒一切煩惱;愿你的道歌清涼,唱出慈悲心語!愿你我生生世世長相逢,同行同愿同圓種智功德海。!

月兒圓,家人圓,合家幸福慶團圓;夢兒圓,事業圓,鈔票滾滾錢包圓;餅兒圓,餡兒甜,甜甜蜜蜜愛情圓;人脈緣,友情緣,道路平安前途圓;問候圓,祝福圓,短信送來好運圓;祝中秋快樂!合家幸福!

凡在本人心中有一定地位的,干工作不勞累的,點鈔票不瞌睡的,天天歡笑不皺眉的,本人都將提前送上價值人民幣一毛錢的短信以表祝賀:中秋快樂!

溫馨團圓夜,皎潔月當空;桂香飄萬里,中秋情意濃;短信載柔情,祝福遙相送;但愿人長久,千里心相逢。值此中秋佳節,愿你和你的家人:時時刻刻健健康康,分分秒秒開開心心,日日夜夜瀟瀟灑灑,年年歲歲平平安安,朝朝暮暮順順利利,永永遠遠快快樂樂!中秋快樂!

一生相識,來自天意;一段友情,來自誠意;一句問侯,來自惦記;一句祝福,來自心底。忙碌之余,別忘疼愛自己。在月餅的香氣還沒飄來,信息公路還沒塞車之際,讓提前而至的短信替我表達情意,祝您及家人中秋快樂!

篇2

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今天是所有人團圓的日子-----中秋節。我首先祝爸爸媽媽中秋節快樂!此外我要向老師說:“中秋節快樂!”

原以為今天可以盡情地賞月了,可天公不作美。月亮今晚偏偏躲了起來,我的心情一下沉落了許多。對媽媽抱怨說:“八月十五月兒圓,誰知云兒遮住臉?!眿寢屄犃伺d奮地說:“噢,你說的太棒了!”我此時不知道媽媽是真夸我還是鼓勵我,反正我聽了心里很高興。我接著對媽媽說:“雖然沒有了月亮,但人們應該更高興?!眿寢尦泽@地問:“為什么?”我說:“沒有了月亮不代表沒有了快樂,沒有了月亮不代表今天不是八月十五,也許月亮正在家看殘奧會呢,忘了出來了!”我的話不僅把媽媽逗得開心地大笑,也給今晚增添了幾許快樂。

沒有月亮的中秋節給了我無窮的快樂、無窮的喜悅、無窮的想象、無窮的甜蜜!

篇3

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

三(6)班

黃允執

今天下午我們一家早早地去了穹隆山,為的是登上山頂看月亮??墒抢咸觳环徘?,在接近傍晚的時候又下了一場雨,雨像一扇扇鐵門,一會兒落到這兒,一會兒落到那兒,擋住了行人的去路,同時也把我們圍困在了一個小茅亭里,看來來看月亮的打算要泡湯了。我們也只得提前在小茅亭里開飯了,今天我的晚飯是:兩個肉月餅、兩片面包、兩包鹵汁豆腐干、一塊鴨肉和一盒牛奶,吃得我的肚子脹脹的。

雨總算停了,沒了月亮沒關系,中秋節照樣可以過,因為望湖園的節目安排了許多。猜謎語很好玩,我們猜了好幾個,可是偏偏只有一個中,獎品也只是一個會發光的塑料小葫蘆;我還去看怎樣放露天電影的,只見有一個人把投影儀上的小孔對準高高架起的大白幕布,然后再打開,這樣就放出了電影,可惜是老片子,爸爸媽媽不怎么感興趣,我們看了一會兒,就被遠處忽然傳來的音樂聲所吸引;我們到了很高的地方——三茅峰,才發現有樂隊在演奏,其中還有人在唱歌,我跑過去搶了個“座位”(其實是石頭),繼續認真聽,歌聲有的悠長,有的急促,邊上的音響燈照出了一道道光芒,色彩斑斕的蝴蝶也來湊熱鬧,氣氛一下子增加了。

時間不早了,我們開車從一邊是山一邊是長滿樹的黑暗的道路上小心地出了穹隆山。

篇4

【中秋節搞笑的對聯】

上聯: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下聯:十五驅鬼,大人怕,小人樂。

上聯:占得清秋一半好;

下聯:包子饅頭吃個飽 。

上聯:玉蟾清冷鄉思起;

下聯:多整幾杯搞基去。

上聯:今夜羈人獨向隅;

下聯:除去炒飯不蓋澆。

上聯:樓高百尺思摘月;

下聯:我誘紅杏出墻來。

上聯:獨立寒秋,望斷天涯尋雁影;

下聯:光景太慢,歇斯底里等包裹。

上聯:榕江兩岸無邊風月催人醉;

下聯:濱江路上好多交警抓酒駕。

酒如錢,因斟乃見;

下聯:餅似月,遇食則虧。

上聯:皓月一盤耳;

下聯:紅星二鍋頭。

上聯:踏梯望月;

下聯:坐井觀天。

上聯:時逢佳節玉盤轉;

下聯:人遇故知瓊汁流。

上聯:幾處笙歌留朗月;

下聯:獨家小酌待基友。

上聯:一江一月一思念;

下聯:兩山兩人兩相知。

上聯:無錢無糧中秋一到便可飲風吃月;

下聯:有情有意年關一過就可娶妻納妾。

上聯:美酒佳人伴身側,春風自得意;

下聯:夜市千燈映皎月,人月倆團圓。

上聯: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賞好月,賞月好;

下聯:小屋活動時,日日歡,作美文,作文美。

上聯:佳節美酒佳,酒酒香,把歡酒,把酒歡;

下聯: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節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圓時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時候,老師出上句,他對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時也用來指"中秋"與"冬至"相對。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地月缺"指人不團圓。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為是絕對,后來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可謂天衣無縫。

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對曰:

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也屬"鶴頂格"。

東林寺也有一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星。意境甚為遼闊高遠。

賞月佳處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處有一對聯:

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容的下聯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篇5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中秋佳節,與朋友喝酒固然是美事,但心底的哀愁浮上來,“每逢佳節倍思親”啊。一邊是良辰美景應該團圓,一邊卻是“明月夜,短松岡”的無奈,這種強烈對比下,《月光》中的“他”怎能不“痛苦得在床上打滾”?!对鹿狻愤@篇散文,寫了三段在月夜下的感受和情景,流淌在作品中悲歡離合的熾熱情感是全文的精髓。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沈從文先生在深沉的思戀之中寫下的文字,如詩如夢,《西山的月》一文中,分不清月亮就是情人還是情人就是月亮,完美地體現了沈先生的散文清新俊逸的風格。而先生一邊做“抽象的抒情,情緒的散步”,一邊寄寓了文章更深的內涵,那就是:對理想的美的熱烈渴望與執著追求。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望月,遙想月下的故鄉,遙想快樂的童年,遙想白發的母親,哪一個游子心里不會升起濃濃的相思。郭保林的《我寄相思與明月》頗負盛名,這篇文章堪稱一首匠心獨具的思鄉詩,情感深沉而筆法輕靈,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富有深層意味和藝術感染力的“美的世界”,體現了作者獨具一格的審美風格。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月亮在每個人的童年時代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童年的幻想世界里它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也許我們最初的想象就是從月亮開始的。童年時有月亮的夜晚,我總喜歡站在院子里看碧空中的這只玉盤,挖空心思來辨認哪是桂樹、哪是玉兔、哪是嫦娥。賈平凹的《月跡》,正是把孩子們對月亮的觀察和向往活靈活現地再現在我們面前,給予我們美的享受。

篇6

一、以慈母之心,導師之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人際關系。本次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就要求我們用一顆充滿愛,帶著包容和理解的心去帶領我們的學生,探索學習英語的樂趣,教師一次平等的對話,一個鼓勵的微笑,一次無意的關心,一個贊許的點頭,甚至作業上一個紅色的“Good”都會給學生帶去無窮的愛和力量,學生就會從此敞開他的心扉,接納老師,接納英語學習的魅力,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也是一種“愛屋及烏”的表現吧。記得一次不經意地走在兩個正在對話的學生后面。其中一人說:“你們老師長得好矮,大概只有1.5米吧?!绷硪蝗苏f:“你們老師才矮呢,你再說我們老師壞話,我就對你不客氣?!鼻耙粋€學生說的是事實,因為我本來也就1.5米多一點而已。就是因為第二個學生是我的學生,喜歡我,喜歡我的課,也就連別人說我的缺點都不行。那個學生曾經是個偏科很厲害的學生,英語這科經??荚嚥患案?,其他科都在班里名列前茅。于是,我特地選他當英語科代表,還對他說:“別擔心,我當你的堅強后盾。相信自己,也相信我,好嗎?”此后,他真的沒讓我失望,英語成績慢慢地提上來了。

二、以幽默的語言,在言笑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幽默的語言有神秘的誘惑力,前蘇聯教育學家斯維特洛夫認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的語言?!苯處熡哪脑捳Z,可以啟迪學生的心智。當我們開懷大笑之后會感到精神振奮,課堂教學氣氛也常因此涌動著勃勃生機。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適當地介紹一些英美文化的差異以及由這些差異而引起的笑話,如禮儀方面、問候、談話的話題等等,這些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在課堂中加入這些內容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同時也能使課堂充滿歡笑。在詞匯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開懷大笑,活躍課堂氣氛。如:present和parent這兩個詞學生?;煜?,于是我將錯就錯,舉例說明。Li Lei’s father bought a parent for him on his birthday.然后再對他們說,LiLei的爸爸可能是娶了“新媽媽”給LiLei做生日禮物了吧,全班哄堂大笑。但在談笑之余,“禮物(present)”和“父(母)親(parent)”這兩個單詞也就記得更牢了。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也就自然而然被調動起來了。

三、以直觀的教學,易記的口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烏申斯基說過,教學不是建立在抽象的觀念和詞的基礎上的,而是依據學生所能直接感知的具體形象。如果沒有輔助工具幫助教學,英語課堂教學就顯得枯燥無味,甚至讓學生昏昏欲睡。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可以經常借助我們身邊的人和物,借助掛圖、簡筆畫,甚至是多媒體等工具,讓課堂更加直觀形象,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在教學人教版初二Mid-autumn Festival這個單元時,我就利用了多媒體,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影碟中的場景,體會中秋節的氣氛,學會慶祝中秋節的一些句子。然后,再把課堂搬回教室,讓學生模仿。這些形象、直觀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充滿了興趣和躍躍欲試的渴望。

四、以受挫的辦法,激起學習欲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篇7

【關鍵詞】語文教學;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中國分類號:G633.3

如何在新時代、新潮流面前,找到一個更好的銜接點,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根據《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讓中華優秀文化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需要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認真的傳承。

針對現在中學生存在的文化認知現象,我在教學中除了常規課堂教學活動外,還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活動,來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和素質。

一、舉辦閱讀經典著作活動

現代社會是網絡社會,人們學習、查資料,都喜歡通過電腦,很少通過看書去獲取課外知識。即使看書,也是現代意味較濃的快餐文學,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認真地看一看具有豐富內涵的經典書籍。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看中外經典的著作,我適當再增設閱讀課,增加學生閱讀量,我引導學生讀了一些名著、優秀詩文。如《詩經》、《史記》、《子夜》、《邊城》、唐詩宋詞、四大名著等等,了解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諸子百家的學說、主張。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還有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可謂一舉多得。我相信這樣堅持下來,中國的年輕一代,將會有更多的人悟出:繼承中華優秀文化,讀書做人,以淵博的學識,得體的舉止,優雅的禮儀,更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二、設置專題學習

專題學習,能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更有目的,也就更有深度。如家風專題:可從什么是家風,良好的家風該怎樣學習傳承,家風給人怎樣的啟迪教育,成功家庭教育的例子有哪些,父母或長輩的那句話,那件事讓你不能忘懷等入手來開展活動。此項活動的開展,喚起了學生挖掘家庭“寶貝”的行動。辛家世代為官,然而在辛贊時卻遭受了山河破碎,北方早已淪為金人之手。辛贊迫不得已在金人手下為官,時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希望其勿忘靖康之恥,拿起武器反抗金國殘酷統治。辛棄疾受其家風家教的影響,發奮努力,成為一代著名愛國詞人。后人每每讀到他的詞,無不為之感動。由此可見,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的心靈,塑造他們的人格。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具有無窮的力量。

聚焦歷史文化名人專題。走進蘇軾,學習其曠達樂觀精神;走進文天祥,學習其生死榮辱觀;走進冰心,學習其“一片冰心在玉壺”……精讀他們的文章,品味他們的思想,積累了學生的作文素材,陶冶了學生的精神情操。

三、開展感知傳統節日活動

利用傳統節日到來之際,開展感知傳統節日的活動。對學生來說,傳統節日具有形象、可感知、易懂、有興趣等好處。如中秋節來臨時,借助教材中的詠月詩,結合家鄉過節的習俗,使學生明白,中秋節不僅僅是吃月餅,原來月餅做成圓的,不但包含團圓的意思,有事圓、人圓、心想事成等意味,還有對對方美好祝愿的心愿。再讓學生親自動手做點與中秋有關的事(如背誦與月有關的詩句等美文),肯定會比枯燥的說教更有效果。

除了課堂教學外,主題活動也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在傳統節日到來之際,組織學生設計活動主題,讓學生動口、動手體驗傳統節日的魅力。比如舉辦重陽節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分組收集跟重陽節有關的文學作品、經典名句、音樂、各地的重陽節習俗等,并在班級匯報各自成果,接受老師、同學的提問,并完成一道家庭作業: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洗一次臉,洗一次腳,剪一次指甲,并獻上一句祝福的話。在這種節日情境中,不但讓學生親身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真正體會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實含義,這更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開展感知、保護古建筑的活動

我讓學生調查自己家鄉的古跡,如古民居(如聶耳故居)、古橋梁、古道路等,探討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思考自己能為保護古跡做點什么,提出保護方案。如對高古樓的感知活動,學生了解到高古樓,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北城鎮,是玉溪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并能記住民謠:“哇家玉溪高古樓,半截矗在天里頭。初一去燒香,十五才下樓,抬頭望望高古樓,帽子掉進溝溝頭?!边@樣的活動,不但增加了學生的知識,也使學生從這樣的活動中認識到:保護好它們,就是保護了玉溪人民的精神家園,也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五、開展保護民俗活動

民俗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地方形成民俗時的精神寄托及對生活的某種憧憬,民俗的傳承、積淀、發酵,構成了中華璀璨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怎樣保護這些民風習俗,使其發揚光大,教師這座橋梁和學生這個載體都有著自己的職責。在保護民俗活動中,讓學生先收集本地的民俗,分清種類,整理出全過程,探究其歷史淵源,思考其所蘊含的深遠意義,展示自己的發現、成果甚至是實物,再由全班討論,形成共識,提出保護意見和修改建議,提出倡導。如玉溪的傳統民俗――米線節。讓學生通過收集資料,了解其歷史淵源,使學生明白,玉溪米線節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玉溪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與其說米線節是玉溪人民對神的崇拜,倒不如說是玉溪人民對艱苦奮斗的祖先的懷念;是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盼。為了保護這一傳統民俗,玉溪市政府、民俗專家、人民群眾,做出了很多努力。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史過程中,積累了豐厚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既包括古建筑等物質文化遺產,也包括文學、音樂、禮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歷史和精神寄托,是弘揚先進文化的基礎,是建設我們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柱。語文是直接與傳統文化打交道最多的學科,是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語文教學在學生人格塑造、思想啟蒙、精神修養等方面都要有所作為,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育人的神圣使命。為了讓學生明白這些,確立一個中學生所必須具備的中華精神,我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場合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文化教育,以此來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養。我作為一個中學語文教師,利用做優秀語段閱讀的機會,既讓學生學會做題技巧,又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利用活動課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勵志教育、愛國教育、懂得幸福、懂得努力等教育實踐活動。逐漸讓學生明白:讀史,明祖國興衰;讀經典,增長自己才智。領會諸子百家的智慧,感悟中華民族的大智慧,讓學生心中油然升騰起民族自豪感。

參考資料:

篇8

與書籍互動,打開心靈之窗

近10年的教育工作經歷讓我意識到當今學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對道德品質的追求十分淡漠。因此,就出現了一種不良現象:生活在幸福之中卻很少去感激和珍惜;受到別人的恩情和關愛卻從不去報答。要讓學生學會知恩、學會感恩,就必須要打開這扇封閉的心窗,而閱讀書籍便是一條捷徑。我向學生推薦了很多以感恩為主題的書籍,并從《讀者》《青年文摘》等雜志上選取令人感動的美文讓學生在讀報時間朗讀,學生常常被文章的真情所打動。與此同時,我還在黑板報上開辟了“報春暉”感恩專欄,記下學生在這方面的只言片語。這種形式的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塵封的感恩之情得到激發。

與校園互動,建設文明之校

為了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我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學校里具有敬業愛生品質的教師,從而引發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對學校的熱愛。指導團支部、班委會開展了一系列尊師愛校的班團活動。如,在教師節開展了“老師為我傳知識,我為老師送健康”主題活動,有的學生為老師按摩,有的學生為老師送保健書籍。我還發現學生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如果巧妙引導也可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于是,我在班上成立了以“促進學習、關心生活”為目標的互助合作小組,在學生之間形成了“付出不是為了回報,感恩只為飛得更高”的互助友愛風氣。在感恩教育得到推進之時,班風、校風得到明顯轉變,校園里充滿了文明的氣息。

與家長互動,構建溫馨之家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普通農村中學,留守學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據調查發現,這類學生的親情觀念較為冷漠,對家長、對社會有著一種抱怨乃至抵觸的不良情緒。我多次與這樣的學生談心,讓他們理解父母在外務工的艱難。還播放以“打工”為題材的影片,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辛勞。在中秋節、元旦等節日召開“我愛我家”懇談會,邀請在家的家長和學生一起座談。借助從事語文教學這一優勢,我要求學生每月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信,而父母在家的學生則要為家長做一件感恩的小事,并填好感恩記錄卡,作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項目。這樣的溝通融洽了親子關系。

與社會互動,營造和諧之境

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對家人、同學和老師的感恩意識和行為得到增強,然而對他人、對社會的感恩意識還比較欠缺。針對這種情況,我決定讓學生明白感恩社會、感恩他人也非常重要。于是,我利用班團活動時間邀請一些戰斗英雄、勞動模范到班上來講他們的光榮事跡,學生聽了故事后都很受感動,改掉了那種只為自己著想的錯誤看法。他們主動到社區、農村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如周末打掃街道,重陽節為敬老院送溫暖等。

“互動法”感恩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中學會知恩、學會感恩,從而促進他們在品德、學業等方面得到良性發展。教育實踐讓我明白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學生不是沒有感恩之心,而是缺少點燃它的火炬。

篇9

一、對古典經文的理解

何為古典經文?首先,古典經文應是傳統的、涵養民族精神的。比如論語、唐詩、宋詞等流傳千古的美文。其次,應是多元的,不僅僅是過去私塾里的四書五經、大學、中庸等,而應該是從古至今的各類優秀美文。如論語、唐詩、宋詞、元曲、四大名著、成語典故、千古名聯、傳統歌劇以及童詩、童謠等都應列入古典經文之列。不能僅僅局限于幾篇所謂的名著、名篇,這才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第三應是鮮活的、成長的。古典經文不意味著凝固和僵化,真正的經典應當是一條河流,在悠悠歲月里穿行,不斷吸納最新的生活溪流,蕩漾著鮮活的時代浪花。如把現當代的美文溶入到學生的讀經中,讓學生的讀經活動與奔涌的大時代對接,使學生在讀經中感受鮮活的時代氣息。第四,古典經文應當是優美的語言典范。思想的啟迪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視語言的精粹和優美,沒有學生喜歡的優美語言外衣,思想的力量就要大打折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優美的語言比思想更重要,更能吸引學生去讀,去思考、去探究。

二、開展讀經活動的建議

1、目的要明確,不能為讀經而讀經。雖然現在有人在提倡“素讀”,但作為課題研究,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如:我校的課題是《讀古典經文,凈心靈熱土,努力提高學生識字和閱讀能力》。就這個課題來看,首先重點要放在學生的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上,學生在識字和閱讀的過程中,受到古典經文的浸染,從而凈化學生的心靈熱土。只有在學生讀出了情感,讀出韻味,才能感受到古典經文中飽含的哲理和其中的思想境界。

2、正確引導學生閱讀貼近生活的經典名文。讀經不能僅僅局限于某幾篇文章的教材內容。許多古代經典名文,與現代生活仍十分貼近,可選擇貼近現代生活的文章讓學生誦讀。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讀經興趣和熱情,如端午節期間,可選擇指導學生讀與屈原及其愛國思想有關的古典名篇。中秋節時選擇與中秋團圓相關的名篇佳作。還可讓學生自己進行選擇,收集與實際生活的相聯系的佳作、佳句交流和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的自覺學習。

3、搭建讀經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讀經活動。在讀經活動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方法,創設不同的讀經環境,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如: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聆聽講座、感悟古典經文的意境,指導學生撰寫讀經心得,鼓勵他們講、寫、畫所學到的知識,所感悟到的境界,所體會到的道理;開展朗讀比賽,手抄報比賽,還與其它校園文化建設活動聯系在一起開展,如“師生古詩文才藝展”,“讀書演講賽”,“朗誦會”, 百科知識搶答賽、定期舉辦“讀書藝術節,與兄弟學校、其它部門聯合開展相關的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通過一系列新穎的活動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幫助學會學會將書本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轉化為技能與技巧。讓他們在生活中尋找一個支點,扮演一個角色,獲取一份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顒有问讲粩嗤脐惓鲂?,才能影響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4、整合資源,創設讀經沃土。我校每天下午上課前安排30分鐘讓學生集體閱讀經典文章,或分組合作學習、交流。老師班主任輔導員指導、點評。學校課題組教師進行監督。平時結合課堂教學,有意識地滲透讀書方法,為高段學生講授撰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學校準備充足的讀經資料,讓每位學生都能借到3-5種優秀古典經文讀物。幫助指導學生自主就近組建讀書小組,手中讀書自主流通,成立好書交換站。在讀經活動中,特別引導每位學生做好詳細的讀書筆記,讓學生挑選出認為寫得最精彩的讀書筆記,放入每個人的成長記錄袋;學校黑板報為學生開辟“名言警句”等。同時,開展假期親子讀經活動,利用家庭、村落文化站、點等圖書資源,鼓勵家長在假期關注和支持孩子的讀經活動,提倡父母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探討一個問題,共同養成一個好習慣。這樣,讀書活動不僅吸引了廣大學生的踴躍參加,還吸引了更多家長的共同參與,極大地促進了和諧家園、和諧社區的建設。

5、加強對指導教師的培訓。教師范讀,非常重要?!案腥诵恼?,莫先乎情?!苯處熛阮I會經典的思想內涵,進行范讀時,充分發揮自我的愛憎情感,融入自己對于經典知識的理解,帶著飽滿的熱情,來感染學生。通過教師的范讀再現美、表達美,并開發配樂朗讀、慢速默讀、自由吟讀等多種方式,引發學生的激情,讓他們產生一種“我要讀”的沖動,這就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必須加強對指導教師進行培訓,只有教師能正確的誦讀,才能指導學生進行誦讀。

篇10

厲彥林是沂蒙山人,他是沐浴著沐河水長大的沂蒙山之子。山的厚重、倔強與水的靈性、激情和諧地統一在他的身上。他敦厚、淳樸,是山中靈氣孕育而成的一個精魂,是在文學園地中默默無語、辛勤耕耘的一頭黃牛、一位智者。

――張在軍《閱讀,因你而精彩》

彥林的散文,說話也真,敘事也真,用情也真。如果把作者的名字蓋起來,單讀他的文章,很容易就會嗅出他獨有的特質和韻味。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彥林的眼界是開闊的,但仔細閱讀可以發現,他著墨最多的還是故鄉,彥林有著濃郁的“村莊情結”。

――張金豹《厲彥林的村莊》

【美文鏈接】

仰望彎腰駝背的娘

厲彥林

①時光穿梭,流年飛逝。我的老母親已經腰彎了、背駝了。

②娘彎腰駝背,是長年彎腰勞作的后果。記得我爺爺在世時曾經夸我娘是我們家的有功之臣。我奶奶去世早,當時我的叔和姑才10歲左右,是我母親既當嫂子又當娘,拉扯著他們長大,結婚,出嫁。那個年代隊里靠工分分糧,我娘既要照料家,還要到隊里干活。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精打細算,節衣縮食,還想盡辦法,供應我們兄妹幾個上學讀書,給我們歡快幸福的童年。一天天,一年年,娘彎著腰擇菜、炒菜、做飯、洗衣服、烙煎餅;彎著腰掃地、剁豬食,喂豬、喂雞、喂狗;彎著腰翻地、鋤草、挑水、擔糧、割莊稼……娘比常人吃了更多的苦,流了更多的汗,盡管額頭早早添了白發,可臉上綻放著自信的笑容和真實的滿足。漸漸地,我也由仰望娘,到身高超過了娘。

③娘是沂蒙山區普通地道的農民,雖然不識字,但無論干家務,還是種地、種菜園,都是一把好手,從不示弱服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④這些年,父母年齡越來越大,已說服他們把責任田轉包了,只剩下半畝菜園地,一來有點事情可做,也算個鍛煉項目,二是能夠隨時吃上新鮮的蔬菜。當然無論什么季節,也不會太忙太累、太讓我們牽腸掛肚。記得那年中秋節,我照例回家看望娘。本認為母親日子過得比較悠閑,誰知她卻頂著涼颼颼的北風,正在別人剛收過的地里用镢頭翻地瓜。地埂上的槐樹葉子已經微黃,田野上只有零星的農民在勞作。遠遠地望見母親滿頭白發被風吹起,像一團白云,斜陽從她的背后照過來,把彎曲孤單的黑色剪影疊印在地壟上。那情景讓我一陣心痛。娘怕我們生氣,笑著說:“閑著難受呀。這么好的地瓜埋在地里,白瞎了!”

⑤這些年,娘的身體大不如從前,我知道那都是年輕時辛苦、操勞留下的病根。娘幾次生病,我們都是盡最大努力治療。娘心疼兒女的錢,頑強地配合治療,一次次創造著奇跡??上б蜷L期風濕性關節炎,兩條腿變了形,彎腰駝背了。

⑥人一旦彎腰駝背,更顯得老、顯得矮,稍一活動就會氣喘、氣短、氣急,甚至不停地咳嗽。多少個節假日,白發稀疏、躬腰駝背的娘,拄著拐杖,站在街口,彎著腰,瞇縫著那昏花的老眼,像遍地挑黃豆一樣盯著每一個行人,眼巴巴地盼著我們全家歸來。為接待我們,娘有時提前打上止腿疼的針,即使疾病纏身,也硬撐著忙里忙外,還必須親自炒菜、做飯。往往剛吃完早飯,就忙著盤算和準備午飯了。望著娘操勞的身影和飄動的白發,我愧疚地對娘說:“本想回家看您,卻凈給娘添累了?!蹦锟偸切χf:“高興,高興,再累也高興?!?如今生活好了,爹娘也老了,好東西也不敢多吃了,想起來,心里酸酸的……離家時,娘總是執意把我們送到大街口,有時還偷偷抹眼淚??纯吹锶諠u蒼老的身影,我的心沉沉的,頓生幾分傷感,不敢回頭凝望……

⑦每當清靜下來,每當回到村口,我的耳畔就會真真切切地響起娘溫馨的呼喚,刻骨銘心……

⑧彎腰駝背的娘,已被歲月和辛勞奪走青春容顏,但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靈魂的拐杖,時刻給我親情、給我溫暖向上的力量。

(選自2012年3月26日《人民日報》)

【訓練題目】

1.閱讀全文并對文中的“娘”的形象作簡要概括。

2.請對文中的畫線句作簡要賞析。

一天天,一年年,娘彎著腰擇菜、炒菜、做飯、洗衣服、烙煎餅;彎著腰掃地、剁豬食,喂豬、喂雞、喂狗;彎著腰翻地、鋤草、挑水、擔糧、割莊稼……

3.文章第④段主要記敘了什么內容?

4.作者為什么認為母親“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靈魂的拐杖”呢?

5.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對標題中“仰望”一詞的理解。

【參考答案】

1.娘是沂蒙山區普通地道的農民,雖然不識字,但無論干家務,還是種地、種菜園,都是一把好手,從不示弱服輸。年輕時,她支撐著整個家庭,年老了,不停勞作,牽掛著兒女。(大意相同即可)

2.這是一個排比句,說明母親的勤勞與勞作的辛苦,“一天天,一年年”點明時間之長久,有力地說明了娘彎腰駝背,是長年彎腰勞作的后果。(大意相同即可)

3.父母年齡越來越大,已說服他們把責任田轉包了,但母親依然堅持下地勞作,表現了母親的勤勞與勤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