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風景名勝的對聯范文
時間:2023-03-28 09:34: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風景名勝的對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廟內無僧風掃地,寺中少燈月照明 。
2、黃山玉屏樓。
高閣逼云霄舉頭紅日近,遠山收入畫回首白云低 。
3、馬鞍山采石磯太白樓。
千古詩才蓮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
4、合肥包公祠。
一水繞荒祠此地真無關節到,停車肅遺像幾人得立姓名尊 。
5、成都杜甫草堂。
篇2
Abstract: As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urban landscap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s carrier of urban culture in the competition of a city development, and promotes the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long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Lianyungang has got abundant peculiar urban culture and masterpiece of classic literature. Referring to the conce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ical Masterpieces Cultur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the Lianyungang landscape by analyzing The Classical Masterpieces Culture and the scenic.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關鍵詞:建設;古典名著文化;風景區
Key words: construction;the classical masterpieces culture;scenic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4-0080-02
1城市文化在現代城市景觀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每個城市根據不同的歷史背景都有著自己的城市文化。積極向上的城市文化能代表城市的精神。城市景觀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產物,作為城市文化的載體,是物化了的城市精神。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景觀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決定著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所以要避免眾多城市景觀彼此雷同,丟失了各自的特色,就要根據不同城市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有針對性對城市文化進行提煉,然后在城市景觀建設中注入城市文化,突出特色文化,從而使城市景觀成為獨一無二的,能代表這個城市文化內涵的載體。
2連云港城市古典名著文化與城市現有風景區情況分析
連云港市歷史悠久,擁有大量的古典名著文化資源。提到連云港必然會想起《西游記》,花果山是《西游記》的創造背景,《西游記》中的有大部分情節與連云港有著不解之緣。同樣《鏡花緣》是作者李汝珍在連云港采拾地方風物、鄉土俚語及古跡史乘,“消磨了三十多年心血”而寫成。連云港的東磊風景區和漁灣風景區是李汝珍《鏡花緣》中描繪自然風情的參照。除此之外多部古典名著與連云港也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系?!度龂萘x》中的蜀國國舅糜竺是海州人,病故后,遷葬于海州石棚山。《水滸傳》中宋江等人歷史上在連云港被招安。《儒林外傳》的作者吳敬梓在連云港贛榆縣生活了10年[3]。由此可見連云港地區有著豐富的古典名著文化資源。
2.1 《西游記》與花果山花果山風景區位于連云港市云臺山脈之中,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規劃面積110平方公里。花果山門上的一副對聯“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東傳并非小說所言”顯示出花果山是一座擁抱著《西游記》的文化之山。在《西游記》書中對花果山環境背景描寫的相當明確:“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 [4.5]。在中國一萬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線上,連云港市花果山的地理位置正符合書中“云臺插天海邊立”、“山如駕海海圍山”的描寫。
花果山中景色優美、物種豐富,其中以怪石、古建筑和豐富的植物資源為代表。山中主要景點136處,其中與《西游記》密切相關的景點有猴石、八戒石、沙僧石、唐僧崖,以及七十二洞、定海神針、曬經石等。其中尤以水簾洞著名。
吳承恩不僅給我們留下了一部不朽的名著《西游記》,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座世界級的名山。吳承恩用一部名著和一座誕育名著的名山,深深地鍥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成為中國人民文化精神的代表。
2.2 《鏡花緣》與東磊東磊位于連云港市云臺山南麓,距花果山6公里,與花果山都屬于云臺山脈。兩部古代神話小說與一座山有這樣的緊密聯系,在全國實屬罕見。人們把這樣文學現象稱為“各領半邊山”。
東磊風景區為《鏡花緣》山海風光的寫作背景和小蓬萊的藍本地。就其寫作背景而言,《鏡花緣》第一回就說“ 海中有三座名山―蓬萊、方丈、誠洲”。在東磊的延福觀廟后的竹林中, 至今還留有古代“小蓬萊”摩崖石刻。李汝珍在《鏡花緣》中把“小蓬萊” 描繪成從人間飛升天庭的必由門戶?!剁R花緣》得名于東磊的“鏡石”和與“鏡石”咫尺之距的云臺廿四景中的“平臺水月”[6]。據說李汝珍撰寫此書時,便是受這塊鏡石的影響,以鏡花水月貫串全書。
2.3 《鏡花緣》與漁灣漁灣風景區與東磊風景區相隔1公里,位于云臺山南麓,是連云港近年來以自然風光為主的風景區。漁灣自然風景區景色秀美,物產豐富,《鏡花緣》中對山林風光的描述,多取材于這一帶。風景區內有明清顧乾描寫的云臺36景中的“三潭汲浪”。
隨著連云港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鏡花緣》一定會緊隨《西游記》之后,成為連云港市又一張光彩誘人的名片。
3連云港古典名著城市文化與主體風景區的建設的總體評價
根據古典名著與風景區關聯性分析得出,花果山風景區作為《西游記》的寫作背景從文學與景觀關聯性角度看《西游記》與花果山的文化價值很強。但是花果山風景區景點設計多有人工雕琢痕跡。根據對風景區到達的方便程度分析得出,東磊風景區建設不夠完善,周圍交通沒有花果山方便,景區到達率不高,進而導致景區缺少吸引力,沒有起到名著帶動景區發展的作用。從城市整體景觀建設來看,相對名著《西游記》來說,連云港花果山風景區最能集中反映西游記文化。而相對于《鏡花緣》來說,其寫作背景東磊風景區的知名度沒有花果山風景區高。而相對于連云港市豐富的古典名著資源來說,其它的古典名著在風景區景建設中更是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
4連云港城市主體風景區提升建議
4.1 建設景觀道,串聯花果山周圍景區,增強景區豐富度和趣味度讓現有風景區成為古典名著文化的基石,重點建好2名著、3景區,圍繞名景、名山、名著做文章。高水平建好3景―花果山、東磊、漁灣?;ü?、東磊、漁灣本都屬于云臺山范圍,為了解決東磊風景區到達率不高的問題,現把通往東磊和花果山的路串聯起來,建設古典名著文化景觀道,在街邊設立與古典名著文化有關的雕塑小品、立體綠化或小浮雕,這樣可以避免來回一條路的乏味感,又拉長了花果山風景區的景觀鏈,通過花果山風景區的龍頭帶動作用提高東磊風景區的知名度。形成名著與名山的景觀的格局,拉動古典名著文化與風景區的關聯性,增加城市文化的內涵。
4.2 突出特色古典名著《西游記》,加強花果山風景區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增加名著與景觀的關聯性《西游記》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連云港城市古典名著文化最具特色的標志,是連云港城市最具競爭力的優勢所在。花果山風景區的建設,首先要把握好花果山為古典名著《西游記》的創作背景的定位,要突出《西游記》中的神話故事,強化花果山風景區與《西游記》的內在聯系;其次搞好花果山風景區的自然景點建設,以現有的自然景觀為主,在花果山風景區的主要上山路兩側增加果樹的栽植,建立觀光果園帶,讓花果山成為名副其實的花果山。重點打造花果山風景區七十二洞,以此來增加花果山風景區與《西游記》的關聯性,在洞旁制作標志,簡要說明各洞的來歷和與《西游記》的關系。要充分開發水簾洞,打造水簾藝術效果。水簾洞內要與《西游記》中的水簾洞的布置要求相適應,里面要有群猴的場景。還可在花果山風景區進山道路上根據《西游記》的情節開辟巖畫長廊。在山脊上按照《西游記》中的主要情節設計人文景點。通過這些景點的設計增加花果山風景區與《西游記》的關聯性。
4.3 發掘其它古典名著文化,實現文化景觀多元化發展利用連云港豐富的古典名著文化資源,以特色古典名著為基礎,其它古典名著為創新元素,將豐富多樣的古典名著文化資源充分融匯到連云港城市風景區建設中。“孝婦祠”建于唐代,位置緊鄰花果山風景區,是元代雜劇家關漢卿著名劇作《竇娥冤》成書的背景素材。把“孝婦祠”作為連云港市景觀建設的新元素,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開發。根據其地理位置,可以在“孝婦祠”處修建一條山路直達花果山水簾洞景點,在周圍根據《西游記》書中描寫修建如“玉皇宮”、“瑤池”,等景點,有選擇地將《西游記》故事中有名的國、山、洞、河、予以布點。使連云港市云臺山風景區與古典名著《西游記》、《鏡花緣》、《竇娥冤》的聯系更為緊密,使連云港市古典名著文化內容更加豐富,城市景觀更加多元化。
目前在江蘇乃至更大范圍內,像連云港風景區這樣與古典名著相結合的景觀不多。連云港的風景區多是名著的創作背景,古典名著以別樣的文化傳承方式為連云港的風景區注入了難能可貴的文化因子,所以連云港在城市風景區建設中要以古典名著文化為依托,充分釋放、吸納、培養古典名著文化元素,在保護和加強現有城市風景區與名著關聯性的基礎上,建立以西游記文化為主導的城市景觀,利用西游記文化的知名度來帶動其它的古典名著的發展,實現古典名著文化多元發展,并科學系統的建立以城市特色文化為基礎的城市景觀體系,展示自己城市的個性魅力和獨特風采。
參考文獻:
[1]溫朝霞.特色:現在城市文化崛起之魂[J].沈陽干部學刊,2005,(7):51-54.
[2]楊章賢, 劉繼生.城市文化與我國城市文化建設的思考[J].人文地理,2002,17(4):25-28.
[3]許思文,王維剛,劉成文.連云港文化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249.
[4]張傳藻.《西游記》與花果山、云臺山[J].江蘇地方志,2004(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