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成語范文
時間:2023-04-06 14:46: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物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風聲鶴唳
【解釋】: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出自】:現代郁達夫《出奔》:“直到后來,聽到了那些風聲鶴唳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p>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于戰爭等。
3、馬到成功
【解釋】: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無名氏《小尉第二折:“那老尉遲這一去,馬到成功?!?/p>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常與“旗開得勝”連用。
4、魚目混珠
【解釋】: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自】:現代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可是這些賣國的老爺們不是也在魚目混珠,也在自稱為愛國憂民的志士嗎?”
篇2
2、牛鬼蛇神、牛刀小試、牛鼎烹雞、汗牛充棟、對牛彈琴、九牛一毛、氣壯如牛、牛毛細雨、泥牛入海
3、虎視眈眈、虎口余生、虎頭虎腦、虎背熊腰、虎頭蛇尾、虎落平陽、虎穴龍潭、放虎歸山、談虎色變、如虎添翼、騎虎難下、為虎作倀、與虎謀皮、藏龍臥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龍行虎步、龍吟虎嘯、龍爭虎斗、龍盤虎踞、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降龍伏虎
4、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鳥飛兔走、守株待兔
5、龍騰虎躍、龍飛鳳舞、龍馬精神、龍鳳呈祥、畫龍點睛、來龍去脈、攀龍附鳳、群龍無首、望子成龍、車水馬龍、人中之龍、葉公好龍、降龍伏虎、老態龍鐘、筆走龍蛇、龍潭虎穴
6、蛇蝎心腸、畫蛇添足、驚蛇入草、龍蛇混雜、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驚蛇、虛與委蛇、筆走龍蛇、春蚓秋蛇
7、馬到成功、馬不停蹄、馬革裹尸、一馬當先、老馬識途、汗馬功勞、萬馬齊喑、一馬平川、天馬行空、快馬加鞭、走馬看花、信馬由韁、蛛絲馬跡、兵荒馬亂、萬馬奔騰、犬馬之勞、單槍匹馬、招兵買馬、人仰馬翻、人困馬乏、鞍前馬后、人強馬壯、猴年馬月、青梅竹馬、心猿意馬、懸崖勒馬、千軍萬馬、香車寶馬、指鹿為馬、害群之馬、厲兵秣馬、塞翁馬盲人瞎馬、脫僵之馬、金戈鐵馬
8、羊質虎皮、羊腸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補牢、虎入羊群、順手牽羊
9、猴年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殺雞嚇猴、殺雞儆猴
篇3
出處:司馬遷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諷刺用語。
近義詞:卸磨殺驢、鳥盡弓藏、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反義詞:感恩戴德、始終不渝。
篇4
知識拓展:
1、這個成語是由望子成龍延伸出來的,意思相同,只不過是用來形容女性。是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2、釋義:
望:盼望。龍:傳說中能興云作雨的神異動物。中國封建社會把龍作為帝王的象征,比喻高貴杰出人物。形容盼望兒子能成為出類拔萃的顯耀人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比喻原來的經驗;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用此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出處:《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只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2、狡兔三窟
解釋: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p>
3、兔死狗烹
解釋: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
出處: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4、兔死狐悲
解釋:兔子和狐貍結成聯盟共同對抗獵人,兔子死了狐貍因為失去盟友而悲傷;表示對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傷心。
篇6
1. straight from a horse’s mouth直接從相關人士處得知
2. eat like a horse飯量大,能吃,吃得很多
3. as strong as a horse壯如牛
4. a dark horse黑馬;【比喻】實力難測的競爭者,競爭中出人意料的獲勝者,爆冷門的運動員
5. talk horse吹牛,說大話
6. work like a horse辛苦地干活
7. Hold your horses.耐心點兒。
六、lion“獅子”
1. see the lions【英國】游覽名勝
2. the lion’s skin假勇氣
3. Better b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諺語】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4. The lion is not so fierce as he is painted.傳聞往往言過其實。
5. show sb. the lions【英國】帶領某人游覽名勝
此外,英語中還有許多表達與動物名稱有關,如:
1. as busy as a bee(蜜蜂)忙忙碌碌,十分忙碌
2. blind as a beetle(甲蟲)十分近視
3. old buck(雄鹿,公羊)【熟人間的稱呼語】老朋友
4. put a bug(臭蟲) in sb.’s ear事先給某人暗示(或警告)
5. a bull(公牛) in a china shop(瓷器店)魯莽闖禍的人
6. You can’t sell the cow(奶牛) and drink the milk.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7. to eat crow(烏鴉)忍氣吞聲
8. a white crow稀有的東西
9. a white elephant(大象)【比喻】無用而累贅的東西;沉重的負擔
10. fox’s(狐貍) sleep假睡;假裝的漠不關心
11. ride the goat(山羊)加入秘密團體
12. cook sb.’s goose(鵝)徹底挫敗某人的計劃
13. a set hen(母雞)討厭的人
14. sell your hens on a rainy day虧本出售
15. hens and chickens(小雞)【植物】屋頂長生花
16. have a monkey(猴子) on a house抵押房屋
17. a monkey with a long tail抵押
18. drive one’s pigs(豬) to market打鼾
19. a black sheep(綿羊)敗家子;敗類,害群之馬
20. the sheep and goats好人與壞人
篇7
但現實情況是,不同于對“視差滾動”技術的一致贊譽,人們對“無限滾動”所帶來的體驗卻毀譽參半。支持的人認為,無限滾動這一神奇的設計模式通過設置一連串不間斷的誘惑內容,誘使讀者加快瀏覽速度,既保持了他們集中的注意力,又極大地刺激了他們對內容的渴求欲望。而反對的人則認為,沒有終止的網頁設置讓瀏覽者無所適從,毫無位置感和空間感,容易讓人產生一種無可名狀的急躁和不安定。
即便如此,無限滾動還是成為當代網頁設計的重要技術革新和發展趨勢之一。無限滾動的方式不一,單一的直線豎向或橫向滾動是其中最為簡單的模式。Eureka是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尤以手機軟件見長。網站以黑白色彩的城市建筑與其水中倒影作為背景圖案,通過設置統一的色調風格與背景形式,實現網站內容在豎向滑動時能夠連續接龍式呈現,并且毫無違和感。有的網站則綜合了橫縱兩個方向,以全部內容為一個整體組塊,在網站頁面上以連續方式無限鋪展開來,以滿足任何尺寸顯示設備的無限要求。FENDI(芬迪)是意大利著名奢侈品品牌,其“芬迪生活”(fendilife.fendi. com)主題網站主要展示了芬迪產品在舞臺秀場和
圖三
現實生活中的時尚風采。網站收集了約20條產品展示視頻,并以方格形態進行了切分與組合。這20段視頻所對應的方形連同幾張靜態輔助圖片組合成一個規整的矩形圖案,并以此為單位在橫縱兩個方面進行重疊延伸,形成了一個可適應不同顯示尺寸的循環滾動頁面(圖一、圖二),近似于一種全景式的視覺呈現。
除了水平與垂直方向的循環滾動,網站還可以從一個中心延伸出去,創造一種焦點式滾動,或者結合視差滾動,沿著不規則的線路做趣味性的變化設計。前者如Htcone手機品牌傳播網站(one. /experienceit,圖三),其采用了“畫中畫”的方式生動呈現該型號手機“360度全景”、“高品質音效”、“弱光拍攝”等五項特色功能。在每一個頁面中,都有一部手持HTC手機作為視覺中心,隨著鼠標的滑動,畫面向手機中的內容延伸或跳出現有畫面,向外伸展,創造出一種立體縱深感,使無限滾動循環從二維平面拓寬到三維空間。后者則如俄羅斯一家名為Fantazista的足球技術培訓學校的官方網站(en.fantazista.ru,圖四)。Fantazista意為幻想曲,同時也是日本一關于足球的漫畫和影視作品的名字。足球運動有時候確實充滿了奇思妙想和創造力,尤其是某些絕妙的假動作,巴西足球運動員就常被人用“桑巴舞步”來形容其動作的華麗。而這個以教授少年足球愛好者個人技巧為主要內容的足球培訓學校,其網站風格也可以用“夢幻”來概括。網站以足球運動員變化的腳下動作和不同方向作為頁面內容的轉換路線,各種箭頭、圓圈標記作為頁面背景圖形。隨著鼠標的滾動,頁面內容沿著上、下、左、右、翻滾等不同方向運動,一方面遵循了背景圖形所設置的行進路線,另一方面又充分展現了足球動作的美妙與奇幻,瀏覽體驗大不相同,給人印象極為深刻。
網站設計的無限滾動模式一方面體現為網頁內容的循環呈現,我們可稱之為“無始無終”;另一方面則表現為網頁內容的射線式無限延伸呈現和列表,我們稱之為“有始無終”。瀑布流可以看作是后者的一種體現。實際上,這種“有始無終”的設計樣態更適合于社交網站——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和最直接的空間內將瀏覽者可能感興趣的內容信息呈現出來,無需更多層級的篩選和搜索,提高了信息獲取的效率,滿足了瀏覽者的惰性心理,也實現了網站設計者對瀏覽者的有效引導和有目的推送。
在對無限滾動模式的優劣勢探討中,我們有這樣的發現,這種為眾人追捧的獨特設計似乎更適合觸屏終端的網頁瀏覽——相比較鼠標的滾輪,手指的快速滑動來得更快捷、便利,也可更舒適和輕松。不管怎樣,無限滾動作為技術創造藝術的典型代表,為人們的網頁閱讀創造了一種嶄新的體驗,即便它有時可能還不那么盡如人意。
鏈接
Pakadlabezdomniaka.pl
波蘭某動物保護組織網站。網站選取了十只動物與它的所有者或相關者,將動物的半張臉同相應的人的半張臉結合在一起,作為一幅頁面的核心內容,點擊頁面兩側的“+”、“-”符號,則完整呈現動物或人的頭像,以及他們的詳細介紹或心理感受。
.co/siembra
為兒童身體康復募集資金的公益網站。網站設計了一株開滿鮮花、結滿果實并不斷向上生長的樹,藤蔓直插云霄既象征兒童的健康成長,又在展現募集資金的不斷增加。網頁左側設計有表示資金數量的刻度,右側則依次呈現捐款人的各種信息與夢想留言。
美國TCM經典電影頻道夏季(8月份)影視預報網站。網站設計了31名經典影視明星的頭像側影,并對應8月份的31天。31個影星頭像形成無限循環滾動,就像是一盒不斷循環播放的膠片講述著一部永遠沒有終結的老電影的故事。
En.skittles.ca
“發現彩虹,品味彩虹”彩虹糖體驗與社交信息網站。數不清的消費者響應品牌號召,將他們在生活中發現彩虹的經歷和情感體驗,以及品嘗彩虹糖的獨特感受發表到網站上。這些數不清的體驗信息組成一條沒有盡頭的彩虹,從網站上方向下部無限延伸。
篇8
關鍵詞:動物生物學;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6-0044-03
隨著以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為重要標志的科學技術革命飛速發展,學科領域不斷分化,新興、交叉、邊緣科學不斷涌現?,F代科技發展的趨勢必將給高校的教學工作帶來深刻的影響,這使得傳統意義上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面臨改革的機遇和挑戰。動物生物學作為生物科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內容主要講授動物界各類群的形態結構特征、生理機能、生活習性、生殖與發育、起源和演化、地理分布等。通過本門課程的講授,使學生掌握動物生命活動的各種基本現象和理論,動物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的關系,動物與環境的關系,動物個體發育與系統發展的關系,了解現代動物學的新理論、新進展及發展前沿動態。由于動物生物學是由原來的普通動物學、動物生理學、生物進化論及動物生態學等多門課程改設而來,故其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需要進行改革。根據2l世紀初我國普通高校生命科學專業的動物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本著“優化知識結構、重視能力培養、加強素質教育”的原則,筆者在結合我校精品課程建設以及總結動物生物學課程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動物生物學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
一、動物生物學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
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教育改革深化的標志。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內正得到廣泛的關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動物生物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一方面它有自己獨立的研究領域,需要獨特的研究方法對其進行研究;另一方面,動物生物學內部也發生著學科分化,產生了許多分支學科,如果不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則很難掌握動物生物學的全部內容。另外,不同專業由于今后的就業途徑不同,對動物生物學知識的需求和依賴是有區別的。因此,不同專業動物生物學課程設置應有所不同。動物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以“優化知識結構、重視能力培養、加強素質教育”為原則;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基礎性、實踐性、探索性、應用性和前沿性為主線;以優化教學內容、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為重點;以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為保證;強調知識的前沿性及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簡化或淡化本課程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理論性,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通過動物生物學課程的學習,學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動物生物學知識、基礎的研究方法,還必需具備良好的動物科學實驗素養,并對動物生物學及其應用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動態和前沿知識有所了解。
二、動物生物學教學內容的改革
以新時代的要求指導高校動物生物教學改革,教育應與社會需求接軌。市場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需要是教育發展和改革的指導方向,新疆大學作為全國“211工程”綜合性重點學校,學校培養人才更應當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所以在教學改革的根本問題上即課程內容上要進行與社會需求接軌的改革。例如:增設資源動物多樣性與保護及其合理開發、有害動物的生物防治、經濟動物等飼養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內容,以豐富目前的動物生物學內容,這樣才能達到教改的前瞻性。根據生命科學不同專業培養方案,對動物生物學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必要調節和整合。隨著新的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涌現大量的新理論、新知識,對此我們及時把它們充實到動物生物學的教學內容中。日常教學中注意新知識與傳統基礎知識的銜接,讓學生明白新知識的根源在哪里和新知識應用的方向是什么。在教學中引入這些新知識的方法就是對教材的適當調整,做好對新知識的引用,是新知識和原有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讓學生充分認識知識體系的連貫性。教學課時的限制是課程改革的約束,要使教學更具實用性、時效性,就要對現有的課程進行刪減。在反映原動物生物學課程基本內容的同時,適當刪減進化關系不明確、親緣關系不清楚、與人類關系不密切的部分和分類地位有爭議的小門類,如櫛水母動物門、紐形動物門、舌形動物門、星蟲動物門等;減少部分形態結構的描述,增加了能拓寬學生視野、更好地理解動物生命活動和人類對生物保護方面的內容,如講授各類群時,重點介紹國內外研究動態、區內研究概況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增加了動物多樣性及保護的內容。盡量避免與后續課程內容上的重復,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整合,如動物細胞相關的內容、動物進化概述、動物與環境關系等安排到后續課程細胞生物學、動物進化論、生態學等中講授。
三、動物生物學教學內容改革的具體方案
構造動物生物學新的課程內容要根據專業和學歷層次貫徹少而精,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將課程體系進一步整合、優化,在課程內容編排上以動物系統發育為主線,闡述動物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以及在動物界的位置、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在講述過程中基礎理論多講,重點、難點多講,中學階段學過的內容少講或不講,如動物細胞,重點講授細胞的超微結構,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亞顯微結構不講。適當增加細胞分化的內容為以后學習組織的概念打好基礎。講授細胞分裂、細胞全能性時,重點介紹動物組織培養技術、轉基因技術、克隆技術、基因敲除技術,簡化細胞顯微結構和分裂內容。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動物生物學課率先利用CAI課件進行授課,使課堂教學煥然一新,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動物生物學的積極性,使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增強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本學科及相關學科最新研究動態,如禽流感傳播源、動物克隆技術、動物資源動態、模式實驗動物研究進展、動物分類變化等。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本地的國民經濟建設實際需要,增加一定數量的應用性內容,如經濟動物養殖,植物病蟲害及防治、生物環境評價等。動物生物學課程與自然和社會關系密切,除加強實驗教學,還要兼顧野外實習。我校地處天山北麓中段,生態環境特殊、動物資豐富,其自然資源調查與研究對學科的建立有重要的影響。為充分體現寬口徑的專業覆蓋和多樣化的人材培養模式,增設資源動物學、昆蟲學、經濟動物飼養等選修課和學科前沿等專題講座。由于課時限制,動物生物學的許多內容不可能都進入必修課內容。因此,開設一定數量的選修課和專題講座,對于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一步深入學習動物生物學的需要,以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動物生物學實踐教學內容改革
從加強基礎、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教學目標出發,對動物生物學實驗內容,通過精選和更新、調整與整合,刪去了一些與其他課程重復的實驗;減少部分形態結構的單項性實驗,改變了動物學以動物形態結構、解剖和分類為主的驗證性實驗體系。如將在其他實驗課中開設過的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動物細胞形態結構與類型等實驗刪除;精選、重組了一些綜合性實驗,如將蛔蟲及其他線蟲、環毛蚓及其他環節動物整合為蛔蟲與環毛蚓的比較實驗;軟體動物河蚌與烏賊比較實驗、節肢動物棉蝗與蝦的比較實驗;將蛙的皮膚、骨骼、肌肉及內部解剖重組為包括形態結構、基礎生理、行為分類等內容的綜合系列實驗;增設了草履蟲的形態結構與生命活動、魚的系列實驗等綜合性實驗;昆蟲的采集、標本制作及其分類鑒定等設計性實驗。建立了一個“基本實驗一綜合性實驗一設計性與探索性實驗”一體化的實驗體系,從而加強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互補作用,在促進了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同時,又兼顧到學生的獨立思考、綜合分析、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動物生物學課程與自然和社會關系密切,除了加強實驗教學外,還要兼顧野外實習。我校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動植物資源豐富,可利用的經濟動物、藥用動物種類多、分布廣。在野外實習中采用短途實習和長途實習相結合的方法,有效增加了學生接觸不同生態環境的機會,改進了傳統的標本采集為主的實習方法。
五、動物生物學教學方法的改革
根據動物生物學課程所涉及的各部分內容的特點及其相互關系,圍繞教學重點,靈活地采取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多媒體教學。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課堂教學已不僅停留在講述和板書上,再加上課時的壓縮,因而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成了高校教改的必然趨勢。動物生物學中有關動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等內容更需要直觀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是無法從動物實際的結構形態來進行教學,這使得在學生腦海里不易建立起清晰的形態概念,很難引起學生學習動物學知識的興趣。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動物生物學”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我們在課堂講授中主要使用本課程組自制的動物生物學課件,同時也利用購置的一批CAI課件和DVD、VCD光盤作為教學參考資料,豐富了教學內容。課堂講授結合影像、照片、實物展示進行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和快速性有利于學生理解形態結構、行為生態、分類特征等生物學知識,由此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及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從而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2.啟發式教學。采用課堂討論的啟發式教學,提出若干問題,有意識地讓學生自行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將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改變為雙向互動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轉變角色,啟迪思維。在講述節肢動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時,先舉幾種重要類群的分布概況,啟發學生思考節肢動物對各種環境的廣泛適應的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特點,如身體結構與體壁、體節與附肢、口器與足型、呼吸器官與排泄器官等的多樣化類型及其生活習性的關系,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水生種類與陸生種類的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的區別,然后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對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總結。啟發式教學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提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答案。
3.探究式教學。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原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針對這門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開列了若干專題或問題。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或通過網絡去查找資料,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一定的時間或者是利用課外輔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發言和討論。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動物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而且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教學內容改革和提高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講述動物排泄系統的進化時提出原腎管和后腎管的異同,讓學生注意課堂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與課下研究性課題開展相結合,綜合分析如何才能得出這些結論。學生既查閱文獻,又開展證實研究,如進行動物標本采集(以渦蟲示變形動物大原腎管,以蚯蚓示環節動物的后腎管),解剖、制片、染色、綜合利用顯微鏡觀察、顯微照相、繪圖比較等,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構建知識。
4.實驗教學及實習方法的改革。我院開設了生物科學開放實驗室,針對一些專業性強、周期長的實驗,我們不定期對學生開放實驗室或提前允許其進入相關研究室,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實驗室對照實物進行預習或參與導師的相關科研項目。這樣做學生不僅可以發揮各自優勢,而且可以加深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大大提高動手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方法上改革了以前教師先講、學生后做的傳統方法,針對不同的實驗類型,采用不同的實驗教學方法。如原生動物生命活動的觀察、蛔蟲與環毛蚓的比較、棉蝗與螯蝦的比較等驗證實驗,由學生作預習報告,事先提出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帶著問題進行實驗,并在實驗過程中加以解決,實驗報告重點強調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真正增強實驗效果。針對魚類系列實驗、兩棲類系列實驗等綜合性以及校園無脊椎動物群落多樣性調查和校園脊椎動物物種多樣性調查等設計性與探索性實驗,由老師指導,提出研究方向,然后由學生查找有關資料,確定實驗內容,自主完成實驗設計,老師指導完善實驗設計,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實驗。要求學生在撰寫實驗報告時采用生物統計學方法處理實驗數據以及進行相關分析等。在野外實習中采用短途實習和長途實習相結合的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學生接觸不同生態環境的機會。利用為期一周的短途實習時間到荒漠、沙漠、濕地、水庫以及天山野生動物園去進行參觀實習,長途實習常到指定的山地進行為期兩周的集中實習。野外實習內容上,把以前的采集標本以及制作標本的實習方法改為動物種類及其棲息環境的觀察,通過攝影、攝像及數碼照相等記錄觀察結果,然后進行比較、統計分析,在不采集標本的前提下,取得較好的實習效果。同時,我們在實驗教學及實習過程中,增強討論式教學,特別是針對有共性的問題,通過討論使學生更深入了解實驗的內容,并做到心中有數,有事可做,在動手、觀察和思維能力上得到真正提高。
5.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學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起著調控教學活動的作用。對于動物生物學考核,不僅要考查學生對動物生物學知識、技能的掌握,還要注意考查動物生物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為此,我們采取了靈活多樣、全過程的考核方式,改變了以往以閉卷考試作為最主要考核方式的做法。在整個動物生物學考核過程中,我們改變過去以閉卷考試作為最主要的教學評價方式,注重了過程考核,采取了以下方式:①出勤考核:根據現在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課前或課后點名等不定時點名方法;②平時作業考核:有課堂作業、課外作業、平時課外觀察小報告等;③課堂提問及討論考核:有課堂個人提問、分小組提問等;④期末考試等為一體的多種評價方式,并將各種考核成績按10∶10∶10∶70比例匯總成最后成績。另外,針對實踐教學實施了實驗考核和實習考核成績單獨計分的方法,考試方法也由過去單一的閉卷考試形式,改變為考查課程可閉卷或開卷或撰寫論文等多種考核形式,從而也改變了學生考前死記硬背,為考試而學習的應考現象。這種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不僅注意到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訓蒲,朱偉義.普通動物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82-136.
[2]Richard D.Jurd.Instant Notes in Animal Biology[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57.
[3]許崇任,程紅.動物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1-253.
[4]周亞平,白濤,袁風輝.動物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華東理工學院學報,2006,25(1):86-90.
[5]吾瑪爾?阿布力孜,吳旭.動物生物學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生物學雜志,2005,22(6):52-55.
[6]吾瑪爾?阿布力孜,馬合木提?哈力克.在動物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J].高等教育研究,2009,(3):81-84.
篇9
【論文關鍵詞】任務驅動 商務英語 課程教學
【論文摘要】任務教學是建立在語言學習和課堂教學研究基礎上的一種新的教學法。論文首先分析了商務英語課程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各種弊端,然后簡要介紹了任務驅動教學與商務英語課程的聯系。最后,論文討論了任務驅動教學在商務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問題。
商務英語課程主要培養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較好的相關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質,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往、商務交流、磋商、談判等能力。商務英語課程是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
1.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
顯然,商務英語課程的實質是商務背景、專業知識和語言三方面的綜合運用,具有專業化、口語化、較強的針對性等特點,因此實用性應該是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的最大要求。然而,實際教學效果卻與目標相差甚遠。
1.1 側重于知識的傳授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側重于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機械地、單方面地向學生講解詞匯和規則,語法翻譯成了基本手段。講解課文,解釋詞語,說明專業詞匯是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而練習也缺乏真實場景,過于強調語法,學生憑記憶答題,不需要更多的思考。這實際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側重于知識的傳授,很容易造成英語強運用弱的教學效果。
1.2 課堂教學缺乏真實性
首先是教學材料的真實性問題。不可否認,目前許多商務英語教學材料確實選自原版的報紙、雜志,但這還不夠。一個普遍的問題是,選用的材料過于專業化和理論化,或者僅僅是專業詞匯的列舉。這必將導致教學材料過于重視語言、語法規則或功能的學習,而不能解決實際的商務問題。因此,教師應注重選擇來自真實商務領域的素材,要把握選材的現時性、題材的多元化、體裁的多樣性和材料來源的廣泛性,例如:報刊及廣告中的內容,或者旅館住宿、時刻表和飯店菜單,或者公司年度報告、合同、信函、產品報告冊,或者外貿業務活動中的詢盤、報價、訂購與確認等等。
其次教學任務缺乏真實性。課堂教學的任務應該注重學生要完成的任務與實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商務場景相吻合。只有符合語言使用的真實條件,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顯然,教師和學生不是為了學習語言本身,而是為了表達實際商務活動的意義,這才是真實的教學任務。
1.3 強英語淡商務
目前,很多商務英語教師自覺不自覺地將商務英語當成一般的英語語言看來上。教師往往比較注重解釋相關詞匯,疏通語法,將課文翻譯一下就完事了,至于如何指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表達技能,如何同外商進行交流,妥善解決和處理商務上的實際問題則淡化處理。這難以達到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商務英語中,英語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其最核心的要求是精通商務活動。因此,需要注重對教師商務知識的培訓,也就是強調“英語強、業務強”的“雙師型”。
2.任務驅動式教學
2.1 任務教學法含義
任務教學是當今高等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法,在教學原則上提倡“意義至上,使用至上”。美國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醫學院、工學院、法學院等注重能力培養的學科有40%的課程采用這種方法或類似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教學法以解決某一與現實世界有聯系的問題為出發點。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首先呈現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然后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執行各項任務,最后在教師指導下各小組進行交叉分析和評價。
2.2 與傳統教學法的區別
傳統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而任務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傳統教學法以書本為中心,而任務教學法以任務為中心。因此,以任務為本的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因,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其了解自己的認知能力,并發展這種認知能力。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任務教學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響。當學生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具體任務后,學生往往會有較大的成功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熱情。而傳統的教學法往往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2.3 商務英語與任務教學法
如前文所述,商務英語主要應用于特定的商務活動,在實際商務活動中,英語主要應用于電話、會議、社交、談判和報告中。實用性是商務英語課程最大的特點。商務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和加強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和對外交往的能力,為今后在工作崗位上盡早適應環境,為開展對外交往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與公共教學中的基礎英語教學不同,商務英語教學不再側重于對語句、生詞和語法的講解,而側重于使學生運用已經具備的英語技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商業管理各領域的專業詞匯,熟練地運用專業語言,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參與商業談判。商務英語課程的這種特性決定了該課程必將蘊含實踐性極強的豐富的任務。因此,完成與現實環境較為吻合的任務比掌握語句、生詞和語法更為重要。由此看來,商務英語課程比較適合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
轉貼于
3.任務驅動教學的實施
3.1 構建任務目標體系
任務型教學的關鍵在于構建任務目標體系。如何構建一個既有難度,又有可行性的任務是每個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要充分重視任務的設計。任務設計必須具有意義性、可操作性、真實性、差距性和拓展性等。任務有二種:封閉型任務、開放性任務。封閉性任務要求每個學生都應自主完成的任務。例如在學習英語自我介紹時,可以布置這樣一個任務,讓每個學生先寫制作一個英語簡歷,然后到網上申請一個電子郵箱,并通過這個郵箱向教師發送。顯然,發送一封帶有附件的電子郵件是一個封閉性任務。而開放型任務是一個任務框架,允許學生根據自身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和設計任務類型和任務主題。例如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個商務英語問卷樣本,要求學生自主設計基于商務英語談判的問卷調查。問卷的形式和類型由學生自主確定。
在構建構成中,師生應當明確各自在不同階段的任務與要求,并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務的意義,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要特別注意的是,設計任務時要注重如前文所說的真實性。
3.2 構建學習小組
分組教學可以將學生任意分組,但應該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以形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學習互動。一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質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組成員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二是各組人數適宜。每組以4-5人為宜,太多不利于交流,太少又不利于學生間的互助和交流。三是內部應有一定的分工,力求使每個成員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彌補學生的不同差異,可以定期進行角色變換。讓每個成員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例如在學習商務英語洽談時,可以根據實習角色讓學生分別充當生產商、經銷商、供應商等角色,在各角色都掌握了自己的角色職責以后,再實行角色轉換,充當另一個角色。這樣一輪下來,學生對各角色的洽談技巧都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了。
學習小組構建后,教師應檢查每一任務組的想法,詢問其所選擇任務的原因并確定是否可行,確定每一任務組的最終任務。教師還應要求各任務小組在課后進一步分解和設計任務,即將任務具體到每一個小組成員。
3.3 任務的交叉評價
各個任務小組在指定期間完成任務后,需要在課堂上進行交叉評述。首先由各小組選出陳述手進行陳述,教師則可以向學生強調口頭陳述所需要的技巧,例如眼睛的交流,手勢的使用,以及音量的把握。其他小組則對其進行評價,教師則這個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任務的特點,介紹評價時的注意事項。
交叉評價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得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則是核心,是使車輪轉動起來的發動機,把學生的潛質發揮出來。當學生的話題和問題被小組認為是有效并被采納的時候,很多學生感到加強了合作意識。在活動進行中,學生可以與老師探討如何更深層次地解決任務中的問題,例如自我介紹任務使得他們感受到對表達練習的欠缺以及進一步提高能力的迫切。很多同學擔心自己的表達不確切,或擔心要陳述的問題由于表達不準確而影響了小組的發揮。這樣一來,學生無形中促進了對于商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有效地鍛煉了商務英語的交際能力。
4.結束語
總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它以探索問題來引起和維持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去積極學習。這種扎根于語言學習研究和課堂教學研究,以提高學習者的實際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為突破口的教學模式,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輝.關于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真實性問題[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2]楊晶,李燕.大學英語視聽說課中的任務教學活動設計[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3).
[3]張珊珊,崔秀紅.外語教學中的任務教學[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4).
篇10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VB語言;高中信息技術
任務驅動法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通過完成大、小任務為明線,以學生通過教學后應達到的教學目標為暗線,是一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雙主線教學方法。它能夠很好應用于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任務的設置,學生可以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對新知識進行有意義的建構。
長期以來,基礎教育強調接受學習,學生死記硬背,學習主動性很低。而新課標則提出倡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很明顯,傳統的講授法已經不太適用于新課程的教授,而任務驅動法這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方法則很好的適用于新課標的實施。
任務驅動法教學案例的設計
1.分析學習內容
本節課內容講述了VB語言的基本知識(包括VB程序的基本部分、基本數據類型、常量與變量、運算符、函數和表達式),VB可視化程序的開發環境,屬于基礎性、概念性知識。要求學生掌握VB的基礎知識,并且熟悉VB開發環境。
本節課雖然屬于概念性知識,但是其知識點大都在實踐操作后才能領悟,尤其是熟悉VB的開發環境。選擇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將原本枯燥無味的概念轉化為學生的實際操作,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習者特征分析
通過高中數學必修模塊4.1“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部分以及本模塊第一章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經歷了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對VB開發環境有所了解。本節課有關概念和數學課中有相通的地方,學生具有相關的數學基礎,因此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但對于不同的地方,少數學生變通能力較差。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有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經歷,并且已經能夠進行信息搜索與處理的學生,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但學生的編程的起點水平并不一致,教學中要關注全體學生,變學生的個體差異為資源,發揮同伴互助作用,共同提高課堂效率。
3.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設計與教學效果評價的依據。根據課標要求以及對教材、學習者學習特征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VB的基本數據類型、常量、變量、函數、表達式等基本知識;熟悉VB的開發環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案例學習,掌握VB的基本知識;通過探究活動,熟悉可視化程序的開發環境、了解各個控件的功能與使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案例學習,了解生活中的算法,將信息技術作為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4.任務的設計
教學過程中任務的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與知識點緊密相關,整個任務能蘊含絕大多數知識點,通過任務的完成能夠突破重難點;
其次,任務需是可操作性、并且具有層次型,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下并在當前教學條件下完成;
最后,任務需要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以上原則我設定了以下的任務:
任務一:根據提供的“圓的面積”的程序以及教師所提供的閱讀資料,分析代碼組成,初探VB的基本數據結構、常量、變量等成率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
任務二:啟動VB,進入集成開發環境,觀察各菜單項及其子菜單項,完成表格填寫。
任務三:探究工具欄各圖標的名稱、功能,并整理成word文檔。
任務四:通過查閱“幫助菜單”,了解工具箱、代碼窗口、窗體設計窗口、工程資源管理器窗口、屬性窗口、窗體布局窗口的作用,并將其整理成word文檔。
5.教學過程的設計
(1)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教師展示VB程序作品,并邀請學生上臺演示。學生觀看、操作VB小程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任務設置,初探新知
教師演示“圓的面積”程序,并展示其代碼。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完成任務一的探究。
學生完成任務一后,教師組織進行堂上測驗,強調變量的合法命名以及表達式的合法使用。
教師組織學生完成分組,指導學生完成任務二、三、四。
(3)匯報展示,升華知識
完成全部任務后,教師指導學生講所獲得資料進行整理,形成PPT,并抽取小組進行任務匯報,學生進行補充、提問、評價。
(4)實踐代碼,探究VB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圓的面積”程序,編寫“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程序,并調試在VB進行運行。
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程序進行展示交流,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取長補短。
針對學有余力的同學設置拔高部分,通過改變某些數據的數據類型,判斷程序代碼的不同,進一步進入探究VB數據類型。
(5)課堂小結,歸納知識
師生一起總結VB語言的基本知識,描述VB的開發環境。教師強調表達式的注意事項,從括號、運算符、標點符號等易出錯的地方說明。
6.學習評價
針對VB基礎知識,利用課堂測試習題,了解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
針對同學在任務中的表現以及對于程序代碼的評價,利用留言板進行網上評分,采用組內互評、小組互評與老師評價,并通過統計評價的結果對學生這節課的學習成果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提高。
以上就是我根據任務驅動法所設計的教學設計。通過任務驅動,學生在做中學,完成新知識的建構。通過分層教學,使不同的同學都能夠得到提升。
任務驅動法引用于教學課堂實施簡單,操作靈活,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操作性、實踐性強的教學內容的有效方法。但我們不能濫用任務驅動法,應分析教學內容,考慮其適用性,確保這一方法運用的恰當、合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