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橋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08:1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橋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當太陽早早地從嚶鳴湖里蹦出來時,尋知橋已經精神抖擻地屹立在湖上,開始工作了,為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帶來了好的開始。
夏天,知了在樹上叫著:“熱啊,熱啊……”柏油路融化了,小徑上一個行人也沒有,可尋知橋不顧烈日炎炎,還是巍然端坐在那里,為夏日增添了一處美景。正如樊發稼詩人在《橋之思》里寫到:“各種造型優美的橋,在給人方便的同時,裝點著鄉村和城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睒蛳聺M湖碧綠的荷葉和粉紅的荷花,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遠處的白鷺翩飛,偶爾金雞獨立在橋上,也許它們正在講述著尋知橋和嚶鳴湖的故事吧。野鴨“唧唧”叫著,突然消逝了,湖面上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不一會兒,“唧唧”的叫聲又從幾米外傳來。哦,原來它和小魚小蝦在玩潛水游戲吧?
秋天,大雁南飛。金風輕拂,橋旁的銀杏葉從樹上飄落,像一只只金黃色的蝴蝶翩翩起舞。秋風婆婆送給尋知橋一件禮物——一件由黃葉織成的大衣,把尋知橋裝扮得更加嫵媚。大學生們勤奮學習,沒時間在尋知橋的“懷抱”中駐足停留,尋知橋不但不生氣,反而開心地為大家服務,為大學生們迎來送往。
篇2
實踐中,我研究了多種方式教學生學習描寫、練習描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絕大多數學生都有了明顯提高,作文越來越細致、生動、有趣味。
一、讓學生體會到描寫的重要性,自發地愿意描寫
我在課堂上經常采用的辦法是,把有描寫的句子和沒描寫的句子放在一起,讓學生對比,讓他們感覺描寫的重要性。比如我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句子:
A:他非常著急。
B: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走來走去,一個勁兒地撓頭皮。
我講:“這兩個句子,都是說人很著急,表達的意思一樣。對嗎?”
學生們說:“對!”
我問:“你們覺得哪個好?”
學生都說:“后邊的句子好!”
我問:“為什么覺得好?”
學生說:“后邊的句子,讓人好像看見了他著急的樣子!”
我說:“因為后邊的句子描寫了,前邊的沒描寫。前邊的雖然說明白了意思,但是干巴巴的,最多得10分;后邊的生動、鮮明,能得100分。一個句子,就差這么多分!”
我繼續啟發:“你們愿意自己寫出10分的句子?還是寫出100分的句子?”
學生都說:“愿意寫出100分的句子!”
我說:“那么,你們就要學描寫!會描寫了,你寫的句子,就是100分的!”
我繼續用例子啟發他們,加深認識:
A:他非常生氣。
B:他氣得咬牙切齒。
我問:“這兩個句子,都是說人很生氣,表達的意思一樣。你們覺得哪個好?”
學生都說:“后邊的句子好?!蔽覇枺骸盀槭裁从X得好?”學生說:“后邊的句子讓人仿佛看見了他生氣的樣子!”我說:“因為后邊的句子描寫了,前邊的沒描寫?!蔽依^續舉例子:
A:媽媽看見我會做飯了,很高興。
B:媽媽看見我會做飯了,高興得向我翹起了大拇指。
我問:“這兩句意思一樣嗎?”
學生:“一樣!”
我問:“哪句好?”
學生們異口同聲:“后邊這句好!”
我問:“為什么好?誰能說說?”
大家紛紛發言,最后結論是:后邊這句寫出了高興的小動作,描寫了,所以好。
通過不斷啟發,學生們明白了為什么有的作文干巴、無味,有的作文生動、有趣,明白了“描寫”的重要,所以要努力學描寫,爭取自己的句子得高分。
在學生對描寫有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我教給學生關于描寫的一些概念:
1.描寫就是把事物的樣子寫出來。
2.描寫的作用:描寫越細致,作文越生動、好看。
二、概括為兩種寫法,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作文是哪一種
我把學生的作文概括為兩種寫法:
1.流水賬式的寫法;2.細致、生動的寫法。
我給學生講:這兩種寫法有什么區別呢?流水賬式的寫法,光說事情的大致過程,沒有描寫,別人看完后,光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卻想象不出當時的場面、情景,留不下什么印象;細致、生動的寫法,不僅能寫清楚事情的過程,還對當時的環境、氣氛、場面進行描寫,更重要的是對人的語言、表情、心情(甚至臉色、眼神、語氣、小動作)進行描寫,別人看完后能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想象得出當時的場面,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生動、活潑、好看、有滋有味。
為使學生深化對這兩種寫法的認識,我多次舉課文中的例子(如《桂林山水》中關于山、水的描寫,《盧溝橋》中關于獅子的描寫),使他們逐漸認識這兩種寫法。比如我在黑板上寫下《盧溝橋》中的這段:
這些石獅姿態各異: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嬉戲,有的像在傾聽流水聲,有的像在檢閱橋上的車馬……
我問:“這句話只用‘這些石獅姿態各異’一句,也能大致表達出這個意思,是‘流水賬式的寫法’??墒?,你們想象得出這些獅子的樣子嗎?作文有這么有趣、好看嗎?”
學生們都說:“沒有!”
我講:“課文這一段之所以好,因為寫出了小獅子各種樣子,就是‘細致、生動的寫法’?!睂W生們一下子明白了這兩種寫法的區別,在效果上差別會如此之大。
我讓他們去看看自己的作文是哪種寫法?他們看了后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大多數是“流水賬式的寫法”,有的好看、有趣的地方,正好無意間采用了“細致、生動的寫法”。他們知道了,自己寫作文,應該有意識地運用“細致、生動的寫法”。
這天,我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看到一個學生寫自己的小狗“雪球”,寫了這樣一句“我把它放在車筐里,它一路上老是亂”。我想起馮驥才先生的《珍珠鳥》中有一段寫珍珠鳥調皮的,正好給學生對比著講。
課堂上,我先讀了學生寫小狗的這一句,講:“這一句寫得太粗略,是‘流水賬式的寫法’。如果采用‘細致、生動的寫法’,作文能加30分!”怎么寫呢?我說:“我們看看大作家馮驥才的寫法吧!”我在黑板上抄下《珍珠鳥》中的一段:
這小家伙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給學生講:這是大作家寫珍珠鳥的調皮樣子,多么細致!我們同學寫小狗的調皮樣子,只有一句“路上老是亂”。大作家寫得好、有趣,是因為描寫得細致、生動,讓人跟親眼看見一樣。
學生們紛紛發言,說出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同學寫小狗,用的是“流水賬式的寫法”;大作家馮驥才寫小鳥,用的是“細致、生動的寫法”。
篇3
不信的話,請看一位同學寫的《新風贊》――
春天的一天,紅日當空,路上的柏油好多地方都被曬化了。我和夏明同學放午學后一道回家去。來到勝利橋邊,我倆看見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正拉著滿滿一板車生姜,往橋上爬,當姜車爬到橋半坡時,老人怎么也拉不上去了。只見人在拼命地用力拉,作了一次次努力,可是車子仍然停在橋坡上。這時,一位騎自行車的工人恰巧路過這兒。他想到雷鋒同志為人民做好事,又想到助人為樂是勞動人民的優良品德,連忙下車,大步迎上去,幫老人把姜車子推上了橋。老人邊擦汗邊說:“你真是一個新時代的好電工,你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蹦俏还と诉B忙說:“別說啦,別說啦!這是我應該做的。在助人為樂方面,比起雷鋒同志來,我還差十萬八千里呢!再說,我們小組所有的同志基本上都比我做得好?!闭f完,就兔子般一溜煙地跑走了。
初讀乍看,文字一大片。細加推敲,文章的問題可不少哩!
篇4
作文批改的方式多種多樣,用得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用得不好,也會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因此,作文批改方式的變革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評價方式
(一)協商評價。
作文中有時會出現令教師疑惑不解的情況。例如,一個作文基礎較差、平時作文不認真的學生,有時作文卻寫得非常好,他是有了突出的進步,還是搞了虛假作文呢?又如,一個學生的家境很優越,可在作文中他卻把自己的母親描述成了一個終年臥病在床的癱瘓病人。還有,在作文中描述自己半夜發燒,母親背著“我”步行一小時送我到醫院治療。很顯然這些事例很假。為了實事求是地批改作文,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防止抄作文和虛假作文情況的發生,我采取了當面了解情況、協商批改的評價策略。告訴學生記敘文只有原汁原味地反映自己的真實生活,才能感情真摯,以情動人。
(二)延時評價。
學生的知識基礎、作文水平、學習態度是不平衡的。為避免學生作文得分太低,心理壓力太大,可采取暫不評判的策略。等學生弄清作文的欠缺之處,將作文修改之后再進行評判。例如,在記敘文細節描寫訓練時,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外婆的手布滿皺紋”,可見他沒有掌握細節描寫的技巧。這時,就可以對學生的作文暫不評分,指導他去閱讀細節描寫的文章,等學生理解并模仿后再進行評判。后來學生將這段文字修改成“外婆布滿皺紋的手在水里舒展開來,如一朵怒放的”。這種延時評價,既收到提高作文水平的效果,又不傷害學生的心靈,增強了學生寫作文的信心。
(三)自我評價。
學生在作文訓練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作文中應允許學生出現劣作。關鍵是督促學生自己進行診斷分析,并在作文旁邊寫好分析記錄。例如,在練習《面對疤痕》時,一位學生在自己的作文旁作了如下分析“文章寫了疤痕的來歷而沒有涉及面對疤痕的心路歷程”。在練習《花落春猶在》時,一位學生對自己的作文作出分析“沒有寫出‘花’和‘春’的比喻義”。剛開始時,學生有些不習慣,也很費勁,很難找出自己作文中的毛病。但實踐證明,這樣做能使學生及時地了解有關自己作文學習的信息,培養自我糾錯的能力,對提高作文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四)無紙化評價。
作文的評價活動并非只有紙上批改一種,我們完全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進行作文評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或許還可以從學生的情感迸發中得到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例如,在每月一次的作文展示課上,學生自告奮勇地將自己的作文拿到投影儀上展示。同學們積極地指出他作文中的優點,也毫不客氣地指出他的缺點并提出修改意見。在寫作記敘文《懂你》時,陳龍同學將自己的作文拿出來給大家欣賞?!拔恼陆Y構好,采用倒敘的手法,從現實到過去再到現實,很完整?!?、“文中對父親的描寫不夠生動,‘父親的背很彎’過于單調,如果加上修辭‘父親的背很彎,像一座橋,一座通向父子心靈的橋’就更好了?!蓖瑢W們頻繁發言,教師應放開膽子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他們給你的將是一個意想不到的精彩世界。
二、實踐效果
篇5
一、品詞賞句,讀中學寫,積淀寫法
“作文教學應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庇纱丝梢?,作文教學并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它與閱讀教學應是相輔相成的,是滲透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的。品詞賞句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語感、積淀寫法。閱讀教學一定不能忽視詞語教學。咬文嚼字一定要聯系具體語境,這是培養語感的前提。也就是說在理解、賞析詞語時,不僅要引導學生對詞語表面意思進行理解,還要進一步思考它的深層含義,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如筆者在執教《盧溝橋烽火》一文,抓住下面兩個句子,就加點詞語的感彩引導學生進行了一番探究。A.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萬籟俱寂。一支全副武裝的日本軍隊,偷偷地向盧溝橋摸來。B.當天晚上,大刀隊員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彈,又悄悄地向盧溝橋進發。筆者啟發學生思考:這兩句話同樣是寫軍事行動,但在用詞上卻大有講究。請你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重大發現。在筆者的啟發下,學生經過一番品味,學生有了一定的發現與感悟,最后通過交流達成了共識:用來描寫敵人的詞語帶有鄙視、唾棄的色彩,從“偷偷地”“摸來”可以體會出日本軍隊的險惡用心及卑鄙的行徑;而用來描寫我國守軍的詞語帶有表揚贊許的色彩,從“悄悄地”“進發”可以體會出中國守軍的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筆者告訴學生像這樣充滿感彩的描寫,文中還有許多,例如同樣描寫戰斗失利,文章第3自然段是這樣描寫中國守軍的:“由于眾寡懸殊,守橋部隊傷亡較大,只得暫時退守大橋東頭的宛平縣城”;而第5自然段則是這樣刻畫日寇慘敗情景的:“日寇猝不及防,一個個人頭滾落,尸橫橋頭。這時我們的援軍又從敵人背后殺來,兩面夾擊,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頭鼠竄?!闭Z文教材中,妙詞佳句比比皆是。這些都是寶貴的教學資源,蘊藏著一定的教學價值。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咬文嚼字中推敲文句的言外之意,品味文章的思想內涵,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敏銳的語言感悟力,同時也會啟發學生從閱讀中學會表達與構思的技巧。
二、熟讀成誦,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對知識的掌握與建構,離不開感知、理解和練習,“理解”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對于學習母語來說,感悟與積累是一項重要任務,而朗讀可以算是感悟與積累最重要的的手段。朱作仁教授在《朱作仁談朗讀》一書中表明了對朗讀的態度:“講讀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傷口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钡拇_,朗讀可以引導學生感受文本的語言美、內涵美、情感美,久而久之便能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熟讀成誦也不失為讀書的一種好方法,是掌握知識的有效形式。朗讀、熟讀成誦,在語文學習上有著傳統的歷史。許多國學大師都能夠博覽群書且具有博聞強記的特點。因為他們頭腦中積淀了豐富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識,所以寫起文章來能夠信手拈來、旁征博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提高朗讀的水平,逐漸步入熟讀成誦的境界。學生背誦的美文佳句多了,語言的儲備自然就豐厚了,對表達的方式與習作的技巧也會了然于胸。
在筆者的閱讀課堂中,讓孩子通過熟讀文章而達到成誦的程度,已成了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如《半截蠟燭》一文生動地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跟敵人斗智斗勇的幫事,展現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兒女的機智勇敢的個性特點。故事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動被刻畫得生動、細膩。在教學中,筆者要充分運用朗讀這種手段,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多次觸摸文本語言,讓伯諾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的形象逐步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并走向明晰,進駐學生心中。
蘇教版教材中,文質兼美的課文很多,有寫景的,有敘事的,有狀物的,有抒情的。如第十二冊課本中《煙臺的?!贰队浗鹑A的雙龍洞》《夾竹桃》《廣玉蘭》《孔子游春》《明天,我們畢業》等課文,都是膾炙人口的美文,讀起來無不給人以美的熏陶與啟迪。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喜歡采用以讀促講的形式展開教學,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而后再通過習作嘗試運用從這些文章中學到的寫作方法。
三、善于觀察,敏于感悟,勤于練筆
篇6
一、恰當運用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運用得當,不但能使文章的語言生動活潑,而且能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例如朱自清的《春》“中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一句便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刻畫出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的景象;又如“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形象地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爭相開放的繁榮場景。萬物被賦予了人的表情、動作、感情,更為生機盎然?!凹t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更加具體生動。
又如劉成章的《安塞腰鼓》中“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币欢尉蛯懙梅浅:?,好在運用比喻使描寫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該句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勢,更加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弘磅礴的氣勢。
當然修辭手法的運用要以語言環境的需要為原則。寫作中可運用的修辭方法還有很多,如對偶、夸張、反復、反問、設問等等,如果能恰當地運用,一定能使作文的語言“靚”起來。
二、準確運用動詞和形容詞
準確地使用動詞和形容詞能使文章中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例如,魯迅在《社戲》中描寫“我”和小伙伴們一同去趙莊看戲的過程:“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边@段描寫運用了動詞“點、磕、退、出、架”,細膩逼真地刻畫出了小伙伴們劃船動作的嫻熟,以及我們去趙莊看戲時愉快、高興的心情。
再如布封的《松鼠》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辈挤庠诮榻B松鼠的時候,運用了“清秀、閃閃有光、矯健、輕快”四個形容詞來分別描寫松鼠的“面容、眼睛、身體、四肢”,準確地描寫了松鼠的外部特征,使松鼠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三、注意使用疊詞
使用疊詞不僅能使描繪、說明準確,而且能使語言更富有節奏感。
如豐子愷的《竹影》中的“漸漸、參參差差、明明暗暗、一跳一跳、蕭蕭、一縷一縷”,劉成章《安塞腰鼓》中的“茂騰騰、咝溜溜、風蕭蕭、隆隆、呆呆的”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
另外還可以使用一些同義詞、反義詞等,使我們的語言富有變化,同時還要注意詞語的感彩。
篇7
日記的第一行要寫清年、月、日,還要寫上星期幾和天氣情況(晴、陰、雨、雪、風等)。第二行空兩格寫正文,把自己一天的見聞有所選擇地,真實、明白、通順地記錄下來。
快樂導航:
我們的生活是七彩的,日記來源于生活,要寫好日記,就必須學會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同時,所寫的內容應該是親身經歷的,這樣所寫感想才是真情實感。老師相信只要堅持寫日記,你定會從中體會到樂趣!
詞語加油站:
描寫心情的詞語:
興高采烈 百感交集 不露聲色 愁眉苦臉 捶胸頓足
描寫景物的詞語
春暖花開 色彩斑斕 芳草如茵 銀裝素裹 山清水秀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晴
周末,我們全家來到斜塘老街看燈會。那里到處都是燈,路邊上掛著燈,屋檐下掛著燈,燈上還有燈,我們就像走進了一片燈的海洋。
我們來到了一個叫做“花球燈”的花燈前?!盎ㄇ驘簟钡牡鬃且欢湔陂_放的巨型牡丹花,花的上方有一個巨大的圓球,圓球的表面還有三朵牡丹花。圓球緩緩地轉動著,牡丹花好像漸漸展開了它那嬌艷的花瓣,真美!
我們接著往前走,來到一座橋上。我往遠處眺望,呀,對面的橋上有兩條龍!爸爸告訴我,那叫“二龍戲珠”。這個燈真是太逼真了,兩條龍如同活過來了一般。只見兩條龍騰空飛起,像兩條金色的綢帶在空中飛舞,它們似乎在爭搶著中間的那個火球。這時,左邊的那條龍張開大嘴,想把火球一口吞下去。說時遲,那時快,右邊的那條龍用爪子輕輕一拍,把火球拍到了自己的身邊……
我們又來到了一條小河邊,看到有一種燈竟然漂在水面上,原來這個燈叫做“荷塘月色”。一片片的蓮葉就像一頂頂帽子,輕柔地漂浮在水面上,一些荷花從蓮葉間探出小腦袋,用陌生的眼神望著這個奇妙的世界。小魚和小鴨也趕來湊熱鬧了,小魚躲在蓮葉底下和小鴨說話呢,它們好像在說:“??!這兒真是太美了!”
我們漫步在燈海里,心里也好像掛上了一盞燈。
指導老師 杜欣垣
點評:
小作者對燈會的觀察細致,描寫細膩,語言生動活潑。日記開頭簡潔自然,描繪花燈美景從幾個“點”入手:“燈前”“橋上”“河邊”,按照“近看”“遠望”“細品”的順序,把燈會景觀描寫得富有層次,展現了花燈的流光溢彩、栩栩如生。最后收尾句,可謂點睛之筆,把作者瀏覽時的心情真切地表現了出來。
篇8
偶然間發現,她真的很美,她的身旁早已綠意濃濃,那些脆弱的小生命正張開雙臂迎接日出。微風拂過,它們用沙沙聲為蘋果樹的歌聲伴奏,是蘋果樹的寬容給了它們生的空間和希望。在烈日的下,我無語了,因為她的寬容讓夏日的色彩也有些暗淡。
在楓葉飄下的季節,她笑了,笑著送走自己的孩子們。說她無私也好,說她狠心也罷。她就是這樣,將她自己的心血獻給人間,獻給大地。有人說天底下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惟有她的愛是以分離為宗旨,是她對人間無言的愛讓她含淚而微笑著送走自己的孩子們。依偎在她的身旁我很慚愧,因為她是那樣的無私。
當世界被銀白色妝扮時,她沉默了。她的沉默是金,因為她對生活的思考最成熟。一年過去了,她的使命仍會周而復始,而我卻滿足地離開了,和來時不同,這次我帶著對生命的敬畏上路了。
在蘋果樹下度過的四季帶給我一份難得的富足。其實親近自然并不難,難的是從中體會到生活的真諦。親近并不是距離的縮短,是心靈的融匯!
【相關資料鏈接】
初中作文:感受挫折
好句:描寫“植物”的比喻句集錦(一)
好句:描寫“植物”的比喻句集錦(二)
好句:描寫“植物”的比喻句集錦(三)
篇9
“寫家鄉景物”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一單元的習作要求。
這篇寫作要求我們能對自己喜愛的家鄉景物仔細觀察,弄明白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并能夠按一定的順序描寫,做到條理清楚。在描寫景物的過程中,要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我們在練習這一習作的時候,要避免出現以下不足:一是言之無物,比如說的是“優美的風景”,聽起來卻一點都不美,用詞單調,說得也短,更沒什么特色;二是言之無序,剛開始說一處景物(或一種事物),才簡略地說了一兩句,又說到另一處景物(或一種事物),且沒有順序。
在本期的“作文節節高”里,讓我們跟著太原的小朋友游覽美麗的汾河吧!他們的作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憾和不足,讓我們一起讀著、學著、進步著!
作文節節高
A語言單調的《美麗的汾河之濱》(解渝楠)
天氣有些好轉,我最喜愛的日子到了。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汾河公園玩。遠遠看去,汾河彎彎曲曲得像一條長長的龍。
我和爸爸媽媽趕緊往汾河走去,來到沙灘,我看到有的人在欣賞丹頂鶴,有的人在放風箏,還有的人在玩沙。風箏各式各樣:有蝴蝶、小魚、老鷹……五花八門,美麗極了!有的小朋友在玩沙,她在做城堡,他在做帽子,各式各樣,可漂亮了!再看丹頂鶴,有談話的,有跳舞的,還有的在唱歌。
這么美的景色,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點評:
小同學,這篇作文有點太簡單了吧?對汾河總貌、放風箏、玩沙、觀賞丹頂鶴的描寫都可以繼續擴展??!希望你以后對景物的觀察能再仔細一些、筆觸能再細膩一些!
優秀級別:
B結構松散、描寫無序的《美麗的汾河之濱》(常辰瑤)
太原的汾河公園美麗極了!
無論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論是誰,都會被它吸引。
遠遠地望去,汾河就像一條長長的巨龍,又像一條條藍色的絲帶似的。
公園門口彎彎曲曲的小路上,種著許多綠油油的小草、樹木,還有很多招人喜愛的小花。
公園周圍,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
往湖邊一看,很多的小魚游來游去,爭搶著食物。
站在橋上,看到數不清的車輛,小路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抬頭看,看到了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把風箏放到了天空中,越飛越高,不見蹤影。
天真的孩子圍坐在沙灘上,可愛的老人擺弄著健身器材……
汾河的夜晚,靜靜的,在這靜靜的夜晚中,月亮與星星陪伴著人們……
點評:
首先,我要表揚小作者,他的文字感覺很好,小小作文有著濃郁的散文氣質。但是,這并不代表這篇作文很成功,一是作文結構太散,各小段沒有重點和主次,應該把它們按照一定類別組成幾個大自然段。二是描寫無序,遠景、小路、湖邊、橋上、抬頭看……分不清是按照那種順序在描寫!
優秀級別:
C想象力豐富,描寫順序有待改善的《美麗的汾河之濱》(劉一格)
汾河像一條長長的龍,又像一條藍色的絲帶。
周末,媽媽帶我去汾河公園玩。走進公園里,我首先看到了小草、大樹、湖水、小魚、花。小草像一塊綠色的地毯把汾河包圍起來,一棵棵粗壯的大樹就像一把把傘將烈日遮了起來,深綠色的河水比我想象的還要深,小魚在湖水里游來游去,一簇簇五顏六色的花將公園裝扮得更加美麗。
下午,我看到有許多人在放風箏,風箏各式各樣,越飛越高。沙灘上,有許多小朋友在玩沙子,沙子弄得滿身都是,但他們依然很高興。最后我去欣賞丹頂鶴雕塑,它們有的像是在聊天,有的像是在喝水,有的像是在照鏡子。
夜晚,汾河公園的燈打開了,各色的燈光照射在湖面上泛起一道道彩虹,讓河中的龍更加活躍,使公園的景色更加壯觀!
這就是美麗的汾河公園!
點評:
此文最大的亮點在于:汾河像龍也像絲帶;小草“地毯”把汾河包圍;大樹“雨傘”將烈日遮起來;燈光讓河中的龍更加活躍……這些句子都表現出了小作者豐富的想象力,非常生動形象!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描寫順序的應用上:第二自然段中,小草、大樹、花朵應該在一起;河水和小魚應該在一起,這樣讀起來才舒服!如果全文的觀察順序能按照統一的空間或者時間順序來寫,效果也會很不一樣!
優秀級別:
D文字生動、描寫有序、略欠特色的《美麗的汾河之濱》(武倬妤)
周末,媽媽帶我去汾河公園玩,從遠處看,汾河就像一條長長的、藍色的龍,也像藍色的絲帶,美麗極了。
近看,河水變成碧綠色的了,汾河的周圍有一片嫩綠色的小草,還有綠樹成蔭的大樹,有楊樹、柳樹、椿樹……連起來就像綠色的海洋?;▋壕透懒?,有海棠花、、月季花、牡丹花……這么多種花兒,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纯催@一朵,很美,再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許多花兒看作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水里有許多小魚兒,有草魚兒、青魚兒、大馬哈魚兒……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比我們這些小朋友還淘氣,有的在和別的小魚兒說話,有的在玩捉迷藏,還有的在水草叢中游來游去,好玩極了!
藍藍的天空,上面有數不清的白云,好像一塊塊大棉花糖。數不清的風箏,越飛越高,越來越小,有的是老鷹的,有的是米老鼠的,有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還有的是百變小櫻的……沙灘上有很多小朋友在玩沙子呢!我也參與了進去,我堆了一座小房子,我們玩得滿身都是泥,還要玩。
過了一會兒,我又跑去看丹頂鶴,有兩個丹頂鶴在聊天,有一個丹頂鶴在捉小魚兒吃,還有一個丹頂鶴在喝水……
夜晚的汾河公園更是美麗,花草樹的周圍都是一個個小燈泡,亮起來五光十色的,真好看!
這就是我們太原的汾河,它讓我感到自豪、驕傲!
篇10
從大量的初中生作文語言來看,目前的主要問題表現為:詞匯貧乏,寫出來的文章總是那幾個詞語,總是那幾種句式,干巴巴的幾條筋,讀來味同嚼蠟,語詞陳舊。比如,寫外貌就是大眼睛,蘋果臉;寫景物就是陽光明媚,鮮花盛開;寫父愛母愛,動輒“可憐天下父母心”之類……千文一語,千人一語,如同流水線上復制出來的一般。老師們都感慨,這樣老氣橫秋的語言,失去了與青少年的年齡和生活相契合的話語機智,也失去了青少年的天性,空洞乏味,這樣的語言基本上是“假”“大”“空”的混合物。
要想學生作文語言富有個性化,教師可以從提升學生寫作興趣入手,指導學生閱讀,“寫作是閱讀下的蛋”,多讀書,從書本中消化吸收精彩語句作為積累,是語言提升的較快的辦法。同時,讓學生多寫多練,“只有寫,才會寫”,寫的越多,作文語言才會越來越好。更重要的是教師應給以有效的方法指導。如果學生讀了很讀書,但沒有學到讀書的方法,寫了很多的作文,卻沒有得到寫法的指導,然后,讀和寫都陷入困境,無法提高語言表達水平也就不足為奇了。怎樣指導學生在作文中運用語言努力張揚自己的個性,讓學生個性化語言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以為,老師們在指導學生作文語言個性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寫人突出人物特征
記敘文不外乎寫人記事,寫人必須個性化,可以運用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等表現人物特征。比如,同是火爆脾氣,《水滸傳》中三個人物的火爆卻有所不同。武松的語言率直坦蕩,魯智深的語言耿直剛烈,李逵的語言則憨直魯莽,因為人物性格不同。農民語言的樸拙,工人語言的直率,軍人語言的坦誠,商人語言的圓通,知識分子語言的雅致,職業不同。孩童的語言天真活潑,青年人的語言大膽爽快,中年人的語言成熟穩重,老年人的語言睿智深刻,年齡不同。同是一懷愁緒,不同的詩人展現的是不同的特質,李白用“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表現愁思之長,李清照用“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表現愁思之重,李煜用“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表現愁思的紛繁復雜,難以解開……心境不同。
2.敘事能表現畫面感
一個畫家路遇美景,心生情愫,便可以用畫筆把美景展現在畫布之上;一個作家漫步田野,所見所感,各種美好皆化作稿紙上的優美文字。寫作文如同繪畫,都是在描摹畫面,只不過一個用文字,一個用畫筆。好的文章都能描摹出生動的畫面。所以,文章寫得好,就應當是“栩栩如生”“筆下生花”的效果。
文章里的畫面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靜態的畫面,如《老山界》中“半夜里忽然醒來……”等;另一種是動態的畫面,如《社戲》中“月下行船”的精彩段落等。后者寫作的難度略大一些,但二者并沒有本質的區別。而描寫畫面的方法,無非是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描寫方法之間的合理轉換。當然,在寫人敘事的時候,也可以穿插景物描寫,來烘托人物心情。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兩段關于大海的描寫,一處描寫襯托了人物去旅行時的喜悅,另一處描寫,是發現于勒落魄后,象征了蒙在菲利普夫婦心頭的陰影,加了這兩段描寫,既巧點了人物心境,又凸顯了小說情節的畫面感。如此,寫人記事時一定要有畫面的意識,濃郁的畫面感才是文章精彩的原因所在。
3.煉字煉句突出新奇
一個精妙的詞語能救活一句話,一句精妙的話語能激活一段文字。例如:“路窄得已容不下我單薄的身影”。如果將“窄”換成“瘦”,更能體現道路狹窄的程度。寫人物的瘦??梢詫?,“她很瘦”,如換成“她瘦的像是秋天田野上的一株高粱”,那瘦的程度也就得到了體現。
有的句子的角度獨特,讓人意想不到,也能寫出語言的個性。例如:“撐起歲月的長篙,在記憶的長河里游走”如寫成“很多年過去,我一直在尋找當初的記憶”就變得干癟枯澀?!盎椟S的路燈下,行道樹的影子搖曳了一地婆娑”如寫成“路燈照在行道樹上,留下了一地的樹影”,句子的表達就毫無個性可言了。
有時煉字不如煉句,煉句不如煉意。語言的個性當然離不開豐厚的意蘊。所謂意蘊豐厚,指的是語言優美凝練,含蓄雋永,“字唯期少,意唯期多”。請看下面的例句:“成群的白鶴聚散無常,一起在夕陽里,翅膀馱了霞光齊飛?!薄袄吓5拈L尾無意一甩,一個未經構思的黃昏,就隨烏鴉翅上的斜陽飄落下來?!币陨衔木涿赖米屓诵淖?,這與語言的優美意蘊有很大關系,而語言一旦有了意蘊,既能讓人感受到濃郁的詩意,又能讓人感受到獨特的魅力。
4.議論抒情意蘊深刻
學生作文寫議論,往往把觀點和論據一擺,自以為已經完成議論了??瓷先ビ^點明確,論據豐富。實質只是形成了“觀點+論據”格局,而沒有一點議論。而觀點深刻的議論,必須是敘事基礎上的議論。只有架起事例與結論之間的橋梁,才能達到“敘”為“議”服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