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英語日記范文
時間:2023-03-17 13:58: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一英語日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it was the first day of our winter holiday. all of us were very happy. why? because we have one months to do things we love to do. we are free. although we have some homework. but we can finish them in several days. and the rest time we can make good use of. my god! we have been very tired after hard studying. in winter holidays, i want to have full sleep and eat good food in order to replenish myself.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 will have a good rest.
january 14 2010
it was the second day of our winter holiday. i felt good. i felt i’m free. i had a lot of time to do things i like. my parents are in beijing. so i live alone but i don’t feel lonely. but i didn’t do something special. i stayed at home and watched tv. oh! i wrote an english daily composition. it was my homework. today, i have slept for 14 hours. i thought i was very tired. it was time for dinner. i must go! i am very hungry.
january 15 2010
it was the third day of our winter holiday. today, there are many business in my mother’s company. so my mother told me to help my uncle who is the manager of my mother’s company. i sat in my mother’s office and help her answer the telephone. while i was free, i was writing my homework. although i also have a lot of time to do my homework, i still do it. because in my mother’s office, i had nothing to do. if i did nothing, i was wasting my time and my life. i can’t do the foolish thing. we should take good use of our time.
january 16 2010
it is a special day today. my mother sent one hundred basket of red bayberries. i like to eat red bayberries. it tastes nice. when they arrived in shanghai, they were still fresh. but most of them would be sent to my mother’s business friends. i chose the best basket of red bayberries to eat. i put the rest in my refrigerator. red bayberry is my hometown’s special product. it is well-known in china. many people like to eat it.
篇2
關鍵詞:除氧劑監測儀 聯氨 能斯特方程 改進
國電公司各330MW機組采用亞臨界汽包鍋爐,對給水水質要求較高,因此對給水采用了全揮發性處理方法,即給水中加入氨和聯氨,將給水PH值提高到9.0以上。在給水熱力除氧的同時,聯氨將給水中的殘余溶解氧降低到可以抑制局部腐蝕發生的程度,防止鋼管內表面氧化鐵保護膜的溶解,從而起到預防鋼管內壁腐蝕的作用。若給水中聯氨含量過低,則不能有效地防止腐蝕的發生。若聯氨含量過高,則過剩的聯氨在較高的溫度下會發生分解,產生氨和氮,使水汽系統中氨含量過高,也造成了藥品的浪費。因此給水中聯氨含量必須準確地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通常監測聯氨含量都采用目測比色法,這種方法引入的人為誤差較大,往往會造成測量數據不準確。國電公司引進了奧立龍(ORION)1818除氧劑監測儀用來監測聯氨含量,并對其進行了技術改造,使得一臺監測儀同時監測兩臺機組的給水聯氨含量。
一、儀器概述
奧立龍(ORION)1818除氧劑監測儀是微機化系列分析儀中的一種,屬于電位式化學分析儀表,是用來連續測量水汽系統中除氧劑含量的儀器。因國電公司采用的除氧劑是聯氨,故把它用于監測給水中聯氨的含量。該儀器測量范圍為0-200ppb,精度為±2ppb,它的PH調節和碘I2 的加入量是通過擴散來完成的,即水樣流經裝滿酸和碘的瓶子中的擴散管,這兩種物質就通過擴散管管壁擴散到水樣中,使得水樣處理裝置簡單而可靠,又省去了頻繁的維護工作。
儀器的校準有一點校準和兩點校準兩種方法。當聯氨含量控制在10-50ppb時,一點校準完全能夠達到精度要求。當聯氨濃度變化很大時,用兩點校準。兩點校準配有專用的校驗器,使得儀器的校驗快速、簡單、可靠而準確。
裝在測量池中的溫度傳感器用來進行自動溫度補償。配備的信號調節器供用戶在對數輸出和線性輸出兩種方式之間任意選擇。由于該儀器幾乎沒有需要移動的部件,因此所需維護工作量小,可靠性高。
二、工作原理
水樣中的除氧劑和碘反應生成I-,反應方程式如下:
OSred + X·I2 2X·I- + OSox
式中OSred代表除氧劑N2H4,OSox代表N2H4的氧化產物。N2H4 的濃度與反應生成的I- 濃度成正比,故儀器采用易于監測的I- 濃度變化來反映N2H4濃度變化,敏感電極對碘離子濃度變化的響應可用能斯特方程描述:
E=E0 + 2.303RT/nF lgC/Ciso
式中: E—測量的電極電位,mv
E0—零點電位,即C等于Ciso時的電位,mv
R—理想氣體常數
T—水樣的熱力學溫度,K
n—離子的價態(I-的價態為-1)
F—法拉第常數
C—有效碘離子濃度
Ciso—本電位點的I-濃度
以上方程表明所測量的電位隨著溫度和被測離子的濃度的變化而改變。對于水樣溫度波動所造成的誤差,儀器的微機可以按照溫度探頭所提供的數據修正溫度校正值。
三、儀表使用前后效果對比
在使用ORION1818除氧劑監測儀之前,水汽監督化驗人員采用目測比色法對給水中的聯氨進行監測,而人的眼睛對聯氨的分辨率在5μg/L以上,即只有聯氨的濃度變化在5μg/L以上時,人的眼睛才能有所察覺。我公司要求的給水聯氨含量為10~30μg/L,化驗人員每2小時化驗一次,當化驗人員發現聯氨含量不在規定范圍內,再去調節聯氨含量時就,已經滯后了,所以這不能滿足亞臨界汽包鍋爐對水質的要求,因此我們采用了
四、技術改造
由于ORION1818除氧劑監測儀是進口美國儀表,價格昂貴且只能監測一路水樣,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該儀表和節省資金,我們在監測兩臺機組水汽品質的一期化驗站安裝了一臺ORION1818除氧劑監測儀用來監測#1、#2機給水中聯氨含量。為了達到同時監測兩臺機組給水的目的,我們在該儀表前加裝一多通道切換裝置,該裝置可同時監測6路水樣,同時更改了水樣進樣裝置,如圖一。當儀表監測一路水樣時,水樣直接接入儀表。當儀表測量兩路或多路水樣時,多通道切換裝置發出電壓信號使相應的電磁閥動作。如DF1打開,水樣1進樣,DF2則關閉,水樣2排水。每個電磁閥動作時間在10-99min可調,保證了進樣管路被充分沖洗,避免了水樣間的相互干擾,確保了數據測量的真實性。同時,ORION1818除氧劑監測儀則將測得的數據以4-20mA電流信號輸入到多通道切換裝置,該裝置將得到的信號保存并顯示出來。
五、總結
篇3
一、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愉快學習
首先,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我校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遠離父母到我校學習,老師和藹可親的語氣、協調自如的表情、真誠的微笑、信任的眼神、恰當的鼓勵,為學生帶來感官上和精神上的愉悅;課后多和他們接觸,從生活上多關心他們,注意他們在情緒、思想和行為上的變化,就像父母一樣與之多交流、多談心,幫助他們答疑解難。其次,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對學生應以鼓勵為主,及時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或表揚,使學生感覺到自己時刻在進步,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愉快教學就是通過營造輕松、歡快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幫助班上的同學改英文名,盡量多講一些關于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使他們能夠愛上英語。
二、做好記憶方法指導,讓學生輕松學習
1、語音規則記憶法。在教授生詞的時候,我根據本課的新單詞,聯系舊單詞,總結讀音規則。如:在教新單詞時,總結出字母a的讀音規則。a在單詞past、half中是發[a:],在單詞late、game中是發[ei:]。我還同時聯系學過的單詞中含字母組合ar的單詞dark、quarter、sharpener等,復習字母a的發音規則和字母組合ar、aw、ea的發音規則。通過這樣的總結,學生能順利地讀出單詞,漸漸也能寫出單詞。
2、擴展聯想記憶法。在教生詞travel的時候引導學生聯想到表示旅行的交通工具,boat、bus、ship、plane、car、 taxi. minibus and so on;并且可以聯系by、take、on、in的用法。當學習動詞visit時,要引導學生想到一系列的與“看”有關的動詞或短語see、watch、read、look at、lookaf ter、take care of。久而久之,學生在看到一個房間的時候,就有可能想到desk、chair、broom、sofa、book等一系列的單詞。
3、歸類集中記憶法。鼓勵學生將所學過的單詞歸類集中:按歸屬范圍歸類,如文具類、蔬菜類、水果類、交通工具類、月份星期類;按詞的用法特點歸類,如帶雙賓語的動詞、帶賓語+賓語補足語的動詞、后接動詞不定式作賓語的動詞、后接動名詞作賓語的動詞、動名詞和動詞不定式兼用作賓語有區別的動詞。按句型結構歸類,如“想干某事”可有如下句型:want to do sth,want sb to do sth, want sth,would like to do sth.按字母組合歸類,如以字母組合ook結尾的單詞有cook、book、look等;按同義詞、反義詞進行歸類,
4、構詞分組記憶法。引導學生利用構詞法可以迅速、準確地記憶單詞,增加詞匯量,下冊的Unit21,動詞ing構成中有一條是以重讀閉音節結尾且未尾只有一個輔音字母的動詞,需雙寫這一輔音字母再+ing,讓學生著實難以理解。教師可僅就初一冊中常出的需雙寫輔音字母的動詞羅列出來,如:put-putting,begin-beginning,stop -stopping,swlm-swlmming, run-running, get-getting, sit-sitting等,然后再按一定順序排列,使之成為一段有意義的話:get begin swim run stop put sit,得到(get) -個命令,開始(begin)游泳(swim)和跑步(run),停止(stop)比賽后,穿上(put'- on)衣服,坐下(sit)休息一會兒。這樣同學們只需記住一段對于自己來說太好記不過的話,就可解決很多易錯的問題。
篇4
關鍵詞:情感 興趣 信心 習慣 英語課堂環境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記憶、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想從下面幾個方面,對初一英語過渡教程的教法進行探討。
一、情感、興趣、信心和習慣
學生走進校園是為了學習知識,而學習知識是為了將來的生活做準備,所以我們就不能局限于英語學科的語言知識的學習,而還要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和興趣的培養。豐富學生對未來的情感世界,樹立追求未來的理想,形成未來世界的價值觀。這樣的學習才是學生們需要的,我們不能只為了我們老師的一點榮譽和獎金而去犧牲下一代的未來。其實也只有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有效,當學習面向學生的生活才有用。初一新生對英語由好奇到有濃厚的興趣是關鍵。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首先讓新生覺得英語這門課好玩、好學、實用。針對不同愛好的學生展現英語不同的形式。喜歡唱歌的,給他們聽一聽歌曲;喜歡美術的給他們看一看字母商標的設計;喜歡文學的,給他們講一講英文故事和詩歌,給他們講一些跨文化的趣事。新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英語,做喜歡做的事。產生了濃厚興趣后,學生對英語就有了割舍不了的情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學習英語也就樂此不疲了。信心是加油站,是航行的帆。有了信心,學生學習英語也就放得開,使得上勁。每節課前,我和學生的問候語改成了這樣:我大聲問: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把英語學好?學生們大聲回答:有!同時要求學生為自己的信心熱烈鼓掌。這一點,我是受到馮玉祥將軍故事啟發的。每逢開飯前,馮將軍都大聲問士兵:我們的飯菜從哪里來?士兵們大聲回答:老百姓!我們的衣服哪里來?老百姓!潛移默化,在部隊中,馮玉祥將軍的部隊最愛民。 習慣決定人的命運,習慣造就人。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在課堂中問:“誰能每天早晚各舉一次手?“全部學生都說:“我能!”一個星期后,柏拉圖問:“誰每天早晚都舉了一次手?”班中有幾個學生低下了頭。一個月后,再問。班中一半學生沒舉手。一年后再問時, 班中只有一個學生說自己每天早晚都舉一次手他就是亞里士多德。是習慣成就了亞里士多德。我也要求我的學生每天早晨朗讀英語單詞、對話20分鐘,晚上背單詞、每天用英語寫一句話日記。舉手之勞,僅此而已,兩三年后,我堅信這種習慣也就能培養出一批學英語尖子生。
二、變講授型教學為任務型教學
講授型教學往往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聽。英語課講解知識太多,學生就覺得枯燥乏味,極易開小差。況且有許多新生對句子成份知識相當淡薄,有的學生主語、謂語、賓語也弄不清。因此對學生講解句子知識可以說是事倍功半。任務型教學則不同了,學生明確當堂任務,通過各種訓練去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熟能生巧,曲不離口,拳不離手,這些都要求練。操練給了學生極大的發揮空間,學生在已開口的前提下,發相似音的基礎上進行操練,人人都參與,個個有事做。在操練的過程中,有傳幫帶的作用,有的領讀,有的對話,有的為了展現自己,急于表演,爭分奪秒背 “臺詞”。加入競爭機制,及時評價每組學生到每個學生,能使學生更加倍注意,更加倍操練。不知不覺中英語課結束了,有的學生興趣盎然,課間接著練,接著比。操練中,學生的膽子放開了,信心加強了,英語聽說寫能力也提高了。有的發音問題,教師不糾正,學生就自發糾正了。
三、營造一個充滿“磁性”的英語課堂環境
篇5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困境,方法對策
新課改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為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變得越來越困難,英語教學成績低下。
1.西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困境分析
當前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與城市相比,在教學條件、學生素質、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1.1 學校管理方面。
1.1.1 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受農村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師一直以來都十分奇缺,尤其是偏遠山區更是捉襟見肘,一所農村初中只有兩三個英語老師,一個老師帶一個年級的英語課程,而且英語老師一般年齡都比較大。
1.1.2 學校領導對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不夠重視,對學校英語老師的培訓不夠到位,學校不能創造有利于新課程下英語教學的環境,英語教學設施設備嚴重不足。
1.1.3 學校英語教研活動成效不高,教師之間交流偏少,教師英語學習渠道不暢通,學校的英語課外活動嚴重不足。
1.1.4 評價體制不當,教學與考評相脫節。
當前的評價體制只注重結果不重過程。中考高考等各種大小考試就是教學的大旗和指揮棒,教師的工作以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衡量,學生的好壞以分數的高低來評價,使得英語教師們圍著這個指揮棒團團轉。因此,考試考什么老師們就教什么,教學始終圍繞成績來進行應試教育。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這樣的教學模式脫離了學科自身特點和學習的最終目的,使英語學習與實際運用相脫節,更偏離了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軌道。長此以往,在英語學習上,學生越來越難學,教師越來越難教,學得累教得累,教學效益越來越低,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1.2 教師教學方面。
新課標實施過程中,相當部分農村英語教師思想觀念不到位,抱著拒絕、輕視的態度,經常找些客觀理由作為借口,這在農村中學尤為嚴重。思想決定行動,觀念影響方式。具體體現在如:
1.2.1 教學目標理解不透徹,把握不準確。
新課程標準更加明確地規定了教學目標,把培養學生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作為教學的任務和目的。它要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外語教學中的一個突出的矛盾是如何處理好語言知識和言語技能的培養。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好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關系。比如,農村教師在課堂上大講特講語言知識,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對學生的能力培養益處不大。此外,多數教師在教材處理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
1.2.2 單向填鴨式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老師滔滔不絕地在上面講,學生不厭其煩地抄筆記。這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法有很多弊端,老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講解,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老師過多的灌輸,導致學生疲勞困乏,學習效率低下。
1.2.3 以應試指導教學。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對付中考,考試內容以筆試為主,即使考聽力,所占比重也很小。為了應付考試,老師將大量的時間用來改試卷,很少注重聽說讀寫。學生滿腦都是語法的概念,“聽、說”等的應用能力很差。
1.2.4 對學生的學情研究不夠,特別是對學生的心理研究不夠。
農村學生普遍比較自卑,愛害羞,學英語張不開嘴,怕人笑話,而英語的學習需要學生大膽,敢說、敢討論。所以需要老師了解農村學生的心理,解開束縛學生的思想包袱。
1.2.5 教師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及研究活動偏少。
教師課后與學生溝通的時間少,情感聯系脆弱,使少數學生的心理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他們甚至不敢與老師打招呼,上課不能積極回答問題,導致農村學校英語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課堂互動不夠,課堂教學效率偏低。
1.3 學生學習方面。
1.3.1 小學英語基礎太薄弱。
大部分學生不重視英語課,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他們認為英語就是副課,英語學習從思想認識上一開始就掉隊了。大多數學生在初中的英語學習還沿襲過去的方法和認識態度,所以就導致英語學習越來越困難了。
1.3.2 機械式學習。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死記硬背,有相當多的學生甚至不認識音標,不會拼讀生詞。學生在記憶生單詞的過程當中,不能很好地掌握記憶單詞的規律,只是簡單機械地學習背誦。學生在機械地記憶生單詞后,由于理解不透,很快就忘記了。加上平時作業負擔過重,越學越吃力,就會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甚至害怕學習英語。
1.3.3 農村學生學英語存在先天的不足。
農村的學生大部分不敢張嘴說英語,不會主動模仿老師,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
1.3.4 農村學生缺少必要的英語學習環境。
作為農村的孩子他們能聽到的英語只有在課堂上,課外聽到的語言只有當地的方言,農村學生在村上說普通話都遭人嘲笑,可以想象說英語的后果。農村多數家庭收入相對較低,生活困難,多數家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重視不夠。部分學生雖重視對英語的學習,但方法不當,感覺越學越差,最終失去了學習英語興趣。
2.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對策探討
2.1 努力改變思想認識,充分重視英語學習和教學。
新課程要求我們從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教師改變了認識才會勇于創新,克服困難提高教學效益。
2.2 增加農村英語教學的投入,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2.2.1 改善英語教學環境。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學生已經感受到社會進步發展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教育相關部門和學校應加大農村英語教學投資,配備齊軟、硬件教學設施,使英語教學能更易激發學生興趣,降低學習難度,從而提高學習效益和成績。
2.2.2 提高英語教師素質。
增加經費,充分支持鼓勵英語教師進修、培訓;創造機會,組織安排農村英語教師外出學習。只有全面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扭轉農村英語教學落后低下的局面才有保障。
2.3 教師肩負責任,做扭轉逆境的帶頭人。
作為一線教師,要努力克服種種困難,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勇于創新開動腦筋,創設英語教學環境氛圍,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訓練良好的學英語習慣和方法,徹底改變農村英語教學難教難學、城鄉差距日益增大的狀況。
2.3.1 創建和諧課堂。
處理好師生關系有利于創造和諧課堂氣氛。只有老師成了學生的知心人,使學生感覺老師既了解他們,又處處關心熱愛他們,他們才能與老師和諧相處,才能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
每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總是參差不齊的。教師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一定不要輕易放棄,應該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多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樹立信心。
2.3.2 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增強英語學習自信心。
對農村學生來說最大的鼓勵和鞭策莫過于相信學生,老師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懷和信任。搞好農村學生英語教學的關鍵就是教師要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自卑感。當學生有了英語學習的自信,教師再想辦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靠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斗志。只有前期的思想疏通工作到位后,教師才能再施以適當的教法開展高效英語教學。
2.3.3 教師要耐住性子,學會等待,在循序漸進中教英語。
對農村學生的英語教學,教師一定不能著急,學生少許的進步都是值得表揚的。在教學中不能將一個知識點一次全面的講給學生,教師要分批次,一次一點的教給學生,否則學生就會接受不了。所以教師在農村英語教學中要學會等待,等待學生認識的成熟,等待知識點的循序豐滿,切記不能操之過急。
2.3.4 引發學生認知好奇心。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給學生提供一個似乎與他們的已有經驗相沖突的事實,在學生潛意識中明確探究話題的情況下,引導他們通過討論、質疑、反思等學習過程以掌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人教版Go for it Book II為例,筆者用多媒體展示未來機器的外形及功能的同時,設計了這樣的思考題:①What kind of jobs do we want robots to do? ②Which country has robots that can walk and dance?③Do all scientists agree about what robots will be able to do?④What kind of job can a snake robot do?然后要求學生自主地發現、分析和解決每一個問題。這樣學生在閱讀What will robots do in the future?時,就會自覺地收集信息和整理資料,分享與同學合作的愉快,從而產生對英語的興趣。
2.3.5 創設英語學習氛圍,拓寬英語學習途徑,加大英語信息的輸入量。
新課程的英語教材在總體設計上有許多突破,強調多渠道學英語,特別強調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現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創造性教學留有余地,十分重視英語的交際功能等。這些都很好的反映了學習英語的重點,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口語訓練時間和材料。但是農村地區學生聽英語時,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習慣、文化特色、興趣、愛好等,常會感到所聽材料雖無具體的新詞句,但卻聽不懂內容。為此,聽力訓練可配置一定的情景,并在教學中主要介紹文化背景,這樣,在聽時思想就不會轉不過彎了。
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好口語錄音帶和聽力錄音帶,以教材為本,輔之以課外拓展和補充。堅持經常聽、反復聽,進而達到聽音會意和聽音辨音的目的。學生接受系統的聽力訓練,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和聽力一樣,說的能力同屬于口語能力。在現代生活里,人們對口語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變。作為教學手段,口語訓練又是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習語音、語法和詞匯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應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對話、游戲及認真唱好英語歌曲。朗讀、背誦也是農村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法寶,每學期要有計劃的布置背誦的內容和朗讀的材料,讓學生在朗讀背誦中感悟英語。
2.3.6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機械灌輸和只講大道理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讓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
(1)采用雙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的比重。母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面效應很大,充分使用英語來教學,創造一定的外語環境,對于減少母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面影響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非常重要。教學實踐表明,在初一英語教學中有計劃地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為初一英語教學只要使用簡單的英語,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訓練,而且教學內容比較淺顯易懂,易于采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不必處處借助母語翻譯。當然,比較復雜的句子和詞匯,適當用母語點撥一下,不僅是允許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2)加強語感培養,讓學生體會純正英語的韻味。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充分利用與課本配套的錄音、多媒體等教學軟件,為學生提供朗讀示范,并讓學生多聽多看,通過聲情并茂的情景對話,讓學生充分感受標準的語音語調、意群停頓、句子重音與節奏等,使學生在對話、正確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建立聲音圖式,使學生身臨其境,生成語感。在學生初學英語時,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的語音訓練,為發展拼讀能力打下堅實基礎。課堂提問時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采取搶答、必答、求答等形式讓學生發言,特別是給弱勢學生有說的機會。通過小組討論、記者采訪、導游介紹等課堂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適時調整學習策略,同時要求學生盡量做到看、寫、讀、聽、背多管齊下和眼、手、口、舌、腦的綜合運用。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機械操練中走出來,讓他們在一切語言交際中有意識地感受語感,把握語感。把握了語感,則學習的悟性就會高,由此對英語知識的認識就會深刻些,進而能開發自己學習英語的潛能。
(3)實施班內教學分層管理。
農村學生英語基礎千差萬別,課堂教學只能關注到中等學生,好學生上課吃不飽,差學生跟不上,所以要想實現全面發展,就必須實施班內分層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分層教學是在原班級不變的前提下,根據考試成績和其個性心理特征、學習動機、興趣、習慣、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基礎程度等各方面情況將全班學生劃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A層為優等生,B層為中等生,C層為學困生,再將備、講、批、輔、考各環目標分層落實的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后教師將一個班的學生化整為零,能夠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成績。
(4)強化英語的思維訓練。首先,要讓學生盡早學會用英語質疑。初中階段,教師先要規范語言,再一步一步地控制思維,訓練用英語思維。如課堂用語Pardon?Excuse me,Can you spell the word? Is it your book? How are you? Which class are you in?等等,讓他們盡快進入用英語思考的階段。其次,教師要盡量不用母語授課,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直接訓練。每天英語課前五分鐘的Free talk,讓學生迅速進入交際所需的語境中。如開展一日五分鐘的Free talk,每周選一日為Emglish Day,經過一學期的實踐,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學生初期制訂的學習目標大多數都能順利實現,開始主動用英語寫日記,記學習心得和體會。
2.3.7 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作為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向他們傳授學習方法。如教學生查詞典;幫助學生掌握名詞復數以及三人稱單數形式;使用圖形幫學生理解時態等等。筆者從事多年中學英語教學,發現有些學生的英語學習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老師對學生采取積極態度,使學生在課堂上注意聽講,勇于提問,不怕在學習上犯錯誤,受挫折,具有強烈的交際動機,勇于做各種嘗試,勇于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并在學習上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轉換角色,要從學習的控制者變成指導者,以增強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慢慢地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自覺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2.3.8 加強課外輔導,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內容。
農村學生光靠課堂學英語遠遠是不夠的,因為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對初中學生,他們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實踐,所以初中英語學習就必須突破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和以45分鐘課堂為中心,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英語學習課內外一體化。向45分鐘要質量是有限的,即使發現了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也沒有充裕的時間給予糾正。在課余,通過師生交談、考試、測驗及平時作業等途徑,反饋教學信息,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存在問題,達到預期效果。此外,我們還可以結合學生認知水平、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需要,補充形式多樣的語言材料,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如猜謎語、做游戲、講故事、演短劇、師生自由會話,形成寬松的英語學習環境,開闊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豐富英語知識,加大語言輸入量,逐步提高學生自身的英語知識素質。
2.4 改革評價方式。
提倡形成性評價與終止性評價相結合,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體系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和三個目標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英語學科來說,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
總之,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我們只要認真分析總結各方面的原因,認真研究學校、教師、學生的現狀,認真研究新課程,認真研究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這樣,農村初中的英語課堂教學就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