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學習計劃范文
時間:2023-04-01 17:15: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長期學習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校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中心,過去的一年。以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全面提升辦學品位,順利完成教育局下達的責任目標,本學年我校將認真落實柳明同志在全縣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以創建三星高中為契機,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嚴格遵循教育規律,以人為本,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狠抓慣例管理,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育科研,促進教育創新。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緊扣“科學、規范、精細、嚴格、有效”管理方針,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強化平安意識,努力構建和諧校園,以質量保障,以平安護航,謀求洪外新發展。
一、強師固本。全力鞏固教師隊伍建設。
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時推進和高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迫切需要把培養教師從“教書匠型”轉移到科研型”上來。眾所周知,未來教育的挑戰,不是資源,不是技術,而是教師的素質。校目前正面臨著這樣的挑戰,學校硬件條件有了規模擴大了如何走內涵發展道路,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已成了擺在校面前的一個嚴峻的課題。因此,校全面啟動師資隊伍建設工程。
1繼續要求全體教職工深入落實學校一貫強調的敬業、文明、求實、奮進”等師德準則。學會尊重、關懷、寬容、協作,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樹立主人翁思想,積極投入,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工作,牢固樹立“以校為家”校興我榮,校衰我恥”主人翁意識。
2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必需確立科研興教的戰略思想,更新辦學理念,走依靠科研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之路。本學期建設兩大工程,其一是名師工程”學校有計劃地推出校園名師,充分發揮他對整個教師隊伍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以實現“名師揚名?!泵V麕煛绷夹匝h;其二是青藍工程”通過集體備課、新老教師師徒結對,使年輕教師盡快生長;還組織教師到南師附中、淮中、東廬名校學習,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渠道,讓教師了解教育的最新研究動態,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二、以研導教。大力推進教學科研—體化。
校在加強基礎、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發展個性、減輕負擔、提高質量的前提下,教育教學工作始終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以人文教育為目標,堅持“較低起點,較大容量,較快節奏,注重學法,精講精練”原則,實施教育改革,塑造高尚人格,構筑現代精神,培育、開拓創新思想,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高屋建瓴的人文視野,平等博愛的民主意識,懷疑批判的科學精神;以英語課程建設為重點,發明英語學習氛圍,辦出以英語為特色的學校;真正落實“班級授課、分層教學、個別輔導、整體推進”教學模式,讓學生“各有目標、各有所獲”達到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1教研組、備課組堅持發揚團隊精神。注重教研效果,踏踏實實以研導教,以教促研,集思廣益,勇于創新。
2利用教師配有筆記本電腦的優勢。建立學校信息平臺。充分發揮學校多媒體雙向教學系統的作用,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
三、加強管理。爭創一流教學質量。
學校工作的主旋律。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要向管理要質量,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向管理要生存。全體老師都要圍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個目標,樹立質量第一,效益第一的意識。全校干部深入教學第一線,全力以赴抓教學。抓好備課組、教研組工作。各處室協助抓好年級,班級的工作。校領導每周下班聽課,以聽促教,建立教學值周制度,做到天天有檢查,有記錄,做到心中有數。
1本學期。
加大教學慣例檢查的力度。教務處在抓好慣例管理的同時,努力加強自身的進修,不時完善各種崗位職責和管理制度,制定教學評估細則,以使教學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質量。今年我校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五個“實”要求:①備課“實”不搞框架式備課,要注重課堂細節的準備,每個問題的設置,每個環節的操作流程都要精心準備。②上課“實”上課不搞花架子,內容要實在要瞄準考綱,要有思維訓練的力度,不追求表面的轟轟烈烈,一切要講究實效。③作業“實”講練能真正的結合,講能對練有指導作用,練能真正鞏固講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選題上精心挑選,有針對性,有思維力度。作業的批改及評講要及時,盡量不隔堂,批改時能發現誤區,評講時要針對誤區,進行思維的糾正。④復習“實”每堂課必需要對上堂課知識進行回顧,每單元結束,有知識反饋,發現問題,就停止新授,直到解決問題為止。即使已經掌握的知識,也要定期進行回顧,直到形成臨時記憶為止。⑤輔導“實”輔導課不走過場,每節課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內容,閱讀有閱讀的目標,輔導到人,既管紀律,又要指導學習。
2各教研組、備課組組織老師認真學習鉆研大綱。
認真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每位教師做到沒有初案不參與集體備課,沒有個案不走進課堂。作業要精選精練,有作必改,有改必評。教師之間,打破了各自為戰的封閉式教學方式,注意教學信息的吸收、消化;特別是同學科、同軌教師之間通過互相聽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3畢業班的工作是學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他堅強后盾。校長直接分管畢業班工作,隨時掌握教學情況和學生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和分管同志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畢業班教師都明確肩負的責任重大,采取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和“低起點,多層次”輔導,爭取大面積質量提高;同時,做好拔優和中轉優工作,建立優生檔案,分人承包指導。各科老師互相協調,注意平衡,相同學科的老師互相配合,團結奮斗。加強畢業生前途和理想教育的同時,善于發現差生的閃光點,運用勝利教育法,使全體學生學有信心、趕有勁頭。
四、層層落實。打造平安校園。
預防為主,校堅決貫徹“平安第一。綜合治理”方針,以“加強平安管理,打造平安校園”為主題,實現學校和諧健康發展。
1領導高度重視。
健全組織。校黨支部、校長室對學校創建平安校園工作有著清醒的認識,統一認識。為加強平安管理。統一認識的前提下,學校成立以江雪清校長、謝維揚書記牽頭的平安教育領導班子,消防平安工作網絡,切實做到書記、校長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全體教師共同抓,團委、學生會協助抓,使創建工作有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并不時得以強化。建立領導、班主任值勤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制度才干確保平安工作落到實處。用餐管理制度,保安門衛值班制度,節假日領導值班制度等,同時加強了對學生的平安防范教育工作,經常召開教師會議,解、分析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布置創建工作,傳達上級有關精神。結合市、縣安全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整改,確保學校創建工作的有秩開展。建章立制,完善制度。學校制定的種類制度主要有:重點要害部位平安捍衛制度》門衛制度》防火平安檢查制度》消防設施及器材維護頤養制度》實驗室平安防范制度》食品藥品管理制度》學生實驗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保管室規章制度》學生宿舍管理制度》學生宿舍管理員工作制度》等。
校長與各部門簽訂平安目標責任狀,層層落實平安責任制。按“誰主管誰負責”原則。教導主任與年級主任簽訂平安目標責任狀,年級主任與班主任簽訂平安目標責任狀,建立了平安目標任務”和“考核獎懲制”把責、權、利相結合,把各班級每學期各項平安工作進行檢查打分,作為期末評選“先進班級”重要依據。
2保證措施落實到位。
采用人防、技防相結合。學校在會計室改用先進的平安箱,首先加強硬件建設。裝置防盜門,嚴格執行現金保管制度。其它重點部位(電腦室、電子閱覽室、信息技術辦公室)裝置與縣公安局110聯網的自動報警裝置,一旦夜里發生險情,門衛立即出動巡查與此同時公安110幾分鐘內即可趕到
制定了嚴格的門衛登記和值班制度,其次加強門衛保安管理。加強門衛管理工作,把好入門關,實行24小時值班。嚴格執行車輛出入制度、公物出門證制度、來賓登記制度。每月底向有關領導和部門通報公物出門情況,有效地防止了公物流失現象,確保了學校的平安。其次,加強值勤值班。強調學生進入校園必需攜帶學校統一操持的出入證,任何人進出校園都要步行,每天夜里行政樓有專人值班,負責教學樓的財富平安。
建立通報制度,第三加強對學生德育管理工作。各班主任對班內學生嚴格管理,及時掌握信息上報校長室,便于及時進行調解矛盾,防止惡性事故發生,學校經常對有問題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引導,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做好幫教工作,把矛盾和問題消滅在萌芽中,至今沒有出現違法犯罪學生。
后勤部門重視做好衛生監督工作和操作培訓工作,最后嚴格執行食品衛生管理條例。加強食堂的衛生監督工作,嚴格把好食品采購、清洗、烹飪、消毒衛生關,堅持做好食物留樣制度。食堂工作人員持證上崗規范操作,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3加強法制教育。
篇2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 and the angiogene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MVC and expression of TGFβ1 in 50 carcinomatous specimens and expression of TGFβ1 in 35 paracarcinomatous specimens from the same 50 cases with NSCLC were detected by SP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Active angiogenesis in NSCLC was detected and it was related with NSCLC progres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but not related with histological typ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was found between stage Ⅰ and Ⅱ (P
【Keywords】 NSCLC; TGFβ; angiogenesis; immunohistochemistry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與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表達及其相互關系. 方法:通過應用SP免疫組化方法檢測50例NSCLC組織內微血管計數(MVC)及50例NSCLC組織和35例癌旁組織中TGFβ1的表達. 結果:NSCLC癌組織中存在活躍的血管生成,血管生成與病變分期進展和淋巴結轉移有關,與組織分型無關. TGFβ1陽性表達在NSCLC的I期與II期及I期與III期之間有顯著意義(P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轉化生長因子β;血管生成;免疫組織化學
0引言
腫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的全過程密切相關. 肺癌細胞通過合成、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調節腫瘤組織的血管生成從而影響肺癌的發生、發展和轉移,其中的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在原發性肺癌的表達、生物學作用及其與血管生成的關系為人們所關注. 為進一步了解其在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進展和轉移中的表達及與血管生成的關系,我們采用免疫組化的方法對TGFβ1在非小細胞肺癌及癌旁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腫瘤血管生成的關系進行了觀察.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99801/200012經手術切除的NSCLC標本50(男35,女15)例, 年齡33~85(平均58士9)歲. 其中35例含癌旁組織. 鱗癌29例,腺癌21例(包括肺泡細胞癌3例). TNM I期18例,II期20例,III期12例. 有肺門、縱隔淋巴結轉移32例,無淋巴結轉移18例. 兔抗人多克隆TGFβ1抗體,濃度1∶60(武漢博士德生物技術公司);鼠抗人VIII因子相關抗原抗體,濃度1∶100(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酶免疫組化染色超敏試劑盒(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等.
1.2方法
石蠟標本切成5 μm厚度切片,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片. 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SP免疫組化染色. 取已知含有待檢抗原的切片作為陽性對照,用PBS緩沖液代替第一抗體同上方法染色作為陰性對照. TGFβ1表達以每張切片不少于3個視野中的細胞內棕黃色顆粒狀染色,且著色明顯高于背景或背景不著色而細胞著色者為陽性表達. 按染色強度(未著色、弱、中、強)及染色陽性細胞的百分數(0%,1%~25%,26%~50%,>50%),分別積分為0,1,2,3,兩項分數之和為0~2分者計為染色(-),3~6分者計為染色(+). 以癌旁間質細胞中出現同上染色顆粒為癌旁組織陽性表達. 微血管計數(microvessel count, MVC)按照Fontanini(J Pathol, 1995;177:57)的方法,用抗FVIIIRA mAB標記血管內皮細胞,可見呈棕色或棕黃色染色的血管內皮細胞,先在低倍鏡(4×15)下觀察確定微血管數量最多的部位,再在高倍鏡(10×15)下,以與周圍細胞和結締組織成分明顯區別的任何一個棕色染色的內皮細胞、或細胞叢為一個血管,只要結構不相連,其分支結構也計作一個血管計數. 腫瘤內硬化區及與腫瘤交界處軟組織內的微血管,有厚的平滑肌及管腔直徑大于8個紅細胞的血管除外. 在高倍鏡下分別計數3個視野內取其平均值即為該例的平均MVC.
統計學處理: 數據以x±s表示,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組間比較采用最小顯著差法;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時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等級資料秩和檢驗.
2結果
2.1NSCLC組織中的微血管生成NSCLC患者50例的平均MVC為(16.0±4.7)/HP,鱗癌、腺癌的平均MVC值分別為(15.5±4.2),(17.1±5.7)/HP,二者無統計學差異(P>0.05);癌組織與癌旁組織比較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2.2TGFβ1在NSCLC組織中的分布在50例NSCLC中30例可檢測到TGFβ1表達(Fig 2),陽性表達產物主要分布于癌細胞的胞質內(Fig 2A,B);癌旁組織中檢測到的TGFβ1蛋白表達主要分布于間質細胞胞質內和極少數吞噬細胞胞質內(Fig 2C,D). 癌組織TGFβ1陽性率高于癌旁組織(P
3討論
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伴隨著新生血管的形成[1]. 腫瘤組織內MVC反映了新生血管生成的強度. 本結果表明NSCLC中存在活躍的血管生成,與癌旁組織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NSCLC細胞由于其異常的生物代謝,可通過合成、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調節腫瘤組織的血管生成[4]. 體外實驗表明TGFβ通過對VEGF的旁分泌調節作用促進內皮細胞的長入和毛細血管腔的形成,因此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而發揮了促腫瘤血管生成作用[5].
參考文獻
[1] Cox G, Jones JL, Walker RA, et al. Angiogenesis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Lung Cancer, 2000; 27(2): 81-100.
[2] Kang Y, Prentice MA, Mariano JM, 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and its receptors in human lung cancer and mouse lung carcinogenesis [J]. Exp Lung Res, 2000; 26(8): 685-707.
[3] Wieser R.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in tumorigenesis [J]. Curr Opin Oncol, 2001; 13(1): 70-77.
篇3
【關鍵詞】 哮喘;兒童;嗜酸性粒細胞;轉化生長因子;白細胞介素-4
摘要:目的:探討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EOS)、轉化生長因子β1(TGβ1)及白細胞介素4(IL-4)在兒童哮喘發病中的作用。方法:將60例哮喘患兒分為危重組(21例)及普通組(39例),應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對60例發作期及48例緩解期哮喘患兒及30例正常兒童進行血清IL-4、TGβ1水平測定,并用血球分析儀進行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結果:哮喘發作期血清TGβ1較緩解期及正常對照組低,血清IL-4及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較緩解期及正常對照組高;危重組血清TGβ1較普通組低,血清IL-4及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較普通組高。結論: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轉化生長因子β1(TGβ1)及白細胞介素4(IL-4)參與了哮喘的發病過程,并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關鍵詞:哮喘;兒童;嗜酸性粒細胞;轉化生長因子;白細胞介素-4
The Role of EOS、TGβ1 and IL-4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sthmatic Children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OS、TGβ1 and IL-4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sthmatic children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s. Method: TGβ1 and IL-4 of 60 cases in acute attack group and that of 48 cases in remission group,and that of 30 healthy children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detected by Sandwich ELISA.EOS was detected by blood cell analyzer. Result: The serum TGβ1 level was lower in acute attack group than that in remission group. The serum 1IL-4 and EOS were higher in acute attach group than that in remission group. The serum TGβ1 level was lower in risk group than that in ordinary group. The serum IL-4 and EOS were higher in risk attach group than that in ordinary group.Conclusion: EOS、TGβ1 and IL-4 played a role in pathogenesis .There was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EOS、TGβ1 and IL-4 with serious degree in asthmatic children.
Key words:Asthma;Child;EOS;TGβ1;IL-4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氣道高反應性和慢性氣道炎癥為主要特征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其病因及發病機制仍不甚明了。研究哮喘發病的分子機制已成為目前研究哮喘的熱點及難點。近10年來,人們在哮喘的分子機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認為哮喘的發病涉及到氣道的結構細胞與氣道重塑、T細胞的免疫功能及細胞因子分泌失調[1]。本研究測定60例哮喘患兒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EOS)、轉化生長因子β1(TGβ1)及白細胞介素4(IL-4)水平,旨在探討其在哮喘發病中的作用及其與疾病嚴重程度的關系。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本院門診就診及住院的60例哮喘兒童均符合兒童哮喘診斷標準[2],其中發作期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齡11個月至9歲,平均(3.15±1.76)歲,其中緩解期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齡10個月至9歲,平均(3.23±1.49)歲。根據危重病例評分法[3],將哮喘患兒分為危重組和普通組,其中危重組21例,普通組39例。隨機匹配健康對照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1~9歲,平均(3.46±1.85)歲,健康對照組無哮喘病史,無家族史及個人過敏史,近期無感染史。
1.2方法:哮喘發作期采血前2周未用糖皮質激素,采血前12h停用β-受體激動劑、茶堿類藥物等。發作期、緩解期及正常對照組各采集靜脈血3ml,以血球分析儀常規方法作嗜酸性粒細胞計數,余下的血分成兩管分別分離血清后置-30℃保存待測。
1.3檢測方法:采用雙抗體夾心法(ELISA法)檢測哮喘患兒發作期、緩解期及對照兒童的血清IL-4、TGβ1水平,TGβ1試劑盒由深圳晶美公司提供,IL-4試劑盒由美國GENZYME公司提供,藥盒板內與板間變異系數<10%,并用血球分析儀作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1.4統計學處理:微機使用SPSS 10.0程序將數據結果以±s表示,兩樣本均數比較用t檢驗,三組樣本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2結果
表1哮喘發作期、緩解期及正常對照組EOS、TGβ1及IL-4比較(略)
注:組間兩兩比較P<0.01
表2哮喘危重組與S普通組EOS、TGβ1及IL-4比較(略)
注:組間比較P<0.01
2.1哮喘發作期、緩解期及對照組EOS、TGβ1及IL-4比較:表1顯示,哮喘發作期血清TGβ1低于緩解期及對照組(P<0.01),緩解期血清TGβ1低于對照組(P<0.01)。血清IL-4及EOS在發作期高于緩解期及對照組,緩解組亦較對照組高(P<0.01)。
2.2哮喘危重組與普通組EOS、TGβ1及IL-4比較:表2顯示,與普通組比較,危重組血清TGβ1降低,血清IL-4及EOS增高(P<0.01)。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及T淋巴細胞等多種炎癥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炎癥使易感者對各種激發因子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并可引起氣道狹窄。其病理特征是伴有氣道上皮細胞脫落、嗜酸性粒細胞為主的炎性浸潤。細胞因子是介導和維持支氣管哮喘氣道特異性炎癥和局部免疫反應的基礎。多種因子形成網絡參與了EOS的活化、浸潤及產物表達。肥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的活化及介質釋放受IL-4等細胞因子的調節,且這些細胞因子主要來源于T細胞。IL-4主要由TH1細胞分泌,TH1/TH2亞群失衡,TH2異常增高致TH1類細胞因子IL-4、IL-13分泌增高,IL-4還與IL-3協同作用,能促進肥大細胞增殖與分化。本研究顯示,哮喘患兒EOS及IL-4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說明EOS及IL-4在哮喘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近年來,生長因子與哮喘的關系研究越來越得到學者們的關注,特別是TGF-β在哮喘的發病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GF-β是一種具有同源雙鏈的25KD多肽。哺乳動物中存在3種亞型,即TGF-β1、TGF-β2、TGF-β3。TGF-β1可來源于支氣管上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及炎性細胞如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TGF-β1在哮喘氣道結構變化中作為重要的的致纖維化和免疫調節因子而起作用,體內外實驗都已證實了這種雙重調節作用[4]:它可作為促炎因子或抗炎因子作用于炎癥細胞而參與氣道的炎癥和免疫反應的起始,同時也導致氣道重建、氣道反應性增加,氣道管壁增厚、肺功能下降,故TGF-β在氣道重塑中發揮重要作用。
Minshall等用熒光標記的原位雜交方法發現在哮喘患者局部(支氣管粘膜和肺泡灌洗液)TGF-β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5]。本研究結果顯示,哮喘發作期外周血TGβ1較緩解期及正常對照組低,緩解期血清TGβ1較正常對照組低, 且隨著病情的加重而降低,各組間差異均有極顯著性,表示TGβ1可作為病情嚴重程度的一個參考指標。
本研究表明,EOS、IL-4及TGβ1是形成哮喘氣道炎癥眾多網絡中重要組成部分。TGβ1可抑制IL-4的合成[6],IL-4引起Th1/Th2失衡而使IgE升高,EOS細胞產生TGβ1減少。TGβ1的過度減少導致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呼吸系統自發保護和抑制炎癥能力降低,形成一種導致變態反應癥和哮喘發生的環境,從而構成哮喘患者氣道高反應性的基礎,導致哮喘的發生。另一方面,TGβ1的合成下降可使EOS在炎癥局部浸潤和活化,釋放炎癥介質,使炎癥加劇,可能成為哮喘發病的另一機制。因此,通過提高體內TGβ1的合成并維持在合理水平,既不使患兒的免疫系統處于高敏狀態,又不能導致氣道纖維化的發生,為今后哮喘的防治提供了一條新途徑,監測患兒血清TGβ1水平可能有助于了解哮喘患兒的病情與預后。
參考文獻:
[1]Kip JC.Cytokines in asthma[J]. Eur Respir ,2001,34(Suppl):24-33.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2003年修訂)[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2):100-107.
[3]簡化小兒危重病例評分試用協作組. 簡化小兒危重病例評分法的臨床應用[J].中華兒科雜志,2003,41(8):565-569.
[4]Barbato A. Turato G.. Baraldo S, et al. Airway inflammation in childhood asthma [J].Am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8(7):789-803.
篇4
分別將其置于5 mL新鮮的α-MEM培養液中,分別于37 ℃下靜置1、7、14、21、28 d,收集PRF與PRP析出液,檢測析出液中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及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AB(PDGF-AB)的質量濃度。將收集的PRF與PRP析出液配置成條件培養液培養ADSCs,觀察其對ADSCs增殖及堿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響。結果 1)生長因子釋放情況:不同時間點的PRF析出液中,14 d時TGF-β1的質量濃度達到最高,7 d時PDGF-AB的質量濃度最高;不同時間點的PRP析出液中,1 d時TGF-β1與PDGF-AB的質量濃度即達最高,以后逐漸下降。2)對ADSCs增殖及ALP活性的影響:PRF析出液中,14 d時對其影響最大;PRP析出液中,1 d時對其影響最大。結論 與PRP相比,PRF能夠緩慢持久地釋放生長因子,更有力地刺激ADSCs的增殖和分化。
[關鍵詞] 富血小板纖維蛋白; 富血小板血漿; 脂肪干細胞; 成骨分化
[中圖分類號] R 783 [文獻標志碼] A [doi] 10.3969/j.issn.1000-1182.2012.06.019
口腔種植技術已經廣泛用于缺失牙及牙列的修復中,種植體與骨之間如何能達到穩定的骨結合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從人血液中提取的富血小板血漿
(platelet-rich plasma,PRP)富含多種生長因子,可以促進組織再生[1]。目前有許多學者將其用于口腔
種植研究中,但效果差異較大。富血小板纖維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一種區別于傳統PRP技術的富含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的新一代血小板濃縮物,于2001年由Choukroun等[2]提取出來,因此又稱
為Choukroun’s PRF。PRF的分子結構類似于天然血凝塊,可以借助細胞因子的調節作用以及纖維蛋白的支架作用進行組織修復[3]。與PRP比較,PRF制備時無需添加任何生物制劑,同時還具有促進成骨及炎癥調節的能力,能夠獨立應用以修復小范圍的骨缺損,也可以與骨移植材料聯合應用進行大范圍骨缺損的修復。但是目前對PRF和PRP釋放細胞因子的情況,以及對靶細胞作用效果的差異的研究還較少,本研究主要對不同時間點提取的PRF和PRP析出液中生長因子的質量濃度進行測定,并探討二者對脂肪干細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ADSCs)增殖分化的影響,以便為臨床及組織工程研究選擇合適的支架材料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試劑
高糖α-MEM培養液、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青霉素、鏈霉素、胰蛋白酶、Ⅰ型膠原酶(Gibco公司,美國),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
tase,ALP)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AB(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AB,PDGF-AB)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試劑盒、轉化生長因
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ELISA試劑盒(上海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原代細胞的培養
無菌切除兔腹股溝處的脂肪組織,D-hanks液沖洗3次。在超凈工作臺上用無菌剪將其剪成乳糜狀后收集于離心管中,加入2倍體積的質量濃度為3 g·L-1的Ⅰ型膠原酶,置37 ℃恒溫搖床上振蕩消化30 min,然后加入等體積的含10%FBS的α-MEM培養液終止消化。200目濾網過濾后1 000 r·min-1離心5 min,傾去上層殘余脂肪以及上清液,用含10%FBS的α-MEM培養液重懸細胞,接種在培養瓶中,置于37 ℃含5%CO2的培養箱中靜置培養,24 h后細胞貼壁,換液,以后每3天換液1次。每日用倒置相差顯微鏡觀察細胞的生長形態,待細胞長滿80%時,0.5 g·L-1胰蛋白酶消化,1∶3傳代培養,取第3代細胞用于實驗。
1.3 ADSCs的鑒定
采用多向誘導分化(成脂和成骨誘導)的方法鑒
定ADSCs。
成脂誘導方法如下。細胞長滿培養瓶底后,常規消化并收集細胞,將細胞以每毫升2.1×104個細胞的密度接種于6孔板中,置于細胞培養箱中培養,常規換液。當細胞完全融合后棄培養液,更換成脂誘導液a(含α-MEM培養液、青霉素、鏈霉素、1 μmol·L-1地塞米松、0.5 mmol·L-1 3-異丁基-1-甲基黃嘌呤、200 μmol·L-1吲哚美鋅、10 μg·mL-1胰島素),誘導3 d后,棄去誘導液a,更換為保持液b(含α-MEM培養
液、青霉素、鏈霉素、10 μg·mL-1胰島素),1 d后再次換為誘導液a誘導。誘導順序為:誘導3 d、保持
1 d,如此重復4次,最后誘導5 d。誘導21 d后,進行油紅O染色。
成骨誘導方法如下。待培養的ADSCs達到80%融合時,常規消化收集細胞。將細胞接種于6孔板中,每孔的細胞密度為每毫升1×104個,加入2 mL細胞培養液置于細胞培養箱中培養,24 h后棄培養液,每孔加入2 mL成骨誘導液(含α-MEM培養液、0.1 μmol·L-1地塞米松、50 mg·L-1維生素C、10 mmol·L-1 β-甘油磷酸鈉)進行誘導,每3 d換液1次,誘導21 d后進行茜素紅染色。
1.4 PRF與PRP析出液的制備
PRF制備:無菌抽取兔耳中央動脈血10 mL至真空負壓管中,立即于3 000 r·min-1離心15 min,兔血可分為3層,最底層為紅細胞層(red blood cells,RBC),表層為貧血小板血漿(platelet-poor plasma,PPP)層,中間層即為PRF。
PRP制備:無菌抽取兔耳中央動脈血10 mL至含枸櫞酸鈉抗凝劑的負壓管中,1 000 r·min-1離心15 min,吸取上清液及交界面下1~2 mm深的紅細胞至另一個離心管內,3 000 r·min-1離心8 min,棄去上清液的上3/4,輕輕振蕩后即為PRP。將PRP與凝血劑(含10%氯化鈣和1 000 U凝血酶)混合后搖勻,PRP即被激活呈凝膠狀。
將制備好的PRF與PRP分別置入含5 mL α-MEM培養液的離心管中,37 ℃條件下靜置,于1、7、14、21、28 d時收集PRF和PRP析出液,在每個時間點取出析出液后,再于離心管中加入5 mL新鮮的α-MEM培養液,待下一個時間點收集析出液。實驗前將收集的析出液-80 ℃保存備用。
1.5 TGF-β1與PDGF-AB質量濃度的測定
使用ELISA試劑盒對PRF和PRP析出液中TGF-β1與PDGF-AB的質量濃度進行檢測,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6 ADSCs增殖的檢測
取生長良好的第3代ADSCs,以每孔1.5×104個細
胞的密度接種于7塊48孔板中,24 h后換液,用無血清培養液培養24 h,使細胞狀態同步化。細胞分為12組,分別使用不同的培養液進行培養,即陽性對照組、實驗組(PRF1、PRF7、PRF14、PRF21、PRF28、PRP1、PRP7、PRP14、PRP21及PRP28)以及陰性對照組。陽性對照組使用含10%FBS的α-MEM培養液培養(含10%FBS、100 U·mL-1鏈霉素、100 U·mL-1青霉素),陰性對照組使用無血清的α-MEM培養液培養,其余10組分別使用不同時間點PRF和PRP(分別為1、7、14、21、28 d)析出液配制α-MEM培養液
培養(含體積分數10%PRF或PRP析出液、100 U·mL-1
鏈霉素、100 U·mL-1青霉素),每組分別追加3個復孔,培養1~7 d。
每日選擇1個孔板對12組不同培養條件下的細胞進行消化,分別用血球計數板在倒置顯微鏡下進行計數,取其均數,操作重復3次。以時間(d)為橫坐標,細胞計數為縱坐標,繪制細胞的生長曲線。
1.7 ALP活性檢測
取生長良好的第3代ADSCs,以每孔1.5×104個細胞的密度接種于48孔板中,24 h后換液,用無血清培養液培養24 h,使細胞狀態同步化。細胞分為12組,同1.6。陽性對照組使用含10%FBS的α-MEM成骨誘導液培養(含10%FBS、0.1 μmol·L-1地塞米松、
50 mg·L-1維生素C、10 mmol·L-1β-甘油磷酸鈉),陰性對照組使用無血清的α-MEM成骨誘導液培養,其余10組使用不同時間點PRF和PRP析出液配制α-MEM成骨誘導液培養(含體積分數10%PRF或PRP析出液、
0.1 μmol·L-1地塞米松、50 mg·L-1維生素C、10 mmol·L-1 β-甘油磷酸鈉)。連續培養7 d,常規換液。
培養7 d后,棄培養液,PBS漂洗細胞,每孔加入150 μL的1%TritonX-100,冰上裂解10 min,顯微鏡觀察細胞破碎情況,收集細胞并離心,用微量移液器吸取上清,按照ALP操作試劑盒進行檢測,酶標儀下測定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波長520 nm。按試劑盒提供的公式計算ALP活性,實驗重復3次。
1.8 統計分析
使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樣本用x±s表示,檢驗水準為雙側α=0.05。
2 結果
2.1 ADSCs鑒定結果
ADSCs的成脂、成骨誘導結果見圖1、2。成脂誘導3 d左右,細胞形態由長梭形變為類圓形,與脂肪細胞相似,部分細胞的細胞質內出現折光性強的小液滴;持續成脂誘導,液滴的數量增多,且融合成大液滴;誘導3周后進行油紅O染色,可見細胞質中的液滴被染為紅色,即為脂滴(圖1)。成骨誘導3~4 d,細胞形態發生改變,由長梭形變為三角形或多邊形,類似成骨細胞的形態;誘導7 d左右可見少量細胞外基質沉淀,誘導時間越長,沉淀越明顯;誘導3周后進行茜素紅染色,可見鈣結節形成(圖2)。
2.2 TGF-β1與PDGF-AB的質量濃度
不同時間點PRF和PRP中TGF-β1和PDGF-AB的質量濃度見表1。PRF中,TGF-β1的質量濃度隨靜置時間的增加而逐漸升高,PRF14組達到高峰,其后下降;PDGF-AB的質量濃度亦隨靜置時間的增加而升高,PRF7組達到高峰,其后下降。PRP中,TGF-β1和PDGF-AB的質量濃度在PRP1組均最高,其后隨靜置時間增加而下降。經統計學檢驗,PRP中TGF-β1和PDGF-AB的質量濃度除了PRP1組高于同時間點的PRF1組外,其余時間點均低于相應的PRF組(P
0.05)。
2.3 PRF與PRP對ADSCs增殖作用的影響
12組ADSCs細胞的生長曲線見圖3。PRF組中,PRF14組的ADSCs增殖程度高于其余PRF組、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P
ADSCs增殖程度高于其余PRP組、陰性對照組和陽性
對照組(P
組的ADSCs增殖程度均分別高于PRP7、PRP14組,PRP1組的ADSCs增殖程度高于PRF1組,上述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4 ALP活性檢測結果
培養7 d后,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的ALP活性分別為4.479±0.326和3.363±0.127,PRF和PRP各組的ALP活性檢測結果見表2。
PRF14和PRP1組的ALP活性最高,且兩者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PRF14組ALP活性高于其余PRF組、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PRP1組的ALP活性高于其余PRP組、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P
3 討論
PRP中富含多種生長因子,其生長因子來源于血小板,但它在促進組織修復中的作用備受爭議。研究[4-5]表明,PRP形成的凝膠塊中所含有的血小板以
及生長因子的作用時間僅限于早期階段,不可能作用于組織修復的全部過程。Choukroun’s PRF技術的操作簡單且成本低廉,被稱為第2代血小板濃縮物[6]。
PRF具有良好的促進軟硬組織再生的作用[7-8],近年
來PRF已經初步應用于口腔種植領域中。與PRP相比,PRF更注重纖維蛋白的作用,其內的纖維蛋白能將血小板和釋放的生長因子以化學鍵結合,通過緩慢釋放,延長生長因子的作用時間[6]。本研究檢測了PRF與PRP在不同時間點釋放的TGF-β1與PDGF-AB的質量濃度,發現PRF中TGF-β1與PDGF-AB的質量濃度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TGF-β1在14 d時最高,PDGF-AB在7 d時最高,其后逐漸減少;相反,PRP中TGF-β1與PDGF-AB均在第1天時質量濃度最高,隨后迅速下降。此結果進一步證實了PRF可以緩慢釋放生長因子的結論。PRF中的血小板像黏結劑一樣浸入到纖維蛋白網內,其中的白細胞具有活性并且可以在密集的纖維蛋白網狀結構中產生作用[9]。PRF與PRP促進ADSCs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有賴于其中的TGF-β1與PDGF-AB。本實驗測定了PRF和PRP對ADSCs增殖分化的作用,結果發現:PRP組中,ADSCs的細胞增殖活性及ALP活性均在早期階段較高,隨時間的延長而降低;PRF組中,ADSCs的細胞增殖活性及ALP活性隨時間的延長逐漸增高,14 d達到最高,其后下降。該結果與細胞因子的檢測結果類似。由此可以推測,與PRP相比,PRF可以明顯延長對組織修復的效果。PRP的作用在早期階段最強,可能是以往的研究中其成骨效果差異較大的原因之一,因為其成骨作用不能作用于組織修復的全過程。
與PRP相比,PRF制備簡單且操作容易,已經作為一種新型的自體材料初步應用于口腔種植臨床中[10-11]。本實驗進一步表明了PRF能緩慢持久地釋放生長因子,可更加有效地促進ADSCs的增殖和分化,為PRF的臨床應用及組織工程學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Assoian RK, Grotendorst GR, Miller DM, et al. Cellular transfor-
mation by coordinated action of three peptide growth factors from
human platelets[J]. Nature, 1984, 309(5971):804-806.
[2] Choukroun J, Adda F, Schoeffler C, et al. Une opportunité en pa-
roimplantologie: Le PRF[J]. Implantodontie, 2001, 42:55-62.
[3] Dohan DM, Choukroun J, Diss A, et al. Platelet-rich fibrin(PRF):
A second-generation platelet concentrate. Part Ⅱ: Platelet-related
biologic features[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6, 101(3):e45-e50.
[4] Consolo U, Zaffe D, Bertoldi C, et al. Platelet-rich plasma activity
on maxillary sinus floor augmentation by autologous bone[J].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07, 18(2):252-262.
[5] 鄧悅, 王萬春, 徐棣, 等. 富血小板血漿對表面多孔性種植體周
骨再生的作用[J]. 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 2006, 11(2):51-54.
Deng Yue, Wang Wanchun, Xu Di, et al. Bone regeneration around
sintered porous-surfaced implant with PRP: An animal experiment
[J]. Chin J Oral Implant, 2006, 11(2):51-54.
[6] Dohan DM, Choukroun J, Diss A, et al. Platelet-rich fibrin(PRF):
A second-generation platelet concentrate. Part Ⅰ: Technological
concepts and evolution[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6, 101(3):e37-e44.
[7] Choukroun J, Diss A, Simonpieri A, et al. Platelet-rich fibrin(PRF):
A second-generation platelet concentrate. Part Ⅳ: Clinical effects
on tissue healing[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6, 101(3):e56-e60.
[8] Choukroun J, Diss A, Simonpieri A, et al. Platelet-rich fibrin(PRF):
A second-generation platelet concentrate. Part Ⅴ: Histologic eva-
luations of PRF effects on bone allograft maturation in sinus lift
[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6, 101
(3):299-303.
[9] Dohan Ehrenfest DM, Diss A, Odin G, et al. In vitro effects of
Choukroun’s PRF(platelet-rich fibrin) on human gingival fibro-
blasts, dermal prekeratinocytes, preadipocytes, and maxillofacial
osteoblasts in primary cultures[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9, 108(3):341-352.
[10] Simonpieri A, Del Corso M, Sammartino G, et al. The relevance
of Choukroun’s platelet-rich fibrin and metronidazole during com-
plex maxillary rehabilitations using bone allograft. Part Ⅱ: Implant
surgery, prosthodontics, and survival[J]. Implant Dent, 2009, 18(3):
220-229.
[11] Diss A, Dohan DM, Mouhyi J, et al. 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
tion using Choukroun’s platelet-rich fibrin as grafting material: A
篇5
(1)制訂學習計劃可以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區別只是在學習目標的內容上,有的比較長遠,有的比較短暫。
要實現長遠的學習目標,絕非一日之功,必須腳踏實地,有步驟地努力去做才行,因此,從實際出發,安排好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就十分必要了??梢哉f,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的科學結合就誕生了學習計劃,實現學習目標的愿望越強烈,制訂學習計劃也就越迫切。制訂好學習計劃后,就會使自己的每一個學習行為都和學習目標的實現聯系起來,使學習行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可以說,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藍圖,每一個想把學習搞上去的學生,要拿出的第一個實際行動,就是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當你訂完學習計劃后,心里有了底,會感到學習目標的實現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2)制訂了學習計劃可以磨練學習意志
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學習計劃的實施不會一帆風順,而會受到種種“沖擊”。
“沖擊”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出現了自己沒有預料到的必須參加的,或必須進行的有益活動,如集體活動,作業增多,考試臨近等等,這時就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以適應變化了的情況。
一種情況是出現了一些經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排除的困難和干擾,例如,出現了自己計劃外的文體活動或其他娛樂活動,這對,為了保證計劃的實施,就要努力克服困難、干擾及各種誘惑,通過意志努力,不斷調整自己的行動,使自己的行動不偏離計劃中既定的學習目標和任務,直到實現為止。
經過長期的磨練,會使自己在實現一個又一個的計劃中,意志品質(自覺、頑強、堅持、自制)不斷地得到磨練。意志上的收獲,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可實際上這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在學習過程中,意志品質的作用越來越大。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而學習的成功又為發展良好的意志品質起著推動作用。
沒有學習計劃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自己也就很少有什么要求和打算,當然也談不上和現實有什么矛盾,更談不上什么意志上的努力和斗爭了。因此,這些學生的意志品質常常很差。
(3)制訂學習計劃有利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長期按學習計劃辦事,就會使學習生活很有規律,甚至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到時候,就不必為起不起床,睡不睡覺,學不學習再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學習生活完全達到了“自動”進行的境界:不起床睡不著了,不睡覺就困了,不學習就好像缺了點什么似的。這說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離不開科學的學習計劃的,也可以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計劃和頑強意志長期結合的產物。
(4)制訂學習計劃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時間上的浪費
有了學習計劃的學生知道,自己多玩1個小時,多聊1個鐘頭,將會使計劃上的某項任務告吹。根據學習上循序漸進的原則,將使整個計劃中的許多任務受到影響,所以,他們對時間特別珍惜,不會隨便地浪費時間。
計劃性強的學生,由于心中明確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所以不臨時動腦筋,費時間去想了。而缺乏計劃性的學生,一旦坐下來,還要為該干什么事考慮半天,尤其在完成了作業以后,這種現象就更為明顯,因此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
總之,制訂學習計劃可以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可以磨練學習意志,有利于學習習慣的養成,還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一個想把學習搞好的學生,不妨制訂一份學習計劃,試著做做,看看效果如何。
(二)怎樣制訂學習計劃
要想制訂學習計劃,就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計劃要全面
訂的是學習計劃,自然要多考慮學習的具體安排。不過,為了保證學習任務的完成,應當對學習生活做出全面的考慮和安排。
例如,除了學習以外,還要安排好社會工作時間,鍛煉身體時間,充足的睡眠時間,文化娛樂時間等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全面發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使學習生活豐富多彩,生動有趣。
有的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時,只考慮三件事:吃飯、睡覺和學習。對集體活動不管不顧,對鍛煉身體不予考慮,至于娛樂和休息,計劃內更是沒有它們的位置。這種“單打一”的學習計劃,使得學習生活單調,乏味,從而容易引起疲勞,既影響學習效果,也影響全面發展。
(2)安排好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
有的時候,表面上看學習時間不少,但真正歸自己支配的學習時間卻很少,為什么呢?因為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太多。相反的情況當然也是存在的,即表面上看學習時間并不多,但卻基本上可以由自己安排,原因是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比較少,那么就需要我們很好地安排學習時間了。
因此,我們可以把除上課以外的學習時間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常規學習時間,主要用來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的知識。在常規學習時間內的學習有幾個特點:①學習內容是最基本的,在這部分時間內學習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課堂學習的質量;②學習的任務是具體的,主要是由老師安排的,不必自己去安排;③帶點強制性,就是學習任務完成完不成,完成得好不好,是要接受老師檢查的。由于上述三個特點,所以一般在常規學習時間內,學習的效率還是比較高的。二是自由學習時間,指的是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后,所剩下的歸自己支配的學習時間,這正是學習計劃中要做出具體安排的時間。
怎樣安排這部分自由學習時間呢?
一般可以做兩件事:一補課,二提高。
補課,是指彌補自己學習中的欠缺;提高,是指深入鉆研,發揮自己的學習優勢或特長。不管是補課還是提高,總要圍繞一個專題進行。例如,集中一個月或一周的自由學習時間專攻一個專題,解決一個專題后,再集中一段時間專攻第二個專題,第三個專題,這樣學習比較容易見效。
自由學習時間內的學習效果,對改變學習現狀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自由學習時間的安排應當成為制訂學習計劃的重點。
對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說,在開始階段,自由學習時間幾乎沒有或者很少,因為他們每天能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學習任務就很不容易了。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他們的常規學習時間將會逐漸減少,而自由學習時間會逐漸增加。由于開始階段自由學習時間較少,所以,一般學生往往不容易抓緊,這也恰恰是他們被動的學習局面難以改變的原因。達爾文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時間?!币粋€學生,如果看到自己學習水平不高,或者想急于改變學習現狀,那就應當以分秒必爭的精神去抓自由學習時間。一旦抓住自由學習時間,并且體會到抓住自由學習時間而給學習帶來的好處之后,他們就會努力去提高常規學習時間的效率,以增加自由學習時間,使自己掌握的學習主動權越來越大,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就會逐漸到來。
(3)長計劃和短安排要結合好
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究竟學些什么,應當有個大致計劃。但是,由于實際的學習生活千變萬化,往往不好預測,所以長遠的計劃不能訂得太具體,很難在這個月就把下個月每天干什么全都確定下來。但是,下個月在學習上應解決哪幾個主要問題,心中是應當有數的。而本月的第一個星期要解決什么問題,第一個星期每天干什么,就應當制訂得具體些。這樣,就把在一個較長時間內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分到每周每天去了。這樣安排以后,在每天學習時,心中就會明白當天的學習任務在學習全局中的地位。
有了具體的短安排計劃,長遠計劃中的任務就可以逐步得到實現,有了長遠計劃,又可以在完成具體學習任務時,心中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例如,有一個高中生化學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原因是初中的化學沒學好,他下決心要把初中化學補上,為此,在學習時間上做了如下的安排:每天抓緊時間先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學習任務,在完成了當天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每天起碼要擠出1小時時間,系統地復習初中化學。在這里,他把學習時間鮮明地分成了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兩部分。
在自由學習時間內,他又把初中化學的五章內容分配到六個星期中去完成,平均每周完成一章左右。每周開始時,又把每章的各節內容大致分到了每一天,使每天應完成的內容很具體。這樣一來,每天在自由學習時間內要完成什么學習任務,心中就十分明確,學習的緊迫感也增強了。為了保證拿出充足的自由時間來補習化學,他在常規學習時間內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一個半月后,他的化學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梢?,恰當劃分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并在自由學習時間內做到長計劃短安排的有機結合,堅持下去,計劃中確定的學習目標就可以比較順利地實現。
(4)要從學習實際出發
在制訂學習計劃時,不要脫離學習的實際情況,不少學生在制訂學習計劃時勁頭很足,但往往忽略了實際情況,結果實行起來感到困難重重,十分緊張。
什么是學習的實際呢?
①是自己將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是什么
例如,在這個月的學習計劃中要接受和“消化”多少知識?要著重培養哪些能力?
②是時間的多少
在每個學習階段,能有多少確實可用的學習時間?常規學習時間可以安排多少?自由學習時間可以安排多少?
③是學習上的欠缺和漏洞
自己在學習上欠的“債”是哪些?在某一階段的學習計劃中可以償還多少“欠債”?
④是老師教學的實際進度
不了解教學的進度,常規學習時間就不好安排,自由學習時間就更難以安排了。很多學生個人學習計劃的“破產”,就是因為不了解老師教學的實際進度,因而使自己安排的學習任務不是過重就是過輕,還會出現自己安排的學習內容和老師的教學內容相脫節的現象。由于個人計劃經常被老師的教學安排“沖擊”,有的學生還會錯誤地認為“訂個人計劃沒有用,跟著老師走就行了”。結果使自己的學習缺乏主動性,把大量的學習時間浪費了。
如果一個人的學習計劃能和老師的教學進度有機地配合好,就可以對學習起推動作用。例如,一個高中的優秀生,在老師講電學部分的前一個月,利用自由學習時間系統地復習了初中電學部分(共五章)的內容。由于他做好了知識上的準備,在學習高中電學時就很順利,等高中電學學完后他又利用自由學習時間,把初、高中的全部電學做了專題復習,到高三畢業總復習時,他比別的同學就輕松得多??梢?,安排學習計劃,一定要考慮到老師的教學進度,這樣才能收到好效果。
(5)要留有余地
計劃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步驟是在學習之前擬定的,是設想,畢竟還不是現實。要想把計劃變成現實,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思想可能會發生某些變化,學習的各種條件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學習計劃訂得再實際,也難免出現估計不到的情況。例如,某個階段有的學科難度大,作業多,這樣,計劃中的常規學習時間就會增加,自由學習時間則會減少,因而計劃中的學習任務就可能完不成。再如,有時集體活動比計劃的多了,占用了較多的學習時間,也會影響學習計劃的實施等等。所以為了保證計劃的實現,學習計劃不要訂得太滿、太死、太緊,要留有機動時間,目標也不要訂得過高。在機動時間內安排一些一旦完不成對當時學習影響不大的學習任務,或者說,安排一些時間性不強的學習任務。
由于在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內容安排上有了一定的伸縮性,就可以適應臨時變化的情況,完成計劃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這也有利于增強自己的學習信心。
有的學生在訂計劃時,由于沒有留有余地,結果一旦受到沖擊,計劃就難以實現,慢慢地還會對制訂學習計劃的必要性產生懷疑,有的干脆取消了訂計劃的做法。當然,計劃中留的余地也不能太多,太多了會使自己執行計劃時松松垮垮,缺乏爭取完成計劃的奮斗精神。
篇6
指導學生科學地學習,首先要教會學生制定切實有用的學習計劃。學習計劃,具體內容和形式可以不同,但基本內容卻大體一致,應當包括三個基本點:
1.明確的學習目的。2.切實的具體要求。3.實現目標要求的措施。學習的目標雖然不一定都寫在計劃的文字上,但卻存在于每個學習者的深處,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起推動和指向的作用,是制定計劃時,首先要考慮的。學習的目標應當遠大,但在某一具體的學習階段又應當有一些切實的具體要求。作為比較長遠的學習目標,不同學生之間大體一致,但作為學習的具體要求,則應當更多地考慮學生之間的不同基礎,不能完全一樣。無論什么樣的學生,對學習的要求都應該是既需要花一番功夫,又能做得到,只有這樣的要求,才能算切實有效。
如何實現要求的具體措施,是學習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學生的學習是在學校統一組織和教師指導之下進行的,所學的教材,進度都是由教學計劃決定了的,因此,學生實現要求的主要措施一般包括以下幾點:1.怎樣根據教學計劃,做好預習和課前準備。2.怎樣與教師配合,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3.怎樣及時做好復習和鞏固工作。4.怎樣及時而獨立地進行作業,加深對知識的領會,培養技能。5.怎樣作好教學實驗。6.怎樣開展課外閱讀和課外小組活動等。
各人學習的具體措施,要切合自己的情況并有所側重,不必面面具到。已經完全做到并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可以不必寫入。只有這樣,計劃力求簡明扼要,易于執行和檢查??茖W地運用學習時間,是學習計劃的重點內容,對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起重大作用,也是保證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關鍵措施??茖W地運用學習時間,包括合理安排時間和杜絕時間浪費兩個方面。目前有些學生時間安排凌亂和無計劃,形成很大浪費,閑時無事干忙時開夜車,睡眠不足,無計劃地看電視,消耗時間過多,以至與作業來不及做或上課沒精打采。嚴重地影響學習效果。要求指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1.每天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按時作息,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也要保證有充沛的精力上課、復習、作業和從事各種學習活動的需要,晚上睡眠不足,聽課效率不高,作業速度慢,時間拉長,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種狀況必須及時解決好。為了保證及時睡覺,必須在學習時安排一下事情的輕重緩急,急需的復習與作業先行,以便睡眠之前保證完成,不耽誤睡眠時間。2.制定一張合理而切實可行的作息時間表,妥善安排自己支配的四段時間,即早上起床,上午上課,上午放學,下午上課,下午放學,晚飯和就餐等四段時間。3.正確利用零時間,化零為整、集少成多。此外,學習用品妥善安排在一定的地方,隨時迅速取用。不浪費時間去尋找。杜絕浪費時間,除了做好上述妥善安排以外,還可以注意以下幾點:1.不長時間無目的地聊天。2.學習時不東張西望,做做停停。3.按次序作業,不東翻西弄。4.不要無目的不加選擇地看書。5.不要過分熱衷于梳裝打扮。6.從每日事、每日畢做起。
一份完整的學習計劃,都有一定的日程安排。在平時,學生的學習計劃要與教師每天的教學進度一致。發動學生制定計劃并不難,難的是長期堅持執行學習計劃。能夠長期堅持有計劃的學習,除了計劃要求不要過高,安排不能過緊,以便經過努力能夠做到之外,組織學生經常進行學習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還要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我們干什么都講究先制定一個計劃,學習也是一樣,在每個學期,每次考試之后都要做一個學習計劃,做學習計劃的好處: 1.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按照計劃行事,能使自己的學習生活節奏分明。從而,該學習時能安心學習,玩的時候能開心地玩。久而久之,所有這些都會形成自覺行動,成為好的學習習慣。2.有計劃就有了奮斗目標,你需要制定計劃,腳踏實地、有步驟地去實現它。通過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和任務,使自己達到目標,也使自己明確每一個任務的目的。3.能夠充分利用時間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合理的計劃安排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時間。你會知道多玩一個小時就會有哪項任務不會完成,這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影響。有了計劃,每一步行動都很明確,也不要總是花費心思考慮等下該學什么。4.時刻提示自己實現學習目標。學習生活是千變萬化的,它總是在引誘你去偷懶。制定學習計劃,可以促使你按照計劃實行任務,排、實行計劃是意志力的體現。堅持實行計劃可以磨練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經過磨練,你的學習收獲又會更一步提升。這些進步只會能使你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功。
篇7
關鍵詞:英語口語;元認知;元認知策略訓練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2-0122-02
2014年《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指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要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教學活動實現由‘教’向‘學’的轉變”;同時強調“教學方法的運用應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和幫助他們掌握學習策略,學會學習”。近年來外語教學領域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當作教育的終極目標。自主學習實質上是學習者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的概念和認知心理學家Flavell的元認知知識理論相互契合。Flavell(1976)對元認知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元認知”就是認知主體對自身心理狀態、能力、任務目標、認知策略等方面的認知,又包含認知主體對自身各種認知活動的計劃、監控、評價和調節。因此,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是人的自我監控。
Wenden(1998)是將元認知這一概念引入到外語教學中的第一人,他認為元認知會對外語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元認知通常涉及四個方面,分別是計劃、管理、監控和評估。學習者通過在學習前進行合理的計劃、管理和監管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從而對整個認知過程進行整體管理。O’ Malley 和Chamot(1990)認為,元認知策略是一種高層次實施,可以對學習進程進行計劃、規范和監控指導(肖武云,2011)。所以,我們可以把元認知理解為“認知的認知”,元認知策略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起到支配作用,使學習者合理選擇其他學習策略并更好地管理語言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實施元認知策略訓練,培養學生的元認知意識,幫助學生正確使用元認知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種管理層面的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是保障學習活動成功的關鍵要素。Vandergrift(1996)認為,元認知策略可以使學習者全面了解其學習過程,具備預見能力和監控錯誤能力,并最終完成反思、評估、糾錯和正確知識的構建。目前大學英語課時在逐漸減少,但學生想提高口語水平的需求卻在不斷地增加,教師僅利用課堂時間幫助學生練習口語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將元認知策略訓練引入到口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口語學習過程進行計劃、管理、監控和評估,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生具備了元認知策略并能運用自如,他們就能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積極探索提高口語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一、增強學生元認知意識
在實施元認知策略培訓之前,首先要喚醒學生的元認知意識,只有學生認識到了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及提高口語能力的有效性,才能愿意接受元認知策略訓練。為了喚醒學生的元認知意識,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筆者自行設計了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調查問卷,該問卷設計參考了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調查表(SILL)和文秋芳的英語學習情況調查問卷中元認知策略部分。問卷共包括自我計劃、自我管理、自我監控和自我評估四個部分,共24道題,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口語元認知策略的匱乏以及口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之處。其次,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幫助其了解自身的口語水平??谡Z測試采用全國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面對面考試的模式,三名考生為一組,兩名主考老師按照考生語音面貌、語言連貫性、用詞及語法結構的準確性等方面進行打分,最后兩位老師成績加一起取其平均值,滿分15分??谡Z考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考生和主考進行交談,采用問答的形式,包括考生自我介紹、回答問題等,時間5分鐘;第二部分包括1.5分鐘的考生個人發言和4.5分鐘的小組討論。時間共約10分鐘;第三部分由主考再次提問以進一步確定考生的口頭交際能力,由主考老師進一步提問,時間約5分鐘。通過標準化口語考試,學生對自身的口語水平有了正確的認識,同時也為之后評估元認知策略培訓的有效性提供了對照數據。最后,開展專題講座并結合實例向學生講解什么是元認知策略、如何在口語學習中使用元認知策略以及元認知策略對提高口語水平的有效性。
二、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包括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氨緦W期要達到英語教學大綱對口語表達的要求”;“本學期達到英語四級口語水平”等,這些都是以學期為單位的長期計劃。“本周我要攻克雙元音的發音問題”;“本月我要學會不完全爆破”等,這些是以周或月為單位的短期計劃。學習計劃又可分為課內學習計劃和課外學習計劃。在口語課堂上,教師要向學生介紹每一個口語活動的任務、安排和學習目標,學生應該明確自己的知識范圍,也就是什么是我了解的,什么是我想了解的。由此,學生可制定課內的短期學習計劃。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制訂課外學習計劃,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時間安排等??傊?,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學生要根據自我綜合評估結果,重點攻克自身口語學習中的弱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語練習。此外,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要盡量詳細,教師要給予必要指導和修正,從而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期和短期、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立體式學習計劃。
三、幫助學生學會監控與調節學習過程
監控策略是在學習過程中對自身學習情況的檢查,根據學習目標有意識地監控學習任務的執行情況、認知學習策略的選擇和運用以及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等。我們以任意一個口語活動為例,介紹學生監控和調節學習過程的方法。首先,學生要監控自己是否有意識地使用近期所學相關新詞、熱點詞匯和表達方式;其次,在口語表達過程中,學生要監控自己是否有意識地糾正語音錯誤,在表達遇到困難時是否能使用適當的交際策略,注意力是否集中等;表達完畢后是否能夠對自身的問題和不足做出總結。教師可以利用DV等視頻錄制工具記錄學生的口語表達過程并發放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檢查監控自身學習過程。此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監控記錄,筆記的內容包括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使用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是否采用適當的交際策略解決表達中的難題、是否避免犯語音語調錯誤、是否在表達后進行總結等。
四、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估
自我評價是學生管理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其目的是給學生提供評價元認知策略運用效果的機會,從而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學生的元認知意識。所以,自我評估應定期進行,每一次口語活動之后或階段性口語訓練后,都應該給予學生進行自我評估的機會。學生可以對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遇到的困難、所使用的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從而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并引導學生將講師給出的評價和自我評估進行比較,找出差別。
五、幫助學生學會管理焦慮情緒
學習活動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態度和主觀意愿,如果學生很愿意學,動機很強,認為口語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那么學習效果也越好;相反,如果學生認為學習口語很痛苦,在口語表達中感到害羞、畏懼等不良情緒,這會對口語學習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些不良情緒,教師可以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焦慮情緒,并采用傾訴或心理暗示的方式幫助學生釋放心理壓力,減緩焦慮。
在培養學生元認知策略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元認知策略中的四個主要步驟,即計劃、管理、監控和評估并不是封閉單一的,而是一個開放的、交互重疊的關系。計劃中有計劃(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管理中有管理(自我管理和教師管理),監控中有監控(自我監控和相互監控),評估中有評估(自我評估和相互評估)。在口語教學中實施元認知策略培訓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了解自己口語水平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并學會管理、監控自身的學習過程,學習活動結束后還能夠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成為自身學習的管理者。
將元認知策略訓練融入口語教學中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使學生具備更多的元認知策略。學生通過制定口語學習計劃、調節和監控口語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效果等元認知策略,利用一切可能的學習資源主動進行口語練習,不僅學會了如何學習,培養了學習自主性,口語水平也得到顯著的提高。不過為了使學生學會利用元認知策略管理口語學習,教師首先要具備扎實的元認知知識和策略,所以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實施對教師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教師首先要是一個具有很強元認知意識的人,并具備豐富的元認知策略。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和輔助者,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制定計劃、如何管理監控學習過程、如果評估學習效果,從而培養學生的元認知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參考文獻:
[1]Brown, A.L.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M].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7.
[2]Benson, P & P.Voller.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Longman, 1997.
[3]O’Malley, J.M & 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 Macmillan, 1990.
[4]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
[5]Vandergrift L.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of core French high school student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6(52): 200-223.
篇8
工作計劃的目的,一方面是在跟主管溝通下年度的計劃,另一方面也是作自我檢討。在內容上,對主管而言,你是在設定明年預計達成的工作目標,對自己而言,是在設定自我突破的計劃。制定工作計劃的第一步,是事先了解公司的年度目標。
公司目標與個人目標
主管在設定你的下年度工作內容時,通常是在貫徹公司由上而下的年度目標,因此,你必須先仔細了解公司的年度目標,這點很重要卻總是被忽略。另外,你一定要花時間想清楚自己下年度希望的成長,是學習?是薪水?還是發展另一項專才?
如果你想要的是學習新技術,你的工作計劃就必須加入學習計劃;如果是想增加收入,就必須制定增加業績的計劃,或是調換部門的準備計劃。
先了解公司的年度目標以及個人的年度目標,你在制定工作計劃時才不會無所適從。
計劃合理但要具挑戰性
制定工作計劃的原則是勿好高騖遠、目標合理、具有挑戰性。如何避免好高騖遠,設定合理的目標呢?多數人在制定計劃時不會想到自己的缺點,于是,建議可以找你的家人、好友,或是較熟的同事與主管,請他們檢視你設定的目標是否太過理想?制定的計劃有沒有避開或改善自己過往的缺點?
為什么要具有挑戰性?主管不會希望你只是去設定你原本就可以達到的目標,他會期待你在未來的一年,無論在工作上或學習上都能有所突破,所以,雖然要避免好高騖遠,但也得設定自我挑戰的計劃。
目標數字化、行動具體化
有了上述的準備與調整,接下來就進入實際制定工作計劃的4個步驟:
1.目標數字化。只有形容詞的空泛目標是沒有意義,所以要把工作計劃的目標與內容數字化,例如時間化、數量化、金額化。
2.行動具體化。有了數字化的工作目標,還要附帶有效的執行計劃。
3.學習計劃。你應該同時制定年度的自我學習計劃。公司對員工自我學習通常是抱持正面的看法,有些公司甚至規定學習計劃是工作計劃應具備的項目。
篇9
第一,明確所要達到的目標。比如:是要夯實基礎,還是要提高答題能力;是要應付即將到來的一次會考,還是面向高考等遠期目標,這一切,心里一定要有一個底。
第二,自身的定位。明確自己掌握了哪些,欠缺了哪些,優勢在哪里,劣勢在哪里。
第三,時間的允許。最主要的應該是讓學習計劃有時間可執行,而不至于成為一紙空文。
要充分地利用時間搞好學習,離不開制訂學習計劃和日程表。計劃是指對學習的長期打算和安排,而日程表是指處理現在的學習任務較具體的逐日計劃。
要制定學習計劃,不僅要遵循上述的一些基本準則,還要體現如下一些具體要求:
1)要從實際出發,講究實效
做什么都要講究實效,要量力而行。在制訂計劃時,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水平,突出重點。目標任務不要訂的太高,否則還不如不訂。對那些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學科,可以多分配一些時間;對自己不大困難的,則相對少花點時間。
2)要和老師的教學同步、協調
計劃的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是為了幫助自己學習,因此要處處與老師的教學配合協調、同步,只有這樣才會促進自己的學習。
3)要張弛有度,留有余地
計劃畢竟是一種設想,并不等于現實,在付諸實施的過程中,還可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突況的影響,因此要留有適度、靈活機動的時間,做到張弛有度。
4)要留有適當的休息時間
人的大腦活動是有一定限度的,用長了會產生厭倦、疲勞的感覺,效率就會降低,如果在安排時間表時一點休息時間也沒有,那么連續學習兩小時,就會出現厭煩、注意力不集中和對學習內容不滿的情緒。所以在安排時間時,應設計出相應的休息時間??偟膩碚f,在學習25-35分鐘后,中學生在學習40-50分鐘后,即應休息一會兒,休息時間可確定在5分鐘左右,太長了也不好,否則會使學習勁頭喪失,不利于繼續學習。
篇10
關鍵詞: 任務型 英語語言 教學法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層次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不僅得益于不斷完善健全的國民教育體制,更重要的是引入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教育教學方法。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作為較新穎、具有可操作性且易于實踐的教學方法,其開發、設計及實際應用對于提高我國英語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內涵
2.1任務型英語語言的概念。要分析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優勢,首先需要辨別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內涵,具體來說,就是任務型英語的內涵及識別其具體的模式與方法。按照定義,任務型學習是指在學習第二外語的過程中(尤其是英語),有意或無意地加入具體的學習任務(廣義或狹義)、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以期達到學習者既定的學習效果。
任務型英語與傳統英語語言的教學既有差異又有相似之處,相似的是兩者的最終目標是相同的,即都以較好地掌握英語語言為目的。主要的不同之處為學習方法的不同,即傳統英語語言的學習一般來說都無具體的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而任務型英語的學習則會在學習之初就設定具體的甚至是長遠的學習計劃,并使學習計劃切實可行,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納入任務型方法,不僅對短期英語學習的拔高,而且對長期的英語學習、鞏固有較好的幫助,甚至有助于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2.2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一般框架。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包括兩個方面:任務型英語語言及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對于任務型英語語言的教學,可簡單地概括為以學習英語語言為目標,以完成學習任務為過程,并且以學習成果來體現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強調任務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張先講授語言知識,再設計一系列的任務讓學生練習語言,然后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歸納和總結知識。
因此,根據兩者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涵,本文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一般框架。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種學習方法或學習手段都不能生搬硬套某種具體的模式而使教學僵化,應該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有選擇地實施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因此,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一般框架更具指導意義。具體而言,在實際教學中,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一般包括課堂導入、參與任務、學習新知、鞏固新知、實際應用等方面,指導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地進入英語語言學習的語境之中。尤其是參與任務和鞏固新知兩個環節,避免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無目的性和復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在每個環節都嵌入具體的學習任務,通過高效的學習與鞏固,最終運用于語言的實際應用中。
3.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優勢與教學案例
3.1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優勢。通過分析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內涵及一般框架,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優勢就很容易體現出來。一般而言,其具體的優勢可以分為:學習目的性強、學生參與性高及可操作性強。
首先,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具有學習目的性強的優勢。按照定義,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首先要確定英語語言學習的目的或目標,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可以為每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包括掌握的詞匯量、語法、長短句的語境等,短期目標主要是一些小而容易實現的目標,由不同的短期目標可以逐步實現語言教學的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以此達到英語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
其次,學生參與性高是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另一個優勢。由于傳統英語語言的教學一般來說都無具體的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因缺乏目的和計劃,課堂上一般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難以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有效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發生。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通過設計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和學習任務等方案,以教師教學為輔,以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任務為主,教師通過對教學任務的不斷優化達到教學目的,而學生則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發揮各自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性。
最后,可操作性強是保障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切實可行的重要一環。即使一種英語語言教學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有效,若沒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那么都無法從實際上解決現有教學的難題。換句話說,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可以從不同的目標(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學生參與性等方面不斷優化教學效果,同時在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的一般框架下,根據學生不同的反饋從而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這是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較之傳統教學方法的重要優勢。
3.2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教學案例。在明確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內涵、一般框架及優勢之后,本文以一個教學案例來體現其具體的實踐操作優勢。如課程中有題為“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ercial Movies between CHN & USA”的文章,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比如詞匯量、句子語法、文化價值觀的比較等。其次,通過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將學生帶入學習過程,比如設計觀影交流、電影賞析論壇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掌握知識。最后,通過不同的教學任務鞏固已學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4.結語
英語語言教學改革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設計和運用作為英語語言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其充分理解和把握可以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需要逐漸加深對任務型英語語言教學法的認識和運用,以期達到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小燕.任務型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實際的適應性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2]周莉,劉殿剛.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