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產業化技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21:05: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建筑產業化技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建筑產業化技術

深究建筑經濟和住宅產業化聯系

工業化流程是一個行業壓縮成本,提高市場認可度的關鍵,而在建筑行業中,住宅產業化所描述的正是住宅生產、供應等的工業化。通俗的說,工業化流程類似于流水線生產,“制作模型”是這一系統實現的關鍵,因此住宅產業化的最直觀表現就是住宅成品的標準化。

1傳統建筑經濟體系的瓶頸

粗放型經濟體是傳統的建筑產業難以回避的評價,盡管依靠“類資源性產業”的先天優勢能夠保證相當可觀的利潤收益,但隨著原材料成本、人力勞動資源成本和消費者實際需求等多方面壓力的日益加劇,如何在利潤維持的基礎上滿足業主的生活需求,成了建筑經濟產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要解決質量和利潤之間的矛盾,首先要做的就是從內部找原因,從產業性狀上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找到有效的改善方案。

住宅建筑所面向的是廣大購房業主,其切身生活需求應該放在第一位,因此滿足消費者需求應該放在住宅建筑在設計和建造的首位。

在這方面,汽車生產制造業的經驗值得借鑒,從整車銷售到維修保養直至配件維修,一整套服務流程滿足了購車業主對于長期消費品消費的所有需求,而住宅的消費使用周期更長,所要做的也應該更多。所以產業化是必經之路,也只有產業化道路,才能促進整個經濟體系的良性運轉,擺脫粗放型生產行業的帽子,將先進的制造技術、管理經驗、設計理念融入到產業鏈中。

2住宅產業化

查看全文

詮解輕鋼結構住宅發展走向

摘要:輕鋼結構住宅是十五期間中國將重點推廣的項目。其具有強度高、結構尺寸小、自重輕、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工業化程度高的特點。文章首先介紹了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現狀及它的特點,然后對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關鍵詞:輕鋼結構;輕鋼結構住宅;發展前景

一、輕鋼結構建筑及輕鋼結構住宅發展現狀

1.1輕鋼結構建筑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鋼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從1997年以后,中國的鋼產量突破1億t,但中國的鋼結構用鋼量占總鋼產量的比例僅為3%左右,而在鋼結構用鋼量中,建筑鋼結構用鋼量又僅占10%,(大部分為工業車間、汽車展廳等)這與中國作為產鋼大國的地位是很不相稱的,為此,國家外經貿委會同冶金部制定了在建筑工程中推廣使用鋼結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建筑工程采用鋼結構形式,爭取在2010年建筑鋼結構的用量達到總鋼產量的6%。

1.2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現狀

查看全文

輕鋼結構構建環保住宅論文

摘要:輕鋼結構住宅是十五期間中國將重點推廣的項目。其具有強度高、結構尺寸小、自重輕、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工業化程度高的特點。文章首先介紹了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現狀及它的特點,然后對輕銅結構住宅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關鍵詞:輕鋼結構;輕鋼結構住宅;發展前景

1輕鋼結構建筑及輕鋼結構住宅發展現狀

1.1輕鋼結構建筑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鋼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從1997年以后,中國的鋼產量突破1億t,但中國的鋼結構用鋼量占總鋼產量的比例僅為3%左右,而在鋼結構用鋼量中,建筑鋼結構用鋼量又僅占10%,(大部分為工業車間、汽車展廳等)這與中國作為產鋼大國的地位是很不相稱的,為此,國家外經貿委會同冶金部制定了在建筑工程中推廣使用鋼結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建筑工程采用鋼結構形式,爭取在2010年建筑鋼結構的用量達到總鋼產量的6%。

1.2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現狀

查看全文

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趨勢論文

摘要:輕鋼結構住宅是十五期間中國將重點推廣的項目。其具有強度高、結構尺寸小、自重輕、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工業化程度高的特點。文章首先介紹了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現狀及它的特點,然后對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關鍵詞:輕鋼結構;輕鋼結構住宅;發展前景

一、輕鋼結構建筑及輕鋼結構住宅發展現狀

1.1輕鋼結構建筑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鋼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從1997年以后,中國的鋼產量突破1億t,但中國的鋼結構用鋼量占總鋼產量的比例僅為3%左右,而在鋼結構用鋼量中,建筑鋼結構用鋼量又僅占10%,(大部分為工業車間、汽車展廳等)這與中國作為產鋼大國的地位是很不相稱的,為此,國家外經貿委會同冶金部制定了在建筑工程中推廣使用鋼結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建筑工程采用鋼結構形式,爭取在2010年建筑鋼結構的用量達到總鋼產量的6%。

1.2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現狀

查看全文

住宅產業化發展循環經濟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住宅產業存在的問題;循環經濟與住宅產業化;發展住宅產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發展住宅產業循環經濟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以住宅為主的房地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住宅產業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以建造體系和部品體系的標準化、通用化、模數化為依托、住宅建設任務繁重、住宅產業是循環經濟的重要載體、住宅產業是循環經濟的重要載體、住宅產業化是發展住宅產業循環經濟的根本途徑、完善住宅產業發展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夯實技術基礎、開展住宅產業生態系統建設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宅建設發展迅速,以住宅為主的房地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嚴重制約了住宅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住宅產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循環經濟;住宅;產業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宅建設發展迅速,以住宅為主的房地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全國城鄉住宅每年竣工面積達到12-14億平方米,每年全國城鄉住宅投資額約2萬億元左右,有效地拉動了社會經濟發展。但在全球資源空前緊張,環境保護迫在眉睫的大環境下,我國住宅產業仍處于前工業化階段,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嚴重制約了住宅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住宅產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住宅建設和消費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1我國住宅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快速增長的階段,住宅產業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進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新時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我國住宅產業仍處于前工業化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勞動生產率低、施工周期長;施工工藝落后、住宅部品的系列化產品不到20%;住宅產業化率僅為發達國家的1/5(我國為15%);建筑節能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企業規模小,經營管理粗放等。

查看全文

建設廳節能講話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在全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節能減排要求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的形勢下召開的。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總書記6月25日重要講話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研究落實國家、省委省政府關于節能減排一系列要求的措施,總結去年節能新標準頒布實施,特別是全省建筑節能住宅小區建設現場會以來,全省墻改與建筑節能工作開展情況,交流工作經驗,對下一階段全省墻改與建筑節能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同時傳達國家康居示范工程現場觀摩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康居示范工程建設和住宅產業化工作。這次會議采取現場會的形式,主要是通過典型引路,使同志們進一步了解掌握建筑節能和住宅產業化有關要求,明確工作任務,推動工作開展。通過參觀國家康居示范工程、省建筑節能示范工程"冠亞星城"小區建設現場以和建筑節能技術產品展示,聽取濟寧、濟南、煙臺、萊蕪、聊城、青島市和濟寧怡景地產有限公司建筑節能管理和節能住宅小區建設經驗,聽取江億院士和徐偉總工兩位著名專家精彩的技術報告,大家對推進墻改與建筑節能工作有了更深刻地認識。近幾年來,濟寧等市建委(建設局)不斷加大工程建設全過程監管力度,加強了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工程建設各環節的管理,確保了建筑節能和"禁實"要求落到實處。六個市的經驗表明,全面貫徹落實建筑節能標準,完成省政府確定的建筑節能和"禁實"任務,重點在落實,只要我們統一認識,堅定信心,強化監管,狠抓落實,就一定能夠推動全省墻改與建筑節能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下面,我就全省墻改建筑節能工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任務講幾點意見。

一、建筑節能工作成效明顯,為全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全省建筑節能住宅小區建設現場會以來,全省各級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節能降耗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真抓實干,積極進取,全省墻改與建筑節能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6年,全省新型墻材生產量234億標塊,新型墻材生產和應用比例分別達到66%、75%,同比提高7個、9個百分點;完成節能建筑面積28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5%。目前,全省縣城以上城市規劃區全面執行居住建筑節能65%、公共建筑節能50%設計標準;40個設市城市(14個設區市、26個縣級市)、21個縣城實現"禁實"目標,其中,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萊蕪等10個市城市及其所轄縣市城市規劃區建設工程全面"禁實"。一年來,通過推進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實現節能190萬噸標煤,節地3.87萬畝,利廢25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509萬噸,為全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曾培炎副總理去年到我省視察時,對我省墻改建筑節能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建設部汪光燾部長、仇保興副部長在今年第三屆國際綠色智能與建筑節能大會講話中多次表揚了我省。

一年來,全省各級圍繞實現"禁實"和建筑節能目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查看全文

循環經濟視角的住宅產業化研究論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宅建設發展迅速,以住宅為主的房地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嚴重制約了住宅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住宅產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循環經濟;住宅;產業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宅建設發展迅速,以住宅為主的房地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全國城鄉住宅每年竣工面積達到12-14億平方米,每年全國城鄉住宅投資額約2萬億元左右,有效地拉動了社會經濟發展。但在全球資源空前緊張,環境保護迫在眉睫的大環境下,我國住宅產業仍處于前工業化階段,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嚴重制約了住宅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住宅產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住宅建設和消費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1我國住宅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快速增長的階段,住宅產業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進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新時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我國住宅產業仍處于前工業化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勞動生產率低、施工周期長;施工工藝落后、住宅部品的系列化產品不到20%;住宅產業化率僅為發達國家的1/5(我國為15%);建筑節能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企業規模小,經營管理粗放等。

上述問題中最為緊迫的是我國的建筑能耗問題。住宅對資源的占用和消耗巨大,住宅建設耗用的鋼材占全國用鋼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國總用量的17.6%,城市建成區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設,城市水資源的32%在住宅中消耗,住宅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20%左右。如果與當前國際先進水準看齊,在不降低文明生活水準的前提下,根據我國住宅的物耗水平,住宅建筑至少還有節能30%~50%、節水15%~20%的潛力。因此,住宅業及其相關產業能不能切實貫徹“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環?!?簡稱四節一環保)的要求,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關鍵環節。

查看全文

建筑新興產業經濟增長因素探討

摘要:建筑業技術革新是推動現階段以建筑科技產業為龍頭的新興產業經濟增長發展的原動力,該文通過分析產業機制層面宏觀經濟增長,形成行業內在微觀經濟體系邏輯。找到促進建筑新興產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形成產業內部經濟增長鏈與技術外在促進革新之間的集成化發展模式。

關鍵詞:建筑產業經濟增長;建筑新興產業;技術革新

建筑產業作為我國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其整體年生產總值在我國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正在不斷增加。但是隨著建筑工業化、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建筑新興技術領域生產總值的占比自1996年以來一直處于5%左右,與國際同期水平及增長率水平相比呈下降趨勢。在過去20年中,建筑行業中總是存在生產效率低、利潤率極低以及科技生產水平薄弱等一系列問題。住建部及國家統計局針對2010年~2015年建筑行業的發展調查顯示,建筑行業利潤率增幅僅為1.52%,從業人員中具有高級技術水平的人員不足1/3,勞動生產效率不足制造業的1/4。建筑行業的整體利潤率低和生產效率低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現階段建筑行業必須需要全新的突破口。新興建筑產業化生產方式成為解決問題的必然趨勢,值得全體從業人員深入思考[1]。

1建筑新興產業經濟發展

近年來,隨著傳統建筑行業的弊端不斷顯現,建筑工業化、建筑產業化以及建筑新興技術產業化等理念不斷深入。所有的理念都來自于建筑行業的變革及產業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從深層次發展內涵上看,其共同著眼點都是要促進建筑新興產業經濟和建筑能效的增長;它們的不同點在于建筑產業化更突出其在工業集成領域的深層次應用,而建筑新興產業是在傳統建筑行業發展的基礎上,強化產業環節以及對產業技術進行革新。不僅如此,建筑新興產業化發展要與現代社會的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相契合,從而實現建筑行業的全新轉型升級與技術革新?,F階段建筑新興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1行業經濟體系可持續發展

查看全文

低碳經濟下建筑新材料發展與挑戰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中給環境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在現代技術的推動下,人們逐步認識發展綠色低碳建筑材料重要性。伴隨著綠色建筑理念的影響的不斷深入,建筑新材料體現出了壽命長,能降解以及成本低等優勢,這不僅符合現代環境保護的理念,同時也適應了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新方向。建筑新材料在建筑行業當中的應用,有效降低了建筑產業能耗,促進了我國綠色建筑產業的快速發展。

1低碳經濟發展對建筑新材料的要求

低碳經濟是我國經濟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選擇,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發展低碳、綠色建筑也將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重點。低碳建筑材料也被稱作生態建筑材料,是無污染以及無放射的環保材料,它和傳統的傳統建筑材料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對自然生態和對人的身體的危害比較少,還能進行回收,能夠有效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節約能源。低碳建筑材料從選材、銷售到使用都嚴格按照生產清潔技術進行。隨著我國建筑行業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獲得長足發展。綠色低碳材料的應用是現代建筑材料技術的重要發展,也是低碳經濟下建筑材料轉型發展的體現。低碳經濟發展對傳統建筑材料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具體如下:首先,對建筑材料產業結構進行升級的需求。在低碳經濟環境下,我國建筑產業正在朝著綠色建筑產業發展和轉型,這樣我國建筑產業在發展中,對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的需求提升,這樣在我國建筑材料產業發展中一方面要對傳統的建筑材料加工產能進行壓縮,另一方面要促進企業開發和生產綠色低碳建筑材料,推動綠色建筑材料產業結構調整。其次,進行技術創新以及產業化發展需求。隨著我國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的發展,我國建筑行業對新材料的需求不斷提升。為了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材料企業必須加快技術創新,開發的新的建筑材料,滿足建筑產業發展對新材料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建筑材料產業獲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增加產業的柔性以及生命力。

2低碳經濟下建筑新材料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在世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全球變暖、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等問題日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綠色建筑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這樣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在研究研發過程中產必須不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將材料研究、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有效結合,減少建筑材料的環境消耗,提高材料的可循環使用特性以及再生利用率,這是低碳經濟對材料產業的新要求。材料的生產以及使用中做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幫助人類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是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產業必然的發展選擇。建筑行業在現代化建設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綠色低碳建筑材料是綠色建筑發展的基礎,能夠為社會發展帶來巨額物質財富,并能夠推動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了適應我國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發展的新形勢,低碳綠色建筑材料產業在發展中,在充分考慮能源、環境問題基礎之上,要不斷完善材料科學體系,這成為當前建筑材料科學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工作當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在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當中,為了適應我國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要求,我國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綠色低碳材料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產業的發展,適應我國綠色低碳建筑產業的發展。當前我國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的發展主要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一是我國綠色低碳材料產業發展中的研發以及其產業化,其中包括了能夠直接實用在綠色建筑生產中的建筑材料,以及綠色建筑發展相關的配套材料;二是生態建筑材料的研發以及其發展的產業化。

3低碳經濟促進綠色低碳建筑新材料研究開發的策略分析

查看全文

建設局科技工作打算

2011年12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了《市“十二五”建設科技規劃》?!兑巹潯废到y總結了“十一五”期間取得的主要成績,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我市建設科技發展的九個方面的任務目標和八大重點發展領域,研究提出了八項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間,我市建設科技的主要發展目標是:

貫徹落實省“12223”工程。至少完成科技攻關10項,推廣新產品、新技術15項,建設科技示范工程15項,建成住宅產業化基地2處,建成建設技術研發中心3個。

提高建筑節能水平,促進建設行業集約發展。啟動新建居住建筑節能75%、公共建筑節能65%節能標準。建設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程10項,完成綠色建筑示范工程10項,完成高耗能公共建筑節能改造25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3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20個低碳社區示范建設項目。通過推進建筑節能,實現節能171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22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0.86萬噸,利用廢渣1425萬噸,節約土地9020畝,使建筑節能對社會節能貢獻率達到14.5%以上。

促進住宅技術進步,提高我市住宅建設整體水平。完成2-3處住宅產業化基地,A級性能認定設計方案審查項目數量較“十一五”期間翻一番,爭取2-3個項目通過“國家康居示范工程”審查。

大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搞好大環境綠化和園林綠化,完成生態建設投資39億元,完成中心城區四寶山等山體和豬龍河等水系生態恢復和景觀綠化。逐步建立循環產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水資源生態循環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循環等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城市綜合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