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8 02:24: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X光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X光對乳腺癌的治療及危害

(一)倫琴-X射線

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倫琴(1845-1923)偶然發現了一種神秘的射線,他稱為χ射線。后來,人們運用χ射線造出χ光透視器,可以透視人體的內臟和骨骼,使醫生能正確發現病人的病因,挽救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倫琴X射線的發現,引發了一系列的重大發現。如很快就導致電子的發現和天然放射性現象的發現。以X射線的研究為鑰匙,叩開了人類認識物質微觀世界的大門。X射線的發現,打破了所謂“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物理學已發展到頂”等舊觀念,引起了物理學的徹底革命,導致了現代物理學的誕生。

倫琴因發現χ射線而得到很高的榮譽。1901年,獲得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還獲得普魯士二級王冠勛章、英國皇家學院倫福得獎章、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獎章。

倫琴是位對科學無私奉獻的人,他深知自己的發現在科學、醫學等方面應用的意義,當柏林通用電氣協會建議以高價換取倫琴新發現的專利權時,他堅決拒絕,他認為任何科學發現都應當為人類共享。他把自己的發現公布于眾,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轉贈給維爾茨堡大學作為科學研究經費。

所以X射線的發現對醫學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就在其發現后不久,就被人們應用到臨床中?,F在X射線不僅可以用來成像,作為診斷依據,還可以用來治療疾病。

(二)X射線特點及性質

查看全文

青霉素結合蛋白檢測技巧

當前,細菌耐藥性問題日趨嚴重,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對卜內酞胺類抗生素而言,某些菌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改變造成的耐藥性,是卜內酞胺類抗生素的特點。一般細菌的PBPs均為胞漿膜上的蛋白質,是細菌致死的靶位。它的數目、位置、親和力的變化造成與卜內酞胺類抗生素不易結合而產生耐藥性。人們常采用SDS聚丙烯酞胺凝膠電泳和放射自顯影的方法研究PBPs圖譜,以便了解敏感菌和耐藥菌的區別。

所以,PBPs測定技術是研究壓內酸胺類耐藥性的重要手段。的穿透力弱,用一般放射自顯影法不能獲得PBPs圖譜,需采用熒光閃爍劑增效的“熒光放射自顯影法”。國內有關PBps測定技術報道甚少,以3H標記者更少,本文介紹這一技術。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菌種肺炎鏈球菌31003,30301(北京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Pen08.R6本室保存菌種。

1.1.2培養基C+Y培養基。

查看全文

瓷磚的比較研究論文

摘要:我國生產瓷磚的歷史悠久,中國的英文China本身就有陶瓷的意思。目前市面上的瓷磚品種琳瑯滿目,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瓷磚方面的內容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瓷磚室內設計住宅裝修

一、釉面磚

1、顧名思義,釉面磚就是磚的表面經過燒釉處理的磚。它基于原材料的分別,可分為兩種:

1)陶制釉面磚,即由陶土燒制而成,吸水率較高,強度相對較低。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顏色為紅色。

2)瓷制釉面磚,即由瓷土燒制而成,吸水率較低,強度相對較高。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顏色是灰白色。

查看全文

渦輪軸內壁積碳清理設備結構設計探討

摘要:面向渦輪軸內壁積碳的清理需求,針對現有人工清理工藝存在的去除效率低和一致性差等加工難題,提出了采用磨料刷恒壓力拋光清理大深徑比渦輪軸內壁積碳的方法,設計了渦輪軸內壁積碳清理設備。用于支撐磨料刷的拋光桿是典型大長徑比弱剛性構件,在重力和拋光壓力作下產生撓曲變形,導致拋光桿在不同伸長量情況下拋光壓力變化,進而造成積碳去除率發生變化。為了保證恒定的積碳去除率,分析了拋光桿撓曲變形量與拋光桿X向進給量及磨料刷X向實際進給量之間的關系,建立了恒壓力拋光模型,得出了拋光桿X向進給量的補償量wx。結果表明:拋光壓力F=60N時,拋光桿在懸伸量l=300mm處的X向進給量的補償量wx1=0.0119mm;l=1615mm處的X向進給量的補償量為wx2=0.5407mm。

關鍵詞:渦輪軸;積碳清理;恒壓力;結構設計

渦輪軸是航空發動機的重要組成零件,也是航空發動機的重要傳動部件[1]。航空發動機渦輪軸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工作過程中,流經渦輪軸表面的燃油焦化沉積形成積碳。積碳的產生會使航空發動機的油耗增加,動力性能下降[2-3],并降低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渦輪軸表面的積碳。目前,渦輪軸積碳清理方法主要有熱強堿液浸泡去除法、超聲波清理法和激光清理法[4-6]。熱強堿液浸泡去除法主要存在清洗效率低;積碳去除一致性差;浸泡前處理易對渦輪軸表面產生不同程度的劃痕;強堿廢液處理困難且易污染環境等問題。超聲波清理法由于超聲波無法穿透渦輪軸壁對其內壁積碳進行清洗且成本較高等問題;激光燒蝕易破壞渦輪軸表面組織結構。因此,上述積碳清理方法已無法滿足航空發動機渦輪軸積碳清理的實際生產加工需求。本文針對大深徑比渦輪軸內壁(深徑比超過13:1)積碳采用磨料刷恒壓力拋光清理。加工過程中隨著拋光桿懸伸量的增大,拋光桿在重力和外載荷作用下產生的撓曲變形量不斷增大,此時磨料刷若依舊沿著原先生成的加工軌跡進行拋光加工,造成加工區拋光壓力不斷減小[7],導致積碳清理去除率降低。因此,需要建立恒壓力拋光模型,確定拋光桿X向進給量的補償量,實現渦輪軸內壁積碳恒壓力拋光清理。

1渦輪軸內壁積碳清理設備結構設計

1.1磨料刷拋光原理

磨料刷拋光是一種安全、高效的物理積碳清理工藝方法,如圖1所示。渦輪軸安裝在三爪卡盤上并以轉速n1回轉,含有磨料的拋光刷輪,通過氣動馬達驅動以轉速n2回轉,渦輪軸與磨料刷轉動方向相反,磨料刷在拋光桿的帶動下壓覆在渦輪軸內壁上,并沿機床X向和Z向移動,實現對渦輪軸內壁不同截面處的拋光加工,刷毛中攜帶的磨料在拋光過程中對渦輪軸內壁表面作用,完成對內壁積碳的清理加工。圖1磨料刷拋光原理

查看全文

干涉光變場現象論文

概述:本文在揚氏干涉基礎之上,增加了一個成像光學系統,以實驗觀測雙相干光源成像的位置變化和能量分布變化,從中得到一個值得再探討的新現象。

關鍵字:干涉、成像、分離、變場

19世紀的揚氏干涉實驗對后世的物理學影響極大,至今它仍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礎實驗。對于揚氏干涉實驗,人們一直是將雙相干光投射到相干區內,以觀察干涉的明暗條紋。我們普遍認為(1)式成立。

(1)

式中:和是單縫場。

和是雙縫場。

查看全文

從臨床應用角度全面解析寵物DR

1.前言

寵物DR又稱寵物數字X光機。購買寵物DR是一個較大的投資決定。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寵物DR,其實并不簡單。大家對寵物DR的了解,大部分來源于廠家宣傳或口口相傳,其中有不少誤區。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讓讀者在讀完此文后,能夠了解寵物DR是由哪些基本核心部件構成的。在選擇寵物DR時,讀者能夠看關鍵的東西,進而找到自己心儀的寵物DR。

寵物DR由下列的五大主要部件組成:

(1)數字X光探測器,可將穿過人體或寵物身體的X光變為數字影像

(2)高壓發生器,可為發射X光的球管提供超高電壓的電能

查看全文

航空影像快速勻光處理探討

摘要:在航空影像勻光處理中應用Python語言與Mask方法,可以在保證影像勻光計算準確性與便利性的同時實現大量數據的快速批量處理。因此,研究從Python語言及特點入手,簡要介紹了OpenCV數據庫及Mask勻光方法,并探討了利用Python語言批量對航空影像進行勻光計算的作用效果,以期為航空影像勻光計算效率及準確度提升提供一定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Python,OpenCV

數據庫,Mask方法,航空影像,勻光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與地理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城市建設、土地規劃、農林檢測、生活生產等各個領域對航空影像的現勢性及實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像片照度作為判讀地物的關鍵參數,應在航空影像獲取后第一時間進行檢查與處理。在現有航空攝影工作中,通常因為影像獲取時間、天氣狀況、地表反射情況或其他相關因素影響,極易出現單幅影像內部、區域范圍內多幅影像色彩、照度不平衡情況[1],影響后續航空影像的內業處理(如影像分類解譯、數字正射影像圖制作、三維模型構建等)[2]。由于目前航空攝影工作普遍存在單張影像像幅大、像片數量多等特點,因而解決大量影像的批量快速勻光成為航空影像預處理的重要內容。本研究選取目前單張像片勻光中最常用的Mask方法,通過探討其勻光原理與流程,基于Python語言簡單高效且擴展能力強的特點,結合第三方數據庫OpenCV在圖像分析與處理方面的強大功能模擬實現利用Mask方法對航空像片勻光的批量快速處理,為大量航空影像的快速勻光處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1Python語言

Python語言是一種解釋型計算機程序腳本語言,由GuidovanRossum在1991年創造[3]。相對于其他計算機語言,Python語句結構簡單、語法定義明確、代碼定義清晰,便于學習、閱讀和維護;因為開放源代碼,Python具有豐富且強大的第三方庫,在Linux,Windows等平臺上兼容性都較好;Python既支持面向過程的編程也支持面向對象的編程。在“面向過程”的語言中,程序是由過程或僅僅是可重用代碼的函數構建起來的。在“面向對象”的語言中,程序是由數據和功能組合而成的對象構建起來的。與其他主要的語言相比,Python以一種非常強大又簡單的方式實現面向對象編程?;谝陨咸攸c與優勢,Python目前在圖像解譯、科學計算、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眾多領域應用廣泛[4]。

2OpenCV數據庫

查看全文

塑料光纖研究論文

1.光的基礎知識

光是通過光源內大量的分子或原子振動而產生的輻射。1894年,麥克斯韋從理論上指出,光是一種電磁波,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是一粒一粒的粒子流,每個粒子可被稱為光子。也就是說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動性,光在傳播時表現為波動性,而與物質作用時又表現為粒子性。通常我們所說的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它通常由紫外光、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組成,其中1-390nm波段的光為紫外光UV,波長為280-300nm波段為UV-B,它的強光可以殺死或嚴重損傷地球上的生物;200-280um波段為UV-C,它的強光可以殺死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類,比紫外光頻率更高的還有X光和γ射線等;390-760nm波段的光為可見光;波長在760-1500nm為近紅外光,中紅外波段波長范圍為1.5-25μm,遠紅外光譜波長范圍25-300μm,比遠紅外光頻率更小或波長更長的有毫米波、微波、短波、中波和長波等。而可見光又是由七色光組成的,即可見光含有紅色光、橙色光、黃色光、綠色光、藍色光和靛青光等色光[2]:?

紫色/nm靛青/nm藍色/nm綠色/nm黃色/nm橙色/nm紅色/nm

390-430430-450450-500500-570570-600600-630630-760

國際照明委員會統一規定的標準是:選水銀光譜中波長為700nm的紅光為紅基色光,波長為546.1nm的綠光為綠基色光,波長為435.8nm的藍光為藍基色光。常規POF一般在紫外光波段并沒有很好的透光性,而石英光纖和特制的液芯光纖在這一區域有很好的透光率,POF在可見光區域有很好的透光率,由POF芯材選用氟化和氘化聚合物材料制備的POF在近紅外光區域才有很好的透光率。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為3×108m/s,光的傳輸波長λ,頻率f和光速C之間關系參見如下公式:

查看全文

光纖傳光原理研究論文

摘要:塑料光纖POF之所以能傳光是因為光纖具有芯皮結構,光在POF中傳輸是按全反射原理進行的,光在SIPOF中的傳輸方式為全反射式鋸齒型,光在GIPOF中的傳輸方式為正弦曲線型;子午線就是光線的傳播路徑始終經過光纖軸并在同一平面內,選用子午線進行了參數計算,這些參數計算包括最大入射角或發射光角度、數值孔徑、子午線在階躍型光纖中的幾何行程及反射次數;側面發光POF和熒光POF也是按全反射原理進行傳光的,對于單芯側面發光POF多是由非固有損耗導致側面發光,而對于多芯側面發光POF則是由彎曲損耗產生側面發光的。熒光POF經過特定波長光激發后發出特定波長的光,而且激發光不僅可從端面入射,而且可從側面入射。

關鍵詞:聚合物光纖,塑料光纖,POF,傳光,原理

1.前言

光纖自身不能發光,但光纖可以傳光,用于照明;光纖照明所選用的光纖,按照光纖材質的不同,通常可分為石英光纖、多組分玻璃光纖和塑料光纖POF等,本文主要介紹POF的傳光原理,其它的光纖傳光原理同POF的傳光原理是一致的。

人們很早就觀察到光在透明柱體中通過多次全反射向前傳播的現象,他們就是古代的玻璃吹制藝人。而首次科學闡述這一現象的,卻是英國皇家學會的約翰·丁達爾向英國皇家學會演示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當時用一只盛滿水的器皿,讓水從器皿的側孔中流出,這時投射在水中的光也隨著水流傳導出來。

1880年,威廉·惠勒(WilliamWheeler)提出“管道照明”的設想,并獲得美國專利,這是有案可查的最早的“遙控照明”裝置,其基本原理是:用內壁涂有反射層的管子把中心光源的光象自來水一樣引至若干個需要照明的地點,這實際上是光纖用于照明的雛形,光纖照明系統簡單地就可以看作是和上述的“管道系統”相類似的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所傳輸的介質是光,而用以傳輸光的“管道”就是光纖,光纖可以把光線從光源處傳輸至需要照明的特定區域。1954年,《自然》雜志發表了Hopkin''''s和Kapany成功地用一束10,000到20,000的纖維來傳輸圖像的文章,VanHeel發現低折射率光纖包層的作用,纖維的圖像傳輸的成功實現和光纖包層的提出這兩個進步標志著光導纖維作為一個新興學科的誕生,1966年,英國標準電信研究所英籍華裔科學家高錕(K.C.Kao)博士和G.A.Hockham在詳細研究了玻璃的傳輸損耗后,撰寫的文章《用于光頻的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發表在倫敦電氣工程師協會(IEE)會刊上,他們從理論上指出:如果減少或消除光導纖維中的有害雜質如過渡金屬離子,可大大降低光纖傳輸損耗,提高光纖的傳光能力,從而推動了光纖制造工藝的研究。美國杜邦DuPont公司亦在這一年向市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根POF[1],POF就是光纖的一種,而光纖用于光纖照明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線在不同折射率介質的界面發生全反射,實現光在光纖中的高效傳輸以及光纖與光源的充分耦合,并通過與各種光學元件的組合,達到需要的照明效果,為了解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方式,現介紹子午光線在POF中的傳輸特性。

查看全文

塑料光纖傳光原理研究論文

摘要:塑料光纖POF之所以能傳光是因為光纖具有芯皮結構,光在POF中傳輸是按全反射原理進行的,光在SIPOF中的傳輸方式為全反射式鋸齒型,光在GIPOF中的傳輸方式為正弦曲線型;子午線就是光線的傳播路徑始終經過光纖軸并在同一平面內,選用子午線進行了參數計算,這些參數計算包括最大入射角或發射光角度、數值孔徑、子午線在階躍型光纖中的幾何行程及反射次數;側面發光POF和熒光POF也是按全反射原理進行傳光的,對于單芯側面發光POF多是由非固有損耗導致側面發光,而對于多芯側面發光POF則是由彎曲損耗產生側面發光的。熒光POF經過特定波長光激發后發出特定波長的光,而且激發光不僅可從端面入射,而且可從側面入射。

關鍵詞:聚合物光纖,塑料光纖,POF,傳光,原理

1.前言

光纖自身不能發光,但光纖可以傳光,用于照明;光纖照明所選用的光纖,按照光纖材質的不同,通常可分為石英光纖、多組分玻璃光纖和塑料光纖POF等,本文主要介紹POF的傳光原理,其它的光纖傳光原理同POF的傳光原理是一致的。

人們很早就觀察到光在透明柱體中通過多次全反射向前傳播的現象,他們就是古代的玻璃吹制藝人。而首次科學闡述這一現象的,卻是英國皇家學會的約翰·丁達爾向英國皇家學會演示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當時用一只盛滿水的器皿,讓水從器皿的側孔中流出,這時投射在水中的光也隨著水流傳導出來。

1880年,威廉·惠勒(WilliamWheeler)提出“管道照明”的設想,并獲得美國專利,這是有案可查的最早的“遙控照明”裝置,其基本原理是:用內壁涂有反射層的管子把中心光源的光象自來水一樣引至若干個需要照明的地點,這實際上是光纖用于照明的雛形,光纖照明系統簡單地就可以看作是和上述的“管道系統”相類似的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所傳輸的介質是光,而用以傳輸光的“管道”就是光纖,光纖可以把光線從光源處傳輸至需要照明的特定區域。1954年,《自然》雜志發表了Hopkin''''s和Kapany成功地用一束10,000到20,000的纖維來傳輸圖像的文章,VanHeel發現低折射率光纖包層的作用,纖維的圖像傳輸的成功實現和光纖包層的提出這兩個進步標志著光導纖維作為一個新興學科的誕生,1966年,英國標準電信研究所英籍華裔科學家高錕(K.C.Kao)博士和G.A.Hockham在詳細研究了玻璃的傳輸損耗后,撰寫的文章《用于光頻的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發表在倫敦電氣工程師協會(IEE)會刊上,他們從理論上指出:如果減少或消除光導纖維中的有害雜質如過渡金屬離子,可大大降低光纖傳輸損耗,提高光纖的傳光能力,從而推動了光纖制造工藝的研究。美國杜邦DuPont公司亦在這一年向市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根POF[1],POF就是光纖的一種,而光纖用于光纖照明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線在不同折射率介質的界面發生全反射,實現光在光纖中的高效傳輸以及光纖與光源的充分耦合,并通過與各種光學元件的組合,達到需要的照明效果,為了解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方式,現介紹子午光線在POF中的傳輸特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