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精神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23:43: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愛國精神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愛國精神

五四愛國精神演說詞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那場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其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國,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這次運動是在新文化運動背景下所爆發的學生愛國主義運動,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有著舉大的意義。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后來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又是一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直接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開展,五四偉大的愛國精神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那么在今天,正是發生的86周年之際,這場運動已經離我們這一代人很久遠了。重提五四愛國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對于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有著重大的意義的。那場以大學生為主的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他們怎樣來用青春的熱血和生命來實踐著自己對國家的愛。那么時值今天,當代的大學生遠離了國家和民族苦難的日子,遠離了社會動蕩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背景下。愛國好像對于今天的我們已經留于一種形式,一個口號了,“愛國熱血青年”在今天已經被看作一個貶義詞了。那么我們今天來重新懷念,發揚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有著巨大的社會意義的。

也許有人會說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那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于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這種認識是很不正確的,筆者認為五四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正是我們新的時代的所需,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是的,如何認識愛國主義怎樣用我們自己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對于當代的大學生是有著巨大的意義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揚愛國主義不是非要我們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而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學校里,你努力掌握科學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就像現在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他們所唱響的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動。我們走向社會,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好的公民,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在我們的身邊,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地去幫助別人,積極地去實踐各種有益的社會公益活動,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

其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去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還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形式。無須做一些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情,而將我們的身邊的小事切切實實地做好,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主義形式。在今天我們懷念,重提五四精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還是有著巨大的社會意義的,讓我們重新去認識愛國主義精神,重新去審視我們的意識形態。愛國主義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查看全文

學生弘揚愛國精神演講

九十二年前:當國家面臨外擾內困,一群年輕人如何扛起了救國驅辱的重任?那段讓人熱血涌動的歲月,,這個披著光環的詞語,已被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爭取自由和解放的史碑上。歷史長河永遠奔騰不息,也許我們錯過了很多浪花雀躍的精彩,但心頭難消的卻是那久久不息的河嘯回響。已經載入史冊,它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是歷史政治課本上的事例,還是“五四”青年節時的緬懷?但留給我們的絕不僅如此:科學與民主——五四精神的核心,才是它留給我們眾多事物中最寶貴、最值得當代青年反思的精髓所在。

科學與民主,九十二年前,一代熱血青年披堅執銳、前赴后繼,沖破了封建思想的樊籬,在這一點上,毫無疑問它是成功而具有開拓性的,它的思想精髓深深地影響著當時中國的一批精英知識分子,可放眼中國,當時普通民眾的生活方式卻依然如故?!懊裰鳌迸c“科學”的價值理想離中國普通百姓的現實生活依舊那么遙遠。在當前這樣一個崇尚科學、民主的社會里,作為啟蒙運動,自有它的功不可沒之處。然而“科學”與“民主”這一五四靈魂要如何深入人心,使它能世世代代的延續下去呢?

作為時代青年,是否能始終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關鍵在于對普遍事物能否持有批判性?!八伎际谷饲逍?,批判使科學進步”。對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來說,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獨立思考,批判選擇尤其重要,大學期間,正是課余時間充足,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關鍵時刻,如果不能獨立地對外物進行評判,擇善而為之,就很容易迷失在各種所謂的休閑與娛樂中,使自己喪失了對寶貴時光的駕御能力。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就很可能終日看似忙碌實質空虛,無所作為虛度青春。

開拓創新,是“五四”精神精髓之一,革命時代,開拓的是一條救國之路;和平年代,開拓創新更是一個民族謀求更大發展的動力所在。信息爆炸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先進與否,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皬妵南M趧撔?,創新的希望在青年”,在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當代青年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要抓住機遇,只有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不斷開拓創新,才能求得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而對于我們松山湖理工學院的學子來說,開拓創新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要求,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個人素質。

松山湖,是我們夢想的天堂,我們理想的家園,東莞未來璀璨的明星。這里將集科技與山水于一色,融科研、教育、產業、生態、文化為一體,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與同沙湖、現有城區“三位一體”構成東莞未來的中心城區,成為一座現代化的生態文化新城。松山湖是未來東莞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和技術中心,具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以先進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大學園區為主的綜合性生態新城,是東莞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環境、創新發展能力的示范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研發、教育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努力發展成為著名企業聚集中心、研發服務中心和人才教育中心。

查看全文

揚民族精神宣愛國精神演講

讓我一起為民族精神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愛我錦繡中華這句話幾乎全國人民都知道,弘揚民族精神。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人文出祖_黃帝,堯舜禹的克己愛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每次在外國人面前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由得感到自豪起來,滔滔不絕的說著祖先們那些精神,說什么要向他學習,可是誰又做到呢?沒有,都沒有,那些說話不算數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建設我么的國家,可以弘揚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弘揚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車上,可以給那些老弱病殘孕讓位,過馬路時,可以扶那些老人過馬路,還可以不亂丟,亂涂,亂扔…那不就沒有什么人得病了嗎?不就使得環境受到保護嗎?不就使得我國變得更美好嗎?

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聽說過“三個臭皮蛋頂一個諸葛亮”彥語嗎?連三個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頂一個諸葛亮的智慧,這不就說明團結力量大嗎?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青少年的學習得到很大的提高,建設祖國和弘揚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強了所以,青少年弘揚名族精神的責任占全國任命弘揚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國乒乓球隊的隊員們戰勝了對方后,身邊不就又很多這樣的例子嗎?如在1988年的奧運會上。使我國獲得了參加奧運會以來的第一塊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為了國的國球,這不就是建設祖國嗎?還有就是今年的奧運會上,男子110米蘭冠軍劉翔在直徑跑道上戰勝了黑人,為我全亞洲爭了光還為我國爭了光,這不也實在建設祖國嗎?

全國人民人人有責,弘揚民族精神。誰都不能丟下這個責任!

愛我錦繡中華2.孔子曰:人能弘道,弘揚名族精神。非道宏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這所謂的道義背后,一樁樁英雄事跡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查看全文

演講稿:五四愛國精神在今天

1919年,有帝國主義列強所操縱的巴黎和會不顧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政府和國民的意志,與日本帝國主義相勾結,把山東問題交給日本支配。當時,北京和各地愛國學生為了維護國家民族利益挺身而出,他們肩負著“反帝、反封建”的偉大任務,與工人階級的一起,在愛國精神的引領之下,與帝國主義及其走狗作了堅定的斗爭,并取得了這次運動的光輝勝利。原創:

5月4日那一天,學生界發起北京全體學生大會,并舉行愛國游行,被捉學生達二三十人。可是,沒有一個學生屈服。是什么讓學生面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瘋狂的侵略行為;面對軍閥政府可悲的賣國行為;面對武裝軍警可怕的鎮壓和逮捕,表現得如此勇敢的呢?這是從筋骨里迸出來;血液里激出來;性靈里跳出來;生命里震蕩出來的真純而可貴的愛國精神。在愛國精神的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中國現代女作家、翻譯家冰心說過:“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決,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月4日以后,北京被捕的學生,也越發的增多,城內的拘留所,都拘滿了人,軍警們把北大第三院,改成臨時拘留所,第三院拘滿了人,又把第二院一并改為拘留所,可學生們沒有一個退縮的。學生們的這種視死如歸、毫不退縮的可貴精神,正是來自那顆熾熱火紅的愛國心啊!

同學們,讓我們來想一想吧!如果沒有愛國精神,我們中華民族還會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嗎?我們還能自主嗎?我們還能坐在教室里學習嗎?不!我們不能!我們恐怕早已作了亡國奴了。我們當然不會愿意做亡國奴。正是愛國精神挽救了我們,挽救了中國,挽救了我們的民族。

可是如今,卻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中國人如果是讓日本人統治,可能會過得更好。

五四時期的愛國青年,都以革新思想為將來革新事業的準備;我們這時期的先進青年,卻以一種病態的眼光來看問題。這未嘗不是一種悲哀。

查看全文

初中歷史教學愛國精神培養策略

在我國現代教育事業中,愛國主義教育在教育進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擔負著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及正確價值觀的任務。初中階段是人成長的關鍵期,正確的教育方式與積極的學習內容能夠對學生起到道德導向作用,讓其建立高尚的情操,從而更加規范自身的行為品質。因此,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要將強化初中生愛國主義精神工作放在首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程氛圍,為其未來的成長做好充足的準備。本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展開探討,結合部編版初中歷史教材,從實際情況出發,簡述了培養愛國精神的教育意義,提出幾點教育建議,以期對一線教師有所幫助。

一、培養中學生愛國精神的意義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頭腦發育速度較快,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叛逆心,對外界社會環境及事物發展有著自己的認知與想法。因此,利用這一時期展開愛國主義教育,對初中生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第一,初中生是未來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提升初中生素質便是提升我國國民綜合素質,對國家未來發展及社會科技進步具有積極意義。讓初中生具備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能夠讓其形成主人翁意識,在未來的學習以及社會發展中,將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任務作為終身奮斗目標,為建設祖國作出貢獻。第二,我國作為文明之邦,培養初中生愛國主義精神,能夠讓其將我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在歷史的長河中,優秀的文化、具有民族風情的習俗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師利用歷史課程強化初中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能夠促使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文明與時代共進步,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第三,強化初中生愛國主義精神,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質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是現代化教育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強化初中生愛國主義精神,能夠規范學生的行為,深入了解社會公民遵守法則,改正其不良生活、學習習慣,將發展祖國作為己任,對社會發展及個體成長具有積極意義。總之,強化初中生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對學生個體具有積極的意義,對社會發展、文化傳承、國民素質都有著不同深度的影響。初中教師要發揮學科優勢,不斷挖掘課程中的元素,為學生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國精神的策略

歷史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人文性,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最佳途徑。該學科具有時間跨度長、知識儲備廣、人文氣息強的特點,通過歷史典故及近代發展史能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精神,能夠讓初中生從文化歷史、革命戰爭、人文素養等多個方面認識自己的國家及民族,對愛國主義精神培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歷史與現實結合,培養家國情懷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青年愛國精神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青年中國說

中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青年與祖國也是一個很古老的話題,不用說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不要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只從1919年5月4日至今,青年與祖國的關系,就已經講了整整九十年,我不想再老生常談,對于每個青年,愛國、報國、建國的道理恐怕耳熟能詳。前面的幾位同學,或高屋建岑、或小中見大、或引經據典、或旁征博引,又一次將青年與祖國的關系闡述得明了細致。我不敢再班門弄斧與之媲美,也不愿步人后塵,貽笑大方。穿過歲月峰頭,伴著歷史云煙。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過了90年的風雨歷程。

我還清楚的記得,1919年5月4日,北京五千多名愛國主義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并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憑著一腔愛國熱情,他們不畏軍閥的鎮壓與逮捕,堅持抵抗北洋政府簽署的損害中國主權的《凡爾賽和約》,要求“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于是,喪心病狂的北洋政府竟大批逮捕學生,最終,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一場中國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愛國運動轟轟烈烈的爆發了。

同學們,讓我們來想一想吧!如果沒有愛國精神,我們中華民族還會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嗎?我們還能自主嗎?我們還能坐在教室里學習嗎?不!我們不能!我們恐怕早已作了亡國奴了。我們當然不會愿意做亡國奴。正是愛國精神挽救了我們,挽救了中國,挽救了我們的民族。

時光如梭,彈指間,人類已經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民族救之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之旗幟,開創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不會忘記革命戰爭的峰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上個世紀,在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共青團留下了英勇奮斗的足跡,做出了無愧于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共青團,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查看全文

發揚愛國精神行榮辱觀感悟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至高無上的品德、民族的靈魂。親愛的同學們為了學校的榮譽、為了肩上的重任,愛國。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讓我努力學習,做一個無愧于人民的具有愛國主義情懷,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合格中學生吧!作三川中學學子,為三川中學增輝。

以危害祖國為恥。要熱愛祖國,總書記指出要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第一條就是以熱愛祖國為榮。就要有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愛國主義精神是這個民族最美的花朵。愛國,一個神圣的字眼,歷史發展的曲折過程中,愛國主義歷來是國人民所崇尚的進入二十一世紀,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昌盛,愛國主義更應該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愛國主義是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光輝旗幟,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強大動力,而愛國教育無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祖國的希望,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一代。祖國的未來必將屬于我因此,大家更要繼承和發揚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要體現在行動中。如果祖國需要我拋頭顱、灑熱血的話,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每一個有正氣的中國人都會毫不猶豫地為國捐軀。但是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國并不需要我上戰場。

查看全文

愛國者建國60年獻禮征文

愛國,是對祖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一種摯愛情感。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都用各種功勛詮釋著愛國主義的內涵,創造著寶貴的精神財富;無數平民百姓也用不同方式展現著深沉的愛國情感,演繹著數不盡的動人故事。愛國已經滲透生活的每個細節,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擁有一份愛國的自信、一份報國的豪邁。愛國不一定要硝煙彌漫、激烈悲壯、事跡宏大,微風細雨、小草細葉式的愛國也是一種偉大,一種崇高,一種可敬。推動社會進步、促進國富民強的壯舉,當然值得虔誠贊頌、永久紀念;同時,一個普通人只要心系祖國、踏實做事,盡管沒有什么驚天業績,也能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精彩亮麗的人生。

愛國,是一種使命。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被賦予了愛國的義務和責任,從少年、青年,直到中年、老年,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干什么工作,他的一言一行都與愛國緊密相連?!皣摇笔恰皣迸c“家”的組合,意味著祖國與家庭和個人的命運密切相關。有國才有家,國興才家旺,國泰才民安,祖國日益強盛,家庭才愈加溫馨,生活才愈加幸福。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愛國精神的力量承載著愛家的情感和人生的夢想,熱愛人生的前提是熱愛祖國。國破家亡的訓誡,對每一顆愛國心都是一種激勵,一種鞭策,一種警示。有的人不喜歡談論愛國的話題,認為這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不夠新潮。的確,愛國這一莊嚴的話題好像不如穿戴妝扮那樣時髦,也沒有休閑娛樂那樣時尚,更趕不上薪酬待遇那樣實惠,但是,愛國思想是一個人道德素質的根本核心,不愛國的人,思想空洞,靈魂干癟,是次品,是危險品。愛國精神永遠閃耀著時代的光芒,從靈魂深處支撐起我們生命的厚重與頑強。

愛國,要從我做起,這是愛國精神產生的起點,是愛國力量爆發的源泉。有的人認為愛國與己無關,只期望別人愛國,自己卻一腔冷漠,甚至還在危害國家,辜負人民,這是可恥的。只有人人從我做起,才能積蓄愛國力量,形成愛國熱潮。愛國不僅體現在思想層面,更應體現實踐層面。如果不貫徹到具體行動中,只是停留在心頭口頭上,再好的思想言論也是不切實際的。真正愛國,就要默默無聞地去做利國利民的好事。愛國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從小事做起。萬丈高樓平地起,大凡成大事者都是長年累月點滴積累的結果。做好身邊的小事,工作的細事,生活的瑣事,使之有利于集體,有利于國家,這才是實踐愛國的現實路徑。當然,愛國不是心血來潮,不是忽冷忽熱,不是濃淡相宜,而是用心跳譜寫的真情旋律,用熱血鑄就的錚錚誓言。我們永遠不能嫌棄我們的祖國母親,哪怕她過去飽受屈辱、傷痕累累,哪怕她現在正在崛起、不夠強大,都應該義無反顧地呵護她,竭盡全力地建設她。

愛國,是本分,是善良,是高尚。讓我們都來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祝福祖國。

查看全文

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路徑

【摘要】愛國主義指的是個人或集體對國家的一種忠誠與熱愛的態度。愛國主義是每個中國人的堅定信仰與必備品質,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思想源泉。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性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奠定了思想基礎。中學教師應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開展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從而提高中學生的愛國意識。文章主要分析了在疫情期間對中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

【關鍵詞】疫情;愛國主義教育;有效策略;中學生

在2020年突然暴發的肺炎疫情背景下,全國人民共同抗疫,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公安干警等積極參與一線抗疫工作,村鎮干部、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等主動保衛家園,更有全國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自愿居家隔離。在此次疫情防控戰中,全國人民用實際行動落實了愛國主義思想,因此中學教師也應充分借助這一思政契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提升中學生的愛國情懷,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疫情下加強中學生愛國教育的必要性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核心與靈魂,鼓舞著所有的中華兒女為了保衛祖國而主動奮斗。這次肺炎疫情防控戰,需要全體中國人民承擔起國民責任,匯聚愛國力量,共同抵御疫情。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也涌現了大量的愛國故事,而中學教師以此為基礎對中學生開展愛國教育,可以匯聚學生的愛國精神,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教育部也提倡將抗擊疫情與愛國主義教育相聯系的教學方式,通過落實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學習抗擊疫情的團結精神,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愛國責任。在抗擊肺炎疫情背景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振奮民族精神,還可以凝聚民族力量[1]。

二、疫情中對中學生開展愛國教育的有效策略

查看全文

何香凝繪畫作品在文創產品設計的應用

【摘要】文章通過對何香凝繪畫作品進行分類、整理,分析其藝術特點,并結合繪畫作品所承載的文化元素,挖掘其中獅子、梅花、山水的文化信息,將其應用在文創產品設計中,使其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以期對其他藝術家繪畫作品的文創產品開發起到示范作用。

【關鍵詞】何香凝繪畫作品;文創產品;設計模式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博大精深,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承載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為設計師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文化創意產品是藝術衍生品的一種,它利用原生藝術品的符號意義、美學特征、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對原生藝術品進行解讀和重構,通過設計者對文化的理解,將原生藝術品的文化元素與產品本身的創意相結合,形成一種新型的文化創意產品[1]。何香凝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還是一位風格獨特的優秀畫家。她1960年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早年留學日本學畫動物、山水,回國后受嶺南畫派的影響,作品多以松、梅、竹為主題,晚年作品多表現祖國大好河山。何香凝一生的繪畫作品都表現了極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因此,通過文創產品發揚何香凝繪畫作品的愛國精神,對建設當代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何香凝繪畫作品的藝術特點

1.早期作品藝術特點。1909至1919年的何香凝繪畫作品具有濃郁的日本畫特色。何香凝1909年進入東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日本畫高等科學習,當時日本正受西方繪畫思想影響,因此,何香凝早期是在中西方繪畫風格交融的環境下學習繪畫的,在何香凝早期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寫生對作品的影響,常以獅、鹿、馬、虎等動物為題材。現存于何香凝美術館的《獅》創作于1914年,明顯融合了中西繪畫的藝術特點。構圖上,雄獅身體呈C形結構,具有強烈的透視效果,突出雄猛的氣勢,前肢與山坡呈現左低右高的走勢,將重點引向畫面中間,突出表現獅子的頭部。畫面的左上方采用傳統大面積留白的手法。造型上,采用寫實的表現技法,解剖結構非常精準,借鑒了西方明暗調子,巧妙的光線處理將獅子的立體感塑造得很突出。毛發的處理采用國畫特有的勾線方法,線條流暢、生動,增強了質感。色彩上,以寫實的方法表現獅子的色彩。山坡和獅子的身體色彩處理為相同色調,凸顯了整體效果,獅子頭部的色彩變化最為豐富,對比也更為強烈。何香凝早期繪畫作品,由于受到中西不同繪畫思想的影響,在保持傳統繪畫精神的基礎上,增加了寫實的表現手法,使作品形象更加生動鮮明。2.中期作品藝術特點。1920至1945年是何香凝繪畫作品從日本繪畫風格轉為中國傳統繪畫風格的階段。1920年何香凝從日本回國,定居廣州,其作品風格開始向中國傳統繪畫風格轉變。據廖承志《我的母親和她的畫》一文回憶,何香凝回到廣州后,從日本帶回來的“幾箱幾箱的彩色色碟和繃在架上的絹面,很少被顧及到了,她一心沉浸在水墨畫里”。當時正處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何香凝的繪畫題材主要是松、竹、梅、菊等具有特殊寓意的作品,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在當時出版的《雙清書畫集》中,梅花是何香凝最喜愛的題材之一,象征傲骨之風、凌寒獨立、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何香凝的梅花作品極具個人特色,在構圖上,常用“S形”或者“三角形”構圖法,注重勢的營造,險中求平,有很強的動感。她往往從一個角開始畫樹的主干,通過主干的簡潔與樹枝的繁雜形成鮮明的對比關系,同時非常重視畫面四周空間的處理,作品有較多留白空間,營造疏朗的氛圍,更好地表現梅花高潔的品性。技法上,往往通過濕筆畫主干,用重墨點樹的疤節,形成強烈的黑白對比關系,凸顯樹干蒼勁、渾厚、剛健的姿態。樹枝用筆干凈利落、一氣呵成,表現了梅花極強的生命力?;ǘ洳捎玫蠢栈ò辏兓S富,線條輕盈有力,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造詣。3.晚期作品藝術特點。1945年至1970年是何香凝繪畫的最后生涯,其繪畫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度。中國革命的勝利激發了她謳歌祖國大好河山之情,這一時期“逸筆草草”的水墨畫漸漸少了,出現了較多細節豐富、構圖完整的彩色作品,給人以明快、生機勃勃之感,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在技巧上也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從作品《祖國山河》中可以看出,她不僅在構圖、筆墨語言等方面繼承了傳統文人山水畫的特征,表現手法也有所創新?!蹲鎳胶印凡捎脗鹘y的三段式構圖方法,前景是樹木,中景是云霧,遠景是山峰。這種表現手法常常出現在宋元山水畫的構圖中,通過山石、樹木、云霧和山峰形成深遠的空間關系。筆墨技法上,采用披麻皴表現山石土坡,使用蟹爪、鹿角表現枝干的不同形態,用點、圈、勾的方式表現葉子的形狀,用筆生動形象;中間的云霧采用淡墨的表現方式,筆筆分明,將云霧繚繞的微妙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山峰的表現借鑒了米氏山水的用筆技巧,與前面的云霧渾然一體。整幅作品以冷色調為主,用較多花青色和酞菁藍色,描繪了意境深遠的秋天景象。何香凝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為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同時也確定了產品設計的定位格調。

二、何香凝繪畫作品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