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4:53: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病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醫老年癡呆病證病機分析論文
【關鍵詞】老年癡呆;病證;病因病機
祖國醫學對癡呆的論述很早就有文字記載,產生了較系統的學術體系。早在1805年北宋時期陳直就編寫了現今世界上最早的老年醫學專著《養老奉親書》[1]。由于種種原因盡管無法對那些古代醫籍中描述的癡呆進行現代醫學的分類,在中醫學上也無老年癡呆的相應定義,但是癡呆在中醫歸屬“呆癥”和“健忘”。如《左傳》[2]曰:“不慧,蓋世人所謂白癡”,是中醫學對本癥的最早論述?!饵S帝內經》[3]中也有關于本病的部分描述?!秲冉洝纷钤缣岢觥靶闹魃衩鳌??!鹅`樞·海論》所指:“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薄鹅`樞·經脈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蹦I藏精,精充髓,髓榮腦,“腦為髓之海,為元神之府”,“腎主骨,生髓通于腦”。李時珍亦說:“腦為元神之府。”《靈樞·天年篇》說:“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毕喈斢凇靶纳袷С!薄吧仆薄按舨 薄鞍V證”及“郁證”等?!端貑枴っ}要精微論》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探,精神將奪矣?!薄端貑枴つ嬲{論》:“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漢代《華佗神醫秘傳》[4]最早正式稱之為“癡呆”。唐代《千金翼方》[5]對癡呆進行了較具體的描述:“人五十以上陽氣始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失前后,興居怠惰”。宋·洪邁《夷堅志》記載了老年期癡呆“暮年忽病忘,世間百物皆不能辨,與賓客故舊對面不相識……閱三年乃卒?!泵鳌埦霸涝凇毒霸廊珪るs證謨》[6]中首次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和證治有了較為詳細的論述,“癡呆證,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郁結,或以不遂,或以思慮,或以疑惑,或以驚恐而漸至癡呆,言辭顛倒,舉動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證千奇百怪,無所不至。脈必或弦,或數,或大,或小,變易不常。此其逆氣在心,或肝膽之經氣有不清而然,但查其形體強壯,飲食不減,別無虛脫等證,則悉宜服蠻煎治之,最穩最妙。然此癥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氣元氣之強弱待時而復,非可急也。凡此諸證,若以大驚卒恐,時偶傷心膽而至失神昏亂者,此當以速扶正氣為主,宜七福飲或大補元煎主之?!敝链?,中醫對癡呆一證有了較為系統的認識。清·《辨證錄》[7]首立“呆病門”,寫道:“起于肝氣之郁;其終也,由于胃氣之衰。肝郁則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則土不能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積于胸中,盤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贬槍ι鲜霾C,提出了“開郁逐痰,健胃通氣”為治療大法,是對癡呆最早的專論。清人王清任在總結前人對腦的認識并吸收傳入的西說,在《醫林改錯》[8]中提出了“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小兒無記性者,髓海未滿;高年無記性者,髓海漸空”,“腦氣虛,腦縮小……”首次將本病歸于腦功能的障礙。清·程杏軒《醫述》[9]亦云:“腦為髓?!X髓純者靈。雜音鈍,耳目皆由以并令,放聰明焉?!鼻濉ど蚪瘀棥峨s病源流犀燭》[10]亦有中風后善忘之論。
癡呆最為顯著也是最早出現的臨床癥狀是記憶力減遲,即健忘,它的病因病機與癡呆大同小異,中醫對此也有較為詳細論述。如清·林佩琴在《類證治裁·健忘》[11]中說:“健忘者,陡然忘之,盡力思索不來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腎,腦為元神之府,精髓之誨,實記性所憑也。正希金先生嘗曰:凡人外有所見,必留其影于腦。小兒善忘者,腦未滿也。老人健忘者,腦漸空也。故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腎。使心之神明下通于腎,腎之精華上升于腦,精能生氣,氣能生神,神定氣清,自鮮遺忘之失。”王學權在《重慶堂隨筆》[12]中指出“蓋腦為髓海,又名元神之府,水足髓充,則元神精湛而強記不忘矣,若火炎髓竭,元神漸昏,未老健忘,將成勞損也?!鼻濉り愂胯I《辨證錄》[7]中載:“人有老年而健忘者,近事多不記憶,雖人述其前事。猶若茫然,此真健忘之極也,人以為心血之涸,誰知腎水之竭乎?!庇衷疲骸叭酥斆鳎巧谛哪I,而生于心腎之交也。夫心腎交而智慧生,心腎離而智慧失?!惫饰覀冊谥委熒献⒅亟煌ㄐ哪I填精益髓之品,并運用大量的黃芪、天麻,二藥具有改善及恢復語言能力和改善呆滯面容表情作用,并有較強的促進腦細胞代謝的功能。明·龔延賢在《壽世保元·健忘》[13]中曰:“夫健忘者,……益主于心脾二經。心之官則思,脾之官亦主思,此由思慮過度,傷心則血耗散,神木守舍;傷脾則胃氣衰憊,而疾愈深?!睍x·王叔和《脈經》[14]稱“健忘”,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15]謂“多忘”,唐·孫思邈《千金要方》[16]曰“好忘”。
有關癡呆的發病機制有:①腎精虧少:腎精不能濡養大腦,腦髓空可致神機失用。這在清·王學權所著《重慶堂隨筆》[12]中有論述;《醫學心悟》[17]還明確指出:“腎主智,腎虛則智不足?!薄夺t方集解·補養之劑》[18]曰:“人之精與志皆藏于腎,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雹谛钠商摚簹庋潛p,血不養氣,氣不行血,血脈不暢,氣滯血瘀,精氣不能上榮于腦,這些在《壽世保元》[13]《類癥治裁》[11]中備較詳細描述?!稘健そ⊥撝巍吩疲骸胺蚪⊥?,常常善忘是也,蓋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識不清,神官不職,使人健忘,治之之法,當理心脾,使神意清寧,思則得之矣?!雹厶禎釟鉁伲夯蛞蚱咔閮葌?、或因外傷、或久病氣血虧損、或因臟腑虛損失調等。這在《素問·八癥神明篇》《靈樞·平人絕谷》《醫林改錯·癲狂夢醒湯》[8]中均有闡述;張仲景在《傷寒論》[19]中已經認識到:“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睆埦霸涝凇毒霸廊珪罚?]中說:“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蹲C治準繩》[20]云:“有病癲人,專取四七湯而愈,善痰為癲,氣結痰故也”?!妒颐劁洝罚?1]指出:“痰氣最盛,呆氣最深。”④肝郁克脾或胃衰土虧致清陽不能榮于腦:這在《辨證錄·呆病門》[7]記載:“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均其始也,起于肝氣之郁,其終也,由腎氣之衰?!薄毒霸廊珪罚?]中說:“血者,精之屬也……蓋其源源而來,生化于脾,總統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腎?!薄度驑O一病證方論》[22]:“脾主意一思,意者記所往事,思則兼心之所為也。今脾受病,神明被阻,則意舍不清,心神不寧使人健忘?!比缋顤|垣曰:“凡有此脾胃病者,雖不易變生他疾,已損天年”,“陰精所奉,謂脾胃既和,谷氣上升,故其人壽?!毖阂苍f:“胃為五臟之本源,人身之根蒂?!笨傊?,中醫理論對癡呆的發病機制的論述可歸納為“虛、瘀、痰”三方面,三者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密不可分
綜上所述,對老年癡呆病的記載始于春秋戰國時代;漢代起開始正式命名為癡呆,并有更加具體的描述;唐宋是緩慢的繼承與發展階段;明代及清朝對癡呆的研究飛速發展,并有質的飛躍;尤其是清朝的諸家爭鳴,百花齊放極大豐富和發展了癡呆辨證論治的理論,癡呆辨治理論則進入了成熟階段,形成較為系統的辨證論治體系。歷代中醫藥的癡呆理論指導并影響后世對老年癡呆病的論治,為人類健康和疑難病的治療實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脂肪肝發病病機論文
【摘要】通過中醫對肝、脾與脂肪肝的生理病理關系的論述,結合目前脂肪肝的辨證分型以及臨床治療,并綜合現代實驗研究中有關脂肪肝的證治觀點,歸納總結出肝郁脾虛是脂肪肝的基本發病病機,貫穿本病病理變化的始末,強調辨證之要在于肝郁脾虛,氣滯血淤,痰濕阻滯,并以次確立施治之法。
【關鍵詞】脂肪肝;肝郁脾虛;中醫病機
脂肪肝(fattyliver)是指由于各種原因使肝臟代謝功能發生障礙,導致脂類物質的動態平衡失調,過量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而形成的一種病理狀態。當肝內脂質含量超過肝臟濕質量的5%,或組織學上每單位面積見1/3以上的肝組織脂變時,即稱為脂肪肝。中醫學中尚無脂肪肝之病名,然就臨床表現和體征而言,應當屬中醫“肥胖、痰飲、積聚、脅痛”等病的范疇,起因多為過食肥甘厚味,過度肥胖或嗜酒過度或感受濕熱毒邪或情志失調,或久病體虛。對其發病機制,眾多學者認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腎精不足,濕熱內結,痰濁郁結,淤血阻滯,而最終形成痰濕淤阻互結,痹阻肝臟脈絡而形成脂肪肝。筆者認為,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貫穿脂肪肝病理變化的始末,為脂肪肝的基本發病機制?,F論述如下。
1中醫論肝、脾與脂肪肝的生理病理關系
肝主疏泄,具有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郁的作用。可調暢氣機、促進脾胃運化、調暢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調和,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正常協調。若肝疏泄失常,就可能出現氣機阻滯或氣的升降出入異常的病理表現,并由此進一步影響血和津液的運行、膽汁的分泌和排泄、脾胃的升清以及情志活動等。
調暢氣機是肝主疏泄的重要功能,也是肝主疏泄其他功能的基礎。如果肝失疏泄,則氣的升發不足,氣機的疏通和發散不力,因而氣行郁滯,氣機不暢,出現胸脅、少腹等的脹痛不適,即謂“肝氣郁結”。氣可行水攝津,水液運行有賴于氣的推動,隨氣機升降輸布,凡水津所過,氣無不止。肝主疏泄,能疏泄三焦水道,調節人體津液代謝。若肝失疏泄,氣機郁滯,三焦水道不利,則津液的輸布代謝障礙,或聚而為痰,或停蓄于局部等。《血證論》云:“氣與水本屬一家,治氣即治水?!庇仍跊苷f;“肝……主疏泄,水液隨之上下”。因此,肝失疏泄,氣行不暢則為氣郁、氣滯;氣機不利,則肺失肅降,脾失健運,腎失開闔,三焦壅塞,水濕內停,聚而為痰;血由氣行,氣不行則血滯為淤,氣血津液代謝障礙,痰、淤、滯由此而成。脾胃處中焦,主運化水谷精微,食物的受納和消化/精微物質的吸收和輸布、食物糟粕的下行和排除等,主要依賴于脾主升清和胃主降濁的協調作用。而肝主疏泄有助于脾升胃降的協調。肝氣和順,氣樞常運,則脾升胃降調和,故《素問·寶命全形論》曰:“土得木而達”?!堆C論·臟腑病機論》亦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比舾问栊?,木不疏土,升降乖戾,水谷精微不歸正化,脂濁痰濕內生形成脂肪肝。
深究胃不和則臥不安病機
“胃不和則臥不安”出自《素問•逆調論》。“和”者。陰陽自和也,陰陽交感既濟,諧和為用,通過陰陽恒動、相互消長的自我調節機制而使機體趨于陰平陽秘的最佳穩定狀態。反之,破壞了陰陽的動態平衡,引起陰陽失調,臟腑功能運行失常,此即為“不和”;臥不安,又稱“不得臥”、“目不瞑”,是早期古人對失眠癥狀比較貼切的概括性描述。此條文本為闡述足陽明胃氣逆致喘而不能安臥之機,后經過歷代醫家的不斷補充和發揮,其內容逐漸豐富完善,提出凡因脾胃不和、痰濕、食滯內擾,出現“胃不和”.以致寐寢不安者均屬之。近年來,筆者就其病機作了一定的研究,現作探討如下:
1生化乏源,心神失養
中醫學認為心主神明,神不安,則可出現不得臥的病證。其機理在古文獻中早有論述,將不寐的成因歸為邪擾和營不足兩個方面。邪氣之擾,乃因五志過用、火熱內郁,或嗜食辛辣、胃腸積熱,使胃腸腑氣壅實,腑氣壅實于下,則清氣不能上奉心神,心神失用,導致失眠。營氣不足,乃因脾胃生化乏源所致。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若化源充足,則既可充養心神,也可長養心陰,使神有所依。同時,脾胃經與心經相通?!白闾幟}注心中,從心中循手少陰脈行也”。當脾胃運化功能正常。其所化生氣血才能充盈血脈,使心有所主。正如李東垣所云:“心主榮,夫飲食人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于心?!比羝⑽柑撊?,氣血生化乏源,陰血不足,心神失其所養,而夜寐不安??梢?,無論是邪氣所擾,還是營氣不足,均使心神擾亂或心神失養,失其藏神功能,而導致“臥不安”。
2升降失職,心神不安
《醫學求是》云:“中氣為升降之源,脾胃為升降之樞軸”,“中氣旺則脾升胃降,四象得以斡旋。”正因為有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濁作用,通上徹下,斡旋陰陽,才維持了人體的生命活動。胃主通降,“其氣亦下行”,其“道”乃通降之道。痰火中阻,中州不暢則胃腑失于和降,氣機不能正常升降出入,反致痰火之邪隨逆亂之胃氣上擾神明,以致心神不安而“不得臥”。素體脾土虛弱.或他臟之病,經久不愈,損及于脾胃,或用藥不當,損傷脾胃,均可使脾胃失司,陽明胃脈氣機紊亂,不能順其本來的通道運行,而出現“臥不安”的病癥。若飲食積滯,腸胃受傷則運化不力,繼而釀生痰濕,壅遏于中,胃氣不和,不得正常通降而挾痰濕之邪上沖,擾亂神明,亦生不寐。
3七情內傷,心神不寧
偷拍不是治療“機關病”的良方
江蘇贛榆縣電視臺最近播出了一個特殊的專題節目,曝光了53名機關干部在上班期間的違紀行為,在當地引起了震動,節目中的主角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行政處理。媒體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些錄像資料是由贛榆縣特聘的秘密督察員,利用針孔攝像機在一年多的暗訪中偷拍到的。當地官員介紹說,暗訪錄像播出后,“立即在全縣掀起了機關作風整改熱潮”,久治不愈的“機關病”得到了較好的遏制。
在傳播效率極高的信息時代里,偷拍的威力的確不可小覷,無論是政府官員、娛樂明星還是作奸犯科的不法分子,沒有人不害怕偷拍的,就算是沒有多少秘密可言的普通百姓,也沒有人愿意自己的生活被偷拍成影像資料。央視的“焦點訪談”節目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殺傷力,與它經常采取暗訪和偷拍的方式是有一定關聯的,偷拍的影像具備最大限度的真實性,被拍攝的對象往往因為缺乏防范而暴露出種種問題,也正是通過那些偷拍的影象,公眾得以了解各個地區、各種行業的“內幕”。贛榆縣的做法就很有點“焦點訪談”的意味,難怪暗訪錄像播出之后,當地政府的職員們都變得戰戰兢兢了。
不過,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正處于一個人格權和隱私權蘇醒的時代,發達的影像技術與公眾強調隱私權之間的對立已經相當尖銳,隨著手機拍照、針孔攝像等技術手段的大面積“流行”,公眾的隱私空間已經日趨狹小,對“注視”的反感情緒也比較強烈,正是由于這個緣故,當北京、上海等地要增設用于治安防范的監控探頭時,部分市民立即表現出某種抵觸。贛榆縣的偷拍雖然出于正當目的,但同樣涉嫌侵犯公務員的個人隱私,至少是對隱私權不夠尊重的表現,畢竟普通公務員不是公眾人物,他們不應該在被監視、被偷窺的狀況下工作和生活。
此外,贛榆縣的偷拍還涉嫌濫用公權。在法治社會里,公共權力的使用是必須得到法律授權或許可的,贛榆縣的政府部門用公款購買針孔攝像機,并對政府雇員進行偷拍,在現有的法律中找不到任何依據。如果說公務員在辦公場所的行為還不算嚴格的隱私的話,至少偷拍行為構成了事實上的監視,而監視是必須依據法律進行的。贛榆縣的這一做法反映出一個現象,那就是政府部門對行政行為的程序正當問題普遍不夠重視,媒體報道說,河南某縣已經派人到贛榆考察“取經”,也恰恰是一個側證。
偷拍只能治標但不能治本,要想根治“機關病”、提高行政效能,必須從行政結構、行政資源配置等制度層面下功夫。
痰瘀互結病機研究論文
【關鍵詞】痰飲;瘀血;難治病;綜述文獻
瘀血、痰飲均是疾病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產物,二者成因不同,但形成之后,往往相互影響,既可因瘀致痰,亦可因痰致瘀。如血瘀日久,氣機不行,可致津液輸布代謝障礙,水液停蓄,形成痰飲;反之,若水液代謝嚴重受阻,痰濕內生,水飲停滯,則氣機不暢,亦可影響血液運行而致血瘀。且痰隨氣血無處不到,具有易行性;痰性黏滯,易阻塞成塊,具有易聚性,一旦痰濁形成,注于血脈,即會阻塞脈道,影響血流,使脈絡瘀阻[1]。方永奇等[2]通過對痰證293例的實驗研究表明痰證的血液循環基礎是血液流變性的改變,突出表現為血液濃稠性、黏滯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以及腦血流量減少,從而證實了痰能致瘀。痰滯血瘀,血瘀則痰滯,形成惡性循環,膠結不解,最后形成各種病變[3]。
1痰瘀與脂肪肝
現代醫學認為,脂肪肝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肝臟脂肪代謝功能障礙,致使肝內脂質蓄積過多的一種病理變化。中醫學無脂肪肝這一病名,根據其臨床特點,可將其歸為脅痛、積證的范疇,多由痰濕、瘀血停積于肝所致。在臨床中以祛濕活血為主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中醫學認為,或因情志失調,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致脾失健運,水谷精微不歸正化而脂濁痰濕內生;或因年長體衰,腎精氣不足,蒸騰氣化無權,津液脂濁停聚亦可為痰為濕。由于痰濕內蘊,或肝失疏泄,均可使氣血運行不暢,血滯為瘀,進而痰濕、瘀血內結,停積于肝,遂形成脅痛、積證。如《靈樞·百病始生篇》說:“溫氣不行,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古今醫鑒》也說:“脅痛者……或痰瘀流注于血,與血相搏?!蓖ㄟ^臨床觀察發現,脂肪肝患者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喜食高脂、高糖類食物或嗜酒,皆缺乏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因嗜食肥甘厚味、過度飲酒或勞逸失常,可損傷脾胃,使脾失健運,脂濁不歸正化,生濕化痰,痰濕內蘊,即發為本?。?]?!毒霸廊珪分姓f:“痰即人之津液,無非水谷之所化……但化得其正,則形體強,營衛充,若化失其正,則臟腑病,津液敗,而氣血即成痰涎。”因此,可以認為脂肪肝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失常,痰濕停聚,瘀血內生,停積于肝而成。
2痰瘀與肝纖維化
中醫學并無肝纖維化一詞,1997年中國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專業委員會制定的《中醫臨床診療術語》中將慢性肝炎與肝硬化分別與中醫之肝著和肝積對應,而肝纖維化又與前兩者不可分割,故肝纖維化仍屬肝積之癥[6]。齊洪軍等[7]認為痰瘀互阻于肝絡是形成肝硬化的總病機和共同的病理過程。慢性肝病及其導致的肝纖維化的始動病因為濕熱毒邪外襲。肝病日久,毒邪深入,乘犯脾胃,損傷肝腎,毒邪未盡,而正氣已虛,致使病情纏綿難愈,病久入絡,肝絡阻滯。另一方面,正虛邪戀,毒滯經絡,入久化熱,灼津生痰;正氣虧虛,水濕難運,聚濕生痰;毒邪留戀,蘊于脾胃,脾胃失和,痰濕更盛,失于正化,終成脂濁,痰濕與瘀血互結,阻滯肝絡,最終導致肝纖維化的形成與發展。因此,肝纖維化的病機關鍵在于痰瘀互結,阻滯肝絡。
小議心悸證病機及其方法
【關鍵詞】心悸;顏德馨
心悸是指患者自覺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區不適感。中醫將心悸分為驚悸和怔忡。驚悸常因耳聞怪聲、目見異物或遇險臨危、驚慌不定而起,是由外而起;怔忡則終日覺心中悸惕,神不守舍,心慌內怯,為內因所致。治療上,顏德馨教授擅用活血化瘀法,并常配以舒肝、益氣、溫陽、化痰、安神等,取得良好療效。筆者現總結如下。
1病機解析
顏教授結合多年臨床經驗,認為瘀血是導致心悸的基本病機,并倡導“氣血失衡”致心悸的理論。心功能正常,則血液通暢無阻,血脈充盈,環周不休;若外感六淫,寒熱之邪傷劫血液,或情志不和,波及血行,或生活失節,血阻脈中,均會致瘀血內潛,心血不暢,血流不通,脈道不利,血脈受阻,擾動心神,神不清明,則發驚悸、怔忡。一般而言,驚悸為輕,怔忡為重,從驚悸發展到怔忡,其病機就是由瘀致虛,由實轉虛的演變過程。早期,心血不通,瘀阻氣道,心氣不行,全身氣機受阻,氣滯血凝而致悸;中期,瘀阻血道,氣滯津停,津液不化,停痰伏飲,積于胸中,干擾陽位,心悸發展為痰瘀交阻型;后期,心中氣血痰飲瘀滯心脈日久,血無以生氣,必致心氣虛弱。然心為陽臟,為“陽中之太陽”,心氣虛則心陽無以溫煦,心陽不振,血脈不得鼓動,心悸進一步呈現為虛中夾瘀,虛實并見。
2審機論治
2.1初期
尖銳濕疣的發病機制分析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取自2002年1月~2004年8月前收治的首次發病的HPV初診病例,共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齡18~56歲,平均33歲。單純外生殖器HPV18例(男12例,女6例),混合型HPV(外生殖器、肛門、陰道及尿道等部位混合生長)14例(男5例,女9例)。所有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
1.2方法治療組采取“HPV治療三步曲”的治療方案:第一步,首先用電離子刀或微波徹底清除肉眼可見的疣體;第二步,囑咐患者在今后的3個月內密切關注局部皮膚或每周復查1次,只要發現新的疣體出現(一旦肉眼可見)立即清除,絕不要拖延至疣體長大;第三步,手術創面每日碘伏消毒,待創面一愈合,立即開始涂抹愛寶療、除疣靈、消疣膏等殺毒藥(對皮膚刺激損傷小的藥品),對局部皮膚黏膜進行全面涂抹,每日2次,治療1個月。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方法治療,首先用電離子刀或微波清除肉眼可見的疣體,之后給予阿昔洛韋0.75.ivd.qd.連續1周,干擾素100u.im.隔日1次,連續4周,創面每日碘伏消毒,愈合后局部不做任何處理,為了使本組病例不流失,使隨訪資料完整,特告知患者復發一律給予免費手術,藥費給予15%的優惠,但不告知具體復查時間,由其根據病情自定復診時機,一切均與當前診治該病的常規做法一致。
1.3療效判定標準所有治愈者均以其做最后一次疣體清除術后隨訪3個月無復發為標準;失敗者均以最后一次手術后3個月隨訪期內復發并放棄了在本門診的治療為標準。
2結果
支氣管哮喘發病機制
1氣道炎癥形成機制
1.1肥大細胞(MC):
MC被認為在哮喘發病中起著關鍵作用,可是最近證明MC在接觸變應原后的遲發哮喘反應(LAR)和氣道高反應性(AHR)的發生中作用甚微。
1.2嗜酸性粒細胞(EOS):
哮喘患者氣道的EOS浸潤是其特征之一?,F已證實嗜酸粒細胞表面(主要是低密度嗜酸粒細胞)有大量的低親合力IgE受體(FcεRЦ),可通過IgE介導激活而釋放氣道上皮毒性物質、炎性介質、細胞因子和活性氧參與氣道變應性炎癥的調節。
1.3T-淋巴細胞
區政辦健全傳染病防控機制通知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重點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為適應我區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需要,決定建立由區衛生局牽頭的重點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成員單位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區委宣傳部、區發改局、區經信局、區教體局、區公安分局、區財政局、區交通運輸局、區商務局、區衛生局、區旅游局、區畜牧獸醫局、工商分局、食品藥品監管分局、交警大隊、車務段站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二、各部門職責分工
1、發改部門: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將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納入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將傳染病防控機構的建設投資列入基本建設計劃。
申論熱點范文:偷拍不是治療“機關病”的良方
江蘇贛榆縣電視臺最近播出了一個特殊的專題節目,曝光了53名機關干部在上班期間的違紀行為,在當地引起了震動,節目中的主角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行政處理。媒體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些錄像資料是由贛榆縣特聘的秘密督察員,利用針孔攝像機在一年多的暗訪中偷拍到的。當地官員介紹說,暗訪錄像播出后,“立即在全縣掀起了機關作風整改熱潮”,久治不愈的“機關病”得到了較好的遏制。
在傳播效率極高的信息時代里,偷拍的威力的確不可小覷,無論是政府官員、娛樂明星還是作奸犯科的不法分子,沒有人不害怕偷拍的,就算是沒有多少秘密可言的普通百姓,也沒有人愿意自己的生活被偷拍成影像資料。央視的“焦點訪談”節目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殺傷力,與它經常采取暗訪和偷拍的方式是有一定關聯的,偷拍的影像具備最大限度的真實性,被拍攝的對象往往因為缺乏防范而暴露出種種問題,也正是通過那些偷拍的影象,公眾得以了解各個地區、各種行業的“內幕”。贛榆縣的做法就很有點“焦點訪談”的意味,難怪暗訪錄像播出之后,當地政府的職員們都變得戰戰兢兢了。
不過,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正處于一個人格權和隱私權蘇醒的時代,發達的影像技術與公眾強調隱私權之間的對立已經相當尖銳,隨著手機拍照、針孔攝像等技術手段的大面積“流行”,公眾的隱私空間已經日趨狹小,對“注視”的反感情緒也比較強烈,正是由于這個緣故,當北京、上海等地要增設用于治安防范的監控探頭時,部分市民立即表現出某種抵觸。贛榆縣的偷拍雖然出于正當目的,但同樣涉嫌侵犯公務員的個人隱私,至少是對隱私權不夠尊重的表現,畢竟普通公務員不是公眾人物,他們不應該在被監視、被偷窺的狀況下工作和生活。
此外,贛榆縣的偷拍還涉嫌濫用公權。在法治社會里,公共權力的使用是必須得到法律授權或許可的,贛榆縣的政府部門用公款購買針孔攝像機,并對政府雇員進行偷拍,在現有的法律中找不到任何依據。如果說公務員在辦公場所的行為還不算嚴格的隱私的話,至少偷拍行為構成了事實上的監視,而監視是必須依據法律進行的。贛榆縣的這一做法反映出一個現象,那就是政府部門對行政行為的程序正當問題普遍不夠重視,媒體報道說,河南某縣已經派人到贛榆考察“取經”,也恰恰是一個側證。
偷拍只能治標但不能治本,要想根治“機關病”、提高行政效能,必須從行政結構、行政資源配置等制度層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