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20:41: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市色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探討

摘要:固安縣的色彩規劃延續城市總體規劃的思路,從地域特色、傳統文化、城市特征等方面,明確固安縣的城市發展和城市色彩環境的定位,彰顯固安縣城市色彩環境的特色。此次規劃的具體的思路為:1.明確規劃目標,對固安的現狀進行調研、色彩數據收集并進行整理和分析;2.對固安縣的城市色彩作總體的定位分析;3.通過不同層級的方式對城市色彩要素進行控制;4.城市色彩管理和維護。通過以上的方法和路線,對固安縣城市色彩進行系統性、層次性的把控和引導,創造固安市民溫馨的生活環境和有固安特色的城市色彩。

關鍵詞:城市色彩;規劃設計;色彩;城市景觀

1固安縣城市色彩規劃的相關背景

城市色彩環境是人們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徑之一,不僅體現城市面貌、城市特色,也表達了城市蘊含的精神氣質[1]。城市色彩包括自然色彩和人文色彩,各座城市的自然色彩類似,但極具多樣性的人文色彩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體現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固安縣的城市色彩受地理特征、自然資源、傳統文化及城市產業發展等因素的影響有其自身的特色,包括固安的產業特色、傳統文化及京南文化的延伸等。根據固安縣城市色彩的現狀,筆者對其進行調研和色彩數據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和規劃方法。

1.1規劃目標

固安縣色彩規劃的目標為:明確城市色彩主題,為創造和諧的固安縣城市色彩提供依據,突出綠色、幸福、活力的城市精神氣質,塑造有固安特色的城市色彩環境。

查看全文

城市色彩設計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建設空前繁榮。在各種流派與風格百家爭鳴之際,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也突顯出來。城市色彩缺乏整體規劃,色彩混亂無序,城市色彩個性不鮮明就是其中較為突出者。人們開始意識到城市色彩設計的重要性。為使我國在城市建設中少走彎路,我國城市建設就必須補上”城市色彩設計”這一課。本文主要針對城市色彩設計的必要性及一般方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色彩設計:數字化色彩設計;色彩個性

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淀,古建筑就是其中最為璀璨者。它之所以名揚世界,不單憑它精巧的結構與精美的雕飾,其獨特的色彩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上世紀前半葉我國經歷連年戰亂,城市建設幾近停滯。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城市建設得以復蘇,但由于期間受意識形態影響,我國建筑設計一直以突出政治色彩為主,建筑形式和色彩單調。正如當年人們的服裝,除了軍綠,就是黑灰色和蘭色。直到改革開放,人們才跳出“以意識形態為首”的雷池,開始自由選擇審美取向。

經濟發展為城市建設提供硬件條件,各種思潮流派的引入,極大拓寬了國人視野。但是,經過多年的建設,我們在看到城市迅猛發展的同時卻常感嘆城市整體面貌缺乏個性,個體建筑過于標新立異。從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都缺乏一種和諧感,許多大城市的“色彩污染”現象嚴重。人們調侃說中國成了各國建筑師的“實驗田”和建筑流派的“陳列室”。

我們且不談建筑風格,單談建筑色彩。色彩是建筑設計中一個重要元素。它不僅建筑裝飾的手段,吏是建筑個性和建筑性質的體現。中國古建筑有明顯色彩個性,北方以故宮為例,金瓦紅墻,金碧輝煌,鮮明的有彩色搭配,效果強烈,卓顯皇家尊貴與威嚴;南方以蘇州園林為例,粉墻黛瓦,清新淡雅,素雅的無彩色搭配,配以精致雕飾和亭臺軒榭,玲瓏中同樣透著高雅。古建筑色彩雖然單一,卻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則不然,城市建筑過于追求“個性”而忽略城市環境的和諧,我們面對色彩斑斕的城市,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準確概括城市特征。這種看似“豐富”的背后,卻是一種無序!造成這種無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點就是缺乏完善的城市色彩規劃。

1關于城市色彩

查看全文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研究論文

摘要: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所關注的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超高速發展及擴容過程中,由于規劃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使某種“顯富、擺闊、攀比、爭強”的“暴發戶”文化或美學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開來。本文在分析色彩所具有的物理、視覺、心理、文化、經濟五大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剖析了城市色彩的構成元素和設計原則,城市色彩的設計應堅持整體和諧、以人為本、地方特色三個原則。

關鍵詞:城市色彩;色彩效應;構成元素;設計原則

色彩對人類生活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說自然環境的美麗多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財富,那么城市則凝聚了人類自遠古以來幾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區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傳統的直觀反映,城市色彩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一、城市色彩的概念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間中各種視覺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是一個廣泛、綜合的概念,分為人工裝飾色彩和自然色彩兩類,包括建筑、道路、標牌、廣告、服飾、綠地、河流等城市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色彩,它們觸及人們的活動空間,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視覺感受。狹義的建筑學上的城市色彩僅指城市內建筑物、構筑物的色彩,但城市景觀是由多種元素組成,并非單一的建筑物,因此它的內涵應拓展到更廣的范圍,從而避免在城市景觀的色彩塑造中存在片面性。

二、色彩效應

查看全文

探索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原則性

摘要:城市色彩是一個城市總體的建筑顏色,城市色彩規劃設計不僅是對一個城市的色彩確定一個色調,重要的是突出城市的自然美和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歷史文脈,并且通過色彩去識別城市和城市區域功能。

關鍵詞:城市色彩;規劃設計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由于缺乏城市規劃控制,過去我們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既陌生又難以令人喜歡的新城市。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和對城市色彩的重視,城市建設的投機、浮躁和短期行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來。無論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異越來越少,面貌越來越雷同,而雜亂無章的色彩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失去了安全感和歸屬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色彩問題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既然重新建設是不現實的,那么怎樣去改變目前的現狀,給城市建設披上一件和諧的外衣,這就是要積極開展城市色彩設計。

一、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場所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識的色彩總合。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稱文化色)兩部分構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海濱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硬質廣場地面、及交通工具、街頭設施、行人服飾等等,凡是人工產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構成中,還可再按物體的性質,分為固定色和流動色、永久色和臨時色。城市各種永久性的公共與民用建筑、橋梁、街道廣場、城市雕塑等,構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車輛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飾構成流動色;城市廣告、招示牌、路牌、報亭、路燈、霓虹燈、及櫥窗、窗臺擺設等等則構成臨時色。這僅是對城市色彩概念性的分析,真正的城市色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與光的原理、材料的表現機理、環境色彩、建筑位置都有關系。完整的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應對所有城市色彩構成因素統一進行分析規劃,確定主色系統和輔色系統。然后確定各種建筑物和其他物體的基準色,以及城市廣告和各種公共車輛等流動色,包括街道點綴物及窗臺擺設物等等的臨時色。依據我國城市規劃的現狀,筆者主要從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和自然色的協調方面進行探討。

二、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原則

查看全文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管理論文

內容摘要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所關注的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超高速發展及擴容過程中,由于規劃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使某種“顯富、擺闊、攀比、爭強”的“暴發戶”文化或美學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開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彼此模仿,爭趕時髦,各種新材料、新涂料爭艷斗奇的色彩,將許多城市……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所關注的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超高速發展及擴容過程中,由于規劃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使某種“顯富、擺闊、攀比、爭強”的“暴發戶”文化或美學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開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彼此模仿,爭趕時髦,各種新材料、新涂料爭艷斗奇的色彩,將許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斕的大花臉,既失去鮮明的城市個性,又切斷歷史文脈,而且造成嚴重的視覺污染,影響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色彩問題開始引起許多城市決策者的注意,并進入操作程序。本文中,筆者擬結合對歐洲一些城市色彩的實地觀察,從美學角度,對城市色彩規劃的意義及應用原則做些初步探討,算是對上述亡羊補牢舉措的一種支持吧!

什么是城市色彩

城市是人類集中居住地,所謂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知的色彩總和(城市地下設施及地面建筑內部裝修與城市色彩無關;地面建筑物處于隱秘狀態的立面,其色彩無法被感知,也不構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稱為文化色)兩部分構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海濱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廣場路面,及交通工具、街頭設施、行人服飾等等,都是人工產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構成中,還可再按物體的性質,分為固定色和流動色、永久色和臨時色。城市各種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橋梁、街道廣場、城市雕塑等,構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車輛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飾構成流動色;城市廣告、標牌、路牌、報亭、路燈、霓虹燈及櫥窗、窗臺擺設等等則構成臨時色。同時,由于色彩產生于光折射,各種物體原色,會根據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環境色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城市色彩還可分為單體原色與視覺效果色。同樣黃色建筑,是臨海而建,還是背山而立,是獨立存在,還是夾縫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

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種系統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應對所有的城市色彩構成因素統一進行分析規劃,確定主色系統或輔色系統。然后確定各種建筑物和其它物體的永久固有基準色,再確定包括城市廣告和公交車輛等等流動色,包括街道點綴物及窗臺擺設物等等的臨時色。但根據目前中國城市規劃失范的現狀,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與自然色的協調問題。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意義

查看全文

國外城市色彩設計論文

內容摘要:隨著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城市色彩的規劃與設計顯得日益重要起來。妥帖的城市色彩設計可以凸顯城市的文化品位,反之則會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文章通過對日本的城市色彩設計印象淺析,并期望能對中國的城市色彩設計有所啟示。

關鍵詞:城市色彩設計日本

城市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人類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城市色彩設計是將現代色彩學原理運用到城市規劃中而產生的一門新的色彩規劃研究學科。“城市色彩”(Urbancolour)一語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對它的重視和研究是基于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城市色彩混亂而展開的。①日本的城市化是在1869年明治維新后快速發展起來的,在“二戰”后的幾十年里,日本發展成為強國之一。筆者有幸到日本做為期一年的藝術設計考察,對日本各城市的色彩有強烈的印象,并期望能對中國的城市色彩設計有所啟示。

一、知錯就改的東京

沒有一個城市在形成的初期,就有一個完整而有效的整體規劃。城市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規劃而不得不多次調整的漫長進程?,F在日本或西方的不少城市的特色感,特別是在色彩上,多是經過研究并細致調整后的結果。巴黎是較早開始城市色彩規劃的城市,80年代更是將色彩規劃作為政府條例頒布,其舊城嚴格限制現代建筑,即使是必建的新建筑也盡量在色彩、體量和式樣上與舊建筑統一,走進巴黎舊城會有置身中世紀的感覺。

東京在60年代為迎接奧運會的舉辦,到處大興土木,在建筑上大量使用飽和色甚至是極色。不少人面對艷麗的建筑立面或玻璃幕墻,五顏六色的公交車和出租車,以及色彩迷幻閃爍的霓虹燈和廣告,感到特別刺眼而頭暈目眩、心緒煩躁。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鮮艷的外墻顏色又很快褪色,城市因此變得污穢不堪。為此,不少人對東京的城市建設規劃和設計部門提出了嚴厲批評,迫使日本官方在70年代初不得不設法糾正色彩上的偏差,在有關專家的建議下做出了整頓城市色彩混亂的決定,并委托都市色彩研究中心完成了《東京色彩調研報告》,后來該報告成為了東京城市色彩規劃的藍本。現在,有人提出了按奧運五色粉刷城市的“五彩北京”設想。筆者認為,這種為奧運會造氣氛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做法一定要科學,東京就是前車之鑒。

查看全文

色彩在城市公共藝術景觀的應用

摘要:色彩是表現城市公共藝術景觀的關鍵要素,不僅在心理上影響了人們在城市中生活的體驗,同時也體現了整個城市的精神與文化。本文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論述色彩的應用在城市公共藝術表現中的重要性,并從三個方面具體分析了色彩在城市公共藝術景觀中的設計原則,希望借此對城市公共藝術景觀的設計有所啟發。

關鍵詞:色彩;城市公共藝術景觀;應用

1城市公共藝術景觀設計中色彩運用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藝術景觀屬于公共藝術的一種,具有公共藝術的基本特點,并體現著城市的精神文化。而在城市公共藝術景觀的設計中,合理的色彩運用不僅是設計本身的要求,也影響著整個城市環境以及居住在城市中的人。1.1色彩運用對人的影響。科學研究已經發現,“形”和“色”,也就是物體的造型與色彩,是視覺的兩大構成要素。其中,人對色彩的敏感度是80%,對造型的敏感度是20%,因而,色彩是影響感官的第一要素。美國當代的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布魯默也說過,“色彩能夠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情感,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位于城市中的公共藝術景觀設計本身帶有的色彩也是城市色彩的一部分,對城市中的居民心理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美國的一所生物研究所就發現,粉色可以明顯降低人體的血壓、心臟跳動的頻率以及心悸水平等,并使人降低對外在環境的攻擊性與侵略性。西雅圖的一所監獄采用了研究所醫生亞歷山大.沙斯的這項研究成果,在將新來的罪犯送往街區之前關押進被涂滿粉色的牢房約15分鐘,而在被關押的期間,罪犯并沒有表現出攻擊性。在英國,自從人們將一座原本為黑色的大橋涂成粉色后,在那里自殺的人數直線下降,由此可見顏色對人心理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在城市公共藝術景觀中的色彩運用也能夠起到同樣的效果。位于紐約時代廣場的三個X形室外躺椅在色彩的選擇上就大膽運用了粉色,粉色在心理上給人的感受是激情與純潔、愛與純真,在視覺上也更吸引人注意力,這些特意為時代廣場打造的街道公共設施能夠讓人們以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觀察時代廣場,而粉色作為一種帶有視覺侵略性的顏色,不僅在時代廣場這樣的擁擠場所里引人注目,也為躺在上面休閑放松的人群提供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分享與感受的場所。1.2色彩運用對城市環境的重要性。公共藝術景觀本身的色彩傾向也會對整個城市環境的色彩產生影響。城市色彩指的是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出來的部分的色彩傾向總和,分為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三種,決定著城市的形象與品位,而好的公共藝術作品往往會帶給人們對這個城市色彩最直觀與感性的印象,成為城市的標志或者表達人們的心理感受與情感體驗,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藝術景觀的色彩或與城市的色彩環境相融合,或與周圍形成對比,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城市環境的美化與有序,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狀態。丹麥哥本哈根的Skuperkilen社區規劃師在打造社區的公共空間景觀時,運用了與周圍環境對比強烈的紅色,以一種人工介入的方式,明確直接地表達了該地區的不同文化與背景。這片藝術空間由同一色系的各種紅色采用拼貼的手法構成,高明度的紅色與周圍深灰色的城市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打造出一個浪漫奇妙的童話世界,雖然顏色對比強烈,但在整個城市大背景的襯托下,這一小部分的紅色卻成為城市的點睛之筆。該設計也獲得了美國國際建筑師協會于2013年頒發的區域和城市設計學院榮譽獎。1.3色彩運用對公共藝術景觀設計的重要性??梢园l現,公共藝術景觀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色彩在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公共藝術按照主要的設計方法可分為對生活物品的復制、二維線條的運用以及元素的組合與構成?,F成品復制的代表案例就是美國波普藝術家奧登伯格的作品,如《保齡球》、《衣夾》等,表現的就是從另外的角度看待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物品,消解了藝術形式與真實物品之間的界限。這些日常用品的本身就帶有色彩,因而在將它們放大或變形的同時,物體本身的顏色也要一并復制,才能形成視覺上的震撼感,表達作品的主題;二維線條的運用指的是將立體的物體平面化,如位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輕軌站平臺的公共藝術作品“TransitStory”,設計師將這座城市中出現的公眾形象加以二維化與平面化,形成幾組形態各異的藝術作品。而這樣的設計手法由于較為平面,欣賞視角有限,因此必須在色彩上加以補足,達到引人注目的效果?!癟ransitStory”就運用了色彩強烈的紅黃藍三原色作為各組之間的色調區分,使得剪影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元素的組合與構成主要依靠各種相同或不同的元素進行符合形式美的組合,較為典型的包括美國抽象主義雕塑家亞歷山大考爾德的公共藝術作品,如位于芝加哥聯邦政府中心廣場的紅色火烈鳥。為了避免視覺效果單調,這類作品往往也需要借用鮮艷、明快的色彩,考爾德的火烈鳥就運用了醒目的紅色,在廣場上形成了一種富有生氣的環境氛圍。由此可見,城市公共藝術景觀中的色彩運用,在多個方面都極為必要,不僅公共藝術設計本身要求色彩的合理運用,出色的公共藝術景觀作品也能改善與協調城市環境,打造宜人的居住氛圍,對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產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影響。

2色彩在城市公共藝術景觀中的設計原則

2.1受環境影響的公共藝術色彩。在進行城市公共藝術景觀的色彩設計時,首先應該注意到的,就是與周圍環境相融合。法國色彩學家朗克洛認為,每一個國家、城市和鄉村都有屬于自己的色彩,不同的地理環境也會對不同地區的色彩傾向有所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色彩審美,因此色彩的運用必須考慮到周圍環境的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藝術景觀的色彩也可以達到主動改善城市環境的目的。位于西班牙貝尼多姆的彩色海濱長廊原本是一條阻擋在摩天大樓和海濱之間難看的混凝土路障,但經過藝術家的巧妙設計,原本平庸丑陋的空間變成了一個吸引人的,色彩豐富的公共空間。長廊蜿蜒起伏的造型與海灘邊的海浪相呼應,在色彩的應用上,設計師考慮到貝尼多姆城市原本單調灰暗的環境色,選用彩色與白色,形成輕松明快的對比效果。這些五彩斑斕的顏色改善了城市的色彩環境,在心理上帶給人明朗喜悅的感受,做到了與城市環境的融合。而這些位于城市中的色彩繽紛的長廊與通道并不適合于所有城市,如果將這樣的彩帶公園放置于嘈雜豐富的東京,難免會顯得過于絢麗,而如哥本哈根或者英國利漢普頓這樣原本顏色單調的城市,這樣的公共景觀才會創造出視覺上精彩的體驗與環境。(圖3)2.2色彩與造型和材質的結合。構成公共藝術景觀的兩大要素分別是造型與色彩,兩者結合在一起,共同表達作品的主題與思想。因此,色彩的運用不僅要考慮周圍環境,還要考慮造型與作品材質的選擇。公共藝術由于其本身的特點,受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制約較大,如工業革命以來新出現的混凝土技術和不銹鋼等新材料,直接決定了城市的整體色彩屬性。位于芝加哥格蘭特公園的“云門”是一個以水銀為靈感的公共藝術塑像,設計師卡普爾采用不銹鋼無縫拼裝技術,讓材料本身的色彩與材質反射出周圍的環境,達到和諧共處的效果。這些自然與人工的現代材料豐富了城市的公共空間,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傳達著創作者的情感與背后的社會意識。2.3色彩背后的文化與社會禁忌。據朗克洛教授提出的色彩地理學的觀點,色彩對于一個國家和文化的建立作出了強有力的貢獻,不同的地區與地域環境會形成不同的文化傳統,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居住環境中的色彩。如白色在西方就是純潔、歡樂和自由的體現,在婚禮上新娘會頭戴白色婚紗身穿白色禮服,而同樣的白色在中國就是葬禮上直系親屬佩戴的顏色,象征不吉利等心理感受。因而公共藝術景觀設計在中國本土的設計還要考慮到社會禁忌與文化傾向等因素,如在一些公共藝術作品中大量運用紅色等在中國象征喜慶吉祥的顏色,青島的藝術作品《五月的風》就是一個借用紅色傳達五四精神的典型案例。

查看全文

國外城市色彩設計論文

摘要:隨著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城市色彩的規劃與設計顯得日益重要起來。妥帖的城市色彩設計可以凸顯城市的文化品位,反之則會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文章通過對日本的城市色彩設計印象淺析,并期望能對中國的城市色彩設計有所啟示。

關鍵詞:城市色彩設計日本

城市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人類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城市色彩設計是將現代色彩學原理運用到城市規劃中而產生的一門新的色彩規劃研究學科?!俺鞘猩省?Urbancolour)一語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對它的重視和研究是基于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城市色彩混亂而展開的。①日本的城市化是在1869年明治維新后快速發展起來的,在“二戰”后的幾十年里,日本發展成為強國之一。筆者有幸到日本做為期一年的藝術設計考察,對日本各城市的色彩有強烈的印象,并期望能對中國的城市色彩設計有所啟示。

一、知錯就改的東京

沒有一個城市在形成的初期,就有一個完整而有效的整體規劃。城市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規劃而不得不多次調整的漫長進程?,F在日本或西方的不少城市的特色感,特別是在色彩上,多是經過研究并細致調整后的結果。巴黎是較早開始城市色彩規劃的城市,80年代更是將色彩規劃作為政府條例頒布,其舊城嚴格限制現代建筑,即使是必建的新建筑也盡量在色彩、體量和式樣上與舊建筑統一,走進巴黎舊城會有置身中世紀的感覺。

東京在60年代為迎接奧運會的舉辦,到處大興土木,在建筑上大量使用飽和色甚至是極色。不少人面對艷麗的建筑立面或玻璃幕墻,五顏六色的公交車和出租車,以及色彩迷幻閃爍的霓虹燈和廣告,感到特別刺眼而頭暈目眩、心緒煩躁。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鮮艷的外墻顏色又很快褪色,城市因此變得污穢不堪。為此,不少人對東京的城市建設規劃和設計部門提出了嚴厲批評,迫使日本官方在70年代初不得不設法糾正色彩上的偏差,在有關專家的建議下做出了整頓城市色彩混亂的決定,并委托都市色彩研究中心完成了《東京色彩調研報告》,后來該報告成為了東京城市色彩規劃的藍本?,F在,有人提出了按奧運五色粉刷城市的“五彩北京”設想。筆者認為,這種為奧運會造氣氛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做法一定要科學,東京就是前車之鑒。

查看全文

人民公園城市與建筑色彩研究

秦皇島市是河北省的地級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因秦始皇求仙駐蹕而得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皇島的公園廣場等類型的城市公共空間非常多,本文選定位于海港區中心位置的人民廣場及人民公園作為秦皇島標志性空間進行色彩調研的目的地,此選址不僅具有空間代表性,而且具有歷史傳承性,更能對秦皇島此類型的空間色彩的設計產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感知。

1人民公園與人民廣場地理位置及設計分析

人民廣場是秦皇島市的標志性建筑,是城市的新中心區,位于海港區建設大街與迎賓路交叉口,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廣場地上部分以迎賓路中心延長線作為貫穿廣場的中心軸線,廣場的景觀設計以此為中心,沿南北軸線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入口標志、下沉噴泉水池、集會廣場、集會舞臺、廣場標志雕塑、弧形觀光長廊和南入口下沉廣場,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廣場東西兩側為兩組規劃的文化建筑,人民廣場的設計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廣場作為秦皇島市居民社會活動中心,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具有休閑、娛樂、集會、游覽觀光等功能。

2自然色色彩實地調研分析

城市自然色包含了天空、土地、樹木即其他裸露于自然界的顏色。對人們來說,自然的原生色是最自然的存在,是美的基礎,是美的底色。對秦皇島這樣司四季分明的城市,自然色中的樹木顏色變化極大,所引起的視覺感覺可謂大相徑庭。本次調研時間為冬季,人民廣場及人民公園自然中的冰面、冬季里的綠植、冷風下的枯樹、冬季湛藍的天空構成了公園與廣場存在的一個大環境,冬季的自然色提取為冷色調,表現的是一種寧靜沉穩,遠遠不同于春秋季節的熱烈活潑。由此調研可以看出,秦皇島人民公園及人民廣場的種植有需要提升的空間。色彩偏向沉悶,使人眼前一亮的植物搭配存在,是目前城市自然色存在的首要問題。改進措施為應該適當的增加冬季的植物色彩,改變冬季人民對寒冷所形成的暗沉的視覺感受,一方面可以選擇適合寒冷季節的植物,是改進目前狀態的首選,如能耐零下36度低溫的中華金葉榆這種彩葉植物,不僅在樹形上可以喬木、灌木均適用,而且冬季可以保持葉片金黃亮麗。紅瑞木和京桃等植物,他們的樹干在冬季能保持鮮艷的顏色,也可以豐富冬季單調的色彩效果;另一方面選擇具有優美樹形的植物栽種,如懸崖形、臨水形、迎客形等樹形,而且在適當的氣候條件下可以形成霧凇及雪雕,飄逸的樹形輔以枝干的色彩可以豐富城市自然色。

3人工色色彩實地調研分析

查看全文

城市色彩現狀分析論文

摘要:城市色彩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關注的問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普遍缺少審美修養,更加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各種新材料及涂料爭艷斗奇的色彩,城市廣告的胡亂張貼,城市新建筑的隨地拔起,將許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斕的“大花臉”,既失去鮮明的城市個性,又切斷與之相連的歷史文脈,更主要的是造成了嚴重的視覺污染,影響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色彩問題開始引起許多城市決策者的關注。從美學角度和實際空間角度,探討了城市色彩規劃的意義及應用原則。

關鍵詞:城市色彩;城市景觀;環境

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外部空間中各種視覺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是一個廣泛、綜合的概念,分為人工裝飾色彩和自然色彩兩類。它的研究對象包括建筑、道路、標牌、廣告、服飾、綠地、河流等城市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色彩。[1]城市色彩是人類居住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環境視覺形態的第一要素。它與人們的生存環境、生存質量、未來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

國際學術界對“城市色彩”問題的關注始于20世紀70年代。自從17世紀中葉意大利的都靈市開始有規劃地實施城市環境色彩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來,歐洲、日本等國在城市色彩建設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茖W有序的城市色彩規劃與建設,使很多國外城市個性鮮明,賞心悅目。城市色彩規劃與建設為這些城市帶來了難以估量的無形資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