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城市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3 21:32: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創新型城市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創新型城市

市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座談會講話

一是產業轉型步伐加快。兩年多來,我市通過科技創新逐步淘汰了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傳統工業,培植壯大了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精細化工、動漫等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以上高技術工業增加值從20*年的31.43億元提高到20*年的42.44億元。*市“十一五”規劃高技術產業占整個工業的29%,每年凈增長3到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長24.5%,全市工業增長8%,高技術產業占整個工業增長的百分之二十多,是傳統工業的3倍以上。科學教育經費占*整個工業生產總值的2.7%,這一比例在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并以每年0.7%的速度增長,而每年對科技的投入則達到財政收入的20%以上。隨著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一些企業依靠自主創新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貴州輪胎公司生產的前進牌全鋼子午胎、*卷煙廠生產的黃果樹卷煙產品、貴州大眾橡膠公司生產的前進牌汽車V帶、老干媽風味食品公司生產的陶華碧牌油制辣椒、險峰機床廠生產的險峰牌數控機床、貴州開磷公司生產的開磷牌重過磷酸鈣等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黃果樹、同濟堂(包括同濟堂和仙靈骨葆)、益佰制藥、三五三七、神奇、老干媽等商標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二是專利發明大幅增加。專利發明是衡量城市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準。我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鼓勵申報資助專利技術,促進了專利申請數量的穩步增長。20*年,全市專利申請數為1546件,專利授權量達678件;20*年,全市專利申請數為1609件,專利授權量達1156。兩年時間里,我市專利授權量增長近80%。被授予“全國知識產權工作試點城市”??萍紕撔隆⒆灾鲃撔?、體制創新方面都已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體制創新方面,20*年9月,*市政府與貴州大學合作建立貴州大學*研究院,*市政府每年向研究院投入300萬,作為科研經費,現在該院針對*產業發展重點已建立了10個專項研究所,為一些企業設計了方便實用的軟件和提供了一批科研成果。

通過兩年多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踐,我市知名企業和品牌不斷增加、產業結構得到了極大優化,有力地推動了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應該說明,*加強自主創新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產業基礎、人才基礎和智力資源。但是在城市環境、公共服務體系、政策環境等方面也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前,我們仍然要提高對創新的認識,總結創新經驗。每一位企業家、黨政領導干部都要認識到創新是*的靈魂,是*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可持續發展的最寶貴的財富。如果沒有創新,*的發展將一無所成。很多實例早已證明,凡是創新做得好的企業,它的經濟效益、社會環境都比較好,而那些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唯唯諾諾的企業,他們永遠跳不出自己的門檻。*的“老干媽”就因為敢于創新、善于創新而成為了全國知名的食品企業。一個城市要有創新型的企業,才能成就創新型的城市。目前,*市在建設創新型城市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萍既瞬?、工程師、測量師、評估師、會計師、律師等人才*現在還很缺乏,中介機構很少,比如理發師評個職稱也要到外省。*在建設新型城市上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普及,去創造,去創新。*市的很多黨政干部創新能力、學習力度、學習積極性、吸收知識的緊迫感還不夠強。如果不創新,*就無法發展;如果不創新,*就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不創新就是*市黨政領導干部的失職。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作為是*市黨政領導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沒有創新*就會失去生機,失去活力,就不會持續發展、協調發展。*的黨政領導干部要將創新作為精神支柱來激勵我們、鼓勵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振奮精神,抓住機遇,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的決心和信心,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把*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較高技術水平、較大產業優勢、較強區域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為加快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不斷增添新的動力。

建設創新型城市,今后*要突出“一個重點”,推動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強化“一個主體”,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四個方面”;把握好“五個更加注重”。

突出“一個重點”,推動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中體現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當前,為了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國內各個城市特別是發達地區城市都高度重視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完善和發展創新體系,力爭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獲取主導權。從*“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來看,我市高新技術產業主要集中在鋁工業、磷化工、煙草、裝備及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產品、新材料、煤化工、現代中藥、特色及綠色食品、電力等十大產業,而高新技術企業又主要集中在我們的幾個開發區、循環經濟園區和工業集中區,雖然這些園區發展良好,已實現了產業發展相關要素的集中和主導產業的聚集,產業集群效應已初步顯現,但是總體上看,*大部分工業園區(包括兩個國家級開發區)還只是處于由不同行業、為數眾多的企業集結而形成的企業“堆積”階段,產業關聯度不強、企業之間的相互配套協作不緊密。如小河區的詹陽公司生產挖掘機的主要液壓件依賴進口,今年由于液壓件供應緊張,詹陽公司雖有市場訂單卻不能開足馬力生產。又如老干媽公司由于產品產量激增,我市為其配套玻璃瓶的市一玻、二玻不能滿足需求,企業只能遠到柳州玻璃廠去購買玻璃瓶。這樣的事例在我市企業中還很多??梢哉f,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差距主要就在于產業鏈短、產業配套差和產業集群能力不足。因此,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時,我們必須立足*的實際,大力延伸產業鏈,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強化“一個主體”,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企業是經濟的細胞,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的載體,當然也是自主創新主體。近年來,我市企業在技術創新上取得了較好成績,但從整體上看,企業的創新意識還不夠強,創新投入不夠大,研發水平不夠高。因此,進一步強化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加強我市自主創新工作,增強產業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查看全文

市創建創新型城市工作規劃

為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按照國家關于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的有關部署和要求,根據《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意見》(沈委發〔2010〕11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面臨的形勢和基礎條件

(一)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是推動沈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選擇。

創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創新能力強,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突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高,區域輻射帶頭作用顯著的城市,具有創新體系健全、創新資源聚集、創新效率高、創新效益好、創新輻射面廣和引領示范作用強等特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創新型城市是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柱,是區域創新系統的核心。

——建設創新型城市是推進沈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選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我市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對于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來說,經濟結構不夠優化、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低、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等矛盾仍然突出。我市正處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形勢下,破解人口、資源、環境等瓶頸制約,實現由產業鏈的低端向高端轉變、由“沈陽制造”向“沈陽創造”轉變,推進經濟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已成為加快產業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

——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是推動沈陽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必由之路。國家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我市在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保護生態環境、著力改善民生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取得了突出成效。當前,沈陽老工業基地振興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迫切要求我們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創新措施,通過創新型城市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在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中當好排頭兵。

查看全文

市建設創新型城市動員會發言

同志們

市被科技部列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去年4月。這是繼我市勝利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鄉村的關鍵時刻,迎來的又一次打造鄉村名片、推動發展的大好機遇。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這里隆重召開全市建設國家創新型鄉村動員大會,旨在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扎實有效地推進我市創新型城市建設。稍后,科技部和省科技廳領導還要做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代表市政府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理解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認識。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柱,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對創新型國家建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十二五”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提升中心鄉村核心競爭力,機遇在于創新,動力在于創新,希望在于創新,根本在于把經濟發展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建設創新型城市是率先實踐“四個發展”首推力。

查看全文

金融支持創新型城市建設研究論文

摘要:建設創新型城市是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城市創新文化環境營造及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而金融支持對于創新型城市的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金融支持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要素構成和作用機理。

關鍵詞:創新型城市;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系統

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城市化進程面臨包括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創新文化環境營造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和挑戰。

1創新型城市的內涵與特征

1.1創新型城市的內涵

對于創新型城市的內涵的理解一般有兩種:一是指通過創新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另一種是指以創新驅動城市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乃至社會的發展。本文認為應把兩者結合起來,從而可以得出創新型城市的科學內涵是:以城市內部創新要素為支撐,最初是通過創新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問題,逐漸形成城市持續創新能力,實現建立在城市經濟增長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基礎之上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雙贏發展)。

查看全文

創新型城市發展論文

一、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要性

在探討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中,首先要談的是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要性問題。我們認為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是對接國家與自治區發展戰略的需要

一方面是與中央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對接的需要。黨中央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審時度勢。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高瞻遠矚,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關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精神,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實施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也著重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指出:“目前,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我們必須下更大的氣力、做更大的努力,進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帶動生產力質的飛躍,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從資源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重大使命。”他宣布中國未來15年科技發展的目標: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使科技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吨泄仓醒腙P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增強全社會創造活力,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使全社會創造能力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業活動蓬勃開展?!眒要“堅持把創新精神貫穿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才能得到發揮,保護創新熱情,鼓勵創新實踐,完善創新機制,寬容創新挫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苯ㄔO創新型國家已經是我國的一項重大戰略,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所以,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是與國家的發展戰略相一致的。

另一方面,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出的走創新跨越之路相吻合的?!蹲灾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桂發[2006]12號)中提出:我們要“提高以產品創新為核心的自主創新能力,走創新跨越之路”,“走創新跨越之路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本質要求,是我區實現富民興桂新跨越的戰略抉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在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所作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以產品創新為核心,突出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強集成創新,鼓勵原始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力爭在特色優勢產業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動大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鼓勵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建設一批創新型企業?!边@是全區今后五年開展自主創新工作很重要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標。自治區政府主席陸兵在全區科技大會上指出:“目前,我區已進入必須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到2020年,要實現人均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2.5番、達到人均生產總值3000美元、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边@些都表明今后廣西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要以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來實現廣西發展的目標,走跨越發展之路,趕超先進省市。

百色要加快發展,就要把自己的發展戰略與國家和自治區發展戰略對接起來,主動把自身的發展與國家和自治區的發展結合起來,所以,百色市要加大創新力度,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建設創新型城市。

查看全文

創新型城市建設對策分析

摘要:當前我國很多城市都處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在國際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的新形勢下,城市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失衡問題,生產方式粗放與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目前創新型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知識與科技創新視野下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知識創新;創新型城市;產學研

結合黨的十八大強調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報告中就建設創新型國家又作了新的戰略部署,為新時代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指明了方向。關于創新型城市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Marryann提出了變革傳統城市發展模式的重要性[1]。CharlesLandry提出了構建創造性城市動力機制的7要素[2]。JamesSimmie認為兩種核心“城市資本”即高質量的知識勞動力和便利的基礎設施與通訊是創新型城市成功主要依靠[3]。國內于20世紀80年代就有學者開始進行城市創新的探索,但到2006年,對創新型城市的研究才真正活躍起來,研究涉及到創新型城市的內涵、構成要素、評價體系、評價標準等方面。楊冬梅[4]、胡鈺[5]、張向陽[6]、王默[7]等分別從不同的視角,以不同的標準對國內外創新型城市的建設模式進行了總結,學者們的研究為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理論支撐。從理論研究看國內外對于創新型城市建設研究興起較晚發展較快,但還屬于理論前沿領域。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國目前創新型城市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知識創新與科技創新視野下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建議。

一、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黨的“十五大”確立了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戰略方向,十六大提出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2003年上海首先提出要創建創新型城市創新體系與機制,使上海在中國甚至國際成為知名創新中心。合肥則在2004年11月被科技部定為中國第一個科技創新試點市。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培育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是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提出了到2020年最終建成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我國大多數城市都處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城市的持續發展和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與競爭要求城市必須解決產業結構失衡、生產方式粗放和源頭創新不力、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了國家全面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決策。2006年以來,全國超200個城市紛紛提出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目標。2008年,經國家發改委批準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深圳出臺了第一部自主創新規劃———《深圳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2008—2015)》。2010年國家發改委根據城市的經濟影響、基礎創新能力、創新要素聚集程度和城市區位優勢等因素又批復了大連、青島等16個城市作為我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試點城市。十幾年來,我國分別形成了深圳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特色、類型的創新型城市建設模式。然而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面臨“瓶頸”,甚至一些城市還在一味模仿,“失真”嚴重。主要表現在城市基礎研究被忽視,過于重視產業化;孤立發展,忽視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系統性特點;政府各部門職責模糊,沒有鮮明的分工合作;制度環境不健全,法律保證不充分;支撐平臺徒有虛名,沒有提供預期的服務;城市特色不明顯,城市間模仿嚴重,缺乏創新。對創新型城市的進一步探索有利于科學確立城市發展目標和正確定位,有利于城市依托自身資源,借鑒他人經驗,揚長避短,在發展理念與建設實踐上少走彎路,不陷誤區,健康發展。

二、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建議

查看全文

創新型城市建設論文

1國內創新型城市建設經驗

(1)加大科技投入。天津市、青島市科技投入呈加速度增長,兩市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長。(2)以企業為自主創新主體。深圳市的自主創新活動幾乎全部集中在企業內部進行。無錫市高新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3)重視科技成果轉化。武漢培育了一批高科技轉化企業,天津市建設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廣州市通過積極推動孵化機構建設,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必要的空間。(4)注重凝聚創新型人才。深圳市自2006年開始設立“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使每萬人中專業技術人員數達到3000人。(5)優化自主創新環境。廣州市、無錫市制定政策,優化創新環境。綜上所述,各地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戰略推行時間并不長,都是根據自身條件采取了不同的發展戰略,許多都在探索階段。

2理論與現實分析

2.1理論分析

國內外對創新型城市的理論研究對我們的課題研究有很大的啟示,同時結合蘭州市實際情況,我們對蘭州市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作一些理論分析。從蘭州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的客觀情況看,應按照“TheInnovativeCity”模式,驅動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為核心,并不斷融合社會發展的理念和思路展開。我們提出實施科技計劃、基礎能力、應用能力、創新支撐、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改造、產業服務、城市空間、創新文化、開放合作十大工程;圍繞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科技進步創新、產業發展創新、社會文化創新的有效措施。力爭到“十二五”末,把蘭州市建設成為一個創新體系完善、創新要素集聚、創新效率高、經濟效益優化、社會環境良好、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創新型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

2.2現實分析

查看全文

小議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

[論文關鍵詞]創新創新型城市城市發展百色

[論文摘要]創新型城市代表了當代世界城市的未來發展,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是對接國家與自治區發展戰略的需要,是實現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百色趕超先進城市的需要。在落后的民族地區建設創新型城市是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的,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需要創新思想觀念。不斷地探索和研究。

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在世界上是最近20年來的事情,在國內是近兩年多的事情,但其發展卻是驚人的。我們發現創新型城市代表了當代世界城市的未來發展,國內的主導城市也紛紛加入了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行列。創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來驅動發展的城市,對其他區域具有高端輻射與引領作用。簡單地來講,就是主要依靠創新來發展有巨大影響力的城市。百色是一個后發展的新興工業城市,要跟上世界城市發展的潮流,必然要建設創新型城市。

一、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要性

在探討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中,首先要談的是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要性問題。我們認為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百色建設創新型城市是對接國家與自治區發展戰略的需要

查看全文

創新型城市建設管理安排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安排,充分發揮鄉村在推進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核心帶動作用,前期創新型鄉村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效果的基礎上,現就進一步推進創新型城市(或城區)試點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

國家經濟產出最重要的基地,鄉村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各類創新要素和資源的集聚地,鄉村的發展對區域和國家發展全局影響重大。創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創新能力強、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突出、經濟社會可繼續發展水平高、區域輻射帶動作用顯著的鄉村。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對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意義重大。

(一)創新型城市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柱。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2020年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創新型鄉村具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創新資源集聚的優勢,具備率先發展和輻射帶動的條件。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戰略目標,必需要有一批鄉村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創新型鄉村建設對創新型國家建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創新型城市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著核心帶動作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創新型鄉村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能夠有效支撐激進產業升級,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城鄉統籌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區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

(三)建設創新型城市是探索鄉村發展新模式的迫切要求。當前。鄉村發展要破解人口、資源、環境等瓶頸制約,解決經濟發展的技術含量不高、產業結構失衡和生產方式粗放等問題,必需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探索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鄉村發展新模式。建設創新型城市,國鄉村發展轉型的內在要求,也是探索鄉村可繼續發展道路的積極實踐。

查看全文

創新型城市理論研究探索論文

內容摘要:創新型城市建設作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學術界同樣異常關注創新型城市理論的探索,但總體研究還不夠系統。本文通過對創新型城市理論研究的系統整理、總結和評述,以期為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踐以及創新型城市的進一步理論研究提供支持。

關鍵詞:創新型城市理論綜述理論內涵實現路徑評價指標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現代城市經濟的發展已由依靠傳統的資本、勞動力等基礎生產要素投入向倚重于知識、信息、技術、專業化的人力資本等高級生產要素投入的方向轉變。與此相適應,創新不僅越來越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和世界各國發展的戰略選擇,而且更成為城市實現快速高效發展的重要途徑和關鍵舉措。目前世界各國在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同時,包括美國紐約、日本東京、英國倫敦,以及我國的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相繼提出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發展目標。

作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基本組成部分,創新型城市建設不僅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學術界同樣非常關注,許多學者已投入到創新型城市理論的探索研究中,但是總體研究還不夠系統。本文通過對創新型城市理論研究的系統整理、總結和評述,以期為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踐以及創新型城市的進一步理論研究提供支持。

創新型城市理論研究的發展脈絡

自2000年英國學者C•Landry在其著作《創新型城市》(TheCreativeCity)中正式提出創新型城市概念后,近十年來創新型城市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創新型城市的內涵與構成要素、發展模式與實現路徑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