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4 13:10: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出口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出口

出口合同

賣方:____

合同號碼:____

買方:____

雙方同意按下列條款由賣方出售,買方購進下列貨物:

───────────────┬────────┬─────┬─────

(1)貨物名稱、規格、包裝及嘜頭│(2)數量│(3)單價│(4)總值

查看全文

技術出口限制制度

第一條為促進我國技術出口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條例》,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列入《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另行)中的禁止出口技術,不得出口。

第三條國家對列入《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中限制出口技術及相關產品實行許可證管理,凡出口國家限制出口技術及相關產品的,應當按本辦法履行出口許可手續。

第四條屬于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限制出口技術的出口許可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下簡稱“外經貿部”)會同科學技術部管理。

第五條技術出口經營者出口本辦法第三條所規定的限制出口技術及相關產品時,應填寫《中國限制出口技術出口申請書》(以下簡稱《申請書》,見附表一),報送外經貿部履行出口許可手續。

第六條外經貿部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會同科學技術部分別對技術出口項目進行貿易審查和技術審查,并決定是否準予許可。

查看全文

出口貿易利益流失

一、機理研究:商品的出口對出口國經濟的一般影響

1.短期分析。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研究人員的計算,在20世紀70年代,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每增加包括出口在內的支出1%,所導致的本國國民收入增加的百分比如下:美國1.47%、德國1.25%、日本1.23%、加拿大1.27%。因此,在社會資源還沒有充分利用的條件下,出口的增加會導致產值和就業的增加。正因為如此,各國都努力促進出口貿易,來提高本國的產值和就業水平。

2.長期分析。根據不同發展程度國家出口不同類別產品看來,出口對出口國經濟的影響在長期內主要存在以下四種情況:

(1)出口的增加造成經濟的惡化。(2)出口的增加沒有帶來相應利益的增加。(3)出口的增加帶來相應利益的增加。(4)出口的增加帶來相應利益更大幅度的增加。

二、中國出口貿易利益的流失

中國是一個迅速崛起的發展中大國,統計顯示,2006年,中國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7604億美元,是2002年的2.8倍;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達到7.2%,比2002年提高2.5個百分點。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04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世界排名由2002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2005和2006年繼續穩居第三。2003年~2006年,我國僅服務貿易累計出口就達2738億美元,年均增長23.4%,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出口增速9.3個百分點。其中,2006年出口914億美元,是2002年的2.3倍,占全球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3.4%,比2002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查看全文

自營出口銷售思考

正確核算出口貨物的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是把握出口退稅征管質量的關鍵,然而,筆者在出口退稅管理工作中發現不少企業由于對會計制度及退稅政策的理解不透或受利益驅動有意或無意地調節自營出口銷售收入的金額及確認時間,以達到人為調節當期應納稅額或騙取出口退稅的目的,本文將著重對“如何規范出口貨物銷售收入的核算并提高退稅征管質量”這一問題提出一些觀點,供同仁們參考。

一、存在的問題

1、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核算滯后。生產企業出口貨物不論以何種方式報關出口,均以貨物實際出口取得提單并向銀行辦妥交單手續的時間作為出口貨物銷售收入實現的時間。但是,實際工作中不少企業歪曲理解、隨意確認,具體差錯列舉如下:(1)以收匯核銷之日確認銷售;(2)以取得報關單日確認銷售;(3)以收到口岸電子信息日確認銷售;(4)以“三單”(即報關單、核銷單、自營出口發票)齊全后確認銷售。以上種種錯誤做法均使企業遲做了自營出口銷售收入,結果造成企業不及時進行出口退稅征免稅申報,不及時按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申報應轉出的當期進項稅額,減少當期應納稅額的產生,變向滯納當期稅款。

2、自營出口銷售收入計稅依據錯誤。生產企業出口貨物的銷售收入應以實際離岸價(FOB價)作為記賬基礎,并以此作為計稅依據計算“免、抵、退”稅。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貨物出口時有的按離岸價結算、有的按到岸價(CIF價)結算。按到岸價(CIF價)結算的業務,在按規定做銷售時其中需支付的境外運費、保費及傭金常常還未支付,實際離岸價在當月還無法確定。因此,會計制度規定,企業貨物自營出口以后,無論按什么價格結算均應按出口發票上的金額作為出口貨物的自營出口收入,實際支付的境外運費、保費和傭金在取得發票和支付憑證的當月沖減當期自營出口收入,這樣就如實反映了企業自營出口的實際成交情況,保證“免、抵、退”稅申報的準確性。但是不少企業在境外運費、保費及傭金的核算上陷入誤區,出現的差錯五花八門,舉例如下:(1)企業將境外運費、保費及傭金在“營業費用”科目中列支,不沖減自營出口收入,并以此作為退稅申報的依據,其結果是在“退免稅”申報時虛增了“免抵”稅額和“應退”稅額,“征免稅”申報時少沖減進項稅額轉出,擴大當期應納稅額的產生。(2)擴大了境外運費的范圍,誤將報關費、包干費等費用也作為海運費及空運費計算沖減了自營出口銷售收入,少產生了“免抵”稅額和“應退”稅額,影響當期應納稅額的準確計算。(3)征免稅申報時只沖減自營出口銷售收入而不同時做進項稅額轉出的負轉出,多申報當期應納稅額,增加企業稅收負擔。(4)誤將國際貨物運輸專用發票視同國內貨物運輸業發票計提進項稅金并抵扣當期應納稅額。另外又誤將國際航空快件公司快件費(應作為營業費用處理)與國際貨物運輸專用發票相混淆,誤沖減自營出口收入影響“免抵”稅額、“應退”稅額及當期應納稅額的正確計算。(5)國際貨物運輸專用發票開具不規范,承擔運費的主體名不符其實。如某生產型出口企業支付的海運費系由于外貿企業延誤交貨期不得不由海運改為空運而多增加的境外運費,根據協議應由失誤的外貿客戶承擔,但由于出關的時間、合同要求等原因該生產型企業先行墊付了該運費并在賬務處理上直接扣減了對方往來結賬款,但付款單位名稱卻開的是該生產型企業(應開給外貿客戶)。(6)應由外貿公司負擔的境外運費卻由生產型企業沖減了自營出口收入。如生產型出口企業支付的境外運費是銷售給某外貿出口集團后應由該外貿公司支付的境外運費,對該生產企業來說此筆外貿出口業務純屬內銷業務,但雙方協議此類境外運費由生產型企業承擔,開具的發票也是國際貨物運輸專用發票,生產型企業也視同自營出口產品的境外運費沖減了自營出口收入。從出口退稅管理延伸到所得稅管理,此筆境外運費只能由外貿公司納入入核算,生產型企業既不可沖減自營出口收入也不可在稅前列支。

3、免稅的來料加工收入不依法申報。企業將免稅的來料加工收入直接作免稅收入處理,既不根據海關填發的“來料加工手冊”開具來料加工貿易免稅證明及核銷證明,也不按規定做進項稅額轉出,以達到偷稅的目的。

4、任意擴大“視同自營出口產品”的出口范圍。財稅字[1997]14號、50號明確規定: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托外貿出口且辦理出口退稅的貨物必須是自產貨物。由于生產型企業經營方式的靈活多樣,“自產”與“非自產”難以界定,國稅發[2000]165號文又明確了四種情形的“視同自產產品”的范圍:1、外購的與本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名稱、性能相同,且使用本企業注冊商標的產品;2、外購的與本企業所生產的產品配套出口的產品;3、收購經主管出口退稅機關認可的集團公司成員企業的產品;4、委托加工收回的產品。然而,筆者在出口退稅管理工作中發現不少企業受利益驅動,利用政策的空隙隨意擴大“視同自產產品”范圍故意做大自營出口銷售收入以騙取出口退稅的現象應運而生,且較為隱蔽,給國稅部門把好退稅關增加了難度。

查看全文

海運出口運輸合同

編號

甲方:

地址及聯系方式:

營業執照號碼:

乙方:

地址及聯系方式:

查看全文

出口結構對電產品出口額的影響

關鍵詞:機電產品出口結構出口額

論文內容摘要:本文對近年以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和出口結構的變化做了闡述,運用計量方法分析了出口結構與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相關性,并就如何優化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結構提出了建議。21世紀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機電產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1995年以來,機電產品已取代紡織品成為我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意味著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正在從勞動密集型為主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為主轉變。

隨著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正在向世界加工制造業中心快步邁進。21世紀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機電產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從絕對額和比重看,機電產品早已成為外貿出口的龍頭產品。自1995年,機電產品取代紡織品成為我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以來,這一成績已連續保持15年之久。

機電產品在我國外貿出口中的地位

2003年,機電產品占外貿出口總額的比重首次超過50%,達到51.9%,該類產品占據我國出口額半壁江山的局面也一直延續至今。這意味著機電產品對我國出口的貢獻有著決定性意義。據商務部統計,2004至2007年,機電產品的順差額分別為215.2億美元、763.7億美元、1,216.6億美元和2,021.9億美元;2007年機電產品順差占全部貿易順差額的77%。雖然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機電產品出口增長率下降到17.2%,2009年呈現負增長13.2%,但從機電產品占總出口額的比重看,2008、2009年仍然保持著57.6%和59.3%(見表1)。這一方面說明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各行業出口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說明國外市場對國內機電產品仍有較強的剛性消費需求。

與此同時,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國際排名也不斷上升,2006年超過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三。2008年超越德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機電產品出口國。

查看全文

出口退稅率對出口貿易影響論文

6月19日,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改委、商務部和海關總署五部委頒布了《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07]90號)。自2007年7月1日起,對現行出口商品退稅率進行調整,取消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稅;下調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稅率;10項出口商品由退稅改為免稅。這是繼去年9月出口退稅率調整以來,又一次影響力較大,涉及面較廣的“大盤”震動,它的變化對我國出口貿易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出口企業要想維持原有的利潤,又將如何去應對。這是我們目前所觀望和期待的焦點。

一、出口退稅率調整對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何看待這次調整所帶來的影響,應當說,既有利也有弊。我國出口企業作為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主體,它所受到的影響最能反映出,國家與出口企業之間利弊取舍的關系。因為,出口退稅率調整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貿易的影響程度也不同,所以,只有客觀地、綜合地去分析各個方面的因素,才能正確的做出評價。

(一)出口退稅率調整的正面影響。

一是防止國內資源流失,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良性發展。

此次出口退稅率的調整,一方面有利于引導企業減少“兩高一資”、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商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商品的出口,擺正出口企業調整投資方向,避免盲目投資和產能過剩。另一方面,通過取消或降低出口商品退稅率,可以改觀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不良勢頭。據海關統計,此次調整的2831項出口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是去年9月出口退稅率調整商品的2.04倍。以此看出,國家專心治理重拳出擊的態度十分明朗,它必將帶動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的協調發展,對改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意義重大。

二是縮減貿易順差間隙,緩解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

查看全文

外貿出口稅收思考

我國外貿出口方式一直是以一般貿易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齊頭并進的發展模式,在國家外貿出口統計中兩項指標也是占據主導地位。隨著近幾年較大范圍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和降低出口退稅率,征退稅差額逐漸拉大,兩種出口貿易方式的退(免)稅之間帶來的稅收負擔也在悄然改變著外貿出口的權重。加工貿易出口的快速增長已經超過一般貿易出口增長,并占據外貿出口的主導地位。通過分析相關稅收政策在不同貿易出口方式中的調節作用,從中尋求轉變外貿出口方式的正確途徑。

我國現行外貿出口享受退(免)稅政策的貿易方式有:一般貿易出口、加工貿易出口(包括來料加工貿易出口、進料加工貿易出口)、易貨貿易、補償貿易、小額邊境貿易、寄售代銷貿易出口等。在所有的外貿出口方式中,一般貿易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占據主導地位,約占所有外貿出口的98%以上,但前兩種主要外貿出口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以江蘇為例,2000年以前一般貿易出口與加工貿易出口大體相當,到2001年以后加工貿易出口增長明顯高于一般貿易出口增長,到2006年加工貿易出口已達66%,而一般貿易出口只占33%(見下表:2001~2006年江蘇兩種外貿出口方式比較,略)。除了各地為了把進出口貿易做大做強,追求擴張的因素外,稅收政策的影響,特別是近幾年下調出口退稅率帶來不同稅負的影響不可小視。從全國的外貿出口統計數據看加工貿易出口比重沒有江蘇拉得這么開,但也明顯超越一般貿易。到2006年加工貿易出口約占外貿出口的54%,一般貿易出口約占44%,加工貿易高于一般貿易近10個百分點。

一、不同外貿出口方式的稅收政策比較

1、一般貿易出口的稅收政策情況。一般貿易出口又稱直接出口,是指出口企業依據國家相關法律,直接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商品的單向貿易活動,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普遍采取的出口貿易方式。在稅收政策方面,按WTO規則和國際慣例,出口貨物可以享受退(免)稅,也就是說,對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直接出口有利于我國商品走向世界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增加外匯收入,擴大就業和改善人民生活。

一般貿易出口的退(免)稅政策主要分為對外貿出口企業和生產型出口企業的退(免)稅兩種方式,對外貿出口企業實行免稅和退稅辦法,即對出口貨物銷售環節免征增值稅;對出口貨物在前道環節已繳納的增值稅予以退稅;對生產自營或委托出口的貨物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即對出口貨物本道環節免征增值稅;對出口貨物所采購的原材料、包裝物等所含增值稅,允許抵減其內銷貨物的應繳納稅款,對未抵減完的部分增值稅予以退稅。

2、加工貿易出口相對于一般貿易的直接出口而言是間接出口,就是相關出口企業從境外進口料件、經生產加工后,將產品再出口國際市場,加工企業由此獲得工繳費。這種外貿出口方式納入進出口貿易統計范圍,有利于擴大外貿規模和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開展,也可以借鑒國外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但外貿收益不高。目前已成為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形式之一,占據外貿出口的半壁江山?,F行加工貿易出口主要分來料加工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兩種出口形式。從稅收政策方面看,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稅收政策始終優于一般貿易,在平均退稅率下調至12%以前問題并不顯現。對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實行免稅政策,出口時按進口料件金額乘以出口貨物的征退稅率之差部分準予從應納稅額中扣除,而對一般貿易則沒有相應的優惠政策。隨著近幾年國家連續較大范圍降低出口退稅率,征退稅率之差拉開的稅收負擔增長近30%,由此引發不同外貿出口方式帶來的稅負不公問題,即使在加工貿易出口中,來料加工貿易出口與進料加工貿易出口的稅收負擔也不盡相同。

查看全文

當前出口退稅策略詮釋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仍十分嚴峻。從國際情況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迅速蔓延到實體經濟,并引發世界性經濟衰退,經濟大幅度下滑,國際貿易環境繼續惡化,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偟膩砜?,這場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和經濟危機至今尚未探底,并在進一步加深。從國內情況看,2008年以來我國經濟呈逐季下滑趨勢,近期雖在逐步走向復蘇,但經濟增長基礎尚未穩固恢復;進出口在2009年一季度更是大幅度下滑,盡管3月份后降幅在逐月收窄,但出口恢復仍很緩慢,整體上內外需都處于嚴重不足的局面,形勢不容樂觀。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應正確處理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的關系,既要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積極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又要積極促進出口,實現內需為主和積極利用外需的共同拉動作用。從穩定外需來看,理順出口退稅政策則具有重要意義。

一、出口退稅原則上應實行零稅率

我國增值稅條例規定:“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边@就是說,出口貨物原則上應實行零稅率,即“征多少,退多少,徹底退稅”,只是在特殊情況下可將出口退稅率作為調控出口的手段。然而我國的實際情況則是“特例”成了常態,零稅率則是例外,政府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和政策的需要,頻繁地調整出口退稅率。從2007年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伴隨經濟過熱和出口摩擦增大,數次降低甚或取消某些出口貨物的退稅率。然后,從2008年8月1日起到目前,伴隨著世界金融危機和我國經濟的不斷下滑及出口大幅度下降,又連續7次調高出口退稅率,使得出口退稅成為重要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工具。這種把出口退稅率當作調控手段頻繁使用的操作手法,既不符合消費地課稅原則和商品稅國際稅收協調的要求,又違背國際慣例,顯然是不恰當的。

(一)出口退稅實行零稅率體現了消費地課稅原則和商品稅國際稅收協調的要求

從稅收管轄權來說,一國的商品課稅制度可以采用生產地原則或消費地原則中的一種,也可以同時采用這兩種課稅原則。但從國際貿易的角度看,如果不對各國的商品課稅原則加以協調,就會出現對同一國際貿易商品的重復征稅問題。由于各國的國內商品課稅制度一般都實行多種稅率,國與國之間的稅率結構也不相同,因此,在世界范圍內推行消費地課稅原則是比較有利的。各國統一采用消費地課稅原則,實行進口征稅,出口退稅,避免重復征稅,比較有利于資源的合理流動,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其比較優勢,有利于公平競爭,減少稅收對國際貿易的干擾和扭曲。因此,出口退稅政策應當相對穩定,不宜頻繁調整;而對于國家需要實現的鼓勵、限制等宏觀調控意圖,應主要通過運用關稅、匯率等其他工具進行操作。

(二)出口退稅實行零稅率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

查看全文

中藥類商品出口勢頭看好

據海關統計,今年月,我國中藥類商品進出口總額達億美元,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同比增長,其中,出口金額為億美元,同比增長;進口額為億美元,同比增長。受植物提取物出口高速增長的拉動,前月中藥類商品出口增長較快,累計實現貿易順差億美元。從貿易方式上看,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占,居絕對主導地位;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占,以西洋參加工貿易出口為主;邊境小額貿易出口占,廣西、云南、西藏和新疆等省區的邊境貿易十分活躍,是進入中亞及東南亞的渠道之一;其他貿易方式出口占。月,中藥類商品出口金額排名前位的省市依次是廣東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和廣西自治區,所占比重達。此外,深圳市、云南省、廈門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市出口中藥類商品增速較快。月,全國共有家企業經營中藥類商品出口,其中,寧明縣邊境小額貿易總公司、個舊市瑞達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佛山市創志經貿有限公司、浙江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美康中藥材進出口公司位居中藥類商品出口金額排名前位,所占比重達。

植物提取物出口高速增長月,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額為億美元,同比增長,占中藥類商品出口總額的,大有后來居上的勢頭。天然植物提取物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藥品、保健品和化妝品,促使世界植物藥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增加。中國在天然植物資源、種類、數量上都十分豐富,發展潛力較大。月,植物提取物出口呈高速增長態勢,綠茶提取物、青蒿素、蘆薈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人參提取物、羅漢果提取物、水飛薊提取物、蕃茄提取物、紅曲米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等比較熱銷,一些小品種如梔子苷、黑升麻提取物也受到外商青睞,多數產品出口平均單價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月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日本、中國香港、韓國和法國,所占比重達,其中美國占,對中國香港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額同比增長高達。月全國共有家企業經營植物提取物出口,其中,個舊市瑞達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津村制藥有限公司、浙江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寧波綠之健藥業有限公司、青島華鐘制藥有限公司位居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額排名前位,所占比重達。

中藥材市場需求有限月,國際中藥材市場需求有限。我國中藥材出口金額為億美元,同比增長,占中藥類商品出口總額的。月中藥材出口到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市場是中國香港、日本、韓國、越南和德國,所占比重達,其中中國香港占,而對中國臺灣省中藥材出口金額同比則高速增長了。月全國共有家企業經營中藥材出口,其中,寧明縣邊境小額貿易總公司、佛山市創志經貿有限公司、美康中藥材進出口公司、西藏萬通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廣東省肇慶土產進出口公司位居中藥材出口金額排名前位,所占比重達。

從月中藥材的出口情況看,人參仍是中藥材出口的最大品種,出口到個國家和地區,對非洲沒有出口記錄。出口數量為噸,同比增長;出口金額為萬美元,同比增長;出口平均單價為美元公斤,同比下降了。主要出口市場是中國臺灣省、日本、德國、中國香港和美國,所占比重達,其中中國臺灣省占,對中國臺灣省人參出口金額由去年的萬美元增長到今年以來的萬美元,此外,對韓國、新加坡、印度出口人參金額也呈高速增長態勢。

西洋參出口下降幅度較大,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比重高達,全部出口到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日本和英國等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香港所占比重高達。月西洋參出口數量為噸,同比下降;出口金額為萬美元,同比下降;出口平均單價為美元公斤,同比增長。月,冬蟲夏草出口數量為公斤,同比下降了,出口金額為萬美元,同比增長;出口平均單價為美元公斤,同比增長了。冬蟲夏草全部出口到中國香港和日本,其中中國香港所占比重高達。

此外,黨參、地黃、當歸、田七、白芍、白術、黃連、新疆脹果甘草、沙參等商品的出口平均單價增幅都在以上??偟膩砜?,中藥材價格受國內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較大,國際市場需求增長空間有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