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種生產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10:36: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冬種生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局完善冬種生產管理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冬種是下一年度農業生產的開始,認真抓好冬種生產,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奪取農業豐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推動冬種生產,實現“綠色過冬”,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冬種生產的指導思想
今年冬種生產要以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堅持增糧與增收并舉、政策扶持和機制創新齊抓,以組織省工節本高產高效種植模式示范為載體,統籌安排冬種生產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糧、經、飼、肥等多種作物,積極擴種大(?。?,大力發展雙低油菜,擴大市場適銷對路的鮮食蠶(豌)豆、馬鈴薯,穩步發展冬季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苗木和中藥材,加快發展冬季設施農業,鼓勵種植冬季綠肥,力爭冬季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長10%以上。
二、突出重點,抓好冬季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
為培肥地力,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全縣計劃建立10000畝綠肥示范基地和千畝雙低油菜、蠶豌豆示范基地。為切實抓好示范基地建設,要求各鄉鎮、街道做好落實工作,并于10月20日前將示范方落實情況及分戶清冊報縣農業局糧油站匯總。
做好冬種生產工作意見
農業生產是全年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農業是確保完成全年農業生產任務,保障農民穩定增收和夯實明年農業生產基礎的關鍵所在。為切實做好今年冬種生產,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思路
堅持立足資源,優化區域布局,積極開發利用冬閑耕地,加快恢復油菜生產面積,加強科技創新,主攻單產,努力增加總產,提高效益。加強地力培肥,實施沃土工程,發展綠肥生產。
二、基本目標
今年農業生產總體目標為:擴大油菜、綠肥生產,全面提高冬種覆蓋率。冬種面積穩定在24.3萬畝,冬種覆蓋率達93.6%,其中,油菜面積20萬畝,綠肥2萬畝,冬蔬菜1.7萬畝,蠶豌豆0.2萬畝,馬鈴薯0.2萬畝,冬飼草0.2萬畝,力爭農業農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三、主攻重點
冬種生產指導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技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穩定冬種瓜菜面積,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擴大桑園種植面積,優化結構和布局;積極推進優勢產業帶建設和標準化生產,合理安排植期,做好產銷對接;加強產品監管,提高產品質量;強化品牌效應,拓寬市場銷路,擴大出島量,提高產業效益。
二、目標任務
1、今年冬種計劃面積57000畝,其中:(1)瓜菜5000畝(詳見附件一);(2)桑園6000畝(詳見附件二);(3)玉米10000畝,其中糯玉米和甜玉米5000畝,飼料玉米5000畝;(4)花生5000畝;(5)番薯5000畝;(6)豆類2000畝;(7)木薯20000畝;(8)其它5000畝。
2、推廣標準化瓜菜基地建設。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整治、國土土地整理等項目,加強農田排灌渠道、田間道路、土壤改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標準化瓜菜基地。營根、灣嶺、什運、紅毛要抓好1-2個連片50畝以上的商品瓜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田洋建設。
3、加強產品質量監控。加大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力度,確保農資產品合格率在85%以上;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監控,確保冬季瓜果菜產品的質量合格率超過98%,力爭冬季瓜果菜綠色防控推廣面積達到500畝,冬季瓜果菜農藥使用量減少30%;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達到20000畝,農民瓜菜收入增加5%。
農業局冬種生產發展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冬種是下一年度農業生產的開始,認真抓好冬種生產,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奪取農業豐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推動冬種生產,實現“綠色過冬”,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冬種生產的指導思想
今年冬種生產要以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堅持增糧與增收并舉、政策扶持和機制創新齊抓,以組織省工節本高產高效種植模式示范為載體,統籌安排冬種生產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糧、經、飼、肥等多種作物,積極擴種大(?。?,大力發展雙低油菜,擴大市場適銷對路的鮮食蠶(豌)豆、馬鈴薯,穩步發展冬季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苗木和中藥材,加快發展冬季設施農業,鼓勵種植冬季綠肥,力爭冬季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長10%以上。
二、突出重點,抓好冬季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
為培肥地力,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全縣計劃建立10000畝綠肥示范基地和千畝雙低油菜、蠶豌豆示范基地。為切實抓好示范基地建設,要求各鄉鎮、街道做好落實工作,并于10月20日前將示范方落實情況及分戶清冊報縣農業局糧油站匯總。
農業局加快冬種生產發展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我縣具有溫光水資源和農作物種類多樣性、多宜性的優勢,開發冬季農業生產潛力很大。今年要緊緊圍繞培肥地力和增加“效益”這一主題,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切實抓好冬季生產。為推動冬種生產,實現“綠色過冬”,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冬種生產的指導思想
今年冬種生產要以市場為導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主線,以高效作物生產為重點,大力開發冬季農業,實現冬種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減少冬季空閑,努力實現“綠色過冬”。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依靠科技,產量與質量并重,經濟效益與生態、社會效益協調發展,大力推廣“雙低”優質油菜,適度擴種大小麥,優化品種結構,穩定冬季蔬菜、優質牧草,有計劃發展中藥材、食用菌;重視綠肥生產,擴種紫云英,抓好鮮食蠶、碗豆、馬鈴薯等食用型經濟綠肥的生產,培肥土壤地力,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二、突出重點,抓好冬季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
農業局完善冬種生產意見
鎮鄉、街道農技站:
冬種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下一年農業生產的布局,是穩定糧油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基礎。各地要全面分析冬種生產面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條件,因地制宜,挖掘冬季潛力,大力發展冬季效益農業,努力實現綠色過冬,切實抓好冬季農業生產。
一、冬種生產的總體要求
今年冬種生產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靠科技進步,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為主線,以組織省工節本高產高效種植模式示范為抓手,充分利用溫光水和土地資源,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積極發展糧、經、飼、肥等多種農作物,減少冬閑田,努力實現“綠色過冬”。在作物安排上,根據我市冬季農業生產特點和優勢,大力發展雙低油菜生產,擴種大(?。?,穩步發展鮮食蠶(豌)豆、鮮食馬鈴薯、冬季蔬菜瓜果,重視綠肥生產,擴種紫云英,發展黑麥草等優質牧草,壓縮冬閑田,力爭冬季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長5%以上。
二、開展糧油高產創建,抓好示范,切實提高技術到位率
1、扎實開展糧油高產創建示范
農開辦冬種安排意見
冬種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我市遭遇二百年一遇的“8.10”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抓好今年的冬種工作尤為重要。為實現中晚稻損失秋冬種補,實現大災之年全年糧食不減產、農民不減收這一目標,現就做好2012年冬種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抓好冬種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冬季農業承上啟下,既是確保完成全年農業生產任務的關鍵所在,又是夯實明年糧油生產基礎的根本保證。由于今年“8.10”特大洪澇災害發生很遲,被洪水沖毀淹死的中晚稻已無法補種,因此抓好今年秋冬種工作對于彌補洪澇災害損失,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各縣(市、區)對今年的冬種工作要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今年冬種生產有諸多有利條件,一是政策環境有利,國家繼續實行油菜、小麥良種補貼政策。二是農產品(糧食、蔬菜、食用油等)價格上漲,市場需求強勁,農民冬種效益將明顯提高。三是冬種自然條件好,我市中稻面積較大,中稻收割后種油菜、小麥等作物季節較寬松,水、肥、氣、熱條件良好,今年被洪水沖毀的山塢田、河邊低洼被淹田都可適時種植冬種作物。因此,各縣(市、區)要充分認識今年冬種生產的有利條件,搶抓機遇,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抓好冬種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明確要求,抓緊落實冬種生產目標任務
今年冬種生產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千方百計擴大冬種面積,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突出抓好“兩菜兩草一薯”(油菜、蔬菜、紅花草、黑麥草、馬鈴薯),建立基地,培育特色,延伸產業,發揮優勢。推廣良種、良法,主攻單產,優化品質,突出重點,全面發展。鼓勵規模經營,提高經濟效益。
冬種總體目標是:全市冬種總面積75.16萬畝,冬種覆蓋率達85%,其中:油菜28.46萬畝,紅花草13萬畝,蔬菜21萬畝,冬種牧草5萬畝,大小麥0.2萬畝,蠶豌豆2萬畝,馬鈴薯2.5萬畝,其他冬作物3萬畝。各縣(市、區)要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科學謀劃冬種生產,制定冬種生產實施方案,切實把冬種生產目標任務分解到鄉到村,落實到田到塊(各地冬種生產目標建議數詳見附表)。
農業冬季生產總體意見
抓好今年的冬種農業生產,對于推進我縣農業全面、持續、穩定地發展,實現大災之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冬季農業又是提高土壤肥力,確保來年農業增產的重要措施。為把今年冬種工作抓好,按照上級部署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
冬季農業承上啟下,既是確保完成全年農業生產任務的關鍵所在,又是夯實明年農業生產基礎的根本保證。尤其今年遭遇的特大洪澇災害,給我縣的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各種農產品(糧食、蔬菜、食用油等)價格回升,市場需求強勁,加之國家繼續實行油菜良種補貼政策,必將為推動冬季農業生產,確保糧食、油料等主要農產品的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發揮積極的作用。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今年冬種生產的有利條件,搶抓機遇,增強抓好冬種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具體目標
2010年全縣冬種計劃面積11.10萬畝,冬種覆蓋率達80.32%,其中:油菜3.50萬畝,紅花草3.00萬畝,蔬菜0.80萬畝,飼草0.40萬畝,蠶豌豆0.20萬畝,馬鈴薯1.20萬畝,其他冬作物2.00萬畝。春熟油菜單產提高到100公斤以上,春糧作物單產提高到110公斤以上,實現農民人均冬種增收100元。今年冬種重點突出“兩菜一花一薯”生產:一是突出抓好雙低優質油菜生產,重點推廣雜交雙低油菜品種,優質率達95%;二是突出抓好冬季蔬菜生產,重點抓好四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建設,面積達600畝以上,著力推廣高效型反季節大棚蔬菜,縣內蔬菜自給率達50%以上;三是全面恢復綠肥生產。綠肥面積確保達到3萬畝,提高稻田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增強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同時,為綠色有機水稻生產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四是抓好冬季馬鈴薯生產,重點推廣稻草覆蓋栽培技術。
三、主要措施
墾殖場冬種工作意見
為了認真落實縣下達給我場的冬種工作任務,切實抓好冬種工作。冬種生產也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夯實明年糧油生產基礎的根本保證,對實現全年農業產生和農民增收目標,保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做好今年冬種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市場需求和農民增收,以提高冬種覆蓋率為目標,大力發展“兩菜”、“兩草”、“一薯”等主要冬種作物,以生產創建示范項目為平臺,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效益;加快推進現代農業,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二、總體目標
全場冬種計劃面積8338畝,其中油菜3335畝,綠肥2917畝,馬鈴薯65畝,冬飼草63畝,冬蔬菜1892畝,蠶豌66畝,各社區、村的冬種生產建議數見附表。
今年各社區、村的公路沿線要積極打造好油菜、綠肥示范產業帶。要在全面完成各項冬種任務同時,各社區、村要分別抓好一個上百畝油菜、綠肥高產示范點,要大力發展大、中、小棚設施蔬菜,大力發展糧菜兩用馬鈴薯生產,充分利用冬閑田大力種植黑麥草等冬季飼草,擴大飼料來源,推進漁牧業生態健康養殖和草畜禽健康發展。
冬季農業生產實施意見
為全面實現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抗災奪豐收目標,切實做到上半年損失下半年補,夏季損失秋冬季補,完成今年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目標任務,為明年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開好頭、起好步、奠基礎?,F就年冬季農業生產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標任務
冬季農業特別是冬種油菜是我鎮的優勢,通過去年今春各村的努力,年全鎮油菜生產實現了面積、單產、總產突破性發展。今年國家繼續執行油菜良種補貼、獎勵油菜籽托市收購等政策,油菜籽市場價也呈上升態勢。因此,今年冬種要繼續把發展油菜、綠肥生產,提高冬種覆蓋率作為重點,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實現冬種農業新的突破。
1、指導思想:繼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冬種作物面積、提高冬作物產量、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農民增收為主要目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大力發展油菜、綠肥生產,多種種好其他秋冬季作物,全面提高冬種覆蓋率,促進規模種植,推廣先進栽培技術,努力實現“耕地無空閑,作物連成片,秋冬一片綠,春來花無邊”,切實推動我鎮冬季農業生產再上新臺階。
2、總體目標:繼續擴大油菜、綠肥和其他高效秋冬作物面積,全面提高冬種覆蓋率。具體安排是:油菜種植面積6200畝,綠肥面積400畝,小麥、蠶豌豆等春糧面積800畝,秋冬蔬菜1850畝,冬作物總面積達到9250畝,冬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嚴格要求主要公路干道兩側冬作物全面覆蓋。(各村居委會冬種具體指導性計劃見附表)。
二、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