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08:06: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風尚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淺議英倫風尚與男裝
一、英倫風的含義
英國又稱英倫,因此英倫風從字面上應理解為“英國的風格”,英國服裝的風格以含蓄、優雅、自然、高貴等為特點,典型的圖案特征是運用蘇格蘭格子,以良好的剪裁以及簡潔修身的設計,體現紳士風度與貴族氣質,個別帶有歐洲學院風的味道。
英倫風格的服裝一般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黑色打配方格襯衫,戴風帽的修身大衣,收腿的褲子,高耀靴子以及超大的圍巾。英倫風格的服裝很多都以簡潔利落的配件加上英倫低調憂郁的氣質與法國精致高貴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服裝風格形式。
二、英倫學院風格流行趨勢
在英式貴族學院中,以不同的格紋規格和佩戴的徽章象征著家族的精神和風格,諸如紅色代表勇敢、黑色代表毅力等等。通過設計師對格紋、徽章重新的打破設計將其轉換成為最具學院風格的裝飾元素,體現了時尚潮流,脫離了家族傳統的象征意義。各色各樣的蘇格蘭格紋在學院風格服裝中得到普遍運用,紅、黑格為基本設計構想。
除此之外,英國大學生一派清閑、斯文的穿著風格,無形中也影響了學院風格服裝的設計。其中以粗線毛衣最具代表性,無論是制作過程、色澤或質感,粗線毛衣向來比細線毛衣、針織衫多了一分淳樸、自然、不矯飾的相貌,是學生氣息的延伸。
揚榮棄恥 引領風尚
揚榮棄恥引領風尚本文來自
——九論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同志關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明確了當前我國社會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我們每個同志都要全面遵循、自覺踐行,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當榮之事,拒為恥之行,以實際行動推動良好風氣的形成。
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樹立良好風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也是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風氣的優劣,與人們樹立何種榮辱觀息息相關。人人知榮棄恥、褒榮貶恥,風氣才能健康向上;不明是非、不知榮辱、不辨善惡、不分美丑,風氣必然頹廢消極,也必然阻礙社會的進步。事實證明,沒有良好的風氣,沒有較高的道德水準,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民族的復興都無從談起??梢哉f,“八榮八恥”,每一“榮”都關本文來自系著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恥”都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個人的命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應當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任務。
榮辱觀的問題,道德和風尚問題,是牽涉到每個社會成員的問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主義新風尚,要求全體人民積極參與,共同踐行,自覺行動?,F代社會生活的多樣性,給了每個人充分表現和選擇的空間。但無論作出怎樣的選擇,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始終是做人的基本選擇,始終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標準,不能逾越半步。而與之相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都應給予否定和鄙棄。要把“八榮八恥”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具體標準和基本要求,就須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實際的行動;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嚴格的自我約束。這樣才能明榮辱、辨是非、揚正氣。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主義新風尚,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優良的黨風和政風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關鍵。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提倡共產主義道德,是黨章對每個黨員提出的明確要求?!靶」澆皇?,大節難保?!蹦切┻`法亂紀者,不都是從個人作風或道德上出問題開始的嗎?由作風不端到蛻化變質,這不僅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也直接、間接地敗壞了社會風氣。我們的同志一定要引以為鑒,一定要率風氣之先、垂道德之范,不僅要在本職崗位上努力當好人民公仆,而且要在社會生活中帶頭嚴格自律,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促進,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做榜樣。用個人的實際行動為共產黨員的形象增添光彩,為黨增添光彩。
汲傳統精華引時代風尚演講
汲取保守的精華,眾所周知。才干擁有牢固的根基;反映時代的精神,才干引領時代的風尚。月日,總書記在看望列席全國政協屆次會議的委員時指出,社會主義社會里,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叛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老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榮辱觀古已有之,榮辱心人皆有之。恩格斯說,"每個社會集團都有他自己的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回答的社會主義社會中,什么是光榮,什么是羞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要發揚優良保守,又要體現時代精神。
社會主義榮辱觀與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一脈相承,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源與精神根基。榮辱是中國傳統倫理文化中的一對基本的道德范疇。古人認為,"人而無恥非人也",知恥是立人之大節,有之則進于圣賢,失之則墮為禽獸。(如孔子說:"君子恥言而過其行。"孟子認為:"仁則榮,不仁則辱。"荀子認為:"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這種揚榮抑辱的文化精神,已經深深地滲入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成分,成為上至仁人志士,下至尋常百姓共同認同的基礎性倫理價值標準。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正是基于中華民族精神與傳統美德的深厚的文化積淀。
榮辱觀是對榮與辱的根本看法。"榮"指光榮或榮譽,"辱"指恥辱。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強烈榮辱感的民族。從恥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項羽;從恥為亡國奴的文天祥,到拒絕美國救濟面粉的朱自清……無數錚錚傲骨的人物,在中華歷史上演繹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一批批優秀共產黨人,閃爍著一個個平凡而光輝的名字,每一個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們公而忘私,助人為樂,敬老尚賢,無私奉獻,張揚著道德的大旗,聳立著一座座人格的豐碑。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對當代青少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也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你們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明辨是非,美丑,善惡,對你們的成長至關重要。塑造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質,就是在塑造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質;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塑造祖國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孟子云:"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古人說:"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基石;無德,是無信,是卑鄙,是自滅。我們現在最缺的資源,不是有形的物質,而是無形的道德。
樹立新時期的道德觀,必須將"八榮八恥"走進內心,融化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希望同學們將八句話然而,看看我們的周圍,有一些現象讓我們深感遺憾。有的同學無所事事,以浪費時間為榮;有些同學在考場上利用手段作弊,沒被發覺而洋洋得意;有些同學集體觀念淡薄,不愿意為班級做事;有些同學穿著追求名牌,愛打扮,在學習上卻不肯多花功夫,吃不起苦;有的同學在家好逸惡勞,從不幫父母做家務等等,其實都是榮辱不分的表現。這些同齡人中的是非,善惡,美丑不分的現象讓我們感到無比痛心。古人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學們應該多多反思,經常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在不斷進步的基礎上,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八恥八恥"的要求,以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
那么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該怎樣培養榮辱觀呢我認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時刻牢記"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對自己日常行為規范的嚴格要求,把自己培養成為知恥愛榮的真正合格的中學生。
黨員干部道德風尚經驗材料
自覺地發揚共產主義道德風尚,只要我努力宣傳和學習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行為規范。一代社會新風就一定能夠形成。
黨旗下莊嚴宣誓的時候就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每一個共產黨員。自覺地發揚共產主義道德風尚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
人們要生存,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不論哪個社會。要從事各種活動,如生產、交換、學習、娛樂等,人們相互之間就要發生一定的關系,否則社會就不能發展,人類就不能生存。
有工人與工人之間、師徒之間、領導與職工之間的關系;學校,人們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多種多樣的如:生產中。有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家庭中,有父子、夫妻、兄妹之間的關系;還有親友、同鄉、上下級之間的關系等等。要正確處置好這許多關系,就要有一種衡量人們行為的規范,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
奴隸主義社會道德的基本原則;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關系,不同的社會道德有不同的規范和基本原則。維護民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會道德的基本原則;維護奴隸對奴隸主的絕對屈從和人身依附關系。封建主義社會道德的基本原則;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主義道德的行為規范。
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共產主義道德是人類最高尚的道德。這是因為:第一。其基本內容是從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動身,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二者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像舍身炸碉堡;向秀麗舍身救工廠;年汶川大地震時,有的老師、同學警察、解放軍官兵、工人、農民等舍小家,顧大家,為災民。這些都閃耀著共產主義道德的光芒。第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為規范,共產主義道德的最高表示。其基本內容是熱愛人民、關心人民、同人民站在一起,向人民負責,全心全意為人民,個人利益服從人民利益,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作斗爭,人民需要的時候,為了人民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作為一名共產主義黨員必需要有這種精神,這是黨章中的規定。有許多先人和同志,就已經作出了典范。如、、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這樣的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終身奮斗。
知榮辱樹立新的文明風尚
知榮辱樹立新的文明風尚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片充滿神奇色彩的廣闊土地,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五千年來多少心系天下,愛國愛民的志士仁人,多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義之士,多少勤勞質樸,古道熱腸的普通百姓,都成為民族傳統的化身!正是這種精神傳統造就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豐功偉績,承載著歷史與傳統的血脈,是我們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精神之柱。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塑造社會主義公民的精神指導。在紛繁復雜的時代里,如何觀察身外的世界,如何體驗寶貴的人生,如何審視過往的歷史,又如何創造美好的未來,都與社會主義公民的品格塑造和精神歷練息息相關。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弘揚榮辱觀,共建道德思想新風尚
弘揚榮辱觀,共建道德思想新風尚
——“八榮八恥”學習心得
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的“八榮八恥”,導向鮮明,概括精辟,內涵深邃,振聾發聵,充分體現了新時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在我的腦海里,“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似乎離我很遠,開始還覺得是我們的上層建筑用來給大家講大道理的,好像沒有什么很實在的東西我們能夠抓得住。但細細想來,卻又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其實,要建設好我們的國家,需要“八榮八恥”的社會榮辱觀,而培養“八榮八恥”的社會榮辱觀,應從我們青少年開始。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承擔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把青少年培養成什么樣的接班人,樹立怎樣的價值觀、道德觀,總書記明確指出:“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這八句話及時明確地告訴我們青少年何為榮,何為恥;知榮則必為之,知辱則切不可為。將“八榮八恥”具體內容銘記在心,努力將“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作為人生準則。
傳統文化打造新風尚方案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文化興國、文化強國”的偉大決策,迎來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為策應這一國家戰略,我區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緊抓文化基礎建設不放松,傾注精力弘揚并推進全民踐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筑牢文化根基、提升文化軟實力,打造新風尚、構建社會大和諧。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緊緊抓住“文化興國、文化強國”戰略決策的契機和區域民風淳樸的優勢,結合我區投資環境品牌的打造,通過大力宣傳、學習和踐行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獨特的文化軟實力,為“以藥為基、依港興區”的戰略實施優化投資環境、構建和諧社會助力。
二、目的要求
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逐步在全區范圍內推進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力行,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廣泛根植于我區廣大人民群眾心中、體現在日常行為規范中,使廣大青少年明辨是非與善惡、掌握正確的做人處事原則、扎下正確的人生根基;使廣大民眾依道行事、據德處世,人人各行其道、各盡己分,從而使道德廣行、孝謙成風、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
三、實施步驟
揚榮棄恥 引領風尚-九論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同志關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明確了當前我國社會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我們每個同志都要全面遵循、自覺踐行,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當榮之事,拒為恥之行,以實際行動推動良好風氣的形成。
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樹立良好風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也是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風氣的優劣,與人們樹立何種榮辱觀息息相關。人人知榮棄恥、褒榮貶恥,風氣才能健康向上;不明是非、不知榮辱、不辨善惡、不分美丑,風氣必然頹廢消極,也必然阻礙社會的進步。事實證明,沒有良好的風氣,沒有較高的道德水準,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民族的復興都無從談起??梢哉f,“八榮八恥”,每一“榮”都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恥”都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個人的命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應當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任務。
榮辱觀的問題,道德和風尚問題,是牽涉到每個社會成員的問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主義新風尚,要求全體人民積極參與,共同踐行,自覺行動?,F代社會生活的多樣性,給了每個人充分表現和選擇的空間。但無論作出怎樣的選擇,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始終是做人的基本選擇,始終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標準,不能逾越半步。而與之相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都應給予否定和鄙棄。要把“八榮八恥”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具體標準和基本要求,就須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實際的行動;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嚴格的自我約束。這樣才能明榮辱、辨是非、揚正氣。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主義新風尚,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優良的黨風和政風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關鍵。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提倡共產主義道德,是黨章對每個黨員提出的明確要求。“小節不守,大節難保?!蹦切┻`法亂紀者,不都是從個人作風或道德上出問題開始的嗎?由作風不端到蛻化變質,這不僅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也直接、間接地敗壞了社會風氣。我們的同志一定要引以為鑒,一定要率風氣之先、垂道德之范,不僅要在本職崗位上努力當好人民公仆,而且要在社會生活中帶頭嚴格自律,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促進,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做榜樣。用個人的實際行動為共產黨員的形象增添光彩,為黨增添光彩。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需要個人加強道德修養和鍛煉,同時也離不開社會各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要通過對同志有關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要論述的學習、貫徹,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群眾知榮明恥,自覺地把“八榮八恥”作為端正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的標尺,作為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國家關系的準繩。在廣大黨員干部中緊密結合“八榮八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去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增強廉潔自律的自覺性,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全社會營造“廉榮貪恥”的氛圍。
奮進的中國,展現在世界面前的應該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發展的國家形象。只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點滴入手,不拒細微,就會使“八榮八恥”逐步成為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的宏偉目標,提供堅強的保證。
透析匯雅風尚住宅小區的人居環境設計
摘要:通過匯雅風尚住宅小區設計的具體實例,分析了設計中對人居環境的高健康度和高舒適度的思考,從總體環境到單體設計,提出了從面到點,從總體環境到單體的逐步論述方法,進行了理論到實際設計的具體應用,達到了舒適宜居的環境效果,解決了工程設計中一些具體問題。
關鍵詞:以人為本綠色生態環境健康度舒適度環保節能
改革開放以來,住宅建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設計與人息息相關的居住建筑,設計者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從生態環境、心理環境和環境安全幾個方面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和人文思想,使人居環境與大自然充分融合,創造人居環境的高健康度和高舒適度。
一、工程概況
匯雅風尚住宅小區位于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東路,總用地為2.77186hm2,住宅用地1.116hm2,公建用地0.523hm2,道路用地0.524hm2,公共用地0.598hm2??偨ㄖ娣e146100m2,地上建筑面積114946m2,住宅建筑套凈密度1271套/hm2,住宅面積毛密度36938m2/hm2,住宅面積凈密度91740m2/hm2,綠地率40%,汽車位總數683輛。
商業用地指標:用地面積7172.60m2,總建筑面積53148m2,地上建筑面積43035m2,地下建筑面積10113m2,基底面積2895.06m2,容積率6,建筑密度40.36%。住宅用地指標:用地面積20546m2,總建筑面積92952m2,地上建筑面積71977m2,地下建筑面積21041m2,基底面積3203.58m2,容積率3.5,建筑密度15.53%。
教育習慣養成良好風尚論文
這個實驗從一個角度反映了現代中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某些狀況。而類似這樣的事在生活中可以說屢見不鮮。它讓我們不得不進行這樣的思考:我們現在的教育不乏道德說教,為什么沒有使公民的道德水平有明顯的提高?目前中學生的品德誤區及產生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走出誤區,使現代中學生綜合道德水平與文化知識水準兼長并進?本文擬對以上問題試作初步探討。
一、目前中學生的品德誤區及產生原因
品德即道德品質,它是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的傾向和特征。一般認為品德的基本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種基本成分,這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統一體。在整個中學階段,青少年的品德迅速發展,初中生對于道德觀念的理解已基本正確,開始運用道德規范來進行道德判斷和評價,能按自己的道德觀念去分析具體的道德情境并產生情感體驗。當代中學生成長在平穩安定的環境中,他們將走入的卻是飛躍變革的社會,因此他們基本成熟的道德品質帶有鮮明的現實性與社會性,他們的觀念與習慣、思想與行動常常是矛盾地統一體。這種矛盾有時使他們走進品德的誤區。具體說來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是道德行為與道德認知的悖反。絕大多數學生在接受多年的道德理論課堂教育后,能夠對道德的概念、對什么是正確人生觀、世界觀、什么是情操、理想等熟背如流,考試成續優秀。如果參加有關的辯論比賽或演講比賽,能夠有理有據、聲情并茂,但在實際行為方面則常常出現公共汽車上不愿或恥于讓座、學生干部不會說“謝謝”、對班級內校園中的廢紙雜物視若無睹、考試作弊......一系列違背道德規范的現象,這顯示出他們在道德認知與行為之間存在巨大反差。
其二是道德意志難敵眼前利益的誘撼。道德意志是指人們為了實現有意義的、但當時并不吸引他的道德目的,而克服那些富有吸引力的動機、需要或者愿望的心理特征。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在很多時候是難以舍棄或拒絕跟前利益的誘惑的。成人如此,何況中學生?對當代中學生而言,什么是眼前利益?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學業成績及由此帶來的其他成功與輝煌,二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豐裕的物質生活及由此產生的種種誘因,三是看起來可以無盡揮霉的青春生命。不少我們所認為的優秀學生,他們汲汲以求的是前者,僅僅是前者。因此他們除了對分數感興趣外,兩耳不聞窗外事,兩眼無視身邊人。而另有一部分學生則以“何必把明天的煩惱提前到今天”為生活原則,信奉“只要今日我快樂,無須愁白少年頭”??雌饋?這兩類學生的行為表象截然不同,但不難發現其共性:他們所追求的都是眼前利益,并非人生的終極目標。為了眼前利益他們都放棄了許許多多在這個年齡段所不應或不能放棄的東西,在眼前利益的誘惑下,他們的道德意志顯得那么脆弱。
其三是價值與尊嚴的重新定位。曾幾何時,一個熱愛勞動、體貼家長、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樂于助人的孩子就能夠讓父母和老師感到欣慰滿足。而如今這些都遠遠不夠了,它們甚至退居極次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能擠進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名牌大學,這才是學生的自身價值和人格尊嚴之所在。社會正是以此來評判學校教育的成敗、教師教學的得失、學生本人的優劣的。那么在學生心靈的天平上,傳統道德規范所賦予他們的價值觀與尊嚴感無疑已被重新定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