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承包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9 09:53: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工程承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工程承包

國際工程承包協議

第一部分一般條款

定義

第一條(一)在合同中,除合同內容另有要求外,下列詞定義如下:

(1)“業主”,名稱將在第二部分中具體標明,指雇用承包人的一方,或業

主的法定繼承人,未經承包人同意,不包括業主的受讓人。

(2)“承包人”指標書被業主接受的投標人或投標公司,包括承包人的私人

查看全文

工程承包工作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上午好!今天商務部和建設部在這里聯合舉辦推動工程總承包與對外工程承包高峰論壇,總結交流近年來開展工程總承包和對外承包的經驗體會,研究探討今后工作的方針政策,這對深化我國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推動工程總承包和對外承包事業的發展,將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借此機會,我就工程總承包發展的有關情況談幾點看法,供大家研討參考。

一、我國工程總承包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我國開展工程總承包的歷程回顧

我國建設領域工程總承包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20多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深化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工程總承包的開展。

早在1982年,化工部對*氨廠改尿素工程實行第一個以設計為主體的工程總承包試點,中國武漢化工工程公司(現五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工程總承包商,該項目建設工期28個月,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進度、質量和費用,一次開車成功,生產出了合格尿素,受到了國家計委和化工部的表揚。1984年,原國家計委在總結化工部工程總承包經驗的基礎上,將工程總承包納入了國務院頒發的《關于改革建筑業和基本建設管理體制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國發[1984]123號),明確提出了對項目建設實行全過程的總承包的要求。從此,原國家計委、建設部等部委相繼下發文件,要求在設計、施工企業組建開展工程總承包試點,并先后批準了94家工程總承包試點企業,指出“試點企業可對工程項目實行設計、采購、施工全過程的總承包”。1997年11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提倡對建筑工程進行總承包。1999年8月,建設部印發了《大型設計單位創建國際型工程公司的指導意見》(建設[1999]218號)。先后有560家設計單位領取了甲級工程總承包資格證書。

查看全文

工程承包協議書

發包人:承包人:

住所:住所:

委托人:營業執照號:

電話:法定人委托人:電話:

本工程設計人:電話:

施工隊負責人:電話:

查看全文

國際工程承包合同(2)

國際工程承包合同

(一)工程總承包合同

A國的一家業主和B國的一家國際建筑工程承包公司之間,就在A國的一座學

校的施工建設,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F將合同全文介紹如下:

合同

日期:1983年3月30日

查看全文

國際工程承包合同(1)

國際承包工程合同格式

第一部分一般條款

定義

第一條(一)在合同中,除合同內容另有要求外,下列詞定義如下:

(1)“業主”,名稱將在第二部分中具體標明,指雇用承包人的一方,或業

主的法定繼承人,未經承包人同意,不包括業主的受讓人。

查看全文

國際工程承包合同(3)

國際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總承包合同

日期:19__年__月__日

地點______市

本合同經下述雙方簽署:

1____市衛生局局長____先生(以下簡稱甲方)

查看全文

海外工程承包項目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摘要: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但由于財務管理能力薄弱,其在喪失投資機會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經濟損失。結合海外工程承包項目財務管理的實踐,從海外工程承包項目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財務管理的要求及具體的財務管理關注點等方面進行闡述,助力“走出去”的企業抓住機遇,強化海外項目財務管理,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

關鍵詞:一帶一路;海外工程項目;財務管理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對外投資規模和質量日益提升。在此背景下,各跨國投資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是,有機遇也必然有挑戰,很多企業為了借“一帶一路”的政策東風,準備不足,投資決策倉促,加上財務管理能力薄弱,觸及合規經營的底線,最終喪失機遇折戟而歸,導致除企業自身面臨較大經濟損失外,甚至可能對“一帶一路”的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指出海外工程承包項目在財務管理方面應關注的重點,以期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幫助跨國企業做大、做強,行穩致遠。

1海外項目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及對財務管理的要求

1.1海外工程承包項目面臨的機遇。首先,是“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紅利”。國家有關部委為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推出了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減少境外投資審批流程等一系列措施,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1]。其次,該倡議也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熱烈響應。截至2020年11月,中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此舉打破了跨國企業“走出去”的地域限制,海外工程承包項目遍地開花,為跨國企業提供了更多投資機會。最后,有利于新市場的開拓在投資政策的支持及投資機會的吸引下,很多跨國企業紛紛加入基建等投資領域,承包商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更有甚者為了取得項目不惜低價競標,不僅擾亂了市場,也給承包商帶來了很大的信譽損失??鐕髽I想要生存發展,就不得不探索轉型升級之路,放棄基建投資的紅海,而轉向低碳、新能源等藍海市場。1.2海外工程承包項目面臨的挑戰。首先是營商環境的不利變化。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環境變化、公共安全風險,以及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影響,疊加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使得各國經濟普遍雪上加霜,海外投資項目縮減,營商環境出現不同程度惡化。其次是財稅政策的頻繁變更。政治的不確定性、經濟的疲軟、公共衛生事件暴發,以及政府面臨巨額外債的壓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會誘發財稅政策的調整。這是政府財政收入及公共支出管理的需要,但對跨國企業稅務管理的應變能力提出了挑戰。最后是企業合規經營風險意識欠缺??鐕髽I海外投資的戰略多數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首要目標,往往忽視合規經營的風險點,在本該聘請律師或中介機構以增強外部監督的防火墻時,卻因成本的增加而放棄,甚至存在財務管理人員為兼職而非專職的情況,合規風險極大。1.3對海外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總體要求。首先,財務管理工作方式需要轉變,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具體而言,要求從以前只側重項目最終實現的效益,向以風險為導向,兼顧效益的管理方式轉變。其次,在合規經營理念的指引下,以財務管理視角積極參與海外承包工程項目的可行性調研、招投標、合同談判、項目運行,以及項目收尾等全過程管控。最后,強化財務管理執行。這對財務管理知識體系的構建及能力的提升管理至關重要,除了通過實踐不斷積累海外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經驗,還要重視拓寬國際視野,以彌補除專業層次外的不足,做到業務與財務的真正融合。

2對海外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具體關注點

查看全文

厄瓜多爾工程承包法律風險研究

厄政治經濟形勢

一、政治形勢

厄瓜多爾實行總統制,總統為最高行政首腦。前任總統科雷亞執政期間,厄瓜多爾政局穩定,發展勢頭良好。后因現行憲法對總統連任的限制,前總統科雷亞卸任。2017年5月,新總統萊寧·莫雷諾、副總統豪爾赫·格拉斯宣誓就職。同年7月,莫雷諾聲稱前總統在其辦公室安裝攝像頭對他進行監控;8月,莫雷諾行政令宣布撤銷連任副總統格拉斯的工作職權;10月,法院發出針對格拉斯的逮捕令。2018年7月,厄瓜多爾法院下令對前總統科雷亞進行預防性監禁,并申請對現居于比利時的科雷亞進行逮捕和引渡。目前厄瓜多爾政壇斗爭較為激烈,官員頻繁更迭。2018年12月,厄瓜多爾副總統瑪麗亞·亞歷杭德拉·比庫尼亞被免職,奧托·松嫩霍爾茨納當選新副總統,同時多名部長進行更換,未來政局發展撲朔迷離。中厄兩國自1980年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展順利。2018年12月11-13日,莫雷諾總統訪華,中厄雙方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等雙邊合作文件,可能為未來中國在厄企業帶來新機遇。

二、經濟形勢

厄瓜多爾產業結構較為單一,經濟規模較小,經濟增長主要依賴石油、農牧業和漁業,對外依賴程度較高。2000年,厄瓜多爾開始實行經濟美元化,美元取代蘇克雷成為官方貨幣。近年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美元走強,使厄瓜多爾面臨巨大國際收支和平衡壓力,財政赤字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7月底,厄瓜多爾公共債務累計達484.09億美元,其中內債139.50億美元,外債344.59億美元。2018年12月,厄瓜多爾出臺取消成品油補貼政策,引起民眾強烈不滿,公民團體舉行全國抗議,反對油價上漲。加之涌入大量委內瑞拉難民爭奪就業機會,厄瓜多爾的經濟形勢愈發嚴峻,對社會治安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法律環境

查看全文

國際工程承包項目物資設備與管理探索

摘要: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企業通過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出口了大量的物資設備,為國家去產能、去庫存,擴大對外貿易提供了新的機遇。物資設備的有效供應與管理對經濟效益的實現產生了十分重要影響,并直接關系到項目的進展,因此,在進行項目投標、施工組織過程中需注重物資設備供應與管理,從而使項目的質量、效益、安全等得到充分的保證。

關鍵詞:國際工程;物資設備;供應與管理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國的工程承包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受海外疫情持續影響,全球基建市場面臨經濟下行、短期萎縮等不利因素,給項目成本無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對于國際工程承包項目中物資設備的供應與管理,更需運用針對性方式,采取高效的供應機制,為項目節約成本。

1物資設備供應

對于國際工程承包項目來講,在物資設備供應管理方面的水平會對其項目效益產出有著直接影響,憑借完整、高效的產業鏈條,國內設備采購在生產周期、成本上有著先天優勢,并且在出口退稅環節中,退稅所產生的收益可直接體現為項目利潤,所以出于降低工程成本的考量,大多需在國內進行物資設備的采購,然后將運輸到國外。在項目確定施組、組建團隊后,馬上要進行的工作即是物資設備采購,從采購伊始到物資設備到達現場,要根據采購標的物的生產周期以及項目所在地的發運周期,計算采購周期。采購主要程序為:根據實際建設標準提出采購相關要求,組織貨源調查、詢價等,在獲得報價后進行綜合比較,然后和供應商針對供貨價格、供貨范圍、交貨期、付款方式、包裝等細節組織進行招標,最后確定供應商,完成發運等工作。

1.1設備選型

查看全文

在推動工程總承包和對外工程承包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

由建設部和商務部聯合主辦的推動工程總承包和對外承包高峰論壇,經過與會同志們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上午就要結束了。剛才各組的討論情況匯報,已經對會議做了很好的總結。按照議程,受論壇組委會的委托,我對會議情況做一個簡要的總結。

在歷時一天半時間里,我們聽取了建設部黃衛副部長、商務部陳健部長助理的重要講話和商務部鄭超副司長、建設部王素卿司長的主題發言,企業在會上作了典型經驗介紹,全體代表還進行了分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本次論壇非常成功,規模大、反響強、效果好,達到了預期目的。我認為此次論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層次高,社會影響大。本次論壇是在我國推行工程總承包和對外承包20多年來,第一次以政府名義,由商務部、建設部聯合主辦,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商會、中國建筑業協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承辦的大型論壇。大家對這種論壇形式給予了肯定。除商務部、建設部領導到會并作重要講話外,發改委、外交部、公安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水利部、國資委、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安全生產監督總局、民航總局、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單位的領導參加了會議。設計行業和施工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共聚一堂,交流研究經驗,不再去爭論工程總承包應該以設計為龍頭還是以施工為主體,而是打破行業界限的隔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一些業主的代表也交流了總承包的做法和對投資方的好處。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際商報、中國建設報等單位參與論壇報道。這必將對推動我國工程總承包和對外承包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

二是主題鮮明,意義深遠。論壇主題緊緊圍繞“推動工程總承包與對外工程承包”這一主題,是貫徹落實中央“走出去”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大家緊密結合我國建筑業對外開放以及行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總結交流了我國設計、施工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和對外工程承包的經驗,并學習、借鑒國際開展工程總承包的先進做法和管理模式,研究探討了建筑業開展工程總承包和對外承包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代表們在討論中認為,兩位部領導的講話和兩位司長的主題報告,站在經濟全球化的高度,認真分析我國建筑業推行工程總承包和對外承包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的理念、思路、對策符合形勢發展的要求和企業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大家深刻認識到,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推動工程總承包與對外承包,是進一步鞏固和發揮建筑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和作用的戰略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創建國際型工程公司的必然選擇,是貫徹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有效途徑。面對我國建筑業目前推動工程總承包與對外承包的現狀,大家對全力推動工程總承包與對外承包充滿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將借這次論壇的東風,積極推動和深化建筑業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加快制度建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大力培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市場,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增強國際競爭力,全力推動工程總承包與對外承包向縱深發展。

三是典型經驗突出,交流討論充分。本次論壇有來自山東省外經貿廳、江蘇省建管局、天津大學以及中建、中石化、中水、中化、中國寰球、中土、北京城建等大型建筑業和勘察設計企業的代表進行了典型經驗介紹,在分組討論中代表們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的經驗既有共性,又各有特點,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發。大家一致認為,工程總承包作為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實行設計、施工一體化,把資源最佳配置結合于工程建設項目的過程之中,有利于減少管理鏈和管理環節,有利于集中優秀的、專業的管理人才,有利于采用科學的項目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施工技術。更為有意義的是這種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有利于調動廣大建設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自主創新構建了廣闊的空間,把工程建設的過程上升為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提升生產力的過程。無論是采購、施工總承包,還是設計、施工總承包,或者是交鑰匙總承包,在國外都有成功的范例,在國內也都有積極的探索。實踐證明,我國建筑業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對促進建筑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克服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相互制約和脫節的矛盾,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打造和增強建筑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建筑業企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縮短工期、保證質量、控制投資,最大限度地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管理機制和管理體系都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同志們也提出了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融資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相關法律政策配套不完善;市場認可度低,市場發育不完善;企業結構和經營模式不合理等。大家認為: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配套法規和政策,切實解決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的市場準入問題,改革招投標辦法和發包方式;行業要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認識,支持發展;企業要大力培育工程總承包的市場主體,培育技術核心競爭力,努力創建國際型優勢企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