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18:12: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宏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宏大敘事個性化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馮小寧戰爭題材電影歷史化藝術化

[論文摘要]馮小寧對戰爭題材電影模式的突破,體現為從宏大敘事到個性化敘說的轉型,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獨特的意義。這是中國電影藝術思維方式從歷史化向藝術化的根本轉變,它帶來了電影語言從戲劇沖突、場景設置和人物心理挖掘等多方面審美效果的提升,為電影用來表達戰爭與人的關系提供了符合人類共同審美價值的有益探索。

對馮小寧戰爭題材的電影,評論界關注的人比較多,觀眾的評介也很高,但在電影史著作中,評價卻不高,有的電影史甚至無視它的存在,如2006年出版的李少白的《中國電影史》。僅有兩部電影史介紹了馮小寧的電影,一部將它作為娛樂政治化和政治娛樂化的代表,認為它是準娛樂化的電影;另一部則認為“它揉合了戰爭類型片、美國西部片、言情片和風光片的各個要素,因而比傳統的純粹描寫戰爭的影片更新穎,更具觀賞價值?!珶o庸諱言,馮小寧的幾部電影在主題、結構等方面陷入了一種固定的模式。雖然在制作水平上一部比一部精致、華麗,但總覺得缺乏一種獨到的主體體驗而有拼湊之嫌,人物缺乏深度?!边@些評價抹煞了馮小寧在電影史上的地位,事實并非如此。

馮小寧九十年代以來以《紅河谷》、《黃河絕戀》、《紫日》為代表的幾部戰爭題材影片,突破了已有的模式化,以電影手段表達了自己對戰爭與和平、生與死、愛與恨、情與仇的理解,個性化色彩鮮明,基本上清除了戰爭題材紀錄片的痕跡,向戰爭題材電影藝術化邁進了一大步,在中國電影史上,有它獨特的意義。

過去的戰爭題材電影,往往設置宏大的場景、眾多的人物、二元的敵我對立態勢、模式化的社會背景,造成宏大敘事的格局,追求史詩性的表達,制作目標是再現和還原真實的歷史,使電影成為戰爭歷史的紀錄片。這類電影,創作主體的個性表達被掩蓋,觀念相對陳舊,公式化、概念化色彩被形式主義大場景所迷惑,缺乏對戰爭深刻的反思力度,忽略人性,無視弱小生命。如《大轉折》、《大進軍》、《大決戰》等影片,延續的是五六十年代《南征北戰》、《保衛延安》等電影的制作模式,盡管有所變化,但根本觀念沒變。過去,也有一些小制作,如《百合花》、《渡江偵察記》、《紅色娘子軍》、《英雄兒女》等,但思維模式是一樣的,同樣是為了書寫歷史,只是從小人物的角度去證明宏大敘事的歷史書寫的合法性。

戰爭題材電影的歷史化和藝術化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前者的目標是再現和記錄以某種集體意識為“先見”而書寫的歷史的合法性,后者追求的是創作主體通過戰爭所引發的個體個性化的思想情感的表達,指向的是現實的人對生命的即時感悟,它所敘述的是個體記憶中的歷史。馮小寧的電影,消解了已有的條條框框,他也表現歷史,但他所表現的歷史,不再是已有的經過集體意志裁定了的權威的合法的歷史,而是主體自身感悟到了的具體生動的、人性化的、情感化的歷史。在《紅河谷》中,主體努力彰顯的是民族個體對藏漢民族血脈相融、同仇敵愾的大中華情感的體驗和認同。雪兒達娃與阿媽、與格桑之間的親情與戀情,消解了民族之間的隔閡。正如頭人面對羅克曼的挑釁時所說的:“這個是漢族,這個是回族,這個是藏族,這是一家人,我們家里的事情就不用你們管了?!泵褡逡庾R的自然流露,是個體對民族大家庭的自然認同。《黃河絕戀》借用歐文的視角來敘述中國人之間的內部矛盾,盡管異常尖銳激烈,但在“家仇”和“國恨”的選擇中,民族大義對每一個中國人而言卻始終擺在第一位,在黑子、安寨主和三炮之間,最終統一的意志體現在抗擊外族入侵的行動中?!蹲先铡烦搅霜M隘的民族情感,使之上升為一種對人類各民族之間和平相處的共同愿景的渴望,有著相對豐厚的人類共同的人性基礎,同樣是創作主體個性化的生命感悟。

查看全文

弘揚榮辱觀不能重宏大輕細微

弘揚榮辱觀不能重宏大輕細微

三個月前,面對持刀當街行兇的歹徒,江西財經大學學生郭松松奮不顧身地沖上前去;當歹徒逃竄四散后,他帶著背部的刀傷回到學校,對只身勇斗歹徒的義舉只字不提……直到幾天前,被救的丁女士費盡周折找到學校,這件見義勇為不留名的英雄事跡才迅速傳遍校園.

郭松松見義勇為不留名的壯舉,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作了生動的表率。在全社會學習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之下,大力宣傳郭松松的動人事跡,號召學習郭松松的良好品德,無疑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充分肯定郭松松正義行為和道德風范的同時,筆者以為事件中的另兩個人的好風尚也該得到弘揚,他們也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忠實踐行者。

一位是受害人丁女士,她是作為郭松松見義勇為的受益人,在自己痊愈康復后立即著手尋找“恩人”。幾番周折找到江西財經大學,向郭松松送上了一面錦旗。她還準備了兩千元錢,“想表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達一下心中的感激”。她那句“謝天謝地,我終于找到他了”,直白地顯示了她知恩圖報、揚人善美的品德。這雖然做人應有的良知,但在世下亦已彌足珍貴,不少人受人幫助后不辭而別,給愛心善舉以誅心之害。丁女士作為一家大公司的主管,做到了孔子所說的“富而好禮”,全體公民都應該學習。

另一位是送受害人去醫院的的哥,丁女士仍在苦苦找尋之中,但他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報的義舉,與郭松松一樣讓人感動不已。據丁女士回憶,“當時流了很多血,處在昏迷狀態,醒來時已在醫院里?!笔且晃缓眯牡某鲎廛囁緳C送往了醫院。很多出租車司機拒拉丁女士這種情況的人,一怕血弄臟了車子,二怕犯血光忌諱,三怕拿不到車費。見到被劫丁女士流血的情況,這位出租車司機毫不猶豫地將她送到了醫院,然后悄無聲息地離開。不畏“三怕”救人的行為,也是見義勇為、克己助人,同樣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做人本分的背后是誠信,舉手小善的底色是大德。這些統屬于社會主義榮辱觀之內,在世風不振、人心不古的現下,與郭松松見義勇為、不圖名利的良好風尚一樣值得褒揚。媒體新聞報道只著眼于后者一端,恰恰暴露了我們在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的偏執與粗疏:偏重于宏大,忽略了細微;偏重于外美,忽略了內善;偏重于表現,忽略了原色。事實上,沒有細微,便沒有宏大;沒有內善,便沒有外美;沒有原色,便沒有表現。單純地褒揚郭松松,沒有丁女士的知恩圖報,忽略出租車司機的小善,所謂的“大善”、“大德”將是無水之魚、無根之木,都將行而不遠。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查看全文

宏大敘事默化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春晚的意義意識形態宏大敘事凝聚和諧

論文摘要:特殊的形式構成、特殊的題材內容和特殊的風格追求,使得春節聯歡晚會的藝術展演活動融入了年節民俗的文化意味,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寄托著炎黃子孫的生活理想。節慶聯歡的實用目的與辭舊迎新的功利追求,賦予這臺晚會更為豐富多彩的思想內涵。

春節聯歡晚會問世于1983年的除夕夜,春節晚會劇組采用了現場直播的節目傳輸形式,并用現場開辟的4部熱線電話加強這種“共時性”與臨場感。這樣,人們在觀看晚會節目時,就不再是簡單地與己無關的“觀看”,而是要“在春節晚會中過年三十”了——春節晚會把能夠看到電視的中國觀眾都卷入到了這臺晚會之中。這天晚上,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驟然上升,人們普遍愛上了這種通過現場直播與億萬同胞在春節晚會中高高興興“過節”的新樣式。春晚發展到今天,也引起了大眾的一些思考,它對于國家,對于社會的發展又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呢?

一、春晚所蘊涵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我們從春晚走過的這24年中不難看出春晚每年的節目形式都涵括了歌舞、相聲、小品、戲劇、雜技等傳統的文化節目,有的還增加了西方的歌劇、魔術等吸引人的新穎節目,雖然節目眾多,但每一年的晚會都有一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如1984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統一、團結;1996年春晚的主題是歡樂、祥和、凝聚、振奮、輝煌;2002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頌、社會主義頌以及改革開放頌。所有的主題都深刻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意識形態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應該從勞動者的立場出發,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積極吸收現代意識形態發展的成果,在公共利益與個體權利的平衡框架內,確立社會主義的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從而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以勞為美,尊重勞動的價值;以法為基,維護公民的權利;以公為善,保障公民當家作主;以家為安,實現安居樂業。

查看全文

國家宏大敘事探討論文

一、春晚所蘊涵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我們從春晚走過的這24年中不難看出春晚每年的節目形式都涵括了歌舞、相聲、小品、戲劇、雜技等傳統的文化節目,有的還增加了西方的歌劇、魔術等吸引人的新穎節目,雖然節目眾多,但每一年的晚會都有一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如1984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統一、團結;1996年春晚的主題是歡樂、祥和、凝聚、振奮、輝煌;2002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頌、社會主義頌以及改革開放頌。所有的主題都深刻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意識形態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應該從勞動者的立場出發,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積極吸收現代意識形態發展的成果,在公共利益與個體權利的平衡框架內,確立社會主義的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從而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以勞為美,尊重勞動的價值;以法為基,維護公民的權利;以公為善,保障公民當家作主;以家為安,實現安居樂業。

二、春晚的定位與主題構成

眾所周知,多年來春節聯歡晚會的主題,基本都被定位于諸如喜慶、歡樂、團結、祥和與開拓、奮進、昂揚、向上等等。這不是電視文藝編導包括晚會創演者的一廂情愿,而是全體中華兒女千百年來年節慶典的普遍意愿與共同心聲的高度概括與集中體現。內容決定形式。春節聯歡的特殊需求,決定了這臺電視晚會的形式特征。

很顯然,特殊的形式構成、特殊的題材內容和特殊的風格追求,使得春節聯歡晚會的藝術展演活動融入了年節民俗的文化意味,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寄托著炎黃子孫的生活理想。節慶聯歡的實用目的與辭舊迎新的功利追求,賦予這臺晚會更為豐富多彩的思想內涵。交流和宣傳國家與民族在過去一年里的巨大成就,歷數和展示各行各業在過去一年里的風云變幻,更是春節聯歡晚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查看全文

國家宏大敘事管理論文

摘要:特殊的形式構成、特殊的題材內容和特殊的風格追求,使得春節聯歡晚會的藝術展演活動融入了年節民俗的文化意味,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寄托著炎黃子孫的生活理想。節慶聯歡的實用目的與辭舊迎新的功利追求,賦予這臺晚會更為豐富多彩的思想內涵。

關鍵詞:春晚的意義意識形態宏大敘事凝聚和諧

春節聯歡晚會問世于1983年的除夕夜,春節晚會劇組采用了現場直播的節目傳輸形式,并用現場開辟的4部熱線電話加強這種“共時性”與臨場感。這樣,人們在觀看晚會節目時,就不再是簡單地與己無關的“觀看”,而是要“在春節晚會中過年三十”了——春節晚會把能夠看到電視的中國觀眾都卷入到了這臺晚會之中。這天晚上,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驟然上升,人們普遍愛上了這種通過現場直播與億萬同胞在春節晚會中高高興興“過節”的新樣式。春晚發展到今天,也引起了大眾的一些思考,它對于國家,對于社會的發展又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呢?

一、春晚所蘊涵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我們從春晚走過的這24年中不難看出春晚每年的節目形式都涵括了歌舞、相聲、小品、戲劇、雜技等傳統的文化節目,有的還增加了西方的歌劇、魔術等吸引人的新穎節目,雖然節目眾多,但每一年的晚會都有一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如1984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統一、團結;1996年春晚的主題是歡樂、祥和、凝聚、振奮、輝煌;2002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頌、社會主義頌以及改革開放頌。所有的主題都深刻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意識形態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應該從勞動者的立場出發,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積極吸收現代意識形態發展的成果,在公共利益與個體權利的平衡框架內,確立社會主義的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從而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以勞為美,尊重勞動的價值;以法為基,維護公民的權利;以公為善,保障公民當家作主;以家為安,實現安居樂業。

查看全文

人文審美宏大敘事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人文審美新聞作品

【論文摘要】審美表述形態是多元的、個性的,新聞傳播活動是獨具個性魅力的審美創作過程,為了實現審美價值的合理表述,提高新聞作品的審美感染力,它要求審美創造者即新聞記者,要敢于在傳播價值和形態上進行創新和突破。情感是對客觀現實的最活躍的—種表現形式,注重情感氛圍的營造是紀實類報道獲得強勢傳播效果的重要審美特征?!秲让伞废盗衅瑥娜〔?、用景、鏡頭處理、細節設計都很注重突出提起受眾的審美感染力。

《內蒙邊防紀事》系列片(以下簡稱《內蒙》)從策劃到拍攝,從選材到內容,非常注重凸現電視文本人文化的傳播價值和審美性的表述形態。全部紀實內容以審美主體即記者親身經歷事件或直接介入事件,近距離地感知、接觸和體驗傳播對象,同時該片的取材和選景均從細節、微小處入手,通過生動的畫面和極富感染力的電視語言,體現審美與人文的有效結合,深入客體內心,實現情感共鳴。

正是憑借這種人文化的傳播策略,它在播出后,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受眾直視記者對生活原生態的審美化表述和對審美對象深層次的人文化挖掘。

一、主體全方位親歷原生態,實現傳播者審美與人文意識的高度融合

在所有的20多篇紀實親歷中,記者對審美對象進行探索隱式的解讀,體現了人生對于記者的一種考驗,從某種程度上講,記者體驗的背后其實就是一種“冒險”,在面對特殊的審美對象時,記者要敢于去接觸和征服。因此,主體全方位親歷原生態,是構成審美和人文致效的首要因素,沒有這種全方位接觸,記者即使去親歷,也只是與審美對象“蜻蜓點水”,難以形成能傳輸深層審美意義的體驗。

查看全文

八榮八恥內容:弘揚榮辱觀不能重宏大輕細微

三個月前,面對持刀當街行兇的歹徒,江西財經大學學生郭松松奮不顧身地沖上前去;當歹徒逃竄四散后,他帶著背部的刀傷回到學校,對只身勇斗歹徒的義舉只字不提……直到幾天前,被救的丁女士費盡周折找到學校,這件見義勇為不留名的英雄事跡才迅速傳遍校園。

郭松松見義勇為不留名的壯舉,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作了生動的表率。在全社會學習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之下,大力宣傳郭松松的動人事跡,號召學習郭松松的良好品德,無疑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充分肯定郭松松正義行為和道德風范的同時,筆者以為事件中的另兩個人的好風尚也該得到弘揚,他們也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忠實踐行者。

一位是受害人丁女士,她是作為郭松松見義勇為的受益人,在自己痊愈康復后立即著手尋找“恩人”。幾番周折找到江西財經大學,向郭松松送上了一面錦旗。

她還準備了兩千元錢,“想表達一下心中的感激”。她那句“謝天謝地,我終于找到他了”,直白地顯示了她知恩圖報、揚人善美的品德。這雖然做人應有的良知,但在世下亦已彌足珍貴,不少人受人幫助后不辭而別,給愛心善舉以誅心之害。丁女士作為一家大公司的主管,做到了孔子所說的“富而好禮”,全體公民都應該學習。

另一位是送受害人去醫院的的哥,丁女士仍在苦苦找尋之中,但他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報的義舉,與郭松松一樣讓人感動不已。據丁女士回憶,“當時流了很多血,處在昏迷狀態,醒來時已在醫院里?!笔且晃缓眯牡某鲎廛囁緳C送往了醫院。

很多出租車司機拒拉丁女士這種情況的人,一怕血弄臟了車子,二怕犯血光忌諱,三怕拿不到車費。見到被劫丁女士流血的情況,這位出租車司機毫不猶豫地將她送到了醫院,然后悄無聲息地離開。不畏“三怕”救人的行為,也是見義勇為、克己助人,同樣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查看全文

春晚宏大敘事凝聚和諧特點論文

摘要:特殊的形式構成、特殊的題材內容和特殊的風格追求,使得春節聯歡晚會的藝術展演活動融入了年節民俗的文化意味,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寄托著炎黃子孫的生活理想。節慶聯歡的實用目的與辭舊迎新的功利追求,賦予這臺晚會更為豐富多彩的思想內涵。

關鍵詞:春晚的意義意識形態宏大敘事凝聚和諧

春節聯歡晚會問世于1983年的除夕夜,春節晚會劇組采用了現場直播的節目傳輸形式,并用現場開辟的4部熱線電話加強這種“共時性”與臨場感。這樣,人們在觀看晚會節目時,就不再是簡單地與己無關的“觀看”,而是要“在春節晚會中過年三十”了——春節晚會把能夠看到電視的中國觀眾都卷入到了這臺晚會之中。這天晚上,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驟然上升,人們普遍愛上了這種通過現場直播與億萬同胞在春節晚會中高高興興“過節”的新樣式。春晚發展到今天,也引起了大眾的一些思考,它對于國家,對于社會的發展又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呢?

一、春晚所蘊涵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我們從春晚走過的這24年中不難看出春晚每年的節目形式都涵括了歌舞、相聲、小品、戲劇、雜技等傳統的文化節目,有的還增加了西方的歌劇、魔術等吸引人的新穎節目,雖然節目眾多,但每一年的晚會都有一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如1984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統一、團結;1996年春晚的主題是歡樂、祥和、凝聚、振奮、輝煌;2002年春晚的主題是愛國頌、社會主義頌以及改革開放頌。所有的主題都深刻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意識形態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應該從勞動者的立場出發,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積極吸收現代意識形態發展的成果,在公共利益與個體權利的平衡框架內,確立社會主義的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從而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以勞為美,尊重勞動的價值;以法為基,維護公民的權利;以公為善,保障公民當家作主;以家為安,實現安居樂業。

查看全文

推動南向大通道建設定位德宏大發展戰略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區域合作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外在表現形式。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加快了與東南亞、南亞經濟聯盟國家之間的合作進程。*年中國領導人與東盟領導人簽署《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年10月東盟與中國(10+1)領導人會議,中國政府宣布加入《東盟友好條約》,并與東盟簽署宣布建立“西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已經全面啟動。與此同時,與南亞國家關系也在不斷加強,特別是與印度改善了關系,簽署了《中印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宣言》。這一切外交舉措,表明了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和面向印度洋的戰略布局已經形成。

*州地處我國大西南、亞洲三大區域板塊——大中華經濟圈、東南亞聯盟經濟圈、南亞聯盟經濟圈的結合部。隨著我國與東南亞、南亞的關系加強,實施南向戰略,*州特殊地理位置顯得越來越來突出。無論從長遠的觀點看,還是從現實的緊迫性以及地緣政治的角度講,制定和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目標和平臺,從而加快實施連接云南與緬甸的國際大通道建設,不僅對加快我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與南亞聯盟的合作至關重要,而且對有效應對世界能源政治變化至關重要。

一、實施南亞大通道戰略是中國面向21世紀的戰略選擇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地緣政治和區域戰略的取向上,選擇全方位開放、多渠道、多層次的區域合作,有利于維護自身的利益和推動全球化進程。加強與東南亞、南亞國家之間的合作,發揮自己在區域合作中地區大國的作用,實施南向打開陸上國際大通道戰略,這是中國面向21世紀的戰略選擇。

東南亞、南亞是發展中國家中經濟充滿活力的地區。自年起,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以平均15%的幅度增長。中國成為東盟的第六大貿易伙伴。與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也在不斷加強。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的區域合作和區域貿易向著更快更大規模發展,是時展的需要,也是我國地緣政治戰略的需要和多渠道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資源需求和市場需求的需要。

進入21世紀以來,印度洋已成為群雄爭斗的目標。中國是距印度洋最近的大國。中國與南亞、中東、西亞、非洲、歐洲發展經濟政治關系,印度洋是必經之地。目前我國通向印度洋的通道僅有經馬六甲海峽的一條海上通道。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能源的需求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從年起,我國由一個石油凈出口國變成一個石油凈進口國。石油安全問題已成為影響到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問題,也是國家對外戰略中不可忽略的頭等問題。我國進口的原油主要是從中東和非洲進口,而且主要是海上運輸,據統計,*年從中東進口原油4636.51萬噸,占原油進口量的50.9%;從非洲進口2218.2萬噸,占原油進口量的24.3%。兩者合計占75.2%。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從這兩地進口的原油都要經馬六甲海峽。據測算,每天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只約60%駛往中國,其中絕大部分是油輪。因此,只要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就等于控制了中國的戰略石油通道,就可以隨時威脅中國的能源安全。而今臺海局勢緊張,南海之憂,菲律賓開發油氣染指南沙;越南南沙旅游,意在資源;美圖謀馬六甲海峽等等,形成了我國經濟安全“海峽困局”。石油運輸海上通道安全變數越來越大,迫切需要研究新形勢下的國際通道戰略和出海通道安全。因此,打通大西南陸上出海通道,南向印度洋,突破“海峽困局”,成為中國21世紀的戰略選擇。

查看全文

新主旋律電影敘事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來,一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電影在上映后屢獲高票房,甚至成為現象級作品。這些新主旋律電影與傳統主旋律電影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敘事策略方面。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宏大敘事的范式轉向微宏敘事,同時更加注重人文關懷,以平民的家國情懷為視角,運用多元化結構完成敘事,這種敘事策略為今后新主旋律電影的創作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新主旋律電影;敘事策略;《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在2019年國慶檔期間上映的一部獻禮片,于短時間內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影片選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7個代表性事件,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題下由不同的導演創作完成。電影是敘事的藝術,把故事講好是創作者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作為新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如何打破傳統敘事范式,在商業片大行其道的今天獲得成功的?本文在對電影進行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探尋其敘事策略,以期為新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找尋突破口。

一、新主旋律電影的誕生與發展

電影是具有雙重屬性的文化產品,長期以來,其意識形態屬性是我國電影生產中的重要支撐,由此涌現了一大批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主旋律電影,然而其經濟屬性卻遭到忽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很好地吸引受眾。近些年來這一狀況有所變化,在國家政策主導下,電影的商業價值得到業界的重視,在制作過程中不僅更加尊重受眾的需求,還積極轉變創作理念,生產出了有別于主旋律電影的作品,從而獲得了更好的傳播效果。有學者認為,這些同樣是弘揚主旋律的電影,需要與之前的進行區分,所以開始使用“新主旋律電影”的概念。早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就已經出現了反映主流價值觀的電影。新中國成立以來,電影的意識形態導向更加受到國家重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電影市場得到繁榮發展,在數量上出現了較大的增長,也出現了一些滌蕩心靈的作品。與此同時,主旋律電影的概念不斷得到厘清,時任廣電部電影局局長騰進賢在1987年提出了電影制作要堅持主旋律的發展方向,又在1991年的全國電影創作會議后提出具體要求:“我們的電影創作應該突出頌揚時代精神,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它應成為一種融匯于創作主體的全部藝術思維過程和創作過程中的自覺的內驅力,是充實于電影藝術家創作實踐中的體現著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的精神力量?!?994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在會上提出“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主旋律電影的創作再次得到重視。然而,很多主旋律電影堅持宏大敘事這一范式,電影敘事結構單調、視角單一,帶有濃重的說教意味。特別是在商業片大量上映之時,主旋律電影的影響力往往不夠理想。進入21世紀以后,得益于文化產業的不斷改革,這一現象逐漸發生變化。以《建國大業》為標志,官方主導的愛國主義題材電影開始更加注重受眾的需求,并加入商業元素,大批明星聯袂出演,塑造了視覺和聽覺上的“奇觀”。理念上,創作者更加尊重電影的規律,開始回歸到電影的本體層面敘事。為了對不同時期的主旋律電影進行更好的區分并開展相應的研究,有學者提出了“新主旋律電影”的概念。就有關新主旋律電影的研究而言,一些研究者認為新主旋律電影在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基礎上,創作手法更加靈活,具有商業化和娛樂化的特征。也有學者認為主旋律電影實質上等同于主流商業大片,這一觀點是將新主旋律電影放在以經濟效益為導向的商業大片的范疇進行研究,無法充分地與更加重視政治性的主旋律電影進行比較研究,會造成研究的割裂。周漢杰和曲瑋婷則認為,“區別于傳統主旋律電影,新主旋律電影不再將政治性、藝術性和商業性三者割裂開來,而是用更加廣泛的題材、更多樣化的敘事、更豐滿的人物形象、更多元化的影像表現方式來承載中國新時代的精神,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思想價值內涵。”這一概念更加完整、準確地概括了新主旋律電影的特性、題材和敘事等內涵,因而本文將在這一定義基礎上展開研究。

二、新主旋律電影的敘事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