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檔案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7 06:56: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會計檔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科學管控思索

每個單位在會計核算中,都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著經濟的活動往來及財務的收支變化。經濟活動的往來與財務賬目的收支變化,都需要通過會計工作來記錄和反映,這是由憑證到賬簿、再從賬簿到報表的連續的過程,也是一項復雜且要求細致嚴謹的工作。會計檔案是會計工作所產生的專業的材料,是由會計核算總結出的會計資料,也是單位會計工作過程的客觀體現。會計檔案對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從微觀方面,增強對基層單位內部的管理,不僅可以促進其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還可為其社會效益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原始數據;第二,從宏觀方面,可以為國家制定經濟發展計劃開展國民經濟的管理及監督等工作,提供穩定真實的會計數據;第三,可以為打擊各種經濟領域的不法現象提供有力的證據,保護國家財產不至于流失;第四,可成為財政、經濟的發展歷史的可靠的研究史料??梢姡瑫嫏n案管理工作科學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運行、公正經濟秩序的確立以及國家各項財政政策的貫徹和實行。下面,筆者就會計檔案的科學管理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1.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新中國成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國一直沒有確立統一的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同時也未明確會計檔案由哪些部分構成。為此,國家財政部及檔案局在1984年聯合下發了《會計檔案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一《辦法》的出臺,不僅加強了對會計檔案的科學化管理,還確立了統一的會計檔案管理工作制度。由于計算機不斷在會計核算中被廣泛運用,紙質記錄的方式作為重要的媒介在《辦法》里有所規定,但并未禁止采用磁帶、磁盤等其他具有磁性的介質記錄會計檔案。按照《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應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模式。一方面,會計檔案管理工作是會計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遵循會計工作的相關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辦法》是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統一制定的,而檔案的行政管理部門又是會計檔案的主管部門,會計檔案工作也必須接受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管。因此,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結合當地的實際,對會計檔案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并負責對各地的下級部門進行業務指導,同時對持有會計檔案的單位進行監督和檢查。而那些持有會計檔案資料的單位,則需要對會計檔案進行具體的管理活動。通過增強對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起對會計檔案收集、立卷、歸檔等相關的管理制度,從而做到科學化的管理,盡量做到會計檔案能被妥善的保管、有序的存放,避免其受到毀損、散失及泄密。

2.健全制度,加強監督。每個單位都要建立起與會計檔案管理相關的整套制度,包括對其的收集、保管、鑒定、借閱及利用,以便讓工作人員做到有章可依。而檔案管理部門則要做到定時監查、鑒定會計檔案,銷毀去除那些超過保管期、沒有保存價值的會計檔案,對那些有價值的進行妥善保管,以保證會計檔案的完整安全。

3.收集齊全,妥善保管。會計主管部門應將與會計業務相關的會計資料收集并整理齊全,妥善保管起來,以利于工作的開展。這些財會工作的資料主要包括:方針、政策、預決算、工作總結等,在與文書部門的相互配合下,集中對材料進行保管。除了可依據歸檔制度來收集,還可在歷任的會計那進行資料的收集,包括已經離職的人員。資料被檔案部門接收后,要將憑證、賬冊等同報表一同編目存放在指定的地方,同時要排列整齊,方便調閱。尤其要在財會檔案數量很多的部門,更要讓專人負責保管。

4.嚴格手續,合理利用。會計檔案應該既可以為本單位所利用,也可以為上級單位所利用。但在調閱時,要嚴格遵照程序辦理相關手續。當本單位的人員調閱時,要獲得會計主管人員的同意;而外單位的人員借閱時,則要由調閱單位先開具正式的介紹信,然后注明要調閱的會計檔案的內容,最后得到單位領導及會計主管的批準后,才可辦理調閱的手續。調閱時,只能瀏覽與所調閱的內容相關的資料,而不能瀏覽與所調閱的內容無關的資料。而且,檔案的原件禁止被借出,更不能拆掉原卷(宗)冊。當外單位來調閱會計檔案時,對于其想抄錄及復制的內容,須由會計主管簽署意見,本單位領導批準同意。特殊情況下,只要得到本單位的負責人的批準,即可為其提供查閱及復制,并辦理登記手續。因此,各個單位應該建立起規范的有關會計檔案的查閱、復制的登記制度,從而為合理利用會計檔案提供依據。

5.注重培訓,提高素質。為了維護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記錄的完整,會計人員及會計檔案管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堅持履行自己的職責,堅守黨的原則,遵紀守法,規范地執行會計檔案工作的各項制度,做到廉潔與公正。同時,要對會計人員進行思想道德、紀津責任等方面的教育,并通過將崗位職責的考核與獎懲制度掛鉤,最終促使從業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及職業道德修養得到提升。

查看全文

會計檔案管理措施

一、新形勢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會計檔案監督機制不健全

會計工作是企業發展運營中的關鍵步驟,然而根據調查我們發現,目前我國會計檔案監督機制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政府監管不足,準則、法規的執行監督不力;注冊會計師制度不完善。會計師資格證是對于會計師專業素質的基本界定。注冊會計師不僅需要對受托單位的會計信息進行客觀公正的審計,還要收取審計費用,這導致注冊會計師對審計單位的依賴性比較強,另外,注冊會計師行業目前還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再加上企業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領導不重視等,使得內部機制不健全,會計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在新會計準則下,這些情況成為會計檔案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障礙。

2、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存在安全隱患

在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網絡已經逐漸普及,電子計算機已經成為企業會計工作的主要手段,對于會計檔案也不例外。然而企業會計軟件等主要是在市場上進行購買然后進行有關調試,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檔案管理的安全隱患。2014年新修訂的會計準則,《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會計準則》等,都對會計數據進行了針對性的要求,可見新會計準則對于電子計算機的依賴性比較大,因此這些電子計算機、網絡安全以及會計軟件等使得新形勢下會計檔案的管理形式更加嚴峻。

二、新會計準則下加強會計檔案管理的措施

查看全文

會計檔案管理考究

一、會計檔案的作用

1.會計檔案直接影響經濟工作。從宏觀來說,國家利用各企事業單位、各機關的會計檔案反映的數據逐級匯總,可以考核國民經濟各部門有關計劃和預算的執行情況,從而制訂更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計劃和決策;從微觀來說,各企事業、機關單位利用會計檔案提供的原始數據,科學地預測未來,制訂最優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2.會計檔案保護國家利益不受侵犯。改革開放給經濟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一些單位和個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隨意提高開支,鋪張浪費,使國家財政收入大大流失。而會計檔案將這些違反國家財經法紀的情況真實地記錄下來,及時發現問題,阻止腐敗的產生、蔓延,打擊經濟領域的不法行為,解決經濟糾紛,從而確保國家的經濟利益。

二、電算化下會計檔案管理的內容

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會計基礎工作,單位必須加強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和健全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調閱和銷毀管理制度,并由專人負責管理;對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塵工作,重要會計檔案應準備雙份,存放在兩個不同的地點;采用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要定期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復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質損壞,而使會計檔案丟失;通用會計軟件、定點開發會計軟件、通用與定點開發相結合會計軟件的全套文檔資料,以及會計軟件程序,視同會計檔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該軟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三、電算化下會計檔案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查看全文

會計檔案管理研究

摘要:會計檔案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重要依據。在計算機與互聯網大范圍普及的當代,會計檔案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如今,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經成為了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對會計信息化管理工作進行了探究,對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進行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會計檔案;檔案信息化;

會計檔案管理企業的經營管理發展歷程都被記錄在會計檔案之中,對于企業而言,會計檔案管理工作極為重要。當前,會計檔案實現了信息化發展,由紙質檔案向電子檔案過渡,為企業開展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企業應該根據選用高素質人才,依據會計檔案信息化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地高效管理工作。

一、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問題

(一)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

規章制服不健全是管理工作難以發揮成效的根本原因。當前,許多企業并不足夠重視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問題,也沒有為其設置配套的管理規章制度。如此一來,工作開展無章可依,常常出現失誤。也有一些企業建立了與之相關的管理制度,但是各項規定并不明確,可操作性不高。

查看全文

會計檔案管理規章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統一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按規定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以下簡稱各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管理會計檔案。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負責會計檔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四條各單位必須加強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查閱和銷毀等管理制度,保證會計檔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閱、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第五條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材料,是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具體包括:

(一)會計憑證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匯總憑證,其他會計憑證。

查看全文

會計檔案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統一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按規定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以下簡稱各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管理會計檔案。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負責會計檔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四條各單位必須加強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查閱和銷毀等管理制度,保證會計檔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閱,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第五條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材料,是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具體包括:

(一)會計憑證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匯總憑證,其他會計憑證。

查看全文

高校會計檔案特征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高校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加強高校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的對策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內容不夠完整、會計電算化檔案自身存在的問題、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缺乏專門人員、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強化領導會計檔案的管理意識、提高會計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建立和健全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的制度體系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本文根據會計電算化檔案的特點,分析了高校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高校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

會計檔案是重要的經濟檔案和歷史資料,具有不可再生的特點,它是檢查以前年度發生的經濟工作責任和進行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高校領導在了解學校狀況、預測經費開支、制定事業發展規劃和科學決策時都必須借助會計檔案記載的各種信息,會計檔案是高校必不可少的經濟信息資源,具有極為重要的經濟意義的法律意義。會計電算化在為我們提供快捷、高效服務的同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某些問題。怎樣做好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需要不斷深入地研究和總結。

一、高校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內容不夠完整

查看全文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1998年8月21日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統一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按規定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以下簡稱各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管理會計檔案。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負責會計檔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四條各單位必須加強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查閱和銷毀等管理制度,保證會計檔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閱,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查看全文

會計檔案管理創新

1會計檔案管理要點

1.1會計檔案收集與整理階段

會計檔案收集是會計檔案工作的基礎性工作,它要求收集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核算資料,這些都是記錄經濟發展和業務情況的重要指標,是會計檔案工作的基礎。因此,在此階段,檔案管理人員要熟悉會計檔案的收集范圍,根據會計檔案工作要求,規整重要檔案,以備后用。

1.2會計檔案形成與保管階段

會計檔案形成與保管是會計檔案管理的重點。在收集與整理會計資料后,要對會計檔案進行整理立卷,并按要求裝訂成冊。把會計檔案放在財務資產保管部保存1年,期滿后,由財務資產部編制移交清冊,然后由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會計檔案要放在干燥防水的地方,并遠離易燃品堆放地,此外,還要注意防蟲蛀,保持清潔衛生。

1.3會計檔案移交階段

查看全文

會計檔案管理規章制度

為了加強和規范會計檔案管理,建立健全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查閱和銷毀等管理制度,保證會計檔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閱,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根據《會計法》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會計檔案的歸檔范圍。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會計年度數據備份盤、會計核算系統軟件、操作人的密碼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是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具體包括:

(一)會計憑證類。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匯總憑證、其他會計憑證。

(二)會計賬簿類。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明細賬、輔助賬簿、其他會計賬簿。

(三)財務報告類。包括月度、年度財務報告、其他財務報告,報告中要有會計報表、附表、附注及必要的文字說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