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答題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9 01:37: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簡答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簡答題

化學簡答題能力培養論文

簡答題是近年化學高考中常出現的題型。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準確性,思維的完整性,推理的嚴密性和表述的條理性。近幾年化學高考題中簡答題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總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簡答題看起來似乎不難,但要準確回答確不易,學生多感到有力無處使,造成失分較多。學生在簡答題中常見錯誤是:①基礎知識不牢固,對有關概念、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不能回答出知識要點;②思維混亂,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表達不規范,不能用準確的化學用語回答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完整、簡練、嚴謹地解答此類題呢?我認為,除應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外,還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抓住答題的關鍵和要點、使用準確化學用語表述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加強此類題解法的指導。下面就以近年高題為例,分析這類題的解答方法。

例1.80℃時,純水的pH值小于7,為什么?

答案:水的電離H2OH++OH-是一個吸熱反應。室溫時,純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溫度升高到80℃時,水的電離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7。

分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易混淆的兩個不同的概念。學生往往錯誤認為在任何溫度下純水的pH值都是7。80℃時,純水的pH值雖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這是不以溫度升降而改變的。因為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水的電離度增大,80℃時,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純水的pH值小于7。答題不僅要求學生回答:是什么”,著重要求回答:為什么”。不少學生僅回答“因為[H+]>10-7”,這只是pH<7的同義反復,由于沒有回答出“為什么”而被扣分。不是他們不知道:電離是吸熱反應”,而是答題時沒有抓住要點。至于答題中出現的[H+]>[OH-]、[H+][OH-]<10-14等錯誤,則屬于基礎知識的缺陷。

例2.當化學反應PCl5(氣)PCl3(氣)+Cl2(氣)處于平衡狀態時,向其中加入一種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平衡發生移動,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狀態時是否會增加?請說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后,平衡向左移動,使PCl5的分解反應也在進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會增大。

查看全文

化學簡答題能力管理論文

簡答題是近年化學高考中常出現的題型。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準確性,思維的完整性,推理的嚴密性和表述的條理性。近幾年化學高考題中簡答題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總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簡答題看起來似乎不難,但要準確回答確不易,學生多感到有力無處使,造成失分較多。學生在簡答題中常見錯誤是:①基礎知識不牢固,對有關概念、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不能回答出知識要點;②思維混亂,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表達不規范,不能用準確的化學用語回答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完整、簡練、嚴謹地解答此類題呢?我認為,除應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外,還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抓住答題的關鍵和要點、使用準確化學用語表述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加強此類題解法的指導。下面就以近年高題為例,分析這類題的解答方法。

例1.80℃時,純水的pH值小于7,為什么?

答案:水的電離H2OH++OH-是一個吸熱反應。室溫時,純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溫度升高到80℃時,水的電離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7。

分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易混淆的兩個不同的概念。學生往往錯誤認為在任何溫度下純水的pH值都是7。80℃時,純水的pH值雖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這是不以溫度升降而改變的。因為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水的電離度增大,80℃時,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純水的pH值小于7。答題不僅要求學生回答:是什么”,著重要求回答:為什么”。不少學生僅回答“因為[H+]>10-7”,這只是pH<7的同義反復,由于沒有回答出“為什么”而被扣分。不是他們不知道:電離是吸熱反應”,而是答題時沒有抓住要點。至于答題中出現的[H+]>[OH-]、[H+][OH-]<10-14等錯誤,則屬于基礎知識的缺陷。

例2.當化學反應PCl5(氣)PCl3(氣)+Cl2(氣)處于平衡狀態時,向其中加入一種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平衡發生移動,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狀態時是否會增加?請說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后,平衡向左移動,使PCl5的分解反應也在進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會增大。

查看全文

解化學簡答題管理論文

簡答題是近年化學高考中常出現的題型。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準確性,思維的完整性,推理的嚴密性和表述的條理性。近幾年化學高考題中簡答題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總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簡答題看起來似乎不難,但要準確回答確不易,學生多感到有力無處使,造成失分較多。學生在簡答題中常見錯誤是:①基礎知識不牢固,對有關概念、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不能回答出知識要點;②思維混亂,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表達不規范,不能用準確的化學用語回答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完整、簡練、嚴謹地解答此類題呢?我認為,除應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外,還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抓住答題的關鍵和要點、使用準確化學用語表述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加強此類題解法的指導。下面就以近年高題為例,分析這類題的解答方法。

例1.80℃時,純水的pH值小于7,為什么?

答案:水的電離H2OH++OH-是一個吸熱反應。室溫時,純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溫度升高到80℃時,水的電離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7。

分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易混淆的兩個不同的概念。學生往往錯誤認為在任何溫度下純水的pH值都是7。80℃時,純水的pH值雖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這是不以溫度升降而改變的。因為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水的電離度增大,80℃時,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純水的pH值小于7。答題不僅要求學生回答:是什么”,著重要求回答:為什么”。不少學生僅回答“因為[H+]>10-7”,這只是pH<7的同義反復,由于沒有回答出“為什么”而被扣分。不是他們不知道:電離是吸熱反應”,而是答題時沒有抓住要點。至于答題中出現的[H+]>[OH-]、[H+][OH-]<10-14等錯誤,則屬于基礎知識的缺陷。

例2.當化學反應PCl5(氣)PCl3(氣)+Cl2(氣)處于平衡狀態時,向其中加入一種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平衡發生移動,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狀態時是否會增加?請說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后,平衡向左移動,使PCl5的分解反應也在進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會增大。

查看全文

學生解化學簡答題管理論文

簡答題是近年化學高考中常出現的題型。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準確性,思維的

完整性,推理的嚴密性和表述的條理性。近幾年化學高考題中簡答題的分值占到10%左右,

在總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簡答題看起來似乎不難,但要準確回答確不易,學生多感到

有力無處使,造成失分較多。學生在簡答題中常見錯誤是:①基礎知識不牢固,對有關概念、

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不能回答出知識要點;②思維混亂,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表

達不規范,不能用準確的化學用語回答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完整、簡練、嚴謹地解答此類

查看全文

化學簡答題能力管理論文

簡答題是近年化學高考中常出現的題型。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準確性,思維的完整性,推理的嚴密性和表述的條理性。近幾年化學高考題中簡答題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總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簡答題看起來似乎不難,但要準確回答確不易,學生多感到有力無處使,造成失分較多。學生在簡答題中常見錯誤是:①基礎知識不牢固,對有關概念、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不能回答出知識要點;②思維混亂,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表達不規范,不能用準確的化學用語回答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完整、簡練、嚴謹地解答此類題呢?我認為,除應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外,還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抓住答題的關鍵和要點、使用準確化學用語表述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加強此類題解法的指導。下面就以近年高題為例,分析這類題的解答方法。

例1.80℃時,純水的pH值小于7,為什么?

答案:水的電離H2OH++OH-是一個吸熱反應。室溫時,純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溫度升高到80℃時,水的電離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7。

分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易混淆的兩個不同的概念。學生往往錯誤認為在任何溫度下純水的pH值都是7。80℃時,純水的pH值雖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這是不以溫度升降而改變的。因為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水的電離度增大,80℃時,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純水的pH值小于7。答題不僅要求學生回答:是什么”,著重要求回答:為什么”。不少學生僅回答“因為[H+]>10-7”,這只是pH<7的同義反復,由于沒有回答出“為什么”而被扣分。不是他們不知道:電離是吸熱反應”,而是答題時沒有抓住要點。至于答題中出現的[H+]>[OH-]、[H+][OH-]<10-14等錯誤,則屬于基礎知識的缺陷。

例2.當化學反應PCl5(氣)PCl3(氣)+Cl2(氣)處于平衡狀態時,向其中加入一種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平衡發生移動,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狀態時是否會增加?請說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后,平衡向左移動,使PCl5的分解反應也在進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會增大。

查看全文

化學簡答題管理論文

簡答題是近年化學高考中常出現的題型。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準確性,思維的

完整性,推理的嚴密性和表述的條理性。近幾年化學高考題中簡答題的分值占到10%左右,

在總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簡答題看起來似乎不難,但要準確回答確不易,學生多感到

有力無處使,造成失分較多。學生在簡答題中常見錯誤是:①基礎知識不牢固,對有關概念、

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不能回答出知識要點;②思維混亂,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表

達不規范,不能用準確的化學用語回答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完整、簡練、嚴謹地解答此類

查看全文

簡答題解題研究論文

[內容]

簡答題是現代文閱讀中考查閱讀能力的綜合性題型。從內容來看,一般用來考查對關鍵性詞、句、段含義及語句在特定語境中的深層含義的理解,或分析文章的主題、內容、結構、語言,索取一定的觀點、材料,評價優劣等。這種題型不僅能有效地測試學生的理解、篩癬摘要、整理、評價等閱讀能力,還可以測試一定的表達能力,它有利于閱讀教學的健康發展,因而特別受到命題者的重視,同時它也是高考失分最多的題型之一,因此探討簡答題的解題方法和訓練方式就顯得十分必要。

下面結合具體的閱讀材料談談簡答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閱讀材料]陳望道論修辭一一切辭格都可以有流弊。原來辭格論底用處,據我看來,約有四項:(一)讓我們明白每格全體的條理,讀書或講書時容易通曉或解釋作者底真意;(二)讓我們明白每格全體的條理,作文時可以盡在通則里回旋,不致拘拘去摹仿別人底一點一畫;……這四項,我認為,是辭格正當的效用;至于死套,乃是它底可有而非必有的流弊。同是江清水,蛇喝了便成毒液,牛喝了便成甘乳,流弊雖然可以發生,卻非必不可免。

二修辭以適應題旨情境為第一義,不應是僅僅語辭的修飾,更不應是離開情意的修飾。即使偶然形成華巧,也當是這樣適應的結果?!彩乔袑嵉淖匀坏男揶o,必定是直接或間接的社會生活的表現,為達成生活需要所必要的手段。凡是成功的修辭,必定能夠適合內容復雜的題旨,內容復雜的情境,極盡語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覺得無可移易,至少寫說者自己以為無可移易。

三關于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我們的古人早已注意到,只是沒有起這個名稱罷了。古代有清真和墨卷兩派。墨卷派講究運用華麗的辭藻,也稱華麗派。清真派大半講究文章清通,也就是提倡消極修辭。我把消極修辭看得很重,稱之為修辭的基礎,教學生時也鼓勵他們注意這一方面。不學習清通的方法,也很難運用好華麗的技巧。講華麗不是故作新奇,而是文章的氣勢所至、自然而然到來的“神來之筆”。辭格不能硬用,要適合題旨情境。要在某一題旨情境下,覺得非用這一辭格不可的才用。一些年來,談修辭的人往往只講辭格,沒有為學修辭的設想。其實在平時的語言運用中,還是消極修辭所占的比例大,講修辭,首先要去掉“不通”。

查看全文

解簡答題方法研究管理論文

“簡答題是考查學生閱讀能力及語言概括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近幾年來隨著高考這類題型的比例增大,中學語文教學中也越發重視對這類題型的訓練,下面就此談談解題的思路與技巧。

1.深解文意,切忌孤立作答。

由于簡答題一般出現在高考的主觀試題閱讀部分,因此在完成這類題的時候,切忌孤。立靜止地回答。要總覽全篇,根據命題要求精讀有關部分,認真鉆研,再做答案。

如高中第一冊《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一段,描寫的是___;原文流露了作者和感情;就本段而言,則只有之情。為了準確作答,就必須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再精讀此段,便可概括出本段描寫的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月色)原文流露了作者“淡淡的哀愁以及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淡淡的喜悅”;就本段而言,則只表現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悅”。

2.充分利用試題的全部給定信息。

上掛下聯是閱讀實際中最常用的方法,只靠推想和猜測有些題是難以確定答案的。要認真閱讀,看清楚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求解的是什么,隱藏有什么,暗示著什么,答題形式和要求是什么。

查看全文

簡答題訓練管理論文

簡答題是現代文閱讀中考查閱讀能力的綜合性題型。從內容來看,一般用來考查對關鍵性詞、句、段含義及語句在特定語境中的深層含義的理解,或分析文章的主題、內容、結構、語言,索取一定的觀點、材料,評價優劣等。這種題型不僅能有效地測試學生的理解、篩癬摘要、整理、評價等閱讀能力,還可以測試一定的表達能力,它有利于閱讀教學的健康發展,因而特別受到命題者的重視,同時它也是高考失分最多的題型之一,因此探討簡答題的解題方法和訓練方式就顯得十分必要。

下面結合具體的閱讀材料談談簡答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閱讀材料]陳望道論修辭一一切辭格都可以有流弊。原來辭格論底用處,據我看來,約有四項:(一)讓我們明白每格全體的條理,讀書或講書時容易通曉或解釋作者底真意;(二)讓我們明白每格全體的條理,作文時可以盡在通則里回旋,不致拘拘去摹仿別人底一點一畫;……這四項,我認為,是辭格正當的效用;至于死套,乃是它底可有而非必有的流弊。同是江清水,蛇喝了便成毒液,牛喝了便成甘乳,流弊雖然可以發生,卻非必不可免。

二修辭以適應題旨情境為第一義,不應是僅僅語辭的修飾,更不應是離開情意的修飾。即使偶然形成華巧,也當是這樣適應的結果?!彩乔袑嵉淖匀坏男揶o,必定是直接或間接的社會生活的表現,為達成生活需要所必要的手段。凡是成功的修辭,必定能夠適合內容復雜的題旨,內容復雜的情境,極盡語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覺得無可移易,至少寫說者自己以為無可移易。

三關于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我們的古人早已注意到,只是沒有起這個名稱罷了。古代有清真和墨卷兩派。墨卷派講究運用華麗的辭藻,也稱華麗派。清真派大半講究文章清通,也就是提倡消極修辭。我把消極修辭看得很重,稱之為修辭的基礎,教學生時也鼓勵他們注意這一方面。不學習清通的方法,也很難運用好華麗的技巧。講華麗不是故作新奇,而是文章的氣勢所至、自然而然到來的“神來之筆”。辭格不能硬用,要適合題旨情境。要在某一題旨情境下,覺得非用這一辭格不可的才用。一些年來,談修辭的人往往只講辭格,沒有為學修辭的設想。其實在平時的語言運用中,還是消極修辭所占的比例大,講修辭,首先要去掉“不通”。

1.對于修辭和修辭教學,作者反對的是什么?請歸納為三點。

查看全文

學生解化學簡答題能力培養論文

學生在簡答題中常見錯誤是:①基礎知識不牢固,對有關概念、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不能回答出知識要點;②思維混亂,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表達不規范,不能用準確的化學用語回答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完整、簡練、嚴謹地解答此類題呢?我認為,除應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外,還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抓住答題的關鍵和要點、使用準確化學用語表述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加強此類題解法的指導。下面就以近年高題為例,分析這類題的解答方法。例1.80℃時,純水的pH值小于7,為什么?答案:水的電離H2OH++OH-是一個吸熱反應。室溫時,純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溫度升高到80℃時,水的電離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7。分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易混淆的兩個不同的概念。學生往往錯誤認為在任何溫度下純水的pH值都是7。80℃時,純水的pH值雖小于7,但仍是中的,[H+]=[OH-],這是不以溫度升降而改變的。因為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水的電離度增大,80℃時,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純水的pH值小于7。答題不僅要求學生回答:是什么”,著重要求回答:為什么”。不少學生僅回答“因為[H+]>10-7”,這只是pH<7的同義反復,由于沒有回答出“為什么”而被扣分。不是他們不知道:電離是吸熱反應”,而是答題時沒有抓住要點。至于答題中出現的[H+]>[OH-]、[H+][OH-]<10-14等錯誤,則屬于基礎知識的缺陷。例2.當化學反應PCl5(氣)PCl3(氣)+Cl2(氣)處于平衡狀態時,向其中加入一種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平衡發生移動,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狀態時是否會增加?請說明理由。答案:加入37Cl含量較多的氯氣后,平衡向左移動,使PCl5的分解反應也在進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會增大。分析:本題是用同位素示蹤法考查學生關于可逆反應中的化學平衡是動態平衡這一基本概念?!皠討B平衡是化學平衡的三個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學教學反復強調的重點。題目沒有直接問PCl5,而是問PCl3的變化情況;不是問建立平衡后而是問建立平衡前;不僅要回答是否會增加,而且要求說明理由。這樣,把基礎知識作了兩次轉換,答題難度加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學生思維靈活、變通的訓練。例3.甲、乙兩瓶氨水的濃度分別為1摩/升和0.1摩/升,則甲、乙兩瓶氧水中[OH-]之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說明理由。答案:在同一溫度下,對于同種弱電解質,濃度越小,電離度越大。甲瓶氨水的濃度是乙瓶氨水濃度的10倍,故甲瓶氨水的電離度比乙瓶氨水的電離度小,所以,甲、乙兩瓶氨水中[OH-]之比應小于10。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電解質濃度對電離度的影響??忌30褲舛葘﹄婋x度的影響和對電離平衡常數的影響相混淆,造成錯解。有些考生雖對“同一弱電解質,濃度越小,電離度越大”這個大前提清楚,但要應用這一大前提分析具體問題時,卻顯得思維混亂、表達的邏輯關系不清。其實“答案”中用到的推理方法是我們思維中常見到的形式邏輯推理方法——“三段論”。除此而外,還有因果、先總后分或先分后總等思維方法在近年的高考簡答題中均有體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學生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的訓練。例4.在25℃時,若10個體積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的某強堿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則混和之前該強酸與強堿的pH值之間應滿足的關系是。答案:pH酸+pH堿=1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溶液酸堿和pH值之間關系等知識的認識。25℃時,10體積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的某強堿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說明反應中強酸的H+離子和強堿中OH-離子物質的量相等。令強酸中H+離子物質的量為0.1摩,1體積為1升,則強酸中[H+]=0.1摩/升,pH酸=1,強堿中[OH-]=1摩/升,強堿中[H+]=10-14摩/升,pH堿=14,因此,pH酸+pH堿=15。解此題的關鍵是先要把一般關系轉化成具體數值,再把由具體數值推出的特殊關系推及到一般。由于答題中涉及到由“一般→特殊→一般”這兩個推理過程,因而增加了答題難度。類似推理方法的考查也出現在1993年全國高考試題中。[1][2]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培養學生用化學用語準確、簡明扼要說明問題的能力,是化學教學中應重視和強化的問題。[1][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