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站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5 03:54: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經濟管理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經濟管理站年終工作總結
二00九年我站的工作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鞏固和完善農村經濟經營體制,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三大管理工作。以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為目標,以區年終考核細則為依據,緊緊圍繞“一個中心,鞏固一個支撐點,開展三項基礎工作”開展工作。以全面實現村級財務制和電算化為中心,做好清理村集體經濟組織債務債權工作,加強審計力度,推進××村級財務民主化管理進程。以協會的高效管理為支撐,深入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積極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全面提高農經工作水平,創新的服務領域。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村級財務帳,夯實××社會穩定墻。
農村財務管理是引發當前農村社會矛盾爆發的敏感點,也是鄉鎮工作不愿多提思維禁區。2009年我站的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基本實現了零上訪、干部與群眾兩放心的局面。
今年我們在方法和舉措上都有所創新:
1、建立了嚴格的內審機機制:即在各村交上來的原始發票上先由村民主理財小組進行審核通過并蓋上村民主理財審核章再交我站記帳。我站再根據有關法規、政策和手續上完善程度進行二次審核通過予以拔付資金。對于已經入帳的發票我們有針對性進行進村入戶調查核實,同時對我站管帳的接受程度進行咨詢(自我民調工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每三年開展一次村干部離任審計,每年對所轄40%的村進有重點的專項審計。
2、實行統一銀行帳號管理,變被動監督為主動防御。隨著今年最后一個村(仁和村)銀行帳號開通,我鎮16個村的資金全部實現了銀行帳號管理。能否管好村集資金是管好村帳的軟肋,我們看中這一點,不惜多磨嘴皮、多動腦筋,通過與上級財政系統銜接規定:凡是不設銀行帳號的村,上級的拔款只停留在鎮財政帳號不能拔付。同時也規定:凡是不設銀行帳號的村,協會不會拔付任何款項到村。最終各村集體資全部歸入一個銀行帳號。這一動作為我站進行財務監督從原來的“記帳員”角色轉變成“監督員”,從事后監督轉變為前事防疫。因為只要村里的發票不合法,我們可以拒絕劃款。經過這樣一做,經管工作特別是財務管理這盤棋全部走活了。
經濟管理站年終工作總結
一、做好村級財務帳,夯實××社會穩定墻。
農村財務管理是引發當前農村社會矛盾爆發的敏感點,也是鄉鎮工作不愿多提思維禁區。2009年我站的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基本實現了零上訪、干部與群眾兩放心的局面。
今年我們在方法和舉措上都有所創新:
1、建立了嚴格的內審機機制:即在各村交上來的原始發票上先由村民主理財小組進行審核通過并蓋上村民主理財審核章再交我站記帳。我站再根據有關法規、政策和手續上完善程度進行二次審核通過予以拔付資金。對于已經入帳的發票我們有針對性進行進村入戶調查核實,同時對我站管帳的接受程度進行咨詢(自我民調工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每三年開展一次村干部離任審計,每年對所轄40%的村進有重點的專項審計。
2、實行統一銀行帳號管理,變被動監督為主動防御。隨著今年最后一個村(仁和村)銀行帳號開通,我鎮16個村的資金全部實現了銀行帳號管理。能否管好村集資金是管好村帳的軟肋,我們看中這一點,不惜多磨嘴皮、多動腦筋,通過與上級財政系統銜接規定:凡是不設銀行帳號的村,上級的拔款只停留在鎮財政帳號不能拔付。同時也規定:凡是不設銀行帳號的村,協會不會拔付任何款項到村。最終各村集體資全部歸入一個銀行帳號。這一動作為我站進行財務監督從原來的“記帳員”角色轉變成“監督員”,從事后監督轉變為前事防疫。因為只要村里的發票不合法,我們可以拒絕劃款。經過這樣一做,經管工作特別是財務管理這盤棋全部走活了。
3、協助村級建立并完善民主理財小組,充分發揮民主理財小組橋梁作用。規定民主理財小組要從預算到公開進行全程監督。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的產生要經過村黨員、組長、村民代表選舉產生報經管審查通過且都實現了持證上崗,從而保證了民主理財的公信度。民主理財小組上對村干部進監督,下對老百姓進行解釋。
經濟辦公室工作總結
今年,我辦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通力合作,全面完成政府年初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任務,保持全鎮經濟穩步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農業調整取得良好效果
扶持村辦農業發展。村辦經濟是增加地方財政和農民收入的途徑,其發展的快慢,直接影響全鎮的總體經濟規模。扶持村辦工業發展,是我辦的職責。我辦充分發揮對村辦工作的管理和指導職能,鼓勵村級發展經濟形式要多樣化。
我鎮的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2647公頃,其中經濟作物為243公頃,瓜菜作物面積為84公頃。經濟管理服務中心的2名會計,分管全鎮幾個村的財務帳,專人定期對村級財務進行檢查和審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責任人按財務處罰規定進行處理特別是重點負責現金管理,嚴格防止坐支現象,同時嚴格監督各村各項收入的來源和坐支范圍,有效地杜絕了不合理票據入由,按時進行了村財務公開,按時發放了村干部工資,落實了各村辦公經費,嚴格按有關規定管理了轉移支付資金和兩稅收政策附加的使用。經濟管理服務中心圓滿地解決了七起土地糾紛案。
二、科技培訓班反響甚好
今年,我們加強農業技術,與科技、農林、畜牧等部門聯系,技術推廣站進行了有機稻栽培技術;有機肥發酵制造技術;三大作物模式化栽培技術;韓國辣椒栽培技術;蘇子栽培技術;中粒豆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技術;新農藥使用技術;優良品種介紹;微生物菌肥使用技術等。培訓13場次,人員達1150人次,發放農業科技材料1000多份。對農民在黃豆、玉米、瓜果、蔬菜等方面的改良、增產等方面取得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此次培訓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目前反響甚好!
農村經濟財務管理創新探討
1農村的財務管理現狀
1.1管理混亂。在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資金管理相對混亂。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對農村的內部資產進行統計,分析資金流向,了解農村的資金使用狀況。但在農村生產經營過程中普遍存在資金浪費現象。首先農村的資金管理機制大多由村領導組織村民共同構建的,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不規范性。這類財務管理機制在建立過程中,很難符合國家規定的資金管理制度。沒有規范的資金管理制度就會導致農村的資金工作出現管理問題,很多管理者會利用這一漏洞以權謀私、破壞賬目,這對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農村的資金管理方式通常表現為以下兩種,農村存款管理和農村集資管理。介于農村的特殊經濟管理狀況,信用卡是很難在農村流通使用的。另外農村資產售賣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這樣就難以和銀行之間建立信任,導致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國很多農村,資金管理工作的透明性都難以保證,資金被掌控在農村少數干部的手里,在管理工作進行過程中,也存在公款挪用的情況,這也對農村的建設管理造成阻礙。1.2缺乏資金保障機制。對于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建立有效的資金保障機制至關重要。在我國農村,普遍存在資金保障機制匱乏的問題,這對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管理團隊中的人才匱乏,財務人員沒有具備專業的財務管理技能,缺乏管理經驗,影響經濟管理效果。很多財務管理工作都需要高職業水平的人才完成,但是想要在農村做到這一點有很大的難度。財務管理工作的私密性也是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在農村,很多財務管理工作都不能做到公開透明,這樣群眾就不能了解村子的財務狀況。干部的作風問題導致民眾對干部失去信任感,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難度。所以在今后進行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需要群眾自發的建立財務監督管理體系,對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因素進行分析,增強群眾的工作信任感,讓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1.3財務管理工作缺乏民主性。民主性的缺乏是財務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無論在哪個方面,哪個階段都需要體現出財務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建立清晰的工作制度,完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農村的財務權利如果掌握在某一個人或某一團體手中,就會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公正性造成影響,但是在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中,獨裁獨權的管理現象還是相對嚴重的。雖然農村存在財務監督工作部門,但是監督體制存在一定漏洞。很多制度都缺乏工作民主性。監督人員不能真實的監督財務狀況。另外,在農村通常通過投票的方式選拔財務人員,對財務人員進行投票管理時,才能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公正性。但是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進程中,很多工作人員都是由領導直接任用,缺乏了民主的選舉環節。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不夠認真,進行工作時,對一些工作細節也不能準確把握。在實際的工作管理流程中,存在形式主義的工作模式,相關人員進行文件審查時,沒有對資金流向進行核實,這會給一些干部進行違規操作的機會。
2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創新途徑
2.1健全財務管理機制。健全財務管理機制可以有效解決財務管理問題,相關管理人員在進行管理工作時,需要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流程。在農村的財務管理機制中,存在很多違規操作的現象,這并不利于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工作管理進程中,對工作細節進行合理掌控,依法規范,建立清晰的財務管理機制,嚴格按照工作章程進行財務管理工作,保證農村的總體發展水平。2.2公開資金使用狀況。在農村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需要對資金使用狀況進行公開,讓村民真正了解轄區進行的各項資金活動。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公開資金使用狀況,讓村民了解財政支出方向,對財政管理工作中的工作細節進行合理掌控,真正落實資金管理政策,做到對財政資金公開公正的使用原則。2.3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觀念。在新的社會發展形式下,衍生出新的工作管理思想,在實際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比較保守,工作方式傳統守舊。這就嚴重制約了當地的財務管理工作發展水平。在傳統的工作觀念下,財務人員上行下效,堅決服從領導的工作安排。對于一些錯誤的管理觀念,不敢進行指正,這就讓農村民眾始終處于不利的工作地位。在社會主義新時期,需要農民當家做主,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也要做到以人為本。財務管理工作管理的是村子里的資金,是群眾建設發展家園的重要資金。所以在今后的工作管理進程中,財政人員必須堅持自己工作思想觀念,正確的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認識。
3結束語
在進行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時,需要落實財務管理政策,從各個工作細節著手,公正客觀的對待財務管理問題。在創新財務管理工作途徑時,需要以公正客觀的視角去看待財務管理問題,管理人員需要透過表象,看清本質,真正意識到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內容。在貫徹財務管理理念時,也需要從思想上、行動上、模式上進行工作創新,建立一整套工作管理方針,落實財政工作的管理細節,保證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
縣城職工義務植樹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20*年縣城職工義務植樹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縣委、縣政府建設生態*的總體要求,以建設全國生態縣為載體,以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為重點,創新造林機制,強化義務植樹措施,全面推進我縣森林生態城建設和造林綠化事業的全面快速發展。
二、植樹任務
20*年縣城職工義務植樹工作以提高義務植樹成活率和義務植樹盡責率為突破口,推行義務植樹基地化、完善義務植樹管理制度。20*年全縣安排義務植樹60萬株,其中縣城內職工5萬株(各單位職工任務數見附表)??h城內職工義務植樹活動主要安排在義務植樹基地進行。義務植樹基地是根據縣城周邊的實際情況和職工植樹任務,結合森林生態城工程建設而選定的,安排在東山環城可視區域內,總面積
縣城內各單位分為7個系統,各系統分別設一個牽頭部門和一名聯絡員,牽頭部門領導和聯絡員負責組織本系統各單位按時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盡職盡責完成任務。
(一)黨群口
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問題及對策思考
隨著年底的臨近,全國各地農村電力"兩改一同價"工作已近尾聲,上海也不例外。公司領導已明確規定,到年底全面完成本市"兩改一同價"任務。如今公司上下正努力開展此項工作,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上海市電網是我國最大的城鄉一體化電網之一,其供電范圍覆蓋全市(包括崇明、長興、橫沙三島在內),供電總面積6340.5平方公里。本市電網既是一個典型的城市電網,又包含相當比例的農村區域,10千伏及以上電網建設、管理、運行已實現了城鄉一體化管理,基本達到了城鄉電網"同網、同質、同價"的要求。此次農網改造的重點是農村低壓地區,三年共投資17.25億元改造,對2923個村近110萬農戶進行改造。
根據國務院國發(1999)2號文"關于改革鄉(鎮)電管站的現行管理模式,將鄉(鎮)電管站改為縣級供電企業所屬的供電所或營業所,其人、財、物納入縣級供電企業統一管理,鄉及鄉以下農村集體電力資產采取自愿上交、無償劃撥的方式由縣級供電企業管理,并由其承擔維護管理責任"和國家經貿委(2000)595號批復給上海市經委"關于印發《上海市加快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加強農村電力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中"關于完善和加強縣供電企業對鎮(鄉)供電站的管理,撤消縣農電管理所、鄉電管站,成立縣供電企業所屬的供電營業所,將人、財、物納入縣級供電企業統一管理,實行區、縣、鎮(鄉)電力一體化管理"的文件精神,我公司在抓緊本市農村電網改造的同時,在市政府有關委辦的領導下,已著手開展農村電力體制改革的各項工作,為進一步理順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妥善處理好體制改革中的各種關系,保證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有必要將改革中出現的有關問題進行一些探討,以求共識,保證電力體制改革順利進行。
一、農電體制改革前的情況
1.供電方式
我市農村用電主要指鄉(鎮)、村用電,開始于50年代初。經歷了農村電力排灌→農副產品加工→農村照明→鄉村工業用電直至全面用上電的過程。本市在60年代達到鄉鄉通電,70年代達到村村通電,80年代達到戶戶通電。農村的供電方式是由我公司10千伏線路架設到農村用電負荷中心,然后安裝10千伏配電變壓器,變壓器低壓側裝設計量總表。在總表后,架設農村集體低壓電網,并按不同的電價安裝一級分表,用戶按分類執行全市同一目錄電價。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弱點探討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這與農村經濟部門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保證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切實做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十分必要。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包含的內容繁多,任務量大,盡管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當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筆者通過本文總結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而后提出解決對策,希望能為廣大工作者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農村經濟發展;問題;對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發展是“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就目前我國農業發展形勢而言,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要想適應我國農業的發展形勢,就要有新的突破。這就需要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人員總結當前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正視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迎難而上,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才能進一步做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1當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1對于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部分地區仍存在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高的情況。在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農民不配合工作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大多數農民不了解農村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概況,對于農村經濟管理知之甚少,不利于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經濟發展下的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1經濟轉型期下農業經濟展現出的形式
進入經濟轉型期的我國農業所展現出來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結構的變化。原來是農業輔助工業,現在是工業反哺農業,這足以表現政府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政府先后出臺若干政策法規,對整體的結構形式做出宏觀調整,保證農業與工業發展的平衡。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化差異明顯,這是國情使然,在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農村的支持,也就沒有當前的良好形勢。目前,我國城市已經具備足夠的能力帶動農村一同發展,國家也開始實施以城帶鄉的戰略。這一整體局勢的變化,必將影響到農村生產要素的模式。
2轉型期給農業經濟管理帶來的挑戰
2.1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問題,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生產機制滯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與以規?;?、產業化、集約化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生產不相適應,增加了發展現代農業的難度;農業從業人口整體素質亟待提高。我國當前農業產業從業人口知識結構單一,整體教育水平偏低,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2.2現代化農業發展戰略對管理模式的影響
農電安全體制改革調研
隨著年底的臨近,全國各地農村電力"兩改一同價"工作已近尾聲,上海也不例外。公司領導已明確規定,到年底全面完成本市"兩改一同價"任務。如今公司上下正努力開展此項工作,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上海市電網是我國最大的城鄉一體化電網之一,其供電范圍覆蓋全市(包括崇明、長興、橫沙三島在內),供電總面積6340.5平方公里。本市電網既是一個典型的城市電網,又包含相當比例的農村區域,10千伏及以上電網建設、管理、運行已實現了城鄉一體化管理,基本達到了城鄉電網"同網、同質、同價"的要求。此次農網改造的重點是農村低壓地區,三年共投資17.25億元改造,對2923個村近110萬農戶進行改造。
根據國務院國發(1999)2號文"關于改革鄉(鎮)電管站的現行管理模式,將鄉(鎮)電管站改為縣級供電企業所屬的供電所或營業所,其人、財、物納入縣級供電企業統一管理,鄉及鄉以下農村集體電力資產采取自愿上交、無償劃撥的方式由縣級供電企業管理,并由其承擔維護管理責任"和國家經貿委(2000)595號批復給上海市經委"關于印發《上海市加快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加強農村電力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中"關于完善和加強縣供電企業對鎮(鄉)供電站的管理,撤消縣農電管理所、鄉電管站,成立縣供電企業所屬的供電營業所,將人、財、物納入縣級供電企業統一管理,實行區、縣、鎮(鄉)電力一體化管理"的文件精神,我公司在抓緊本市農村電網改造的同時,在市政府有關委辦的領導下,已著手開展農村電力體制改革的各項工作,為進一步理順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妥善處理好體制改革中的各種關系,保證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有必要將改革中出現的有關問題進行一些探討,以求共識,保證電力體制改革順利進行。
一、農電體制改革前的情況
1.供電方式
我市農村用電主要指鄉(鎮)、村用電,開始于50年代初。經歷了農村電力排灌→農副產品加工→農村照明→鄉村工業用電直至全面用上電的過程。本市在60年代達到鄉鄉通電,70年代達到村村通電,80年代達到戶戶通電。農村的供電方式是由我公司10千伏線路架設到農村用電負荷中心,然后安裝10千伏配電變壓器,變壓器低壓側裝設計量總表。在總表后,架設農村集體低壓電網,并按不同的電價安裝一級分表,用戶按分類執行全市同一目錄電價。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經濟管理工作的完善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有效改善了農民生活水平。但是從經濟管理工作實況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探析了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并結合農村實況提出解決策略,為加強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策略
農村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非常突出,而且十分嚴峻。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對農村經濟建設產生影響。在這種趨勢下,探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1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土地經營規模小,對農民收入影響不大
從農業耕作來看,土地經營的規模較小,自然收益也不大,特別是丘陵、盆地及高原等地形復雜之處,極難擴大經營規模,而且大型機械也極難進入農田操作,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農民耕作的積極性。國家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讓每個農民切實得到了利益,更多農業耕作者進行耕種,承包者越來越少,自然也制約了土地的經營規模,最終農民從土地獲得的收益并不高,阻礙經濟發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