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方言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6 17:25: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金沙方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金沙方言探析論文

一、差比句

(一)“比”字句

1.A比B+W

這個句式在金沙方言中很常見,表示A勝過B。A和B可以是名詞、形容詞,也可以是短語甚至是復雜小句。如:

(1)她比我來事。(她比我強。)

(2)安安頓頓總比沒得安穩好。(安安穩穩總比不得安穩好。)

查看全文

金沙方言研究論文

一、差比句

(一)“比”字句

1.A比B+W

這個句式在金沙方言中很常見,表示A勝過B。A和B可以是名詞、形容詞,也可以是短語甚至是復雜小句。如:

(1)她比我來事。(她比我強。)

(2)安安頓頓總比沒得安穩好。(安安穩穩總比不得安穩好。)

查看全文

高中歷史課堂趣味教學研究

摘要:過去的歷史課堂,枯燥乏味,歷史知識比較零散,為改善這一現狀,要將高中歷史這門學科中的興趣點挖掘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中歷史這門學科覆蓋面非常廣,可以通過應用歷史故事、各地的方言以及影視劇等資料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使歷史課堂具有樂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歷史課堂;興趣學習;趣味性教學

當前,大多數學生認為歷史這門學科太過枯燥,將它看作是一門背誦的科目。在一些高中,對于歷史這門學科有一定程度的忽視,將它作為一門副科對待,還有很多學校歷史老師由其他學科的老師兼職擔任,對于學生歷史學習非常不利,非常不利于改善高中歷史教學。因此,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教學方式的弊端?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倍韲逃龑W家烏申斯基說:“如果學習失去了興趣,被動接受知識,會失去學習知識的本來意義?!庇纱税l現,興趣才是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生動力的源泉,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決定是否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通過情境教學提升學生的樂趣

在上課之前編輯一段引導語,目的是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著名教育家于漪說:“想要讓學生融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要注重課堂引導這一步驟,它是吸引學生注意課堂的重要環節?!痹诮虒W實踐中也發現:如果有一段有趣的課堂引導,會為學生帶來一種獨特的課堂體驗,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身為一名教師,要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注重學前引導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迅速融入課堂??梢酝ㄟ^應用歷史故事、各地的方言以及影視劇等資料作為課前的導入語,提升課堂的吸引力。比如,在講到長征、渡江戰役時配合同志的《七律•長征》以及《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這兩首詩,為學生們描述作戰情形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播放一些影視資料幫助同學們聯想。學生們看到視頻中富有沖擊力的畫面,且老師在旁邊進行適當的講解,自然而然會調動學習的興趣,將自己想象成一名戰場上的軍人,浴血奮戰,也會了解到巧渡金沙江的愉悅心情、飛奪瀘定橋的驚險以及紅軍長征勝利的喜悅難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運用幽默輕松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查看全文

電子樂與少數民族音樂融合的嘗試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闡釋文化的地位作用,為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指明前進方向,對廣大文藝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納西族民族民間音樂作為納西族文化中的瑰寶,是納西族賴以生存的精神食糧,傳承和發展納西族民族民間音樂有著深遠的意義,但如今卻陷入傳承的危機,很多年輕人都對本民族的傳統民歌、樂曲、調子知之甚少,許多年輕人和少年兒童覺得民族音樂不如流行音樂好聽,民族音樂有點“土”,對民族音樂沒有或缺少興趣。本文旨在梳理納西族民族民間音樂與當今電子音樂融合,讓更多的年輕人能接觸到傳統民族音樂,從而讓更多的人去參與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傳承保護。

【關鍵詞】電子樂;納西族民歌;民族文化;民族音樂

一、電子樂概述

電子音樂是使用電子樂器或電子音樂技術制作的音樂,一般而言,可使用電子機械技術與使用電子技術制作的聲音來區別,其中電子機械技術制造聲音的設備有當下最為流行的樂器電吉他、電貝司、電子鋼琴、電子合成器等,而電子技術制作的聲音包括了利用物理振頻算法制造的聲音合成器和電腦MIDI的直錄插件等創作的音樂。電子音樂廣義上來說就是一切以電子器械或電子技術為介質創作出來的音樂,又被稱為數字音樂,包括電子樂器直錄、合成器直錄,傳統樂器經過直錄轉換成的音源插件等,狹義的電子音樂是指電子合成音樂即電音,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音樂一度完全與西方特別是歐洲音樂發展連接,從19世紀末誕生到上世紀60年代得到發展,電子方式制作的音樂變得在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地區普及和流行起來。今天幾乎全世界大唱片公司都將電子音樂制作作為業務的主要內容,直錄音樂變得越來越少;另電子音樂也更容易被追求潮流的年輕人所喜愛,所以電子音樂擁有龐大的市場。

二、納西族民歌概述

音樂由于地理環境、人文歷史、社會經濟發展和方言差異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風格和特色,納西族主要分布在滇川藏三省交界處,以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最為集中。納西族民歌源遠流長,東西部民歌有十余類,還包括東巴唱腔、歌舞音樂“窩熱熱(熱美蹉)”、阿麗麗等,器樂音樂“波拍兒”“素古篤”等特色獨奏樂器和洞涇音樂“納西古樂”、白沙細樂等都獨具納西族民族民間音樂的特色。(一)納西族民歌類別。納西族民歌可以根據地域、體裁、內容等分為以下幾種。以地域特點劃分大致可分為東部方言區和西部方言區兩種。西部以玉龍雪山、長江第一灣以西、南為主,包括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東部方言區以玉龍雪山東北面為主,包括寧蒗縣永寧摩梭人、塔城鄉、維西縣等地。一般而言,西部民歌含蓄憂傷,東部民歌明快豪放;從體裁上可以劃分為敘事歌、小調、山歌、短歌等;從內容上可以劃分為喜歌、喪葬歌、勞動歌、兒歌、習俗歌、勞動歌、情歌等。(二)納西族民歌的特點。納西族民歌源遠流長,從先民狩獵游牧時期的音樂“窩熱熱(亦名:熱美蹉)”到進入農耕時期的勞動歌、山歌,再到納西族宗教東巴教的發展以東巴象形文字為載體傳承下來帶有原始痕跡的民歌,也將許多帶有祭祀色彩的喪葬歌傳入民間,加上元明清時期中原音樂的傳入和改土歸流的各種器樂曲牌的傳習,最后到1949年以納西族傳統音樂為素材的歌頌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歌曲,形成了內容廣泛,體裁豐富的納西族音樂體系??傮w上納西族音樂有一種悲而不涼,哀而不傷,溫婉含蓄的特點。這是由于納西族是游牧民族逐漸轉變為農耕民族的緣故,從民族性格上說既有游牧民族音樂的粗獷,也有農耕民族的細膩。(三)納西族民歌音樂特色。納西族民歌多為民族五聲調式,少有偏音出現,西部方言區民歌凄婉哀怨、旋律陰柔,以羽、角、宮調式為主,多用“吉令者勒”唱法,即慢速“ladomisol”為主干音的下波顫音唱法,下波顫音幅度一般為大二度或小三度,滑音和裝飾音運用較多,東部方言區民歌熱情明朗,旋律高亢,律動性強,以徵、羽、宮調式為主,基本不用“吉令者勒”唱法,裝飾音也少用,筆者收集若干納西族民歌并按照一般分類進行素材整理,對有代表性的民歌的音樂特色進行了一些分析。1.山歌。山歌中的“谷氣”調是最富有納西族音樂特色的?!肮葰狻闭{以五聲音階為主干音,節奏悠長舒緩,速度較為平緩,旋律如訴如泣,哀婉憂傷。往往以高音或中低音作裝飾音跳至高音為起始音,然后下行展開,表演形式多為獨唱或對唱,有時以納西族傳統的“冷仔篳篥”演奏或伴奏。語言多為現編現唱,也有引用敘事長詩,諧音押韻,襯詞繁富,韻腔悠長。感情真摯深沉,語句平緩悠長。2.習俗歌。習俗歌內容是根據納西族的民俗習慣民俗文化產生的,納西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因此在豐富的習俗文化中也誕生了豐富的習俗歌,包括《結婚調》《嫁女調》《挽歌》等。其中《嫁女調》最為人熟知,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08年第十三屆“青歌賽”中,來自金沙江上游塔城鄉金花和達波瑪吉姐妹以這首納西族傳統的《嫁女調》獲得了原生態唱法銀獎,歌詞大意為:金子一樣的花兒,要被人家端去了!白鶴媒人來到了我家,雄雞啼明三聲后,花要被端走了!養育了女兒的母親喲,淚珠兒串串落到了地上……這首《嫁女調》為羽調式“misolla”作為主干音,運用“吉令者勒”唱法,裝飾音后接高音長音下行,在音域上有較大跨度,節奏平緩自由,以哭腔的方式表達納西姑娘出嫁前夜母親與女兒依依惜別囑托的場景。3.勞動歌。勞動歌是在從事生產勞動時為了協調合作、活躍氣氛、激發干勁、振奮精神、統一節奏而創作的歌曲,因此在音樂特色上節奏比較明快或悠揚,旋律上也比較朗朗上口易學易唱,傳統的納西族勞動歌有《起房調》《栽秧調》《犁牛調》,其中廣為傳唱的栽秧調納西語叫“夕獨熱”?!跋Κ殹币庠匝?,“熱”意唱曲。樂曲由東巴祭祀谷神儀式演變為在栽秧時唱的勞動歌。演唱形式為一人在領唱,眾人相和。也有的是即興對唱或獨唱。旋律婉轉悠遠,似在田間互相傳話鼓勁。以羽調式散拍子自由優美地吟唱,使勞動者在體力勞動中舒緩身心消除疲勞。4.歌舞音樂“蒙達(也稱窩蒙達)”是流行于西部方言區的一種歌舞音樂,漢語直譯為“可憐的鷹”,意譯為“實在不如意”。通常在勞動或喪葬時候演唱,有領唱、獨唱、雙人對唱等演唱形式,舞蹈形式為男女各以圓圈或半圓為隊形,男女手搭肩互相牽拉,男女兩隊逆向根據領舞領唱者節奏行進,歌詞為五言一句,以羽調式“ladoremi”或宮調式“doremisol”為主干音,多為單樂句加補充的變化重復構成樂段,由于是歌舞音樂,所以節奏律動感較強?!案C熱熱(亦名:《熱美蹉》)”也是納西族傳統音樂中非常重要的歌舞音樂,被譽為“音樂活化石”,這是因為熱美蹉是納西先民游牧狩獵時期的產物,是一部至今還在流傳的原始多聲部民歌。對于“熱美蹉”的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已有很多國內外學者進行了研究,根據方國瑜先生編著的《納西象形文字圖譜》釋注“熱”亦神亦鬼,有角,帶翅膀。結合多數學者觀點和納西語“熱美”的意思為精靈或飛鬼。“蹉”既跳的意思,“熱美”揚言要吸食亡者血肉,人們驚恐后以“熱美蹉”的樂舞唱跳驅趕“熱美”。另一種研究觀點認為“熱美蹉”是一種原始形態保留較完整的樂舞,人們在模擬羊、野獸的聲音表現原始狩獵場景,祈求狩獵的成功?!盁崦栗恪币话阍趩试嶂羞M行唱跳(只允許在長壽長輩過世的喪葬儀式中進行),音樂表現形式為領唱與男女二聲部混聲合唱,領唱先領頌五言詞,然后接男聲齊唱,再接女生齊唱,男聲唱腔粗獷雄壯,女聲則以大二度喉波音發出類似羊叫的聲音,接著在節奏重拍男舞者跺腳,女舞者手互相搭腰隨重拍弓腰,最后在齊聲的節奏呼喊聲中結束。

查看全文

小品劇本-接站

甲:唉!幾點了,火車又晚點……(看表張望,著急心態,火車響了)唱“對面的火車開過來……”

乙:改革春風吹滿地,吹到哪里哪里綠,農村舊貌換新顏,沒事出來旅旅游。

丙:“三個代表”是指導,講到哪里哪里好,四十多年沒來了,巴州變化(還)真不小。

乙:老頭子,這就是巴州嗎?咋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呢?

丙:咋的,你以為,一下火車就是大沙漠,騎著駱駝去逛街嗎?

乙:你當初不是給俺這么講的嗎?“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覺醒來滿臉沙…….”

查看全文

小品劇本接站

小品接站

甲:唉!幾點了,火車又晚點……(看表張望,著急心態,火車響了)唱“對面的火車開過來……”

乙:改革春風吹滿地,吹到哪里哪里綠,農村舊貌換新顏,沒事出來旅旅游。

丙:“三個代表”是指導,講到哪里哪里好,四十多年沒來了,巴州變化(還)真不小。

乙:老頭子,這就是巴州嗎?咋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呢?

丙:咋的,你以為,一下火車就是大沙漠,騎著駱駝去逛街嗎?

查看全文

06鐵道版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常識專項練習_常識練習88道

1、一度電可供一只50瓦的燈泡照明幾小時?

a.5b.10c.20d.36

答:20

2、酒精燈點燃后,最合理的熄滅方法是()

a.將燈帽蓋上b.直接用嘴吹滅

c.撒上一層細沙d.往酒精燈上澆水

查看全文

公共文化長效運行機制研究

摘要:近年來,我國公共文化建設投入穩步增長,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明顯提高,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改善,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呈現出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江蘇省阜寧縣在省、市文化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從廣大人民群眾愿望訴求入手,不斷加快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建設及健全長效運行機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運行機制

江蘇省阜寧縣的文化工作在省、市文化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圍繞“群眾文化叫響大江南北,藝術創作爭創國家大獎,文化設施力爭蘇北領先,文化產業成為江淮明珠,文化人才爭創國家名片”的奮斗目標,從廣大人民群眾愿望訴求入手,不斷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優質文化服務,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文化惠民落到實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1]。

1.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建設狀況

1.1“十二五”初的狀況。“十二五”初,雖然阜寧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水平有一定滯后。其具體表現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一是對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投入滯后于城市。盡管全國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有了整體性的提升,每個省市都在不同的指標上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和進步,但是城市投入仍然高于農村投入。二是廣大農村文化設施比較落后,農村文化服務功能逐漸萎縮。三是適合農民群眾需要的優秀文化產品資源缺乏。雖然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但是圖書更新率不高,貼近農民生產、生活實際、符合農民知識狀況和審美傾向的優秀圖書仍不足。四是文化供需矛盾現象還存在。比如,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的各類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絕大多數并非農民自身生產、創造和提供,而是由久居于城市之中的創作家、劇團等文化生產單位或個人制造和提供。這些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對農村的生產生活實際未必了解和熟悉,使用的語言文字、表述形式和藝術表現形式也未必為多數農民所適應和喜歡。以上種種導致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建設失衡、城鄉之間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差距較大的后果。1.2“十二五”末的狀況?!笆濉蹦穼幙h以全面貫徹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厚德、務實、創新、圖強的新時期阜寧精神為動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全縣有17個文化站,建有一級站2個,二級站1個,三級站4個。每個文化站已配有1至2名專職工作人員,每周免費開放基本都達到48小時;在三灶、碩集、板湖、吳灘、新溝、溝墩等鎮(區、街道)建成了10個文化大院,這10個文化大院均具有基本的硬件設備和相對完善的軟件資料。結合當地實際,初步開展了一些文化活動,豐富了當地農民的文化生活;全縣有341個村(居、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提供了更好的平臺。根據省、市相關要求,2016年對其中68個村(居、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進行提升達標,已于2016年5月底完成了標準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阜城街道、益林鎮成功創建成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鎮(街道)[2];縣圖書館分館39家,實行一卡通服務并通過郵政物流網進行圖書流轉;連續四年開展全民讀書節活動,將阜寧縣打造成有影響的“書香之城”。

2.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長效運行機制

查看全文

紅色主題歌劇創作的藝術思維新觀

自從20世紀上半葉傳入中國之后,便以原創精神開啟了民族化的發展新篇。老一輩革命藝術家憑借出眾的才華和堅毅的使命感,創作了《白毛女》《江姐》《紅珊瑚》等一眾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當代歌劇藝術已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精良的制作水平、豐富的技術素材,與國際化接軌的編創視角,體現出全新的藝術審美觀,將紅色精神薪火相傳,感染與激勵當代青年一代。

一、突破傳統敘事結構和內容模式的戲劇思維

藝術創作具有與時俱進的特性,需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創作對象,這樣才能啟發欣賞受眾的共鳴感。2015年年底,民族歌劇《》以英雄主義的氣魄歌頌英雄;2017年,有關南京大屠殺紀實性的歌劇作品《貝拉日記》和長征主題大作《金沙江畔》相繼上演;2018年,紅色主題歌劇再獲豐收,《松毛嶺之戀》《與妻書》《塵埃落定》《英•雄》《沂蒙山》等巨作接踵而至,達到了一次階段性的作品成果高峰。這些戲劇新作著眼于中國革命的整個歷史縱線,以史為憑,用兼具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筆力進行書寫刻畫,憑人物和事件豐滿主體情節,將紅色革命精神做出不同以往的全新構創,提煉出至真至美的文化內涵。這些新作在戲劇編創的思路和方式上繼往開來,體現出以下兩層顯著特征:一方面,戲劇編創打破傳統的正序邏輯,用具有當代創想力的新穎結構設計打造多章回的故事情節線索,顛覆傳統套路。近年來多部紅色歌劇的創作中采用插敘、倒敘和散化織體結構進行戲劇內容編創,擺脫起承轉合的保守套路,以符合當代審美的敘述口吻進行內容結構設計,從戲劇節奏和排篇布局開始著手。例如,歌劇作品《塵埃落定》以阿來的同名小說為藍本,將30萬字的內容濃縮為舞臺上的四幕體構架。為模糊傳統的歷時性線索,編劇選擇以“罌粟花開”“麥香時節”“邊市清晨”“官寨黃昏”為題,四個截然不同的場景具有明顯的影射意味,并植入了“春秋”和“朝夕”的時間概念,既具有浪漫色彩,又帶有戲劇張力。另一部英雄主義題材的作品《》的創作也沒有遵循常規的傳記體風格,采用倒敘與插敘相結合的戲劇結構,體現了烈士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情感世界。另一方面,在革命主題和生死大義之中加入更為飽滿的情感元素,在歷史語境中尋求戰爭背后濃厚的人文情懷。在近年新創作品的構思中,在保持總體創作語境的基礎上,著力針對人物情感層面的刻畫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對直觀的正邪對弈描述有所弱化。戲劇情感表達方式不再重復以往作品的模式,主創人員通過采風進一步提煉情感,在人性層面增加精彩內容。如此一來,在歌劇舞臺上的革命志士不再是單純與事件相連,也不再重復書本上的扁平化記憶,而是變得豐滿、多維、生動。如歌劇《松毛嶺之戀》以福建客家鄉村的革命故事為題材,書寫了客家小妹苦等兵哥哥30年的艱辛歲月。劇中對于戰場浴血奮戰的直觀記敘只有短短的一個場景,其余絕大部分筆墨都在渲染阿妹和阿根哥之間至真至愛的情感,以及阿根戰死沙場后阿妹30年的守望等待?!皯佟弊衷谡孔髌分胁粩噙f進與升華,從月夜臨行前的相戀,到歷經多年的思戀,再到得知犧牲之后決絕的苦戀。歌劇作品雖沒有過多直面戰爭場景,但卻使人深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軍人無畏的犧牲精神。又如與之相仿的另一部作品《英•雄》,以中國第一位女共產黨員繆伯英和丈夫何孟雄的英雄人生為原型進行編創。整部作品中只設置了一個反派人物,散化的戲劇織體結構以浪漫主義風格描繪了這對革命夫妻從相識相知到喜結連理,為革命事業殫精竭慮,最終犧牲生命的過程。其間貫穿著濃濃的愛意、親情和“家”的概念,使觀眾深入了解革命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體驗他們的偉大人生。可見,當代歌劇的戲劇文本創作在敘事結構和題材構創方面與時俱進的創想力。在保持與以往作品同根同源的條件下,創作者根據當代文化潮流和觀眾審美需求,展現出紅色主題歌劇“和而不同”的另一面。

二、兼具民族性和國際視野的音樂編創思維

歌劇雖從屬于戲劇藝術的一部分,但其屬性中最為重要的特質在于“以歌演劇”。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藝作品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過程中兼容并蓄,對歌劇藝術的創作規則和國際化語言不斷加深認識,也在自主創作過程中保持著繼承傳統和中西合璧的雙重視野。在這種理念的貫穿過程中,紅色主題歌劇作品在音樂創作領域顯現出別具一格的時代風貌,緊扣時代脈搏,奏響動人樂章。一者,從歌劇音樂創作的民族性而言,中國紅色歌劇在板腔體運用、民間音樂素材點綴、主調旋律織體設計方面的特性乃是“傳家寶”。當代歌劇創作中良好地使之繼承并發揚光大,彰顯中國歌劇最具特性的身份標志。民族音樂匯聚了歷史遺藏的豐富資源,是最具中國意蘊的聲音靈魂。當代歌劇的音樂構成中立足于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點滴,從戲曲、民歌、民樂中提煉有機元素,特別凸顯地域化色彩,與戲劇內容情節遙相呼應。如歌劇《英•雄》中的兩位主人公來自湖湘文化故地,歌劇音樂自然少不了對湖南地域音樂的涉獵。歌劇序曲部分的第一聲唱腔“要上高山那就莫怕風,要下大海呀就莫怕龍”,便借用了懷化山區特有高腔號子音調,搭配地道的湖南方言,辨識度一目了然。在歌劇進程發展中,曾有一段輕快俏皮的唱段《湖南的妹子到京城來》,旋律調性和節奏律動吸納了邵東民歌風情,并選擇花鼓戲標志性的伴奏樂器大筒來調配色彩,民俗音樂的質感在潛移默化之間流入觀眾內心。再者,當代中國紅色主題歌劇也在謀求著中西音樂的兼容性。西洋歌劇在音樂創作方面已然于幾百年前形成了包括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對唱、合唱在內的體例結構,并以音樂的戲劇性來詮釋劇情和人物。在當代“全球一體化”的文化背景下,中國歌劇的創作尊重西洋歌劇的基本規則,張弛有度地植入美聲唱法和各種歌劇功能性音樂體裁,以融會貫通的理念突出歌劇創作的嚴謹性和國際化色彩。

三、虛實并重的舞美布景設計思維

查看全文

藝術創作在動漫影視作品的中國味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文化產業在推動社會經濟方面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并且對促進人民精神文明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動漫影視作品是文化產業中的支柱,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社會價值?;诖?,本文重點探討了動漫影視作品的藝術創作相關問題,并且結合其中所運用的中國傳統文化,分析了其所展現出的中國韻味。

關鍵詞:動漫影視作品;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創作

現階段,我國的動漫影視作品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隨著《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優秀動畫影片的問世,動畫作品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我國動漫影視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這些動畫作品當中,融入了很多我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創作者將一個個充滿中國傳統韻味的動畫世界展現給觀眾,這對繼承與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動畫影視作品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途徑,能夠將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以藝術的形式傳達給觀眾,引發觀眾深思。

一、動漫影視作品中所展現的中國傳統文化

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所承載的傳統文化是一座瑰麗的寶庫。很多傳統故事與神話傳說,都為動漫影視作品的創作提供了海量的素材。例如,票房大賣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情,是在原著《封神演義》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改編與再創作。相比于1979年的動畫《哪吒鬧?!?,《哪吒之魔童降世》徹底顛覆了哪吒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影片中的哪吒并沒有鬧海,也沒有殺死敖丙,反而與龍王三太子成了好友。變化最大的就是哪吒的父親李靖,從以往狹隘的形象,轉變為了對兒子有深沉父愛的父親形象。雖然這些改變與原作出入極大,但是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不但沒有出戲,反而還樂在其中。這是因為盡管哪吒的故事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但是其內核并沒有偏離我國的傳統文化思想。盡管其語言表達與形象設計融入了很多現代化元素,但是仍然與我國大眾的情感訴求與傳統價值觀相符,使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例如,李靖夫婦對哪吒的無比關愛,寧愿犧牲自己也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么的含蓄且深沉,并且永遠不計回報。中國的父母不善于表達自己,但是從不吝嗇為孩子付出,因此讓觀眾產生了極強的代入感。而影片中令人嘆為觀止的“山河社稷圖”(如圖1)、太乙真人的四川方言、以及來自金沙遺址文物形象的結界獸(如圖2),在令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讓觀眾深刻地了解到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赌倪钢凳馈返膶а蒿溩诱f:“動畫很有可能是我國傳統文化最適合的輸出渠道?!币簿褪钦f,在動畫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我國傳統文化里有著取之不盡的素材。盡管迪士尼在1998年結合我國樂府詩集《木蘭詩》制作了動畫影片《花木蘭》,真人版也在2020年上映。但是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迪士尼的《花木蘭》僅僅只是一個披著中國文化的西方故事,不管是電影的色彩、人物性格、造型,在中國人的眼中都有些似是而非。隨著《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白蛇:緣起》等優秀國產動漫作品的橫空出世,我國動畫影視作品中所展現的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帶給觀眾驚喜,讓觀眾重新去深刻解讀我國的傳統文化,這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二、動漫影視作品的藝術創作和中國魅力

查看全文